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必刷卷01——【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南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必刷卷01——【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南专用)(原卷版).docx
    • 解析
      必刷卷01——【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南专用)(解析版).docx
    必刷卷01——【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南专用)(原卷版+解析版)01
    必刷卷01——【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南专用)(原卷版+解析版)02
    必刷卷01——【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南专用)(原卷版+解析版)03
    必刷卷01——【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南专用)(原卷版+解析版)01
    必刷卷01——【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南专用)(原卷版+解析版)02
    必刷卷01——【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南专用)(原卷版+解析版)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必刷卷01——【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南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必刷卷01——【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南专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必刷卷01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南专用解析版docx、必刷卷01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南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绝密★启用前
    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01
    湖南专用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2023年湖南省高考生物学部分整体难度适中稍偏难,试卷整体能较好地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选择题侧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理解能力、识图能力,信息提取及分析能力,非选择题侧重核心知识的综合应用,解决实际的生产和生活问题。做到精选情景素材,综合考查学生能力,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预计2023年高考湖南高考生物学部分相较2021、2022年题型基本保持稳定,选择题以12+4(12道2分单项选择题和4道4分不定向选择题)的形式呈现,非选择题以5道大题的形式,但不会出现选做题,每本书出一道大题的概率较高,选择性必修三的部分既有选择题又有非选择题。

    2023年湖南地区试题情境生动。以情境为设问载体,有利于考查学生在解决情境中问题的能力。每一道试题均设置了合理的情境,情境生动,叙述明了。试题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人类生存环境和人体健康创设情境,把课标要求学习的基础知识与具体真实世界联系起来,考查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必备知识、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如本卷第1题和11 题以“乙型病毒性肝炎”人体健康为情境,第4题“农谚”文学素养中蕴含生物学知识,第10 题以“吃辣椒”生活实际为情境,第11 题以“乙型病毒性肝炎”人体健康为情境,第12 题以“双碳即碳达峰和碳中和”生态环境为情境,。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本草纲目》有言“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羊肉中富含蛋白质和铁、钠等无机盐,常散发出一种较强的膻味,膻味主要来源于皮下脂肪组织中含有的挥发性脂肪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羊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均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B.磷是构成细胞膜和某些化合物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
    C.缺钠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引发肌肉酸痛无力的症状
    D.羊肉皮下脂肪中的脂肪酸一般为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
    【答案】A
    【分析】1.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形成的酯又称甘油三酯不属于生物大分子;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液态,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
    2.磷脂等物质的元素组成是 C、H、O、N、P,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磷还是ATP,核酸的组成成分;
    3.神经细胞兴奋时 Na+内流产生兴奋,神经细胞Na+内流的方式为协助扩散,Na+运出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详解】A项错误: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
    B项正确: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磷脂等物质的元素组成是 C、H、O、N、P,故磷是构成细胞膜和某些化合物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
    C项正确:神经细胞 Na+内流产生兴奋,人体内钠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引起肌肉酸痛无力等。
    D项正确:动物脂肪中的脂肪酸通常是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
    故选A。
    2.如图是电镜下四种细胞中相关结构的照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光照强度影响该结构的分布与功能
    B. B在动植物细胞中分布广泛,与氨基酸的缩合反应和空间结构形成有关
    C.大肠杆菌分解葡萄糖主要在C中进行
    D.水通道蛋白可以协助水分子进出细胞,其形成过程与D密切相关
    【答案】D
    【分析】A是叶绿体,B为内质网,C是线粒体,D是高尔基体
    【详解】选项A错误:A是叶绿体,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光照强度影响叶绿体的分布和功能;
    选项B错误:B为内质网,广泛分布于动植物细胞中,与分泌蛋白等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的形成密切相关,氨基酸的缩合反应在核糖体中进行;
    选项C错误:C是线粒体,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大肠杆菌为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
    选项D正确:D是高尔基体,水通道蛋白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形成过程中需要高尔基体的加工。
    故选D。
    3.植物可通过自身合成的有机酸,与铝离子螯合形成无生理毒害的螯合物,避免植物根尖发生生理毒害。根据有机酸分泌的时间差异,分为如图两种不同的模式。模式1,植物在感受到铝离子胁迫后,能快速从根尖分泌有机酸到根尖周围对植物进行保护;模式2,植物在感受到铝离子胁迫后,要间隔几个小时才能从根尖分泌出有机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通过离子通道分泌有机酸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B.模式1铝离子可能直接激活分泌有机酸的离子通道
    C.模式2铝离子诱导有机酸的分泌过程中涉及基因的调控
    D.同一植物体可能同时存在模式1和模式2
    【答案】A
    【分析】1.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如离子通道进出细胞的物质扩散方式叫作协助扩散;
    2.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还需要消耗能量的方式叫作主动运输;
    【详解】A项错误:植物受到铝离子胁迫后能合成有机酸,将有机酸通过离子通道运输到细胞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B项正确:由题图可知,模式1反应速度更快,其原因可能是铝离子能够直接诱导激活分泌有机酸的离子通道。
    C项正确:模式2铝离子诱导有机酸的分泌过程中涉及基因的调控。
    D项正确:受到铝胁迫后,植物根尖为避免发生生理毒害,同一植物体可能同时存在模式1和模式2。
    故选A。
    4.农耕文明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生产、生活的实践积累。蕴藏在农业文化遗产中的传统观念和传统技术等农耕文明精粹,至今仍闪烁着智慧之光。下列理解中合理的是
    A.“豆子荚碰荚,稻子头碰头”,尽量增大种植密度可以提高产量
    B.“玉米带大豆,十年九不漏”,合理间作可以增加产量,收益更高
    C.“种田无它巧,粪是庄稼宝”,农家肥可为农作物提供生长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D.“深种玉米浅种麻,辣子种子扫帚拉”,播种深度影响种子萌发,花生应与玉米一
    样深播
    【答案】B
    【分析】关注生物学科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直指高考命题新动向。
    1.提醒农家肥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可为植物提供无机盐和CO2。
    2.糖类是主字的能源物质;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
    3.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光能等,进而提高产量。
    4.豆科植物的根系常有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可增加土壤中的含氮量。
    【详解】A项错误:“荚碰荚”和“头碰头”体现了合理密植,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光能等,进而提高产量,尽量增大种植密度会导致种植密度过大,植株相互遮挡、营养供应不足,反而降低产量。
    B项正确:玉米大豆间作,在时间、空间上进行了合理配置,豆科植物的根系常有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可增加土壤中的含氮量,促进玉米增产。
    C项错误:农家肥为农作物提供了物质,不能提供能量,农作物的能量来源是光能。
    D项错误:花生富含脂肪,脂肪氧化分解时耗氧量高,故花生种子播种时应浅播。
    故选B。
    5.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及其水解产物都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呈砖红色
    B.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黑藻叶临时装片,可观察到叶绿体随细胞质按一定方向运动
    C.低温与秋水仙素都可促进着丝粒分裂使染色体加倍
    D.用台盼蓝染液染色时,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
    【答案】B
    【分析】1.教材基础实验在全国卷及各地高考命都占有一席之地,几乎年年考,主要考生的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
    2. 还原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
    【详解】A 项错误:淀粉为非还原糖,淀粉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是还原糖,还原糖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呈砖红色。
    B项正确:活细胞的细胞质是流动的,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随细胞质按一定
    运动。
    C项错误:低温和秋水仙素都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D项错误:用台盼蓝染液染色时,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会着色。
    故选B。
    6.某科研小组通过实验研究两种抑制剂对某消化酶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均为最适条件),其中一种抑制剂能够与底物竞争酶的结合位点(酶活性中心),另一种抑制剂可以改变酶的结构而使酶活性降低,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图2是该科研小组利用相关装置进行一
    系列的实验来研究酶的特点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抑制剂Ⅰ可与底物竞争酶的结合位点
    B.在底物浓度为S,时,图1三组实验中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相同
    C.图2所示的实验可验证酶具有专一性
    D.若图2实验给予加热处理,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一定会提高
    【答案】A
    【分析】1.以曲线图及实验装置图的形式考查酶的相关知识,同时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及从曲线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符合高考对考生能力的要求;
    2.酶具有高效性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得到的;
    3.酶的作用条件温和需要适宜的温度;
    【解析】图示分析:




    B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底物浓度为S1时,第②组还未达到最大酶促反应速率,此时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但第③组此时已经达到最大酶促反应速率,底物浓度不再是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C项错误:图2所示的实验可验证酶具有高效性。
    D项错误:若图2实验给予加热处理,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不一定会提高,如高温会使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导致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减小。
    故选A。
    7.如图1表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64。提取
    该家系中Ⅰ2、Ⅱ2、Ⅲ3体内与甲病相关的基因片段,用限制酶Ⅰ酶切后进行电泳,结果
    如图2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甲病致病基因内可能缺少限制酶Ⅰ的酶切位点
    C.Ⅲ3和Ⅲ4再生一个女孩,该女孩两病兼患的概率为1/18
    D.Ⅲ1甲病相关基因酶切后电泳结果与Ⅰ2不相同
    【答案】C
    【分析】1.“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
    2.遗传平衡公式;p2+2pq+q2=1;
    3.甲、乙两病兼患的概率 = 患甲病的概率 × 患乙病的概率;
    【详解】A项、B项误:分析图1可知,Ⅱ2、Ⅱ3不患乙病,女儿Ⅲ3患乙病可确定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图1可知,I2、Ⅱ2、Ⅲ3均患甲病,根据图2可知,Ⅱ2具有两条带、I2、Ⅲ3具有三条带,说明Ⅰ2、Ⅲ3均为杂合子,Ⅱ2只含有一个甲病致病基因,则甲病致病基因内具有限制酶Ⅰ的酶切位点,并且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项正确:只分析甲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Ⅲ3的基因型为XAXa,Ⅲ4的基因型为XaY,再生一个女孩,基因型为 XAXa 或 XaXa,患甲病概率为1/2;只分析乙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Ⅲ4为人群中正常个体,根据乙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64可知B、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7/8、1/8,根据遗传平衡公式可算出人群中BB=49/64、Bb=14/64、bb=1/64,因此Ⅲ4的基因型为 14/63Bb、49/63BB,Ⅲ3的基因型为 bb,他们所生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14/63×1/2=)1/9,故Ⅲ3和Ⅲ4再生一个女孩,该女孩两病兼患的概率为(1/2×1/9=)1/18。
    D项错误:就甲病而言,Ⅲ1的基因型与Ⅰ2的相同,电泳结果也相同。
    故选C
    8.小麦的抗虫与不抗虫、抗倒伏与不抗倒伏分别由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 控制,
    如图为小麦育种模式图,其中相关序号表示育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②③④⑤均能产生新性状
    B.秋水仙素处理的甲、乙不一定相同
    C.方式②进行筛选前,获得的二倍体植株中抗虫抗倒伏的占1/4
    D.方式④⑤获得的种子播种后,可能得到具有其他优良性状的植株
    【答案】A
    【分析】高考试题多注重对生物学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的考查,体现应用性。本题以小麦育种为情境,考查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等可遗传变异的应用,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1.图中的育种方式及原理:方式①杂交育种,基因重组;
    方式② 单倍体育种,染色体数目变异; 方式③多倍体育种,染色体数目变异;
    方式④⑤诱变育种,基因突变。
    2.单倍体植物的特点是高度不育,但体细胞中只含有1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也可能可育,
    如蜜蜂中的雄蜂。
    【详解】A项错误:基因突变可产生新性状,故方式④⑤(诱变育种)能产生新性状;而染色体数目变异不能产生新性状,故方式②(单倍体育种)和方式③(多倍体育种)不能产生新性状。
    B项正确:在单倍体育种中,秋水仙素处理的对象是单倍体植株(幼苗);在多倍体育种过程中,秋水仙素处理的是正常植株(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C项正确:单倍体育种中,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基因型有四种,即 AB、Ab、aB、ab,所占比例相等,高度不育,经染色体加倍后得到的二倍体植株(1/4AABB、1/4AAbb、1/4aaBB、1/4aabb)中抗虫抗倒伏的占1/4。
    D项正确:方式④⑤为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可大幅度改良生物的性状,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因此,方式④⑤获得的种子播种后,可能得到具有其他优良性状的植株。
    故选A。
    9.进化过程中,同一祖先的物种在不同环境的作用下产生多种不同的新物种,从而适应不同环境,形成一个同源的辐射状的进化系统,即适应辐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加拉帕戈斯群岛的13种地雀是适应辐射的产物
    B.适应辐射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C.适应辐射形成过程中不同物种的种间竞争程度逐渐增强
    D.适应辐射对选择适合特定环境的水稻品种具有指导意义
    【答案】C
    【分析】1.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2.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解析】A项正确:加拉帕戈斯群岛13种地雀来源于一种原始地雀,由于环境不同而形成多个新物种,结合题中适应辐射的含义可知,13种地雀是适应辐射的产物。
    B项正确:适应辐射会产生新物种,发生了进化,则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C项错误:适应辐射形成不同的新物种,生态位会发生变化,不同物种的种间竞争逐渐减弱。D项正确:适应辐射形成多种不同的新物种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利于选择适合特定环境的生物,因此适应辐射对选择适合特定环境的水稻品种具有指导意义。
    故选C
    10.辣椒素与人体感觉神经元上TRPV1受体(可被辣椒素或40℃以上的温度活化的离子通道蛋白)结合后,能引起Ca2+等阳离子顺浓度梯度内流而产生兴奋,进而引起机体产生痛觉。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辣椒素和高温能激活TRPV1可解释“辣热同感”
    B.人吃辣椒后,可饮用热饮减轻灼热感
    C.吃辣椒后人副交感神经兴奋,进而会出现面红耳赤、呼吸急促等现象
    D.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或者受体一般都是通用的,不具有特异性
    【答案】A
    【分析】1.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详解】A项正确:TRPV1受体可被辣椒素或40℃以上的温度活化,引走起 Ca 2+等阳离子顺浓度梯度内流而产生兴奋,进而引起机体产生痛觉,所以“辣热同感”;
    B项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TRPV1能被40℃以上的高温激活,低温能抑制TRPV1 活性,减轻辣椒素引起的灼热感,所以饮用冷饮可减轻灼热感。
    C项错误:人吃辣椒后出现面红耳赤、呼吸急促等.现象,是交感神经兴奋后调节的结果。
    D项错误:一般情况下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只允许特定的物质经过,细胞膜上的受体只与特定的物质结合,二者都具有特异性。
    故选A。
    11.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高治疗困难,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研究发现,细胞因子与乙型肝炎的发生有关,甲类细胞因子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从而促进免疫炎症反应,乙类细胞因子则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这两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免疫反应的进行。人体肝细胞受到乙型肝炎病毒攻击初期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激活细胞Ⅲ的第一个信号来自过程⑤
    B.激活细胞Ⅲ的第二个信号是某种初始状态的T细胞
    (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细胞Ⅲ结合
    C.细胞Ⅰ在过程③中的作用是识别并裂解被感染的细胞
    D.细胞Ⅵ由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
    【答案】D
    【分析】1.B 细胞在抗原和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 细胞;
    2.体液免疫过程和细胞免疫过程;
    3.二次免疫是指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
    【详解】图示分析:细胞Ⅰ是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Ⅱ是记忆T细胞,细胞Ⅲ是B细胞,
    细胞Ⅳ是浆细胞,细胞V是记忆B细胞。
    A项正确:过程⑤表示病毒和B细胞的直接接触,激活细胞Ⅲ(B细胞)的第一个信号来自过程⑤
    B项正确:激活细胞Ⅲ(B细胞)的第个信号是某种初始状态的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
    C项正确:细胞Ⅰ是细胞毒性T细胞,过过程③中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后,病原体被释放出来,其可与抗体结合或被其他免疫细田胞吞噬、消灭。
    D项错误: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机体体时,细胞Ⅵ(浆细胞)可由记己忆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
    故选D
    12.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CO2的排放量不再增长,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数字表示 CO2 的排放量或减少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现碳达峰后,空气中 CO2的浓度仍可能会增加
    B.图中C、D能通过食物关系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C.若用图中的数字构建碳中和数学模型,则该数学模型是①=②+③+④
    D.与碳在生物成分和环境之间传递相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答案】C
    【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高考主干考点。命题体现生命观念、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常考常新。预测高考会出现与生活、社会联系密切的试题。





    【详解】A项正确:实现碳达峰后,空气中 CO2的浓度仍可能会增加。
    B 项正确: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关系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题图中C和D 表示消费者。
    C项错误:题图中CO2的排放量包括②、③、④、⑤、⑥,CO2的减少量为①,而碳中和指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故用图中的数字构建的碳中和数学模型是①=②+③+④+⑤+⑥。
    D项正确:线粒体是细胞呼吸产生并释放CO2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固定 CO2的主要场所。
    故选C。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番茄红素可用于保护心脑血管、预防和治疗癌症。酵母菌Y是能合成番茄红素的工程菌,番茄红素为脂溶性物质,积累在细胞内的脂滴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X为丙酮酸,丙酮酸分解为 CO2和[H]的过程不需要O2的直接参与
    B.柠檬酸循环发生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此阶段发生[H]与02的结合,释放大量能量,该过程需要线粒体内膜上相关酶的参与
    C.酵母菌Y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场所均不相同
    D.科研人员通过改变物质X进入线粒体的比例可提高番茄红素的产量
    【答案】BC
    【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模型、能量流动模型等是高中生物学中的经典模型,高考常依据这些经典模型,考查其变式等,注重对考生灵活运用能力的考查,是近年高考命题新方向。
    1.有氧呼吸的过程中,需要02直接参与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2.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都是葡萄糖在相关酶作用下生成丙酮酸的过程。
    【解析】A项正确:根据图示可知,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物质X,物质X进入线粒体后进一步发生反应,则物质X为丙酮酸,线粒体中丙酮酸分解成 CO2和[H]的过程不需要02的直接参与。
    B项错误:由图可知,柠檬酸循环发生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C项错误: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但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都是葡萄糖在相关酶作用下生成丙酮酸的过程。
    D项正确:据图可知,物质X一部分进入线粒体,一部分用于生成番茄红素,推测降低物质X进入线粒体的比例,有利于提高番茄红素的产量。
    故选BC。
    14.豚草原产北美洲,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在实地调查豚草的种群密度前,某校生物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模拟调查,教师给同学们模拟了一块长方形地块,如图所示,图中直角图案“L”代表豚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模拟调查能强化锻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样方法,能取代实地调查
    B.对于此长方形模拟地块,学生可以采用等距取样法进行取样
    C.通过科学取样后估算出的整个长方形地块的豚草数量就是豚草的种群密度
    D.调查长方形地块中的蚜虫的密度,适宜用标记重捕法
    【答案】ACD
    【分析】1.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2.调查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标记重捕法;
    3.随机取样的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解析】A项错误:模拟调查能强化锻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样方法,但实地调查能牧为准确
    地反映真实的种群数量,因此模拟调查不能取代实地调查。
    B项正确:学生可以采用等距取样法对此长方形模拟地块进行随机取样。
    C项错误:种群密度是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整个长方形地块的豚草数量除以长方
    形地块的面积才是豚草的种群密度。
    D项错误:蚜虫的活动范围小且活动能力弱,调查其密适宜用样方法不标记重捕法
    故选ACD
    15.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树常采用扦插繁殖,某生物研究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 NAA 对茶树插条生根的影响,完成了一组预实验,将实验结果制作成数学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NAA的生理效应与生长素相同,浓度越高促进插条生根效果越好
    B.应选用茶树的一年生插条,使用不同浓度的NAA处理茶树插条的形态学下端
    C.预实验与正式实验的差别在于浓度梯度,但都需要设置不含 NAA 的空白对照组
    D.在8~15 ppm 范围内缩小NAA 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可确定 NAA 促进茶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答案】BD
    【分析】教材拓展实验符合高考对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目标,教材拓展实验常以全新的面孔出现于各地高考试题中,侧重考查考生的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
    1.植物生长调节剂NAA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都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
    2.预实验可能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与正式实验相比,预实验的浓度梯度更大。
    【详解】析图示分析:



    A项错误:NAA具有与生长素类似的生理效应,据图可知, NAA 对插条生根的作用效果不是浓度越高越好。
    B项正确:应选用茶树的一年生插条,使用不同浓度的 NAA 处理插条的基部即形态学下端。
    C项错误:预实验和正式实验的浓度梯度不同,预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式实验不需要空白对照。
    故选BD
    16.青霉素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抗生素,也是目前全球销量最大的
    抗生素,可利用现代生物发酵技术进行规模化生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青霉素的发酵生产多采用好氧、液体深层培养的方式进行
    B.来源充足且廉价的培养基原料即可用于大规模发酵生产
    C.高产菌种可从自然界筛选,也可通过基因工程育种获得
    D.可采取适当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措施分离目标产物青霉素
    【答案】B
    【分析】1.青霉素是青霉菌发酵产物,青霉菌是异养需氧型生物;
    2.性状优良的菌种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出来,也可以通过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获得;
    3.如果发酵产品是微生物细胞本身可在发酵结束之后,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菌体分离和干燥,即可得到产品;如果产品是代谢物,可根据产物的性质采取适当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措施来获得产品。
    【详解】
    选项A正确:产生青霉素的青霉菌是需氧型生物所以需要采用好氧,规模化生产常采用液体培养方式;
    选项B错误:在生产实践中,培养基的配方要经过反复试验才能确定;
    选项C正确:高产青霉素的菌种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出来,也可以通过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获得;
    选项D正确:青霉素青霉菌的代谢物,可根据产物的性质采取适当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措施来获得青霉素。
    故选B。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13分)某小组欲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将某绿色植物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如图1所示),经黑
    暗处理后置于10 W的 LED灯下并测量容器内氧气的变化量,测量的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若不改变灯泡的功率,可通过 来调节光照强度。
    (2)图2中,B点时,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速率,理由是 。
    (3)如果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保持不变,则在5~15 min 内,该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 mol。
    (4)菜农们常采用夜间降低大棚温度的方法提高蔬菜产量,试说明这样做的科学依据是

    。 但是有一些菜农急功近利,将夜间温度降到10℃之下,其结果是大棚的蔬菜产量反而下降很多,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

    【答案】(1)调节光源与容器的距离
    (2)大于B点时,容器内氧气量不再变化,就整个植株而言,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但植物体某些部位(如根)只进行呼吸作用(合理即可)
    (3)6×10-7
    (4)夜间适当降温,降低了呼吸作用强度,有利于有机物积累降温程度过大可影响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合理即可)
    【分析】紧贴生产实践提高蔬菜产量综合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应用及实验。
    【详解】(1)图1中,若不改变灯泡的功率,也可以通过调节光源与容器的距离来调节光照
    强度,距离越近,光照强度越强。
    (2)图2中,B点时,容器内氧气量不再变化,就整个植株而言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但植物体某些部位(如根)只进行呼吸作用,故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高频易错点】由“将某绿色植物放在...测量容器内氧气的变化量”可知图2的对象是整个植株,而此问问的是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注意所问的对象是叶肉细胞还是整个植株。
    (3)据图2可知,0~5 min 内,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量
    =(5-4)×10-7mol=1×10-7mol;在5~15min 内,植物净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量=(8-4)×10-7 mol=4×10-7mol,如果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始终不变,则在5~15 min 内,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量=(10÷5)×(5-4)×10-7mol=2×10-7 mol,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量=净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量+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量=4×10-7mol+2×10-7mol=6×10-7mol。
    (4)夜间适当降温,可适当降低植物呼吸速率达到提高产量(即提高有机物的积累量)的目的。
    【必记字眼】单位时间内有机物的识累量、CO2的吸收量可表示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内有机物的制造量、CO2的固定量可表示总光合速率。
    若夜间降温幅度过大,则可造成植物呼吸作用强度过低,进而会影响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影响光合作用。
    18.(11分)某种动物体色的鲜艳与不鲜艳是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B/b 控制的相对性状,已知在含有基因B/b的同源染色体上有一条染色体带有致死基因,且致死基因的表达会受某种性激素的影响。根据下列杂交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根据实验三结果可知此种动物体色的鲜艳与不鲜艳中 为显性性状,判断依据是 。
    (2)根据实验三结果可推测致死基因位于 (填“B基因”或“b基因”)所在染色体上。根据实验结果能推测出基因型为 的雄性个体出现致死现象而此种基因型雌性个体存活。
    (3)若以实验三的子代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第(2)问中的推测,请写出实验思路及预期实验结果

    (4)在实验一中,若让F1中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则子代表型及比例为 。
    【答案】
    (1)鲜艳雌性鲜艳个体与雄性鲜艳个体交配,子代出现不鲜艳个体(或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2)B基因 BB
    (3)让实验三子代中雌性鲜艳个体与雄性不鲜艳个体杂交(第一组),并让实验三子代中雄性鲜艳个体与雌性不鲜艳个体杂交(第二组),观察两组杂交实验结果。
    预期结果:第一组结果为雌雄个体中鲜艳与不鲜艳个体的比例均为2:1;第二组结果为雌雄个体中鲜艳与不鲜艳个体的比例均为1:1。
    (4)雌性鲜艳:雌性不鲜艳:雄性鲜艳:雄性不鲜艳=7:1:4:1。
    【分析】遗传致死是高中生物遗传模块的难点,也是考生失分的“重灾区”,对考生的综合运用、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1.显隐性的判断方法“无中生有”为隐性。
    2.采用测交方案中的正反交,比较子代性状分离比可以推测亲本的基因型;
    3.利用棋盘法进行解题;
    【解析】结合题干及实验三的实验结果,可有如表所示的推论:
    题干及实验三结果
    得出推论
    1. 含有基因B/b 的同源染色体上,只有一条染色体带有致死基因。
    2. 致死基因的表达会受到某种性激素的影响。
    3.实验三结果中出现性状分离且雄性鲜艳个体与雄性不鲜艳个体的比例为2:1。
    推论1:此种动物体色的鲜艳对
    不鲜艳为显性。
    推论2:实验三的子代雄性鲜艳:雄性不鲜艳=2:1,推测基因型为
    BB的雄性个体致死,即致死基因
    位于B基因所在染色体上。
    (1)根据实验三结果中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可知此种动物体色的鲜艳为显性性状,判断依据是雌性鲜艳个体与雄性鲜艳个体杂交后子代出现不鲜艳个体。
    (2)根据表格中的推论2可知,致死基因位于B基因所在染色体上,并且基因型为BB的雄性个体致死而此种基因型的雌性个体存活。
    (3)若要以实验三的子代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基因型为BB的雄性个体出现致死现象而此种基因型雌性个体存活的推测,可让实验三子代中雌性鲜艳个体与雄性不鲜艳个体杂交(第一组),让实验三子代中雄性鲜艳个体与雌性不鲜艳个体杂交(第二组),杂交结果如图所示:






    由以上遗传图解可预期实验结果,即第一组实验结果为雌雄个体中鲜艳与不鲜艳个体的比例均为2∶1;第二组实验结果为雌雄个体中鲜艳与不鲜艳个体的比例均为1:1。
    (4)根据信息可推断实验一亲本中母本为BB,而父本为 Bb;则F1中雌性个体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1:1,而雄性个体基因型为 Bb。若让F1中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可利用棋盘法进行解题,具体如表所示:




    由前面分析可知,基因型为BB的雄性个体致死而此基因型的雌性个体存活,据此可以推出子代表型及比例为雌性鲜艳:雌性不鲜艳:雄性鲜艳:雄性不鲜艳=7:1:4:1


    19.(13分)甲状腺激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重要激素,担负着我们人体蛋白质、脂肪与糖类这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调节功能,还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可能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1)当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发热与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有关,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具有 的功能,此调节过程与直接刺激 (填“冷觉”或“热觉”)感受器引发的调节过程相似。
    (2)兴趣小组欲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功能,为使实验现象更容易观测到,应选择 (填“幼年”或“成年”)狗作为实验对象。
    (3)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通过“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来实现的,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不能直接作用于甲状腺的原因是 ;研究表明,正常状态下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还受到自主神经系统的调控,由此可判断作用于
    甲状腺细胞的信息分子有 。
    (4) Graves 病和桥本氏甲状腺病都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 Graves 病患者血清中存在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和持续较高浓度的甲状腺激素;桥本氏甲状腺病患者发病初期血清中可检出自身抗体和较高浓度的甲状腺激素,但随着病情的发展,甲状腺激素分泌逐渐减少。这两种疾病都属于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 病,推测 Graves 病患者体内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和促甲状腺激素对甲状腺的作用
    (填“相同”或“相反”),而桥本氏甲状腺病患者发病初期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的原因可能是 。
    (5)碘有“智力元素”之称,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微量元素,但摄入碘过多对人体也是有害的。研究发现,长期高碘饮食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为探明其机理,研究人员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饲养4个月后测定 其血清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请结合实验结果和所学知识完善长期高碘饮食导致甲状腺增生的机制模型(在方框中以文字和箭头的形式作答)。



    【答案】(1)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冷觉 (2)成年
    (3)甲状腺细胞膜表面没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特异性受体
    神经递质、促甲状腺激素
    (4)自身免疫 相同
    甲状腺细胞被自身抗体攻击而损伤,导致细胞内的甲状腺激素释放进入血液
    (5)如图所示。


    【分析】以甲状腺激素相关知识为背景,设置多层面设问,并要求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与高考的命题趋势吻合,预期今后高考很可能会出现这种设问形式。
    1.甲状腺激素的三大功能:促进细胞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激素作为信息分子,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
    3.过敏反应→对“非己”免疫过强;自身免疫病>→对“自己”免疫过强。
    【详解】
    (1)人体发热与机体产热增加有关,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能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
    此调节过程与寒冷条件下冷觉感受器兴奋,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的过程相似。
    (2)甲状腺激素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幼年时主要体现在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主要体现在影响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欲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功能,应选择成年狗作为实验对象。
    (3)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与特定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因此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不能直接作用于甲状腺的原因是甲状腺细胞膜表面没有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特异性受体。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调控,由此可判断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信息分子有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和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
    (4)根据题中信息可知, Graves 病和桥本氏甲状腺病患者体内都含有针对甲状腺的抗体,因此两种病都属于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自身免疫病。




    桥本氏甲状腺病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甲状腺激素分泌逐渐减少”可知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受损,分泌功能减弱因此推测患者发病初期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的原因可能是甲状腺细胞被自身抗体攻击而损伤,导致细胞内的甲状腺激素释放进入血液。
    (5)由实验结果可知,高碘饮食会导致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再结合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可推测出长期高碘饮食导致甲状腺增生的机制:长期高碘饮食→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下丘脑分泌的 TRH以及垂体分泌的 TSH 过多→促进甲状腺增生。
    20.(13分)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应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
    (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的关键是在野生水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植株,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2)北京2022年冬奥会在国家体育场馆使用了无水免冲智慧生态厕所,全程不用水且无臭无味,经过降解的排泄物可变成有机肥料供农业种植使用,这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中的
    原理,这项高科技中硝化细菌起了重要作用,根据所学知识推测硝化细菌能“除臭”的原理是 。
    (3)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但人类的过度砍伐正使它向着
    的方向演替。
    (4)有的科学家说,人类总是依靠科技的进步使自身更加适应环境,并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请对这种观点作出评价:

    (5)碳循环具有 ,因此达成碳中和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努力。我国政府向全世界承诺, CO2 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有人提出,为实现碳中和,可以直接引种生长速度快、CO2固定能力强的植物品种。你认为这种做法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 (1)基因(遗传)多样性
    (2)循环 硝化细菌能将周围环境中的氨气(NH3)最终氧化成硝酸盐(NO3-),可除去臭味
    (3)物种减少,结构简单(合理即可)。
    (4)这种观点太绝对。虽然科技发展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但在许多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做得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资源和环境状况正在朝着好的方向转化(合理即可)
    (5)全球性不合理,有可能造成外来生物入侵,对本地物种多样性造成威胁(合理即可)
    【分析】结合自己所学知识评价某一问题或针对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考查考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符合高考命题新动向。
    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态工程的原理有自生,循环,协调,整体;
    3.硝化细菌是能完成化能合成作用的自养生物;
    4.砍伐森林、过度放牧等使群落向着物种减少、结构简单方向演替;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等使群落向着物种增多、结构复杂方向演替。
    5.碳物质的循环具有全球性。
    【详解】(1)野生的雄性不育水稻与栽培种仍然是同一物种,但是其基因库有差异,体现了
    基因多样性,又称为遗传多样性。
    (2)无水免冲智慧生态厕所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体现了生态工程中的循环原理。
    硝化细菌是能完成化能合成作用的自养生物,结合所学的化能合成作用的原理,可以联想到其“除臭”的原理是硝化细菌能将周围环境中有臭味的氨气(NH3)最终氧化成无臭味的硝酸盐(NO3-),可除去臭味。
    (3)亚马孙雨林原本物种丰富,群落结构复杂,过度砍伐破坏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使当地物种减少,群落结构变得简单。
    (4)题干中科学家的观点是人类活动总是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比如人类进行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使生态环境正在朝着好的方向转化。
    (5)由于CO2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因此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直接引种生长速度快、CO2固定能力强的植物品种虽然能增加 CO2的固定量,但引种的植物与当地植物之间属于种间竞争,引种的植物生长过快很可能造成外来生物入侵,对本地物种的生存造成威胁。
    21.(13分)长穗偃麦草是小麦的一个重要野生近缘种,具有蛋白质含量高、抗多种真菌和病毒病害、耐旱、耐寒等优良性状,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了普通小麦一长穗偃麦草杂种植株,技术流程如图所示。植物体细胞杂交时两种植物细胞融合后会导致一方的染色体被排出,若在细胞融合前染色体发生断裂,形成的染色体片段可能不会被全部排出,而是整合到另一个细胞的染色体上,从而留存在杂种细胞中。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为 ,其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培育的幼嫩叶片处于 状态。
    选择普通小麦和长穗偃麦草的幼嫩叶片作为外植体,主要是因为

    (2)过程②需使用 酶处理才能形成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培养液中需要加入适宜浓度的甘露醇,目的是 。
    (3)过程③使用的化学方法有 (答出两种)等。过程④中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和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形成试管苗所需的植物激素比例不同,所以从脱分化到再分化的过程中要做的是 。
    (4)获得的杂种植株不具有两种原生质体的全部遗传基因,原因可能是

    【答案】 (1)脱分化 离体 幼嫩叶片中含有分生组织,更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2)纤维素酶、果胶 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以维持原生质体的形态和活性
    (3)聚乙二醇(PEG)融合法、高Ca2+一高pH融合法 更换培养基
    (4)融合前染色体没有发生断裂,导致染色体被排出或细胞分裂过程中部分染色体片段不能复制,从而不能传递给子细胞
    【分析】1.诱导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物理、化学、不能使用灭活的病毒处理。
    2.愈伤组织是由已分化的细胞失去特有的结构和功能形成不定形的薄壁组织团块,可再分化形成芽、根等器官。
    3.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详解】(1)幼嫩叶片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为脱分化,只有离体的组织、器官才能诱导形成
    愈伤组织。由于幼嫩叶片中含有分生组织,更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因此选择普通小麦和长穗偃草的幼嫩叶片作为外植体。
    (2)过程②为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原生质体培养液中需要加入适宜浓度的甘露醇,以保持一定的渗透压,维持原生质体的形态和活性。
    (3)过程③为诱导原生质体融合,使用的化学方法有聚乙二醇(PEG)融合法、高 Ca2+一高pH
    融合法。不同阶段的试管苗需要的植物激素比例不同,所以从脱分化到再分化的过程中需要更培养基。
    (4)杂种植株不具有两种原生质体的全部遗传基因,可能是因为融合前染色体没有发生断裂导致染色体被排出或细胞分裂过程中部分染色体片段不能复制,从而不能传递给子细胞。
    相关试卷

    必刷卷01——【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福建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必刷卷01——【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福建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必刷卷01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福建卷解析版docx、必刷卷01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福建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刷卷01——【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北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必刷卷01——【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湖北专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必刷卷01解析版docx、必刷卷01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刷卷01——【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河北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必刷卷01——【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河北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必刷卷01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河北卷解析版docx、必刷卷01高考三轮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考前20天冲刺必刷卷河北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