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北京东城高二(上)期末生物(教师版) 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北京东城高二(上)期末生物(教师版) 试卷01
    2023北京东城高二(上)期末生物(教师版) 试卷02
    2023北京东城高二(上)期末生物(教师版) 试卷0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北京东城高二(上)期末生物(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北京东城高二(上)期末生物(教师版),共21页。

    2023北京东城高二(上)期末
    生 物
    2023.1
    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 要求的一项。
    1.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 夏天长期待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
    B. 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晕、乏力、血压升高
    C. 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
    D. 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
    2. 在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冰球比赛中,我国运动员相互配合,完成射门。下列有 关比赛中运动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血浆渗透压下降
    B. 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用于供能
    C. 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完成挥杆射门
    D. 在大脑皮层调控下实现队友之间的配合
    3.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B. 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C. 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D. 神经元细胞膜外K+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
    4. 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血糖平衡的调节是在神经、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下完成的
    B. 甲状腺激素促进糖的氧化分解,因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C.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起拮抗作用
    D. 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是通过载体并消耗ATP完成的
    5. 人体下丘脑既具有内分泌功能,又是一些调节中枢的所在部位。下列有关下丘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B. 下丘脑有水平衡调节中枢
    C. 下丘脑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D. 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性腺激素
    6. 以下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都以反射弧为作用途径 B. 都能实现远距离调控
    C. 都存在分级调节的现象 D. 都有传递信息的物质
    7. 下列叙述不属于人体免疫细胞中树突状细胞和B淋巴细胞共性的是( )
    A. 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 B. 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
    C. 呈递信息给辅助性T细胞 D. 能分裂分化并产生抗体
    8. 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症状,严重者还会发生休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青霉素过敏的主要原因是免疫缺陷
    B. 抑制细胞免疫可用于治疗过敏反应
    C. 青霉素是可导致过敏反应的免疫活性物质
    D. 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过敏反应
    9.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某种灭活的病毒疫苗正式投入市场前,研发人 员采用四种不同方案对人群进行接种,并在接种后第0天、第28天检测人体产生抗体情况,结果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根据本实验,选择方案3进行疫苗接种的效果最佳
    B. 从免疫学角度看,接种的灭活病毒疫苗相当于抗体
    C. 注射灭活病毒疫苗可诱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D. 接种两次疫苗效果好于一次是因为机体会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
    10. 下图为某课外学习小组用玉米胚芽鞘进行的部分实验,该实验说明( )

    A. 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B. 玉米胚芽鞘对生长素的灵敏度高于根尖
    C. 胚芽鞘直立或弯曲生长均与单侧光照射有关
    D. 生长素促进尖端的下部背光侧生长,抑制向光侧生长
    11. 园林工人在修剪路边的大叶黄杨时,剪去顶端可以使侧芽生长素的含量( )
    A. 升高 B. 降低 C. 几乎不变 D. 先升高后降低
    12. 拟南芥、莴苣等植物的种子萌发需要有光的条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光为这些需光种子的萌发提供所需要的能量
    B. 植物能感知光信号是由于体内具有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
    C. 光能够影响植物体内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D. 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外界因素还有温度、水分等
    13. 一个种群在自然环境中不能长期保持“J”形增长的原因是( )
    A. 栖息地面积足够大 B. 处于生育期的个体足够多
    C. 存在天敌或竞争者 D. 每个季节都有充足的食物
    14. 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使东北虎种群的自然栖息地被分割成很多片段,导致其种群密度下降甚至走向灭绝。栖息地片段化将会
    A. 有利于东北虎个体的迁入、迁出及个体间的交流
    B. 使东北虎的捕食更方便,利于其生存与繁衍
    C. 使东北虎种群活动空间变小,种内斗争加剧
    D. 使东北虎繁殖加快,进而增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15. 外来物种凤眼莲(俗称“水葫芦”)在某水域过度繁殖引起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学后果。研究人员在水域中投放一定量的喜食水葫芦根系和芽苞的草鱼苗, 一段时间后水葫芦开始减少,水质得到改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水葫芦的引入会导致该水域的优势种被取代
    B. 水葫芦的引入会导致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降低
    C. 水葫芦的引入和草鱼苗的投放均改变了该群落演替的速度
    D. 阳光和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引起该水域群落结构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
    第二部分本部分共6题,共70分。
    16. 人类活动导致呼伦贝尔草原退化不断加剧。研究围栏封育和自由放牧两种管理方式下草原植物群落的特征,以期为制定退化草原的恢复措施提供依据。
    (1)生物量是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体现。欲研究围栏封育对草原生物量的影响,可采用 ________ 法在围栏内外进行 ________取样。

    图中结果显示,围栏内外的地下生物量 ________ ;地上生物量_________。
    (2)科研人员在本研究中发现,围栏封育可使草原的物种丰富度增大。但另有研究曾得出相反的结论。可能导致不同研究的结论不一致的因素有 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封育前草地退化程度不同 b.草地类型或生境不同 c.封育时间长短不同 d.对照组放牧强度不同
    (3)进一步研究围栏封育对群落中植物生态位的影响。生态位宽度可反映种群对资源的利用及对 环境的 _________ 能力。由表可知一 些植物的围 栏内生态位宽度大于围栏外,原因是 _________。
    物种编号
    生态位宽度(相对值)
    围栏内
    围栏外
    S1
    0.873
    0.534
    S2
    0.681
    0.496
    S3
    0.757
    0.586
    S4
    0.200

    S5
    0.224
    0.429
    S6
    0530
    0.507
    S7

    0912
    S8

    0.273

    (4)本研究是否为“围栏封育是应对退化草原恢复的 有效措施”提供了一定的证据?请陈述理由_____。
    17. 黑松是我国北方防护林的重要树种之一 ,松墨天牛和褐梗天牛是黑松上两种重要的钻蛀性害虫,近年来给黑松造成了严重危害。
    (1)松墨天牛与褐梗天牛之间存在 ________ ,因此被认为分属不同物种。
    (2)野外调查发现,松墨天牛和褐梗天牛能长期共存、共同取食和危害同一株黑松。 两种天牛属于 __________ 关系 。 根据图1 、图2分析二者能共存的原因是_______。

    (3)研究发现,黑松的营养物质含量在树干不同高度存在一定差异,靠近土壤的根基 部淀粉、纤维素含量稍高,蛋白质含量稍低。此外,被昆虫机械破坏或取食时,植 物会产生酚类、生物碱等有毒的次生代谢物进行抵御(如图3),而昆虫的解毒系 统会被诱导激活,产生可化解酚类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化解生物碱的乙酰胆碱酯酶等(如图4),对植物的次生代谢物进行防御。

    综合以上信息,进一步分析两种天牛可以共存于同一株黑松的原因是_________
    (4)目前常用的防虫措施之一是施加外源酚类化合物(类似于植物的防御物质),采用该措施前需要研究的问题是 ________ 。(写出 一条即可)
    18. 叶片倾角的变化可反映脱落酸(ABA)或油菜素甾醇(BR)等植物激素的作用效果。已知BR具有促生长的作用。科学家利用水稻幼苗进行相关实验研究。

    (1)水稻幼苗中合成的ABA和BR等激素均可作为 一种 ________ 参与调节幼苗的 生长发育。
    (2)分别用低浓度ABA或BR处理水稻幼苗, 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倾角大小,结果如图1。由图可知,ABA和BR _________ ,二者在调节叶片倾角方面表现为______作用。
    (3)为揭示ABA对水稻幼苗叶片倾角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利用突变体1(对施加 外源BR不敏感)和突变体2(对施加外源BR敏感)进行实验,结果如图2。实验结果显示 ________ ,据此推测,ABA对水稻幼苗叶片倾角的作用可能依赖于内 源BR的合成与信号传导。
    (4)已知S基因和R基因的表达产物均为BR合成或信号传导的调节因子。研究人员检测了低浓度ABA处理水稻幼苗 一 段时间后S基因和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如图3。请据此完善作用机制模型图________。


    19.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第二信使学说
    激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了其对靶细胞的作用方式。根据化学结构可将激素分为胺类、多肽或蛋白类、脂类三大类。其中,多肽或蛋白类激素和大多数胺类激素属于含氮类亲水性激素,无法进入靶细胞内,主要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
    苏德兰等人在1965年提出了“第二信使学说”,以描述膜受体介导的激素作用 机制。该学说认为含氮类激素的作用过程大致包括以下步骤:①激素分子作为第一 信使,先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②激素与受体结合后,激活细胞内的腺苷 酸 环 化 酶 ( A C ) ; ③ 在 M g²+ 存 在 的 条 件 下 , A C 催 化 A T P 转 变 成 环 磷 酸 腺 苷 (cAMP);④cAMP作为第二信使,使细胞质中无活性的蛋白激酶等蛋白质逐级激活,最终引起细胞的生物效应。
    随后,美国生物化学家罗德贝尔进一步发现,在激素受体与AC之间存在一 类 起偶联作用的蛋白质 — — G蛋白。当激素与受体结合后,活化的受体要通过G蛋白的介导才能对AC发生作用。
    cAMP第二信使系统中,大多数信号转导功能都是通过激活cAMP依赖的蛋 白激酶A(PKA)完成的,PKA能够将ATP分子的磷酸根转移到底物蛋白的丝氨酸/苏氨酸残基上(磷酸化反应),引起底物蛋白的空间结构改变,进而使酶的活性、 通道的活动状态、受体的反应性和转录因子的活性等发生改变。被PKA磷酸化的 底物蛋白不同,引起的生物效应也不同。例如,PKA在肝细胞激活磷酸化酶而促进 肝糖原分解,在心肌细胞使钙通道磷酸化而增强心肌收缩,在细胞核内则可通过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和活化转录因子等,介导和调节靶基因的表达,生成新的蛋白质,进而改变细胞的功能。
    苏德兰因发现cAMP作为第二信使的作用而荣获197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第二信使学说”的提出也极大推动了对激素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
    (1)激素分子由人体的 ________ 合成、分泌,通过________运输到全身各处,最终作用于________。
    (2)文中“第二信使”的含义是 _________
    (3)请根据材料将肾上腺素的作用机制补充完整:肾上腺素与受体结合 → G蛋白被活化 → ________ → PKA激活磷酸化酶 → 在酶的作用下,肝糖原分解为 葡萄糖。1 mol肾上腺素可促使细胞生成108mol葡萄糖,说明该过程具有信号 ________ 效应。
    (4)进一步研究发现,cAMP激活PKA后,PKA在激活下游蛋白的同时也会激活磷 酸二酯酶(PDE),使cAMP水解成为无活性产物。此调节过程存在的意义是 ________。
    20. 可卡因既是一种兴奋剂,也是一种毒品,它会影响大脑中与愉悦传递有关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利用多巴胺传递愉悦感。吸食可卡因易成瘾,并导致脑组织损伤、情绪不稳等大量生理心理疾病。
    (1)多巴胺是一种 ________ ,如图1,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发挥作用后会被 ________ 上的转运载体从突触间隙回收。可卡因进入人体后会 ________ 转运载体的作用,使多巴胺的作用时间 ________ 。最终由于多巴胺受体数量减少,必须摄入更多可卡因以维持神经元的活动,导致成瘾。

    (2)为研究毒品成瘾能否遗传给后代,科研人员利用可卡因自身给药成瘾模型大鼠 进行实验。让雄性大鼠通过触动踏板来自主获得可卡因注射,并不断增加踏板任务难度,通过测量踏板压力衡量大鼠对可卡因的渴求程度(觅药动机)。将成 瘾组和非成瘾组大鼠(Fo)分别与未接触过可卡因的正常雌鼠交配,产生后代(Fi),检测Fi成瘾行为,结果如图2。
    ①图2结果说明,父本大鼠可卡因成瘾可增加其后代成瘾风险。判断依据是 ________。
    ②寻求毒品的行为是后天学习获得的,科研人员提出假说“成瘾的遗传取决于亲代动物是否有主动寻取毒品的行为,而非可卡因是否成瘾”,并设计图3所示实验。

    注:自主获取可卡因/生理盐水的大鼠每次按动踏板的同时会等剂量注射给被动组大鼠可卡因/生理盐水。
    组别
    父本大鼠给药方式
    父本大鼠表型
    后续操作
    检测指标
    1
    自主获取可卡因
    成瘾
    分别与正常雌鼠 杂交获得Fi
    Fi踏板压力
    2
    自主获取生理盐水
    不成瘾
    3
    被动注射可卡因
    成瘾
    4
    被动注射生理盐水
    不成瘾
    若结果为 ________ ,则假说成立。
    (3)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发现,大鼠的后天获得性行为更容易影响后代。这对人类社会生活有什么重要提示?______________。
    21. 研究发现,人类基因组中有大约8%的序列来自病毒,据推算,这是我们的灵长类祖先在数百万年前遭受病毒感染留下的“后遗症”。
    (1)受病毒感染的细胞膜表面某些分子通常会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这些 变化信号,在 ________ 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分裂分化成 ________和记忆T细胞,前者可以 ________靶细胞。偶然的情况下,当病毒感染的是生殖细 胞,插入细胞基因组的病毒基因会传给子代,即成为“内源性病毒(ERV)”。研究发现,ERV中的一些基因(如抑制素基因)可使细胞具有抵抗其他病毒侵染的能力。
    (2)为探究抑制素对人体细胞抗病毒能力的作用,科学家设计了以下实验:选取易感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分别转入空载体、抑制素基因、RDR-env基因(表达产物可抗 RDR 病毒), 检测细胞的抗RDR病毒能力。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表明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选取另一种细胞——胎盘干细胞(抑制素表达量高)进行实验。实验组 将一段特定RNA片段转入胎盘干细胞,通过特异性结合抑制素mRNA使其降解,从而下调抑制素的表达;对照组应转入 ________ ,检测两组细胞的抗病毒能力。 实验结果发现实验组的细胞变得易感染。在实验组处理的基础上再 ________ 可进行进一步验证。预期实验结果为 _________
    (4)图2是抑制素协助人细胞抵抗RDR病毒的可能分子机制,请用文字进行描述。
    机制1: ________。
    机制2:抑制素基因转录翻译成抑制素,在胞内与ASCT2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物, 一起转移至细胞膜,阻止RDR病毒进入细胞。

    参考答案
    1. 【答案】C
    【解析】
    【分析】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这种动态平衡是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实现的。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如果某种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引起稳态失调。只有温度、pH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酶才能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正常进行,因此,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夏天长期呆在空调房间引起的“空调病”是温差大导致体温调节失调引起的,A不符合题意;
    B、到青藏高原后出现的头疼乏力、血压升高是因为缺氧导致内环境失调引起的,B不符合题意;
    C、一人屏息段时间后,呼吸运动明显加强是机体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结果,C符合题意;
    D、中暑是高温导致体温平衡失调引起疾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答案】A
    【解析】
    【分析】1.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运动员运动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主要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低级反射活动要受高级中枢的控制。
    2.当人体大量失水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详解】A、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血浆渗透压会升高,A错误;
    B、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运动员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用于供能,B正确;
    C、挥杆射门需要在大脑和向关神经的支配下通过肌肉的运动精确完成,可见该动作是神经与肌肉协调的结果,C正确;
    D、运动员的低级中枢的反射活动受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即队友之间的配合需要在大脑皮层调控下实现,D正确。
    故选A。
    3. 【答案】B
    【解析】
    【分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2.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详解】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而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因此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单向传递,A错误;
    B、兴奋部位表现为动作电位,此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B正确;
    C、静息状态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静息电位的产生是由于钾离子外流引起的,即此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有离子进出,C错误;
    D、动作电位的产生是钠离子内流引起的,即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D错误。
    故选B。
    4.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在神经、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下完成的,A正确;
    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但没有降低血糖的作用,降低血糖的唯一激素是胰岛素,B错误;
    C、胰岛素是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起拮抗作用,C正确;
    D、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过程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并消耗ATP,,D正确。
    故选B
    【点睛】
    5. 【答案】D
    【解析】
    【分析】下丘脑的功能: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详解】AB、下丘脑存在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AB正确;
    C、下丘脑有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C正确;
    D、下丘脑能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但促性腺激素是由垂体合成并分泌的,D错误。
    故选D。
    6. 【答案】A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作用途径是反射弧,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
    【详解】A、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是反射弧,而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A错误;
    B、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能实现远距离调控,如激素能随着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神经调节通过反射弧实现远距离调控,B正确;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存在分级调节的现象,如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控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程的分级调节等,C正确;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有传递信息的物质,神经调节中传递信息的物质为神经递质,体液调节中传递信息的物质主要为激素,D正确。
    故选A。
    7. 【答案】D
    【解析】
    【分析】免疫系统:①免疫器官:骨髓、胸腺等。②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其中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③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免疫系统三大功能:①免疫防御,针对外来抗原性异物,如各种病原体。②免疫自稳,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③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
    【详解】A、B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的不同免疫细胞,A不符合题意;
    B、在特异性免疫中均可以摄取、处理、呈递抗原给辅助性T细胞,即均为抗原呈递细胞,B不符合题意;
    C、在特异性免疫中均可以摄取、处理、呈递抗原给辅助性T细胞,即均为抗原呈递细胞,C不符合题意;
    D、B细胞能被活化分裂、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可产生抗体,而树突状细胞不能增殖、分化,D符合题意。
    故选D。
    8. 【答案】D
    【解析】
    【分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包括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症,其中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都是自身免疫能力太强引起的,而免疫缺陷症是自身免疫能力不足引起的。过敏反应是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如接触青霉素引起过敏反应。
    【详解】A、青霉素过敏是机体免疫系统过于敏感所致,主要是自身免疫能力太强引起的,A错误;
    B、过敏反应的原理是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机体会产生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当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被抗体吸附的细胞会释放组织胺等物质,进而引起过敏反应,因此抑制体液免疫可用于治疗过敏反应,B错误;
    C、青霉素是可导致过敏反应的过敏原,不是免疫活性物质,C错误;
    D、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因此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过敏反应,D正确。
    故选D。
    9. 【答案】B
    【解析】
    【分析】疫苗是利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其作用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进而增强免疫力,起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详解】A、根据本实验的结果可知,第三中方案条件下人体内产生的抗体量最大,因而预防效果最好,即选择方案3进行疫苗接种的效果最佳,A正确;
    B、从免疫学角度看,接种的灭活病毒疫苗相当于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因而机体能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B错误;
    C、灭活病毒疫苗几乎保留了病毒本身的所有抗原特性,且病毒为胞内寄生物,因而可诱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C正确;
    D、接种两次疫苗效果好于一次是因为机体产生了对疫苗抗原的记忆,当二次接种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成大量的浆细胞,浆细胞会合成并分泌相应的抗体,同时也能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即此时机体会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D正确。
    故选B。
    10. 【答案】A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中左边第1组为对照组,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向光弯曲生长,依次第2、3、3组分别为直立生长、向光弯曲生长、向光弯曲生长,实验结果说明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尖端下部是发生弯曲的部位。
    【详解】A、由图可知:图中自变量尖端是否遮光,可以看出,在尖端未遮光的情况下,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在透明套遮光条件下也表现为向光生长,而遮光条件下则直立生长,说明感受单侧光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A正确;
    B、该实验中根尖的生长状态一致,均表现为背光生长,说明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进而抑制了背光侧的生长,说明玉米胚芽鞘对生长素的灵敏度低于根尖,B错误;
    C、实验中没有照光和黑暗条件的对照实验,因而不能说明胚芽鞘直立或弯曲生长均与单侧光照射有关,C错误;
    D、生长素对尖端的向光侧和背光侧均表现为促进生长,只不过背光侧生长快于向光侧,因而表现为向光弯曲生长,D错误
    故选A
    11.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典型实例就是顶端优势,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现象。
    2、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由于顶芽运输来的生长素积累,浓度过高,导致侧芽生长受抑制现象。
    【详解】分析题意可知:顶端优势的产生是因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导致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生长,因此去掉顶芽会使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侧芽的生长,顶端优势可以解除,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2. 【答案】A
    【解析】
    【分析】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的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详解】A、光不能为这些需光种子的萌发提供所需要的能量,因为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作为光信号调控种子萌发过程,A错误;
    B、题中显示,拟南芥、莴苣等植物的种子萌发需要有光的条件,据此可推测,植物能感知光信号,且体内具有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B正确;
    C、光被植物体内感受光信号的分子接受后,能通过一系列的信号转换影响植物体内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C正确;
    D、除了光信号外,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外界因素还有温度、水分等,其中温度通过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代谢影响种子的萌发,而水分是种子萌发过程必须要的条件,D正确。
    故选A。
    13. 【答案】C
    【解析】
    【分析】“J”形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在实验室内的理想条件下可以实现;自然状态下当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适宜环境中的最初阶段可能呈“J”型增长。
    “S”形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
    【详解】A、栖息地面积足够大,可以使种群增长表现为J形曲线增长,不符合题意,A错误;
    B、处于生育期的个体足够多会导致出生率较大,这是种群数量增长表现为J形曲线的先决条件,不符合题意,B错误;
    C、J形曲线是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没有疾病的理想条件下形成的,存在天敌或竞争者,不能长期以“J”形曲线方式增长,符合题意,C正确;
    D、每个季节都有充足的食物,可以保证种群数量表现为J型曲线增长,不符合题意,D错误。
    故选C。
    14. 【答案】C
    【解析】
    【分析】栖息地的碎片化造成小种群,会减少个体间交配繁殖的机会,导致物种有灭绝的可能,生物多样性减少。
    【详解】A. 栖息地片段化会阻碍动物个体的迁入和迁出,阻碍基因交流,A错误;
    B. 栖息地片段化会造成小种群,减小个体间交配繁殖的机会,B错误;
    C. 栖息地片段化会使动物种群活动空间变小,种内斗争加剧,C正确;
    D. 小种群内部近亲繁殖会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下降,D错误。
    15. 【答案】D
    【解析】
    【分析】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可能增加当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详解】AB、外来物种凤眼莲(俗称“水葫芦”)在某水域的过度繁殖引起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学后果,说明水葫芦的大量繁殖使当地物种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影响,甚至死亡,水葫芦成为了优势物种,由于当地某些物种的死亡,导致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降低,抵抗力稳定性降低,AB正确;
    C、水葫芦引入和草鱼苗的投放会改变群落中其它种群的数量,改变群落的营养结构,因此会改变该群落演替的速度,C正确;
    D、群落演替不受季节性变化的影响,是群落内部关系(包括种内和种间关系)与外界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阳光和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引起该水域群落结构的变化不属于次生演替,D错误。
    故选D。
    第二部分本部分共6题,共70分。
    16. 【答案】(1) ①. 样方 ②. 随机 ③. 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围栏内外的生物量呈下降趋势,且无论哪个深度均表现为围栏内的生物量大于围栏外的生物量 ④. 围栏内的生物量大于围栏外的生物量 (2)abcd
    (3) ①. 适应 ②. 围栏封育情况下群落中植物长势良好、发育较快,进而表现利用空间资源能力增强,适应环境能力增强
    (4)在围栏封育状态下,草原植物群落无论地上,还是地下其生物量均高于围栏外,且草原生物群落多数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增加,说明围栏封育状态下也提高了草原植物群落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提高了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解析】
    【分析】生态位是指物种利用群落中各种资源(食物、空间等)的总和,以及该物种与群落中其他物种相互关系的总和,它表示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
    【小问1详解】
    生物量是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体现。欲研究围栏封育对草原生物量的影响,可采用 样方法在围栏内外进行随机取样调查。图中结果显示,围栏内外的地下生物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围栏内外的生物量呈下降趋势,且无论哪个深度均表现为围栏内的生物量大于围栏外的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同样表现为围栏内的生物量大于围栏外的生物量,据此可推测围栏封育情况下有利于草原植物生物量的增加。
    【小问2详解】
    科研人员在本研究中发现,围栏封育可使草原的物种丰富度增大。但另有研究曾得出相反的结论,植物的生长不仅仅受到草原是否封育的影响,还会受到放牧量和无机环境的影响,据此可推测导致出现不同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因素有abcd,即封育前草地退化程度不同、草地类型或生境不同 、封育时间长短不同 、对照组放牧强度不同等这些因素均会影响草原植物生物量的变化,进而会影响调查的结果,因而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故选abcd。
    【小问3详解】
    进一步研究围栏封育对群落中植物生态位的影响。生态位宽度可反映种群对资源的利用及对 环境的适应能力的强弱,即生态位越宽说明种群对资源的利用能力越强、适应性越强。由表可知一 些植物的围 栏内生态位宽度大于围栏外,说明在围栏封育情况下群落中植物长势良好、发育较快,进而表现利用空间资源能力增强,适应环境能力增强,因为生态位的宽度可表示物种利用各种资源能力的综合指标。
    【小问4详解】
    本研究可作为围栏封育是应对退化草原恢复的 有效措施的证据,因为实验结果显示在围栏封育状态下,草原植物群落无论地上,还是地下其生物量均高于围栏外,且草原生物群落多数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增加,说明围栏封育状态下也提高了草原植物群落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提高了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17. 【答案】(1)生殖隔离
    (2) ①. 种间竞争 ②. 生态位重叠较少
    (3)两种天牛的消化道内均含有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化解生物碱的乙酰胆碱酯酶,因而可以黑松为食,而松墨天牛消化道内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较低,而蛋白酶活性较高,因而生活在较高处,而褐梗天牛消化道内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较高,蛋白酶活性较低,因而更适合生活在黑松的较低处,这些生理特性也使得两种天牛可以共同生活
    (4)施用的对象昆虫是否有该解毒系统,或者设法破坏该系统,或者设法使该系统变得迟钝,即无法被激活,这样才能使使用的酚类化合物有效果。
    【解析】
    【分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生态位指的是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小问1详解】
    松墨天牛和褐梗天牛是黑松上两种重要的钻蛀性害虫,松墨天牛与褐梗天牛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被认为分属不同物种,因为生殖隔离的产生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小问2详解】
    野外调查发现,松墨天牛和褐梗天牛能长期共存、共同取食和危害同一株黑松。 即这两种天牛有共同的食物和空间,因而二者属于 种间竞争关系。 根据图1 、图2可以看出二者的生态位重叠较少,因而能长期共存在一棵树上,如图1显示二者的种群数量最大值错峰出现,在7.15左右时褐梗天牛可能表现位夏眠的特征,而松墨天牛没有该特征,同时该时段松墨天牛的数量较多,从分布高度可以看出,褐梗天牛主要分布在松树0~300cm范围内,而松墨天牛分布高度较广。
    【小问3详解】
    图3显示随着松树高度的增加总酚含量逐渐增加,而生物碱集中分布在松树高度较低处,而褐梗天牛就分布在松树的这一高度处,根据题目信息可推测在褐梗天牛消化道内应该存在可化解酚类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且消化道内应该富含纤维素酶和淀粉酶,这一推测结果与图4的结果相同,综合3、4的调查结果可知两种天牛的消化道内均含有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化解生物碱的乙酰胆碱酯酶,因而可以黑松为食,而松墨天牛消化道内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较低,而蛋白酶活性较高,因而生活在较高处,而褐梗天牛消化道内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较高,蛋白酶活性较低,因而更适合生活在黑松的较低处,这些生理特性也使得两种天牛可以共同生活。
    【小问4详解】
    目前常用的防虫措施之一是施加外源酚类化合物(类似于植物的防御物质),由于昆虫体内可能含有解毒系统,如产生可化解酚类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化解生物碱的乙酰胆碱酯酶等,因此在采用该措施前需要研究的问题是施用的对象昆虫是否有该解毒系统,或者设法破坏该系统,或者设法使该系统变得迟钝,即无法被激活,这样才能使使用的酚类化合物有效果。
    18. 【答案】(1)信息分子
    (2) ①. 均能促进叶片倾角变大 ②. 协同
    (3)外施ABA不能使突变体1和2叶片倾角变大,而外施BR能使叶片倾角变大,且二者在促进叶片倾角变大方面起着协同作用。
    (4)
    【解析】
    【分析】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激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从根本上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植物的生长发育既受内部因子(激素)的调节,也受外部因子(如光、温度、日照长度、重力、化学物质等)的影响。
    【小问1详解】
    叶片倾角的变化可反映脱落酸(ABA)或油菜素甾醇(BR)等植物激素的作用效果,说明二者均能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据此可推测,水稻幼苗中合成的ABA和BR等激素均可作为 一种信息分子 参与调节幼苗的 生长发育。
    【小问2详解】
    分别用低浓度ABA或BR处理水稻幼苗, 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倾角大小,根据图1结果可知低浓度的ABA和BR均能促进叶片倾角变大 ,可见二者在调节叶片倾角方面表现一致,即表现为协同作用。
    【小问3详解】
    为揭示ABA对水稻幼苗叶片倾角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利用突变体1(对施加 外源BR不敏感)和突变体2(对施加外源BR敏感)进行实验,图2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的两个突变体的叶片倾角均小于野生型,说明突变体相关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叶片倾角有所减小,而外施ABA的情况下不能起到原来促进倾角增大的作用,而外施BR能是突变体2叶片倾角增大,且ABA和BR在促进叶片倾角增大方面表现为协同,据此可推测ABA对水稻幼苗叶片倾角的作用可能依赖于内 源BR的合成与信号传导,而突变体1和2均没有表现出对ABA的效果应该是由于BR不能合成导致的。
    【小问4详解】
    已知S基因和R基因的表达产物均为BR合成或信号传导的调节因子。研究人员检测了低浓度ABA处理水稻幼苗 一 段时间后S基因和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根据图3结果可以看出低浓度的ABA能促进S基因的表达,反而抑制R基因的表达,说明R基因表达产物对叶片倾角增大有抑制作用,而S基因表达产物对叶片倾角增大有促进作用,因此可将下列模型表示如下:

    19. 【答案】(1) ①. 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 ②. 体液 ③. 靶器官、靶细胞
    (2)在第一信使激素的作用下产生的胞内信息分子,可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
    (3) ①. 激活细胞内的腺苷 酸 环 化 酶 ,
    在 M g2+ 存 在 的 条 件 下 , A C 催 化 A T P 转 变 成 环 磷 酸 腺 苷 (cAMP) ②. 放大
    (4)通过负反馈精确调节生命活动,对于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内环境稳态具有积极的意义。
    【解析】
    【分析】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高效   如:在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14×10-5mg/mL,而1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kJ。
    (2)通过体液运输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就是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4)作为信使传递信息。
    【小问1详解】
    激素分子由人体的 内分泌腺合成、分泌进入到细胞外液中,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最终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靶器官和靶细胞指的是带有与激素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的器官或细胞。
    【小问2详解】
    题意显示,cAMP作为第二信使,是在第一信使激素的作用下产生的胞内信息分子,可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
    【小问3详解】
    请根据材料将肾上腺素的作用机制补充完整:肾上腺素与受体结合 → G蛋白被活化 → 激活细胞内的腺苷 酸 环 化 酶 ( A C ),在 M g2+ 存 在 的 条 件 下 , A C 催 化 A T P 转 变 成 环 磷 酸 腺 苷 (cAMP),→ PKA激活磷酸化酶 → 在酶的作用下,肝糖原分解为 葡萄糖。1 mol肾上腺素可促使细胞生成108mol葡萄糖,说明该过程具有信号 放大 效应,同时也说明激素调节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小问4详解】
    进一步研究发现,cAMP激活PKA后,PKA在激活下游蛋白的同时也会激活磷 酸二酯酶(PDE),使cAMP水解成为无活性产物,这样可避免激素调节信号过度放大,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过程,进而可避免对机体的健康造成威胁,可见此调节过程于维持内环境稳态具有积极的意义。
    20. 【答案】(1) ①. 神经递质 ②. 突触前膜 ③. 抑制 ④. 延长
    (2) ①. 与父本无成瘾组相比,父本大鼠可卡因成瘾情况下其后代表现出踏板任务难度更大 ②. 1组后代Fi踏板压力高于其他三组,且其他三组后代的结果无明显差异
    (3)为了自己以及后代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免影响到我们祖国的未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毒品,向毒品说不!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多巴胺合成后,贮存在结构①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依赖于突触小泡的膜和突触前膜融合,体现膜的流动性;当多巴胺释放后,可与下一个神经元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兴奋。
    【小问1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多巴胺位于突触前膜的囊泡中,是一种神经递质,如图1,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发挥作用后会被 突触前膜上的转运载体从突触间隙回收,从而避免导致多巴胺持续起作用。可卡因进入人体后会抑制转运载体的作用,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持续起作用,即多巴胺的作用时间 延长,通过机体适应性调节最终导致突触后膜上多巴胺受体数量减少,此时机体必须摄入更多可卡因以维持神经元的活动,导致成瘾。
    【小问2详解】
    ①图2结果说明,与父本无成瘾组相比,父本大鼠可卡因成瘾情况下其后代表现出更强的成瘾行为,说明父本成瘾的情况下可增加其后代成瘾风险。
    ②寻求毒品的行为是后天学习获得的,科研人员提出假说“成瘾的遗传取决于亲 代动物是否有主动寻取毒品的行为,而非可卡因是否成瘾”,并设计图3所示实验。若结果为1组后代Fi踏板压力高于其他三组,且其他三组后代的结果无明显差异,即可说明成瘾的遗传取决于亲 代动物是否有主动寻取毒品的行为,而非可卡因是否成瘾,因为2组的子代表现的结果与3、4组相同。
    【小问3详解】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发现,大鼠的后天获得性行为更容易影响后代。这就提醒成人以及青少年,为了自己以及后代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免影响到我们祖国的未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毒品,向毒品说不!
    21. 【答案】(1) ①. 辅助性T ②. (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 ③. 识别、接触、裂解
    (2)抑制素使易感细胞获得抗RDR 病毒的能力
    (3) ①. 无关的RNA片段(或相同大小的RNA片段不能降解抑制素mRNA) ②. 转入抑制素基因(或转入解除RNA片段抑制作用的物质) ③. 胎盘干细胞重新获得抗病毒的能力
    (4)人体细胞转录、翻译成抑制素,分泌到细胞外之后,与细胞膜上的AST2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阻止了病毒RDR进入细胞。
    【解析】
    【分析】细胞免疫过程:①被病原体(如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②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③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④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小问1详解】
    受病毒感染的细胞膜表面某些分子通常会发生变化,而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这些变化,并在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分裂分化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识别、接触、裂解靶细胞,使其中的抗原暴露,而后被抗体特异性结合后被其他细胞消灭。偶然的情况下,当病毒感染的是生殖细 胞,插入细胞基因组的病毒基因会传给子代,即成为“内源性病毒(ERV)”。研究发现,ERV中的一些基因(如抑制素基因)可使细胞具有抵抗其他病毒侵染的能力。
    【小问2详解】
    为探究抑制素对人体细胞抗病毒能力的作用,科学家设计了以下实验:选取易感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分别转入空载体、抑制素基因、RDR-env基因(表达产物可抗 RDR 病毒), 其中转入空载体的易感染受体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转入抑制素基因的易感染受体细胞作为实验组,转入RDR-env基因的易感染受体细胞作为条件对照,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空白对照组感染病毒程度最高,而实验组和条件对照组感染程度基本相似,说明抑制素使易感细胞获得抗RDR 病毒的能力。
    【小问3详解】
    研究人员选取另一种细胞——胎盘干细胞(抑制素表达量高)进行实验。实验组将一段特定RNA片段转入胎盘干细胞,通过特异性结合抑制素mRNA使其降解,从而下调抑制素的表达;对照组应转入一段无关的RNA片段(或相同大小的RNA片段不能降解抑制素mRNA),检测两组细胞的抗病毒能力。 实验结果发现实验组的细胞变得易感染。在实验组处理的基础上再转入抑制素基因(或转入解除RNA片段抑制作用的物质),即可使抑制素基因正常表达,而后通过检测细胞的感染情况 ,发现胎盘干细胞重新获得抗病毒的能力,且接近对照组。
    【小问4详解】
    图2是抑制素协助人细胞抵抗RDR病毒的可能分子机制,结合图示可以看出,人体细胞抵抗病毒的机制1显示:人体细胞表达出的抑制素分泌到细胞外之后,能与细胞膜上的识别病毒的蛋白(AST2)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阻止了病毒对人体细胞的侵染过程,起到了抵抗病毒的作用;图示的机制2显示,抑制素基因转录翻译成抑制素,在胞内与ASCT2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物, 一起转移至细胞膜,阻止RDR病毒进入细胞。

    相关试卷

    2023北京延庆高二(上)期末生物(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3北京延庆高二(上)期末生物(教师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北京通州高二(上)期末生物(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3北京通州高二(上)期末生物(教师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北京平谷高二(上)期末生物(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3北京平谷高二(上)期末生物(教师版),共20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