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01
    2022-2023学年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02
    2022-2023学年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03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3页。

    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级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材料一:
    叙事的概念本是从文学研究的领域产生的。法国文学批评家热拉尔•热奈特指出“叙事”是“某人讲述某事(从叙述行为本身考虑)的事件”。叙事是叙述者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让受述者感受故事背后的深刻内涵和人文思想。教育叙事则是叙事学概念的发展和延伸,是叙事学运用到教育领域的一个范例。20世纪80年代,教育界掀起了一股教育叙事的热潮,这股热潮于90年代传入中国,并对中国现有教育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丁钢认为“以叙事的方式回归教育时空中各种具体的人物、机构及事件,叙事本身所揭示的各种教育存在方式或行为关系,以及当事人在此行为关系中的处境与感受,便成了教育学文本所要表达的‘意义’”。邱瑜指出“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教育叙事一直存在,《论语》就是教育叙事的典型文本。从传统的学术认知看,《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其中记载了大量孔子及其弟子之间的教学活动,可以说《论语》是关于孔子的教育叙事。在师者孔子与弟子的互动事例叙述中,孔子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与教学原则鲜明生动地印刻于故事诠释中,简短浅显的教育叙事之下却蕴含着诸多深刻的教育思想。
    (摘编自苏婷婷《孔子教育叙事研究一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为例》,)
    材料二:《论语》是对孔子教育活动的再现,也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概述,故而我们可以说《论语》是关于孔子的教育叙事,其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下简称《论语•侍坐》章)堪称孔门教育叙事的典范,集中体现了孔子诸多优秀的教育思想,为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提供许多借鉴之处。《论语•侍坐》章是一次比较完整的教学活动,整场教学从孔子“问志”切入,以众学生各自“言志”为展开,最后以孔子“评志”答疑为结束。在教育目的上,孔子强调经邦济世,即希望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拯救人世,治理国家。《论语•侍坐》章秉承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的目的观,在孔子询问其弟子理想时,教学目的清晰明确,使学生各言其志。“言志”,即学生的理想教育课。讨论由孔子“问志”引出。在整场讨论活动中,孔子让学生各言其志、畅谈理想,认真听取每个学生的见解,在“评志”中态度明晰,肯定曾点,其实也是将孔子的道德观传播给学生,最后完成一堂以“各言其志”为教育目的的高效课堂。
    “侍坐”指学生陪坐在老师近旁,这种教学方式是对传统课堂的突破,师生平等,氛围轻松。孔子在讨论开始之前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轻松导入,鼓励众人打消身份顾虑,大胆言说。师生平等的课堂环境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师生平等能够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倾诉、辩论、质疑,养成思辨思维。
    孔门弟子三千,性格、资质各有不同,《论语•侍坐》章所记载的孔子的四个学生就是志趣不同、性情各异的典型代表。子路轻率急躁,冉有谦虚谨慎,公西华委婉曲致,曾皙高雅宁静,孔子都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针对四人的“言志”,孔子充分尊重学生的理想,“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并不失分寸地赞扬、鼓励。对于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孔子的教育也不是千篇一律,空洞说教,而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子路才华超群,志向远大,自信满满,可是莽撞冲动,孔子回以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哂之”,既肯定学生的才能和实力,又含蓄地批评了他说话冲动、毫不谦让的态度。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论语•侍坐》章中,孔子秉承组织、引导的原则,巧妙提问,循循善诱。讨论开始前,将问题以简洁明了的形式抛给学生,并且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明确的思考角度与立足点。在子路回答后,孔子没有急于评价,干扰其他学生思维,而是引导、组织其余学生各言其志。
    在讨论中,孔子根据学生回答,及时抓住时机,循循善诱,既对课堂节奏充分把控,又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
    (摘编自张静《<论语•侍坐>章教育叙事特点及启示》,《文学教育(下)》2020年第5期)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育叙事中的叙事概念与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叙事概念,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具体的教育目的。
    B. 教育叙事是叙事学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尽管这股潮流源于国外,但在中国早就存在教育叙事文本。
    C. 教育叙事研究不涉及教育“是什么”“怎么做”等问题,对教育的理解需要读者自己从故事中体验。
    D. 孔子是教学引导者而非主导者,因此在提出问题后,就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让他们独立思考。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
    A. 从叙事到教育叙事,再到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材料一中对概念的解释层层深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B. 《论语•侍坐》章呈现了一次较为完整的教学活动,以“问志”为问题导入、“言志”为讨论内容、“评志”为活动小结。
    C. 《论语•侍坐》章可看作一次理想教育课,课上学生曾点的看法符合孔子经邦济世的思想,因此得到肯定。
    D. 孔子充分尊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的理想,每听完一个人的见解,就会认真进行评价。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没有用到教育叙事原理的一项是( )
    A. 某教师课堂上讲述司马迁《史记》中“孔子问礼于老聃”的故事。
    B. 某教师坚持写教育日记,记录日常教育、生活和管理的故事。
    C. 韩愈在《师说》中用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教导李氏子蟠。
    D. 邹忌用自己“吾与徐公孰美”的故事讽谏,劝齐王纳谏。
    4. 请根据材料,概括《论语•侍坐》章的教育叙事特点。
    5. 为什么《论语》被看作教育叙事的典型文本?请结合材料分析。
    【答案】1. B 2. D 3. C
    4. ①目的清晰,使学生各言其志。②师生平等,氛围轻松。③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④提问巧妙,循循善诱。
    5. ①《论语》记载了大量孔子及其弟子之间的教学活动,包含多个教育故事。②其中有许多值得今天的课堂教学借鉴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原则等。③教育叙事简短浅显但思想深刻。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 “最大的区别在于……”的说法于文无据,依据材料一“教育叙事则是叙事学概念的发展和延伸,是叙事学运用到教育领域的一个范例”,原文没有比较教育叙事中的叙事概念与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叙事概念。
    C.“教育叙事研究不涉及教育‘是什么’‘怎么做’等问题”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
    D.“在提出问题后,就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错误,根据原文“在讨论中,孔子根据学生回答,及时抓住时机,循循善诱”“对课堂节奏充分把控”等,可知孔子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并非提出问题后,就不再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D. “每听完一个人的见解,就会认真地进行评价”错误,根据原文“在子路回答后,孔子没有急于评价”,可知孔子并非每听完一个人的见解就进行评价。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C. 韩愈不是用叙述教育事件的方法来教导李氏子蟠的。根据材料一的相关阐释,可知教育叙事是叙述者通过叙述教育事件让读者获得其背后的教学思想和理念等。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材料二,第一段关键语句为“在孔子询问其弟子理想时,教学目的清晰明确,使学生各言其志”,可以概括出“教学目的清晰明确,使学生各言其志”;
    第二段关键语句为“这种教学方式是对传统课堂的突破,师生平等,氛围轻松”,可以概括出“师生平等,氛围轻松”;第三段关键语句为“《论语·侍坐》章所记载的孔子的四个学生就是志趣不同、性情各异的典型代表。子路轻率急躁,冉有谦虚谨慎,公西华委婉曲致,曾皙高雅宁静,孔子都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可以概括出“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
    第四段关键语句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论语·侍坐》章中,孔子秉承组织、引导的原则,巧妙提问,循循善诱”,可以概括出“巧妙提问,循循善诱”。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题干中“《论语》被看作教育叙事的典型文本”这一观点出现在材料一第二段,该段和材料二的第一段都提到了《论语》与孔子的教育叙事,结合“其中记载了大量孔子及其弟子之间的教学活动……简短浅显的教育叙事之下却蕴含着诸多深刻的教育思想”可以看出《论语》记载了大量的孔子的教学活动,蕴含着诸多深刻的教育思想;
    “《论语》是对孔子教育活动的再现……为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提供许多借鉴之处”,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活动对今天的课堂教学具有很多可借鉴之处;
    结合两则材料,特别是材料一第一段邱瑜对教育叙事研究的看法,“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可以看出,《论语》中的大量的教育故事,浅显简短,但能够从孔子的教育故事中体验到“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思想深刻。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怀石投江①
    曹尧德
    这一夜,对屈原来说是多么短暂,时光的流逝如闪电,似流星,若瞬目,不觉东方已经泛白,雄鸡已经啼鸣。
    白马咴咴嘶鸣,并不断地用前蹄刨那栏厩,发出一阵阵单调而枯燥的“嘣嘣”声。这声音提醒了屈原,该给白马添些草料了。然而当屈原来到马厩一看,槽里的草料满满的,昨夜所喂之草料竟然一点未少。这情景使屈原大吃一惊,他认为白马突然患了什么重病,才一夜不饮不食。屈原并未掌灯,借着从木窗棂透进来的微弱晨曦,依稀可见那白马扇着两耳,喷着响鼻,双目半睁半闭,焦躁不安地拽着缰绳走来走去。屈原又在草中多撒了些麸皮,加少许水,用料权搅拌均匀,亲切地拍着白马的黄脑袋说:“吃吧,我的老伙计,吃饱了好有力气赶路……”白马摇摇头,嗅也不嗅、闻也不闻,伸出长舌舔着主人的手背,两眼挂着混浊的泪水……
    回到房中,屈原满脸泪痕地坐在窗前,整理着他那一大堆写满了诗文的简牍。响动将小媭从梦中惊醒,她迷迷糊糊地问道:“爹,天亮了吗?”
    屈原信口答道:“早着呢,尚可睡一大觉。”
    小媭低声催促道:“爹,您好几夜不曾合眼了,还是上床睡一会儿吧。”
    “这就睡,这就睡。”屈原这样应着,重返马厩,深情地望一眼那耳断头低的白马,然后到角落的乱草堆里取出那对硕大的石锁,这是他请石匠毛老爹专门加工的,一个足有三十余斤重,已经在这里掩藏了多日。他将石锁装进了被套里,一头一个,不偏不倚,放在马的鞍背上。一切准备停当,屈原返回堂屋,走到小媭床前。其时小媭睡得正香,她身体微胖,肌肉松弛,脸皮浮肿,嘴角挂着浅浅的微笑,大约正在做着什么美梦。见了女儿的这一美滋滋的睡态,屈原不觉一阵酸楚,热泪把抓般地涌出,滚落。
    此时,天光已经大亮,太阳快要出山了。屈原先吹熄了屋内的灯盏,然后走到外间舀一盆清水再次洗脸,为的是洗净满面泪痕,不让女儿生疑。盥洗之后,他又在正间静静地站了一会,想想还有些什么未尽之事或处理得不甚周到之处,然后返回西间,踱至女儿床前轻声唤道:“儿呀,快快起来,今天是端午节,华夏大地处处皆祭图腾,爹应友人之邀,欲到遥远的地方去主祭。你给我缝的那件长袍置于何处?快些拿来我穿。”
    小媭闻听爹爹喊她,一个骨碌爬了起来,翻身下床。她知道爹爹要穿着自己亲手缝的袍子过节,还要出远门去做客,主祭,甭提心里有多高兴啦,急忙打开木箱,将折叠得规规整整的长袍,双手捧着交给父亲。
    屈原接过长袍,抖开,穿好,又把切云高冠端端正正地戴在头上,然后将那柄陆离长剑挂在腰间,似欲出征的将军。
    屈原打马跑了一段路程,然后缓缰而前,沿着罗江堤向西南方向走去。一路之上,百姓们看到屈原憔悴的面容,枯槁的形体,没有一个不感到痛心的,大家不断地和他打着招呼,询长问短,但今日屈原的话却特别少,很令众人吃惊纳闷儿。
    一位渔翁手拿渔网,站在江边问道:“大夫,近日身体可好?您可千万莫太伤心了啊!”屈原点了点头。
    一位中年妇女正在剜野菜,见了屈原,硬是要拉他进屋去歇一歇,屈原摇了摇手。
    正在这时,曾经将屈原安置到桃花园去避暑养病的那位老渔父从湘江打鱼归来,见了屈原连忙迎上前去,心急火燎地说道:“听说秦军要过扬子江了,我们可往哪儿逃啊!…”
    屈原望着老渔父满脸忧伤的表情,嘴唇动了几动,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他咬了咬牙,猛然把缰绳一勒,在马屁股上狠狠地抽了一鞭,那马腾起四蹄,一眨眼就跑出了很远,很远……
    屈原骑着马走了一阵,翻身下马,攀上悬崖的顶峰,面对巨谷深渊而立,上顶天,下柱地,岿然崛耸,似巨峰,若山崖,类石雕。
    屈原踱至崖边,面向西北,仿佛见到秦兵已渡过扬子江,长驱直入,往南方奔来,遍地烽火,四处狼烟,尸骨狼藉,血迹斑斑;洞庭湖上浊浪排空,玉筒山头乌云滚滚,脚下则是山摇地动,泥沙软绵;举首环顾,天是昏濛濛的,地是黑沉沉的……
    屈原依然是面向西北——那是郢都的方向,也是秭归与乐平里的方向,他伫立许久,然后行三拜九叩之大礼,这一切,他做得是那么从容不迫,那么恬然自如。
    拜过之后,屈原用尽平生之力将被套从马背上掀了下来,从中取出石锁和麻绳,用麻绳系紧了石锁,一头又系紧了自己的一只腿,然后抱起那对硕大而沉重的石锁,纵身跃入罗渊。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一跃啊!就在这纵身一跃的刹那间,一道耀眼的闪电蜿蜒长空,转瞬即逝,炸雷落地,只震得山崩地裂,峰峦坍塌。正当这风暴雨狂之际,一颗明星划破铅灰色的苍穹,流向西北——她陨落了!
    (有删改)
    【注】①节选自《屈原传》第36章,题目为临时所加。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马不饮不食、焦躁不安甚至两眼含泪的表现,既折射出它与屈原的深厚感情,也暗示着屈原的一场悲剧即将到来。
    B. 面对熟睡的女儿,“屈原不觉一阵酸楚,热泪把抓般地涌出,滚落”,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示了他刚强背后也有一片柔情。
    C. 文中用“接”“抖”“戴”“挂”等一系列动词描述了屈原出行前的装扮过程,仪式感很强,表现其对过往政治生涯的眷恋。
    D. 在屈原投江的刹那,“一道耀眼的闪电蜿蜒长空”“山崩地裂”,作者极尽浪漫的笔法,昭示了屈原投江的象征意义。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对石锁在乱草堆里已掩藏多日,说明屈原早就萌生了以死明志的想法。
    B. 屈原对女儿编织了自己受友人之邀去远方做主祭的谎言,实属无奈之举。
    C. 屈原攀上悬崖面对深渊而立,一个刚正不阿、顶天立地的形象跃然纸上。
    D. 屈原最后的一跳,既是对当权者的警示,也是对其生命价值的完美诠释。
    8. 文中两次写到屈原“面向西北”的内容,分别表现了屈原怎样的心理?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9. 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在屈原投江之前,围绕屈原“何故而至此”的问题,重点描写了渔父和屈原的对话,突出了屈原刚正不阿、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但是,在本文中“渔翁”“老渔父”和屈原的表现却与之有很大不同,这样处理有何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6. C 7. D
    8. ①第一次面向西北,想象秦兵入侵下的楚国,战火不断,生灵涂炭,国破家亡的悲惨景象,为无力挽救国家的命运而感到痛心不已。②第二次面向西北,他行三拜九叩大礼,对国都与故土,既有对国都与故土的依依不舍,更有以死报国的决绝之情。
    9. ①从“渔翁”“老渔父”的角度看,他们的问询关心的是屈原的健康状况和百姓的前途命运,这样就能更好地将屈原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百姓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从侧面凸显屈原的爱国情怀。②从屈原的角度看,面对“渔翁”“老渔父”的问询,他无力倾诉,只是将满腔的悲愤表现在动作神情上,面对国破家亡的现状,他已将个人的荣辱生死置之度外,其忧国忧民的形象也因此而愈显高大。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表现其对过往政治生涯的眷恋”错误。屈原整理装束是要以有尊严的形式赴死,意在昭告世人、警示统治者。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对其生命价值的完美诠释”错误。屈原只是在无力挽救国运的情况下,无奈做出投江的选择,并非是对生命价值的完美诠释。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人物心理的能力。
    第一次,“屈原踱至崖边,面向西北,仿佛见到秦兵已渡过扬子江,长驱直入,往南方奔来,遍地烽火,四处狼烟,尸骨狼藉,血迹斑斑;洞庭湖上浊浪排空,玉筒山头乌云滚滚,脚下则是山摇地动,泥沙软绵;举首环顾,天是昏濛濛的,地是黑沉沉的……”,想象秦兵入侵,国破家亡的悲惨景象,为无力挽救国家的命运而感到痛心不已。
    第二次,“屈原依然是面向西北——那是郢都的方向,也是秭归与乐平里的方向,他伫立许久,然后行三拜九叩之大礼,这一切,他做得是那么从容不迫,那么恬然自如”,他行三拜九叩大礼,对国都与故土,既有对国都与故土的依依不舍,更有以死报国的决绝之情。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渔翁问“大夫,近日身体可好?您可千万莫太伤心了啊!”,他关心的是屈原的健康状况,老渔父见到屈原问道:“听说秦军要过扬子江了,我们可往哪儿逃啊!…”,他关心的是百姓的前途命运,从内容上看,本文把屈原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百姓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从侧面凸显屈原的爱国情怀。
    屈原面对渔翁的问询,“屈原点了点头”;面对老渔父的问询,“望着老渔父满脸忧伤的表情,嘴唇动了几动,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他咬了咬牙,猛然把缰绳一勒,在马屁股上狠狠地抽了一鞭,那马腾起四蹄,一眨眼就跑出了很远,很远……”,他无力倾诉,只是将满腔的悲愤表现在动作神情上,面对国破家亡的现状,他已将个人的荣辱生死置之度外,其忧国忧民的形象也因此而愈显高大。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甲)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鳏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
    (乙)
    沛公之从雒阳①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②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注】①雒阳:洛阳。②郦食其:人名。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B.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侯,古代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二等,比“伯”高一等。
    B. 为寿,祝颂之辞。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
    C. 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为“崩”,称诸侯死为“薨”,称大夫死为“卒”,“卒”后来也成为死亡的通称。
    D. 谥,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邦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当他听到项羽要击破他时,能虚心向张良请教,采纳建议,热情款待项伯,约为婚姻。
    B. 刘邦能言善辩,善于应变。(甲)文中,他面对危情,既惊呼“为之奈何”,虚心请教,又将自己的错误推到别人头上,接着又低声下气地拉拢项伯,使项伯为他所用,使局势出现转机。
    C. 张良为人精明。(甲)文中,他深知刘邦肺腑,提出见解,能够剖析利害,启发刘邦醒悟而予以采纳;(乙)文中,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
    D. 张良足智多谋,胸有韬略。面对故人报信,他处变不惊,从容应对;他计败峣下秦军,又劝告汉王授印于韩信,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
    14. (甲)(乙)两文中张良帮助刘邦“运筹帷幄”了哪几件事?
    【答案】10. D 11. D 12. C
    13. (1)之所以派军队把守函谷关,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2)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
    14. (1)张良直言进谏,建议刘邦去向项羽请罪,稳定民心,助刘邦鸿门脱险。(2)张良献计重金贿赂秦将,成功袭击秦军。(3)劝告刘邦授予韩信齐王王印。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句意: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
    首先“下邳”和“留”是地名,原句“始臣起下邳”是“始臣起(于)下邳”的省略;“与上会留”是“与上会(于)留”的省略。所以在“下邳”和“留”之后,分别断开,从而排除了ABC三项。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评定褒扬给予的称号”错误。谥号,是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有“美谥和恶谥”之分,故将“褒扬”改为“褒贬”。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C.“没费一兵一卒”错误,原文是“臣闻其将屠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从原文可知,“没费一兵一卒”于原文无据。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1)整个句子是判断句,“者……也”是标志。“所以”,“……的原因”;“出入”,偏义词,偏在“入”;“非常”,意外的变故。
    (2)“畔”,通“叛”,叛变;“恐”,恐怕,担心;“因”,趁着;“解”,通“懈”,懈怠、松懈。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结合甲文“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良乃入,具告沛公”“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可知,张良直言进谏,建议刘邦,应该去向项羽请罪,稳定民心,助刘邦鸿门脱险。
    结合乙文“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可知,张良献计重金贿赂秦将,成功袭击秦军。
    结合“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可知,劝告刘邦授予韩信齐王王印。
    参考译文:
    (甲文):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他一向跟留侯张良要好。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赶到刘邦军营,秘密地会见张良,把项羽要攻打刘邦的事详细地告诉张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刘邦军营,说:“不要和他们一起死了。”张良说:“我为韩王送沛公,沛公现在遇到急难之事,我逃走了,是不讲信义的,我不能不告诉他。于是张良进去了”,把情况详细地告诉刘邦。刘邦大吃一惊,说:“怎么办?”张良说:“谁替大王考虑这些的?”他说:“鲰生劝我说:‘距关,不要让诸侯的军队进来,秦地就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了。’所以听的。”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以抵挡项王吗?刘邦沉默”,说:“当然不一样。又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您是不敢背叛项王的。“刘邦说:“你怎么与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时与我交往,他杀了人,犯死罪,我救了他;今天有急难,所以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谁给你少长?”张良说:“他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将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刘邦。刘邦献上了一大杯酒,祝项伯长寿,并与他约定结为亲家,说:“我入关,一丝一毫的财物都不敢据为己有,籍吏民封存仓库,等待项将军的到来。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外的。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将我的情况详细告诉项将军,说明我是不会违背道德的。项伯答应了”,对刘邦说:“第二天不能不早点来向项王道歉。“刘邦说:“好吧。”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他回到项羽军营,将刘邦的话全部向项羽报告,就说:“您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轻易入关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你反而攻击他,这是不讲信义的。不如趁此好好地款待他。“项王答应了。
    (乙文):
    沛公从洛阳向南穿过轩辕山时,张良率兵跟随着沛公。沛公打算率领两万人马去攻击峣山下的秦军,张良劝说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买卖人容易用利益来动摇。希望沛公暂且留守军营,派人先出发,替五万人准备粮食,在各山头张挂很多旗帜,作为疑军,然后派郦食其带着贵重的财宝去诱惑秦将。”秦军的将领果然反叛,打算和沛公联合一齐向西袭击咸阳,沛公想接受他们。张良说:“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军,(结果)大败秦军。
    张良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经常作为谋臣,时时跟从在汉王身边。汉四年,韩信打败齐国以后想自立为齐王,汉王非常生气。张良劝告汉王,汉王才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汉六年正月,封赏有功之臣。高帝说:“在帷帐之中运筹谋划,在千里之外决战取胜,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吧。”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于是封张良为留侯。(后来)高帝驾崩,八年以后,留侯去世,谥号为文成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各题。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①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①沈郎:苏轼自比南朝诗人沈约,沈约体弱多病。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句连用“压”“贴”“飞”三个动词,构成连动句式,赋予画面动感和蓬勃生机。
    B. 次句将时空交织在一起描写,季节是春天,天气是初晴,地点是池馆内外。
    C. 第三句词人自比多病的沈约,虽弱不禁风,但面对春景仍心情振奋。
    D. “沙上”二句,“沙上”“竹间”分别为鸿雁和鹧鸪的栖息之地,也可能为词人举目所见之景。
    16. 下片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有关意象简要分析。
    【答案】15. C 16. 表达了词人凄凉、孤寂、思乡的感情。“鸿雁”是书信的代称,“不闻鸿雁信”表达了词人思乡而不得消息的苦恼;“鹧鸪”的叫声常有凄切思念之意,它的啼叫也勾起词人对故乡的思念;“落花”含有悲情的意思,借“落花”进一步表达出词人内心的凄凉和孤寂。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C.“但面对春景仍心情振奋”说法错误,词人心情并不振奋,美好春景更反衬了词人内心的忧郁。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
    “沙上不闻鸿雁信”意思是在沙上没有收到鸿雁传来的书信。此句用了《汉书·苏武传》中“鸿雁传书”的典故,突出了“鸿雁”这一意象,古人有用鸿雁传送书信的说法,“不闻鸿雁信”说明词人没有收到家人的任何消息,表达了词人思乡而不得消息的苦恼。
    “竹间时听鹧鸪啼”一句中写出词人在竹林间时时听到鹧鸪的悲啼。该句的意象是“鹧鸪啼”,鹧鸪鸟的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所以在外的游子听到鹧鸪的叫声会感到凄凉,更时时勾起游子对故旧的思念。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以及离家在外的凄切之情。
    “此情惟有落花知”意思是我的深情怕是只有那落花知晓了。落花本无知,但由于作者的移情作用,竟使无知的落花变成了深知作者心情的知己。“落花”是种美丽、短暂、动态的意象,作为伤春的代表,在诗歌中往往传达哀怨惆怅之情,落花能够理解作者的心情是由于作者与落花的命运相似,此句借“落花”进一步表达出词人内心的凄凉和孤寂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 ,__________”。
    (2)《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3)“落叶”是秋的典型特征,在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 ,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落叶纷纷的壮阔秋景,前人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答案】 ①. 为国以礼 ②. 其言不让 ③. 闻道有先后 ④. 术业有专攻 ⑤. 无边落木萧萧下 ⑥. 不尽长江滚滚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攻”“萧”“滚”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拉开帷幕。集贸易性、专业性、观赏性于一体,珠海航展作为国际性专业航空航天展览会,现已跻身世界五大航展之列,成为展示世界航空航天业发展水平的重要舞台,成为展示我国航空航天科技和武器装备研制高水平的重要窗口。
    本届航展,“嫦娥”探月,“祝融”探火……中国航天的“宇宙级浪漫”都能 ① ;“天宫”筑梦,梦圆九天……中国航天的最新重磅成果都能尽收眼底;本届航展,“高精尖”展品荟萃一堂,飞行表演、地面装备演示精彩纷呈,一场场视觉盛宴让人 ② 。无论是中国军队的建设,还是我国的国防工业,都展现了强大的体系能力。首次公开亮相的翼龙-3 无人机,是航空工业全新研制的一款远航程、重挂载、多用途的中空长航时无人机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翼龙”系列大型无人机的最新型号,成为本届航展的一大亮点,让人领略到扑面而来的中国力量、中国自信。
    本届航展,始终围绕对外开放为主题,增强了中外航空航天合作新高度。有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巴西、澳大利亚等线上线下43个国家和地区的740多家企业参展,不仅成为中国放大门越开越大的一个鲜明标记,更让人品味到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 ③ 。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本届航展,始终围绕对外开放为主题,开创了中外航空航天合作新高度。
    B. 本届航展,始终以对外开放为主题,增强了中外航空航天合作新高度。
    C. 本届航展,始终围绕以对外开放为主题,增强了中外航空航天合作新高度。
    D. 本届航展,始终以对外开放为主题,开创了中外航空航天合作新高度。
    【答案】18. ①触手可及 ②目不暇接 ③独具匠心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处,语境说航展情况,下文有“尽收眼底”,此处应强调近距离接触,可用“触手可及”。触手可及: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
    ②处,语境“一场场视觉盛宴”是强调航展上的表演和演示形式多样,让人看不过来,可用“目不暇接”。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③处,语境指本届航展举办构思巧妙,可用“独具匠心”。独具匠心:指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是句式杂糅,把“围绕……主题”“以……为主题”两个句式杂糅,保留其中一个。
    二是搭配不当,“增强”与“新高度”动宾搭配不当,根据上下文用“开创……新高度”搭配合适。
    D项修改最恰当。
    故选D。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式的装修、火红的炭炉、古朴的茶具、精致的茶点,三五好友围坐闲聊……随着气温渐渐降低,“围炉煮茶” ① ,各大娱乐平台频频推出相关照片和视频,引得众人追捧。不同于传统的品茶,体验围炉煮茶的消费者,更多是奔着这种独特的体验去的。古香古色的院子,营造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闲适;自己动手煮茶,品味“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的意境;茶盏空了又满,一杯杯茶水入口,“浇出胸中不语尘”……在这一方小院里,年轻人暂且忘却烦恼、卸下焦虑,从快节奏的生活工作中“偷得浮生半日闲”。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休闲、社交需求, ② 。从这个意义上看,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碰撞,创造出新的市场潮流;茶叶本身的甘苦优劣,似乎没有那么重要。
    在各种宣传造势下,网红娱乐一个接一个,但能否保持常青,必须接受时间的检验。消费者在一轮轮“种草”“拔草”中争相体验,节奏忙碌,玩乐下来,不比工作轻松。但回归到活动本身,在网友们晒出的围炉煮茶照片中,除了固定的火炉和茶壶,另一个必不可少的就是同行的好友。或许,感受如何, ③ ,而在于体验的心境,与好友一起,煮茶也好,闲坐也罢,都自有一番趣味。
    20. 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种草”“拔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在全球一体化、信息社会化的时代,我们越来越感觉到“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重要性。
    B. “希望工程”是由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1989年10月30日联合发起的一项公益事业。
    C. 习惯了打开手机就盯着平台上精准推送来的小视频,许多年轻人没有了这些“电子榨菜”,似乎就吃不下饭。
    D. 看着躺在汽车前面、早早做好准备的碰瓷者,大家都觉得社会上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20. C 21. ①正成为休闲娱乐界的又一“网红”
    ②还能体验(传承)传统文化
    ③并不在于流行什么娱乐项目(写出“不在于追求什么内容”这层意思即可)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原文“种草”“拔草”引号都表示特殊含义。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含义,与原文相同;
    D.表示否定讽刺。
    故选C。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由后文“各大娱乐平台频频推出相关照片和视频,引得众人追捧”可知,“围炉煮茶”火了,成了新的休闲“网红”,可填:正成为休闲娱乐界的又一“网红”;
    第二空,由前面“不仅能”可知此处用“还能”衔接;由后面“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碰撞”可知此处与“传统文化”有关,可填:还能体验(传承)传统文化;
    第三空,由“而在于”可知此处应用“不在于”衔接;内容上,“围炉煮茶”是一种休闲娱乐项目,可填:并不在于流行什么娱乐项目。
    22. 阅读《红楼梦》节选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 泉石野生涯
    《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简要概括探春的形象特点。
    【答案】能干有才、志向高远、志趣高雅、大气阔朗、时运不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
    结合“才自精明志自高”可知她能干有才、志向高远。
    看屋内布置,“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可知她喜爱书法艺术,志趣高雅。
    结合“探春素喜阔朗”及对联内容“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意为天性风流闲散似烟霞一样,山野人的生活常以泉石为伴,可知她大气阔朗。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怎奈贾府没落,最终远嫁,不能施展自己的怀抱,可见其“时运不济”。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唐尚珺,一位出生于广西农村的八零后,从2009年开始,他连续12年高三复读。高考分数逐年增加,几次考上“985”“211”之类的名校,他却屡次放弃,他给自己锁定了奋斗目标——中国科技大学。2021年唐尚珺参加了第13次高考,这一年他已经33岁了。
    有人为他的坚持而感动,说他是愈挫愈勇的战神;也有人认为“条条大路通罗马”,他不去中科大也一样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有人说他应该顾及年迈的父母和家里的经济情况。
    对上述材料,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与评价。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梦想一定会生根发芽
    唐尚珺心中有一个梦想——中国科技大学。为了这个梦想,他从零九年踏_上高考路,至今已经参加了13次高考.即使考上了其他高校,比如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等,他也选择放弃,从头再来。面对唐尚珺的执着,有人赞同,有人反对。在我看来,这种精神确实令人敬佩,我相信,在他的坚持下,梦想一定会生根发芽。
    每个人都会有梦想,这个梦想,可以大,也可以小。有的人的梦想可以很短,短到只是一个“梦想”,而有的人的一生都可能在为这个梦想奋斗。可以说,梦想就是我们前行路上的指明灯,引导我们奔向“诗和远方”;梦想也是我们心中那一团炽热的火焰,点燃着我们激荡的青春,沸腾着我们身上的热血,决定着我们奋勇向前。
    我们应该秉持执着追梦的心态,不到终点誓不罢休,这才是这个时代最可贵的。可能前行的路上荆棘密布,沼泽遍地,但只要敢于在荆棘丛中杀出一条血路来,敢于在沼泽泥泞中拼命呐喊:“我不认输。”那么,我相信这个人的一生也决不会再有遗憾。
    我们要记住,你既然来到人世,那么自然就赋有你的使命,你并非为了一生碌碌无为而来,更不是为了怨天尤人而来。也许我们生而平凡,但请你拒绝平庸。希望之灯就在前方。荀子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哪怕是失败,我们也要为梦想的实现积累经验,使梦想的种子扎下根来。
    万事贵在坚持,我们应该在这喧嚣的社会坚守本心,向自己的梦想发起冲击。如果前行的路上重重困难绊倒了你,你要爬起来跟它说:“来,我们三局两胜。”种子生根、发芽,并非一时一天,它不仅需要养分,也需要水的灌溉,而你就是水源。你拼搏的汗水,还有你那些被命运击垮时的泪水,将会不断地浇灌着那颗梦想的种子。终有一天,它会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也许有一-天,你会对自己的梦想失去信心,也许有一天你会产生放弃的念头,但我想,这个“有一天”,绝对不会是今天。因为,今天的我们,正值青春年少,应该发扬唐尚珺的追梦精神,13年的坚持,13年的努力拼搏,13年的失败打击,依然没有让他放弃心中的梦想,依然让他坚守梦想一定会实现的执念,这本身就给善变的时代和善变的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在这个信息特别泛滥的时代,身边的诱惑繁多冗杂,无数人忘记了自己的初衷,放弃了那颗梦想的种子。而我们就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要像唐尚珺那样坚信:“只要我不放弃,梦想一定会生根发芽!”
    为此,我想说:花开终有时,唯愿你能够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勇于追梦,敢于追梦。不管结果如何,至少你奋斗过,就不会为你的人生留下任何遗憾。
    追梦当如唐尚珺,愿你我从他那里汲取追梦的力量,相信我们的梦想一定会生根、发芽、开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时评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主要是对唐尚珺的复读行为的评价。但又不能只限于就事论事,应该在评价的基础上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比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阅读材料,我们可以发现评价观点大致分为三大类,即赞成、不赞成和辩证看待。各有不同的理由。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评论,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好。
    如赞成唐尚珺复读,可以论述人要懂得坚持,义无反顾,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他愈挫愈勇,是一个不怕困难和挫折的勇士,勇气可嘉。
    如不赞成唐尚珺复读,可以论述他可以放弃复读,去一所别的大学,一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他过于执著,不懂得变通;他过于自私,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
    还可以辩证地评价这件事,认为他的执著可取,但执著也要有度。
    比如写执著可取但要有度,可以概述唐尚珺事件,提出三种看法,然后表明自己的观点;接着可以先论述执著的重要性,可以列举达·芬奇、陈景润、屠呦呦等人的事迹来论证;接着论述执著要有度,可以以刻舟求剑为例论述;最后论述如何做到执著有度。
    立意:
    1.梦想之花在坚持中绽放。
    2.条条道路通罗马,何必单摘一枝花。
    3. 人生进退有度,成就完美人生。
    相关试卷

    2023届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部分名校高一下学期3月大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部分名校高一下学期3月大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部分名校高一下学期3月大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部分名校高一下学期3月大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2-2023学年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