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期末模拟卷(新高考卷)(一)——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知识点精讲+训练学案+期末模拟卷(统编版必修下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07 期末模拟卷(新高考卷)(一)——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知识点精讲+训练学案+期末模拟卷(统编版必修下册)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07 期末模拟卷(新高考卷)(一)——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知识点精讲+训练学案+期末模拟卷(统编版必修下册)解析版.docx
    期末模拟卷(新高考卷)(一)——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知识点精讲+训练学案+期末模拟卷(统编版必修下册)01
    期末模拟卷(新高考卷)(一)——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知识点精讲+训练学案+期末模拟卷(统编版必修下册)02
    期末模拟卷(新高考卷)(一)——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知识点精讲+训练学案+期末模拟卷(统编版必修下册)03
    期末模拟卷(新高考卷)(一)——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知识点精讲+训练学案+期末模拟卷(统编版必修下册)01
    期末模拟卷(新高考卷)(一)——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知识点精讲+训练学案+期末模拟卷(统编版必修下册)02
    期末模拟卷(新高考卷)(一)——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知识点精讲+训练学案+期末模拟卷(统编版必修下册)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期末模拟卷(新高考卷)(一)——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知识点精讲+训练学案+期末模拟卷(统编版必修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卷(新高考卷)(一)——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知识点精讲+训练学案+期末模拟卷(统编版必修下册),文件包含专题07期末模拟卷新高考卷一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知识点精讲+训练学案+期末模拟卷统编版必修下册解析版docx、专题07期末模拟卷新高考卷一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知识点精讲+训练学案+期末模拟卷统编版必修下册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7
    期末冲刺卷(新高考卷)(一)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本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科普的重要性得到社会广泛认同。2022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普格局加快形成”的发展目标。如何加快构建大科普发展格局,以科普现代化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科技日报记者就相关问题对长期活跃在科普一线的周忠和院士进行了专访。
    记者:近年来,科普越来越受社会关注。根据您的观察和感受,这些年科普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周忠和:科普的形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多样,出现了不少独具特色的科普品牌,如航天领域的“天宫课堂”;促进乡村振兴、专注农业科技推广的“科技小院”等;还有不少科普自媒体品牌,如“汪品先院士”科普抖音号等。
    在上述科普品牌的成功实践中,科普和新媒体技术融合是非常明显的一个特征。发微博、发微信公众号文章、做抖音直播等,都是科普的新业态,这些平台也是科普工作者需要适应的新阵地。科普工作者需要跟上传播潮流,用百姓喜闻乐见的通俗形式进行科普,在科普过程中多用短视频、图片、音乐,多和科普受众互动。
    记者:今年初,《流浪地球2》《三体》等科幻影视剧大热,科幻和人文艺术的交融越来越深入。在您看来,在这样的交融背景下,未来科普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周忠和:不少科学顾问参与了《流浪地球2》《三体》等影视剧的创作,在世界观建构、概念图设计、故事情节科学审核等方面提供了不少帮助。随着影视界和科技界的深入交流沟通,科学顾问参与科幻影视剧创作的行业规范和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科学顾问也将为科幻影视创作提供更多科学支撑,未来科幻影视剧的科学性将进一步加强。
    我近期参与录制了北京卫视热播的科学文化教育节目《大先生》。这个节目很有“综艺感”,采用了全程实景走访的制作模式,通过设置悬念、讲故事的方式来传播“理性质疑、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随着大科普时代的来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边界正在被打破,科学正与文学、艺术联姻,形成更为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寓教于乐,同综艺、脱口秀等各种人文艺术形式相结合是未来科普发展的趋势,科普也将更好地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
    记者:当前,社会上依然存在不少“伪科普”。您认为,好的科普要满足什么标准?
    周忠和:在进行科普的时候,科普工作者要尊重基本的科学事实,秉持严谨科学的态度解释问题,“一是一、二是二”,对于不清楚的内容要直言“不清楚”,不能含糊不清、随意拼贴科学知识。当涉及科学预判时,希望大众对科学家有一定包容度,很多时候预判作为参考并不一定绝对准确。
    好的科普和电影一样,要“票房口碑双丰收”。具体而言,科普既要严谨又要新潮,还要通俗、有人文精神,优秀经典的科普都是满足这些要求的。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票房很高,又激发了青少年对生命科学的热爱。著名进化生物学家、科普作家斯蒂芬·杰·古尔德(Stephen J·Gould)撰写的专栏文章后来集结成书出版,很受读者欢迎,使很多人对古生物学及进化产生兴趣。
    科学知识是科普的骨架,而人文精神是科普的“灵魂”。现在我国科普大部分能做到新潮、通俗,但在人文内涵、人文素养方面还比较欠缺。我建议科普工作者不断加强自身人文素养,将科普放在宏观的人文历史环境中进行阐释,在科普活动中更加重视科学精神、科学文化的宣传普及,让科普更加生动有趣、更加有吸引力。
    记者:您对于鼓励科研人员参与科普活动有何建议?
    周忠和:其实,科普是科研机构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承担的社会责任。科研和科普工作都需要花费科研人员的时间、精力,我自己在科普工作上投入了较多时间,有时也会纠结“要不要花费那么多时间”这个问题。因此,这需要做好平衡。同时,科普工作也需要国家从体制机制层面出台激励政策,改变很多教育理念,鼓励科研人员拿出更多的资源和时间来支持科普工作,让科普成为“分内事”。未来我会一直坚持科普,也会更加灵活高效地从事科普工作。
    在形成大科普格局的过程中,各级主管部门无疑具有显著的导向和牵引作用。俗话说,干部带好头,群众有劲头。科研机构的领导,特别是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院士们,可以带头做一些科普工作,加强科普与科研结合,为开展科普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以此鼓励更多科研人员参与科普活动。
    同时,我认为社会舆论环境,尤其是科学共同体内部,需要认可科普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不能随意乱扣“做科普不务正业”的帽子。舆论环境的认可和重视,能够减轻一些科研人员参与科普活动的心理负担,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科普这一社会责任。
    记者:您如何理解“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周忠和:首先,“同等重要”不能狭隘地理解成需要给“一样的经费投入”。它是一种定性的价值比喻,即将科普看得同科技创新一样重要。科普与全民科学素质、科学教育水平息息相关,科普工作质效提升,有利于国家创新文化、创新人才的培育,也将促进科技创新持续发力。
    实现科普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我认为要从顶层设计上给予科普经费支持,并在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精心部署。同时,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履行科普行政管理责任,各类媒体要发挥传播渠道重要作用,全社会要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氛围。目前,科普法正在修订,系列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望为新时代的科普工作保驾护航。
    记者: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城乡之间还呈现明显的不均衡问题。如何推动乡村科普事业发展?
    周忠和:科学教师是乡村青少年科学梦想的启蒙者和引路人,也是乡村科普的重要力量。乡村学校对专业科学教师的需求很迫切,我希望有关部门落实《关于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通知》等政策,加强乡村科学教师队伍建设。
    乡村科普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来丰富科学教育内容,如慕课、各媒体上的公开科普讲座等。同时,挖掘当地与附近区域的科普资源,例如,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的科普场馆,和当地科技特派员等科技工作者合作开展特色主题科普活动。
    社会力量在促进科普繁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益机构、民营企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邀请一些科学家去乡村地区进行科普活动。出版机构可以向乡村中小学、图书馆赠送一些科普图书。
    (摘编自科技日报《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人文精神是科普的“灵魂”,有删改。)
    1.(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综艺感”在文中指《大先生》采用实景走访、设置悬念、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具有综艺节目的一些特征。
    B.“一是一,二是二”在文中指科普工作者不能含糊不清、随意拼贴科学知识的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
    C.“分内事”在文中指科普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是本分之内、应该负责任的事。
    D.“同等重要”是指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是同等重要的,但并不是要国家增加科普工作的经费投入。
    2.(3分)下列对周忠和院士的建议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普工作者要跟上传播潮流,用百姓喜闻乐见的通俗形式进行科普。
    B.因科学预测的不准确性,所以大众对科学家在涉及预判时,要有一定的包容度。
    C.科普工作者应该不断加强自身人文素养,将科普放在宏观的人文历史环境中进行阐释。
    D.国家应从体制机制层面出台激励政策,鼓励科研人员拿出更多资源和时间来支持科普工作。
    3.(3分)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科普品牌的成功实践中,可看出科普和新媒体技术融合一定能使科普成功打造出品牌。
    B.随着大科普时代的来临,自然、社会、人文科学的边界正在被打破,科学、文学、艺术相互融合,形成更为多元化的表达方式。
    C.科学家参与影视剧创作,主要在世界观建构、概念图设计、故事情节科学审核等方面提供帮助。
    D.乡村科普工作者,即乡村学校专业科学教师,他们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来丰富科学教育内容。
    4.(4分)根据周忠和院士的答记者问,说说什么样的科普是好的科普?
    5.(4分)结合文本,谈一谈如何才能达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普格局加快形成”的发展目标。

    【答案】1.D 2.B 3.B 4.①能传播严谨、正确的科学知识;
    ②具有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而新潮的形式;
    ③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
    ④能使大众热爱科学并能培养大众科学精神。 5.①顶层设计:应在经费、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等方面给予重视和支持;加快修订科普法及相关制度。
    ②主管部门:应发挥导向和牵引作用,鼓励更多科研人员参与科普活动。
    ③科普工作者:应主动承担科普工作的责任,加强自身人文素养。
    ④社会各行业:各行业主管部门履行科普行政管理责任,各媒体发挥传播渠道作用,全社会形成热爱科学的氛围。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D.“但并不是要国家增加科普工作的经费投入”错,原文说的是“不能狭隘地理解成需要给‘一样的经费投入’”“实现科普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我认为要从顶层设计上给予科普经费支持”可知,原文说的是科普在顶层设计上需要经费支持,但未必与科技创新一样。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B.“科学预测的不准确性”错,原文第九段说的是“当涉及科学预判时,希望大众对科学家有一定包容度,很多时候预判作为参考并不一定绝对准确”可知,原文说的是科学预判“并不一定绝对准确”,但不是绝对的“不准确”。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
    A .“可看出科普和新媒体技术融合一定能使科普成功打造出品牌”过于绝对,原文第四段说的是“在上述科普品牌的成功实践中,科普和新媒体技术融合是非常明显的一个特征”,可知科普和新媒体技术融合是科普品牌成功实践中表现出的明显特征,但不能一概而论,说科普和新媒体技术融合一定能使科普成功打造品牌,成功还可能有其他因素。
    C.“科学家参与影视剧创作,主要在世界观建构、概念图设计、故事情节科学审核等方面提供帮助”错,原文第六段说的是“不少科学顾问参与了《流浪地球2》《三体》等影视剧的创作,在世界观建构、概念图设计、故事情节科学审核等方面提供了不少帮助”。首先,“科学顾问”不能等同于“科学家”;其次,“在世界观建构、概念图设计、故事情节科学审核等方面提供帮助”的是在“《流浪地球 2》《三体》等影视剧”中,虽然“等”字范围扩大,但依然不能判定为普遍行为。
    D.“乡村科普工作者,即乡村学校专业科学教师”错,由第二十一段、二十二段可知“科普工作者”比“专业科学教师”含义范围大。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根据原文“在进行科普的时候,科普工作者要尊重基本的科学事实,秉持严谨科学的态度解释问题,‘一是一、二是二’,对于不清楚的内容要直言‘不清楚’,不能含糊不清、随意拼贴科学知识”可知,要能传播严谨、正确的科学知识。
    根据原文“科普工作者需要跟上传播潮流,用百姓喜闻乐见的通俗形式进行科普,在科普过程中多用短视频、图片、音乐,多和科普受众互动”可知,要具有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而新潮的形式。
    根据原文“具体而言,科普既要严谨又要新潮,还要通俗、有人文精神,优秀经典的科普都是满足这些要求的”可知,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
    根据原文“我建议科普工作者不断加强自身人文素养,将科普放在宏观的人文历史环境中进行阐释,在科普活动中更加重视科学精神、科学文化的宣传普及,让科普更加生动有趣、更加有吸引力”可知,要能使大众热爱科学并能培养大众科学精神。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根据原文“实现科普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我认为要从顶层设计上给予科普经费支持,并在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精心部署”“目前,科普法正在修订,系列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望为新时代的科普工作保驾护航”可引申出顶层设计方面的启示:应在经费、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等方面给予重视和支持;加快修订科普法及相关制度。
    根据原文“同时,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履行科普行政管理责任”“同时,科普工作也需要国家从体制机制层面出台激励政策,改变很多教育理念,鼓励科研人员拿出更多的资源和时间来支持科普工作”可引申出主管部门方面的启示:应发挥导向和牵引作用,鼓励更多科研人员参与科普活动。
    根据原文“其实,科普是科研机构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承担的社会责任”“现在我国科普大部分能做到新潮、通俗,但在人文内涵、人文素养方面还比较欠缺。我建议科普工作者不断加强自身人文素养……”可引申出科普工作者方面的启示:应主动承担科普工作的责任,加强自身人文素养。
    根据原文“同时,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履行科普行政管理责任,各类媒体要发挥传播渠道重要作用,全社会要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氛围”“各类媒体要发挥传播渠道重要作用,全社会要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氛围”可引申出社会各行业方面的启示:各行业主管部门履行科普行政管理责任,各媒体发挥传播渠道作用,全社会形成热爱科学的氛围。
    (本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前方
    菡子
    远方的朋友托我找寻一个不相识的女友,他只依稀记得她曾到了我们省内,可是我们都相信会找到她,因为他给我讲了她的故事。
    于是我带着深深的怀念和敬意,在所有不相识的老同志中间,寻觅我们的战友。……
    离开战争年代久了,但一丝儿没有磨灭那激战的前方给予我们的向往和亲切的印象,我想你一定也是如此。你爱前方甚于你的生命,不问我们的亲人是否真在第一线上,可是女性矜持、温柔、坚贞的感情,总是献给前方的呵!
    你异常温和,这不仅因为你是一个医生,当你最早到达皖南新四军军部的时候,你有一对始终笑着的眼睛。两年以后,你勇敢地在伤员中间,选择了一个年青的营长作你的爱人,后来北撤,你在众人之中只找你的老南;后来你们有了孩子,你更温柔了,直到你当了医生,有人还称你是“笑眯眯的大夫”。这都是从印象认识你的观感,其实与你深处的人,都知道你的温柔是有一种信念作基础的。在你微笑的眼神下面,常常潜存着泰然和坚忍;你的温柔中含蓄着生活的庄严感和对未来的憧憬;你的温柔在战争的年月更有动人的生命力。在你做母亲后,你那个“调皮鬼老南”,有两年的时间都在南征北战,可是他没有忘记一两个月给你画一只小桃(你称呼的谐音);你呢,从第一个战役以后,就把自己称作“你的妻子”了,虽然你生怕有人瞧见,可是好像这四个字只属于你和他。
    一九四八年一个金黄色的秋天,你有了第二个孩子黎黎,来到驻在这儿的留守部队。前方离远了么?并不,你伏在田垅上听过轰炸济南的炮声。
    你暂时不能走动,院子静了,不过黎黎的嗓门大,他嚎叫,你轻声对答,你们母子几乎日夜不停的谈话也够热闹的了;有时还加上由你嘴中说出的父亲的言语:“小兵阁下,你将来是一个炮兵,还是一个空军?”“你是一个号兵么,现在就练嗓子?”他自己刚参加江西红军时也当的是小号兵,难道也是在襁褓里就练的嗓门?你会心地笑了。你们结婚的时候,他给你轻轻地吹过号,至今那越过高山平原奔向前方的声音,还在你的耳边缭绕不绝。
    有一种日子,比胜利更带有欢愉的气氛,它在两个战役之间,胜利的欢呼声未绝而又在准备另一次的胜利。干净彻底的歼灭战!大城市回到人民的手里,火光在前,各种车子都往前方赶着。你多少次参加这个行列,到部队休整的地方去看老南,你乘的不是车子,而是会飞的翅膀,每一次你都像新娘那样沉醉在仿佛专为自己演奏的乐队里,在千百种音乐中,辨出清脆而嘹亮的号音。
    往往在等待胜利的同时,这梦一般的日子也就来了。
    现在你就在等待着。女协理员给你送来一本《妻》。《妻》是写战争的,你并不觉得奇怪。写的是这位可敬的尼娜·彼得洛夫娜,在丈夫阵亡以后所过的一段坚忍的日子。当你在前方医院为伤员动手术的时候,遇到经过任何努力都难以救治的战友,你也曾想过或者看见过这样的妻子。你为她感到痛苦,也为她感到骄傲。
    你仿佛偶尔记起了没有接到那前方寄来的“一只桃子”……
    这个长夜完全属于你的冥想,作为一个坚强的妻子,你从前也有过这样的冥想。这次你梦见你的老南穿着单衣泅过小河,爬上登城的云梯,铁青的脸色遮没了他几点淡淡的疤痕,不过当他回头看见你时,还给你张着一个笑脸……
    妻又走进了你的记忆,但现在你听见的不是那《妻》中主角的昵称:“小陶!”
    但愿还能听见这一声发自肺腑的重浊的声音。
    “可望还不可即的事,会变得很辽远似的,但当重新获得的时候,会有更大的愉快。没有挫折,也就没有战斗的幸福”早上,你带着这样的信念醒来。
    你忙着赶做上路的干粮。这一阵为前方人准备食品,占住了你的身心。
    没有消息,你觉得自己逐渐严峻起来。
    突然车子来了,一辆崭新的吉普车,留守处的政委巍凛凛地走了下来,他直接向你走过来了。……现在他要亲自来送你,并告诉你这不幸的消息。看见你搂着孩子,什么都收拾好了,他只说了一句:“小陶,你还去么?”
    你就什么都知道了。你在嘱咐自己:站住,站住!把你苍白的脸孔裹在披巾里,只露出两只发亮的眼睛,看到了人们对你最恳切的信任。
    “去!”你坚定地说。跟往常一样,途中所有的声音和行动都是有节奏的,它向你传递两个清晰的字眼:前方,前方!
    你仍旧听到号音,为你和孩子而奏,它亲切而雄壮地响着,不离你的左右。它使你想起老南出生的地方,有灿烂的阳光,起伏的松涛,浪花在海边轰鸣……现在他即使躺着,也不过在激战前休息一会罢了。
    前方,前方!
    那壮丽的目标,全部音符中的最高音,仍然是我们战斗行程中的基调。
    在通向前方的道路上你又看到了胜利。
    满眼鞋子的队伍,山东妇女千针万线的劳绩,为的那上面绣着的“打过长江去”。
    早晨的薄霜随着人们的脚步升起了,在田野里散发着暖气和轻烟,“前方”到了。
    部队几乎列队欢迎你,许多人在阳光里站着。你忽然想到,一个人倒下了,是为了许多人这样站着。一个巨大的人——中华民族在东方站起来了。
    你眼睛里的泪花,就像阳光里的霜花一样,那是透明的,霞光一闪。
    在团指挥所里,你在桌上添放一罐罐的肉松。放完东西,你感到万分安慰,沉静而柔声地对大家说:“回家来啦!”
    你庄严的神色,天真无邪的眼睛,秀眉,劲挺的身材,显得你是如此俊逸,丰富而严峻的生活历程改变了你的面貌,正如水晶经过琢磨一样。
    (有删改)
    6.(3分)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前方”为故事背景,主要写了“后方”对“前方”的牵挂、支持与关心,表现了战士们的革命情怀和献身精神。
    B.“一只小桃”蕴含着老南的情感,传递着革命同志之间诗意的爱情,它的迟迟未到让“你”有不祥之感,写出了“你”细腻的情感。
    C.女协理员送给“你”一本《妻》后,“你”长夜难眠,梦见老南,这表明“你”情感脆弱,生怕失去丈夫,心理的阴影挥之不去。
    D.战士们鞋上绣着“打过长江去”,这一细节表达出战争时期军民团结、共同抗敌的豪情,以及革命必胜的信念。
    7.(3分)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淡化情节,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围绕“前方”写了几个生活片段,侧重于表现老南的革命献身精神,具有散文化的特质。
    B.本文以女性视角写“前方”,将作者对“前方”的情感和体验通过“你”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感表达出来,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C.本文反复写“前方,前方!”,将情感推向高潮,“前方”已经不仅是革命阵地,更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奋勇向前的精神。
    D.本文结尾写女战士说“回家来啦!”,表现了革命战士把“前方”当成自己的“家”的英雄品质,深化了作品的主旨。
    8.(6分)本文中多次出现的“号音”内涵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6分)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是怎样塑造“小陶”这位女战士形象的。

    【答案】6.C 7.A 8.①老南结婚时给妻子吹的“号音”既标示着革命中孕育的爱情已经迎来崭新的开始,也寄予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②两个战役之间清脆而嘹亮的“号音”,一方面庆祝一场战争的胜利,也预示着另一场战争的胜利即将到来,有鼓舞士气与斗志之效。
    ③老南牺牲后妻子去看老南途中听到的“号音”是一种责任担当与坚持正义的精神符号,更是中华民族在东方站起来的宣示。 9.①转述故事借助人称的变化拉近了“我”与“你”的心理距离,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叙述“你”的故事,塑造出“我们的战友”的形象。
    ②淡化“前方”战争场景的描写,集中叙述女战士的爱情、亲情与友情,刻画了一位有着崇高的信念、生活的庄严和对未来憧憬的女战士形象。
    ③写老南牺牲前后女子神色、外貌等的变化,借此表现出女战士独特的心理特征,表面的温柔,内心的坚贞。
    ④借助“你”的多重身份,如战士、医生妻子、母亲等,塑造出一位兼具普通人亲切、友爱和女战士沉稳、坚贞的“你”的形象。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能力。
    C.“‘你’情感脆弱,生怕失去丈夫,心理的阴影挥之不去”解读有误,本文表达了女战士温柔、坚贞的品格。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侧重于表现老南的革命献身精神”解读有误,本文侧重于刻画女战士的形象。
    故选A。
    8.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情节、语段作用的把握能力。
    由原文“你们结婚的时候,他给你轻轻地吹过号,至今那越过高山平原奔向前方的声音,还在你的耳边缭绕不绝”可知,老南结婚时给妻子吹的“号音”,这“号音”既标示着革命中孕育的爱情已经迎来崭新的开始,也寄予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由原文“有一种日子,比胜利更带有欢愉的气氛,它在两个战役之间,胜利的欢呼声未绝而又在准备另一次的胜利。干净彻底的歼灭战!大城市回到人民的手里,火光在前,各种车子都往前方赶着。你多少次参加这个行列,到部队休整的地方去看老南,你乘的不是车子,而是会飞的翅膀,每一次你都像新娘那样沉醉在仿佛专为自己演奏的乐队里,在千百种音乐中,辨出清脆而嘹亮的号音”可知,两个战役之间清脆而嘹亮的“号音”,一方面庆祝一场战争的胜利,也预示着另一场战争的胜利即将到来,有鼓舞士气与斗志之效。
    由原文“你仍旧听到号音,为你和孩子而奏,它亲切而雄壮地响着,不离你的左右”“那壮丽的目标,全部音符中的最高音,仍然是我们战斗行程中的基调”“你忽然想到,一个人倒下了,是为了许多人这样站着。一个巨大的人——中华民族在东方站起来了”可知,老南牺牲后妻子去看老南途中听到的“号音”是一种责任担当与坚持正义的精神符号,更是中华民族在东方站起来的宣示。
    9.本题考查学生对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的把握能力。
    本文的开篇说到“远方的朋友托我找寻一个不相识的女友”可知,文章所描写的故事是作者转述的故事。而第三段在写到文章的主人公时却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你”,运用第二人称“你”,能够拉近作者和主人公的心里距离。本文本是在转述一个故事,但是作者去转化成“我”对女主人公身上所发生的故事的叙述,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叙述“你”的故事,塑造出“我们的战友”的形象。
    本文是描写战争年代一位女战士的形象,但是本文并没有用浓墨重彩的形式来描写战场,而是淡化“前方”战争场景的描写,本文写到这位女医生始终笑着的眼睛,有人称你为“笑眯眯的大夫”,你和老南结婚后的情景,和老南有了孩子后,你更温柔了,有了第二个孩子后和孩子的轻声对答,集中叙述了女战士的爱情、亲情与友情,刻画了一位有着崇高的信念、生活的庄严和对未来憧憬的女战士形象。
    老南牺牲前,女战士总是笑眯眯的,异常温和,当她知道老南牺牲后,她觉得自己严峻起来,当看到政委向自己走来时,你嘱咐自己要站住,要把苍白的脸孔裹在披巾里,只露出两只发亮的眼睛,并且异常坚定地回答政委“去!”在团指挥所里,放完东西,你沉静而柔声地对大家说“回家来啦!”老南牺牲前后女子神色、外貌等的变化,借此表现出女战士独特的心理特征,表面的温柔,内心的坚贞。
    本文的女战士的身份具有多重性,首先她是一名爱前方胜于爱自己生命的一位女战士,她是皖南新四军军部的一位医生,并且勇敢地地在伤员中间选择了一位年轻的营长作为自己的爱人,所以她又是一位妻子,和老南结婚之后,有了两个孩子,所以她又是一位母亲,所以借助“你”的多重身份,如战士、医生妻子、母亲等,塑造出一位兼具普通人亲切、友爱和女战士沉稳、坚贞的“你”的形象。

    二、古诗文阅读(共35分)
    (本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兴平二年,公孙瓒既杀刘虞,尽有幽州之地,志气益盛,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记过忘善,睚眦必报。衣冠善士,名在其右者,必以法害之,有材秀者,必抑困使在穷苦之地。或问其故,瓒曰:“衣冠皆自以职分当贵,不谢人惠。”故所宠爱,类多商贩、庸儿,与为兄弟,或结婚姻,所在侵暴,百姓怨之。
    先是,有童谣曰:“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唯有此中可避世。”瓒自谓易地当之,遂徙镇易,为围堑十重,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为楼其上。或问其故,瓒曰:“兵法,百楼不攻。今吾诸营楼橹数十重,积谷三百万斛,食尽此谷,足以待天下之事矣。”
    建安三年冬十二月,袁绍连年攻公孙瓒不能克,以书谕之,欲相与释憾连和。瓒不答,而增修守备。先是,瓒别将有为敌所围者,瓒不救,曰:“救一人,使后将恃救,不肯力战。”及绍来攻,瓒南界别营,自度守则不能自固,又知必不见救,或降或溃。绍军径至其门,瓒遣子续请救于黑山诸帅,而欲自将突骑出傍西山,拥黑山之众侵掠冀州,横断绍后。关靖谏曰:“今将士莫不怀瓦解之心,所以犹能相守者,顾恋其居处老小,而恃将军为主故耳。坚守旷日或可使绍自退若舍之而出后无镇重,易京之危,可立待也。”瓒乃止。绍渐相攻逼,瓒众日蹙。
    四年春三月,黑山帅张燕与公孙续率兵十万三道救之,未至,瓒密使行人赍书告续,使引五千铁骑于北隰之中,起火为应,瓒欲自内出战。绍候得其书,如期举火。瓒以为救至,遂出战,绍设伏击之,瓒大败,复还自守。绍为地道,穿其楼下,便烧之,楼辄倾倒。瓒自计必无全,乃悉缢其姊妹、妻子,然后引火自焚。关靖叹曰:“前若不止将军自行,未必不济。吾闻君子陷入危,必同其难,岂可以独生乎!”策马赴绍军而死。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八·袁绍讨公孙瓒》,有删改)
    10.(3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坚A  守B  旷C  日D  或E  可F  使G  绍H  自I  退J  若K 舍L  之M  而N  出O  后P  无Q  镇R  重
    11.(3分)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右,指“在……之上”。古人常以右为贵、为上,如右戚、右族、无出其右。
    B.楼橹,古代供守兵瞭望敌军动静的无顶盖高台,用于侦查,亦可配合进攻。
    C.蹙,指“窘迫”,与《红楼梦》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的“蹙”字意思不同。
    D.赍,指“携带”,与《谏逐客书》中“藉寇兵而赍盗粮”的“赍”字意思相同。
    12.(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孙瓒因听童谣说唯有易县可以避世,于是把军队迁到易县驻扎,挖掘壕沟,修建土丘、楼宇,以守代攻。
    B.公孙瓒不去援救被敌人包围的别将,是因为他担心一旦援救,以后其他将领便都会依靠援救,消极怠战。
    C.公孙瓒想亲率突骑出奔西山,集结黑山兵众攻冀州,切断袁绍后路,但关靖认为此时军心不稳,将军不宜离开易京。
    D.公孙瓒与儿子的密信被袁绍的巡逻兵截获,导致计划失败,后虽回城继续坚守,终难逃身死兵败的结局。
    13.(8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衣冠皆自以职分当贵,不谢人惠。
    (2)吾闻君子陷入危,必同其难,岂可以独生乎!
    14.(3分)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公孙瓒最终被袁绍攻克的原因。

    【答案】10.DJO 11.D 12.A 13.(1)那些士大夫自以为身居要职就应当享受富贵,却不知道感谢别人对他的恩惠。
    (2)我听说君子使别人陷入危难,一定要同他共患难,我怎么能够独自逃生呢! 14.(1)军事策略上,固守防守策略,拒绝求和;(2)对人态度上,不体恤将士,人心离散;(3)具体作战中,密信被截,计划失败。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坚守一段时间,袁绍有可能自行撤退,如果舍弃大家出逃,后方没有人做主了。
    “坚守”作谓语,“旷日”作宾语,故应在“旷日”后,即D处停顿;
    “或可使绍自退”是兼语句,故应在“退”后,即J处停顿;
    “后”作主语,“无镇重”作谓语,故应在“后无镇重”前停顿,即在O处停顿。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文言词语意义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
    C.正确。“瓒众日蹙”,句意:公孙的兵众处境日益窘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蹙,皱眉。句意:眉毛仿佛笼着又仿佛舒展着,眼睛好像透着欢喜又透着哀愁,仿佛带着烟雾一样叫人看不清楚。
    D.“赍,指‘携带’”错误,两个“赍”字意思相同,都是“赠送、送给”的意思。句意:公孙瓒秘密派使者给公孙续送信。/借给敌人武器,送给盗贼粮食。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
    A.“唯有易县可以避世”错,原文是“有童谣曰:‘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唯有此中可避世。’瓒自谓易地当之……”。可见,童谣是说燕国南疆,赵国北界,中间合不住,大小如砺石,只有这里可以避世”,并没有点明“唯有易县”可以避世,是公孙自认为是易县。
    故选A。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衣冠”,士大夫;“以”,认为;“当贵”,应当享受富贵;“谢”,感谢。
    (2)“陷”,使……陷入危难;“同其难”,与……共同患难;“岂……乎”,怎么……呢;“独生”,独自逃生。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
    (1)根据“袁绍连年攻公孙瓒不能克,以书谕之,欲相与释憾连和。瓒不答,而增修守备”概括:军事策略上,固守防守策略,拒绝求和;
    (2)根据“瓒别将有为敌所围者,瓒不救,曰:‘救一人,使后将恃救,不肯力战。’及绍来攻,瓒南界别营,自度守则不能自固,又知必不见救,或降或溃”“”概括:对人态度上,不体恤将士,人心离散;
    (3)根据“瓒密使行人赍书告续,使引五千铁骑于北隰之中,起火为应,瓒欲自内出战。绍候得其书,如期举火。瓒以为救至,遂出战,绍设伏击之,瓒大败”概括:具体作战中,密信被截,计划失败。
    参考译文:
    东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公孙杀了刘虞之后,完全占有了幽州,势力更加强盛,他依仗自己的才能和实力,不体恤百姓,只记别人的过失,不记别人的善行,连一丁点怨恨也要报复。对于有声望的士大夫,名望在他之上的,一定会用律法陷害,对有才能的人,也一定设法压制使其处于困窘的环境中。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公孙瓒说:“那些士大夫自以为身居要职就应当享受富贵,却不知道感谢别人对他的恩惠。”因此他所宠爱的,大多是商贩和才能低下的人,还和他们结拜为兄弟,有的还结为姻亲,这些人仗势侵夺百姓,百姓都很怨恨他们。
    在这之前,有童谣说:“燕国南疆,赵国北界,中间合不住,大小如砺石,只有这里可以避世。”公孙自认为易县正是童谣所说的位置,于是就把军队迁居到易县驻扎,还环城挖掘十多道壕沟,在沟里修建高大土丘,每个土丘都有五六,丈高,再在土丘上建上木楼。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公孙瓒说:“兵法上说:百尺高楼,不可进攻。现在我的军队各营壕沟、箭楼几十重,积累存粮三百万斛,吃光这些粮食,足以等到天下大势的变化了。”
    东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冬季十二月,袁绍连年攻击公孙瓒不能取胜,就写信给公孙瓒,想解除怨恨互相联合。公孙瓒不理睬,反而增修防御工事。在这之前,公孙瓒的别将有被敌人包围了的,公孙瓒都不去援救,还说:“如果救了这一个人,以后其他将领便都会依靠援救,不肯努力奋战了。”等到袁绍大军攻来,公孙瓒南境的一些别营,自己估计坚守不住,又知道一定没有人援救,于是有的投降,有的溃散。袁绍的军队一路直抵易县城门,公孙瓒派他的儿子公孙续向黑山各位首领求援,并想亲自率领突骑出奔西山,集结黑山的兵众侵掠冀州,切断袁绍的后路。关靖劝谏说:“现在您的将士,没有不怀离散之心的,之所以还能固守,是因为顾念家中老幼都住在这里,而且依靠将军在此主持大局的缘故。如果坚守一段时间,袁绍有可能自行撤退,但如果舍弃大家出逃,后方没有人做主了,易京的陷落,便随即到来了。”公孙瓒这才停止了行动。袁绍大军逐渐加强攻击,公孙瓒的兵众处境日益窘迫。
    东汉献帝建安四年(199年)春季三月,黑山首领张燕和公孙续率领十万兵众分三路援救易京,军队还未到,公孙瓒秘密派使者给公孙续送信,告诉他率领五千精锐骑兵埋伏在北郊低洼之地,约定举火为号以便内应,公孙瓒想亲自率军出城夹击。袁绍的巡逻兵截获了这封书信,袁绍便派兵按约定时间举火。公孙瓒以为救兵到了,便出城交战,袁绍埋伏的军队突然袭击他,公孙瓒大败,又回到城中继续坚守。袁绍便让士卒挖地道,一直凿到公孙瓒所住的楼下,点火烧木柱,城楼就倒塌了。公孙瓒自知必定不能幸免了,便勒死姊妹妻子儿女,然后纵火自焚。关靖叹息说:“我先前如果不阻止将军出城突围,未必不能成功。我听说君子使别人陷入危难,一定要同他共患难,我怎么能够独自逃生呢!”于是骑马冲入袁绍军中而死。
    (本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红楼梦》
    【清】富察明义
    其四
    追随小蝶过墙来,忽见丛花无数开。
    尽力一头还两把,扇纨遗却在苍苔。
    其十八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
    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
    15.(3分)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四诗中“尽力一头”指奋力投出扇子,通过动作细节的描写,写出女子在明媚春光中追逐蝴蝶的情态。
    B.其十八诗中“伤心”是诗眼,写女子在落花成阵之时,吟一首葬花词伤春,却不知此诗就是自我命运的谶语。
    C.其四诗由“忽见”“遗却”等词可见诗意曲折,其十八诗由“安得”可知作者希望女子能起死回生与自己再续姻缘。
    D.这两首诗风格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其四重描写,再现诗意场景;其十八重抒情,更多表达对人物命运的感慨。
    16.(6分)这两首诗涉及《红楼梦》中“宝钗扑蝶”“黛玉葬花”两个经典场景,请结合这两个场景分析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5.C 16.①其四以宝钗追随小蝶,丛花盛开写春光明媚,人物活泼,表达诗人对美好青春活力的赞美。尾句也暗示宝钗情感成空,寂寞冷落的命运,表达诗人同情之意。
    ②其十八诗以“伤心”点明题旨,又用反问“安得”,表达诗人对黛玉爱情成空、命运不幸的叹惋与痛惜之意。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C.“可知作者希望女子能起死回生与自己再续姻缘”错误。由题目可知,女子是《红楼梦》书中人物,不能与作者续姻缘。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一个将笄之年的闺中少女,拿着一把扇子,莲步轻迈,在百花丛中追赶着蝴蝶……活脱一个扑蝶美人立于眼前。通过宝钗扑蝶,为我们展现了这个品格端方,容貌丰美的贵族小姐天真热情的一面,即她并非一味的罕言寡语,藏愚守拙,而是如黛玉湘云一样,也有少女真实的一面,表达诗人对美好青春活力的赞美。尾句“扇纨遗却在苍苔”中写“扇纨”遗落在了苍苔上,暗示宝钗情感成空,寂寞冷落的命运,表达诗人同情之意。
    那首令人伤心的葬花词,黛玉怎么能想到竟会一语成谶呢。哪里才能找到一缕还魂香,使你从病中回生和宝玉再续前情呢?以“伤心”点明题旨,又用反问“安得”写希望黛玉能起死回生再续姻缘,表达了诗人对黛玉的悲剧命运的怜惜之情。
    17.(本题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凭心好恶、滥施刑赏的问题,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对唐太宗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劝谏。
    (3)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批判秦朝统治者穷奢极欲,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却大肆挥霍的暴行。
    【答案】 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乎”“毋”“谬”“罚”“滥”“刑”“锱”“铢”。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本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我的童年生活里,音乐是一种特殊的存在。许多真诚而朴实的响器的演奏和歌声,强烈地感染了我,让我觉得人世间的确有美好的一些声音令人无法忘却。它渗入到你的生命中,它如种子般落在你的心上,生了根。
    箫声的高低强弱很难控制,每个音节,稍一不慎,就可能从 ① 的顶峰摔下来,把乐曲摔得粉身碎骨。父亲就控制得很好,但我也只听他吹过一次。那次,父亲独自到房顶,背靠着烟囱,手拿着箫。我坐在房顶的一个角落,离父亲好远。天渐渐地暗下来,父亲的面孔已经模糊不清。我感觉到一种很轻飘的、跟夜雾 ② 的声音,静穆地,缓缓地降落在我的心上。父亲吹的是我从未听过的乐曲。那箫声仿佛是从父亲的体腔内部流泄出来的,像黑暗中的小溪流,如果你不用心去感觉,就什么也听不到。至今,那种人和箫声都不愿分离的情境,我记忆犹新。箫声是很神秘的,是连接心灵与遥远世界的通道,就像微细的血管与心脏相通那样 ③ 的关系。回想起来,我当年学着写诗,就是想找一管接通遥远世界的箫,或与箫相似的能让心灵呼吸的气管。
    18.(3分)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4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4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18.①耸入云霄
    ②浑然一体
    ③相依为命(唇齿相依) 19.许多真诚而朴实的响器的演奏,强烈地感染了我,让我觉得人世间的确有一些美好的声音令人无法忘却。 20.①把箫声比作黑暗中的小溪流,化听觉为视觉,化抽象为具体,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箫声的细小低沉,充满感情。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语境形容顶峰之高,可用“耸入云宵”。耸入云霄:形容山或建筑物很高,都进了云端。
    ②语境形容声音与夜雾的融合,可用“浑然一体”。浑然一体: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③语境形容关系密切,可用“相依为命(唇齿相依)”。相依为命: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唇齿相依:比喻互相依存,关系密切。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语病有:
    搭配不当,“响器的……歌声”定中不搭配,删掉“和歌声”;
    语序不当,“有美好的一些声音”定语语序不当,“一些”是数量词,应放在“美好”前面,应改为“有一些美好的声音”。
    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
    “那箫声……像黑暗中的小溪流”运用比喻修辞,本体是“箫声”,喻体是“黑暗中的小溪流”。“箫声”本为听觉,“黑暗中的小溪流”为视觉感受,运用通感,打通了感觉器官,使抽象的声音更加具体可感。
    “黑暗中的小溪流”突出箫声的细小低沉,形成一种联想的效果,形容箫声极具感染力。
    (本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然界中有超过200种真菌会使用特殊的菌丝来捕获线虫。线虫捕食菌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能产生菌丝作为捕食线虫的陷阱。虽说它的菌丝分化是自发发生的, ① ,仅需几个小时就能将陷阱搭建好。
    线虫捕食菌的捕食装置可分为两大类—— ② 。黏性陷阱的部分或整个表面都被具有黏性的菌丝覆盖,一旦体型小巧的线虫踏入陷阱,就会被菌丝黏住无法脱身。即使线虫挣脱菌丝,“真菌捕获器官”仍会附着在线虫身上并引发感染,导致线虫死亡。收缩环是一种由三个能向内膨胀的细胞构成的环状结构,当线虫不小心钻进这个环状结构时,线虫捕食菌会在极短的时间里,使环状结构向内膨胀,像套在脖子上的套索一样挤压线虫。 ③ ,线虫捕食菌就会用那细长的“穿透钉”来刺穿线虫的角质层,菌丝会分泌生物酶来分解线虫,并将营养物质送回自己体内。
    科学家对这些微生物中的“超级恶棍”很感兴趣。正在探索把它们的特性运用到工业或农业中。
    21.(6分)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3分)如果你是科学家,准备如何将线虫捕食菌的特性运用到工业或农业上?试举一例,并根据材料内容阐述其原理和产生的效果。

    【答案】21.①但菌丝生成时间很快
    ②黏性陷阱和收缩环
    ③一旦诱捕成功 22.在农业上,培植黏性真菌,通过真菌的黏性粘住并消灭害虫,以达到减少农药使用的目的,保证粮食安全和人类身体健康。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空,句子的前半句使用了关联词“虽”,后半句说“仅”需几个小时,说明作者想要表达一种转折意,即自发发生的菌丝分化一般来说比较慢,而这种线虫捕食菌的菌丝搭建陷阱时间较短,就是因为这种菌的菌丝分化效率高,生成时间快。故可填“但菌丝生成时间很快”之类的句子。
    第②空,此处应填写线虫捕食菌的两大类捕食装置,据后文“黏性陷阱的部分或整个表面都被具有黏性的菌丝覆盖……收缩环是一种由三个能向内膨胀的细胞构成的环状结构……”可知,这两大类捕食装置分别为“黏性陷阱”“收缩环”,故可填“黏性陷阱和收缩环”之类的句子。
    第③空,后文“线虫捕食菌就会用那细长的‘穿透钉’来刺穿线虫的角质层……”说的是线虫捕食菌诱捕成功的情况,故可填“一旦诱捕成功”之类的句子。
    2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并分析运用的能力。
    根据文章我们可以得出线虫捕食菌有杀灭线虫的作用以及它杀灭线虫的方式,我们了解到线虫捕食菌是专门捕杀和消化线虫的真菌,可依靠菌丝体构成的特殊陷阱和圈套来捕食线虫,从而获得养分。而在农作物中,很多农作物都会被线虫寄生,且有部分农作物本身没有消灭线虫的能力,而被线虫寄生的后果往往是农作物减产。因而,我们可以根据线虫捕食菌的作用以及对农作物现状的分析得出,科学家可以把线虫捕食菌做成农药来保障农产品的产量。
    学生在做这道题时需要先读懂文段的内容,了解线虫捕食菌的作用,再与一些农业或工业知识结合,得出线虫捕食菌在农业或工业中的应用方法。无固定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四、写作(共60分)
    23.(本题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孙权)
    ②路要靠自己走,才能越走越远。
    (居里夫人)
    ③独行快,众行远。
    (阿拉伯谚语)
    对于以上观点,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在自强中各美其美,在合作中美美与共
    《荷马史诗》“即使是软弱的人们,团结也会给予力量”的警语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回响不绝。然而,想要破软弱为刚强,既需要我们自身的自立自强,各美其美;也需要人们在团结中学会相互欣赏,相互扶持,美美与共。
    自立自强,才能展现自身之美,拥有对话与携手的底气。
    曾经,一穷二白的新中国经济与科技都极度落后,备受西方列强封锁与打压。美国的国际空间站计划,中国申请加入被无情拒绝;西方主持的诸多国际航天交流会,中国学者、航天企业都被拒之门外。我们之所以会遭受如此多不公平待遇,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源于我们还没有与人携手合作的能力。为此,中国航天人知耻而后勇,化羞辱为动力,发奋图强,艰苦开创,终于让“中国航天”闪耀于宇宙高空。面对困境、面对差距,只有弱者变强,才能赢得对方的尊重,抢得合作之先机。如今,北斗导航、量子通讯、歼20隐形战机、祝融号火星车、空间站等,正是我们自立自强的成果。“东方雄狮”醒来、站起来、奔跑起来,才有与人合作携手前行的底气。
    和而不同,唯有团结协作,才能不断进步,美美与共。
    日本心理学家小口忠彦曾说:“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内心里,能够使‘协作’和‘竞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识取得一种巧妙的平衡,那么这个人无论何时都能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精神舒畅,精力充沛地生活下去。”因此,于个人成长而言,若我们能平衡好竞争与协作,就能为前进补充源源不断的动力。因为合作,布拉顿、巴丁、肖克莱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因发明晶体管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同样,对于民族而言,加强沟通、团结协作、美美与共,是各民族文明在文化交流中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内在要求。古有丝绸之路之交流协作创造了汉唐盛世,今有“一带一路”倡议为亚洲共同繁荣搭建了巨大平台。古往今来,人类命运从来都是休戚与共,祸福同享。当“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当共同体边界不断扩大甚至最终产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革命性变化时,我们唯有包容互惠、团结协作,才能克服生态、经济、种族的危机,为全人类发展找到一条行稳致远之路。
    美美与共,当先自立自强,拥有各美其美之能力与底气。为此,我辈青年当承担起时代责任,打磨自身、提高素养,为国家民族之繁荣富强奉献一份力量。美美与共,必当汇集众智、携手同行。为此,我辈青年当与人为善、精诚团结,让我们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团结协作中获得无敌于天下、无畏于圣人的强大力量,共建美好未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的这句古代名言,意思是:能使用众人的力量,就可以所向无敌;能利用众人的智慧,就不会害怕智力极高的人。这句话说明学会合作、善于合作,在合作中合理规划、相互配合,能够帮助我们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材料二和材料三,一个是强调前进道路上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重要性,另一个是独行和众行各自都要自己的优点。由此可知,材料的命题意图,是想要引发学生对于如何把握自我成长以及学会与他人团结协作的思辨性关系。
    写作时,可以先强调独立自主的重要性,路最终要靠自己走,然后反转一笔说明学会合作可以让我们的路走得更长远;或者通过正反对比,引出合作的重要性(当然,也可以首先强调合作的重要性,而把独立自主作为学会合作的前提)。而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记叙成长过程中通过合作解决困难的故事;可以谈论通过合作取得的成绩和获得的启示;可以分析独行的价值,合作的重要意义,对于合作,可以分析合作重要的原因,可以论述当今时代如何更好地合作。最后,则可以由个人到集体,到国家,到世界,联系当下国家倡导的“命运共同体”阐述合作和保持自我如何平衡,这样行文更有深度。
    立意:
    1.自立为基,学会合作,收获成功。
    2.自立自强为火种,众人拾柴火焰高。
    4.合作的真谛是自立与团结。
    相关学案

    期末模拟卷(新高考卷)(一)——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知识点精讲+训练学案+期末模拟卷(统编版选修中册+下册):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卷(新高考卷)(一)——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知识点精讲+训练学案+期末模拟卷(统编版选修中册+下册),文件包含专题07期末模拟卷新高考卷一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知识点精讲+训练学案+期末模拟卷统编版选修中册+下册解析版docx、专题07期末模拟卷新高考卷一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知识点精讲+训练学案+期末模拟卷统编版选修中册+下册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模拟卷(全国卷)(一)——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知识点精讲+训练学案+期末模拟卷(统编版选修中册+下册):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卷(全国卷)(一)——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知识点精讲+训练学案+期末模拟卷(统编版选修中册+下册),文件包含专题08期末模拟卷全国卷一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知识点精讲+训练学案+期末模拟卷统编版选修中册+下册解析版docx、专题08期末模拟卷全国卷一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知识点精讲+训练学案+期末模拟卷统编版选修中册+下册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模拟卷(新高考卷)(二)——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知识点精讲+训练学案+期末模拟卷(统编版必修下册):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卷(新高考卷)(二)——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知识点精讲+训练学案+期末模拟卷(统编版必修下册),文件包含专题07期末模拟卷新高考卷二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知识点精讲+训练学案+期末模拟卷统编版必修下册解析版docx、专题07期末模拟卷新高考卷二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知识点精讲+训练学案+期末模拟卷统编版必修下册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期末模拟卷(新高考卷)(一)——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知识点精讲+训练学案+期末模拟卷(统编版必修下册)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