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1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2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3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宜宾市珙县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红楼梦》第五回中妙玉的判词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珙县中学校2023年春期期中考试
    语 文 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数: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有学者曾经提出过《红楼梦》的“两个世界”说,认为《红楼梦》有两个鲜明而对立的世界,即“乌托邦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个主张主要是针对索隐派“旧红学”和考据派“新红学”的积弊而发。不论索隐派苦苦追寻的“家国历史”之谜,还是考据派的“自叙传”说,都有将文学真实与历史真实、生活真实混淆之嫌。如何更加完整、准确地把握《红楼梦》的文学世界,“两个世界”说无力解决这一根本问题。笔者认为,《红楼梦》应该有三重世界:一是诗意的世界,二是现实的世界,三是哲学的世界。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忽视其中任何一重世界的存在,对《红楼梦》的理解与阐释都将残缺不全,甚至走向谬误,对《红楼梦》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评判就会大打折扣。
    “诗意的世界”主要指大观园之内的世界,它本身可能并没有那么完美,但在具有诗人气质的贾宝玉看来,处处充满了诗意;“现实的世界”主要指大观园之外的世界,伴随着贾宝玉的成长,大观园的诗意色彩渐渐消退,贾宝玉需要去直面更加现实的人生。《红楼梦》通过吸收中国传统儒、释、道思想的精华,从入世、出世两方面对人生进行了深入思考,从而形成了“哲学的世界”。“诗意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之间并不是截然对立、互不搭界的关系,“哲学的世界”在它们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红楼梦》中,哲学的世界并非抽象的存在,而是通过神话、太虚幻境、一僧一道等艺术形象具体呈现出来的。有学者认为“大观园就是太虚幻境”,这是没有认清两者之间的区别,将它们都归入了“理想的世界”。事实上,以太虚幻境、警幻仙境等为代表的哲学世界高高在上,统摄着大观园之内与大观园之外的世界,是比大观园更高层次的存在,是在提醒读者透过生活的表象,认清生活的本质。
    我们不妨借用老子的思想进一步加深对《红楼梦》哲学世界的认识。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抽象的规律,“一”是具体而完整的事物,“二”指事物矛盾的两极,“三”指两极之间的一个任意点。由于“三”是任意的,所以它能够代表事物的千变万化。《红楼梦》中,“诗意”和“现实”分别代表了人生的两极形态,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游移于诗意与现实、出世与入世之间,走着不同的生活道路。可见,片面地强调“诗意的世界”或者“现实的世界”,并不能涵盖作者思想的全部。如何在“诗意”和“现实”之间,探寻一条恰当的人生道路,这才是研究《红楼梦》人生哲学的关键所在。
    文、史、哲不分家,是中国人文传统的一大特色。《红楼梦》之所以伟大,正是文、史、哲共同作用的结果。就《红楼梦》的“三重世界”而言,“诗意的世界”最具“文”的色彩,“现实的世界”则比较接近于“史”。不论是对“文”的欣赏也罢,对“史”的批判也罢,都不应忽视《红楼梦》中还有一个哲学世界的存在。欣赏《红楼梦》,如果只是停留在文、史层面,最终不能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去思考人生,则无异于买椟还珠。
    就《红楼梦》哲学世界的研究而言,虽然早在二十世纪初,就有王国维等学者涉足其间,但整体而言,成果有限。在《红楼梦》的三重世界中,这是研究成果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也是未来红学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红学研究要想取得突破,需要打破文史研究自我封闭的怪圈,将哲学研究引入其间。
    (摘编自郭皓政《<红楼梦>的三重世界》)
    材料二:
    探讨《红楼梦》哲学,首先应注意体现于全书的哲学视角,而“大观”正是曹雪芹的世界观和哲学视角,我们可称之为“大观视角”或“大观眼睛”。所谓“大观眼睛”,便是哲学性的宏观眼睛,或称没有时空边界的宇宙极境眼睛。《红楼梦》的哲学是悟性哲学,这种哲学不是概念、范畴的运作,而是浸透在作品中的哲学意蕴。《红楼梦》的哲学还是艺术家哲学,而非哲学家哲学。哲学家哲学是抽象的、思辨的,与艺术实践是相脱离的;艺术家哲学是感性的、具体的,与艺术实践和审美实践紧密相连,甚至是直接由艺术实践呈现出来的。另外,《红楼梦》还有其自身的哲学主体特色,可以说,它是一种以禅为主轴的兼容中国各家哲学的跨哲学。它兼收各家,又有别于各家,是一个哲学大自在。
    曹雪芹对于儒家有许多嘲讽,但能否就此做出本质化判断,说《红楼梦》是绝对反孔反儒反封建,恐怕不能。以儒家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这一视角来观看《红楼梦》,就会发现:贾宝玉与儒家的表层结构,即儒的政教体系、伦理纲常等,确实格格不入,尤其对仕途经济之路和变形变态的谋取功名利禄之思,更是深恶痛绝。在这个层面上,贾宝玉以至《红楼梦》是反儒的。然而,在儒家的深层结构上,即对日常情感、世事沧桑的注重以及赋予人和宇宙以巨大情感色彩的文化心理特征,却也进入到贾宝玉的生命中。脂砚斋所透露的曹雪芹在全书结束时排出的《情榜》,给宝玉的考语是“情不情”,也就是说打破情的世俗规定,把情推向不情人和万物身上。因此,笼统地说《红楼梦》反对儒家道德和反对儒家哲学,就显得过于简单了,至于说贾宝玉是“反封建”那更是“本质化”了。
    曹雪芹对道教也有表层深层之分,他调侃贾敬的炼丹术,但又认同庄子的破对待、任逍遥的哲学。他对佛并不迷信,所以才有了“女儿两字比阿弥陀佛、元始天尊两宝号更尊荣”的思想,才有了笔下人物宝钗的调侃“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第26回)。
    《红楼梦》非常伟大,不仅其文学内涵说不尽,而且其哲学内涵也说不尽,仅就与中国哲学各流派的既吸收又超越的关系,就有开掘不尽的意蕴。
    (摘编自刘再复《〈红楼梦〉哲学论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国历史”说和“自叙传”说易混淆《红楼梦》文学、历史和生活“三种”真实,不能很好地把握作品的文学世界。
    B.《红楼梦》“三重世界”的评论模式体现了中国文史哲不分家的传统,具有普遍意义,也是未来红学发展的重点方向。
    C.《红楼梦》的哲学是艺术家哲学,其哲学意蕴寓于艺术实践与审美实践中,没有以理性代替艺术,用思辨代替审美。
    D.认为《红楼梦》对儒家道德和哲学持否定态度的观点是笼统又简单的,应从儒家的表层和深层结构的视角综合考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的“两个世界”说对作品的理解诠释有偏差,对思想和艺术价值评判有欠缺,所以对红学研究无意义。
    B.欣赏文学作品,需要全面考量文史哲的作用,如果只停留在文史层面,就会本末倒置,从而进入自我封闭的怪圈。
    C.丫鬟晴雯被害死后,宝玉长歌当哭,以《芙蓉女儿诔》祭奠她,验证了《情榜》给宝玉考语“情不情”的合理性。
    D.曹雪芹能辩证看待儒教道教,但对待佛教却不甚支持,由笔下人物宝钗的调侃“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可见端倪。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红楼梦》的“哲学的世界”的一项是(3分)
    A.王国维说:“《红楼梦》宇宙的也,文学的也。此《红楼梦》所以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其价值亦即在此。”
    B.英国汉学家霍克思认为:“《红楼梦》中‘梦’的真假有无,体现了‘空’‘假’‘中’三谛圆融的思想。”
    C.鲁迅说:“《红楼梦》最大的特点是如实描写,并无讳饰;所叙都是‘真’的人物,正因写实,转成新鲜。”
    D.评论家王博认为:“《红楼梦》的整个书写,围绕主题‘真假’与‘有无’,庄禅并称,重其同而略其异。”
    4.两则材料都围绕《红楼梦》哲学展开论述,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4分)


    5.《红楼梦》第五回中妙玉的判词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泥淖中。”请结合原著中的相关内容及对本判词的理解,分析妙玉“三重世界”的具体表现。(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薄奠(节选) 郁达夫
    五月中旬的有一天午后,我又无端感着了一种悲愤,本想上城南,但袋里连几个车钱也没有了,所以只好步行。
    我走到胡同的西口,忽而从角上的一间破屋里漏出几声大声来。这声音我觉得熟得很,稍微用了一点心力,回想了一下,我马上就记起那个身材瘦长,脸色黝黑,常拉我上城南去的车夫来。我站住静听了一会,听得他好像在和人拌嘴。我坐过他许多次的车,他的脾气是很好的,所以听到他在和人拌嘴,心里倒很觉得奇怪。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五十多岁的光景,但他自己说今年只有四十二岁。他平常非常沉默寡言,不过你和他说话的时候,他却总来回答你一句两句。
    有一天我在前门外喝醉了酒,往一家相识的人家去和衣睡了半夜,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弦月上升的时刻了。我雇车到西单牌楼后换车的时候,又遇见了他,半夜酒醒,一路上听了他许多不堪再听的话……他说这个年头儿真教人生存不得。他说洋车价涨了一两个铜子,而煤米油盐,都要各涨一倍。他说洋车出租的东家,真会挑剔,一根骨子弯了一点,一个小钉不见了,就要赔许多钱。他说他一天到晚拉车,拉来的几个钱还不够供洋车租主绞榨。他说他的女人不会治家,老要白花钱。他说他的大小孩今年八岁,二小孩今年三岁了……我默默坐在车上,看看天上惨淡的星月,经过了几条灰黑静寂的狭巷,细听着他的一条条诉说,觉得这些苦楚,都不是他一个人的苦楚。我真想跳下车来,同他抱头痛哭一场,但是我著在身上的竹布长衫,和盘在脑里的一堆教育的绳矩,把我的这种直率的情感缚住了。自从那一晚以后,我心里存了一种怕与他相见的心思,所以和他不见了半个多月。
    我静听了一会,才知道他吵闹的对手,是他的女人。一时心情被他的悲惨的声音挑动,我竟不待回思,一脚就踏进了他住的那所破屋。我进去叫了他一声,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动气,他就把手一指,指着炕沿上的女人说:“这臭东西把我辛辛苦苦积下来的三块多钱,一下子就花完了。去买了这些捆尸体的布来……”
    说着他用脚一踢,地上果然滚了一包白色的布出来。“我的心思,她一点儿也不晓得,我要积这几块钱干什么?我不过想自家去买一辆旧车来拉,可以免掉那车行的租钱呀!天气热了,我们穷人,就是光着脊肋儿,也有什么要紧?她却要去买这些白洋布来做衣服。你说可气不可气啊?”
    我听了这一段话,心里虽也为他难受,但口上只好安慰他说:“做衣服倒也是要紧的,积几个钱,是很容易的事情,你但须忍耐着,三四块钱是不难再积起来的。”
    夏至以后,北京接连下了半个多月的雨。我因为一天晚上没有盖被睡觉,惹了一场很重的病,直到两礼拜前,才得起床。起床后第三天的午后,我看久雨新霁,天气很好,就出了门走往西边。走过那胡同角上的破屋的时候,我只看见门口立了一群人,在那里看热闹。屋内有人在低声啜泣。我以为那拉车的又在和他的女人吵闹了,所以也就走了过去。
    我踏近前去一看,破屋里并没有拉车人的影子,只有他的女人坐在炕沿上哭。我向一个立在我旁边的中年妇人问了一番,才知道她的男人,前几天在南下洼的大水里淹死了。死了之后,她还不晓得,直到第二天的傍晚,拉车人的同伴认出了他的像貌,才跑回来告诉她。
    我看看周围的人少了,就也踏了进去问她说:“你还认得我么?”
    她抬起肿红的眼睛来,对我看了一眼,点了一点头。我趁此机会,就劝她说:“看养孩子要紧,你老是哭也不是道理,我若可以帮你的忙,总没有不为你出力的。”
    她听了这话,一边啜泣,一边断断续续地说:“我……也……也不知他……他是自家沉河的呢,还是……”
    她说了这一句又哭起来了。我没有办法,就从袋里拿出了皮包,取了一张五块钱的钞票递给她说:“这虽然不多,你拿着用吧!”
    她听了这话,啜泣着对我说:“他……他活着的时候,老……老想自己买一辆车。你……老爷你心好,请你,请老爷你去买一辆好,好的纸车来烧给他罢!”
    我听了这话,心里愈发觉得难受,对她说:“他是我的朋友,那纸糊的洋车,我明天一定去买了来,和你一块烧到他的坟前去。”
    两天之后,那纸洋车糊好了,恰巧天气也不下雨,我早早吃了午饭,就雇了四辆洋车,同她及两个小孩一道去上她男人的坟。车过顺治门内大街的时候,因为我前面的一乘人力车上只载着一辆纸糊的很美丽的洋车和两包锭子,大街上来往的红男绿女只是凝目着我和我后面车上的那个眼睛哭得红肿、衣服褴褛的中年妇人。我被众人的目光鞭挞不过,心里起了一种不可抑遏的反抗和诅咒的毒念,只想放大了喉咙向着那些红男绿女和汽车中的贵人狠命地叫骂:“猪狗!畜生!你们看什么?我的朋友,这可怜的拉车者,是为你们所逼死的呀!你们还看什么?”
    一九二四年八月十四日作于北京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二段写“我”看车夫的样子“好像有五十多岁的光景,但他自己说今年只有四十二岁”,说明车夫因饱经生活摧残而显得衰老憔悴。
    B.“我”听了车夫的一条条诉说,认为这些苦楚不是他一个人的,说明车夫这一人物是那个年代底层劳动者的缩影,升华了小说的情感表达。
    C.“我”想与车夫一起抱头痛哭,但被身上的长衫和“脑里的一堆教育的绳矩”束缚住,这体现了“我”的自我剖析,使主人公形象更加立体。
    D.小说通过讲述“我”与车夫的交往经历,既交代了车夫悲惨结局的出现缘于当时恶劣的社会生存环境,同时也突出了“我”命运的凄婉。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通过“我”的所见、所感、所为讲述故事,表现旧社会的苦难,更能激发读者情感共鸣,让读者感受更深刻。
    B.小说插叙“我”在一次酒后雇车时遇见车夫,并听了他许多不堪再听的话,其中有他对他妻子的抱怨,为后文写二人之间的吵闹做了铺垫。
    C.“惨淡的星月”“灰黑静寂的狭巷”的环境描写虽然只是寥寥数语,但都烘托出此时“我”因细听车夫的诉说与苦楚而感到心烦意乱。
    D.小说通过真切的描述展开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的友谊,借“我”的忧时伤世作低吟微诉,体现了苦闷、忧郁、感伤的“郁式风格”。
    8.洋车作为小说中的物象,在表现车夫这一人物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4分)


    9.小说最后一段写了上坟路上的情景,请结合全文分析结尾有哪些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轼启:五月末,舍弟来,得手书,劳问甚厚。日欲裁谢,因循至今。递中复辱教,感愧益甚。比日履兹初寒,起居何如。
    轼寓居粗遣。但舍弟初到筠州,即丧一女子,而轼亦丧一老乳母,悼念未衰,又得乡信,堂兄中舍九月中逝去。异乡衰病,触目凄感,念人命脆弱如此。又承见喻中间得疾不轻,且喜复健。
    吾侪渐衰,不可复作少年调度,当速用道书方士之言,厚自养炼。谪居无事,颇窥其一二。己借得本州天庆观道堂三间,冬至后,当入此室,四十九日乃出。自非废放,安得就此?太虚他日一为仕宦所縻,欲求四十九日闲,岂可复得耶?当及今为之,但择平时所谓简要易行者,日夜为之,寝食之外,不治他事。但满此期,根本立矣。此后纵复出从人事,事已则心返,自不能废矣。此书到日,恐己不及,然亦不须用冬至也。
    寄示诗文,皆超然胜绝,娓娓焉来逼人矣。如我辈亦不劳逼也。太虚未免求禄仕,方应举求之,应举不可必。窃为君谋,宜多著书,如所示《论兵》及《盗贼》等数篇,但似此得数十首,皆卓然有可用之实者,不须及时事也。但旋作此书,亦不可废应举。此书若成,聊复相示,当有知君者,想喻此意也。
    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此贾耘老法也。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顾虑,以此胸中都无一事。
    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又有潘生者,作酒店樊口,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酽。柑橘椑柿极多,大芋长尺余,不减蜀中。外县米斗二十,有水路可致。羊肉如北方,猪牛獐鹿如土,鱼蟹不论钱。岐亭监酒胡定之,载书万卷随行,喜借人看。黄州曹官数人,皆家善庖馔,喜作会。太虚视此数事,吾事岂不既济矣乎!欲与太虚言者无穷,但纸尽耳。展读至此,想见掀髯一笑也。
    晚岁苦寒,惟万万自重。夜中微被酒,书不成字,不罪不罪!不宣。轼再拜。
    (节选自苏轼《答秦太虚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
    B.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
    C.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
    D.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虚,秦观的字,苏轼学生,与陈师道、晁补之、张耒合称“苏门四学士”,擅长写词,是北宋婉约派词人。
    B.应举,即参加科举考试,科举考试通常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成绩第一名分别为“解元”“会元”和“状元”。
    C.廪入,“谷藏曰仓,米藏曰廪”,仓廪即国家用来存放、储藏粮食的仓库。廪入就是从国库获得的收入,即官府给官员提供的俸禄。
    D.朔,中国古人依据月球的月相周期变化来安排历法,每月初一被称为朔,十五是望,月末一天是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被贬黄州后,接连遭受亲人离世的打击,自己又异乡染病,虽感受生命脆弱,但仍能自得其乐,入道观养炼身心。
    B.苏轼初居黄州的日子里,生活拮据,艰难度日,但他仍然能寄情山水,交友游乐。《前赤壁赋》也是写于被贬黄州。
    C.苏轼的这封信中,宽慰太虚多于自诉,肯定太虚的文学才华,鼓励他修身养性,多写有实用价值的文章,不必追求仕途。
    D.信中以亲切的口语写家常琐事,倾谈黄州山水、物产、饮食等等,写得津津有味,娓娓动听,可见苏轼心态的从容和安然。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此书若成,聊复相示,当有知君者,想喻此意也。

    (2) 夜中微被酒,书不成字,不罪不罪!

    14. 林语堂曾评价苏轼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说他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都能寻找到生活的乐趣,永葆生命的激情。在黄州,困苦之中,苏轼感受到了哪些生活之乐?请依据选文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终身误》
    曹雪芹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①,到底意难平。
    【注】①齐眉举案:案,有脚的托盘。汉代的梁鸿、孟光是一对恩爱夫妻;孟光在给梁鸿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举得与眉毛一样高;以示对梁鸿的尊敬。后用以形容夫妻相互敬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十二支曲子的第一首,以《终身误》为曲名,点明主题是“误了终身”。曲子以宝玉的自诉口吻,演唱自己与宝钗感情始终不能融洽的不幸婚姻,抒发对黛玉怀念和眷恋之情,表现出对封建包办婚姻的强烈不满。
    B.曲子开首两句总起,显示了宝玉思念前情的心情。前句中的“金”指宝钗,“玉”指宝玉,后句中的“木”指林黛玉,石”自指宝玉。
    C.“高士”本意指品德高尚的人。贾府中许多人认为薛宝钗品德高尚,为人温柔敦厚,可以称为“高士”,而宝玉却不以为然,曲中运用“高士”一词指宝钗,语带讽刺意味。
    D.最后两句,表达了宝钗对封建社会造成她不幸婚姻的愤懑不平心情。新妇宝钗纵使变成了孟光那样举案齐眉的贤妇,也不可能得到宝玉的抚慰,痛苦不满的心情难以排解。
    16.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 , ”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有能坚持到最后的。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由”是因为“ ”,他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3)古代诗人非常喜欢用比喻的手法来描绘声音,如:“ , 。”
    (4)《登岳阳楼》中“        ,        ”两句,写诗人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流落在外,表现了诗人的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汽车行进在黄土高原上,向壶口瀑布方向飞驰。高速公路两边秋意浓浓,树木和庄稼色彩斑驳,鲜绿、淡绿、深黄、金黄、棕红、褐红,将黄土高原装点得 ① 。偶尔看见成片的苹果园,鲜红的圆圆的大苹果挂满树梢,在车上都能嗅到醉人的芳香,这就是名扬天下的洛川苹果。
    到了瀑布边缘,看见浑黄的黄河水从上游奔泻而下, ② 。到了壶口瀑布,河口收束狭如壶口,瀑布上游水面宽500余米,在不到500米的距离内,猛然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在两岸石壁峭立的河道上,河水以每秒1000立方米的磅礴气势,从5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翻腾倾涌,声如洪雷,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正如古籍中所曰“盖河漩涡,如一壶然。”这让壶口瀑布几千年来成为一种力量的象征。平时静若处子、温顺贤良的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到了这里却发出震天的怒吼并升起冲天的巨浪进而迸发出不可阻挡的磅礴力量!
    壶口瀑布,波涛汹涌,气势磅礴,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③ ,勇往直前的写照。世界各地的华夏儿女,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引用的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20.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2023年,“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将以“四季村晚”等文化展示活动为引导,带动各地如火如荼地组织开展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
    “四季村晚”等活动的显著特征是时代性强、乡土味浓、人情味重——时间线贯穿二十四节气,地点主要在村里头和家门口,主人公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咱们屯里的人”,展现的都是新时代各地农村的新气象和广大农民的新风貌。这些都真正体现了农民主体、热在乡村、乐在群众的新时代乡村文化生活新要求,不仅能为讲好中国乡村振兴提供丰厚素材和广阔空间,而且能有效打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这些年来,随着乡村文化振兴势头的突飞猛进,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基础越打越牢,效果越来越好。与此同时,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老百姓对乡村文化的期待也与日俱增。城里人盼着能从田园中找寻更美的“诗和远方”,村里人则梦想故乡的小路上也能感受到阳春白雪的芬芳。总之,办好乡村文化能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2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觚内插着时鲜花卉,并茗碗痰盒等物。
    B.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C.有一次他几天不吃饭,只吃些硬豆和水——这又是一种“锻炼”肠胃的方法。
    D.那忽近忽远的灯火把一个个村庄移到了身后——母亲肯定在一盏油灯下念及我。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以来,网络上关于疫情的信息严重过载。谣言不断滋生和传播,在舆论场上各种“带节奏”,引发了“信息疫情”,严重妨碍防疫工作的有效推进。
    材料二:
    小明喜欢玩游戏,有一天他在短视频平台上反复观看一个游戏大神的操作。一段时间后,平台推送的消息里,十条有八条是关于游戏操作技巧的。小明开始不停浏览游戏视频,并开始和主播互动,最终沉溺于花钱购买游戏装备和打赏游戏主播。
    “Z世代”(在1995至2009年间出生的人群)的青年该如何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拥有更高的“媒商”?学校“馨思讲堂”邀请你做一次演讲,谈一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红楼梦》‘三重世界’的评论模式……也是未来红学发展的重点方向”错误。由原文“就《红楼梦》哲学世界的研究而言,虽然早在二十世纪初,就有王国维等学者涉足其间,但整体而言,成果有限。在《红楼梦》的三重世界中,这是研究成果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也是未来红学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可知,未来红学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是“《红楼梦》哲学世界的研究”,而不是“《红楼梦》‘三重世界’的评论模式”。
    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A.“所以对红学研究无意义”错误。由原文“这个主张主要是针对索隐派‘旧红学’和考据派‘新红学’的积弊而发。不论索隐派苦苦追寻的‘家国历史’之谜,还是考据派的‘自叙传’说,都有将文学真实与历史真实、生活真实混淆之嫌。如何更加完整、准确地把握《红楼梦》的文学世界,‘两个世界’说无力解决这一根本问题”可知,“两个世界”说对红学研究有一定的意义,只是有将文学真实与历史真实、生活真实混淆之嫌,“两个世界”无力解决如何更加完整、准确地把握《红楼梦》的文学世界。B.“从而进入自我封闭的怪圈”于文无据。由原文“如果只是停留在文、史层面,最终不能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去思考人生,则无异于买椟还珠”可知,原文只是说“无异于买椟还珠”,也就是说“本末倒置”,并没有说“从而进入自我封闭的怪圈”。D.“但对待佛教却不甚支持”错误。由原文“他对佛并不迷信,所以才有了‘女儿两字比阿弥陀佛、元始天尊两宝号更尊荣’的思想,才有了笔下人物宝钗的调侃‘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可知,原文说的是“他对佛并不迷信”,并不是“不甚支持”。
    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如实描写,并无讳饰……正因写实,转成新鲜”讲的是生活真实,体现的是《红楼梦》的“现实的世界”,不能体现《红楼梦》的“哲学的世界”。
    4.①材料一侧重于论述《红楼梦》“哲学世界”的重要性,并强调其是未来红学研究的方向;②材料二侧重于论述《红楼梦》是一种以禅为主轴的兼容中国各家哲学的跨哲学,有着丰富的哲学内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材料一第1自然段讲的是三重世界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第2自然段讲的是“哲学的世界”在“诗意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第3段自然段讲哲学的世界在提醒读者透过生活的表象认清生活的本质,第4自然段讲的是借用老子的思想进一步加深对《红楼梦》哲学世界的认识,第5、6自然段讲的是哲学世界对研究《红楼梦》的重 要性。可见材料一侧重于论述《红楼梦》的“哲学世界”的重要性,并强调其是未来红学研究的方向。
    结合材料二第1自然段“《红楼梦》还有其自身的哲学主体特色,可以说,它是一种以禅为主轴的兼容中国各家哲学的跨哲学。它兼收各家,又有别于各家,是一个哲学大自在”可知,先总说《红楼梦》是一种以禅为主轴的兼容中国各家哲学的跨哲学。第2自然段从儒家方面具体论述,第3自然段从道家方面具体论述,由第4自然段关键句“《红楼梦》非常伟大,不仅其文学内涵说不尽,而且其哲学内涵也说不尽”可知,《红楼梦》有着丰富的哲学内涵。可见材料二侧重于论述《红楼梦》是一种以禅为主轴的兼容中国各家哲学的跨哲学,有着丰富的哲学内涵。
    5.①她活在一个“诗意的世界”里,贵为“金玉质”,追求高洁,清高自傲。她生活在处处充满诗意的大观园里,美丽聪颖,多才多艺,茶艺精湛,中秋联诗,极通文墨。②她活在一个残酷的“现实的世界”里,可怜金玉质,求洁不得。自小多病,出家为尼,为人孤僻,不合时宜,权势不容,后被贼人掳走,终陷泥淖中,海边遇害。③她活在一个复杂的“哲学的世界”里,是带发修行的佛家弟子,文学上大爱庄子,感情上情缘末了。自号“槛外人”,以清静无为自守,却六根不净,尘心未尽,不洁不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她活在一个“诗意的世界”里,贵为“金玉质”,追求高洁,清高自傲。且她“文墨也极通……模样儿又极好。”从她能续上黛玉、湘云这两位公认的才女的联诗可知,她的才情之高,就连一向孤高自许的黛玉,都称她是“诗仙”。能有这样的容貌和才情,其家世出身可见一斑。她生活在处处充满诗意的大观园里,美丽聪颖,多才多艺,茶艺精湛,中秋联诗,极通文墨。
    她活在一个残酷的“现实的世界”里,可怜金玉质,求洁不得。妙玉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亲自入了空门,在玄墓蟠香寺出家,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贾母出殡当晚,妙玉出园,到惜春房里坐谈、下棋,被入室打劫的贼寇盯上。次日夜间,妙玉遭劫,照应“无瑕白玉遭泥陷”。宝玉听说,甚不放心,每日长吁短叹,照应“王孙公子叹无缘”。过了些时日,贾府传闻贼寇抢了妙玉下海,妙玉不依,被贼寇杀害了。
    她活在一个复杂的“哲学的世界”里,是带发修行的佛家弟子,文学上大爱庄子,感情上情缘末了。佛家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而妙玉的内心深处,通过对宝玉生日的铭记,暴露了她对红尘情事的渴望。她并没有真的做到四大皆空,六根清净。更奇的是,贾府中秋之夜,妙玉并未在栊翠庵念经打坐,而是出来赏月,且听到了湘云和黛玉的联诗,并邀请二人去栊翠庵喝茶,帮她们续上了最后十三韵,且提到了“失了咱们闺阁面目”这样的话来。由此可知,在妙玉的内心深处,她并未真的将自己看成是出家修行之人,而是出身高贵的闺阁女子,与钗黛湘等人无异。自号“槛外人”,以清静无为自守,却六根不净,尘心未尽,不洁不空。
    6.D【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D.“同时也突出了‘我’命运的凄婉”错误。小说在对“我”与车夫的交往经历的叙述中,主要突出的是车夫命运的悲惨,文本内容并未表现“我”命运的凄婉。故选D。
    7.C【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C.“但都烘托出此时‘我’因细听车夫的诉说与苦楚而感到心烦意乱”分析错误。“惨淡的星月”“灰黑静寂的狭巷”烘托出的是“我”听了车夫的抱怨后,对这个剥削压迫底层人民的社会的失望、悲哀。故选C。
    8.①洋车是车夫生存的工具,衬托出车夫生存的艰辛。②洋车承载着车夫对生活的希望,代表着车夫美好的追求与梦想。③洋车是对车夫最后的祭奠,寄托着对车夫的哀思。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本题要求分析小说中洋车这一物象的作用,且具体说明了要分析洋车“在表现车夫这一人物上”的重要作用,那么作答时就要着重分析洋车这一物象与车夫之间的关系。
    首先,洋车是车夫生存的工具,车夫靠拉洋车来挣钱养家,但他“一天到晚拉车,拉来的几个钱还不够供洋车租主绞榨”,租主挑剔洋车的毛病让车夫赔钱,借此对车夫进行压榨,洋车的存在衬托了车夫生存的艰辛。
    其次,根据车夫说的“不过想自家去买一辆旧车来拉,可以免掉那车行的租钱”,车夫希望攒钱买一辆属于自己的旧车,可以分析出承载着车夫对生活的希望,代表着车夫美好的追求与梦想。
    最后,根据“他……他活着的时候,老……老想自己买一辆车。你……老爷你心好,请你,请老爷你去买一辆好,好的纸车来烧给他罢!”可知车夫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买洋车,但他到死都没有实现,所以“我”和车夫的家人用纸糊的洋车去祭奠车夫,洋车是对车夫最后的祭奠,寄托着“我”与车夫的家人对车夫的哀思。
    9.①照应题目。最后一段写“我”买了纸糊的洋车和两包锭子与车夫的家人一起去祭奠车夫,照应了小说的标题“薄奠”。②突出了车夫及其家人的悲惨命运。街上的红男绿女与车夫妻子的悲伤形成了强烈对比,更加凸显人物的悲惨命运。③通过“我”直接的情感抒发深化主旨。最后一段写“我”想对大街上的红男绿女和汽车中的贵人狠命地叫骂,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控诉,以及对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重要情节段落的作用的能力。
    首先要明确,分析小说重要文段的作用一般可以从人物、情节、结构、主旨等方面入手;然后再回到原文,具体对原文最后一段进行分析。
    从结构上看,最后一段讲的是“我”与车夫的家人带着纸糊的洋车和两包锭子去给车夫上坟,与文章的标题“薄奠”形成照应;
    从人物上看,最后一段写了大街上来往的红男绿女看“我”和车夫的家人的情形,他们与车夫妻子“眼睛哭得红肿、衣服褴褛”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他们的冷漠与车夫妻子的悲伤形成对比,使车夫一家人的命运更具悲剧色彩;
    从主旨上看,“猪狗!畜生!你们看什么?我的朋友,这可怜的拉车者,是为你们所逼死的呀!你们还看什么?”文章最后“我”想对那些红男绿女和汽车中的贵人狠命叫骂的内容直接表达了“我”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对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慨叹和同情,深化了文章主旨。


    10.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断句的能力。此句大意:我所住的江对岸就是武昌,山水美到极致。有位老家在蜀地的王生住在城里,(我去了以后)经常被江中风涛阻隔,不能立刻回来,那王生就为我杀鸡做饭,有时在他那里住几天,他一点也不厌烦。从结构和断句的标志看,“所居对岸武昌”是无任何标志的语意式的判断句,“所居对岸”是句中的主语,“武昌”是宾语,即“所居对岸是武昌”,故“所居对岸是武昌”是完整句意,不应断开,排除A、B;“有蜀人王生”是句子主语,“蜀人”是“王生”的定语,“在”在此处是动词,作谓语,“邑中”是宾语,故“有蜀人王生在邑中”是完整句意,不应断开,排除D。
    11.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A.“陈师道”错误,“苏门四学士”分别是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没有陈师道。
    1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不必追求仕途”错误,“旋作此书,亦不可废应举”,可见苏轼劝太虚不要放弃科举考试,并非表达“不必追求仕途”。
    13.(1)假如这本书写好了,最好也给我看看,应该有人了解你的用心,想来你会明白这个意思的吧。
    (2)晚上我稍微醉了酒,字写得很不像样子,不要怪罪,不要怪罪。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若”,假如;“相”,偏指我;“当”,应当,应该;“喻”,明白。(2)“微”,稍微;“被酒”,醉酒;“书”,书写;“罪”,怪罪。
    14.放浪山水之乐,美食美酒之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以及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题干要求考生依据选文简要概括“苏轼在黄州,困苦之中,感受到的生活之乐”,佐证林语堂的评价:苏轼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说他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都能寻找到生活的乐趣,永葆生命的激情。在《答秦太虚书》节选中,依据文句“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可概括,放浪山水之乐,美食美酒之乐。
    答案不唯一,考生可结合文本,言之成理都可。
    【参考译文】
    苏轼启:五月末,我弟弟来,带来你写给我的信,劳你在信中情意深厚地慰问我。我每天都想写回信致谢,一直拖到今天。现在又收到你通过驿车寄给我的信,让我更加感激和惭愧。最近已进入初寒天气,你的生活、身体好吗?
    我寄居在这里,大致上还过得去。但我弟弟刚到筠州,就死去一个女儿,我的老奶妈也去世了,哀悼之情还未消去,又收到家里来的信,信中说我的堂兄太子中舍苏不欺也在九月中旬去世。我在异乡既老又病,看到的都是些凄凉的事物,想到人的生命就这样脆弱。又蒙你(在信中)告诉我,你有段时间病得很重,令我高兴的是你现在康复了。
    我们都渐渐老了,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对待自己了,应赶紧用道家之书上说的方术之士的方法,好好地保养、锻炼自己的身体。我在谪居之地闲来无事,略微了解了(道家修炼的)一些方法。我已经向本州的天庆观借好了三间道堂,冬至后就搬进去住,住满四十九天后才出来。要不是被贬、被流放,怎么能这样做呢?你以后一被官务束缚,想要求得四十九天的空闲,哪能再得到呢?应该现在抓紧时间进行,只要选择你平时所谓的简明扼要、容易实施的方法日夜修炼,除了睡觉、吃饭之外,不做其他事情。只要满了(四十九天的)期限,养身的根本就建立了。从此以后你即使再出来处理人间事务,事情一做完心思就返回(到那种境界里去了),自然就不会停止修炼的事了。你收到这封信时,恐怕已过冬至日,但你也不必从冬至日开始修炼。
    你寄来给我看的诗文,都写得十分高超,美妙到了极点,娓娓道来,有一种逼人的才华。像我这样的人也用不着逼了。你以后免不了要求官、求俸禄,要通过科举考试求官俸,参加科举考试不一定能够中举。我私下里为你考虑过,可以多写些书,像你寄示的《论兵》和《盗贼》的这些文章都写得很好,只要像这样的写它数十篇,有明显的实用价值,不一定要触及现在的事。但你这些时日写这类书时,也不能忘记了做参加科举考试的准备。假如这本书写好了,最好也给我看看,应该有人了解你的用心,想来你会明白这个意思的吧。
    我刚到黄州,薪俸已断,家中人口不少,我自己很为此事担忧,只好厉行节约之法。每个月初一,就取出四千五百钱,分为三十份,把它们悬挂到屋梁上,每天清晨,用把挂书画的长柄叉子挑下一份来,就把叉子藏起来,把那些每天用不完的钱仍旧放到大竹简里贮存起来,用来招待客人,这是贾耘想出来的老办法。我估计钱囊中的钱还可以用一年多的时间,到时候另外筹划,水到渠成,不用预先考虑,这样一来,我心中记挂的事就一件也没有了。
    我所住的江对岸就是武昌,山水美到极致。有位老家在蜀地的王生住在城里,(我去了以后)经常被江中风涛阻隔,不能立刻回来,那王生就为我杀鸡做饭,有时在他那里住几天,他一点也不厌烦。又有一个姓潘的年轻人,在樊口开了家酒店,我常常乘小船径直到他的酒店旁,那里有乡村酿的酒,味道很醇酽。这里柑子、橘子、椑子、柿子很多,芋头大得长达一尺多,不比蜀地的差。外县的米一斗二十钱,从水路可以运来。这里的羊肉价格和北方一样,猪肉、牛肉、獐肉、鹿肉价格低得如同泥土,鱼、蟹根本就不计算价钱了。歧亭的监酒胡定之,随车载有万卷书,喜欢借给别人看。黄州官署里的几个官员,家里人都善于做菜,喜欢举行宴会。太虚你看看这些事,我的生活不是还过得去吗?我想与你说的话无穷无尽,但纸用完了。你打开信读到这里,可以想见我掀起胡子呵呵一笑。
    又快到年末岁尾了,天气非常寒冷,请你千万自己保重。晚上我稍微醉了酒,字写得很不像样子,不要怪罪,不要怪罪。别的不一一细说了。苏轼再拜。
    15.D
    D. 最后两句,表达了宝玉对封建社会造成他不幸婚姻的愤懑不平心情。既然封建包办婚姻使宝玉不能与自己所爱的黛玉结合,那么新妇宝钗纵使变成了孟光那样举案齐眉的贤妇,也不可能抚慰平息他痛苦不满的心情。
    解析:以“俺”开篇,表达情感。
    16.
    ①“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人们对“金玉良缘”的赞美和宝玉不以为然,只念“木石前盟”形成对比。
    ②“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以对比的手法,分写宝玉对宝钗、黛玉的不同感情与态度。
    ③“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表现了宝玉婚前对爱情还存有信心和婚后美梦破灭的对比。
    ④“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宝钗对婚姻生活的觉悟付出与宝玉对婚姻生活的不满形成鲜明对比。
    解析:
    ①以强烈的对比总起,显示了宝玉思念前情的心情。语意是尽管他人都异口同声称赞宝钗与宝玉如金玉般匹配,强迫他们结合,但当事人宝玉却不以为然,他怀念和眷恋的却是他与黛玉的,被他人认为比不上“金玉”的木石前盟。
    ②表现宝玉对宝钗的冷漠,又反衬出宝玉对黛玉终生难忘的眷恋之情。
    ③是宝玉经历了不幸婚姻后的人生认识。在未与宝钗成婚前,尽管宝玉也看到他人生活的一些不幸,听到他人对生活的某些抱怨,但他自己对生活和爱情毕竟还存有信心和美好幻想;与宝钗的结婚及婚后生活,打破了他的美梦,因此发出“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的慨叹。
    ④一方面是宝钗在婚姻生活中对宝玉“举案齐眉”的深情;另一方面是宝玉对包办婚姻的愤懑不平心情,宝玉不能与自己所爱的黛玉结合,新妇宝钗纵使变成了孟光那样举案齐眉的贤妇,也不可能抚慰平息他痛苦不满的心情。

    17.(1)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2)其言不让 吾与点也  (3)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符合条件答案即可)(4)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繁、寡、与、嘈。
    18.①五彩缤纷  ②气势磅礴  ③百折不挠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根据语境中“高速公路两边秋意浓浓,树木和庄稼色彩斑驳,鲜绿、淡绿、深黄、金黄、棕红、褐红”分析,此处是说颜色繁多的树木和庄稼将黄土高原装点得非常好看,故选用“五彩缤纷”。五彩缤纷:形容色彩繁多而艳丽。
    第二处,根据语境说的“浑黄的黄河水从上游奔泻而下”可知,此处是说壶口瀑布水流气势雄伟盛大,故选用“气势磅礴”。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盛大。
    第三处,根据语境说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往直前”分析,此处强调中华民族的精神奋勇向前,没有什么能够阻挠。故选用“百折不挠”。百折不挠: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也说百折不回。
    19.①将水流倾泻而下时的声音比作雷声,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水流之大、气势之盛的特点;②引用俗语和古语,形容壶口瀑布的特点与气势,增加了文学色彩。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和分析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声如洪雷”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壶口瀑布水流倾泻而下时发出的“声”比喻成“洪雷”声,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水流量大、气势盛的特点;
    “千里黄河一壶收”是俗语,“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再结合后句“正如古籍中所曰‘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可知,此处运用引用,写出了壶口瀑布的特点与气势,增加文学色彩。
    20.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平时静若处子、温顺贤良,但到了这里,它却发出震天的怒吼,升起冲天的巨浪,迸发出不可阻挡的磅礴力量!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运用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首先提取长句的主干及直接修饰成分,同时删除关联词语,使之成为几个短句:黄河发出震天的怒吼,(黄河)升起冲天的巨浪,(黄河)迸发出不可阻挡的磅礴力量。
    然后把修饰成分改写成句子:把“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改成短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再把“平时静若处子、温顺贤良的……黄河” 改成短句“黄河平时静若处子、温顺贤良”。
    最后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运用合适的代词连接成若干短句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平时静若处子、温顺贤良,但到了这里,它却发出震天的怒吼,升起冲天的巨浪,迸发出不可阻挡的磅礴力量!
    21. 不仅能有效打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而且能为讲好中国乡村振兴故事提供丰厚素材和广阔空间。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存在两处错误:
    (1)语序不当,应先说“有效打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再说“为讲好中国乡村振兴提供丰厚素材和广阔空间”;
    (2)成分残缺,缺少“讲好”的宾语中心词,应在“振兴”后加上“故事”,即改为“讲好中国乡村振兴故事”。
    22.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破折号后面的内容是对“时代性强、乡土味浓、人情味重”的解释说明。A.“觚内插着时鲜花卉,并茗碗痰盒等物”是对“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的补充说明;B.“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是对“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的解释说明;C.“这又是一种‘锻炼’肠胃的方法”是对“有一次他几天不吃饭,只吃些硬豆和水”的总结;D.破折号前后的陈述对象不同,故破折号表示话题的转变。故选B。
    23.【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一借上海、吉林虚假疫情消息到处散播、虚假难辨的事例,指出虚假信息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材料二则通过小明的事例,指出了其因反复观看一个游戏大神的视频而最终陷入“信息茧房”,以及因此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沉溺于游戏媒介的后果。这两则材料,虽讲述内容各有不同,但实质却都是讲述不良媒介素养的危害性。
    对此,试题写作任务针对“Z世代”的青年这一与媒介信息充分接触的群体,要求思考信息时代青年人应具备什么样的媒介素养并写作一篇演讲稿。对此,考生可选择的立意是多样化的。重点可以谈青年应有怎样的媒介素养,也可以谈青年媒介素养的重要性,还可以谈如何提升青年媒介素养。关于信息时代青年人的媒体素养,考生可以联想很多可写的内容,可以举例说明海量信息如何真伪难辨,辨别谣言如何之难,从而突出媒介素养的重要性;面对海量信息,青年人应具有什么能力,比如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等;增强青年媒介素养道德层面、技术层面的不同做法,考虑影响青年媒介素养的内因和外因等。又如在这个鱼龙混杂的媒介社会里,应当如何从中挑选最具价值、最正能量的“精神支柱”,以不被这良莠不齐的网络所淹没。
    【立意】
    (1)正确筛选信息,增强媒介素养。
    (2)辨别信息真伪,增强媒介素养。
    (3)理性运用媒介,树立正向价值观。
    (4)紧跟时代步伐,争当“优秀媒介青年”。
    (5)提升媒介素养,畅游信息时代。
    【例文】
    提升媒介素养,畅游信息时代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提升媒介素养,畅游信息时代”。
    “这是一个较好的时代,也是一个较坏的时代”,有人套用狄更斯的话评价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的确,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我们享受到了便利,但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海量信息真伪难辨, 人们分辨不出何为真、何为“谣”,各种“反转”屡屡出现……
    作为青年人,我们唯有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才能畅游信息时代,成就更好的自己。
    我们社会整体媒体环境现状如何?现状就是各种谣言在朋友圈“三人成虎”地大肆传递,我们在面对新冠疫情的同时,还要应对“信息疫情”;“键盘侠”躲在暗处兴风作浪,“喷”遍每个角落;“信息茧房”不仅让我们的信息接受面越来越窄,还可能在不良道路上越陷越深……种种乱象,就是媒介素养低下的表现。信息时代,提升媒介素养是全社会的任务,媒介素养教育推行刻不容缓,这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家庭通力合作。作为青年人,我们也要努力自觉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
    提升媒介素养,要具备理性思维,炼就一双慧眼。
    在传统媒体日益消减、自媒体消息鱼龙混杂、现实与虚拟难解难分的当下,我们需要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我们要有批判性精神。看到碎片化信息,不要热血上头,急于点赞、转发、跟风,更不能信谣传谣;对繁杂的信息要有基本理智的判断,凡事“三思而后行”,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否则就容易在信息洪流中迷失方向。提醒大家,要尽可能从国家媒介、正规合法、可信度高的网站获取信息,远离标题党、虚假新闻。
    提升媒介素养,要有“守门”意识、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同学们,青年人对网络依赖性很强,增强甄别、过滤信息的能力,需要我们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有人说数字时代放弃“守门”,我们迎接的将会是“垮掉的一代”,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没有信息“守门”,数字化时代,其实就是一个潘多拉魔盒。信息“守门”需要集全社会之力,我们青年人更要有使命意识,要自觉竖起防线,主动远离非法网站,增强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更不能触犯法律,成为不法分子的帮凶。
    提升媒介素养,要有榜样引领,要树立远大理想。
    很多时候,我们会被互联网牵着鼻子走,被各种“投喂”信息包围,思维呈现碎片化、情绪化、浮躁化、娱乐化,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远大的理想。拥有远大理想且意志坚定的人,会摒除一切干扰,做事心无旁骛,最终抵达理想的彼岸。理想有多大力量?理想让大山女校“燃灯”校长张桂梅一身病痛仍潜心育人、痴心不改;理想让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扎根山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坚持三十五年不动摇;理想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名满天下却仍然专注于田畴毫不懈怠。信息时代,理想可以帮助我们守住心、管住手,能帮助我们突围商家的各种信息“投喂”,拒绝刷视频获得的廉价快感,能使我们沉下身心自觉进行深度阅读,净化心灵,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媒介素养是数字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我们可以和数字时代健康地共生共长。只要我们年青人以批判性的精神看待媒介环境,在数字洪流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远大理想、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我们就可以做数字化时代的主人,畅游信息时代,成就美好未来。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宜宾市珙县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9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