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01
    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02
    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03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来凤中学高2024届高二(下)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属于种群是( )
    A. 一个校园里生长着的各种各样高大的树
    B. 生活在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鸟类
    C. 一块菜地上生长着的大白菜、大蒜、大葱
    D. 生活在青海湖鸟岛保护区内全部的棕头鸥
    【答案】D
    【解析】
    【分析】种群指生活在同一地点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且符合种群的特征;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详解】A、一个校园里生长着的各种各样高大的树,这些树不是一个物种,故不是一个种群,A错误;
    B、生活在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雄鸟和雌鸟,这些鸟类不一定是一个物种,故不是一个种群,B错误;
    C、一块菜地上生长着的大白菜、大蒜和大葱不是同一个物种,故不是一个种群,C错误;
    D、生活在青海湖鸟岛保护区内不同年龄的棕头鸥为同一个物种的全部个体,故为一个种群,D正确。
    故选D。
    【点睛】
    2. 某研究人员为研究微生物与氧气的关系,把乳酸菌、酵母菌、硝化细菌分别培养在三个半固体培养基中,几天后观察,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中的微生物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B. 乙中的微生物在有氧与无氧的条件下呼吸作用的产物都有CO2
    C. 丙中的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D. 甲、乙、丙中的微生物均为分解者
    【答案】B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乳酸菌属于厌氧型微生物,因此沉在培养基的底部,对应丙试管;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因此均匀分布在试管中,对应乙试管;硝化细菌是自养需氧型生物,培养基上层氧含量高,菌丝会长在培养基表面。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中的微生物是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线粒体,A错误;
    B、乙中的微生物为酵母菌,其有氧呼吸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B正确;
    C、丙中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C错误;
    D、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属于生产者,D错误。
    故选B。
    3. 下图所示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相应的能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如果c1表示蚕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则b1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
    B. 图中b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C. 图中的c可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 图中d1/d可表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流经图中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a。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因此桑树呼吸作用所散失的热能可用图中的b来表示,图中的c和b1+c1+d1可分别表示桑树和蚕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
    【详解】A、b1+c1+d1可分别表示桑树和蚕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如果cC1表示蚕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d1表示蚕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则b1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A正确;
    B、图中b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B正确;
    C、图中的c可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正确;
    D、图中d1/d×100%可以表示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
    故选D。
    【点睛】1、能量流动的特点
    (1)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
    (2)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多。
    2、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1)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农田生态系统中,必须清除杂草、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
    3、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人是主要成员和中心环节。人们建立生态农业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作物所固定的太阳能(包括身体代谢的利用和生活上的利用),同时又要降低生产成本和避免环境污染,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4. 下列对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解读,合理的是
    A. 图1、2所示为种群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图3所示为曲线Ⅰ条件下种群的存活率
    B. 鱼类捕捞在图1的e点、图2的g点和图3的i点时进行,能获得最大日捕捞量
    C. 若图1为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Ⅰ为培养早期,Ⅱ的cd段酒精大量积累
    D. 图3曲线的i点,种内斗争最激烈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以曲线图为背景,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性知识,注意最大持续捕捞量和最大日捕捞量不同;种内斗争的剧烈程度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
    【详解】A、种群存活率越高种群的增长越快,图3所示曲线种群数量达到K/2时增长最快,达到K时增长最慢,符合曲线II条件下种群的存活率,A错误;
    B、图1的f点、图2的h点和图3的i点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但种群密度不是最大,不能获得最大日捕捞量,B错误;
    C、若图1为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实验条件下培养酵母菌,早期种群数量增长呈J型曲线增长,则Ⅰ为培养早期,随时间延长,氧气不足,酵母菌无氧呼吸导致酒精增多,即曲线Ⅱ的cd段酒精大量积累,会引起种群数量下降,C正确;
    D、种群密度越大,个体间因食物和空间等资源的斗争越激烈,图3曲线的i点并没有达到最大种群数量,D错误。
    故选C。
    5. 研究人员在调查某沙地的植物群落演替时,发现其自然演替顺序为: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多年生亚灌木→多年生灌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多年生草本群落在争夺阳光和空间方面比一年生草本群落更有优势
    B. 与草本群落相比,灌木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加复杂
    C. 多年生亚灌木群落里有草本和亚灌木,其自我调节能力比多年生灌木群落更强
    D. 该沙地主要植被是多年生灌木,与其根系发达,抗风和吸水能力较强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1)、空间结构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随着演替的进行,单位面积灌木群落合成的有机物比草本群落多,原因是灌木群落垂直结构比草本复杂,植物对光的利用率高,光合作用强;
    (2)、沙地的优势种是耐风沙与干旱的灌木。一般这类灌木的根茎干重比大于乔木,其适应性较强的原因灌木树冠低矮,具有很强的防风固沙的能力,根系发达,能从土壤中吸收较多水分。
    【详解】A、多年生草本因为在争夺阳光空间方面比一年生草本群落更有优势,因此多年生草本替代了一年生草本,A正确;
    B、灌木植物比草本植物更加高大,拥有更为复杂的垂直结构,B正确;
    C、多年生灌木群落里有草本和灌木,生物种类和空间结构更为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C错误;
    D、该沙地演替最后主要为多年生灌木,因为根系发达,有很好的抗风能力和吸水能力,更加适合在沙地生存,D正确。
    故选C。
    【点睛】
    6. 下列有关运用的方法或策略与其对应的目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目的之一是减少老年人口的数量
    B. 采用标志重捕法时标志物不能太醒目,目的是防止测得的种群密度值不准确
    C. 在田鼠数量达到“S”型曲线的K/2时进行防治,目的是防止发生鼠害
    D. 在田间喷洒性外激素,主要目是通过直接影响死亡率来降低种群数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1、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2、在田间释放适量的性引诱剂能干扰害虫的雌雄交配,是通过降低出生率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
    【详解】A、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目的之一是增加幼龄个体数,缓解人口老龄化,A错误;
    B、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的种群密度时,标志物太醒目,容易被其天敌捕获,会使标志个体减少,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大,B正确;
    C、在田鼠数量达到“S”型曲线的K/2之前进行防治,因为在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目的是防止发生鼠害,C错误;
    D、农田中大量施用性外激素,可以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进而降低出生率,D错误。
    故选B。
    7. 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连绵的燕山不同海拔高度植被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B. 影响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光照
    C. 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 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无分层现象
    【答案】A
    【解析】
    【分析】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在垂直结构上常表现为分层现象,植物的垂直分层是由于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动物的垂直分层是由于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因素,不同地形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它们常呈镶嵌分布。
    【详解】群落中的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而在海拔高度不同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是由于地形的起伏使植被分布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A错误;由于受光照强度的影响,群落中植物在垂直结构上出现了分层现象,B正确;动物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层与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关,故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C正确;不同地段的土壤性质、水分、温度、光照不同从而导致生物种类有差异,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D正确。
    故选A。
    8. 将一荒地改建成(复合种植的)果园后,该地的昆虫种类和数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果园中果树生长整齐,但该群落也有垂直结构
    B. 将荒地建成果园,说明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 若各种昆虫之间的竞争、捕食等关系发生了变化,会影响果树的产量
    D. 该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将保持不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1、植物的垂直结构与光照强度密切相关;另外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
    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的演替速度和方向进行。
    【详解】A、果园中果树生长整齐,但与灌木、草本等植物也可构成垂直结构,A正确;
    B、将荒地建成果园,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正确;
    C、若各种昆虫之间的竞争、捕食等关系发生了变化,能调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对果树的产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C正确;
    D、该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仍可发生变化,D错误。
    故选D。
    9. 为加大对濒危物种绿孔雀的保护,我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促进了绿孔雀种群数量的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促进了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
    B. 提高出生率是增加绿孔雀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
    C. 绿孔雀成年雄鸟在繁殖期为驱赶其他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
    D. 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是保护绿孔雀的有效措施
    【答案】D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
    (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
    (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
    3、隔离: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发生自由交流的现象.常见的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地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起促进性状分离的作用,是生殖隔离必要的先决条件,一般形成亚种,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的现象。
    【详解】A、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打破了种群之间的地理隔离,促进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A正确;
    B、提高出生率可以增加绿孔雀的种群数量,B正确;
    C、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C正确;
    D、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学和物种进化的知识,难度较低,识记教材基本内容即可。
    10. 下图所示为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c、d、e
    B. 若c的食物中d占1/3,假设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要使c体重增加3kg,需要a的量为120 kg
    C. 若通过人为管理增加某生物数量,则可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 能够保证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正常进行的关键成分是b、e
    【答案】B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a表示生产者,b表示分解者,c表示杂食性动物,d表示植食性动物,e表示无机环境。①表示光合作用,②③表示呼吸作用,④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详解】据图分析,a表示生产者,b表示分解者,c表示杂食性动物,d表示植食性动物,e表示无机环境,a、b、c、d可以构成生物群落,A错误;该食物网的食物链分别为:a→d→c,a→c,所以至少需要a为:3× 2/3 ÷10%+3× 1/3 ÷10%÷10%=120kg,B正确;若通过人为管理增加某生物数量,不一定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加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物种丰富度,抵抗力稳定性增强,C错误;能够保证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正常进行的关键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即a和b,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计算能力。
    11. 图1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图,图2是在理想环境和自然条件下的种群数量 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2中曲线X可表示图1中前5年种群数量的增长情况
    B. 图1中第15年种群数量最少
    C. 图1中第10年种群数量最多
    D. 图2中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受食物和空间资源以及天敌的限制,大多数种群的增长为S型,在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称为K值,此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增长速率为零,在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详解】A、据图1可以看出,该种群在前五年的种群的λ值不变,说明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所以该种群在前5年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是“J”型增长,而图2中的曲线X表示种群数量的“J”型增长曲线,因此图2中曲线X可表示图1中前5年种群数量的增长情况,A正确;
    B、图1中,10年到20年之间λ<1,则种群数量越来越少,在这30年中,该种群数量最少年份是第20年,B错误;
    C、图1中第10年λ值等于1,表示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相等,10年到20年之间λ<1,则种群数量越来越少,所以图1中第10年种群数量最多,C正确;
    D、图2中B点时位于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K/2处,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要求学生识记种群的特征;掌握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能分析图1各区段的含义及图2中的曲线类型,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12. 在退化荒丘上建成的塞罕坝林场是我国荒漠化治理的典范。为更好地管理、利用林木资源,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砍伐强度对塞罕坝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影响, 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24.0
    25.9
    38.6
    10
    13.24
    14.73
    15.64
    20
    72.54
    75.09
    81.08
    30
    161.87
    166.10
    171.12
    A. 适当砍伐,可以改变落叶松的种群的水平结构,从而减少竞争
    B. 可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
    C. 表中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增大均呈现了增加趋势
    D. 适度砍伐,使人工林保持持续的更新能力,可长期维持稳定的生产
    【答案】A
    【解析】
    【分析】表格分析:随砍伐强度的增加,生物量不断增加;在同一砍伐量情况下,随着年限的增加,生物量也逐年增多。
    【详解】A、落叶松种群有空间特征和数量特征,无水平结构,A错误;
    B、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B正确;
    C、通过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现了增加趋势,C正确;
    D、由表格数据可知,适度砍伐保持持续的更新能力,可长期维持稳定的生产,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和种群的特征,要求考生掌握估算种群密度的样方法,明确这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能理解种群的特征及含义,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3. 创新发展现代农业,保证粮食安全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力推广稻田养蟹(鸭)、麦田养鸡等农田互作模式能有效提升农产品的营养价值
    B. 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降低了劳动强度,也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应继续坚持下去
    C. 农业机械收割玉米、小麦,秸秆粉碎后直接还田,疏松了土壤,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D. 温室大棚技术的完善和普及,有效地提高了蔬菜产量,这和提高光能利用率有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详解】A、农田互作模式属于生态农业,能减少农药使用量,有效提高能量利用率,农田总产出增多,但不一定保证农产品的营养价值高于普通农作物,A错误;
    B、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环境污染,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要努力改变这种状况,B错误;
    C、玉米、小麦秸秆直接还田,秸秆中的能量没有为人所用,能量的利用率没有提高,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C错误;
    D、大棚技术使冬天不能利用的光能得以利用,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农田产出,D正确。
    故选D。
    14. 如果一个人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2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 % ,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
    A. 10千克 B. 55千克 C. 100千克 D. 110千克
    【答案】B
    【解析】
    【分析】能量的传递效率是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的两个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详解】此题中,食物链已经固定,传递效率也已经固定,只需要计算就行了,人增加1kg体重,将这1kg体重分出1/2(0.5kg)是靠食用绿色植物增加的,按10%的传递效率,人的体重增加0.5kg需要食用植物5kg;同理人的体重还有1/2(0. 5kg)是靠食用羊肉,人的体重增加0. 5kg需要使用羊肉5kg,这5kg羊肉需要食用小型植食性动物50kg,故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5+50=55 kg,B正确,A、C、D均错误。
    故选B。
    【点睛】考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及计算,本题不难,要求学生根据题意构建简单的食物网,然后根据能量流动传动效率来进行计算即可。
    15. 我国的酿酒技术历史悠久,古人在实际生产中积累了很多经验。《齐民要术》记载:将蒸熟的米和酒曲混合前需“浸曲发,如鱼眼汤,净淘米八斗,炊作饭,舒令极冷”。意思是将酒曲浸到活化,冒出鱼眼大小的气泡,把八斗米淘净,蒸熟,摊开冷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浸曲发” 过程中酒曲中的微生物代谢加快
    B. “鱼眼汤” 现象是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释放形成的
    C. “净淘米”" 是为消除杂菌对酿酒过程的影响而采取的主要措施
    D. “舒令极冷”的目的是防止蒸熟的米温度过高导致酒曲中的微生物死亡
    【答案】C
    【解析】
    【分析】参与酒精的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详解】A、“浸曲发”是将酵母菌活化,可以使微生物代谢加快,A正确;
    B、“鱼眼汤”指酵母菌在呼吸过程中产生CO2,使溶液中出现气泡,B正确;
    C、在做酒过程中,为消除杂菌的影响主要靠“炊作饭”,即蒸熟,C错误;
    D、“舒令极冷”是将米饭摊开冷透,防止温度过高导致微生物(酵母菌死亡),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需要考生结合酵母菌的代谢类型进行分析,理解题干中的相关术语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
    16. 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局部),图乙表示该草原食草动物捕食强度对生产者有机物积累速率的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鹰处于第________营养级;若蛇消失,导致鹰的数量增加,其原因是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除图甲所包含成分外,还有_____和分解者。分解者能将动物排遗物、动植物遗体残骸分解成的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功能。
    (3)图乙中,食草动物捕食强度低于a时,生产者有机物积累速率随捕食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确定该草原最大载畜 量时,食草动物捕食强度不能超过图中______点水平。该生态系统中某种牧草的环境容纳量是指___________。
    【答案】 ①. 三、四 ②. 蛇的消失使鹰所处营养级降低,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减少,鹰能获取更多能量,导致鹰的数量增加 ③.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④. 物质循环 ⑤. 食草动物的捕食降低了植物间的竞争 ⑥. c ⑦.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某种牧草的种群最大数量
    【解析】
    【分析】分析甲图:植物是生产者,其余动物均为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析乙图:c点之前生产者有机物积累速率大于0,而c点之后有机物积累速率小于0。
    【详解】(1)图甲中,在“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鹰占第三营养级,在“植物→昆虫→鸟→鹰”以及“植物→鼠→蛇→鹰”这两条食物链中鹰均处于第四营养级;若蛇消失,会使鹰所处营养级降低,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减少,鹰能获取更多能量,所以会导致鹰的数量增加。
    (2)图甲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所以该生态系统中除图甲所包含成分外,还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分解者。分解者能将动物排遗物、动植物遗体残骸分解成的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的功能。
    (3)食草动物捕食强度低于a时,生产者有机物积累速率随捕食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原因可能是食草动物的捕食作用降低了植物间的竞争,植物获取的阳光增加。该草原最大载畜量时,食草动物捕食强度不能超过c点,原因是超过c点以后生产者有机物积累速率小于零,生态系统会遭到破坏。该生态系统中某种牧草的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某种牧草的种群最大数量。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营养结构,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17. 北极圈附近的A群岛由众多生态环境相似的岛屿组成,是许多海鸟的栖息地。一百多年以前,北极狐被引入到一些岛屿上定居。几十年后发现,无北极狐岛(W岛)的植物群落无明显变化,而有北极狐岛(Y岛)上较高的草本植物明显减少,苔藓增加。为分析北极狐的引入是否导致植物群落的变化,生态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
    (1)Y岛的生态系统由岛上所有的生物与__________共同组成,在此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北极狐属于__________者。
    (2)研究者调查了若干Y岛和W岛的海鸟密度,统计结果如图。

    由图可知,Y岛上的海鸟密度比W岛__________。
    (3)进一步调查发现,Y岛上单位面积的植物干重及土壤氮、磷含量均低于W岛。研究者选择Y岛上的若干代表性地块,通过施肥实验证明了Y岛植物干重较低是由土壤肥力低所致。支持此结论的实验结果应为______________。
    (4)综所述,请将下列选项排序以解释北极狐的引入导致的植物群落变化。
    A.岛屿土壤肥力降低 B.北极狐捕食海鸟
    C.土壤中的鸟粪减少D.海鸟数量减少
    北极狐引入并定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群落变化
    【答案】 ①.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②. 消费者 ③. 低 ④. 在Y岛选择若干代表性地块,通过适量施肥实验后发现Y岛植物干重有所恢复,与W岛差异不显著 ⑤. B ⑥. D ⑦. C ⑧. A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详解】(1)某一区域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生态系统,在此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北极狐属于消费者。
    (2)由图可知,Y岛的海鸟种群密度低于W岛。
    (3)为验证Y岛植物干重较低是否由土壤肥力低所致,需对Y岛植物进行适量施肥,观察Y岛植物干重是否恢复,如果有所恢复说明Y岛植物干重较低是由土壤肥力低导致的。
    (4)由此推断,Y岛植物干重之所以低,是因为北极狐的引入定居,海鸟被北极狐捕食,导致海鸟数目下降,进而使得土壤中的鸟粪减少,最终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植物群落发生变化。
    【点睛】该题目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知识点本身难度不大,在平时训练中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18. 某稻田生态系统中有卷叶螟及其天敌——青蛙等生物,图甲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某几个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能量值,数字表示生理过程),图乙表示卷叶螟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次级消费者指的是________,①②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________(填图中字母)中,h表示储存在初级消费者的______________内的能量。
    (3)由图甲可知,该系统能量从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效率为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利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的能量。
    (4)图乙中,e点时卷叶螟种群数量达到________;为获得水稻产量的最大收益,应将卷叶螟种群密度至少控制在________(填图中字母)点对应密度之前。
    【答案】 ①. 青蛙 ②. 呼吸作用 ③. a或g ④. 遗体、残骸 ⑤. e/b×100% ⑥. g、h、i ⑦. K值(环境容纳量) ⑧. c
    【解析】
    【分析】图甲中a,d表示该营养级摄入能量;b、e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f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g、i表示该营养级的粪便等中的未被同化的能量,h表示生物遗体的包含的能量.图中未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①、②、③都表示呼吸作用。图乙:c点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卷叶螟种群数量达到K/2,e点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卷叶螟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K值。
    【详解】(1)依题意可知:在该稻田生态系统中,水稻属于生产者,卷叶螟属于初级消费者,青蛙属于次级消费者。图甲中的①、②、③依次表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2) 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包含在a或g中。h表示储存在初级消费者的遗体、残骸内的能量。
    (3) 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b,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为e,所以该系统能量从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效率为e/b×100%。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即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其原因是充分利用了各营养级生物的遗体、残骸等废弃物中的能量,即具体利用的是g、h、i中的能量。
    (4) 图乙中e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零,此时卷叶螟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即K值。c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为获得水稻产量的最大收益应该将卷叶螟种群密度至少控制在K/2之前,即c点对应的种群密度之前。
    【点睛】(1) “粪便中有机物的能量”未被同化,所以仍属于上一营养级的能量,与上一营养级遗体残骸所含的能量性质相同,属于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2)图乙要把握纵坐标“增长速率”的含义,进而判断出C点对应数值为K/2。
    19. 2020年初非洲异常'气候为蝗虫创造了理想的繁殖条件。它们具有聚集扩散和迁移习性,能将分散的危害变为灾害。而开启这个习性变革的秘密正藏在它们的大腿上。当越来越多的蝗虫摩肩接踵,相互碰撞就打开了这个危险的开关。神经冲动让沙漠蝗释放苯乙腈,集结号就会吹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属于沙漠蝗种群特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空间分布②迁入率③互利共生④物种丰富度⑤种群密度⑥消费者
    (2)蜜蜂、蚂蚁、鱼也有群居现象,由此推测引起蝗虫聚集的因素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蝗虫密度②食物空间分布③聚集信息素④触觉等
    在上述因素影响下,蝗虫群体迁飞,不仅增加了个体获得食物的机会,同时还有利于种群的___________,从而在漫长的自然选择的压力中增加生存进化的几率。
    (3)蝗灾防治,方法不同。多数国家采用喷洒化学农药进行防治,这样做的弊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生物防治,可通过牧鸡、牧鸭、椋鸟等天敌,可有效降低蝗虫密度。除了上述方法,请写出生物防治蝗虫的方法____________。
    (4)面对各种自然灾害之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走____________的道路,共克时艰,才是正确的选择。
    【答案】 ①. ①②⑤ ②. ①②③④ ③. 繁衍 ④. 污染环境,易产生抗药性 ⑤. 利用蝗虫病原微生物(微孢子,细菌,病毒等)感染蝗虫,抑制其生长繁育产卵提取(蝗虫或某些植物)信息素吸引蝗虫聚集,利用农药杀死 ⑥. 可持续发展
    【解析】
    【分析】1、种群的特征:
    (1)数量特征(核心问题):
    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③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
    (2)空间特征: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的方法。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生物防治方法主要包括:①利用微生物防治。②利用寄生性天敌防治。③利用捕食性天敌防治。④生物防治优点:对环境污染小,能有效保护天敌,发挥持续控灾作用,成本低、对人畜安全、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减少化学农药用量、节约能源。⑤生物防治缺点:短期效果不如使用化学农药快,杀虫效果较慢。
    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农药的生物活性,将有害生物种群或群体密度压低到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农药的生物活性表现在4个方面:①对有害生物有杀伤作用。②对有害生物的生长发育有抑制或调节作用。③对有害生物的行为有调节作用。④增强作物抵抗有害生物的能力。⑤化学防治优点:在一定条件下,能快速消灭害虫,压低虫口密度。⑥化学防治缺点:长期使用易产生药害,使病虫产生抗药性,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详解】(1)种群特征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的空间分布,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故下列属于沙漠蝗种群特征的有①空间分布、②迁入率、⑤种群密度。
    (2)根据题意“蝗虫具有聚集扩散和迁移习性,能将分散的危害变为灾害。而开启这个习性变革的秘密正藏在它们的大腿上。当越来越多的蝗虫摩肩接踵,相互碰撞就打开了这个危险的开关”可知,①蝗虫密度、②食物空间分布、③聚集信息素、④触觉等均会引起蝗虫聚集。在上述因素影响下,蝗虫群体迁飞,不仅增加了个体获得食物的机会,同时还有利于种群的繁衍,从而在漫长的自然选择的压力中增加生存进化的几率。
    (3)喷洒化学农药进行防治的弊端是污染环境,且易使蝗虫产生抗药性。若生物防治,可通过牧鸡、牧鸭、椋鸟等天敌,可有效降低蝗虫密度。除了上述方法,还可以利用蝗虫病原微生物(微孢子,细菌,病毒等)感染蝗虫,抑制其生长繁育产卵提取(蝗虫或某些植物)信息素吸引蝗虫聚集,利用农药杀死。
    (4)面对各种自然灾害之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共克时艰,才是正确的选择。
    【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特征和害虫的防治,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20. [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

    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
    (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
    (2)该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可分解_____,产生的终产物是____和_____。
    (3)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据图分析,甲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______,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________。丙同学的错误是_______,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_________。上述发酵过程结束后,甲、乙、丙同学实际得到的发酵产品依次是____、____、____。
    (4)在上述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假设乙同学的某一步骤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该操作错误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酵母菌 ②. 葡萄糖 ③. 乙醇 ④. CO2 ⑤. 未夹住发酵瓶的充气管 ⑥. 发酵液从充气管流出,发酵液变酸 ⑦. 瓶中发酵液过多 ⑧. 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 ⑨. 葡萄醋(或果醋) ⑩. 葡萄酒(或果酒) ⑪. 葡萄酒(或果酒) ⑫. 未及时排气
    【解析】
    【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详解】(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是一种真菌。
    (2)该微生物酵母菌其呼吸作用类型为兼性厌氧型,通过无氧呼吸可分解葡萄糖,产生的终产物是乙醇和CO2。
    (3)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分析题图可知:甲同学未夹住发酵瓶的充气管,酵母菌呼吸产生的乙醇被氧化成醋酸,导致发酵液从充气管流出,发酵液变酸;丙同学错在瓶中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这样发酵液会从排气管流出。甲中乙醇被氧化成乙酸、乙和丙中都能产生乙醇,所以甲、乙、丙同学实际得到的发酵产品依次是葡萄醋(或果醋)、葡萄酒(或果酒)、葡萄酒(或果酒)。
    (4)在上述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乙醇的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导致瓶中气压增大,若乙同学的某一步骤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故该操作错误是未及时排气。
    【点睛】本题结合实验装置图,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要求考生识记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掌握发酵装置中各“口”的作用及相关操作,能准确判断图中甲和丙的问题所在,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相关试卷

    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