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变化Word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变化Word版01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变化Word版02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变化Word版03
    还剩6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变化Word版

    展开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变化
    前言
    【变化点总述】
    2022年版课标新增指导思想、修订原则、主要变化三方面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
    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各课程标准,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基础教育质量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随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义务教育课程必须与时俱进,进行修订完善。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反映时代特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修订原则
    (一)坚持目标导向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确立课程修订的根本遵循。准确理解和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
    (二)坚持问题导向
    全面梳理课程改革的困难与问题,明确修订重点和任务,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进一步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减负提质。细化育人目标,明确实施要求,增强课程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三)坚持创新导向
    既注重继承我国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也充分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增强课程适宜性。坚持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体现课程时代性。
    三、主要变化
    (一) 关于课程方案
    一是完善了培养目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
    二是优化了课程设置。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双减”政策要求,在保持义务教育阶段九年9522总课时数不变的基础上,调整优化课程设置。将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整合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一体化设计。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将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
    三是细化了实施要求。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制度规范,以及教学改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具体要求;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
    (二) 关于课程标准
    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
    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设计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优化内容组织形式。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
    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各课程标准根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四是增强了指导性。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一学一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
    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际,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勤勉认真、行而不辍,不断创新实践,把育人蓝图变为现实,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新增)
    一、课程性质
    【变化点总述】
    2022年版课标将2011年版课标“课程性质”上升为第一层级,从地理学的高度进行解读,明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性质、特点及与小学、初中、高中课程间的关系。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等特点。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作用。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领学生认识人类的地球家园。地理课程贴近生活,关注自然与社会,体现地理学特点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培育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以及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价值。本课程与小学科学、小学道德与法治等课程有关内容相衔接,与初中其他课程部分内容相关联,为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程理念
    【变化点总述】
    2022年版课标在2011年版课标的基础上结合当下内容完善优化。
    地理课程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的时代新人打下基础。
    1.坚持育人为本,确定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地理课程目标
    地理课程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依据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凝练地理课程所要培育的核心素养,形成能体现地理课程独特育人价值和共通性育人要求的地理课程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认识到地球资源是有限的、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形成保护地球家园的观念、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以及关心世界的态度,不断增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和责任担当,并提高健康生活、终身学习和实践创新等能力。
    2.优化课程结构,搭建基于地理空间尺度的主题式内容框架
    地理课程内容主体由认识全球和认识区域两大部分构成。认识全球部分分为三个主题,侧重认识地球的整体面貌;认识区域部分分为两个主题,侧重认识世界和中国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以及人们生产生活与区域地理环境的关系。在不同的主题中贯穿地理工具应用和地理实践活动,突出地理课程的实践性。
    3.活化课程内容,优选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地理素材
    地理课程内容的选择,在体现地理学科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形成融基础性与时代性、学科性与生活性于一体的课程内容体系,将丰富的地理素材与鲜活的地理活动相结合,促使学生在做中学,获得并积累学习经验,关心并乐于探究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4.推进教学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地理教学方式
    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成长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差异性,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充分融合,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设计多层次的学习任务,积极开展地理户外实践,使学生深度参与地理学习活动,经历对提升核心素养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5.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
    以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成就为目标,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综合运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过程性评价注重发挥评价的诊断、引导、改进、激励功能,终结性评价注重发挥评价学生地理课程学业成就的作用。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让学生在自评、互评的过程中学会反思和自我改进,使评价真正成为教育过程的组成部分。
    三、课程目标
    【变化点总述】
    2022年版课标新增的地理课程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方面,从涵义和表现、价值体现进行解读并确定具体目标要求。
    地理课程目标要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新增)
    (一)核心素养内涵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地理课程中的具体化,体现了地理课程对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少年的独特价值。
    1.人地协调观
    指人们对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秉持的正确价值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建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需要。人地协调观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形成尊重和保护自然、绿色发展等观念,滋养人文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
    2.综合思维
    指人们综合地认识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人地系统是一个综合体,需要从多种地理要素相互联系、时空变化等角度加以认识。综合思维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动态、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树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
    3.区域认知
    指人们从空间—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人们将其划分成不同空间尺度、不同类型的区域加以认识。区域认知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建立地理空间观念,认识不同的区域既各有特色,又相互联系,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国家认同感,增进对世界的理解,逐步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4.地理实践力
    指人们在地理实验、社会调查、野外考察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力和意志品质。地理实验、社会调查、野外考察是地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地理实践力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运用适当的地理实践活动方式,观察和认识地理环境,体验和感悟人地关系,并在活动中做到知行合一、乐学善学、不畏困难。
    地理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图1)。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建立人
    图1 地理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的构成
    地协调观所需要的重要思维方式和能力,地理实践力则是学生秉持人地协调观、运用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方法,在分析和解决地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时所具备的行动力和意志品质。
    (二)目标要求
    1.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协调人地关系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和工具,面对世界、中国、家乡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作出初步的分析和评价,并具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能够立足家乡、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2.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是由地理要素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相互作用形成的;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自然、人文特征及其时空变化特点,初步形成从地理综合的视角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初步具备崇尚真知、独立思考、大胆尝试等科学品质。
    3.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地球上有不同空间尺度、不同类型的区域,每一个区域都有各自的特征,不同区域之间会产生联系;能够运用多种地理工具获取区域信息,认识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和区域联系,初步形成从空间—区域的视角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增进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4.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地理实验、社会调查、野外考察等地理实践活动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校内、校外的真实环境下,运用所学知识和地理工具,通过地理实践活动,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人们生产生活的状态,尝试解决实际地理问题,增强信息运用、实践操作等行动力;能够养成在实践活动中乐于合作、勇于克服困难等品质。
    四、课程内容
    【变化点总述】
    (1)2022年版课标内容立足时代背景,按由大到小空间尺度对2011年版课标内容具体知识进行增删、有机整合、优化表述等,并新增“地球的宇宙环境”部分,知识的认知体系更加完善。
    (2)2022年版课表将2011年版课标中的“地球仪、地图”相关内容调整至“(三)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单独设置;③增加“(四)跨学科主题学习”部分;④2022年版课标将2011年版课标的“活动建议、说明”调整为对应主题的“学业要求”“教学提示”。
    地理课程从空间尺度的视角对课程内容进行组织,按照“宇宙—地球一地表一世界一中国”的顺序,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的地球家园。地理课程以认识宇宙环境与地球的关系、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主要线索,并将地理实践活动和地理工具的运用贯穿其中,形成将学科知识与学科活动融为一体的课程内容结构(图2)。

    图2 地理课程内容结构
    地理课程内容结构中的“认识全球"部分,将地球整体作为学习对象,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地球表层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认识区域”部分,将地球表层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作为学习对象,认识世界大洲、地区、国家等不同区域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认识中国的整体面貌、不同分区及家乡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工具”侧重地球仪、地图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地理实践”则以多种方式贯穿全部课程内容(见附录1)。本课程规划不少于地理课程总课时10%的课时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见附录2),进一步突出地理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一)认识全球
    主题一 地球的宇宙环境
    【内容要求】
    2022年版
    2011年版
    1.地球在宇宙中
    ·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法描述地球的大小。(新增)
    ·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新增)
    2.太空探索
    ·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新增)
    ·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新增)
    (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学业要求】
    学习本主题后,学生能够借助相关资料以及教具、学具等,描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领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能够说出地球在宇宙环境中的位置、地球的大小,初步建立科学的宇宙观;能够说出中国太空探索取得的成就等,认识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和价值,保持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形成科学探究的兴趣与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新增)
    【教学提示】
    本主题包括地球在宇宙中、太空探索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科学的宇宙观,增强科学兴趣,提升科学探究意识与科学精神。
    本主题内容在教学情境创设上要突出直观性,便于学生理解。重视使用与主题相关的图像、视频等,如人类探月、火星探测、载人航天以及空间站建设等素材。重视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如天文馆、天文台、高校及科研院所等科普基地或科研机构,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听报告等,拓展学生的认知渠道。
    本主题内容教学要重视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好奇心,从生活中的日月星辰现象出发,让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主动学习。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包括遥感影像、视频素材、数据可视化图以及软件平台等,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系的组成等;使用模型等直观教具、学具,让学生模拟演示太阳系的组成、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培养学生的空间感,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新增)
    主题二 地球的运动
    【内容要求】
    2022年版
    2011年版
    1.地球自转
    ·运用地球仪或软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新增)
    ·结合实例,说出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新增)
    2.地球公转
    ·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新增)
    ·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新增)
    (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学业要求】
    学习本主题后,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归纳地球的运动规律,并用现实世界中的事例证明地球运动的存在,形成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能够举例说明地球运动所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顺应自然规律进行社会活动所展现出的智慧,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观念。(新增)
    【教学提示】
    本主题包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地球运动规律及其对人类地球家园的意义,形成尊重、敬畏、顺应自然规律,以及科学认识自然现象的意识。
    地球运动产生的很多自然现象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感受设计教学情境。例如,利用表现太阳东升西落、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等现象的示意图、视频素材、数据可视化图等,启发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产生的可能原因。还可以结合地球运动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实例设计教学情境,例如:时差对世界各地收看国际体育赛事的影响;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以及其中反映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等。
    本主题教学中要注重使用直观教具和其他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状态和运动规律。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思考问题,如“怎么证明地球是运动的?”“地球运动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等,培养学生科学实证的理性思维,以及对身边事物和现象的观察、解释能力。(新增)
    主题三 地球的表层
    【内容要求】
    2022年版
    2011年版
    1.自然环境
    (1)陆地和海洋
    ·阅读世界地图,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状况,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通过阅读地形图、图像,观看影视资料,观察地形模型或实地考察等,区别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形态特征。(新增)
    ·在世界地形图上指出陆地主要地形和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观察地形分布大势。(新增)
    ·结合实例,说明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结合实例,说出海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新增)

    (2)天气与气候
    ·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模拟播报天气。(新增)





    ·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阅读某地区气温、降水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结合实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人文环境
    (1)居民与文化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空间分布特点。


    ·通过阅读图像、观看视频或实地考察等,描述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其变化。(新增)


    ·运用反映人种、语言、宗教、习俗等内容的图文资料,描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树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新增)







    (2)发展与合作
    ·以某发达国家和某发展中国家为例,描述不同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新增)
    ·结合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
    (一)海洋和陆地
    1.海陆分布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二)地图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2.海陆变迁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二) 气候
    1.天气
    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3.主要气候类型
    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三) 居民
    1.人口与人种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3.聚落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1.人口与人种
    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2.语言和宗教
    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3.聚落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四) 地域发展差异
    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运用地图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学业要求】
    学习本主题后,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及其他地理工具,观察、描述地球表层陆地、海洋的基本面貌,说出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要素的基本状况,以及自然环境要素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能够观察、描述地球上人口、城乡、文化等人文环境要素的基本状况,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能够比较不同地区与国家的发展水平差异,认识全球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初步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新增)
    【教学提示】
    本主题包括全球陆地与海洋、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内容,以及人口、城乡、文化、经济发展等人文地理内容,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全球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基本状况,提高学生对有关全球议题的理解能力。
    运用全球或区域资料,结合具体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用地球仪、地图、遥感影像、影视资料、数据可视化图等资料,结合若干能够反映地理环境特点的素材,如世界的三极(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①)、世界地形之最、世界气候之最、世界旅游攻略、反映世界经济发展差异的统计数据、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等,创设教学情境。
    从情境中引发问题,再转化为解决问题的任务,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领会和建构知识,如利用地图和其他资料,了解世界地形、世界气候基本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具体案例,运用数据、图像等资料,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人口、城乡、文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分布特点;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认识世界发展差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意义。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结合事实材料适当拓展,讲述一些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地球面临海平面上升、荒漠化等问题,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和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关系等内容。(新增)
    (二)认识区域
    主题四 认识世界
    【内容要求】
    2022年版
    2011年版
    1.认识大洲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大洲的地理位置,并依据大洲地理位置特点,判断大洲所处热量带和降水的空间分布概况。(新增)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某大洲的地形、气候、人口、经济等地理特征。(新增)

    2.认识地区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地区的地理位置,简要归纳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该特征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新增)






    ·以某地区的一种自然资源为例,说出该资源在当地的分布状况、对外输出地区以及对当地乃至世界的重要意义。
    ·结合实例,说明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根据南极、北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说明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3.认识国家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构成和首都;选择与该国地理位置差异明显的国家,比较它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差异。(新增)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国家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国家人文地理主要特点及其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联系。(新增)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联系某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结合实例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分析某国家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结合实例,简要说明一个国家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活动对其他地方自然环境的影响。(新增)
    ·结合某国家的实例,简要说明该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联系及其意义。
    说明:
    (1)本主题规定从世界范围内选学部分大洲、地区、国家,旨在使学生认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认识区域地理特征的基本方法。
    (2)从世界范围内选择区域进行学习时,除南极和北极地区是必学区域外,还需从世界范围内至少选择一个大洲、三个地区和四个国家作为必学内容。
    (3)所选择的“大洲—地区—国家”组合必须涉及所有大洲,其内容必须涵盖本主题全部的“内容要求”。就某一个区域而言,可以落实若干条“内容要求”,合理组织相关素材。(新增)
    (五)认识区域
    1.认识大洲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认识地区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3.认识国家
    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说明:
    本单元规定从世界范围内选学部分大洲、地区、国家,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南、北极地区是必学区域。此外,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世界范围内选择至少一个大洲、四个地区(例如南亚)和五个国家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
    在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中,所选择的“大洲—地区—国家”组合应涉及所有大洲,其内容必须涵盖本单元全部“标准”。就某一区域而言,可以选择若干条“标准”,合理组织材料。
    【学业要求】
    学习本主题后,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及其他地理工具,从地理位置、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分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区域差异和区域联系等角度,描述并简要分析某大洲、地区和国家的主要地理特征;能够结合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事物和现象,运用认识区域的方法,简要分析这些事物和现象发生的区域地理背景,形成从地理视角看待、探究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初步具备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新增)
    【教学提示】
    本主题包括认识大洲、地区、国家等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涵盖这些区域的地理位置、空间分布、区域差异、区域联系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世界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社会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意识。
    本主题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问题和任务开展教学活动。在情境创设上,要关注区域差异,侧重空间联系与相互作用。选择当前社会热点和世界各地富有特色的生产生活活动,作为情境创设的基本素材。创设的情境要契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地理问题、任务有较强的关联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地方、区域和全球问题的好奇心。
    在问题与任务的设计上,可以从世界某个事件在何处发生、为何发生为起点,提出问题,设计任务。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图像、数字资源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等工具,完成空间位置辨识、地理现象观察、区域特征归纳、区域联系分析等任务。总的要求是,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设计有驱动性的地理问题和具体任务,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同时将评价嵌入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本主题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要有重点地设计学习活动。(新增)
    主题五 认识中国
    【内容要求】
    2022年版
    2011年版
    1.认识中国全貌
    ·运用地图,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与疆域特征,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增强国家版图意识与海洋权益意识。(新增)


    ·运用中国行政区划图,识别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地形、气候、河湖等的特征;简要分析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长江、黄河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人口的基本状况和变化。(新增)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增)。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新增)。




    ·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农业、工业等生产活动的分布,并用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以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新增)。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针对某一自然灾害或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议;掌握一定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安全防护技能(新增)。



    2.认识分区
    ·运用地图、图像等资料,说明秦岭—淮河等重要自然地理界线在地理分区中的意义。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新增)




    ·结合实例,描述不同区域的差异,说明区域联系和协同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区域城乡分布和变化,推测该区域城乡发展图景。(新增)
    ·进行野外考察或运用相关资料,说明自然环境与地方文化景观之间的关系。(新增)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建设成就,认识首都职能。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说明香港、澳门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建设特点,以及港澳与内地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增强区域联系的意识(新增)。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台湾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建设特点,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以及促进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意义。(新增)


    3.认识家乡
    ·进行野外考察并利用图文资料,描述家乡典型的自然与人文地理事物和现象,归纳家乡地理环境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形成过程及原因。(新增)
    ·与他人交流各自对家乡的看法并说明理由,感悟人们在不同体验和感知背景下对家乡形成的不同看法。(新增)
    ·举例说明家乡环境及生产发展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并尝试用绿色发展理念,对家乡的发展规划提出合理建议,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新增)
    说明:
    (1)除北京、香港、澳门、台湾外,还需从全国范围内至少选择五个不同空间尺度或不同类型的区域作为必学内容。
    (2)家乡范围一般指县一级行政区。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认识家乡内容的教学可讲授本地区(省辖市)地理,或者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理。认识家乡的内容可以融入“认识中国全貌”和“认识分区”中,也可以单独教学。(新增)
    (3)从本主题“内容要求”中至少选择一条,以实践活动的方式展开教学。(新增)
    三、中国地理
    (一)疆域与人口
    1.疆域与行政区划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自然环境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疆域与人口
    2.人口与民族
    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
    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三) 经济与文化
    1.经济发展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自然环境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三)经济与文化
    2.文化特色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
    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四)地域差异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认识区域
    1.位置与分布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2.联系与差异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3.环境与发展
    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2.联系与差异
    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
    3.环境与发展
    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四、乡土地理
    运用地图,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
    利用图文材料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其原因。
    举例分析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运用家乡的人口资料与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比较,说出家乡人口数量和人口变化的特点。
    了解家乡的对外联系现状,认识家乡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
    说明:
    本单元规定选学我国部分区域,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学习内容要体现区域地理的地域性、综合性特点,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在联系,具体的学习内容要从所选区域的实际出发,不要求面面俱到。
    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学区域。此外,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全国范围内选择至少五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就某一具体区域而言,可以选择若干条“标准”,合理组织材料,但所选区域组合,必须涵盖本单元所有“标准”。
    在学习区域时,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发展观理解不同区域的差异,认识区域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学业要求】
    学习本主题后,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及其他地理工具,从不同媒体及生活体验中获取并运用有关中国地理的信息资料,描述和说明中国基本的地理面貌,表达热爱祖国的情感;能够描述中国不同地区的主要地理特征,比较区域差异,从区域的视角说明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念;能够观察、描述、解释家乡生产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表现出主动学习及问题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在生活、学习中积极参与相关的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新增)
    【教学提示】
    本主题包括认识中国全貌、认识分区和认识家乡三部分,重在引导学生运用认识区域的方法,学习中国及其内部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点,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旨在帮助学生认识中国辽阔的疆域、优越的地理位置,强化国家领土主权、国土安全意识,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人们生产生活的丰富多彩,培育生态文明意识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本主题的教学可以从中国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入手,利用丰富的图文资料和学生已有的常识、经验,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例如:安排户外教学,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感知祖国大好河山的机会;组织学生进行地理阅读,引导他们欣赏中国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改革、建设的伟大成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便捷的学习资源,营造开放、活泼、多样的学习环境。
    本主题的教学要引导学生釆用观察、描述、比较、归纳、说明、分析、评价等方法,认识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思考家乡建设与祖国发展的关联;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利用生产生活实例、时事热点问题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开展学具制作、地理实验、社会调查、野外考察、社会实践、劳动,以及防灾避险紧急演练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新增)
    (三)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
    【内容要求】
    2022年版
    2011年版
    1.地理工具
    (1)地球仪
    ·观察地球仪,并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新增)
    ·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用经纬度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在地的位置。(新增)
    ·在地球仪上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说出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依据。(新增)
    (2)地图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识别图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并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新增)
    ·结合地形观察,说出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表示地形的方法;在地形图上识别一些基本地形。(新增)
    ·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
    ·结合生活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和卫星导航系统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新增)
    ·结合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在城市管理、资源调查、灾

    害监测等方面的应用。(新增)
    2.地理实践
    ·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利用模拟、虚拟等方式开展地理实验。(新增)
    ·设计简单的调查方案,利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社会调查。(新增)
    ·设计简单的考察方案,利用工具进行观察、观测等户外考察。(新增)
    (一)地球和地球仪
    2.地球仪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二)地图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学业要求】
    学习本部分后,学生能够通过设计、制作简易地球仪模型,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明经度和纬度的分布特征,并利用经纬网对现实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定位,描述地理事物和现象所在地的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等;能够在地形图上判别和描述基本的地形特征;能够阅读和提取地图上的地理信息,并利用地理信息说明和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能够养成在生活中使用数字地图的习惯,感悟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能够恰当地使用地理工具和方法进行地理实验、社会调查和野外考察。(新增)
    【教学提示】
    本部分由地理工具和地理实践两方面内容组成。地理工具包含地球仪、地图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地理工具,并提高使用地理工具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能力,逐步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学会熟练地使用地图,掌握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数字化生存技能。地理实践包含地理实验、社会调查和野外考察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这些方法,提高他们的地理实践力。
    地球仪和地图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创设活动场景。例如:组织学生设计与制作地球仪模型,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辨识经线和纬线;组织学生绘制学校平面图,学生通过绘图掌握地图三要素。在“做”的同时也要强调“用例如:利用地球仪和地图上的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会用地图作向导到达目的地;利用数字地图规划出行路线;等等。地理工具的内容可以独立教学,也可以与其他主题内容结合起来学习。地理实践的内容可以结合“内容要求"和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要求加以实施。(新增)
    (四)跨学科主题学习(新增)
    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于学生的基础、体验和兴趣,围绕某一研究主题,以地理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开展综合学习的一种方式。
    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培育,关注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师生共同发展,以物化的学习产品(如各种文本、模型、设计图等)为基本学习成果。
    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聚焦真实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体现鲜活的实践特征。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包括制订学习目标、选取学习主题和内容、选择学习形式、选定学习场所、开展学习评价等环节,设计时要注意各环节之间的联系,突出整体效果。
    (1)学习目标的制订要以地理知识和方法为基础,以地理学习方式和过程为支撑,融入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重在利于学生增长知识见识、提升综合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达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要求。
    (2)学习主题和内容主要选取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家乡环境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变化、乡村振兴等方面真实存在的事物和现象,设计的问题具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3)学习形式要根据学习内容适当选择,如项目式学习、单元式学习等。主题学习要突出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主。
    (4)学习场所不局限在校内,要调动相关社会资源,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和社会大课堂,提高他们在真实环境下学习多学科知识并运用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5)学习评价要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发展水平展开,充分运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增值性评价、综合性评价等方式,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变化及学习成果等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
    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时容量不少于本课程总课时的10%。各地区或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具体学习活动可以参考附录2中所列出的活动,也可以结合“内容要求”,充分挖掘本地区的课程资源自主设计。在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在跨学科主题学习框架下,体现不同的学习方法和路径。
    案例1 探访“地球之肾”——湿地
    湿地通常是指地表过湿或经常积水、生长湿地生物的地区。湿地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以及提供食物、工业原料、旅游资源等方面的作用。湿地公园是以湿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多样化湿地景观资源为基础,以湿地的科普宣教、湿地功能利用、弘扬湿地文化等为主题的生态型主题公园。湿地公园是中学地理、生物学、数学、信息科技、体育与健康、艺术等多门课程的教学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1.核心任务
    在湿地环境中开展野外综合考察,对湿地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进行观察、测量和记录,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地理关联,全面认识湿地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积极提出保护湿地的措施和建议。
    2.学习活动方案
    【学习目标】
    (1)能够从不同的视角聚焦湿地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提出开放性、有价值的问题。
    (2)能够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相关软件,结合“经纬度”内容制作电子地图,设计和规划合理的考察路径,确定研究区域和问题,并完成地图知识的学习。
    (3)通过实地考察湿地公园,或者利用各种湿地或湿地公园的视频资料,探究湿地生态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评价湿地公园规划的合理性和存在的问题,逐步积累在真实情境中学习的经验,提高对跨学科问题的研究能力。
    (4)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团队协作、调查研究、语言表达等能力,提高数字素养、创造力,逐步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形成勇于创新、主动学习的良好品格。
    【设计思路】
    本学习活动设计思路如图3所示。

    图3 案例1学习活动设计

    3.学习活动实施
    【确定任务群】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人类为什么要保护湿地?"这一主题问题进行“头脑风暴”。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由“为什么做”到“做什么”再到“怎么做”,层层追问,形成问题链,进而设计若干项解决问题的任务。通过相互衔接、步步深入的若干项任务,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生成问题和解决问题,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地探究和解决问题。
    【推进与实施】
    推进与实施是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尝试解决问题的环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搭建解决问题的“脚手架”,以便高效地推进活动的开展。活动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小组成员通过合作、交流、质疑、探究等多种方式参与活动,使学习活动的方式趋向多元化。
    任务一:制作湿地公园电子地图,规划考察路线
    学生从小组查找到的或教师提供的湿地公园的建设资料(如景观桥梁、水体面积、生态道路数量与面积等)中获取有效信息,了解湿地的基本自然环境;通过网络资源,查找和了解电子地图的用途;运用制图软件设计图例,在比例尺恰当的地理底图中添加各个景点的经纬度、相关图片、文字介绍等,形成不同主题的电子地图。通过该任务,引导学生运用经纬度知识和地图阅读等技能,以及所具备的数字素养,制作电子地图,设计考察路线,为进一步开展实地考察活动做好准备。
    任务二:探究湿地功能
    观测湿地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实地寻找水的来源并分析其功能,探究湿地在调节小气候、涵养水源等方面的作用。
    湿地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学生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动植物,通过同伴互助、聆听讲解及网络查询等方式,综合运用地理与生物学相关知识,认识动植物的特性,分析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对湿地动植物的考察结果,可记录在表1中。
    表1 湿地动植物考察记录
    景点
    名称
    动物
    植物
    形成这些特性的原因(分析生物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名称
    特性
    名称
    特性


















    通过完成该任务,学生对湿地生态会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感受并认识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等方面的多种功能,充分体会湿地与人类活动的密切相关性。
    在任务一和任务二的基础上,学生还可以深入研究其他感兴趣的问题。例如:湿地生物种群地图——调查湿地环境生物种群,绘制成图(地理和生物学、数学、信息科技的跨学科融合);湿地定向越野——将湿地的优良环境与定向运动相结合(地理和体育与健康的跨学科融合);“湿地与人类的关系”大型活动——开展湿地生态价值学习、湿地知识问答等活动(地理和生物学、道德与法治的跨学科融合);“湿地之美”作品展示活动——通过收集和自制的各种作品,展现和欣赏湿地的景观之美、生物之美、功能之美、艺术之美(地理和美术、语文、生物学的跨学科融合)。
    任务三:提出湿地保护建议
    学生在了解了湿地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上,对在湿地考察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保护湿地的建议。例如,可以通过制作模型、写小论文、写推介信、拍摄微视频、绘画、模拟政协提案等活动方式,提出湿地保护建议,并论证其合理性及可行性,为保护湿地献计献策。
    【成果展示与交流】
    教师为学生搭建成果展示交流的平台。学生通过平台向全班同学展示个人设计,进行解说,并反思其合理性;组内成员之间、小组之间展开交流,并进行评选。
    4.学习活动评价
    学习活动评价要以学习目标为依据,以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为标准。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开发多种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量表,如选题评价表、活动过程评价表、作品评价表和综合评价表等,釆用多种评价方式,实现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评价应伴随整个学习活动过程。通过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加问题探讨的深度,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最终聚焦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案例2 我的家在这里
    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山川河流、人情风物、历史沿革、产业发展、商贸流通、文化嬗变等进行研究时,因为具有亲身体验而感到亲切,研究起来兴趣盎然。本学习活动围绕“家乡”这一主题,将地理课程及其他课程中涉及的乡土知识,以及学生身边的各类学习资源进行整合,设计为一个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1.育人价值
    (1)将书本知识应用于认识家乡的实践活动中,学以致用,发展知行合一的品格。
    (2)深入了解家庭、学校、社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激发对家乡的情感,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3)学习乡土实践的方法,提升社会调查、人际交往和跨学科学习的能力。
    2.学习活动设计
    (1)活动内容与学科知识以及社会资源的整合
    本学习活动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学生运用从书本中学到的学科知识和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和实践,在追寻自己家乡的变迁中,不断形成问题、产生兴趣,自主建构学习框架,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此过程中,家乡的地理、历史、文化等知识综合呈现,与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的过程形成自然融合的整体。
    本学习活动的形式以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为主,主要设置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
    一是调查家乡的地理环境及人们的社会生活。通过野外考察、社会调查、资料查阅等方式,从不同视角认识家乡地理环境与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如本地区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传统民居的结构、造型等方面的影响;从地形、自然资源、交通等方面分析城市或乡村形成与变迁的主要因素。完成这些学习任务,需要运用地理、美术等知识。
    二是调查家乡的历史变迁。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以时间为轴,结合社会发展的事实,感受家乡的变迁。例如,访问历史见证人、历史学者、阅历丰富的长者等,从不同层面、多种角度收集历史素材。家庭也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源。家谱,不同时代的照片、图片、实物,以及长辈对往事的回忆,皆有助于学生了解家庭的变化,并由此反映出家乡的变迁。完成这些学习任务,需要运用历史知识。
    三是调查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要以家乡发展的真实人物和事件为抓手,从具体案例中领会家乡的发展,如家乡的环境变化、经济发展等。在社会调查的过程中,感受家乡的新面貌,如果发现存在问题,可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的建议。完成这些学习任务,需要运用地理、历史、道德与法治等方面的知识。
    本学习活动主要是围绕学生日常生活的居住地和学校开展的,周围的人与物都可以作为本学习活动的资源。例如,学校周边传统宅院与新建小区比邻,传统与现代并存。学生既可以实地观察传统民居与现代居民区在格局、造型等方面的特征,又可以从历史、地理角度看到家乡景观的变迁,感受家乡的发展。又如,学生及其家人、社区工作人员等也是重要的资源。通过自己家人对家庭今昔变化的描述,学生能够获得最为真实的感受,强化对家乡的认识。
    (2)学习活动目标
    ①通过考察、调查、访谈、参观等活动,在真实的环境中识别平原、丘陵、山地等地形类型,说出地形、交通、自然资源等条件对家乡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传统民居所反映的地方文化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②结合相关图文资料和访谈活动,了解并简要分析家乡环境、人们生活变化的状况及原因;发现家乡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合理的建议,在实践中学会如何行使公民的监督权。
    ③通过走进社区等活动,切身感受学校所在地区的变化,热心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有为建设美好社区贡献力量的愿望。
    ④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收集、分析、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和分享的意识。
    (3)活动过程设计
    本学习活动分为前期活动、中期活动和后期活动三个环节,需要学生分阶段完成(图4)。在此过程中,需要制作活动任务单,分解不同阶段的学习要求,帮助学生明确阶段任务,发现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图4 案例2学习活动设计
    前期调查中的问卷调查,主要围绕学生熟悉的家庭和学校展开,基本内容包括:家乡的自然环境状况(如地形、气候、河流);家庭居住条件,家庭所在1千米范围内居住地生活设施情况等;学校所在地情况调查(如地名的由来)。
    中期实地考察、参观调查分组进行,根据获得的调研信息和兴趣,确定各组的研究专题,如家庭居住环境或生活方式的变化对比、居住地的选址和民居特色,为家乡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各组依据确定的研究专题,再进行更为深入的专题调研。
    后期成果展示形式可多样,如调研报告、考察叙事、访谈记录、录音录像等。
    3.学习活动评价
    本学习活动的评价釆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设计学生学习过程观察表、学习任务单、学习过程评价表、学习结果评价表等,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家长评价等,共同形成对学生跨学科知识运用水平、学习活动表现等方面的记录和评价,全面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变化。
    (1)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思考讨论、动手操作等方面的情况和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记录和评价学生对相关学科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交流合作、组织协调、工具使用等方面的能力,并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通过评价表的形式,将学生自评、互评的记录表,以及学生在本次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记录,作为评价学生的基础。由专家、教师、家长、学生等群体对学生的学习作品、交流展示、活动体会进行评价,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变化,引导学生在全面提升的基础上,树立信心,展示特长,实现个性化发展。
    五、学业质量(新增)
    (一)学业质量内涵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地理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依据,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教材的编写等具有指导作用。
    (二)学业质量描述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分为认识全球、认识区域两大部分,共五个主题,地理工具和地理实践贯穿其中。地理课程学业质量标准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特点,综合评定学生面对不同的情境时,在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价值观、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反映出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和课程目标实现的程度。
    1.“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运动”学业质量描述
    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图像、模型、模拟演示实验、影视片段等工具和手段,能够秉持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简要描述地球与宇宙的关系,说明太空探索的意义和价值(综合思维);能够初步从系统、动态的角度,简要描述、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及其产生的自然现象,并将地球运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相联系,扩展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建立爱护地球的观念(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能够怀有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进行简单的天文观测等活动(地理实践力)。
    2.“地球的表层”学业质量描述
    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对于各种媒体中获取的地球表层环境的信息,能够初步从系统、动态的角度,简要分析、概括地球表层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环境要素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点(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能够秉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选择恰当的实例简要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人地协调观);能够在地理实验、社会调查、野外考察等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一定的技能,较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地理实践力)。
    3.“认识世界”和“认识中国”学业质量描述
    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对于从各种媒体中获得的世界和中国的地理信息,能够凭借所具备的空间—区域意识,选择、提取世界或中国不同空间尺度地区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等地理信息,并加以描述(区域认知);能够从系统、动态的角度,简要分析区域地理特点与差异、区域间的联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能够秉持区域协调发展的观点,针对某区域出现的人地关系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人地协调观);能够在认识家乡的地理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具有为家乡环境保护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地理实践力)。
    六、课程实施
    【变化点总述】
    2022年版课标将2011年版课标的“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改为“六、课程实施(一)教学要求;(二)评价与考试命题;(三)教材编写要求;(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五)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五个部分,表述变化,“(五)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为新增内容。
    (一)教学建议
    地理教学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学生已有认知基础为起点,遵循学生发展规律,聚焦重要课程内容,合理选择教学素材,优化、丰富学习活动。教师既要保持板书、板图等传统地理教学手段的优点,又要融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设计具有整体性的教学活动过程,努力形成教学特色,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核心素养提升的成长环境。
    1.教学目标设计要体现核心素养培育的整体性
    教学目标是地理课程目标的具体体现,是教师所预期的学生阶段性学习结果,既用于统领教学设计的内容、方法、活动、评价等部分,也用于学生把握自己的学习方向。
    教学目标要与地理课程目标保持一致,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考虑地理课程的整体性和学生发展的连续性,体现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发展特点,相互照应,循序渐进;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差异,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学习需求、个性特点等,以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充分体现地理课程不同阶段核心素养培育的侧重点,避免机械套用核心素养的名称;各项目标之间既有层次,又有联系,做到具体、可测。
    例如,教师在制订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教学目标时,可以从整体性角度制订教学目标,并注重分析课程内容中不同学习主题关于认识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要求,加强衔接。首先,将“大洲地形”的教学目标制订为“通过阅读某大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初步掌握认识大洲地形的方法”。在后面讲授“中国地形”时,则将教学目标制订为“利用初步掌握的认识大洲地形的方法探究中国地形特征”。两个教学目标的制订各有侧重,相互照应,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从概括具体大洲的地形特征,迁移到概括不同大洲地形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分析地形特征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再到运用这一方法探究中国地形特征,形成完整的对“地形特征”概括、探究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出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的提升过程,也展现了具体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
    2.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设计要聚焦重点内容
    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突出重点教学内容,精选教学素材,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内容要求”相关学习主题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加强内容之间的关联性;需要拓展学习内容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和接受能力,避免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围绕教学重点,合理安排每节课或每个单元的学习活动数量,设计好活动之间的递进关系,避免过多或过于零散的活动,努力保持学生学习过程的完整性。
    例如,在“认识中国”主题中,“认识分区”和“认识家乡”的内容要求是分开的,“认识分区”中有“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区域城乡分布和变化,推测该区域城乡发展图景”的要求,“认识家乡”中有“进行野外考察并利用图文资料,描述家乡典型的自然与人文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时,如果城乡分布变化可以作为学生家乡典型的地理现象,就可以将上述两条内容要求整合到一个教学单元中。在这一单元中,将家乡所在区域作为“某区域”的例子,组织学生进行家乡城乡景观的实地考察,并指导学生结合图文资料,描述家乡城乡分布和变化,推测家乡未来城乡发展的图景。鉴于“内容要求”中只要求描述家乡典型的地理事物,教学中可以将典型的地理事物定位于城乡变化,围绕这个重点精选和组织其他乡土材料,使这个单元主题鲜明、重点突出。
    3.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要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需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素材和表达方式,以及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任务或活动的设计要多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和同学间合作学习的机会,预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理解、行动、试错、交流和发现问题;要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师生互动共同达成目标的过程,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地引导学生,鼓励他们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大胆质疑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动探索自己感兴趣的地理问题,并在他们遇到学习困难时提供帮助。
    例如,在学习中国自然地理概貌时,教师要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创设情境,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兴趣。教师可利用图像、视频展现不同区域人们生产生活的场景,并提出问题:不同区域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相同吗?同时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主地层层追问和思索:不同区域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哪些不同?这些不同与地理环境有关联吗?用什么证据说明地理环境是不同的?用什么方法能描述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提供中国地形、气候、河流等分布图和典型的景观照片等。教学组织形式可以是分组学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这些资料,尝试将中国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并描述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小组之间可以交流各自的分区方法,找出异同,再对自己的探究结果进行反思和改进。
    4.教学活动要强化基于真实体验的地理实践活动
    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如地理实验、社会调查和野外考察等,使学生有机会在真实环境中经历体验式学习。七年级、八年级应至少各组织一次户外地理教学实践活动。
    地理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要与课程内容相结合,让学生体验“认知—实践—深化认知”这一完整的地理实践过程。要尊重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个性化感悟、感知和价值判断,帮助学生在个人体验的基础上逐步提升核心素养。地理实践活动要培养每个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给学生自主设计和实施活动方案的机会,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利用各种地理教学资源,开展户外观察、观测、讨论、展示等活动。有条件的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可合作探索地理实践户外基地的建设,以便统筹人力、物力以及活动场所,增加地理实践活动开展的可行性。地理实践活动多与跨学科知识应用有关,地理教师可以与其他课程教师共同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
    例如,教师可以“不同产地、同一品种的苹果口感是否相同,为什么?”为议题,组织一次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并利用地图、苹果生长习性等信息资料,尝试分析苹果口感与产地自然条件的关系。活动过程中,学生可到水果店购买并品尝不同的苹果,或根据日常生活中品尝不同苹果的经验,确定要研究的两个或三个不同产地的苹果,可以是本地的,也可以是外地的。学生通过查找苹果生长习性的资料,分析某苹果产地的自然条件,探究该品种苹果生长过程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交流不同产地苹果口感的异同,尝试解释造成这种异同的原因,并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苹果。通过类似活动,学生可以从生产生活的角度对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形成较深刻的印象,并进一步认识人们的生产生活与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评价建议
    对评价的总体建议有以下几点。
    要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宗旨,坚持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要以课程目标、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学业质量标准为基本依据,多途径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达成课程目标要求的学业成就等信息,强化过程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科学、客观、准确和有效地测评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
    要充分发挥评价对地理课程日常教学的正面导向作用,切实引导地理教学方式方法朝着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向转变;切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扩展国际视野,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在诊断和激励学生地理学习的同时,也帮助教师改进地理教学方式。
    1.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侧重评价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进步情况,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1)评价目标的制订
    过程性评价的目标,应定位在对核心素养形成状况与发展水平的诊断上。正确理解和把握地理课程目标、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从学生立场出发,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科学制订评价目标。
    (2)评价方法的选择与使用
    评价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要符合诊断学生的学业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在评价过程中要灵活使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发挥不同评价方法的优势,规避其不足。较为常用的评价方法有纸笔测验、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等。
    (3)评价的实施
    应注重将评价渗透到地理教学过程各环节。建议对学生的答问、演讲、演示、绘图、读图与分析、观察与观测、调查、制作等各种活动进行评价,加强评价对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实时诊断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要重视多元评价,调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要对学生学习的全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而不是一次性的、针对部分内容的评价。地理学习评价建议釆用评语与等级、评分相结合的方式。
    (4)评价结果的解释
    评价结果的解释是对学生获得的学习成果的解读,其重点应放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发展上。针对不同学生的特有学情,对学习成果作出个性化、发展性的解读。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给予必要的、及时的、适当的鼓励性评价和指导性评语。评语既要简练、中肯,又要有针对性、有感情、有重点,使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体验成功,发现不足,知道努力的方向。
    2.学业水平考试
    学业水平考试是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和学业要求,对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进行终结性评价的考试。学业水平考试命题以考查学生地理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为目标,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充分体现基于核心素养的命题导向与立意,正确处理核心素养和学科内容、情境、任务之间的关系,准确测评学生地理课程的学业成就,落实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要求。
    (1)考试目的
    学业水平考试的目的,主要是检测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成就,同时为高一级学校招生提供重要依据。考试结果可为相关部门评价区域和学校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为改进教学提供指导。
    (2)命题原则
    第一,严格依照课程标准命题。全面理解和把握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要求。根据所要考查的核心素养选择测试内容,明确具体任务,并保证试题情境、任务难度等准确体现学业质量标准的要求。
    第二,坚持素养立意,强化育人导向。命题要有助于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与任务中,运用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以及发现、认识、分析和评价人地关系问题的能力,彰显地理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等方面的价值。同时,体现地理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地理学习朝着基于情境、探究问题、提升核心素养的方向转变。
    第三,创新试题形式,积极探索与素养立意相匹配的题型。试题设计要在素材选取、情境创设、设问方式、评分标准拟定等方面有所创新。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考查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等的发展状况。题型应支持和引导地理教学改革的方向,有利于以综合性、实践性为特点的地理课程教学的落实。
    (3)命题规划
    第一,制订考试方案。依据国家相关文件,正确领会文件精神,考查的知识和能力目标遵循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合理设置考试形式、考试时间、试卷分值与成绩使用办法。题型(如单项选择题、简答题、综合题等)结构合理,发挥不同题型的测试功能。试题难度控制科学合理,从内容、情境、知识应用等不同角度设置试题难度。考虑到地理课程涉及的内容范围较广,试题的开放性、综合性较强,需要阅读、获取、解读图示信息,一些试题还涉及地图等地理工具的运用,应科学确定考试时长。
    第二,明确命题内容和范围。命题内容要注重从整体上把握地理课程内容的结构性和关联性,避免从互不关联的、过细的知识点角度选择测试内容。命题范围应涵盖本课程所涉及的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地球表层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世界的大洲、地区和国家,中国的整体面貌、不同分区及家乡等部分。
    (4)题目命制
    第一,命题立意。命题应从地理学科价值、时代需求、学生发展三个主要维度体现素养立意。注重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要关注与地理相关的国家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时代主题;要关注学生发展,特别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发挥考试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第二,情境创设。试题情境创设要考虑情境的真实性、地域性、适切性、多样性、契合度等。选取的情境素材要源于地理环境中真实存在的具体事物或现象;情境的描述和展开要符合生活常识、地理学科逻辑;情境新颖,但所涉地理事物或现象不要超出初中地理课程内容范畴;情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但不要超出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情境类型多样,如生活情境、生产情境等,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情境呈现方式多样,能充分利用文字、图像、表格、地图等表达形式加以呈现;情境契合试题立意蕴含的地理思想、价值和主题;情境蕴含问题解决所必需的地理线索。
    第三,任务指向。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和学习内容的不同特点,分别综合考查学生面对真实的情境和问题,在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以检测课程目标的达成度。重点测评学生在完成地理事物和现象识别、地理差异比较、地理综合分析与地理工具运用等任务过程中的表现。完成具体任务所需的基础知识、能力和方法不能超出“内容要求”。任务设计应具有合适的思维水平层级,体现良好的思维梯度。
    第四,评分标准。评分标准的拟定要遵循学业质量标准,符合育人理念。评分要点准确,分值权重合理,等级描述清晰,便于阅卷操作。要特别注意:根据答案的开放度、探究性等因素,合理拟定评分标准;根据试题难度和思维含量,通过等级描述、要素分析等方法,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进行科学的评定。
    以测评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样题与说明
    【样题】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地段的铁路采用如图5所示的“灯泡”形迂回线路,当火车头拖着长长的“尾巴”行驶在崇山峻岭中时,火车运行俨然成为一道风景。随着铁路工程技术的发展,有些“灯泡”形线路被“裁弯取直”,逐渐被隧道和桥梁取代。

    图5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与铁路线路布局
    1.图中采用“灯泡”形线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若规划建设的高速铁路经过A和B,你选择采用取直线路还是“灯泡”形线路?说明理由。
    3.你认为“裁弯取直”后那些以前的老线路,还有再开发利用的价值吗?说说你的看法。
    【说明】
    1.测试内容
    地形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很大,其中,山地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影响尤为显著。与平原相比,在山区修建铁路,不仅要考虑山地地质构造、坡地的稳定性、洪水等因素,还要考虑建设成本、修建的难度、技术的可实现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等其他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线路的选择。本题考查的核心素养包括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2.具体任务
    第1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考查学生能否运用地理工具获取地理信息、加工地理信息和表达地理信息,能否通过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说明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需要学生运用等高线原理,说明因山区地形起伏大,为了降低线路坡度,一般采用盘山曲折的线路设计。图中采用“灯泡”形线路,通过沿等高线迂回前进来减缓火车线路的坡度,使火车运行更平稳安全。
    第2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需要学生比较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的区别,综合分析影响高速铁路线路建设的主导因素,并从资源利用和运输规划角度分析高速铁路选线。高速铁路具有快捷、准时、舒适等特点。修建高速铁路时,为缩短里程、减少通行时间,越来越多地采用取直线路。我国铁路工程技术发展快,可以通过修建隧道、架设桥梁来避免地形起伏带来的坡度问题,保证高速铁路的安全性。虽然开隧架桥建设成本较高,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已经具备了这样的经济实力,所以选择取直线路。
    第3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考查学生能否运用综合思维,从多个角度分析;是否具有资源再利用意识、绿色发展理念以及规划意识等。如回答有再开发利用的价值,就要考虑:老线路的材料如何利用;如何利用老线路沿线的自然风光,把老线路开发成旅游线路;老线路也可以作为备用线路;等等。
    3.情境创设
    本题情境涉及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山区交通运输方式、交通线路布局的变化。设置了普通铁路与高速铁路选线、取直线路和“灯泡”形线路的对比、老线路的再利用三个问题,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在山区修建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的变化过程。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山区交通线路建设中,越来越多地采用隧道和桥梁相结合的方式,这样不仅能够缩短里程,提高通行速度,减少通行时间,而且能够有效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试题情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有较强的探究性和开放性。
    (三)教材编写建议
    地理教材包括地理教科书、地理图册等。地理教科书的编写要充分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育人要求。对教科书编写有以下建议。
    1.充分体现教科书的育人价值
    地理教科书要将核心素养作为谋篇布局的纲领,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串联起丰富的地理课程内容,围绕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培育组织课程内容,展现地理课程内容的深刻内涵和价值追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地理课程中得到落实,使地理教科书的育人功能得到充分体现。
    2.合理组织教科书的结构体系
    教科书编写者可以依据不同的思路,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形成不同的教科书结构体系。搭建教科书的结构时,处理好学科逻辑与学习逻辑的关系、框架结构与体例结构的关系等,建构出地理知识与地理活动相辅相成的结构体系,以利于引导教师改变地理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精心选择教科书的内容素材
    教科书编写者要依据各主题中的“内容要求”选择内容素材。内容素材要突出科学性、典型性、时代性、真实性,能够很好地呈现主题内容;要多挖掘学生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地理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代入感,引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多展现中国社会发展的成就,结合课程内容讲好中国故事。内容素材的形式多样,如以文字、图片等为载体的案例、故事、诗词歌赋等,为学习情境的创设提供丰富的材料。学生利用精选的内容素材进行学习,在知识建构的过程和对知识意义的体悟中形成核心素养。
    4.大胆创新教科书的编排和呈现方式
    教科书编写者要在突出教学内容的探究性和实践性方面下功夫,使内容的编排和呈现方式适应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可以结合学习内容,釆用问题研究、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加以组织。语言要简明、通俗、科学、直观、生动、亲切,设计的活动要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经历与体验,难易程度恰当;提倡多采用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照片、遥感影像等呈现学习内容,尤其要注重中国版图的专业表达,加强国家版图意识教育;注重对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的落实,适当安排野外考察活动,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
    5.尝试研制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新型教科书
    教科书编写者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课程内容的直观性要求,使得信息技术手段在地理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教科书编写者应配合传统的纸质教科书,选择丰富多样的数字地图、音频和视频资源、数据可视化图,实现纸质教科书数字化,促使地理教学更直观、生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充分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
    调查并掌握学校地理课程资源的情况,分门别类地建立地理课程资源档案,逐步建立完备的地理课程资源库,为学校提升地理课程教学质量、形成地理课程特色奠定重要基础。
    教科书和教学所需的地图集、挂图、地理模型、标本、实验器材、图书资料、教学软件、实践场地等,都是学校应建设的重要地理课程资源。其中必备的教具和设备有地球仪、等高线地形模型、岩石矿物标本、地形地貌模型、幻灯机,必备的教学用图有东西半球图、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行政区划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水系图、中国矿产资源分布图、中国交通图、省级行政区地图、本市(县)地图,以及展现世界地理景观和中国地理景观的图片等。
    建设专门的地理实践资源。学校原则上要配置地理专用教室,逐步配备地理室内外实验、社会调查、野外考察的相关资源与设备。例如,提供室内地理模拟实验(如水循环、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的基本实验材料,配备相关的数字资源(如导航软件、星空观测软件、3S辅助教学软件、遥感影像等)。
    重视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积累和更新。除添置相关资源外,还可自行设计和制作各种地理教具、模型,开发各种地理教学软件。
    2.利用学生学习经历资源
    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性资源和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组建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地理实验、社会调查、野外考察等活动;指导学生编辑地理小报、墙报,布置地理橱窗;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广播站或有线电视网、校园网传播自编的地理节目;等等。教师应尽量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学生的这些学习和实践成果。
    3.开发社会地理课程资源
    校外地理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学校所在地区的各种自然和人文地理事物,都是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科技馆、气象台、地震局、天文馆、博物馆、展览馆和主题公园,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政府部门,广播、电视、报刊等信息媒体,区域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等。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联系,寻求多种支持,合理开发利用校外地理课程资源。
    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参观、研学旅行等活动;也可以邀请有关人员到学校进行演讲和座谈;有条件的地区可创建地理实践基地。
    4.利用数字与网络资源
    充分利用网上数字地理资源,如地理数据、数字地图、视频素材、数据可视化图,以及相关计算机应用软件等。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地理。
    教师在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时,要注意所选资源的科学性、思想性、适宜性,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倡导校际地理课程资源的共建和共享,为创设生动、丰富、有效的地理教学活动服务。
    (五)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
    1.课程标准培训建议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要釆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帮助教师理解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为培训重点,突出核心素养反映的课程育人价值;以重点阐释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的新结构、加强地理实践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新要求为培训的主体内容,展现地理课程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以教师在理解和落实课程标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困惑为切入点,释疑解惑,着力提升培训效果。
    2.教学研究建议
    各级教研部门要紧紧围绕课程标准的实施、教科书的使用,并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学生发展实际,整体设计教研方案。指导各校地理教师研究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新变化及其对地理教学带来的重大影响,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研究教学实践中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可能出现的难点和问题,开展常态化的、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研究和总结教研经验、培育典型、示范推广,以点带面,引领、推动和深化地理教学改革。
    3.校本教研建议

    各学校要基于校情开展有针对性的地理教学研究,充分发挥学校地理教研团队(教研组)的作用,使同伴研究与个人反思相结合,促进教师更快地提高地理教学能力,聚焦地理教学中的难点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探索解决策略和方法,提供富有针对性的问题解决方案,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和行为;鼓励地理教师积极参与其他课程的跨学科教研活动,相互借鉴,探索地理课程跨学科、综合性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新范式;鼓励教师基于学校实际和当地自然、人文特点,开发地理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基于自身经验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感悟地理的奥妙和魅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附录
    附录1 地理学习活动参考示例
    2022年版课标
    2011年版课标
    【示例1】
    活动主题:星空观察
    活动目标:使用星空观察工具观察宇宙中的星体,并描述观测到的星体和宇宙,对探索宇宙产生好奇心。
    活动过程:
    (1)了解肉眼能够观察到哪些常见星体,学会使用教学用天文望远镜。
    (2)在晴朗的夜晚,在空旷、远离城市灯光干扰的高处(减少建筑物遮挡),做好观察的准备工作;借助软件了解星空状况。
    (3)用肉眼、教学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星空。观察北斗七星、北极星,以及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等。
    (4)查找资料,描述所观测到的星体的特征。
    活动成果:用肉眼、教学用天文望远镜,或借助相关星空软件观察星空中的星体,并描述观测到的宇宙环境。
    活动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观察方法、态度,使用工具、软件的熟练程度;观察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参与交流、讨论);能否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示例2】
    活动主题:探究时差对国际交往的影响
    活动目标:认识时差的存在及时差对国际交往的影响,提出解决时差影响的方案,增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1)用地球仪或图示、区时换算盘等方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作区时换算盘),解释时差的存在,并简单说明时差存在的原因。两人一组,交替给对方解释时差。
    (2)用具体事例,说明时差对国际交往的影响,如对国际体育赛事收看、国际旅游出行、国际金融市场开闭市时间等的影响。
    (3)讨论在国际交往中怎样解决时差影响问题。
    活动成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明时差的存在,拟出解决时差影响问题的方案(例如:根据国际比赛地的比赛时间,估算国际体育赛事的转播时间并制作转播时间表;科学规划国际旅行的出行日程,如航班时间、旅行的安排等)。
    活动评价:能否清晰地表达时差的存在及其对国际交往的影响,表现出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能否提出解决方案,表现出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示例3】
    活动主题:设计北纬30°沿线的环球旅行路线
    活动目标:感受世界自然景观的复杂多样、文化生活的多姿多彩,增进对世界的了解。
    活动过程:
    (1)在世界地形图和世界气候图(或地球仪、数字地图等)中,找到北纬30°线。描述北纬30°线附近若干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点与差异。
    (2)设计北纬30°沿线的环球旅行线路,并在地图上标示出来。
    (3)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并推测北纬30°沿线典型区域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特点。
    活动成果:完成北纬30°沿线的环球旅行线路图,并写出该线路设计的说明书。
    活动评价:能否描述北纬30°沿线自然与人文两方面的特征,能否比较区域差异与典型景观差异。
    【示例4】
    活动主题:倡议“保护地球环境”
    活动目标:理解全球环境保护中合作的重要性,提高对全球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
    活动过程:
    (1)分组收集并共享全球性的大气、水、土壤等环境的现状、污染问题的资料,探讨全球环境问题,并形成一定的共识。
    (2)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从互联网上查找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学校,找到相关的联系方式。模拟给国际同龄学生写信,倡议保护地球环境。
    (3)分小组评价,评选出最好的倡议信,在班级内交流。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将班级最好的倡议信发给国际同龄学生。
    活动成果:对全球环境现状与问题形成共识,用书写信件的方式准确描述一个地理问题。
    活动评价:能否科学提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能否正确描述环境问题,是否具有基本的书写与沟通能力。
    【示例5】
    活动主题:通过“划区(块)”认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活动目标:领悟“划区(块)”是人们认识和研究地理环境复杂性的基本方法。
    活动过程:
    (1)选择某大洲或地区的地形图、气候图,在图上“划区(块)”,并解释这样“划区(块)"的目的和依据。
    (2)结合地图及相关资料,分析所划区域地形和气候的基本特征,推测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3)同学之间交流自己的“作品”,推动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
    活动成果:在图上呈现划出的区(块),对划分出的区(块)概括写出其地理特征。
    活动评价:能否根据一定的地理特征对所选大洲或地区“划区(块)”,并且运用所学知识描述不同区域的特点。(新增)

    【示例6】
    活动主题:讨论巴西热带雨林开发的利与弊
    活动目标:秉持人地协调观念,综合考虑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活动过程:
    (1)在地图上确定巴西热带雨林的位置,并观看相关影视资料或图片,了解热带雨林的景观特征。
    (2)阅读相关资料,讨论热带雨林对全球生态环境的作用。
    (3)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从角色的立场出发,对巴西热带雨林开发的利与弊展开辩论,并讨论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活动成果: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绘画、小论文等),对开发巴西热带雨林的利与弊表达自己的观点。
    活动评价:能否就本主题阐明自己的观点。(新增)
    活动建议
    就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问题,分别扮演地理学家、政府官员、热带雨林区土著居民、世界环保组织成员、开发商等角色,从各自角度提出见解。
    【示例7】
    活动主题:制作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地图名片
    活动目标:熟悉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相对位置,了解省级行政区的某些地理特色,增进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过程:
    (1)将空白的中国行政区划图贴在纸板上,并沿省级行政区轮廓将纸板剪开,打乱顺序。(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可共同作为一个单元。)
    (2)每个学生选取一个省级行政区的空白图。(如果人多,可以两人一组选择一个省级行政区。)
    (3)制作省级行政区的地图名片。每个学生在自己选取的省级行政区空白图中的相应位置上,标出省级行政中心并注明其名称;选择该省级行政区的一个典型或标志性的事物,如革命纪念地、文化遗产地等,设计该事物的图形标识,并绘制在省级行政区空白图中;在空白图的背面写上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地理事物的名称。
    (4)展示自己制作的省级行政区地图名片,利用名片介绍该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特色。(名片上至少包括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图形标识表示的典型事物及特色。)
    (5)交换省级行政区名片。自由选择名片交换对象,相互说出对方名片中的省级行政区及其地理特色,交换名片。
    (6)利用手中的名片,全班合作拼成一幅完整的中国行政区划图,并分享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活动成果:完成省级行政区的地图名片、中国省级行政区拼图,熟悉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相对位置及典型(或有代表性)的地理事物。
    活动评价:制作的名片是否美观,对名片的介绍是否准确,拼图过程是否流畅、迅速;评选出各环节的优胜者。(新增)
    活动建议
    开展拼图游戏、学习交流等活动。例如,开展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拼图游戏。
    【示例8】
    活动主题:创作、表演“一方水土一方人”情景剧
    活动目标:通过创作、表演情景剧,体会不同区域的差异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活动过程:
    (1)分组收集中国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特点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传统等素材,如以人们的衣食住行、人们的生产活动等为素材。
    (2)各组选取其中感兴趣的内容创作情景剧,并分角色进行表演。(情景剧要有故事性,便于分角色表演。)
    (3)各组在全班展演创作的情景剧,分享活动感受。
    活动成果:以小组为单位创作、表演情景剧。
    活动评价:小组合作创作的地理情景剧是否完整、合理,表演是否流畅、有趣;采用观众(家长、教师、学生等)投票的方式,评选优胜小组和单项奖获得者。
    【示例9】
    活动主题:“我心目中的未来城市和乡村”设计与绘画展
    活动目标:通过绘画的形式了解城乡景观差异,利用地理及相关知识设计未来城市和乡村,体会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及人与环境的关系。
    活动过程:
    (1)收集反映城市和乡村民居、民俗,历史与发展等的景观图片和其他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行实地参观考察。
    (2)设计并画出心目中的未来城市和乡村,撰写200~400字的设计思路说明。
    (3)在全班举办“我心目中的未来城市和乡村”绘画展。
    活动成果:完成“我心目中的未来城市和乡村”的设计说明和绘画。
    活动评价:设计思路和绘画是否有地理特色和创新性。(可以采用投票的方式进行评价。)(新增)

    【示例10】
    活动主题:定向越野
    活动目标:使用地图、指南针或其他导航工具进行导航、定位,设计越野路线,参与并完成定向越野活动,在活动中展现出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活动过程:
    (1)设计越野要求,如目标点位、在每个点位需要完成的任务,并将确定的点位标在地图上。
    (2)以小组为单位,评估到达目标点位可能遇到的障碍,制订合理的越野路线和策略。
    (3)在设定的比赛区域内,借助地图、指南针或其他导航工具,进行定向越野比赛。在比赛过程中要克服障碍,寻找和确定目标点位,完成定向越野活动。
    活动成果:使用地图、指南针或其他导航工具确定目标点位,查询路线,并完成定向越野活动。
    活动评价:能否使用相关工具进行定位、导航,在越野过程中是否具有合作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克服困难的勇气。(新增)
    活动建议
    开展运用地图、动手制作等活动。例如,使用地图、手持定位仪等进行“定向越野”活动;在地图上查找地名并选择到达该地点的最佳交通路线。
    附录2 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新增)
    参考示例
    学习主题
    学习活动设计提示
    探索太空,逐梦航天
    以小组或社团的形式,组织以“太空探索”为主题的艺术节或科技节,认识太空,了解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进程和所取得的成就。加深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理解,进一步了解中国太空探索取得的成就,思考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和价值,形成科学探索的兴趣与情怀。(地理、物理、历史、语文、美术等)
    组建学习小组或兴趣社团;梳理从古至今人类探索太空的线索,围绕感兴趣的话题展开探究,如太空真奇妙、中国太空探索的伟大成就等;从航天员、科技工作者的角度认识太空,例如,与语文中关于太空探索的课文相结合,了解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以科幻文章、太空艺术手抄报、航天模型、宣传视频、戏剧等形式展示探究成果,在校园内举办“太空探索”艺术节或科技节。
    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
    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探寻生活中与二十四节气密切相关的事物、现象,体验节气中人们特定的生产生活活动,用科学的语言和形象的图画,制作属于自己的《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图画书,深入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过程。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人地和谐发展之美。(地理、历史、语文、生物学、劳动、美术等)
    探讨二十四节气的内容和形成的历史过程,收集描写二十四节气的古诗词、谚语等,认识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通过查找资料、参与调查等方式,寻找生活中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事物和现象,发现不同节气中我国不同地区的人都有什么风俗习惯,如饮食与健康、农业生产、户外活动、节日等;在不同的节气中开展特定的生产生活活动,如将节气与农业劳动教育相联系等;编制《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图画书。
    应对全球
    气候变化
    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模拟各国代表在“联合国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言,拟定并发布联合声明。加深对全球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对人类影响的认识,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地理、生物学、道德与法治等)
    模拟“联合国世界气候变化大会”的主要环节,如确定讨论主题,模拟大会发言,拟定并发布联合声明等。以小组为单位模拟不同大会角色(如大会主席、各国参会代表等),根据角色和会议讨论主题收集资料,准备会议发言;召开模拟大会,各自阐述代表本国的观点和做法;根据各国发言,从气候变化的事实、影响及人类的应对措施等方面,拟定联合声明。
    区域发展
    编制某区域的发展方案,尽可能与具体案例相结合,如社区停车场或绿地的规划方案、村镇小学的建设方案,深入理解区域发展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关系,强调因地制宜,培养家国情怀,促进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地理、历史、道德与法治等)
    选择某个熟悉或感兴趣的区域,实地走访调查,深入了解该区域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现状,探讨该区域如何合理发展;查找资料,编制区域发展方案;召开由教师、家长、相关专家、当地居民等参加的方案论证会,探讨方案的可行性,并逐步修改完善;将修改完善后的方案以提案形式提交给当地政府,为区域发展建言献策。
    美化校园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校园平面图,尝试对校园环境进行合理规划,发现生活中的地理,学会利用地理知识和方法改善生活、学习环境,提升社会责任感,增强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的情感。(地理、数学、劳动、美术等)
    在教师指导下,学会阅读校园平面图,分析校园用地结构和功能布局,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如将传统花园改建为立体花园,将休闲区改建为不同年级学生交往的友情区,增设劳动园、模拟法庭等。各小组进行研讨交流,并将修改完善后的方案以提案形式上交学校。
    说明:在选用示例中的学习主题时,可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进行调整,设计基于学生体验的探究性问题、学习任务和实践活动,将课堂学习与社会调查、野外考察、设计制作等实践过程相联系,以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下,结合生活经验,充分借助网络、图书等不同学习工具和途径,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变化Word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