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二)(原卷版).docx
    • 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二)(解析版).docx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二)01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二)02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二)03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二)01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二)02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二)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二)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二),文件包含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二解析版docx、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二)
    (新高卷地区使用)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①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妆扮表演且以代言体叙述故事的艺术。戏剧的代言体,是指演员在舞台上通过化妆和摹仿等手段假定性地化身为戏剧人物,不仅以该戏剧人物的身份、言语和行动,更通过样貌、声音和行为模式等途径,努力营造如同真正的戏剧人物出现于观众面前的幻觉。戏曲用独特的脚色制,将所有演员分为不同的行当、帮助观众跨越演员和戏剧人物之间的界限。脚色制不仅是戏曲内部的行业制度,更是用以表现不同类型戏剧人物的表演体制,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
      ②戏剧这种艺术样式以演员的表演为媒介,通过有限的演员,把整个人类历史与现实作为其表现对象。戏剧的本质特征是由演员“扮演”人物,但演员数量是有限的,而戏剧人物是无限的,演员与戏剧人物无法一一对应。观演双方的关系,就建立在观众认同演员在舞台上通过扮演转化为戏剧人物这一重要默契的基础上。但默契的前提是戏剧表演者所运用的艺术化手段,能引导观众忽视有限的演员需在不同戏剧作品中扮演无限多的戏剧人物这一明显的矛盾。这就需要演员在不同剧目(甚至在同一剧目)中扮演不同戏剧人物时采用合适的手段和途径,为观众营造误将演员视同戏剧人物的幻觉。
      ③戏曲更倾向于通过将所有戏剧人物按照表演艺术的需要分为不同的“类”,这里所说的“类”的表现方式就是“脚色”。
      ④戏曲的脚色制指戏班剧团里的所有演员都分门别类归属于各自的“行当”。每个戏曲演员都有相对固定的具体分工,分别司职扮演某一类戏剧人物,是谓“脚色”。如洛地所言,“脚色,是因演员设置分工而划分、安排的剧中人物的分类,同时又是按剧中人物分类而安排、划分的演员分工。”“脚色”和一般的戏剧术语“角色”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每个脚色都有其按例应该负责扮演的戏剧人物,即“角色”。
      ⑤在戏曲成熟之前脚色制就已经形成其雏形。学者延保全通过对大量宋金元文物的考证,指出“宋杂剧通常有五个脚色,其中包括末泥、引戏、副净、副末和装孤”。金院本的脚色体制亦与之相同。然而,直至南宋戏文出现,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脚色体系才真正形成。始于北宋末年或两宋之交的南宋戏文有完备的生、旦、净、末、丑五大脚色的划分,这一脚色体系一直延续至今。从宋杂剧、金院本到标志着戏曲成熟形态的南戏和元杂剧,脚色体系的称谓有某些明显的变化。主要扮演女性角色的“旦”从“引戏”演化而来,而“引戏”的前身是“引舞”,主要扮演男性角色的“末”则从“末泥”转化而来,它的前身是戏头。也有歌舞的渊源,是负责歌唱的“舞头”在戏剧中的演变。
      ⑥戏曲脚色制的成熟有一些重要标志, 包括“末”和“生”的分离及“净”和“丑”的分离。宋杂剧金院本没有净行,从宋杂刷金院本向成熟的戏曲形态——南戏和元杂剧演变过程中,就在“副净”转化为“丑”的同时,其表演上的特色与“净”开始出现明显区隔,变为两个行当。从现存南戏和元杂剧的剧本可见,净和丑之间分工十分明确,滑稽调笑的功能主要由“丑”承担,而“净”虽然和丑一样在装扮上以涂面为标志,在表演上则更近于正色。无论是从功能看还是从表演风格看,南戏和元杂剧里的“净”前身仿佛都更近于宋杂剧、金院本里的“装孤”。而与“副净”迥然相异。从宋杂剧、金院本的表演分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五个主要脚色,到南宋戏文和元杂剧分生、旦、净、末、丑五个主要脚色,看似差别细微,却完成了从表演小型节目的宋杂剧、金院本所需的脚色体系到表演有完整叙事内容的南戏所需的脚色体系之间的关键递进,戏曲因此才形成完备的脚色体系。这一体系在昆曲中得到完备和系统的接续,并最终影响几乎所有戏曲剧种。
      ⑦戏曲的脚色体系不受角色数量的限制,从而解决了戏剧人物在数量上的无限和演员在数量上的有限这一矛盾,这是脚色制的重要价值之一。它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戏剧智慧,又与戏剧的一般规律有内在的相通之处。
    (节选自傅谨《脚色与行当》,
    《新华文摘》2020年第2期,有删改)
    材料二:
      ①什么“跳进跳出”,什么“写实写意”,我们总在这两个圈子里做文章,没有更多的东西。中国的传统戏曲岂只是“跳进跳出”?这个自由度,咱们评弹、演戏,和观众的交流是多么自由,实现的方式有多么丰富。什么一会我进角色,一会我出角色。我们根本没有什么演员与角色的所谓界限。这个不是哪个西方戏剧能够实现的,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戏曲太高明的地方。
      ②西方传统戏剧的表演理论认为演员创造角色的至高境界是“我就是”,即演员与角色合二为一。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是多重的关系,它在扮演中不刻意追求合一。演员与角色时而交替、时而并存、时而自己都讲不清此时此刻我到底是角色还是我自己:经常还时不时地同观众一起审视、欣赏、评价、调节、控制自己的表演,这种中性的状态能使演员获得心理的、形体的、声音的解放,自自由由地与观众交流,时而进,时而出,叙述的、人物的、审视的、体验的无所不能。这才是表演的自由王国,是表演艺术成熟的标志。
    (节选自林兆华《戏剧的生命力》)
    1.请根据对材料中相关概念的理解,指出下列各句中戏曲术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3分) (  )
    A.“戏剧脚色之名,自宋元迄今约分四色,人人之所知也。”
    B.“(正旦上云)妾身姓窦(娥),小字端云,祖居楚州人氏。”
    C.“旧戏班的老师,一开始就要替学生决定他应该学习什么角色。”
    D.“等到明末清初,昆曲盛行的时候,行当的划分就日益细密精确。”
    【答案】C。
    【解析】C项的戏曲术语是“角色”,它在材料一与材料二中均出现了,根据相关信息可以得其概念都是指演员扮演的一个个具体的“戏剧人物”,结合选项语境,旧戏班老师替学生决定的应是学生学习的行当或脚色,而不可能是某个具体的剧中人物,即角色。A项,戏曲术语是“脚色”,它在文中的概念是指戏曲中的某一类人物,结合选项语境中的“四色”,可以判断术语使用正确。B项,术语是“正旦”,“旦”在文中的概念主要指女性角色,结合语境(“窦娥”)及教材所学《窦娥冤》可以基本判断术语使用正确。D项,术语是“行当”。材料中虽未对“行当”进行明确的解释,但从首段的“戏曲用独特的脚色制,将所有演员分为不同的行当”,可以得知“行当”是演员的分工类别,结合选项语境(重点是“昆曲”“划分”)可以判断使用正确。材料来源:“戏剧脚色之名,自宋元迄今约分四色,人人之所知也”摘自王国维的《古剧脚色考》;“(正且上,云)妾身姓窦,小字端云,祖居楚州人氏”摘自关汉卿的《窦娥冤》第一折 ;“旧戏班的老师,一开始就要替学生决定他应该学习什么行当”摘自马南邮《燕山夜话·“科班”的教育法》,选项将原文中的“行当”篡改成了“角色”;“等到明末清初,昆曲盛行的时候,行当的划分就日益细密精确”摘自某论文。
    2.下列是有关中国古代戏曲脚色演变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南宋戏文脚色体系的“旦”与“末”,是由“引舞”“戏头”直接演化而来的。
    B.“丑”从“副净”转化而成后,与“净”成为两大行当,二者差异随之趋大。
    C.“净”与“副净”的表演风格迥异,它的源头是宋杂剧、金院本中的“装孤”。
    D.脚色体系从宋杂剧到南宋戏文的发展,最终完成了从雏形走向完备的过程。
    【答案】D。
    【解析】A项,“引舞”与“戏头”分别只是“引戏”与“末泥”的前身,而“旦”“末”分别是由“引戏”与“末泥”演化而来的,所以“直接演化”表述错误。B项,原文信息为“就在‘副净’转化为‘丑’的同时,其表演上的特色与‘净’开始出现明显区隔,变为两个行当”,出现明显区隔与成为两个行当是前因后果的关系,所以选项因果颠倒。C项,原文信息为“南戏和元杂剧里的‘净’前身仿佛都更近于宋杂剧、金院本里的‘装孤’”,从“仿佛”可以看出,作者只是一种推测性判断而并非事实性肯定,而选项的表述将其认定为事实。D项,“从宋杂剧到南宋戏文”的表述,并不是范围缩小,虽然原文所强调的是从“宋杂剧、金院本”到“南宋戏文元杂剧”,因为宋杂剧出现在金院本之前,且二者的脚色体系是一样的(见材料一第⑤段“宋杂剧通常有五个脚色,其中包括末泥、引戏、副净、副末和装孤”“金院本的脚色体制亦与之相同”);南宋戏文出现在元杂剧之前,而南宋戏文的脚色体系已完备(见材料一第⑤段“始于北宋末年或两宋之交的南宋戏文有完备的生、旦、净、末、丑五大脚色的划分”)。
    3.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的代言体戏曲,与古典诗歌的代言体闺怨诗实现代言的途径是基本一致的。
    B.戏曲演员借扮演这一艺术手段完成向人物的转化,从而达成了观演双方的默契。
    C.脚色体系由雏形走向完备,顺应了戏曲表演内容的变化,也因此得以发展完成。
    D.脚色制的创设是为了解决演员与角色人数不对等的矛盾,它彰显了民族的智慧。
    【答案】C。
    【解析】A项,据材料一所述,戏剧实现代言的途径是化妆、摹仿等,而代言体闺怨诗实现代言借助的是形象(语言化)、语言、艺术手法等。二者完全不同。B项,据材料一“观演双方的关系,就建立在观众认同演员在舞台上通过扮演转化为戏剧人物这一重要默契的基础上。但默契的前提是戏剧表演者所运用的艺术化手段……”,扮演只是基本艺术手段,而非自然成为能实现观演默契的艺术手段。要想达成与观众的默契,还须采用合适的艺术手段。因此选项中“达成了”的“了”将可能性说成了必然性或肯定性。D项,原文信息为“戏曲的脚色体系不受角色数量的限制,从而解决了戏剧人物在数量上的无限和演员在数量上的有限这一矛盾”,脚色体系解决了演员与角色数量不对等的矛盾,但这并不能说明创设脚色制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概念混淆。
    4.材料二的语言风格相较于材料一活泼散漫且更趋感性。请仿照材料一画线部分对材料二画线部分进行改写,使之更简练严谨,更富于理性。改写时,可以对原文语词、文句进行适当的增删、更换、调动等,但不得改变原意,遗漏层意;不超过60字。(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不受演员和角色界限的限制,从而能以方式的丰富性实现与观众交流的自由性,这正是它优于西方戏剧之处。
    【计分点】每个要点1分,共三个要点(见加点处。画线处共三个句子,每句一层意思。加点处的三个语意要点只要语意差不多就可以);结构及语意关系基本相符1分(语意关系:第一个分句与第二个分句是因果关系;第三个分句是对前两个分句的总结。说明:语意关系与结构本身是相生的,所以我们放在一个计分点里面)。扣分:语言风格与“严谨理性”相差大,扣1分;有病句扣1分。
    5.论述性文章注重运用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以达到一定的论证效果。请以材料一的第⑤段与材料二的第②段所用不同的论证方法为例加以说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材料一:①引用论证(1分):引用延保全的话佐证戏曲成熟前脚色制已具雏形(1分),使论证更具说服力。②举例论证(1分):列举“旦”等的演化来源,佐证从雏形到完备的脚色制,脚色的称谓有明显的变化(1分),来增强观点的可信度。材料二:对比论证(1分):将中国传统戏曲与西方戏剧进行对比,来论证中国戏曲表演的自由性(1分。答“中国戏曲不刻意追求演员和角色合一”,也计分),使观点突出。
    【计分点】每个要点2分,其中论证方法1分,论证的观点1分(观点的表达语意差不多,也可计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右第二章(节选)【注】
    茅盾
    到四点钟以后,枪声炮声都沉静下去了。李先生慢慢儿从地板上爬起来,摸着一张椅子就坐了。
    过一会儿,他皱着眉头说:
    “真糟糕!不逃呢,不放心;逃呢,多花钱。我总以为打不起来的,谁知道——”
    李夫人看见丈夫发愁,勉强做出点笑容来,说:
    “好半天没有响声了,看来不会闹出大乱子。你去睡吧。明天你还得上公司里办事。”
    李先生望着他的夫人,他勉强笑了一笑。他觉得夫人的话很对。日本兵是蛮凶的,他们在沈阳北大营并没遇着抵抗,据说也是机关枪大炮乱轰了一阵。说不定刚才那枪炮声就是北大营的老文章,那么,明天大概还是一切照旧,不会出大乱子。公司里仍得办事,他仍旧得去,不去就白白丢了二元五角的大洋,何苦!
    “那么,我去躺一会儿再说。”
    李先生征得了夫人的同意,就拍拍大腿走上楼去。
    李先生走到楼梯顶,忽然又不放心了。从他现在站着的地方再上去一个矮小的梯子,就是晒台;他忽然想到晒台上去眺望一下,到底外面是闹到怎样一个地步。
    刚开了晒台门,就听得砰、砰两声。李先生的身子立刻缩回。他从门缝里张望:漫天的冻云,中间夹着几点寒星,有风直冲那门缝吹来,冷得很。邻家的晒台上似乎也有人在那里瞭望。李先生胆壮一些了。把头上的罗宋线帽拉下来,然后侧着身体,贴着墙,慢慢地把身子移到晒台上,赶快蹲下了身体,尖起耳朵听。
    只远远地传来了呼号的声音,但也许是风。天空也没有什么红光或黑烟。正像一个平常的腊月尽头的半夜三更。李先生慢慢地把身体挺直了,走到那晒台的水泥栏杆旁,想看得仔细点儿。
    “李先生,也来看看么?刚才打这只角里望过去,看得见一道一道的红光;想来就是东洋人开炮呢!”
    猛不防有人招呼,李先生愕然转脸对声音来的地方注视;直到听完了那人的话,李先生这才认出那说话的就是住在隔邻亭子间里的阿祥,是公司里铅印部的一个工人,和李先生算是“同事”。
    “哦——你看了半天吗?”
    李先生随口说,一面却皱紧了眉毛,瞪大了眼睛,向四下里张望,看还有没有红光之类。虽然和阿祥同在一个公司而且又是邻舍,但因为他们的身份不同,一个是编辑先生,一个是厂里的做手,他们两个平日很少来往。然而阿祥却例外,很高兴地又说道:
    “东洋兵打败了!”
    李先生浑身一震。什么?倒是东洋兵打败了吗?有点难以相信!
    他转脸对着阿祥看。他看见阿祥露出一排很大的白牙齿,捏起拳头做了一个手势。“你怎么会知道?”
    “里门口站岗的警察这么说。我还看见——”
    “你去看了吗?你看见什么?”
    “我看见许多许多十九路军朝北走。听说是到天通庵车站帮助那边的兵把守。日本兵也打宝山路口,也打败了,都逃到福生路,躲在那里。”
    “哦?哎——”
    他定一定神,不由得叹一口气说:
    “这事就闹大了!东洋人一定不肯罢手——”
    “那就打!”
    阿祥这话刚出口,突然砰砰地两响破空飞来,接着又是砰砰砰几响,像是回礼。李先生惊得呆了,身子蹲了下去,腿直发抖。他听得阿祥自个儿喝道:
    “哈!又开火了!死不完的东洋人!打,打!”
    然而那几响过了以后,便又是沉寂,李先生觉得那沉寂也就像一块大铁板,压得他心痛。他蹲着挪一挪他的腿,心里想,还是赶快下去和老婆商量明天怎样逃难罢。而就在这时候,一片达达达的机关枪声从北面来,而这晒台却偏偏又是朝北的。李先生急出一身冷汗,蹲在地上,不敢动,又觉得不动也是等死。达达达达达达!东!东!李先生突然抱着头直跳起来,但随即像一块木头似的倒了下去,连爬带滚,到了晒台门边,又从那小扶梯上滚了下去。
    “怎么的,伤在哪里?伤在哪里?”“没有!”
    李先生颤着声音回答,心里头臭虫似的钉着那个问题:明天怎么逃得出去?
    (有删改)
    【注】南宋朱熹《中庸章句》中以“右第X章”总括对《中庸》某一章的诠释,本文标题仿自于此。
    文本二:
    放下你的鞭子(节选)【注】
    陈鲤庭
    青工:那么你们是什么地方人?你们是从关外逃来的吗?
    香姐:是的,我们的家就在沈阳,先生,你们不记得“九·一八”吗?(回忆)日本兵开到沈阳,那儿十几万的中国兵说是受了什么不准抵抗的命令,都撤退了,于是就留着我们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在那儿受苦。
    青工:(气愤地)他妈的!(转过气来)后来你们怎么样呢?
    香姐:后来我们每家还捐了三块钱,他们说送点钱给东洋人,他们就不会来糟蹋我们了。其实你就把全部家产交给他们,还是要你的命。我们逃想过,这样子活下去,有什么意思呢?我们也投了义勇军和这些小鬼子拼了吧,可是我们俩老的太老,小的太小,怎么中用呢?
    汉子:(痛苦地)最可怜的是你的妈,她活着的没有过一天好日子,连死也死得那么可怜……
    香姐:(哭泣着)爸爸,爸爸。
    汉子:而且我现在还发了疯,打你骂你,想从你身上榨出咱们的饭来!天哪,怎么的,谁使我疯的呢?
    青工:那你怨恨谁呢?
    汉子:人家都说是我的命不好,我的命不好,也许是的。
    青工:我告诉你们,使你们挨冷受苦,无家可归的是日本帝国主义,是不抵抗的卖国汉奸!
    汉子:先生的话固然不错,可是叫我们怎么办呢!
    青工:怎么办呢?咱们就得一伙儿去,向压迫我们、剥削我们的人算账去——这才有我们的生路!
    汉子香姐:(齐)可是叫我们拿什么去打倒他们呢?
    青工:你要打倒他们,(拾起鞭子)你应该用你这个武器。我们是有我们的武器的。就是空着两只手,拳头也是我们的武器呀!
    汉子:这有什么用,人家有的是飞机大炮呀!
    青工:只要大家齐心,团结起来,这力量比什么都大。
    观众:对呀!大家联合起来,一起去打倒我们的仇人!
    【注】《放下你的鞭子》是1931年由剧作家陈鲤庭执笔写成的抗战街头剧,剧名取自剧中青工阻止汉子鞭打香姐时所说的一句台词。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本一开头写“枪声炮声都沉静下去了”,既暗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又为下文情节的发展提供了合理的环境氛围。
    B.文本一结尾写李先生从楼梯滚下,与《装在套子里的人》写别里科夫从楼梯滚下一样,都饱含作者对人物的憎恶唾弃。
    C.文本二写青工、汉子街头偶遇,与《雷雨》写鲁大海、周朴园在周公馆冲突一样,都通过写生活场景折射出时代背景。
    D.相比较而言,文本一的语言较文雅细腻,文本二的语言则较通俗直白,这与两位作者对文体和受众的不同定位有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都饱含作者对人物的憎恶唾弃”错,别里科夫的世界观就是害怕出乱子,害怕改变既有的一切,但是他所作所为,在客观上却起着为沙皇专制助纣为虐的作用,因此作者对他是憎恶唾弃的。但文本一结尾写李先生从楼梯滚下,是为了凸显人物面对战争时畏惧胆小的心理,并没有饱含作者对他的憎恶唾弃。故选B。
    7.关于文本一和文本二的标题及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分)
    A.文本一仿用朱熹《中庸章句》语句为标题,隐含了作者致敬先儒、弘扬传统文化的用意。
    B.文本一标题有“助读《中庸》第二章”之意,这一独特的表达能引起读者的好奇与关注。
    C.文本二以剧中人物的台词为标题,既能强调人物的强烈情感,又可以借此提示有关剧情。
    D.文本二标题中的“你”和“鞭子”含义丰富,其中有鼓励民众拿起抗战武器的言外之意。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隐含了作者致敬先儒、弘扬传统文化的用意”过于拔高,文本一仿用朱熹《中庸章句》语句为标题只是单纯的模仿。
    故选A。
    8.文本一与文本二都在人物描写中交代“九·一八”这一历史背景,这样处理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可以使历史背景的切入更自然,故事更真实;②可以丰富人物的形象内涵,使人物形象更具时代感;③可以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人物命运变化的历史原因,深刻理解主题。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文本一“我看见许多许多十九路军朝北走。听说是到天通庵车站帮助那边的兵把守”“突然砰砰地两响破空飞来,接着又是砰砰砰几响”等内容以及文本二中“是的,我们的家就在沈阳,先生,你们不记得‘九·一八’吗?(回忆)日本兵开到沈阳,那儿十几万的中国兵说是受了什么不准抵抗的命令,都撤退了……”等内容都交代了“九·一八”这一历史背景,时故事具有真实性,也使情节中的历史背景融入得更加自然。文本一中“九·一八”这一历史背景,凸显了主人公李先生畏惧逃避和狭隘自私的形象特点,而文本二中此背景的切入,也体现了青工、青工、汉子等人物面对战争时的各自心理,丰富了人物的形象内涵,使人物形象更具时代感。两个文本中“九·一八”这一历史背景的切入,可以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人物命运变化的历史原因,深刻理解主题,在阅读中探究社会环境带给人们的生存状态的影响等问题。
    9.文本一中的李先生和文本二中的汉子对生活变故有相似的心态,但这种心态产生的思想根源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6分)
    【答案】相似的心态:对不好的生活境遇都有得过且过的心态,对外来欺压都有畏惧逃避的心态。不同的思想根源:①李先生有狭隘自私的思想,他只想保全自己的小家庭,也难以割舍相对安稳的生活;②汉子有封建落后的思想,他把人生不幸归结为命不好,也找不到生活出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从相似的心态看:由“说不定刚才那枪炮声就是北大营的老文章,那么,明天大概还是一切照旧,不会出大乱子”“李先生惊得呆了,身子蹲了下去,腿直发抖”“这有什么用,人家有的是飞机大炮呀”可以看出,文本一中的李先生和文本二中的汉子对不好的生活境遇都有得过且过的心态,对外来欺压都有畏惧逃避的心态。从不同的思想根源看:由“真糟糕!不逃呢,不放心;逃呢,多花钱。我总以为打不起来的,谁知道——”“李先生颤着声音回答,心里头臭虫似的钉着那个问题:明天怎么逃得出去”可以看出,战争中的李先生有狭隘自私的思想,他只想保全自己的小家庭,也难以割舍相对安稳的生活;由“人家都说是我的命不好,我的命不好,也许是的”“先生的话固然不错,可是叫我们怎么办呢”可以看出,汉子有封建落后的思想,他把人生不幸归结为命不好,也找不到生活出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1)”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3)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10.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答案】A
    【解析】 注意“人方为”“我为”的句式对应。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谢”与“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谢”用法
    相同的一项是 (  )
    A.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C.乃令张良留谢
    D.张良入谢
    【答案】B
    【解析】选B。B项与例句中的“谢”均为“道歉”意。A项,谢:感谢;C、D项,
    谢:辞谢。
    12.下列对上述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认为兵力单薄的刘
    邦不足为患。
    B.范增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因自己的过失而导致精心策划的阴谋
    破产而气急败坏。
    C.“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
    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
    D.张良与范增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项羽和刘邦。
    【答案】B
    【解析】选B。“因自己的过失”不正确,应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大王来何操?(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大王来时拿了什么礼物?
    (2)在这时候,项王军队驻扎在鸿门,沛公军队驻扎在霸上,两军相距四十里。
    (3)刘邦禁不起多喝酒,不能告辞。
    14.在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听从范增的建议杀掉刘邦?(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项羽自信又自负,根本没有把刘邦看作对手,认为刘邦不足为患,什么时候消灭他都很容易。
    (2)项羽重义气,把“义”作为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项伯所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确实打动了他;而刘邦亲自登门谢罪,维护了他的尊严,杀之不武。
    (3)项羽优柔寡断。范增的建议他觉得有道理,刘邦的谢罪又使他动了恻隐之心,拿不定主意。
    (4)项羽自封为诸侯盟主,为未来着想,杀了刘邦,难免会引起诸侯震恐,担心天下纷纷反楚,出来更多的“刘邦”,给自己带来灾祸。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曲,完成15~16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
    李颀
    黄云雁门郡①,日暮风沙里。
    千骑黑貂裘,皆称羽林子。
    金笳吹朔雪,铁马嘶云水。
    帐下饮蒲萄②,平生寸心是。
    【注】①雁门郡:战国赵武灵王置,辖境相当于今山西河曲等地。②蒲萄:即葡萄,指葡萄酒。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为边塞诗,第一、二句点明了地点和时间,用黄云、日暮、风沙营造出一种雄壮苍茫的辽阔意境。
    B.第三、四句描写边塞将士,以“黑貂裘”“羽林子”表现了将士们的威武肃穆,表现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C.金笳即胡笳,古代北方民族常用的一种乐器,声音哀婉凄凉,诗中写胡笳,意在表现将士们的征战之苦。
    D.全诗描写了边塞艰苦的环境和边塞将士的军旅生活,笔力雄健,气势奔放,风格昂扬向上,有盛唐之风。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意在表现将士们的征战之苦”错误。根据诗作第五、六句“金笳吹朔雪,铁马嘶云水”可知,这两句是环境描写,金笳是边塞特有的事物,诗中写胡筋,其意在描画边塞独有的风貌,进而营造出异域雄壮苍茫的意境,并不能体现将士们的征战之苦。故选C。
    16.本诗最后两句“帐下饮蒲萄,平生寸心是”与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中都提到葡萄酒,请简要分析两诗中借葡萄酒表达的情感的异同之处。
    【答案】同:两首诗都借葡萄酒抒发了边塞将士们的豪迈之情,表现了将士们献身边塞的豪情壮志。
    异:李诗平实含蓄,更以心志为重,表现的是将士们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壮志;王诗华丽铺张,更以豪情为重,表现的是边塞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看相同之处,李诗中“帐下饮蒲萄”描写的是将士们在营帐中饮用葡萄酒的情景,“平生寸心是”借诗人之口说明将士们的平生心志尽在这酒杯之中,表现的是边塞将士们渴望立功边塞、建功立业的豪壮之情;而王诗则描绘了一幅热烈生动的边塞酒宴场景,将士们痛饮美酒,一醉方休,同样体现的是边塞将士献身边塞、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再看不同之处,李诗为五言诗,表意含蓄而平实,“饮蒲萄”之意在下句才给出,可见其意旨更侧重在“平生寸心”,即边塞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的心志;王诗为七言诗,用词铺张华丽,“葡萄美酒”之“美”更添宴饮场景的热烈兴奋,更侧重呈现边塞将士们豪放爽朗的性格与精神状态。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深切表达思念亲人、渴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2)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3)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如果要评选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五部古书的入围应当不存在什么异议,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是儒家学派最为重要的典籍“五经”,更是因为它们出现的时间极早,几乎算得上是华夏世界第一批经过系统整理的书籍,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成为中华文明发展的根脉。而在“五经”之中,《尚书》与《诗经》并称“诗书”,几乎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代名词,其地位崇高不需多言。《诗经》作为先秦官方和民间诗歌的总集,朗朗上口、颇具韵律,数千年来深受各个阶层喜爱,《关雎》等名篇更是 ① 。与之相比,《尚书》的普及度 ② ,作为一部先秦官方文书汇编,不仅《尚书》对于今天普通读者来说极为艰涩,连唐代儒学大师韩愈都说:“周《诰》殷《盘》;佶屈聱牙。”其中的《诰》《盘》皆为《尚书》篇目,可见 ③ 的儒者学习《尚书》时也颇为吃力,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更为困难了。
    《尚书》并非这部典籍原本的名字,这个名字的出现可能不早于西汉时期。传统观点认为,汉景帝、武帝时期司马谈、司马迁父子所著《史记》之中开始出现该题名;而在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要》篇提道:“《尚书》多疏矣,《周易》未失也。”马王堆汉墓下葬时间在西汉初年的吕后至文帝时期, 。在这个题名出现的汉代,经学大儒们就认为“尚”实际是“上”的通假,所谓“尚书”也就是“上书”,即“上古之书”。
    现在每当提到《尚书》,人们常说这是“中国最早的历史记录”,但《尚书》并不像《左传》《史记》那样以清晰的年代或家族、人物为线索来陈述历史,而是一篇篇彼此之间似乎毫无关联的文献。这些文献上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至春秋初叶,各篇之间不仅体例有异,连语言风格都颇不相同,按照《尚书》即“上古之书”的说法,《尚书》应当是上古时代流传的各种《书》的汇编,从实际情况看来此说不误。
    18.请在文中加序号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在文中画浪线处填入适当的句子,使语段表意完整逻辑严密。
    20.议论性语段具有准确、严密的特点,请具体分析这一语段如何实现准确、严密性的。

    【答案】18.脍炙人口 相形见绌 训练有素
    19.这一发现虽然将《尚书》题名的出现时间提前,却也早不过西汉初年。
    20.①本语段在表达上注重使用严密的限定性词语,如“几乎”“可能”“从实际情况看来”使语段表达严密。
    ②本语段注重将传统观点与考古发现进行比较,将《尚书》与其他历史书籍进行比较,对《尚书》的题名时间、书名的含义进行准确、严密地表达。
    ③文章表述逻辑严密,从假设起,接着对《诗》《书》进行比较分析突出《尚书》佶屈聱牙的特点,然后通过对比确定《尚书》的题名时间,再将《尚书》与其他历史书籍进行比较,落脚于书名解释的合理性,文章分析逻辑严密。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常见成语的意义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原文“《诗经》作为先秦官方和民间诗歌的总集,朗朗上口、颇具韵律,数千年来深受各个阶层喜爱,《关雎》等名篇更是……”可知,此处应是强调《关雎》等名篇朗朗上口、通俗易懂,颇受人民喜爱的情景,故可填“脍炙人口”。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等作品为人们所称颂。第二空,根据原文“与之相比”可知,此处作者将两类作品进行比较,而根据“《尚书》对于今天普通读者来说极为艰涩”可知,此处应是强调《尚书》晦涩艰深,非常难懂,比不上《诗经》那样脍炙人口、普及度广,故可填“相形见绌”。相形见绌:在比较、对照之下,就能看出一方的短处和不足。第三空,根据原文“可见……的儒者学习《尚书》时也颇为吃力,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更为困难了”可知,此处应是说明对古文非常熟习的儒者们学习《尚书》也非常吃力,故可填“训练有素”。训练有素:平时一直进行着某种训练。
    19.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根据段首中心句“《尚书》并非这部典籍原本的名字,这个名字的出现可能不早于西汉时期”可知,此段中心思想应是指《尚书》这一名字不早于西汉时期。而在该段中,作者首先说传统观点认为《尚书》这一名字应该首现于汉景帝、武帝时期,也就是西汉中期左右。而此后则又说“马王堆汉墓下葬时间在西汉初年的吕后至文帝时期”,由此可知,《尚书》之名出现时间应早于汉景帝、武帝时期,但仍不能跳脱整段不早于西汉时期的限制。故可填“这一发现虽然将《尚书》题名的出现时间提前,却也早不过西汉初年”。
    20.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根据原文“几乎算得上是华夏世界第一批经过系统整理的书籍”“几乎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代名词”“这个名字的出现可能不早于西汉时期”“从实际情况看来此说不误”等可知,作者在论及一些可能会随着时间变化及发掘深入而产生新的历史研究成果的问题时,并没有采用完全绝对的语气,而是注重使用严密的限定性词语,说明这些现象在当下情境中几乎可以如何定论,但未来难保有变,从而使语段表达严密。根据原文“传统观点认为,汉景帝、武帝时期司马谈、司马迁父子所著《史记》之中开始出现该题名;而在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要》篇提道”可知,作者在介绍尚书时,并不仅仅是针对本书内容泛泛而谈,而是能将传统观点与考古发现进行比较,将第一手直接资料与第二手间接资料都展现于作者眼前。此外,作者还在“《诗经》作为先秦官方和民间诗歌的总集,朗朗上口、颇具韵律,数千年来深受各个阶层喜爱,《关雎》等名篇更是脍炙人口。与之相比,《尚书》的普及度相形见绌”“但《尚书》并不像《左传》《史记》那样以清晰的年代或家族、人物为线索来陈述历史,而是一篇篇彼此之间似乎毫无关联的文献”中将《尚书》与其他历史书籍进行比较,对《尚书》的题名时间、书名的含义进行准确、严密地表达。原文的几个段落,首段通过“《诗经》作为先秦官方和民间诗歌的总集,朗朗上口、颇具韵律,数千年来深受各个阶层喜爱,《关雎》等名篇更是脍炙人口。与之相比,《尚书》的普及度相形见绌”的对比,突出《尚书》佶屈聱牙的特点。第二段写“《尚书》并非这部典籍原本的名字,这个名字的出现可能不早于西汉时期”,说明确定《尚书》的题名时间。第三段通过“但《尚书》并不像《左传》《史记》那样以清晰的年代或家族、人物为线索来陈述历史……《尚书》应当是上古时代流传的各种《书》的汇编,从实际情况看来此说不误”,将《尚书》与其他历史书籍进行比较,落脚于书名解释的合理性。这一系列的对比与分段陈述,都使得语段表达严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人这样说:“最近身体不是很舒服,吃点中药调理下身体吧,中草药是没毒的。”与此同时,也会有人说:“是药三分毒!” ① ?
    近年来,随着中草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的完善以及百姓安全用药意识的提高,与中草药相关肝损伤的报道呈增加趋势。临床上,是不是只要服用了中草药及其相关制剂出现了肝损伤,就一定是中草药导致的?首先中草药所含的有效成分复杂,临床医生在针对个体进行辨证施治给予中草药复方时,其君臣佐使的配伍更是复杂。其次,日常生活中用药时, ② ,中草药和西药联合应用可能存在相互作用而使肝损伤风险增加的问题,这种情况很难明确区分到底是哪类药物导致的肝毒性以及是否存在肝脏协同损伤作用。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某些药物虽然是中药制剂,也以中药来命名,但这些制剂中含有西药成分,如维C银翘片中就含有明确具有肝毒性的对乙酰氨基酚, ③ ,单纯地认为这类肝损伤是中草药所致。
    21.下列句子中的“单纯”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单纯”,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生活中,几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人也一样,愈朴素单纯的人,愈有内在的芳香。
    B.伯牙绝弦、管鲍分金、刎颈之交、金兰之好,同性之间友谊单纯而浓烈,无可厚非
    C.与性格开朗热情的人相比,那些不善于表达、比较老实单纯的人能够得到的机会比较少。
    D.许多同志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似乎并不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而是单纯地为了学习。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21.D
    22.①那么中草药到底是否具有毒性 ②往往存在中草药、西药联用情况 ③大家往往忽视这种情况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文中画横线处的“单纯”,意义是“单一”。A.形容人“简单纯真”。B.形容事情“简单,不复杂”。C.形容人“简单纯真”。
    D.形容“单一”。故选D。
    2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前文“我们常听人这样说:‘最近身体不是很舒服,吃点中药调理下身体吧,中草药是没毒的。’”“与此同时,也会有人说:‘是药三分毒!’”可知,生活中对于中草药是否有毒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没毒,一种就是认为有毒。再根据问号,可填入“那么中草药到底是否具有毒性”。第二空,根据后文“中草药和西药联合应用可能存在相互作用而使肝损伤风险增加的问题”可知,前文列举的是中西医联合应用的情况,可填入“往往存在中草药、西药联用情况”。
    第三空,列举的是一些特殊情况,某些中药制剂中含有西药成分,如维C银翘片中就含有明确具有肝毒性的对乙酰氨基酚。根据“单纯地认为这类肝损伤是中草药所致”可知,人们往往忽略了中药制剂中西药的毒性,所以可填入“大家往往忽视这种情况”。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时代和社会是出题人,我们每个人都是答卷人。有人说,一生只做好一件事,一事只怀一颗心;有人说,多样的人生会更精彩;也有人说,一生只做好一件事,也是经历过多样人生后的一种抉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假如你所在的学校要举办生涯规划论坛,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本题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话“时代和社会是出题人,我们每个人都是答卷人”点明了时代背景,指出我们每个人与时代的关系。第二句话包含三个分句,三个“有人说”表达了三种观点。“一生只做好一件事,一事只怀一颗心”强调的是择一事、终一生的追求,体现的是人要有专注的精神;“多样的人生会更精彩”强调的是人生要有不同的体验,体现的是人要敢于尝试、勇于创新;“一生只做好一件事,也是经历过多样人生后的一种抉择”强调的是人生只有经历了才能成熟,这是个人对自我人生进行理性分析后在认识上的升华。第三句话明确态度,即观点不唯一,选择哪一种皆可。
    本题以考生所在的学校要举办生涯规划论坛为情境,要求考生参与其中,在论坛上发言。考生要联系现实,结合具体情境,谈论自己对人生经历和人生选择的看法,要写出对“生涯规划”的理解。
    本题要求考生联系材料,围绕“生涯规划”写一篇发言稿。考生在写作时,要注意发言稿的写作格式,明确写作主体和写作对象。内容方面,需要指明赞同材料中的哪一种观点,对于材料中的另外两种观点可以做适当点评。
    参考立意:①多样的人生,多样的精彩;②笃志一生,专心一事;等等。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四):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四),文件包含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四解析版docx、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四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六):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六),文件包含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六解析版docx、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六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五):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五),文件包含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五解析版docx、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五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二)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