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考点02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复习考点精练学案(人教版2019)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考点02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原卷版).docx
    • 考点02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解析版).docx
    考点02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复习考点精练学案(人教版2019)01
    考点02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复习考点精练学案(人教版2019)02
    考点02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复习考点精练学案(人教版2019)03
    考点02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复习考点精练学案(人教版2019)01
    考点02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复习考点精练学案(人教版2019)02
    考点02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复习考点精练学案(人教版2019)03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考点02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复习考点精练学案(人教版2019)

    展开
    这是一份考点02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复习考点精练学案(人教版2019),文件包含考点02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解析版docx、考点02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考点02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题型一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例题1爷爷的乡愁是家里的麦田,爸爸的乡愁是祖居的老屋,我的乡愁是村口的柿子树,如今久居城市的儿子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寻找那些终将逝去的农耕文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这种变化将会导致(     )
    A.农村经济走向衰落 B.农村人力资本流失
    C.农村空巢老年化减轻 D.农村生态环境恶化
    2.下列诗句中描写其家乡的是(     )
    A.采伐红松惊秀木,耕耘黑土望丰收 B.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C.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都从屋上过 D.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答案】1.B 2.C
    【解析】1.材料中的这种变化描述不同年代人的乡愁变化,反映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转化为城市人口。将会导致农村人力资本流失,B正确;生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村经济水平提高,A错误;迁移出的人口主要是劳动力人口,农村空巢老人增多,C错误;人口外迁,人地矛盾减轻,农村生态环境改善,D错误。故选B。
    2.材料中我的家乡种植作物是小麦,居住的是窑洞,有柿子树生长,应是北方黄土高原地区,对应诗句是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都从屋上过,C正确。采伐红松惊秀木,耕耘黑土望丰收描写的是东北地区,A错误。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橘杨梅次第新是江南地区,B错误。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描写的是山区生活环境,D错误。故选C。
    例题2塞舌尔是位于印度洋西南部的群岛国家,最大岛屿为马埃岛。群岛上物种独特、研究价值高,如塞舌蛙与印度西部紫蛙为同一类物种。16世纪初,该群岛被葡萄牙人发现,岛上荒无人烟,葡萄牙人登陆不久随即离去。随后,塞舌尔先后沦为法国、英国的殖民地,马埃岛的种植园经济迅速发展。下图为塞舌尔群岛和马埃岛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科学家推测塞舌蛙与印度西部紫蛙为同一类物种的依据是(     )
    A.蛙卵随洋流漂移 B.两地气候相近
    C.葡萄牙船员带入 D.板块漂移学说
    4.早期葡萄牙人不在塞舌尔殖民的原因可能是(     )
    ①自然环境原始,开发难度大             ②原住居民剽悍,不利于交流合作
    ③气候湿热,不利于人类生产、生活   ④岛屿周围多暗礁,不利于船只航行、停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种植园经济迅速发展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
    A.温室气体减少 B.特有物种数量减少
    C.昼夜温差减小 D.河流的含沙量减小
    【答案】3.D 4.C 5.B
    【解析】3.根据材料信息,塞舌蛙与印度西部紫蛙原本生活在同一块大陆,后因该区域处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因板块分离而分离,但在进化中依然保留类似习性特征,故证明其为同一类物种,D正确;蛙卵一般在陆地上,不会随亚牛漂移,A错误;气候相近不是判断物种的依据,B错误;根据材料信息“葡萄牙人登陆不久随即离去”,无法判断是由葡萄牙船员带入,C错误。所以选D。
    4.葡萄牙人登陆时岛上“荒无人烟”,说明当时自然环境非常原始,开发难度大,①正确;加之地处热带,气候湿热,不利于人类生产、生活,③正确;图文信息显示该地周围多暗礁,不利于船只航行、停靠。④正确。所以早期葡萄牙人不在塞舌尔殖民。没有反应当地原始居民的信息,且殖民主义不是与原始居民交流合作,②错误。所以选C。
    5.群岛上物种独特、研究价值高,人为猎杀,导致特有物种数量减少,B正确;人类不合理活动破坏自然植被,导致温室气体增多,森林调节气候的能力降低,昼夜温差变大,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泥沙含量增大,ACD错误。所以选B。
    【解题技巧提炼】
    一、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
    1.自然条件只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
    (1)有些区域虽然自然条件很优越,但区域发展水平却不高;
    (2)有些区域虽然自然条件较差,但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依然能够发展的很好;
    2.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改造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谋求人地和谐。
    3.如果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虽然在短期内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终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二、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1. 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
    (1)在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资源种类不同。
    ①在农业社会,土地资源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②在工业社会,矿产资源对区域发展影响较大。
    (2)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丰富程度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①一种重要能源或关键性矿产资源的发现与开发,会使区域经济发生根本性改变。
    ②有的区域矿产资源贫乏,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
    (3)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储量区域分布与组合极不平衡,有的区域不仅自然资源种类多而且数量大,对其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2.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有重要作用,而如何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更是区域发展的关键。
    (1)有的区域尽管矿产资源丰富,但过度依赖矿产资源,也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
    (2)有些国家矿产资源贫乏,却并未阻碍其经济发展。
    3.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分布和开发利用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
    题型二 荒漠化的成因以及荒漠化的治理措施
    例题1土壤盐渍化是指在自然或人为因素影响下,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在表层土壤累积的过程。干燥度是指某地一定时段内的可能蒸发量与同期降水量的比值。下图为“某地气候一地下水埋深年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地土壤表层含盐量最高的月份可能是(     )
    A.1月 B.3月 C.5月 D.9月
    7.该地最可能位于哪个省区(     )
    A.新疆 B.黑龙江 C.四川 D.河北
    8.该地盐碱地综合治理的可行性措施是(     )
    A.撒熟石灰 B.漫灌洗盐 C.挖沟排水 D.客土掺沙
    【答案】6.C 7.D 8.C
    【解析】6.由图可知,该地3—5月干燥度最强,蒸发旺盛,地表盐分不断累积,因此5月份土壤表层含盐量最高,B错误,C正确;9月份干燥度较低,蒸发较弱,土壤含盐度较3月和5月份低,D错误;1月份气温最低,蒸发微弱,土壤含盐度低,A错误。故选C。
    7.读图分析,该地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此时雨季还没有到来,降水较少,淋溶作用小,土壤的盐分容易向地表聚集,土壤盐渍化严重;夏季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土壤含盐量低,该地最可能位于华北地区,河北位于华北地区,符合题意,D正确。新疆终年干旱少雨,A错误,黑龙江纬度高,蒸发弱,土壤盐碱化不明显,B错误;四川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多雨,土壤盐碱化不明显,C错误。所以选D。
    8.撒熟石灰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影响土壤生物多样性,A错误;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华北平原,水资源相对短缺,不适宜漫灌洗盐,B错误;挖沟排水可以调动水盐运动,使得土壤中的盐分随流水排除,降低土壤盐分,C正确;客土掺沙不能够促进土壤中盐分的排除,不能从根本上治理土壤盐碱化,D错误。所以选C。
    例题2 目前治理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不包括(     )

    A.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体系
    B.调整农、林、牧用地比重
    C.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整治
    D.跨流域调水,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答案】D
    【解析】丙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新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荒漠化,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调整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和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原则,以防为主,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有利于该地区荒漠化的整治,故ABC不符合题意;而大力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加剧荒漠化,不利于荒漠化的治理,故D符合题意。故选D。
    【解题技巧提炼】
    一、荒漠化的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
    (1)降水量具有临界性且变率大。
    (2)多大风。本带多大风,且集中于冬春季节。
    (3)土质疏松,多沙质沉积物。
    (4)极端气候。
    2.人为原因
    (1)过度开垦。
    (2)过度放牧。
    (3)过度樵采。
    (4)不合理的开矿、樵采、道路建设等,也会造成土地退化。
    二、荒漠化的治理措施
    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2.构筑防护体系。
    3.以地养地,自然恢复。
    4.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
    5.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题型三 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例题1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系统,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是不断转化的。读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0.近年来,该流域蒸腾作用明显减弱,与此相关的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变化是(     )
    A.流域内降水明显增加 B.流域内地表径流增加
    C.流域内粮食产量减少 D.流域内水汽蒸发减少
    11.若要进一步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人工降雨 B.围湖造田 C.开发地下水 D.封山育林
    【答案】10.B 11.D
    【解析】10.植物具有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说明植被明显减少,该区域空气中水汽量减少导致降水减少,A错误。可能导致流域内粮食产量减少和流域内水汽蒸发减少,但不是直接影响,CD错误;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加,B正确。故选B。
    11.森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功能,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都可增加该流域降水量和下渗量,增加水资源的丰富程度,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D正确;人工降雨,不是长久之计,A错误;围湖造田,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也不能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B错误;开发地下水,可能会使地下水位下降,加剧下渗,减少该流域的径流量,C错误。故选D。
    例题2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王金庄村地处太行山东麓,该村保存着太行山上独特的石堰梯田(见下图)。石堰即由石头垒起的梯田田埂,在它们的拱卫下,梯田对山坡进行了最大程度的利用。近年来,王金庄村石堰梯田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石堰梯田反映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主要是(     )
    A.土少水多 B.土多水少 C.土少水少 D.土多水多
    13.石堰梯田对其山下村落有利的影响是(     )
    A.增强山谷风的强度 B.降低洪水等灾害的威胁
    C.便于建造水窖储存雨水 D.降低冬季冷空气的影响
    14.近年来王金庄村石堰梯田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
    A.青壮年劳力进城务工,部分梯田被弃耕
    B.生态保护力度加大,部分梯田退耕还林
    C.山地耕作投入多,经济效益相对较低,梯田被弃耕
    D.城市化建设占用耕地,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答案】12.C 13.B 14.D
    【解析】12.当地处于太行山深处,降水集中,从图示景观可以看出植被较少、地势较陡,当地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当地在梯田外缘砌“石堰”,主要为了保持水土,根据这些信息的推断,当地地表水较少,土层较薄,即“水少土少”,故C选项正确;没有反映土少水多、土多水少、土多水多的特点,ABD错误。所以选C。
    14.增强山谷风的强度,对山下村落不属于有利影响,故A选项错误;图中信息表明,可见当地山坡缺乏保持水土的森林,且土层浅,涵养水的功能较弱,当地多暴雨,容易在山坡和山谷形成山洪,对山下村落有较大的威胁,梯田对洪水有阻滞作用,且可促进下渗,从而减少洪水等灾害对山下的村落的威胁,故B选项正确;建造水窖跟梯田的修建关系不大,故C选项错误;冷空气主要是受坡向和地形起伏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跟梯田的修建无关,故D选项错误。所以选B。
    14.青壮年劳力进城务工,部分梯田被弃耕;生态保护力度加大,部分梯田退耕还林;山地耕作投入多,经济效益相对较低,梯田被弃耕都是导致该地梯田面积不断减少的原因,ABC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和图示信息可知,当地石堰梯田主要位于山坡上,不适合进行城市化建设,D错误。本题选择最不可能的原因,所以选D。
    【解题技巧提炼】
    1.影响水土流失的发生有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自然因素包括降水、地形、植被、土壤、风力等。人为因素是指人们不合理的资源开发、生产建设活动,如破坏地表植被、陡坡开荒、不合理的农业耕作、人口的增长,开发建设活动如不注意水土保持,将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1)植树造林;
    (2)平整土地;
    (3)修筑梯田;
    (4)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题型四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例题1收缩型城市一般指人口规模多于1万人,连续超过两年出现人口流失且发生结构性经济危机的城市。素有“祖国林都”之称的黑龙江省伊春市,是中国收缩型城市的典型代表,目前面临资源枯竭等问题。下图为伊春市开放式生态工业园构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伊春市成为中国收缩型城市的原因是(     )
    A.城市化水平低 B.产业结构多样化 C.开发时间较晚 D.林业人口外迁
    16.下列关于伊春市开放式生态园构想的优越性说法正确的是(     )
    ①提高废弃物的利用率②保护森林资源③加大采伐力度④大力发展制造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5.D 16.A
    【解析】15.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伊春是“祖国林都”,是典型的林业资源型城市,随着森林资源的萎缩以及国家限制砍伐,导致林业从业人口大量外迁,城市出现收缩,D正确;伊春开发历史较早,城市化水平较高,AC错误;伊春的产业结构单一,B错误。所以选D。
    16.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伊春市开放生态园中锯材加工厂、家具厂、人造板厂的废弃料成为造纸厂的原料,提高了废弃物的利用效率,减少了森林资源的开采量,保护了森林资源,①②正确;减少了采伐的力度,主要是发展循环经济,没有大力发展制造业,③④错误。所以选A。
    例题2 云南红河州的个旧市被誉为“锡都”,是一座以有色金属矿业及其延伸产业为主导的资源型工业城市,目前已处在产业转型时期。下图分别为个旧市三大产业结构比例及企事业机关在岗职工人数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2015年至2019年期间,个旧市(     )
    A.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就业机会不断减少
    B.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C.区域矿产资源日趋枯竭,人口集聚效应减弱
    D.主要企业转型升级成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18.个旧市产业转型的可行性措施包括(     )
    ①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②开发与锡相关的文化旅游业③培育新兴产业,产业结构多元化④加强资源勘探与开采,振兴资源型企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17.C 18.A
    【解析】17.从图中数据变化分析,2015年至2019年期间,个旧市第二产业比重先下降后回升,A错误。第三产业比重先上升后有所下降,B错误。区域矿产资源日趋枯竭,企业数量不断减少,人口集聚效应减弱,C正确。当地主要企业转型升级不明显,企业人数不断下降,行业就业优势下降,D错误。故选C。
    18.个旧市产业转型的可行性措施有:科技创新,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附加值,提高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①正确;开发以锡文化为主的文化旅游业,加快产业结构转型摆脱“资源魔咒”,②正确;培植转型发新兴产业,产业结构多元化,降低对矿产资源的过度依赖,③正确;加强本市资源勘探与开采会加速资源枯竭,不符合可持续发展,④错误。故选A。
    【解题技巧提炼】
    1.资源型城镇的一般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资源发现,资源发掘,城镇兴起”;第二阶段“资源开发,城镇发展”;第三阶段“资源衰退,城镇繁荣”;第四阶段“资源枯竭,城镇没落”(如果创新路径合理,城市可实现可持续发展,进入新生期)。
    2.收缩型城市收缩的原因:首先,人口流出既是因也是果。不断加快的城镇化,势必会吸引大量人口从乡村到城镇,从中小城市到大城市。人口流出尤其是青年人口的离开,导致城市老龄化程度提高,城市逐渐收缩。其次,不尽合理的产业结构。过去赖以生存的资源逐渐枯竭,也是导致一些城市收缩的原因。此外,自然环境不佳,追求更高的生活舒适度也成为一些人离开的原因。


    题型一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了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下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省区全部属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带的是(     )
    A.甘肃、青海、云南、新疆 B.湖南、湖北、重庆、广西
    C.吉林、河南、重庆、江西 D.四川、贵州、山东、辽宁
    2.关于“新三大地带”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生态脆弱的远西部地带
    B.将资源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交通发达的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
    C.将技术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人口稀少的远西部地带
    D.将部分高能耗的企业转移到资源丰富的中部及近西部地带
    【答案】1.B 2.D
    【解析】1.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从图中可以看出:位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带”的有包括渝、川、鄂、湘、皖、赣、陕、甘、宁、豫、晋、云、贵、桂14省区。B正确;青海、新疆属于远西部地带,A错;吉林属于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C错;山东、辽宁属于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D错。故本题选B。
    2.西部地带经济、技术欠发达,但资源丰富。今后主要承接东部地区转移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接纳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的企业转移。故D正确,C错误;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生态脆弱的远西部地带会造成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A错误;我国东部经济地带已属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产业结构需要升级转型,今后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东部沿海地带缺乏资源和能源,也不适合引入资源密集型企业,B错误。故本题选D。
    读甲、乙两国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图示国家均为世界上耕地面积较大的国家,关于两国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耕地都主要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 B.甲国农业劳动力素质高于乙国
    C.甲国机械化水平远低于乙国 D.甲国粮食大量出口而乙国大量进口
    4.两国地形对气候影响都很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国东北地区降水量大 B.甲国冬季受寒潮影响大
    C.乙国降水自东西两岸向内陆减少 D.乙国中北部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
    【答案】3.C 4.B
    【解析】3.观察图中信息可知,甲是印度,其耕地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及德干高原及半岛两侧的沿海平原;乙是美国,耕地主要分布在密西西比河平原和中央大平原,故A错;印度是发展中国家,其劳动力素质、机械化水平都低于美国,故B错,C正确;印度人口众多,粮食商品率低,主要是自给,美国粮食大量出口,故D错。答案选C。
    4.观察图中信息可知,印度东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南侧,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故A正确;印度是热带季风气候,北部的山地和高原阻挡了冬季风,受寒潮影响小,故B错,符合题意;美国东西两侧临大洋,受海洋影响降水自东西两岸向内陆减少,故C正确;美国中北部地区纬度高,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故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
    题型二 荒漠化的成因以及荒漠化的治理措施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完成下面小题。
    5.“黑风暴”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A.植被遭到破坏 B.地下水位下降
    C.降水异常减少 D.温室效应加剧
    6.“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
    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C.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D.退耕还林还牧
    【答案】5.A 6.D
    【解析】5.“黑风暴”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破坏了地表植被,从而使地表失去植被保护,地表沙粒在风力的吹拂作用下而出现的,A正确;地下水位下降、降水异常减少、温室效应加剧都不是导致“黑风暴”的直接原因,BCD错误。所以选A。
    6.美国的“黑风暴”启示我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保护好自然植被,对于过去存在的滥垦、滥耕现象,要及时地退耕还林还牧,D正确;我国耕地资源有限,少耕免耕不利于农业生产,A错误;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会导致土壤退化,B错误;施用绿肥不能解决“黑风暴”现象造成的影响,C错误。所以选D。
    阿克苏是新疆重点风沙源地,全区沙漠占31%,土壤盐碱化严重。1986年,阿克苏引渠开始在城区北、东郊进行大规模的柯柯牙荒漠绿化防护林工程建设。为了让树苗成活,人们先开沟灌水,再在沟里挖坑栽树。全区现累计植树造林达7.5万亩,栽植树木857.2万株以上,建成了南北长25千米、东西宽约2千米的"绿色长城",被联合国列为"全球500佳境"之一。下图为阿克苏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为了让树苗成活,人们先开沟灌水的主要目的是(     )
    A.开沟获得更多地下水 B.灌水可改变当地的气候条件
    C.开沟增加土层厚度 D.灌水可降低土壤盐碱度
    8.治理阿克苏地区沙漠的有效措施有(     )
    ①利用太阳能,减少因樵采对植被的破坏 ②建设草方格沙障,固定沙丘
    ③在流动沙丘上大面积植树造林 ④扩大耕地,利用农作物增加植被覆盖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7.D 8.A
    【解析】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处植树水源主要来自引渠灌溉,不是为了开沟获得更多地下水,A错误;灌水不能改变当地的气候条件,B错误;开沟后再在沟里挖坑栽树,不是为了增加土层厚度,C错误;从材料中可知阿克苏是新疆重点风沙源地,全区沙漠占31%,土壤盐碱化严重,因此灌水可利于矿物质溶解,降低土壤盐碱度,同时增加土壤水分,从而提高树苗成活率,D正确。
    8.过度樵采是阿克苏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利用太阳能替代薪柴可减少樵采,①正确;建设草方格沙障,阻碍沙丘流动,固定沙丘,②正确;该地气候干旱,不适宜大面积植树造林,③错误;扩大耕地会进一步造成植被破坏,加剧土地荒漠化,④错误。故正确选项为C。A、B、D错误。
    题型三 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沟头防护工程是指为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蚕蚀而采取的保护性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下图为我国某地沟头防护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盐渍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10.种植树木可以更有效配合防护埂,缓解该处的生态环境问题,图中四地中最适合种树的为(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答案】9.A 10.B
    【解析】9.沟头防护工程的主要作用:制止坡面暴雨径流由坡面进入沟道或有控制的进入沟道,制止沟头前进,防止了沟头的溯源侵蚀,也就减少了水土流失,A正确。土地荒漠化主要是和风力作用相关。沟头工程对防止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土壤盐渍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作用不大,B、C、D错。故选A。
    10.防护埂是用来拦蓄水流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减少水土流失,调蓄水流速度,减少对沟头坡地的侵蚀。在B处可以减少防护埂上下来的水流对B坡的侵蚀,减少溯源侵蚀的力量,起到防护作用,B正确。在A、C、D处种树,不能减少对沟头B坡的侵蚀,错误。故选B。
    森林火灾发生频率与当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相关,监测显示过火林地水土流失加剧。图1示意美国部分地区2013—2015年森林火灾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在气压带、风带控制时间图(图2)中,与森林火灾发生区域(图1)气候成因对应的点最可能是(     )
    A.a B.b C.c D.d
    12.在同等程度的森林火灾后,图示区域过火林地水土流失程度(     )
    A.夏季比冬季严重 B.北部比南部严重
    C.该区域各地没有太大差异 D.东坡比西坡严重
    【答案】11.C 12.B
    【解析】11.读图,森林火灾发生区域位于35°N-45°N大陆西岸,属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而不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A、B错;d受西风带控制时间为12个月,属温带海洋性气候,D错;c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属地中海气候,且图示火灾区域纬度相对地中海气候区偏高(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受西风带的控制时间长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时间,C正确。故选C。
    12.林地过火后,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剧。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较强,冬季受西风的影响较强,冬季降水更多,冬季比夏季严重,A错;北部纬度较高,受西风带的控制时间更长,降水更多,北部比南部严重,B正确;西坡处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更多,水土流失程度西坡比东坡严重,D错。区域差异较大,C错误。故选B。

    题型四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难题。德国鲁尔区、山西省都属于资源枯竭型地区。鲁尔区的产业发展经历了“辉煌—衰退—振兴”三个阶段。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但其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在全国靠后。下左图示意德国鲁尔区,下右图示意山西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两地发展煤炭工业的共同区位条件是(     )
    A.水源充足 B.原料丰富 C.科技力量雄厚 D.水陆交通便利
    14.山西省产业转型可借鉴鲁尔区经验的是(     )
    ①产业结构向轻工业方向发展
    ②优化能源供给结构,降低对煤炭的依赖度
    ③优化工业结构,优先发展高端制造业
    ④加大原煤外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3.B 14.B
    【解析】13.山西省的水源短缺,水路交通不便,AD错误; 山西省经济发展水平低,科技力量弱,C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山西与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为发展煤炭工业提供了丰富的 原料,B正确。所以选B。
    14.山西省以传统重工业为主,产业转型可以优化能源供给结构,降低对煤炭的依赖度,②正确;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发展多元化的原料工业,并延长产业链,发展高端制造业,提高附加值,③正确;产业结构向轻工业方向发展、加大原煤外运不利于山西省产业转型,①④错误。所以选B。
    2009年,玉门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其风能资源丰富,有“陆上三峡”之称(左图)。右图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玉门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①靠近冬季风源地,大风天气多   ②东南季风沿河西走廊深入
    ③峡谷地形加强风速   ④山地抬升气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6.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间段为(     )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⑤—⑥
    【答案】15.B 16.C
    【解析】15.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玉门距离西伯利亚地区较近,靠近冬季风风源地,大风天气多,①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玉门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小,②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玉门位于山谷之中,受狭管效应影响,风速加大,③正确;山地抬升气流不是该地风力大的原因,④错误。所以选B。
    16.根据图示生命周期曲线,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段为④—⑤,此时,资源型产业生命周期开始衰退,城市仍处于繁荣期,此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减缓资源型城市的衰退,C项正确;①—②是发展阶段,③—④正进入繁荣阶段,不适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A、B两项错误;⑤—⑥已经进入衰退阶段,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已经较迟,D项错误。所以选C。

    一、单选题
    白洋淀(淀为浅湖)被誉为“华北之肾”,是华北地区主要的淡水湿地分布区。由于人口增加,混地面积不断减少,近年来,随着雄安断区的发展,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修复,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白洋淀湿地的生态调节功能有(     )
    ①调节气候②减少旱涝灾害③提供丰富物产④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白洋淀湿地面积缩减的原因有(     )
    A.深居内陆,干旱少雨 B.发展养殖,水位下降
    C.地壳抬升,湖床抬升 D.城市发展,侵占湿地
    【答案】1.D 2.D
    【解析】1.注意题干关键词“生态调节功能”,白洋淀作为重要的湿地,可以调节区域气候,降低温差,增大空气湿度。湿地能够有效调蓄洪水,减轻区域旱涝灾害。湿地为众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①②④正确。提供丰富物产并不属于生态功能,③错。故选D。
    2.白洋淀位于华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并非深居内陆,A错。区域随着人口增加,城市化进程加速,占用湿地,导致湿地面积萎缩,并不是在湿地发展养殖导致水位下降,区域湿地面积萎缩与地壳抬升关系不大,D正确,BC错。故选D。
    下图示意我国M商品粮基地及其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右图图例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①湿地②农田③建设用地 B.①农田②建设用地③湿地
    C.①农田②湿地③建设用地 D.①建设用地②农田③湿地
    4.与我国南方商品粮基地相比,M区域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生长周期短 C.人均耕地面积大 D.科技水平高
    5.M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人均GDP增多 B.生物多样性增多 C.水体污染加重 D.洪涝灾害加重
    6.未来要保持和提高该区域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     )
    ①培育适应加工的优质、专用品种
    ②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
    ③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④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3.A 4.C 5.B 6.B
    【解析】3.M商品粮基地为三江平原商品粮基地,随着商品粮基地的建设,其湿地面积萎缩,图中①面积在减小,应为湿地;②③面积在增加,应为农田或建设用地,其中由于后期加大了对湿地的保护,所以农田增速后期减缓,所以②为农田。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建设用地后期的增速相对较快,③为建设用地。故选A。
    4.M区域位于三江平原,与南方相比,三江平原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当地粮食消费少,有大量粮食剩余,其商品率高,C正确。南方热量条件好,复种指数高,单位面积产量大于三江平原,A错误。生长周期短不会导致商品率高,B错。当地科技水平一般,且科技水平高,不一定导致商品率高,D错。故选C。
    5.M地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生产力提高,人均GDP增多,同时排放的污染物也增加;由于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M地湿地面积减小,会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水体污染加重、洪涝灾害加重等后果。所以影响不包括生物多样性增多,故选B。
    6.培育适应加工的优质、专用品种可以增强该地粮食的市场竞争力,①正确。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当地收入,②正确。开垦荒地,会导致湿地面积进一步减少,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③错误。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绿色食品基地,能提高粮食品质,符合人们健康消费的理念,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④正确。故选B。
    7.治理图中乙处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是(     )

    A.小流域综合治理 B.建立湿地保护区 C.发展立体农业 D.治理水污染和大气污染
    【答案】A
    【解析】乙地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水土保持工作的具体措施,A正确。黄土高原水资源紧张,不适合建立湿地保护区,B错误;立体农业应在丘陵和山地区域发展,C错误;黄土高原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不是最主要的生态问题,D错误。故选A。
    读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划分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ab---草原广布、温差大 B.bg---地表崎岖、降水少
    C.cf---光照充足、风沙小 D.dg---气候湿润、林地多
    9.下列生态功能区中,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要规划目的的是(     )
    A.c B.d C.e D.f
    【答案】8.D 9.C
    【解析】8.a位于山麓冲积扇地区,属于绿洲区,水分条件好,温差不大,A错误;b位于河西走廊,地势平坦,B错误;c光照充足,多风沙,C错误;dg都位于湿润地区,分处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和南岭山地,林地多。故选D。
    9.e位于青藏高原,并且在长江和黄河的源头,这里的自然环境特点是湖泊众多,是大河的发源地,是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要规划目的,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下图为我国部分传统民居邮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示传统民居中位于南方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图示传统民居中能够反映当地土壤直立性较好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乙传统民居所在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樵采 B.过度开垦 C.过度放牧 D.乱砍滥伐
    【答案】10.D 11.A 12.C
    【解析】10.据图可知,甲民居为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乙民居为蒙古包,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丙民居为四合院,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丁民居为竹楼,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11.窑洞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是在黄土上开挖修建的,能够反应黄土直立性较好的特征,A正确;蒙古包、四合院、竹楼不能反应土壤直立性较好的特点,BCD错误。所以选A。
    12.乙传统民居所在地区,即内蒙古高原。该地区以草原为主,以畜牧业为主,故当地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C正确;过度樵采、过度开垦、乱砍滥伐都不是该地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ABD错误。所以选C。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4.该地区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条件是(     )
    A.光照充足 B.土地面积广阔 C.降水丰富 D.消费市场广阔
    15.制约该地所在区域开发的最主要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答案】13.B 14.A 15.A
    【解析】13.根据统计图显示的该地以第一产业-种植业-棉花生产为主导的线索,联系选项中四地的生产特点,可以判定为塔里木盆地,B正确;四川棉花种植面积少,东北不适宜植棉花,长江中下游棉花占比少,且第一产业不是主要的产业,ACD错误。故本题选B。
    14.由上题可知,该地为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发展农业生产最有利的条件是光照充足,制约因素是水源,A正确,C错误;塔里木盆地土地面积广阔不是优势条件,人口稀少,不靠近消费市场,BD错误。故本题选A。
    15.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远离东部发达地区,资金、技术、人才匮乏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A正确;新疆经过近50年的开垦,农业已具有较为坚实的基础,耕地资源充足,草原辽阔,发展潜力大,故农业基础不是制约该地区域开发的最主要的社会经济因素,B错误;自然资源不足,水土流失严重为自然条件且表述错误,故排除CD。所以本题选A。
    沙柳根系发达,生命力强,枝条丛生不怕沙压,但沙柳必须每隔3-5年平茬才能长得更好,否则就会死亡,它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荒漠地区。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我国西北地区种植沙柳,主要是因为沙柳能(     )
    A.防风固沙 B.吸烟除尘 C.保持水土 D.净化空气
    17.适度发展沙柳造纸产业,可使当地(     )
    A.植被遭到更大规模破坏 B.生产重点转向废弃物综合利用
    C.农民经济收入下降 D.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良性循环
    【答案】16.A 17.D
    【解析】16.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风力强劲,荒漠化严重,风沙危害大,沙柳能防风固沙,因此当地为了防止荒漠化加剧而种植沙柳,A符合题意;沙枊也具有吸烟除尘、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的功能,但不是当地种植沙枊的主要原因,排除BCD。故选A。
    17.适度发展沙柳造纸产业,可以促进当地农民种植沙枊的积极性,扩大沙枊覆盖面积,因此不会导致当地植被遭到更大规模破坏,而且还会使农民经济收入提高,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良性循环,A、C错误,D正确;沙枊造纸产业并不是利用废弃物作原料,因此生产重点并不会因此转向废弃物综合利用,B错误。故选D。
    莫高窟地区西侧鸣沙山的风沙流一直是莫高窟的最大威胁。莫高窟山崖顶部是一片平坦的荒漠,自东向西为砾质戈壁带、沙地带。在沙地铺设砾石而成的人工戈壁,能有效减少沙尘在莫高窟崖顶的堆积。下图为莫高窟地区综合防护体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风沙流对莫高窟的危害主要体现在(     )
    A.侵蚀洞窟内壁画 B.降低洞口透明度 C.提高洞窟内温度 D.稳定崖壁的结构
    19.下列关于莫高窟地区综合防护体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方格固沙提高风沙流搬运沙尘能力
    B.莫高窟地区风沙危害的主害风向是西风
    C.沙地铺设砾石降低了风沙流搬运沙尘的能力
    D.窟区防护林带增加沙尘在莫高窟崖顶的侵蚀
    20.“A”字形尼龙阻沙网治沙效果好的原因有(     )
    ①阻沙网可以截断部分来自鸣沙山的风沙②阻沙网的斜边栅栏具有导沙功能③阻沙网可以截留和吸收水分,有利于植被的恢复④平行横向栅栏具有阻拦戈壁就地起沙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8.A 19.B 20.D
    【解析】18.风沙流形成较强的磨蚀作用,侵蚀窟内文物,同时所携带的粉尘物质进入窟内形成大量降尘,覆盖侵蚀洞窟内壁画和彩塑,影响艺术效果。A正确。降低洞口透明度对莫高窟的不利影响较小,B错误。风沙流不易提高洞窟内温度,C错误;稳定崖壁的结构是有利影响,D错误。故选A。             
    19.由材料可知,莫高窟地区西侧鸣沙山的风沙流一直是莫高窟的最大威胁,说明风沙流来自莫高窟地区西侧鸣沙山,可推测莫高窟地区风沙危害的主害风向是西风,B正确。草方格固沙降低风沙流搬运沙尘能力,A错误。搬运沙尘的能力由风速决定,覆盖砾石减弱的是起沙量,沙地铺设砾石没有降低风沙流搬运沙尘的能力,C错误。窟区防护林带可以降低沙尘在莫高窟崖顶的侵蚀,D错误。故选B。
    20.读图可知,“A”字形顶点指向西(莫高窟地区风沙危害的主要风向是西风),尼龙阻沙网可以在主风向上截断部分鸣沙山的沙源,起到阻沙作用,①正确;“A”字形两个斜边与主害风有较大的交角,斜边栅栏具有导沙功能,②正确;“A”字形尼龙阻沙网内没有植被生长,③错误;平行横向栅栏与西风基本垂直,具有阻拦戈壁就地起沙的作用,④正确。①②④正确,D项正确;③错误,ABC错误。故选D。
    二、综合题
    2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庆市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然而近年来利润连年下滑,采油难度不断加大。面对严峻的形势,不少人士认为依靠单一的石油消耗型发展不可持续。2014年大庆市出台《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力争用15年时间建成东北重要的光伏产业生产及应用基地。下图为大庆周边地区略图。

    (1)分析图示地区沼泽广布的原因。
    (2)简析促使大庆市由“石油城”向“光伏城”转型的原因。
    【答案】(1)该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冬半年气温低,蒸发量小;冬季有季节性冻土,阻滞水分下渗;汛期时河水泛滥。
    (2)产业结构单一,附加值低;石油资源日趋枯竭;采油难度不断加大,开采成本升高,利润减少;光伏产业的产业链长,附加值高;我国对光伏产业的支持力度较大等。
    【解析】(1)沼泽广布的原因要从来水、去水、蒸发和下渗等方面分析。东北地区该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降水丰富;图示地区是东北平原,地势低平,河流多流向中部平原,排水不畅,易积水;纬度高,冬半年气温低,蒸发量小;冬季有季节性冻土,阻滞水分下渗,地表积水多;夏季汛期时河水泛滥。
    (2)本题应从石油产业与光伏产业的特点以及当地发展光伏产业的优势考虑。大庆作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附加值低;随着时间推移,石油资源日趋枯竭,能源供应减少;采油难度不断加大,开采成本升高,净利润减少。而光伏产业是新兴产业,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经济收入高;太阳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且我国对光伏产业的支持力度较大,有扶持政策;大庆纬度高,夏季白昼长,光照充足,光伏利用自然条件好。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分布图和黄土高原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   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
    方案1: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修建淤地坝)为主,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地。
    方案2:以植树造林为治理侵蚀的主要措施,同时与梯田、淤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1)简述黄土高原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据图说明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及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
    (3)请你在图示甲、乙两地区中,分别选择治理该地水土流失的合理方案,并阐明两地选择该方案的理由。
    【答案】(1)年等降水量分布特点: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原因:黄土高原的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夏季风为东南风,受夏季风影响大的地区降水多;受夏季风影响小的地区降水少,距海越远,降水越少。
    (2)降水量小于300 mm时,植被覆盖度低,流水侵蚀作用较弱,水土流失较轻;降水量在300—450 mm时,森林覆盖率随降水量的增加有所提高,但是仍保持较低水平,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快速增强;年降水量在450—600 mm时,森林覆盖率随降水量的增加迅速提高,土壤侵蚀强度迅速减弱;降水量大于600 mm时,森林覆盖率高,土壤侵蚀强度变化较小。
    (3)甲地:选择方案2。理由:甲地降水量超过450 mm,提高森林覆盖率能降低土壤侵蚀强度;在降水量较大的地区恢复植被比较容易,但在坡度较大的沟坡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乙地:选择方案1。理由:乙地降水量在300—450 mm,植被生长的水分条件较差,应以工程措施为主;降水量较小,选择需水较少的灌木和草地更适宜。)
    【解析】(1)从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分布图中的年等降水量线变化规律可以得出其分布特点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这是因为黄土高原的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夏季风为东南风,黄土高原东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的地区降水多;黄土高原西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小的地区降水少,距海越远,降水越少。
    (2)根据黄土高原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中的侵蚀强度变化曲线可知,其侵蚀强度可分四段,降水量在300 mm以下、300—450 mm 、450—600 mm、大于600 mm。 降水量小于300 mm时,植被覆盖度低,流水侵蚀作用较弱,水土流失较轻;降水量在300—450 mm时,森林覆盖率随降水量的增加有所提高,但是仍保持较低水平,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快速增强;年降水量在450—600 mm时,森林覆盖率随降水量的增加迅速提高,土壤侵蚀强度迅速减弱;降水量大于600 mm时,森林覆盖率高,土壤侵蚀强度变化较小。
    (3)根据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分布图可知,甲地降水量超过450 mm,乙地降水量在300—450 mm;再根据黄土高原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来看,降水量超过450 mm的地区,提高森林覆盖率能降低土壤侵蚀强度,故甲地采用方案2合理;降水量在300—450 mm的地区,植被生长条件差,侵蚀强度大,故乙地采用方案1合理。
    相关学案

    考点16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复习考点精练学案(人教版2019): 这是一份考点16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复习考点精练学案(人教版2019),文件包含考点16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解析版docx、考点16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15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复习考点精练学案(人教版2019): 这是一份考点15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复习考点精练学案(人教版2019),文件包含考点15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解析版docx、考点15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07 中国的自然资源——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复习考点精练学案(人教版2019): 这是一份考点07 中国的自然资源——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复习考点精练学案(人教版2019),文件包含考点07中国的自然资源解析版docx、考点07中国的自然资源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考点02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复习考点精练学案(人教版2019)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