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课件1)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课件1)0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课件1)02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课件1)03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课件1)04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课件1)05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课件1)06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课件1)07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课件1)08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人教部编版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教案配套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读准节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复习有关苏轼的文学常识; 2、学习赏析词的方法,初步培养赏析词的能力。 3、培养学生洁身自好、坚持操守,不肯同流合污人生态度,提升学生的人生观。 4、背诵、默写这首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赤壁赋》等。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四、写作背景:
    “乌台诗案”:北宋著名的文字狱。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任杭州通判后写了二十多首托事以讽的诗,因而激怒新党。被构陷成罪,囚捕至京,系狱一百三十天。而且牵连甚广,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达二十二人。苏轼在狱时自度必死,曾作诗与苏辙诀别。
    苏轼于“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初寓定慧院,后迁临皋亭。这首《卜算子》就是初至黄州在定慧院月夜感兴之作。到黄州之初,亦因罪废之余,灰心杜口,谢绝交往。由于牵连甚广,这时,“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彼此音问,一时尽绝,苏轼不能不深怀幽居离索的内心隐衷。此词以“幽人”自称,就反映了他在这种特定环境下的处境与心情。
    此词是作者刚从“乌台诗案”里解脱出来,只身到黄州时所写。抒发了从政失意而寂寞孤独的情愫。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十二月或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六年)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州东南,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二)、听读诗词·感受词情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指深夜。漏,指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深夜壶水渐少,很难听到滴壶声音了,所以说“漏断”。
    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知晓。“无人省”,犹言“无人识”。
    江河中泥沙淤积而成的小块陆地。
    一弯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树梢,滴漏声断了,夜深人静。有谁见到幽居人独自往来?仿佛那孤雁的缥缈身影。孤雁惊飞却又回过头来,心里有幽恨却无人知道。它挑遍了寒枝不肯栖息,宁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凉。
    意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1、全文分为上下两片,共有哪些意象? 缺月、疏桐、漏断、幽人、孤鸿、寒枝、沙洲。2、这些意象分别有哪些特点?诗人分别用哪些词语来描绘它们? 月——缺,桐——疏,漏——断,人——幽,鸿——孤,枝——寒,沙洲——冷。
    3、这些意象特点分别涉及哪些艺术手法?蕴含哪些思想感情? 【1】疏桐暗示良禽择木而栖的环境的荒凉,也暗示在封建社会里正直的人才难以得到重用。 【2】漏断说明到了深夜,作者的心情才得以安静下来。 【3】幽人是苏轼自称为幽囚之人,联系背景,可知当时苏轼处境艰难,心情孤寂惊恐。
    【4】孤鸿指孤单的鸿雁,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在古诗词里,文人常常取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5】寒枝暗示苏轼当时的凄凉处境。【6】沙洲是江湖河流里和海滨、湖滨露出水面的沙滩,在当时是人烟稀少,荒凉清冷的环境。
    4、上片首两句营造怎样的氛围?  上阕选择残缺之月,疏落孤桐,滴漏断尽,一系列凄清的意象, 营造了一种夜深人静、月缺桐疏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做铺垫。 “景语即情语”,这一冷色调的描写,其实是词人内心孤独寂寞的反映。
    6、“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写出了幽人与孤鸿的什么相似之处?
    寂寞、孤独、 孤芳自赏、洁身自好。
    5.“独往来”“缥缈”写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情境? 生命的孤独、漂泊无依、孤傲高洁。
    7、结合具体词句说说下片写出了幽人与孤鸿怎样共同的处境、心理、志趣?
    A.处境:飘零失所,孤独凄冷,词人寓居定慧禅院,孤鸿“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鸿无良木之可栖,只好栖息于寂寞冷清的沙洲。 B.心理:“惊”、“恨”心怀幽恨,惊恐不已。乌台诗案,九死一生,牵连众多,如惊弓之鸟。此处孤鸿纯是作者写照,取其神似。
    C.志趣:孤高、洁身自好、坚持操守,不肯同流合污。
    8.孤鸿和幽人是词中的两个主要意象,他们之间有何联系,有何特点,试简要分析。
    幽人独来独往,心事浩茫,孤鸿轻灵飞动,飘渺若仙,两个意象难分主宾,互相映衬,虽非同类,但其心相同,高洁自许而孤独寂寞,他们共同构成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
    9、前人认为“恨”字是全词关键。词中“恨”的内容是什么?
      恨的内容: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摧残。无人理解的忧愤。
    六、总结此词上片写寓居定慧院的环境,下片写寓居的心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写怀,表达了被贬黄州时孤独的心境和高洁的志趣,是词人对人生的反省,也是对理想的坚守。 
    ——对待人生要有旷达的襟怀,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乐观自信,不能沮丧沉沦。 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启示:要有无生(忘记自己的得失荣辱)的觉悟,才能够成就更伟大的有生事业。
    七、拓展迁移.学了苏轼的词之后,你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什么改变?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八、请联系你积累的诗词,说说“鸿雁”这一意象在古典诗词中有哪些含义。
    A.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发思乡怀亲之情。 如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cháng)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B.以“孤鸿”“哀鸿”的悲鸣来比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惨。 如李颀《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C.取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 如苏轼《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教案配套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前置小研究,一对话文本,抑扬顿挫,二佳作欣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评优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评优课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理解词语的意思,感悟诗意,问题思考,随堂检测,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获奖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二品句找关键句,四品人,有感而发提笔作对,练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