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小升初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押题卷)-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小升初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押题卷)-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01
    小升初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押题卷)-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02
    小升初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押题卷)-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03
    还剩5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升初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押题卷)-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升初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押题卷)-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共5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内阅读习题,小古文阅读,阅读,阅读小古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文言文阅读,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阅读文言文,读下面的句子,然后回答有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升初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押题卷)
    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1.(2022秋•雨花区期末)课内阅读习题
    ㅤㅤ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文中“溺”的意思是    ,“故”的意思是    。
    (2)精卫填海的原因是什么?请用“~~~~”画出来。
    (3)“精卫”给我留下的印象是    。
    (4)人们通常在    情况下使用“精卫填海”这个成语。
    ①形容人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②倡导保护大自然
    ③形容不自量力,自以为是
    ④比喻说是爱好某物,其实并不真正爱好
    (5)通过课内外学习,我还知道这些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2.(2023春•玄武区期中)小古文阅读。
    ㅤㅤ画    添    
    ㅤㅤ楚有祠①者,赐其舍人②卮③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ㅤㅤ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④,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⑤为之足?”遂⑥饮其酒。
    ㅤㅤ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①祠(cí):祭祀。②舍人:古代王公贵族手下的办事人员。③卮(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类似壶。④且饮之:准备饮酒。⑤安能:怎么能,哪能。⑥遂(suì):于是,就。
    (1)请结合古文内容,将古文的题目补充完整。
    (2)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数人饮之不足   
    A.脚。
    B.足够,充足。
    C.值得。
    ②蛇固无足    
    A.坚固。
    B.固定。
    C.副词,本来。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②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画画水平不高,就不能有收获。
    B.有时候,做事多此一举,反而不恰当。
    C.要多观察事物的特点,才能做好事情。
    3.(2022秋•淅川县期末)阅读
    欧阳修读书
    ㅤㅤ欧阳公四岁而孤①,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②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③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④士人家借而读之,或⑤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短文选自《欧阳公事迹》,题目为命题人所加。①孤:小时候失去父亲。②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③及其:等他。④闾(lǘ)里:乡里,邻里。⑤或:有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②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    
    (2)“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他从小就写诗歌文章,一直写到成人。
    B.他小时候所写的诗歌文章,就已经像是成人写的。
    C.他小时候写诗歌文章,就是跟成人学的。
    (3)联系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启发。
       
    4.(2022秋•黄山期末)小古文阅读
    ㅤㅤ一人留客饭,只豆腐一味,自言:“豆腐是我性命,觉他味①不及也。”异日②至客家,客记其食性所好,乃于鱼肉中各和(huò)豆腐,其人只择鱼肉大啖(dàn),客问曰:“汝曰豆腐是性命,今日如何不吃?”客曰:“今见鱼肉,何及性命?”
    【注释】①他味:其他菜的味道。 ②异日:以后的一天或一段时间。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客记其食性所好    
    ②觉他味不及也    
    ③其人只择鱼肉大啖   
    (2)用“/”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乃 于 鱼 肉 中 各 和 豆 腐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这则笑话讽刺了一个怎样的人?   
    5.(2022•灵宝市)阅读。
    ㅤㅤ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    有鸿鹄将至,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    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学弈》
    (1)将文中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2)在横线里写出两个“为”的读音。
    (3)联系上下文的意思,猜一猜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诲:   
    至:   
    俱:   
    为:   
    6.(2022秋•坊子区期末)阅读小古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好国民
    ㅤㅤ集众民而成国,一国之兴衰治乱,视其国民之品性、能力。故修身善行,为爱国之本务①。对己,则修德、力学、卫生、习劳②,以俭奉身,以勤处事。对家,则孝亲,敬长,爱兄弟,教子女,睦③亲族。对社会,则敬老,慈幼,救贫,济困④,交友以信,待人以敬,接物以诚,守公德,兴公益。对国,则纳税,守法,卫国,爱众。如此,诚为⑤好国民也!
    (选自民国老课本《新修身》初小第八册第十八课《好国民》)
    注释:①本务:根本,本来应尽的义务②习劳:练习劳动 ③睦:与……和睦相处④济困:救济贫困⑤诚为:真的是
    (1)选择正确的停顿,将序号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A.故修/身善行,为/爱国之/本务。
    B.故/修身善行,为/爱国之本务。
    C.故修身/善行,为/爱国之本务。
    (2)读了小古文,我知道了爱国的根本是    。小古文从    、   、   、    四个方面讲了成为好国民的标准。
    (3)结合短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作为一名好国民,接下来自己会怎样做。
       
    7.(2022秋•长兴县期末)文言文阅读
    ㅤㅤ盖世人①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②。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③;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之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注释】①士人:泛指知识阶层。②恒:恒心。③下流:下等、劣等。
    (1)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    
    A.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B.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C.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D.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
    ①不敢以一得自足   
    ②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3)曾国藩说读书要做到三点,他是这样说,平时也是这样做的。根据方框的提示用原文来回答。
    曾国藩虽极忙,也坚持每日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少须满二十页。他做到了    
    曾国藩曾说“学贵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他做到了    
    (4)文中的哪些读书观点对你有启发?请你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写一写。
       
    8.(2022秋•黄梅县期末)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ㅤㅤ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下列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B.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C.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
    D.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①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志:   
    ②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少选:   
    (3)用“横线”画出最能体现锺子期是伯牙知音的句子
    (4)锺子期死后,伯牙的做法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从中我体会到了    。
    (5)借助文字展开想象,体会音乐之美和情感之美。
    ①结合词语“清风徐徐”,想象并写出如果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锺子期会如何赞叹。
    方鼓琴而志在清风,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
    ②结合“资料链接”,想象并写出伯牙的神态和心理。
    资料链接:伯牙与子期因琴相识,相处甚欢。约好明年中秋老地方再见。第二年伯牙如约赶来,但子期已病逝。一位老人说,子期死前一再叮嘱要把他的遗体葬在江边,等伯牙来的时候,能再听他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伯牙    
    9.(2022秋•高邑县期末)阅读文言文。
    父母之恩
    ㅤㅤ人初生时,饥不能自食,寒不能自衣。父母乳哺①之,怀抱之。有疾,则为延医②诊治。及年稍长③,又使入学。其劳苦如此,为子女者,岂可④忘其恩乎?
    ——选自《孝经》

    [注释]①哺:喂食。②延医:请医生。③及年稍长:等年龄大一点。及,等到。长,年龄较大。④岂可:怎么能。
    (1)借助注释读小古文,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父母/乳/哺之,怀/抱之。
    B.父/母乳/哺之,怀/抱之。
    C.父母乳/哺之,怀抱/之。
    D.父母/乳哺/之,怀抱/之。
    (2)这篇小古文讲述了父母为孩子做的哪些事情?   (多选)
    A.乳哺、怀抱
    B.延医诊治
    C.使人学
    D.不忘其恩
    (3)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10.(2022秋•薛城区期末)读下面的句子,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ㅤㅤ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用“/”标出上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2)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溺:   
    故:   
    常:   
    堙:   
    (3)你认为这个神话故事中最神奇的地方是:   
    (4)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1.(2021秋•海曙区期末)文言文阅读。
    陆象山观棋
    陆象山①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②观棋,如是者累日。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象山曰:“未也,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卧而仰视之者两日,忽悟曰:“此《河图》③数也。”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乃起谢曰:“某④是临安第一手棋,凡来著者,皆饶一先。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一先,天下无敌手矣。”象山笑而去。
    【注】①陆象山:南宋哲学家。②肆:店铺。③《河图》:介绍星象等内容的书。④某:我。
    (1)用“/”为文中画波浪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卧而仰视之者两日
       
    (2)下列选项中,对陆象山棋艺进步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
    A.常找高手过招
    B.观摩他人下棋
    C.善于知识迁移
    D.善于思考领悟
    (3)“陆象山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观棋,如是者累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4)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陆象山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的内容来评价。
       
    (5)“琴棋书画”是一家,这学期你们还从课文中认识了哪位古代艺术家,请用一句话介绍他。
       
    12.(2022春•坊子区期末)小古文
    勿贪多
    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①勿贪多,则拳可出矣②。”
    注释:①汝:你。②矣:了。
    (1)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瓶中/有果。
    B.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
    C.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
    D.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
    (2)“取之满握”中的“之”指的是    
    A.瓶子
    B.瓶中的果子
    (3)对“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你不要贪多,少拿几个果子,手就可以出来了。
    B.你不要拿那么多,你握紧拳头拿出几个就可以出来了。
    (4)这篇小古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我们做事要善于动脑筋。
    B.做人不能太贪心,要学会取舍。
    13.(2022秋•龙华区期末)古文阅读
    王戎观虎
    ㅤㅤ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①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②,戎湛然③不动,了无恐色。
    ㅤㅤ[注释]①承间:趁机会。②辟易颠仆:惊慌逃躲,摔倒伏地。③湛然:安然、沉稳的样子。
    (1)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
       
    (2)“纵”字在字典中有如下意思:①发,放;②释放;③放纵,听任;④耸,向上引;⑤直,与“横”相对。“纵百姓观之”中的“纵”的意思是    。(填序号)
    (3)“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之后,百姓和王戎分别有怎样不同的表现(用原文回答),从中可以看出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
       
    14.(2022秋•大埔县期末)文言文阅读。
    欧阳公苦读
    ㅤㅤ欧阳公①四岁而孤,家贫无资②。太夫人③以狄④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⑤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⑥。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资:财物,钱财。③太夫人:欧阳修的母亲。④获:芦苇杆。⑤闾里士人家:街坊,乡里。⑥务:任务
    (1)选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教以书写    (jiāo jiào)
    及其稍长   (cháng zhǎng)
    (2)解释加点的字词。
    家贫无资    
    教以书写    
    或因而抄录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多诵古人篇章。    
    ②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15.(2022•长垣市)阅读下面的小古文,完成问题。
    郑板桥开仓济粮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
    (1)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案无留牍   
    ②或阻之    
    ③值岁荒    
    ④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3)联系上下文,试着说一说“或阻之”的人会怎么劝说郑板桥?   
    (4)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16.(2021秋•云阳县期末)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观天地有所得
    ㅤㅤ观朱霞,悟①其明丽;观白云,悟其卷舒;观山岳,悟其灵奇;观河海,悟其浩瀚②,则俯仰③皆文章也。对绿竹得其虚心④;对黄华⑤得其晚节;对松柏得其本性;对芝兰得其幽芳⑥,则游览处皆师友也。
    (选自王永彬《围炉夜话》)
    注释:①悟:领悟,了解,领会。②浩瀚:本意为水势盛大,引申为广大或繁多。③俯仰:低头与抬头,引申为天地。④虚心:谦虚,不自大。⑤黄华:指菊花。 ⑥幽芳:清香,比喻高洁的德行。
    (1)借助注释,写出下面的句子的意思。
    ①观河海,悟其浩瀚:   
    ②则游览处皆师友也:   
    (2)“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人们从自然中得到启示,懂得了很多人生哲理。
    你在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中明白了哪些哲理?照样子写一写。
    ①观朱霞,悟其明丽:   
    ②对绿竹得其虚心:   
    17.(2021秋•金寨县期末)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古人谈读书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漫浪:   
    ②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急:   
    (2)读书中的“三到””指的是    。
    (3)为什么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用原文句子回答)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最后一句话表达的是只要专心读书,眼与口就会积极配合好的。
    B.最后一句话用设问句式强调“心到”的重要性。
    C.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
    18.(2021秋•鼓楼区期末)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日:“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日:“何不试之以足?”日:“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①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②履:音吕,革履,就是鞋子。③罢:罢了,完结,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
    (1)联系上下文,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先自度其足(计算、测量)
    B.而忘操之(量好的尺码)
    C.吾忘持度(计算、测量)
    D.宁信度(量好的尺码)
    (2)下列句式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郑人/有欲买履者
    B.面/置之其/坐
    C.遂/不得履
    D.何/不试之/以足
    (3)对文本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讽刺了那些墨守陈规、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
    B.告诉我们不能固执己见,死守教条。
    C.讽刺了不相信自己的人。
    D.教育我们要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
    19.(2022•交城县)文言文阅读。
    师旷论学
    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④有势人臣⑤而戏笑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⑥。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③炳烛:点燃火把。④安:怎么。⑤势人臣:为人臣子。⑥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路相比,哪个更好呢?
    (1)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晋平公想学习却又“恐已暮矣”,他所说的“暮”指 ;
    从师旷的回答可以看出,他故意将“暮”理解成 。
    ①夜晚 ②迟,晚 ③年暮,年老
    A.①②
    B.②①
    C.①③
    D.③②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夸张、排比的句式表达了对老年人想再学习的看法。
    B.“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应读为“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C.“盲臣安敢戏其君乎?”的意思是盲臣不敢戏君。
    D.“善哉”一词说明师旷成功地说服了晋平公,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3)用横线的方法,我理解了“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这句话的意思是    
    (4)我们正处在“如日出之阳”的阶段,应当怎样对待学习呢?
       
    20.(2022•博罗县)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虽与之俱学,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2)写出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虽与之俱学    
    ②非然也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人专心致志
    B.为是/其智弗若与
    C.虽/与之俱学
    D.一人/虽听之
    (4)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
    (5)从这篇文言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1.(2022秋•官渡区期末)
    古人谈读书(节选)
    余尝谓①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②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③。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
    [注释]①谓:说;②漫浪:随意;③急:要紧、重要。
    (1)为什么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用原文回答)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B.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C.我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好,我尝到了体育锻炼的甜头。
    D.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课后辅导课上,佳佳不懂装懂,我会用    来劝诫她端正学习态度;背书时我发现佳佳边玩钢笔边背书,我会用    来告诉她学习要用正确的方法;佳佳问我为何那么喜欢读书,我会用     回答她。(请把正确选项填在横线上)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2022年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书,被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所以我经常去社区书吧读书,书吧内粘贴的“读者须知”有4个标识,我知道第    个标识,这个标识在温馨提示我们    。

    (5)最近,佳佳认真阅读了《中国民间故事》,并与班级的同学进行了阅读分享,你能根据下面的情节图,猜猜她都分享了哪些民间故事    。

    A.《刘海与金蟾》
    《牛郎织女》
    《木兰从军》
    B.《八仙过海》
    《田螺姑娘》
    《马头琴的故事》
    C.《蝴蝶泉》
    《牛郎织女》
    《白蛇传》
    D.《白蛇传》
    《八仙过海》
    《田螺姑娘》
    22.(2022秋•台安县期末)文言文阅读。
    古人谈读书(节选)
    ㅤㅤ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ㅤㅤ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ㅤㅤ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ㅤㅤ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ㅤㅤ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ㅤㅤ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以上语段节选自《论语》,是孔子关于学习    和学习    的六句话。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是知也    
    ②不耻下问    
    (3)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②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4)请结合孔子的观点,谈谈你对学习和读书的收获。(至少三点)
       
    23.(2022秋•中山市期末)
    咏雪
    ㅤㅤ谢太傅寒雪日内集①,与儿女讲论文义②。俄而③雪骤④,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⑤?”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⑥。”兄女曰:“未若⑦柳絮因风⑧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⑨,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ㅤㅤ[注释]①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②文义:文章的义理。③俄而:不久,一会儿。④骤:急⑤何所似:像什么。⑥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⑦未若:不如,不及,⑧因风:乘风。⑨即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谢无奕之女。
    (1)谢太傅一家在讨论什么问题?
       
    (2)兄子和兄女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你更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24.(2022秋•鄂城区期末)小古文阅读。
    郑板桥开仓济民
    ㅤㅤ郑燮(xiè),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dú)。公之余辄(zhé)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贩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①,我任之②。”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ㅤㅤ【注释】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
    (1)本文记叙的是    (人物)在    (地点)和    (地点)做官时的经历,其中详写的是    这件事。
    (2)与“公之余”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或阻之
    B.我任之
    C.去任之日
    D.父老沿途送之
    (3)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案无留牍(写字用的木片)
    B.辄与文士畅饮咏诗(就)
    C.至有忘其为长吏者(甚至)
    D.活万余人(救活)
    (4)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室无贿赂”说明郑板桥清廉正直。
    B.“案无留牍”说明郑板桥公务清闲。
    C.“与文士畅饮咏诗”说明郑板桥平易近人。
    D.“父老沿途送之”说明郑板桥受人爱戴。
    25.(2022•宝坻区)文言文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为下面加点字注音。
    孰为妆多知乎    
    (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见两小儿辩斗   
    ②及日中则如盘盂    
    (3)文中哪句话表明两小儿辩斗的内容是很复杂的?把这句话抄写在横线上。    
    (4)下面对这篇文言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故事简短、深入浅出。
    B.这则文言故事主要以人物对话的形式来展开情节。
    C.文中两小儿辩斗时的语言,要读出理直气壮,充满自信的语气。
    D.“曰“字在文中多次出现,反复强调所辩的对象是极为常见的,意在告诉我们即使是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出可能包含着我们不了解或不确定的知识,需要多观察、多思考。
    26.(2022春•宽城县期末)文言文阅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解释下列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①不筑:   
    ②暮而果大亡其财:   
    (2)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   
    (3)其家甚智其子,为什么?   
    (4)这个故事主要想告诉我们    
    A.富人儿子非常聪明
    B.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
    C.做人不要多管闲事
    27.(2022秋•鼓楼区期中)小古文阅读。
    勿贪多

    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①勿贪多,则拳可出矣②。”
    【注释】①汝( rŭ ):你。②矣( yǐ):了。
    (1)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瓶中/有果。
    B.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
    C.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
    D.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
    (2)“取之满握”中的“之”指的是    
    A.瓶子
    B.瓶中的果子
    C.瓶口
    D.拳头
    (3)对“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翻正译正确的一项是    
    A.你不要贪多,少拿几个果子,手就可以出来了。
    B.我不要那么多,你握紧拳头就可以出来了。
    (4)这篇小古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8.(2021秋•揭阳期末)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   ,   。”不可改也。
    (1)选段出自课文《书戴嵩画牛》,作者是    ,画作《牛》的作者是    。
    (2)在文中用曲线画出牧童“拊掌大笑”的原因,牧童下此判断,凭的是    。
    A.前辈的口耳相传
    B.缜密的逻辑思维
    C.丰富的生活经验
    (3)在文中横线处填空,所填句子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29.(2022•南京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鹬①蚌②相争
    蚌方出曝③,而鹬(yù)啄其肉,蚌合而箝(qián)甲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本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
    【注释】①鹬:一种水鸟,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细长,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河蚌等。
    ②蚌:贝类,软体动物,有两个椭圆形介壳,可以开闭。.③曝:晒。④箝:同“钳”,把东西夹住。
    (1)选择正确的一项,写序号。
    ①“两者不肯相舍”中的“舍”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   
    A.舍不得
    B.舍弃
    C.施舍
    D.宿舍,即住的地方
    ②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   
    A.鹬和蚌,双方都不肯放过对方,渔夫发现了,就把他们一起捉走了。
    B.鹬和蚌,谁也舍不得离开自己住的地方,于是渔夫就把他们一起捉走
    C.鹬和蚌,是好朋友,他们不愿意分开,渔夫就把他们一起带回家了。
    D.鹬和蚌,不愿意互相施舍,渔夫发现了,就把他们一起带回家了。
    (2)读一读文中表示鹬和蚌动作及语言的词句,完成填空。

    动作
    语言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箝其喙
       
    (3)读句子,回答问题。
    ①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联系上下文,你能把这个成语补充完整吗?
    鹬蚌相争,   。
    ②从这则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0.(2021秋•英山县期末)文言文阅读。
    天地浑沌①如鸡子②,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③为天,阴浊④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注释】①浑沌:hùn dùn,混沌,古人想象中天地为开辟以前宇宙模糊一团的状态。②鸡子:鸡蛋。③阳清:轻而清的阳气。④阴浊:重而浊的阴气。
    (1)文中描写盘古开天辟地之前世界样子的句子是“   ”,描写劈开天地时天地形成过程的句子是“   。”
    (2)读了这篇小古文,你想对文中的盘古说些什么?   
    (3)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我读过《   》,故事中的    (谁)给你留下了    印象。

    小升初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押题卷)
    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译文: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到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常常衔西山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解答】(1)考查学生对字义的理解。文中“溺”的意思是溺水,“故”的意思是因此。
    (2)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的意思是女娃到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精卫填海的原因是: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3)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从“以堙于东海”这句话看出精卫是一只坚强不屈、坚持不懈、不畏艰难的鸟。
    (4)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精卫填海”现在比喻不畏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因此人们通常在“形容人不畏艰难,努力奋斗”情况下使用“精卫填海”这个成语。
    (5)考查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学生结合课下积累回答即可。即:通过课内外学习,我还知道这些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夸父逐日》。
    故答案为:
    (1)溺水 因此;
    (2)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3)坚强不屈、坚持不懈、不畏艰难;
    (4)①;
    (5)《夸父逐日》。
    【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会背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2.【答案】(1)蛇 足;
    (2)①B ②C;
    (3)①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
    ②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4)B。
    【分析】参考译文:
    楚国有个主管祭祀的官员,把一壶酒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几个人喝这壶酒不够,一个人喝这壶酒还有剩余。请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就喝这壶酒。”
    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准备饮酒,然后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给蛇添上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夺过他的酒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于是就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解答】(1)考查了对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题目的拟定。根据内容可知,这篇文言文讲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画蛇添足”的寓言故事。
    (2)考查了对文言文字词的解释。
    ①结合译文作答,“数人饮之不足”的意思是:几个人喝这壶酒不够。故“足”的意思是:足够,充足。应选B。
    ②结合译文作答,“蛇固无足”的意思是:蛇本来没有脚。故“固”的意思是:本来。应选C。
    (3)考查了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①结合译文作答,“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的意思是: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
    ②结合译文作答,“为蛇足者,终亡其酒”的意思是: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4)考查了对文言文主旨的理解。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做事不可多此一举,否则有时还会失去一些东西,得不偿失,弄巧成拙。故应选B。
    故答案为:
    (1)蛇 足;
    (2)①B ②C;
    (3)①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
    ②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4)B。
    【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多练习背诵。
    3.【答案】(1)①写。②书籍。
    (2)B;
    (3)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勤奋刻苦,不可一心二用。
    【分析】译文:欧阳修在四岁时失去了父亲,家境贫穷,没有钱供他上学。欧阳修的母亲用荻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欧阳修的母亲还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他就到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借此机会抄录下来。以至于欧阳修白天黑夜都废寝忘食,只一心一意努力读书。他从小时候起所写的诗歌文章,就能与大人一样有文采。
    【解答】(1)考查学生对字词的解释。①“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的意思是欧阳修的母亲用荻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故“书”的意思是写。②“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的意思是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书”的意思是书籍。
    (2)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他小时候所写的诗歌文章,就已经像是成人写的。
    (3)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回答即可。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勤奋刻苦,不可一心二用。
    故答案为:
    (1)①写。②书籍。
    (2)B;
    (3)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勤奋刻苦,不可一心二用。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一定要读懂文本,弄清文章的意思,明确主旨,尽量从原文中寻找答案。
    4.【答案】(1)①喜好 ②赶上,追上 ③吃;
    (2)乃/于鱼肉中/各和豆腐。
    (3)现在看见了鱼和肉,哪还顾得上性命呢?
    (4)这则笑话讽刺了言行不一、虚伪的人。
    【分析】参考译文:
    一个人留客人吃饭,上的菜只有一味豆腐,他对客人说:“豆腐是我的性命,觉得其他菜的味道都赶不上豆腐好吃。”他日到客人家,客人记得他吃饭的喜好,就在鱼肉中个个都掺上豆腐。这个人挑着鱼肉大口的吃了起来,客人问他说:“你曾经说过豆腐是性命,今天为什么不吃了?”那人答道:“现在看见了鱼和肉,哪还顾得上性命呢?”
    【解答】(1)考查了字词解释。结合译文作答,①好:喜好。②及:赶上,追上。③啖:吃。
    (2)考查了文言断句。先解析句意,再划分朗读节奏,注意应符合古人朗读习惯。句意:就在鱼肉中个个都掺上豆腐。根据意义划分为:乃/于鱼肉中/各和豆腐。
    (3)考查了句子翻译。结合译文作答,“今见鱼肉,何及性命?”意思是现在看见了鱼和肉,哪还顾得上性命呢?
    (4)考查了情感主旨。这则故事旨在讽刺文中说“豆腐是我性命”,但见了鱼肉却不吃豆腐,表示“今见鱼肉,何及性命”这类言行不一,品行虚伪的人。
    故答案为:
    (1)①喜好 ②赶上,追上 ③吃;
    (2)乃/于鱼肉中/各和豆腐。
    (3)现在看见了鱼和肉,哪还顾得上性命呢?
    (4)这则笑话讽刺了言行不一、虚伪的人。
    【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背会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5.【答案】(1)惟弈秋之为听 思援弓缴而射之;
    (2)wéi wèi;
    (3)教
    到来
    一起
    因为
    【分析】参考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大师。他曾经教两个徒弟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徒弟专心致志,弈秋怎么教,他就怎么做;另一人(样子虽然也在听讲),心里却老想着将要有天鹅飞过来,该怎么样拉开弓箭将它射下。虽然两人一起跟弈秋学习,他却远不如人家。这是因为他不如人家聪明吗?当然不是啊!
    【解答】(1)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背诵能力。结合文章内容即可解答。
    (2)考查了对加点字的字音。结合语境理解,①为:读“wéi”,认为;②为:读“wèi”,因为的意思。
    (3)词语理解的考查。可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故答案为:
    (1)惟弈秋之为听 思援弓缴而射之;
    (2)wéi wèi;
    (3)教
    到来
    一起
    因为
    【点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1、掌握基本的语言结构。2、正确断句。3、学会正确的翻译方法。4、反复诵读。此外,古文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诵读可以充分领略作品的音乐美,提高学习兴趣。
    6.【答案】(1)B;
    (2)修身善行 对己 对家 对社会 对国;
    (3)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析】参考译文:
    人民聚在一起,就成为国家。所以,一国的兴衰治乱,与国民的品性、能力息息相关。因此修身养性,完善行为,是爱国的根本。对自己,要修养品德、努力学习、注意卫生、热爱劳动,减少浪费,勤劳做事。对家庭,要孝顺双亲,尊敬长辈,爱护兄弟,教育子女,与亲族和睦相处。对社会,要尊敬老人,呵护幼儿,救济贫困,交友要守信,待人要尊重,接触外物要真诚,遵守公德,支持公益。对国家,要依法纳税,遵纪守法,保卫国家,爱护民众。像这样做,那真的是好国民啊!
    【解答】(1)考查了文言断句。“故修身善行,为爱国之本务”意思是:因此修身养性,完善行为,是爱国的根本。根据句意断句为:故/修身善行,为/爱国之本务。故选B。
    (2)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句子“对己,则修德、力学、卫生、习劳②,以俭奉身,以勤处事。对家,则孝亲,敬长,爱兄弟,教子女,睦③亲族。对社会,则敬老,慈幼,救贫,济困④,交友以信,待人以敬,接物以诚,守公德,兴公益。对国,则纳税,守法,卫国,爱众。”可知,爱国的根本是修身善行。小古文从对己、对家、对社会、对国四个方面讲了成为好国民的标准。
    (3)考查了拓展延伸能力。结合短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作答,合理即可。示例: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故答案为:
    (1)B;
    (2)修身善行 对己 对家 对社会 对国;
    (3)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点评】做好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回答问题。平时要多阅读,提高分析能力。
    7.【答案】(1)D;
    (2)满足 绝对;
    (3)“恒”“有志”;
    (4)文章告诉我们要做一个会读书的人,要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所以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应做一个会读书的人,更应做一个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的人。
    【分析】参考译文:
         知识分子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识见,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绝对不甘心处于底层。有识见,则知道学问是没有穷尽的,不敢以一点点所得为满足;比如用河伯的眼光看大海,用井底之蛙的角度来窥测天空,这都是没有见识的缘故。有恒心,则绝对没有办不成的事情,这三个方面,缺一都不行。
    【解答】(1)考查了文言断句。解答此题要先解析句意,再划分朗读节奏。A项句义: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根据意义划分为: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C项句义:有志向,则绝对不甘心处于底层。根据意义划分为: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故选D。
    (2)考查了字词解释。结合译文作答,足:满足。断:绝对。
    (3)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根据文中“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可知,曾国藩虽极忙,也坚持每日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少须满二十页。他做到了“恒”。曾国藩曾说“学贵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他做到了“有志”。
    (4)考查了对文章的理解。文章告诉我们要做一个会读书的人,要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所以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应做一个会读书的人,更应做一个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的人。
    故答案为;
    (1)D;
    (2)满足 绝对;
    (3)“恒”“有志”;
    (4)文章告诉我们要做一个会读书的人,要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所以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应做一个会读书的人,更应做一个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的人。
    【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会背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8.【答案】(1)D;
    (2)①心志 ②一会儿;
    (3)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伯牙失去知音的巨大悲痛和终身不再弹琴的决绝态度。
    (5)①徐徐乎若清风 ②神色悲伤,心想:“在这世上我没有知音了。”
    【分析】参考译文: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志在高山(即“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弹得好啊,像大山一样高峻。”一会儿,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弹得好啊,像流水一样浩荡。”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破琴,折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解答】(1)考查了文言断句。先解析句意,再划分朗读节奏,注意应符合古人朗读习惯。A、B、C项正确,D项有误,句意: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根据意义划分为: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故选D。
    (2)考查了字词解释。结合译文作答,①志:心志。②少选:一会儿。
    (3)考查了内容理解。结合译文理解文意后作答,文中最能体现锺子期是伯牙知音的句子是“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这句话从伯牙的角度充分体现了两人的友谊深厚,锺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4)考查了内容理解。结合译文理解文意后作答,锺子期死后,伯牙的做法是“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从中可以感受到伯牙失去知音的巨大悲痛和终身不再弹琴的决绝态度。
    (5)考查了拓展延伸。①仿照文中锺子期夸赞伯牙琴声的句式即可。示例: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清风。②考查了补充句子。结合文言文的故事内容,发挥想象将故事补充完整。示例:听了老人的话,伯牙神色悲伤,心想:“在这世上我没有知音了。”
    故答案为:
    (1)D;
    (2)①心志 ②一会儿;
    (3)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伯牙失去知音的巨大悲痛和终身不再弹琴的决绝态度。
    (5)①徐徐乎若清风 ②神色悲伤,心想:“在这世上我没有知音了。”
    【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背会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9.【答案】(1)A;
    (2)ABC;
    (3)父母养育我们是如此劳苦,作为子女,怎么能忘记父母的恩情呢?
    【分析】参考译文:
    人刚出生的时候,饿了不能自己吃饭,冷了不能自己穿衣服,父母用奶喂养他,在胸前抱着他。一生病,就会请医生为他治病。等到他年龄大一点时,父母又把他送入学校。父母养育我们是如此劳苦,作为子女,怎么能忘记父母的恩情呢?
    【解答】(1)考查了文言断句。先解析句意,再划分朗读节奏,注意应符合古人朗读习惯。句意:父母用奶喂养他,在胸前抱着他。根据意义划分为:父母/乳/哺之,怀/抱之。故选A。
    (2)考查了内容了理解。文中写到了父母为孩子“乳哺、怀抱”“延医诊治”“使人学”,故ABC三项正确。D项“不忘其恩”是文章对子女的教导,子女不能忘记父母的恩情。故选ABC。
    (3)考查了句子翻译。结合译文作答,“其劳苦如此,为子女者,岂可忘其恩乎?”意思是父母养育我们是如此劳苦,作为子女,怎么能忘记父母的恩情呢?
    故答案为:
    (1)A;
    (2)ABC;
    (3)父母养育我们是如此劳苦,作为子女,怎么能忘记父母的恩情呢?
    【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背会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10.【答案】(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淹没 所以;因此 时常;常常 堵塞;
    (3)精卫鸟衔树枝和石头填海;
    (4)精卫是勇敢坚毅的,她面对汹涌澎湃的大海,毫不畏惧;精卫是坚韧执着的,她自身虽然弱小,但是依然日复一日地用树枝和石头填塞无边的大海,这种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分析】语段出自文言文《精卫填海》。译文: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叫发鸠的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欧中鸟,它的外形跟乌鸦相似,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试验地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死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解答】(1)考查用“/”标出朗读节奏。根据句意,可这样朗读: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考查解释词语的意思。溺:淹没。故:所以;因此。常:时常;常常。堙:堵塞。
    (3)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通读语段,从文中的“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可知,这个神话故事中最神奇的地方是:精卫鸟衔树枝和石头填海。
    (4)考查说出对精卫鸟的印象。在学习本文过程当中就感受到了精卫是勇敢坚毅的,她面对汹涌澎湃的大海,毫不畏惧;精卫是坚韧执着的,她自身虽然弱小,但是依然日复一日地用树枝和石头填塞无边的大海,这种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答案为:
    (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淹没 所以;因此 时常;常常 堵塞;
    (3)精卫鸟衔树枝和石头填海;
    (4)精卫是勇敢坚毅的,她面对汹涌澎湃的大海,毫不畏惧;精卫是坚韧执着的,她自身虽然弱小,但是依然日复一日地用树枝和石头填塞无边的大海,这种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点评】学习理解语段内容,了解语段的主旨,认真阅读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
    11.【答案】(1)卧而仰视之者/两日;
    (2)AC;
    (3)陆象山少年的时候,常常坐在临安的市井中看人家下棋,这样连续过了好几天;
    (4)陆象山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领悟的人;
    (5)戴嵩是唐代著名画家,擅长画牛。
    【分析】参考译文:
    陆象山少年的时候,常常坐在临安的市井中看人家下棋,这样连续过了好几天。下棋的棋工对他说:“官人每天来看,一定是高手,愿意向你求教一局。”象山说:“无所谓。”约定三天后来,他买来一副棋局,回到家后悬挂在房间里。躺下来仰视着它两天,忽然醒悟说:“这是《河图》数(河图:这个词比较复杂,就不具体翻译了)。”于是前往与棋工对弈,棋工连输二局。于是起身推辞说:“我是临安下棋第一高手,凡是来和我下棋的,我都先饶对方一子,今天与官人的棋局,反而是我被饶一子,官人(指象山)天下无敌了。”象山笑着走了。他就是这样聪明过人。
    【解答】(1)考查了文言文句子节奏的划分。结合译文,先在心里把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文,再把句子切分成相对完整的几个部分,即分出意群,可得出答案:卧而仰视之者/两日。
    (2)本题是选择题,要求选出两项。结合文章的内容,根据人物陆象山的行为活动,抓住关键语句如“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卧而仰视之者两日,忽悟曰”,先从正面分析陆象山是如何学习棋艺的,即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和领悟,用反向排除法,得出答案为AC。
    (3)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重视句式的选择、特殊用法和句中关键词的意思。
    重点词:少:年少;肆:市井;如是:这样。意思是:陆象山少年的时候,常常坐在临安的市井中看人家下棋,这样连续过了好几天。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从文中可以看出,“常坐临安市肆观棋,如是者累日”,观摩他人下棋;“此《河图》数也”,善于领悟;“卧而仰视之者两日”可以看出,陆象山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5)考查了对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二则》的内容理解。结合文章,作答即可,如:伯牙是春秋时期著名的琴师,善弹古琴;戴嵩是唐代著名画家,擅长画牛。
    故答案为:
    (1)卧而仰视之者/两日;
    (2)AC;
    (3)陆象山少年的时候,常常坐在临安的市井中看人家下棋,这样连续过了好几天;
    (4)陆象山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领悟的人;
    (5)戴嵩是唐代著名画家,擅长画牛。
    【点评】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碰到断句,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12.【答案】(1)C;
    (2)B;
    (3)A;
    (4)B。
    【分析】参考译文:
    瓶子里有一些果子,小孩伸手去取,抓了一大把果子,由于瓶口小,手无法出来,手疼,于是心急大哭,母亲说:“你不要贪多,少拿几个果子,手就可以出来了。”
    【解答】(1)考查朗读节奏的划分。首先要理解句意,根据句意划分句子的停顿。“瓶中有果”意思是瓶子里有一些果子,所以A项划分正确。“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意思是小孩伸手去取,抓了一大把果子,所以B项划分正确。“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意思是你不要贪多,少拿几个果子,手就可以出来了。C项划分错误,应该是“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意思是手无法出来,手疼,于是心急大哭,所以D项划分正确。
    (2)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取之满握”意思是抓了一大把果子。“之”在这里作代词,指瓶中的果子。
    (3)考查文言文的翻译。结合译文可知答案。
    (4)考查文章主旨。故事告诫我们要懂得节制与取舍,不要太贪心,有舍才有得。
    故答案为:
    (1)C;
    (2)B;
    (3)A;
    (4)B。
    【点评】文言文学习要注重课内积累,利用课内学习的重点知识和方法解决课外文言文的题目。
    13.【答案】(1)王戎却非常镇定,一动也不动,一点也不害怕。
    (2)③;
    (3)百姓:观者无不辟易颠仆;王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
    王戎是一个善于观察、遇事冷静、聪明机灵的孩子。
    【分析】参考译文:
    魏明帝在宣武场上把老虎关在笼子里,任凭百姓观看。王荣当时七岁,也去看了。老虎乘隙攀住栅栏大吼,吼声震天动地,围观的人全都吓得惊慌逃躲,摔倒伏地。王戎却非常镇定,一动也不动,一点也不害怕。
    【解答】(1)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有湛然:安然、沉稳的样子。恐:害怕。句子的意思是:王戎却非常镇定,一动也不动,一点也不害怕。
    (2)考查对关键词的理解。由原文可知,魏明帝在宣武场上把老虎关在笼子里,任凭百姓观看。所以是”放纵,听任“的意思。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做好此题,要认真理解本文按题目要求结合译文来回答。由原文“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可知观众和王戎的表现。从该句可知王戎遇事不慌不忙,很镇静;他观察到老虎在笼子中,清楚老虎脱离不了笼子,所以他如此镇静,也侧面体现王戎善于动脑,非常聪明。
    故答案为:
    (1)王戎却非常镇定,一动也不动,一点也不害怕。
    (2)③;
    (3)百姓:观者无不辟易颠仆;王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
    王戎是一个善于观察、遇事冷静、聪明机灵的孩子。
    【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背会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14.【答案】(1)jiāo zhǎng;
    (2)贫穷 写字 抄写;
    (3)①经常教他诵读古人的篇章 ②以至于他白天忘了吃饭,晚上忘了睡觉,只一心一意努力读书。
    【分析】参考译文:
    欧阳修在四岁时失去了父亲,家境贫穷,没有钱供他上学。欧阳修的母亲用芦荻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经常教他诵读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写诗。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他就到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借此机会抄录下来,还没抄完,但是已经能背诵这篇文章了。以至于他白天忘了吃饭,晚上忘了睡觉,只一心一意努力读书。他从小时候起所写的诗歌文章,就能与大人一样有文采。
    【解答】(1)考查了汉字读音。“教”在文中应读“jiāo”,意为“教授”。“长”在文中应读“zhǎng”,意为“年龄大”。
    (2)考查了字词解释。结合译文作答,贫:贫穷。书:写字。抄录:抄写。
    (3)考查了句子翻译。结合译文作答,①“多诵古人篇章”意思是经常教他诵读古人的篇章。②“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意思是以至于他白天忘了吃饭,晚上忘了睡觉,只一心一意努力读书。
    故答案为:
    (1)jiāo zhǎng;
    (2)贫穷 写字 抄写;
    (3)①经常教他诵读古人的篇章 ②以至于他白天忘了吃饭,晚上忘了睡觉,只一心一意努力读书。
    【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背会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15.【答案】(1)①文案、文书、公文;
    ②有人;
    ③遇到,恰逢;
    ④就。
    (2)任命到期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送他。
    (3)大人,万不可开仓放粮啊,万一上边怪罪下来,您的乌纱帽不保啊!
    (4)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
    【分析】译文:郑燮,号板桥,清朝乾隆元年科举得中进士,擅长画竹和兰花。曾经在范县担任县令,爱民如子。为官清廉,不受贿赂,兢兢业业,案件处理的很快,没有积压。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有时到了忘记自己是长官的地步,(郑燮)后来被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百姓饥饿的吃人,郑燮打开官仓发放粮食来赈济灾民,有人阻止(他)。郑燮说:“这都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能活命?上级降罪,我来承担(开仓济民的后果)。”于是打开官仓赈济灾民,上万人得以活命。任命到期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送他。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案件处理的很快,没有积压。牍:文案、文书、公文。
    ②句意为:有人阻止(他)。或:有人。
    ③句意为:恰逢荒年,百姓饥饿的吃人。值:遇到,恰逢。
    ④句意为:郑公空闲的时间就和文人们喝酒颂诗。辄:就。
    (2)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任命到期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送他。
    (3)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注意联系上下文,并且用自己的话回答。“或阻之”意思是;有人阻止(他)。因此“或阻之”的人这样劝说郑板桥:大人,万不可开仓放粮啊,万一上边怪罪下来,您的乌纱帽不保啊!
    (4)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分析人物形象。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
    根据“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得出:有才。结合“室无贿赂,案无留赎”分析得出:清正廉明,兢兢业业,勤于政事。结合“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得出:爱民。然后综述即可。
    故答案为:
    (1)①文案、文书、公文;
    ②有人;
    ③到,恰逢;
    ④就。
    (2)任命到期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送他。
    (3)大人,万不可开仓放粮啊,万一上边怪罪下来,您的乌纱帽不保啊!
    (4)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
    【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会背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16.【答案】(1)①观看大海时,领悟到它的广阔无边;
    ②处处都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2)①观芝兰,得其幽芳。
    ②对梅花得其高洁。
    【分析】参考译文:
    观赏红霞时,能够领悟到它明艳而又灿烂的生命;观赏白云时,欣赏它卷舒自如的曼妙姿态;观赏山岳时,体会到它灵秀奇险的气势;观看大海时,领悟到它的广阔无边。从此看来,天地山之间无处不是好文章。面对谦谦绿竹时,可以从中学习到待人应虚心有礼;面对高洁的菊花,能学习到其身处秋风中的高风亮节;面对松柏时,能学习到其身处逆境而具有的大雪压来不弯腰的坚韧不拔的精神,而在看到芷兰香草时,能学习到它具有芬芳幽远的品格。那么在游玩与观赏世间万物和景致中,没有一个地方什得我们学习,处处都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解答】(1)考查了对文言文中句子的理解,结合课内学习及译文完成。
    (2)考查了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句式为“对……得其……”结合对自然事物中所蕴含的品质进行完成,如:对小草得其顽强,对梅花得高洁等。
    故答案为:
    (1)①观看大海时,领悟到它的广阔无边 ②处处都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2)①观芝兰,得其幽芳。
    ②对梅花得其高洁。
    【点评】文言文的理解是小学语文中的难点,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古今异义及语言习惯的不同。
    17.【答案】(1)①随意。
    ②要紧。
    (2)心到、眼到、口到;
    (3)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4)B。
    【分析】参考译文: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
    【解答】(1)考查了文言字词的解释。结合句子来理解。却只漫浪诵读: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心到最急:心到最要紧。故解释为:①随意。 ②要紧,重要。
    (2)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文章内容可知,读书中的“三到””指的是心到、眼到、口到。
    (3)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文章内容可知,“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的原因是“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4)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个句子用设问句式强调“心到”的重要性。故选B。
    故答案为:
    (1)①随意。
    ②要紧。
    (2)心到、眼到、口到;
    (3)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4)B。
    【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会背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18.【答案】(1)C;
    (2)B;
    (3)C。
    【分析】译文: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挑好了鞋子,才发现说:“我忘了带尺码。”就返回家中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解答】(1)考查了词语的理解。结合译文理解,A、B、D正确。C.有误,度:尺码。
    (2)考查了朗读节奏。根据句意理解,A、C、D正确。B.有误,句意: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根据句意应划为:而/置之/其坐。
    (3)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A、B、D正确。C.有误,讽刺了墨守成规、固执己见、不知变通的人。
    故答案为:
    (1)C;
    (2)B;
    (3)C。
    【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会背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19.【答案】(1)B;
    (2)A;
    (3)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蜡烛一样明亮。
    (4)我们应该珍惜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抓紧时间努力学习,以免“老大徒伤悲”。
    【分析】参考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主,但是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夜晚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讲得好啊!”
    【解答】(1)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在具体句子中理解词语的意思。恐已暮矣:是恐怕已经晚了。故“暮”的意思是迟,晚。暮,何不炳烛乎:夜晚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故“暮”的意思是夜晚。故选B。
    (2)考查了对文章内容及写作手法的理解能力。A.有误,划线句子运用了比喻、排比的句式表达了对老年人想再学习的看法。故“夸张”错误。B、C、D正确。故选A。
    (3)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蜡烛一样明亮。
    (4)考查了对本文内容理解后知识的拓展。做好此题,要认真理解本文按题目要求结合自己理解来回答。
    故答案为:
    (1)B;
    (2)A;
    (3)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蜡烛一样明亮。
    (4)我们应该珍惜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抓紧时间努力学习,以免“老大徒伤悲”。
    【点评】文言文学习中最应该下功夫的就是文言字词的含义、句式等知识。只要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才能轻松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20.【答案】(1)思援弓缴而射之 弗若之矣;
    (2)①一起。
    ②不是这样。
    (3)C;
    (4)C;
    (5)做事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以三心二意。
    【分析】参考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鸿鹄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
    【解答】(1)考查文言文的识记。根据原文内容,补充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2)考查字词解释。结合句子意思作答。①俱:一起。②非然:不是这样。
    (3)考查文言朗读节奏划分。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结合译文可知各选项句意,所以各选项朗读节奏应划分为:A.其一人/专心致志。B.为是/其智/弗若与?C.虽/与之/俱学。D.一人/虽/听之。故A、B、D有误。C.正确。
    (4)考查对句式的理解。“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是判断句。A、B、D选项也是判断句;而C选项是一个倒装句,正常语序是“汝之不惠甚矣”,主语和谓语倒装 了。故选C。
    (5)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文章通过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但是其学习效果截然不同,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以三心二意。
    故答案为:
    (1)思援弓缴而射之 弗若之矣;
    (2)①一起。
    ②不是这样。
    (3)C;
    (4)C;
    (5)做事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以三心二意。
    【点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1、掌握基本的语言结构。2、正确断句。3、学会正确的翻译方法。4、反复诵读。此外,古文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诵读可以充分领略作品的音乐美,提高学习兴趣。
    21.【答案】(1)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2)C;
    (3)D B C;
    (4)①不要大声喧哗;
    (5)D。
    【分析】参考译文:
    我曾经说读书有三到,说的是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这里,那么眼睛就不会看得很仔细,心、眼既然不专注统一,却只是随意朗读,绝对不能记住,记住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既然到了,眼和口难道不到吗?
    【解答】(1)考查了内容理解。结合译文梳理文意后作答,注意用原文作答。“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的原因是: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2)考查了字词解释。结合译文和自身知识积累作答,A、B、D三项中的“尝”意思是“曾经”,C项中“尝”的意思是“感受、经历”。
    (3)考查了劝告慰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用此句来劝告佳佳端正学习态度;“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意思是我曾经说读书有三到,说的是心到、眼到、口到。用此句来劝告佳佳学习要用正确的方法;“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是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持续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用此句来告诉佳佳读书是灵感不竭的源泉。
    (4)考查了知识百科。题目给出的几个标识都是书吧内的,结合生活经验和情境理解作答,任选一个即可。示例:第①个标识在温馨提示我们不要大声喧哗。第②个标识在温馨提示我们进入书吧内不能携带食物。第③个标识在温馨提示我们请勿在书吧拍照。第④个标识在温馨提示我们手机要静音。
    (5)考查了知识百科。结合图①给出的关键词“断桥相遇”“雷峰塔倒”“一家团圆”等可知为民间故事《白蛇传》,结合图②给出的关键词“欲渡东海”“各显本领”等可知为民间故事《八仙过海》,结合图③给出的关键词“水瓮养螺”“发下秘密”等可知为民间故事《田螺姑娘》。
    故答案为:
    (1)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2)C;
    (3)D B C;
    (4)①不要大声喧哗;
    (5)D。
    【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背会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22.【答案】(1)态度 方法;
    (2)智慧 以……为耻;
    (3)①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满足,教诲人不知道疲倦。
    ②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去思索,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4)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懂的人请教。学无止境,要坚持学习。知识是靠自己努力学来的,要乐于去探求新知识。
    【分析】参考译文: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聪敏而又喜欢学习,不以向地位低、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满足,教诲人不知道疲倦。
    我并不是生来就有知识,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奋学习得到知识的。
    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
    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去思索,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解答】(1)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可知,以上节选自《论语》,是孔子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六句话。
    (2)考查对文言字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句子的整体意思,理解具体语境中字词的意思。①“是知也”的意思是这才是(真正的)智慧。故“知”的意思是智慧。②“不耻下问”的意思是不以向地位低、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故“耻”的意思是以……为耻。
    (3)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重点词的意思。①识:记住,厌:满足,倦:疲倦。故句子的意思是:将知识默记在心,勤奋学习没有满足的时候,教导别人也不感到疲倦。
    ②先理解重点词,尝:曾经,寝:睡。故句子意思是: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去思索,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4)考查对自己的启发。结合文中句子的大意,了解孔子要传授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再结合自身,依此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1)态度 方法;
    (2)智慧 以……为耻;
    (3)①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满足,教诲人不知道疲倦。
    ②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去思索,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4)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懂的人请教。学无止境,要坚持学习。知识是靠自己努力学来的,要乐于去探求新知识。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23.【答案】(1)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兄子的观点是: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兄女的观点是: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我赞同兄女的观点。因为柳絮的颜色白白的,非常轻,飞舞的柳絮就像下雪一样。
    【分析】参考译文: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安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安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太傅高兴地笑了起来。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解答】(1)考查了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结合文言文的内容可知,谢太傅一家在讨论“白雪纷纷何所似?”即: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考查了对文言文尼尔的理解。兄子的观点是: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兄女的观点是: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我赞同兄女的观点。因为谢太傅哥哥的儿子把“下雪”比喻成“撒盐”,虽然盐也是白色,但因太重,没有在空中飞舞的感觉。所以不恰切。谢太傅哥哥的女儿把“下雪”比喻成“柳絮飞舞”更贴切。因为柳絮的颜色白白的,非常轻,飞舞的柳絮就像下雪一样。
    故答案为:
    (1)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兄子的观点是: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兄女的观点是: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我赞同兄女的观点。因为柳絮的颜色白白的,非常轻,飞舞的柳絮就像下雪一样。
    【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会背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24.【答案】(1)郑板桥 范县 潍县 在潍县做官时开仓济民;
    (2)C;
    (3)A;
    (4)B。
    【分析】参考译文:
    郑燮,号板桥,清朝乾隆元年的进士,擅长画竹和兰。他曾经担任过范县县令,爱护百姓就像爱护自己的子女。不受贿赂,案件处理的很快,没有积压。空闲时常常和文人们喝酒咏诗,甚至有时都忘了他是当官的人。郑燮后来被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到了)人吃人(的地步)。郑燮打开官仓发放粮食来赈济灾民,有人阻止他,郑燮说:“这都什么时候了,如果向上申报,百姓怎能活命?皇上怪罪下来,所有罪名,我一人承担。”于是立即把粮食发放给百姓,上万人得以活命。任命期到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为他送行。
    【解答】(1)考查了内容理解。结合译文梳理文意后根据自身理解作答,本文记述了郑板桥在范县和潍县做官时的经历,其中详写的是在潍县做官时开仓济民这件事。
    (2)考查了字词解释。结合译文和自身积累作答,题干中“公之余”的“之”意思是“的”。A项“或阻之”中“之”的意思是代词,代指郑板桥。B项“我任之”中“之”的意思是代词,代指前文的责任。C项“去任之日”中“之”的意思是“的”。D项“父老沿途送之”中“之”的意思是代词,代指郑板桥。故选C。
    (3)考查了字词解释。结合译文作答,有误的一项为A项,牍:公文、案件。
    (4)考查了内容理解。结合译文梳理文意后根据自身理解作答,分析错误的一项为A项,“案无留牍”说明郑板桥工作认真负责,办理公务及时。
    故答案为:
    (1)郑板桥 范县 潍县 在潍县做官时开仓济民;
    (2)C;
    (3)A;
    (4)B。
    【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背会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25.【答案】(1)wèi zhì;
    (2)①辩论,争论。 ②到了。
    (3)孔子不能决也。
    (4)A。
    【分析】参考译文:
    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近。”
    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时像车的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就觉得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解答】(1)本题考查字音。为:同“谓”,说,认为。读音为“wèi”。“知”:同“智”,智慧。读音为“zhì”。
    (2)本题考查解释文言词语。①“见两小儿辩斗”的意思是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因此,“辩斗”的意思是辩论,争论。②“及日中则如盘盂”意思是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因此,“及”的意思是到了。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孔子不能决也”的意思是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说明这两个小孩辩斗的内容是很复杂的。
    (4)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项说法错误,本文选自《孟子•汤问》。
    故答案为:
    (1)wèi zhì;
    (2)①辩论,争论。 ②到了。
    (3)孔子不能决也。
    (4)A。
    【点评】文言文学习中最应该下功夫的就是文言字词的含义、句式等知识。只要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才能轻松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26.【答案】(1)①不赶紧修筑。
    ②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
    (2)雨天损坏了墙壁,使盗贼有了方便之门。
    (3)因为事情发生在他儿子的意料之中。
    (4)B。
    【分析】参考译文:
    宋国有个富人,有一天下雨那个富人家的墙被毁坏。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会有盗贼进来。“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他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解答】(1)考查了文言字句的理解。结合译文可知,①不筑:不赶紧修筑。②暮而果大亡其财: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
    (2)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文中富人家被偷的原因是:是因为雨天损坏了墙壁,使盗贼有了方便之门。
    (3)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能力。“其家甚智其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这家人认为自己的儿子很聪明。这样说是因为事情发生在他儿子的意料之中。
    (4)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根据故事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旨在通过这个故事主要想告诉我们:判断一个人要客观公正。故选B。
    故答案为:
    (1)①不赶紧修筑。
    ②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
    (2)雨天损坏了墙壁,使盗贼有了方便之门。
    (3)因为事情发生在他儿子的意料之中。
    (4)B。
    【点评】实词题的解答一定要学会推断,推断的方法很多,如联想(联想课文语句)推断、语言结构推断、辨析词性推断、语法分析推断、语境分析推断、邻字(同义复词、偏义复词)帮助推断等方法。最根本、最实用的是语境推断,即把这个词放在句中理解,把句放在文中读。只有建立并强化了这个意识,推断才有保障。
    27.【答案】(1)C;
    (2)B;
    (3)A;
    (4)要懂得节制与取舍,不要太贪心,有舍才有得。
    【分析】参考译文:
    瓶子里有一些果子,小孩伸手去取,抓了一大把果子,由于瓶口小,手无法出来,手疼,于是心急大哭,母亲说:“你不要贪多,少拿几个果子,手就可以出来了。”
    故事告诫我们要懂得节制与取舍,不要太贪心,有舍才有得。
    【解答】(1)考查朗读节奏的划分。首先要理解句意,根据句意划分句子的停顿。“瓶中有果”意思是瓶子里有一些果子,所以A项划分正确。“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意思是小孩伸手去取,抓了一大把果子,所以B项划分正确。“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意思是你不要贪多,少拿几个果子,手就可以出来了。C项划分错误,应该是“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意思是手无法出来,手疼,于是心急大哭,所以D项划分正确。
    (2)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取之满握”意思是抓了一大把果子。“之”在这里作代词,指瓶中的果子。
    (3)考查文言文的翻译。结合译文可知答案。
    (4)考查文章主旨。故事告诫我们要懂得节制与取舍,不要太贪心,有舍才有得。
    故答案为:
    (1)C;
    (2)B;
    (3)A;
    (4)要懂得节制与取舍,不要太贪心,有舍才有得。
    【点评】文言文学习要注重课内积累,利用课内学习的重点知识和方法解决课外文言文的题目。
    28.【答案】(1)苏轼 戴嵩;
    (2)C;
    (3)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能迷信权威,揭示了实践出真知的真理。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
    【分析】有一天,他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道:“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吗?牛在互相争斗时,力量用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互相争斗,错了。”杜处士笑了笑,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古人说:“种田要问耕种的农民,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这个道理是不变的。
    【解答】(1)考查了作者。选段出自课文《书戴嵩画牛》,作者是苏轼,画作《牛》的作者是戴嵩。
    (2)考查了句子分析和理解能力。结合文言文原句“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可知,牧童下此判断,凭的是丰富的生活经验,故选C。
    (3)考查了文言文默写和告诉的道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意思是:种田要问耕种的农民,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告诉我们:不能迷信权威,揭示了实践出真知的真理。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
    故答案为:
    (1)苏轼 戴嵩;
    (2)C;
    (3)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能迷信权威,揭示了实践出真知的真理。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
    【点评】解答这一类题目,首先会翻译文言文,即要抓住关键词语,重要的动词、介词,还要注意句式的调整,就是文言文翻译六字诀:“留”“换”“补”“增”“删”“调”。
    29.【答案】(1)①B;②A。
    (2)啄其肉 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3)①渔翁得利;
    ②A。
    【分析】参考译文:
    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干死你。”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拿不出去,明天你的嘴拿不出去,就会饿死你。”两个不肯互相放弃,结果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
    【解答】(1)①考查了对文言字词的理解,结合原句翻译可知“舍”的意思是“舍弃”。②考查翻译句子,结合译文可知应选A。
    (2)考查了提炼信息的能力,认真阅读原文可找到答案。“鹬”的动作是“啄其肉”。“蚌”的语言是“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3)①本题考查成语的积累。联系上下文和平时的积累可知成语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②考查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从原文来看,蚌和鹬双方相持不下,而使渔夫从中得利。它告诉我们的道理是:遇到事情如果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
    故答案为:
    (1)①B;②A。
    (2)啄其肉 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3)①渔翁得利;
    ②A。
    【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会背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30.【答案】(1)天地混沌如鸡子 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2)盘古我想对你说,你是甘于奉献,向往光明,勇于献身的,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精卫填海 精卫 百折不挠、为他人着想。
    【分析】参考译文:
    世界开辟以前,天和地混混沌沌地成一团,像个鸡蛋一样,盘古就生在这当中.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分开了,轻而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而浊的阴气下沉为地。盘古在天地中间,一天中有多次的变化,他的智慧比天还要高超,他的能力比地还要强大。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大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非常高,地沉得非常深,盘古也长得非常高大。天地开辟了以后,才出现了世间的三皇。
    【解答】(1)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文中描写盘古开天辟地之前世界样子的句子是“天地混沌如鸡子”,描写劈开天地时天地形成过程的句子是“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2)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根据故事的内容,可以表达对盘古精神的赞美。
    (3)考查了对神话故事的掌握情况,根据平时积累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1)天地混沌如鸡子 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2)盘古我想对你说,你是甘于奉献,向往光明,勇于献身的,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精卫填海 精卫 百折不挠、为他人着想。
    【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会背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5/4 14:50:38;用户:陈隆宇;邮箱:hfnxxx118@qq.com;学号:47467631
    相关试卷

    小升初真题汇编课内阅读(押题卷)-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这是一份小升初真题汇编课内阅读(押题卷)-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共6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内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升初真题汇编习作(押题卷)-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这是一份小升初真题汇编习作(押题卷)-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看图写话,仔细观察下图,想一想,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升初真题汇编应用文习作(押题卷)-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这是一份小升初真题汇编应用文习作(押题卷)-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共6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习作,习作与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