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年高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湖北A卷)(全解全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年高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湖北A卷)(全解全析)01
    2023年高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湖北A卷)(全解全析)02
    2023年高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湖北A卷)(全解全析)03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高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湖北A卷)(全解全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湖北A卷)(全解全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镰状细胞贫血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下图为某家系中有关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生物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生物·全解全析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成熟植物细胞通常有一个大的中央液泡,它可达细胞体积的90%。许多植物液泡中含有几丁质酶,液泡内糖类、盐类及其他物质的浓度往往很高。下列关于液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体积变化最大的细胞器是液泡
    B.液泡中含有高浓度的糖类和盐类利于植物细胞吸水
    C.当成熟植物细胞发生渗透失水时,相当于半透膜的是原生质体
    D.植物遭到真菌危害时,液泡对植物有一定的防御保护作用
    【答案】C
    【分析】液泡是单层膜的细胞器,它由液泡膜和细胞液组成,不同种类细胞的液泡中含有不同的物质,如无机盐、糖类、色素、脂类、蛋白质、酶、等。成熟的植物细胞才会具有大液泡这个结构,液泡具有贮存营养物质的作用和维持渗透压的作用。
    【详解】A、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含有线粒体、液泡、高尔基体、叶绿体等细胞器,但其中体积最大的细胞器是液泡,约占成熟植物细胞体积的90%,故植物细胞在成熟过程中体积变化最大的细胞器是液泡,A正确;
    B、液泡中含有高浓度的糖类和盐类,使细胞液渗透压维持在较高水平,有利于植物细胞吸水,B正确;
    C、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之一是有半透膜,成熟植物细胞发生渗透失水时相当于半透膜的是原生质层,由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C错误;
    D、许多植物液泡中含有几丁质酶,能分解几丁质,破坏真菌细胞壁,可见植物遭到真菌危害时,液泡对植物有一定的防御保护作用,D正确。
    故选C。
    2.《养生四要》中记载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摄入的五谷(麦、黍、稷、麻、菽),五畜(牛、犬、羊猪、鸡),五果(李、杏、枣、桃、粟),和五菜(葵、韭、藿、雍、葱)。这些食物富含糖类、蛋白质、脂质等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五谷”中的淀粉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B.“五菜”中的纤维素可作为人体的能源物质
    C.“五果”中的蛋白质可为人体提供必需氨基酸
    D.“五畜”中的脂肪一般不含饱和脂肪酸
    【答案】C
    【分析】1、还原糖可以与斐林试剂反应水浴加热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淀粉为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2、纤维素为植物多糖,作为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起到参与细胞结构的组成从而支持、保护细胞,并不能提供能量。
    3、细胞自身不能合成的,需要从外界通过食物获取的氨基酸为必需氨基酸。
    4、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
    【详解】A、还原糖可以与斐林试剂反应水浴加热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淀粉为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A错误;
    B、纤维素为植物多糖,作为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起到参与细胞结构的组成从而支持、保护细胞,并不能提供能量,B错误;
    C、细胞自身不能合成的,需要从外界通过食物获取的氨基酸为必需氨基酸,“五果”中的蛋白质经人体摄入消化水解后可以提供氨基酸,其中会含有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但是需要获取利用的必需氨基酸,C正确;
    D、“五畜”为动物,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D错误。
    故选C。
    3.下图是植物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铁的过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1运输H+消耗的ATP均来自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B.蛋白质2将柠檬酸转运到细胞外属于主动运输
    C.蛋白质3催化Fe3+还原为Fe2+需该细胞光反应提供NADPH
    D.根毛细胞吸收铁与膜上的多种蛋白质、土壤的pH有关
    【答案】D
    【分析】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的场所相同,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在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第二和第三阶段,最终释放出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只有少部分储存在 ATP 中。
    【详解】A、蛋白质1运输H+需要消耗ATP,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可以合成ATP,A错误;
    B、由图可知,蛋白质2将柠檬酸转运到细胞外没有消耗能量,应属于协助扩散,B错误;
    C、该细胞是根毛细胞,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NADPH,故蛋白质3催化Fe3+还原为Fe2+所需的NADPH应不是由该细胞提供的,C错误;
    D、由图可知,根毛细胞吸收铁与蛋白质1、蛋白质2、蛋白质3和土壤中的H+等均有关,D正确。
    故选D。
    4.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有CO2、多环芳烃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碳仅以CO2的形式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
    B.碳达峰是CO2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
    C.碳中和是指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方式达到CO2相对“零排放”
    D.难降解且致癌的多环芳烃进入水体后可能沿食物链逐级积累并进入人体
    【答案】A
    【分析】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生物呼吸释放二氧化碳。
    【详解】A、碳主要以CO2的形式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A错误;
    B、碳达峰是指某一个时刻,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逐步回落,所以碳达峰是CO2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B正确;
    C、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被抵消,实现CO2“零排放”,可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方式达到CO2相对“零排放”,C正确;
    D、难降解且致癌的多环芳烃等物质进入水体后会被植物吸收,沿食物链逐级积累,最后可能进入人体,D正确。
    故选A。
    5.如图为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培育流程,为建立动物模型、研究疾病机理带来光明前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将成纤维细胞注射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说明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
    B.过程②在培养基中加入的动物血清含有激发成纤维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
    C.过程③进行同步发情处理,可降低代孕母猴对“中中”“华华”的免疫排斥反应
    D.“去核”去除的是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
    【答案】D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过程为体细胞克隆过程,①对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去核,②取体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融合后的细胞激活后培养到早期胚胎,再进行③胚胎移植,最终得到克隆猴。
    【详解】A、过程①将成纤维细胞注射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这一过程是人为操作进行的,不能说明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A错误;
    B、在培养细胞时需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动物血清的作用是模拟内环境和补充未知的缺少的营养物质,激发成纤维细胞核的全能性的是卵细胞的细胞质中的物质,B错误;
    C、过程③进行同步发情处理,是为了为胚胎移入受体提供相同的生理环境,C错误;
    D、将卵母细胞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进行去核操作,此时细胞核退化,出现的是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去核事实上是去除卵母细胞的纺锤体—染色体结构,D正确。
    故选D。
    6.抗衰老领域权威专家SteveHorvath2022年初在《Nature》子刊上发表文章:土拨鼠冬眠时居然不变老。冬眠时,土拨鼠代谢速率下降,体内的a—胰淀粉酶活性降低约50%。为了探究不同物质对人的胰淀粉酶的活性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如下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别
    人的胰淀粉酶
    2. 5%茶花粉提取液
    5%芦笋丁
    酶活性相对值

    1mL


    100%

    1mL
    +

    64%

    1mL
    +
    +
    51%

    A.酶活性是在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下测得,变量控制利用了“加法原理”
    B.若将人的胰淀粉酶换成人的唾液淀粉酶做实验,实验结果可能有差异
    C.据实验推测服用茶花粉和芦笋丁可能具有一定的辅助降低血糖作用
    D.芦笋丁和茶花粉对人的胰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与激素间相抗衡效果类似
    【答案】D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活性会受到PH、温度和酶的抑制剂的影响。
    【详解】A、酶活性是在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下测得,利用了“加法原理”来控制自变量,A正确;
    B、人的胰淀粉酶和人的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等不同,故若将人的胰淀粉酶换成人的唾液淀粉酶做实验,实验结果可能有差异,B正确;
    C、分析表格可知,茶花粉和芦笋丁可以降低胰淀粉酶活性,降低淀粉分解为葡萄糖的速率,故据实验推测服用茶花粉和芦笋丁可能具有一定的辅助降低血糖作用,C正确;
    D、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茶花粉可以降低胰淀粉酶活性,而芦笋丁和茶花粉混合降低胰淀粉酶活性的效果更显著,与激素间相协同效果类似,D错误。
    故选D。
    7.A、B两种植物在不同温度下(其他条件适宜)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由40°C升至45°C,植物B叶绿体中ATP的合成速率增大
    B.环境温度由57°C降至30°C,植物B光合速率将升高
    C.若A植物长期处于45°C环境中,有机物积累量比30°C条件下低
    D.A植物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对高温更敏感,可能是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更低
    【答案】D
    【分析】结合题意分析图解:图中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均有所减弱,只是相对于呼吸作用,A、B植物的光合速率在较低温时开始下降。
    【详解】A、温度由40°C升至45°C,植物B光合速率开始下降,而A植物光合速率仍未下降,故植物B叶绿体中ATP的合成速率下降,A错误;
    B、结合题图可知从47 °C开始植物B叶片细胞光合速率降至0,从52°C开始植物B叶片细胞呼吸速率降至0,推测,此时57°C对植物而言属于温度过高,导致相关酶失活,故环境温度由57°C降至30°C,植物B光合速率不会变化,B错误;
    C、45°C使,植物A的光合速率为30°C时的100%,而细胞呼吸速率为30°C时的100%,故若A植物长期处于45°C环境中,有机物积累量与30°C条件下相当,C错误;
    D、从题图中可以看出,植物A的光合速率在较低温度下就开始下降,因此与呼吸作用相比,植物A的光合作用对高温较为敏感,可能是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更低,故在较低温度下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开始下降,光合速率开始下降,D正确。
    故选D。
    8.腺苷是一种重要的促眠物质,与觉醒神经元细胞膜上的A1受体结合,可抑制觉醒神经元的兴奋;腺苷还可以结合A2受体激活睡眠相关神经元来促进睡眠,可用如图所示的一种新型腺苷传感器检 测相应活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腺苷与神经元上A1或A2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B.腺苷与觉醒神经元细胞膜上A1受体的结合可促进Na+通道开放
    C.可通过检测腺苷传感器荧光强度推测个体的睡眠情况
    D.检测出腺苷浓度低的失眠患者,可使用A2激动剂来改善睡眠
    【答案】B
    【分析】该图表示腺苷传感器,当腺苷与受体结合,导致受体一侧的绿色荧光蛋白构象改变并发出荧光。
    【详解】A、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因此,腺苷与神经元上A1或A2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A正确;
    B、腺苷与觉醒神经元细胞膜上 A1受体的结合可抑制觉醒神经元的兴奋,即抑制 Na+通道开放,B 错误;
    C、由题图可知,腺苷与腺苷受体结合可使绿色荧光蛋白发光,而腺苷是一种重要的促眠物质,因此可通过检测腺苷传感器荧光强度推测个体的睡眠情况,C正确;
    D、腺苷可结合 A2受体激活睡眠相关神经元来促进睡眠,腺苷浓度低的失眠患者可使 用A2激动剂来改善睡眠,D正确。
    故选B。
    9.镰状细胞贫血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血红蛋白基因突变纯合子(HbS/HbS)往往会由于严重贫血而死亡,杂合子(HbA/HbS)一般不表现贫血,当氧气不足时,杂合子表现贫血;疟原虫寄生在红细胞内使人患疟疾,杂合子对疟疾有较强抵抗力;不同氧气浓度下异常血红蛋白(HbS)及红细胞形态结构变化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充足,杂合子脱氧后恢复携氧,红细胞呈圆饼状,不表现贫血
    B.低氧环境,杂合子表现为贫血,说明在这种情况下HbS对HbA为显性
    C.杂合子因针对疟原虫免疫防御功能较强,而对疟疾有较强抵抗力
    D.镰状细胞贫血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答案】C
    【分析】分析题图:异常血红蛋白(HbS)在不同氧气浓度下呈现不同的状态,携氧状态下,HbS呈溶解体状态,红细胞形态正常,而在脱氧状态下,HbS呈聚合体状态,红细胞呈镰刀状。
    【详解】A、携氧状态下,氧气充足,杂合子脱氧后恢复携氧,HbS呈溶解体状态,红细胞呈圆饼状,不表现贫血,A正确;
    B、脱氧状态下,氧气含量低,HbS呈聚合体状态,红细胞呈镰刀状,若杂合子表现为贫血,说明在这种情况下HbS对HbA为显性,B正确;
    C、杂合子红细胞中因同时含有正常和异常的血红蛋白,而对疟疾有较强抵抗力,C错误;
    D、镰状细胞贫血的直接病因是血红蛋白结构异常,血红蛋白作为氧气的载体,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D正确。
    故选C。
    10.下图为某家系中有关甲(A/a)、乙(B/b)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基因A/a与B/b独立遗传,其中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乙病在男性和女性人群中的发病率相同
    B.12号所携带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1号和7号
    C.3号和4号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8
    D.2号和10号产生含b的卵细胞的概率相同
    【答案】D
    【分析】1、分析甲病:8号个体为患甲病女性,而且父母都不患病,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分析乙病:由于有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乙病为伴X遗传病,又由于1号个体患病,而4号个体正常,说明乙病不是伴X显性遗传病,因此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
    【详解】A、8号个体为患甲病女性,而且父母都不患病,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1号个体患病,而4号个体正常,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患病的概率高于女性,A错误;
    B、由于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且12号为女性,其X染色体来自其母亲6号和父亲7号,6号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于2号,故12号所携带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2号和7号,B错误;
    C、设甲病相关基因为A、a,乙病为B、b,8号患甲病,基因型为aa,则3和4的基因型均为Aa,故3号的基因型为AaXBY,1号患乙病,则4号的基因型为AaXBXb,二者再生育一个男孩正常的概率为1/2×3/4=3/8,所以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3/8=5/8,C错误;
    D、6号患病,故2号和10号个体的基因型都是XBXb,产生含Xb卵细胞的概率相同,都是1/2,D正确。
    故选D。
    11.现代智人起源于非洲的观点,得到更多证据的支持。人们认为,约100万年前,非洲的古人类(人属各成员)第一次走出非洲,在各地发展出自己的种群,例如1856年在德国尼安德特河谷发现的尼安德特人。约10万年前,人类(现代智人种)第二次走出非洲,与第一次走出非洲的人类发生有限的基因交流。之后由于目前尚在争议的原因,第一次走出非洲的人类包括尼安德特人陆续灭绝,而我们的祖先生存下来并逐渐扩散占据了全世界。2009年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团队完成尼安德特人细胞核DNA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发现生活在非洲之外的现代人体内都有1%-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现代人的线粒体和Y染色体基因中则没有发现尼安德特人基因。帕博因在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获得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帕博的研究说明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发生了不同物种的远缘杂交
    B.非洲人不具有上述1%-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说明他们没有共同的祖先
    C.现代人线粒体和Y染色体无尼安德特人基因的原因是它们分别为母系遗传和父系遗传
    D.帕博的研究依赖于PCR技术、DNA测序技术、防止除古人类化石DNA以外的外源DNA污染技术
    【答案】D
    【分析】物种,简称“种”,是生物分类学研究的基本单元与核心。它是一群可以交配并繁衍后代的个体, 但与其它生物却不能交配,不能性交或交配后产生的杂种不能再繁衍。
    【详解】A、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发生发生有限的基因交流,说明他们属于同一物种,A错误;
    B、尼安德特人也是从非洲走出去的,因此他们有共同的祖先,B错误;
    C、非洲以外现代人类族群具有少量尼安德特人基因(1.5%到4%),这少部分的尼安德特人基因都存在于人类的常染色体,而不是父系遗传的Y染色体或母系遗传,C错误;
    D、斯万特·帕博团队完成尼安德特人细胞核DNA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帕博的研究依赖于PCR技术(体外DNA扩增技术)、DNA测序技术、防止除古人类化石DNA以外的外源DNA污染技术,D正确。
    故选D。
    12.我国科学家用二倍体育种替代四倍体育种,用杂交种子繁殖替代薯块繁殖,这一成果突破了百年来马铃薯育种的难题。自交不亲和是指植物自花授粉后不会产生种子的现象。科学家敲除了马铃薯决定自交不亲和的S-RNase基因,通过基因分析和杂交育种(如图所示),成功的改良出“优 薯1号”品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选择基因组杂合度低和有害突变数少的材料决定了实验最终的成败
    B.品系1或2的强致病基因与有利基因的连锁在子代中消除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互换
    C.敲除S-RNase基因后的植株自交后观察是否产生种子来检测其作用效果
    D.S-RNase基因是强致病基因,块茎繁殖,可能使有害病毒在植物体内积累
    【答案】D
    【分析】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其优点是可以将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体上,且方法简单,可预见强。
    【详解】A、从敲除S-RNase基因后的二倍体马铃薯中选择基因组杂合度低和有害突变数少的材料决定了实验最终的成败,A正确;
    B、由图分析,品系1中强致病基因与有利基因连锁在同一条染色体上,而另一条染色体上两者均没有,则两者连锁关系的消除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互换,B正确;
    C、敲除二倍体马铃薯的S-RNase基因后, 让该植株自交,通过观察是否产生种子来检测其作用效果,以此来判断敲除自交不亲和基因后马铃薯是否有自交后产生种子的能力,C正确;
    D、由题干可知,S-RNase基因是马铃薯自交不亲和的关键基因,可以使马铃薯自花授粉后不会产生种子,而非强致病基因,D错误。
    故选D。
    13.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下图1是研究者为治疗糖尿病新研发的一种“智能”胰岛素(IA)。GT是葡萄糖进入细胞的载体蛋白,而IA中的X能够抑制GT的功能。为测试葡萄糖对IA与GT结合的影响,研究者将足量的带荧光标记的IA加入红细胞膜悬液中处理30分钟,再在悬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10分钟后检测膜上的荧光强度,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B.IA既能与红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又能与GT结合
    C.随着悬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升高,IA与GT的结合逐渐减少
    D.正常机体中,血糖浓度下降时胰岛素与红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增多
    【答案】D
    【分析】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血糖来源,提高血糖浓度;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以降低血糖浓度,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
    【详解】AD、人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和靶细胞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增多,促进各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起到降血糖的效果;血糖浓度下降时,胰岛素与红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A正确,D错误;
    BC、由题干信息可知,IA既能结合胰岛素受体,又能结合GT,由图2可知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膜上的荧光强度降低,意味着IA从膜上脱落下来,加入的葡萄糖浓度越高,膜上的IA越少,由于葡萄糖可以与GT结合而不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故推断IA、葡萄糖、GT三者的关系为葡萄糖与IA竞争结合GT,BC正确;
    故选D。
    14.下图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脾B淋巴细胞可产生多种抗体
    B.细胞融合可使用灭活病毒,灭活病毒的抗原结构依然存在
    C.细胞筛选和细胞融合时所用的培养液在成分上相同
    D.克隆化培养过程中杂交瘤细胞会出现接触抑制的现象
    【答案】B
    【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详解】A、脾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针对相应抗原的抗体,每个脾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A错误;
    B、灭活病毒诱导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病毒表面含有的糖蛋白和一些酶能够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作用,使细胞互相凝聚,故灭活病毒的抗原结构依然存在,B正确;
    C、细胞筛选时获得杂交瘤细胞需要在选择培养基上筛选,细胞融合时所用的培养液需要再加入诱导剂,两者的成分上有差异,C错误;
    D、杂交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无接触抑制现象,因此该细胞克隆化培养过程中不会出现接触抑制,D错误。
    故选B。
    15.光敏色素是一种接收光信号的蛋白质。为研究赤霉素和光敏色素在水稻幼苗发育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光敏色素A缺失的突变体、光敏色素B缺失的突变体的水稻种子播种在含不同浓度赤霉素合成抑制剂(PAC)的培养基上,光照下培养8天后,测量幼苗地上部分和主根长度,得到下图所示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AC处理对地上部分生长有抑制作用
    B.PAC浓度小于10-5mo1/L时,对主根生长起促进作用
    C.色素A对地上部分的生长几乎无影响
    D.在一定PAC浓度范围内,光敏色素B对主根生长起促进作用
    【答案】D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PAC(赤霉素合成抑制剂)抑制赤霉素的合成。光敏色素A缺失的突变体不产生光敏色素A,光敏色素B缺失的突变体不产生光敏色素B。
    根据曲线图可知:自变量为PAC浓度和水稻种类,因变量是幼苗地上部分和主根的相对长度。图一中随着PAC浓度的增加,三种水稻地上部分生长长度都减少,而光敏色素B的突变体的水稻种子地上部分生长长度减少比其他两组较慢,而光敏色素A的突变体和野生型的水稻种子地上部分生长长度减少的变化一致。图2中,随着PAC浓度的增加,对根的生长促进作用先增加后降低,最后表现为抑制作用,而光敏色素B的突变体的水稻种子比其他两组主根生长长度较大。
    【详解】A、根据曲线图一分析可知,随着PAC浓度的增加,三种水稻地上部分生长长度都减少,说明三种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长均随PAC浓度增加而受到抑制,A正确;
    B、根据曲线图二分析可知,浓度为10-5mol/L的PAC对三种水稻主根生长都比初始值高,说明对主根生长起促进作用,只是促进作用较弱而已,B正确;
    C、根据曲线图一分析可知,光敏色素A的突变体和野生型的水稻种子地上部分生长长度减少的变化一致,说明色素A对地上部分的生长几乎无影响,C正确;
    D、根据曲线图二分析可知,光敏色素B的突变体的水稻种子比其他两组主根生长长度较大,说明没有光敏色素B,主根生长更快,也就是光敏色素B对主根生长起抑制作用,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调节,需要考生根据题干和分析图曲线获取有效信息,进而对各选项进行推理,准确进行判断。
    16.生物群落的总体结构是对环境条件的生态适应,在其形成过程中,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均起着重要作用,如图1表示A、B两种植物竞争两种资源过程中的空间分布范围,如图2表示A、B、C、D、E五种植物竞争两种资源过程中的分布范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B.群落垂直结构都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常呈镶嵌分布现象
    C.图2中B植物可占据3个空间层次,森林中的多数鸟类也具有类似情况
    D.分析图1、2,可推出多种植物在竞争少数资源时可以存在共存现象
    【答案】B
    【分析】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明暗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
    【详解】A、不同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A正确;
    B、垂直方向上,并非所有群落均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错误;
    C、图2中B植物可占据3个空间层次(A+B、B和B+C),森林中的多数鸟类也具有类似情况,C正确;
    D、分析图1、2,可推出多种植物在竞争少数资源时可以存在共存现象,D正确。
    故选B。
    17.某种螺可以捕食多种藻类,但捕食喜好不同。L、M两玻璃缸中均加入相等数量的甲、乙、丙三种藻,L中不放螺,M中放入100只螺。一段时间后,将M中的螺全部移入L中,并开始统计L、M中的藻类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实验期间螺数量不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
    B.三种藻的竞争能力为甲藻>乙藻>丙藻
    C.图示L中使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种间关系是捕食
    D.甲、乙、丙藻和螺构成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
    【答案】D
    【分析】题干分析,L玻璃缸不放螺,做空白对照,M中放入100只螺,则M中藻类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为甲藻数量增加,乙藻和丙藻数量减少,甲藻成为优势物种。将M中的螺全部移入L中,随着时间的变化,甲藻数量减少,乙藻数量先升后降,丙藻数量慢慢上升。
    【详解】A 、由L可知,在放入螺之前,甲藻数量多,乙藻数量其次,丙藻数量较少,放入螺之后,甲藻的数量减少明显,乙藻其次,丙藻数量增加,说明螺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A正确;
    B、由M可知,螺移除后,甲藻数量上升明显,乙藻数量总体下降,但不及丙下降严重,说明三者的竞争力为甲藻>乙藻>丙藻,B正确;
    C、刚引入螺时,因为螺偏好吃甲藻,甲藻数量下降,乙藻竞争压力减少导致其数量上升。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很可能是甲藻数量太少无法满足螺的食物需求,螺开始大量捕食乙藻而导致乙藻在峰值之后下降,即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种间关系是捕食,C正确;
    D、生态系统是由该区域所有生物和生物所处的无机环境构成,甲、乙、丙藻只是该区域的部分生物,D错误。
    故选D。
    18.某人工鱼塘的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如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是D2/(A2+B2+C2)
    B.图1中A1、A2和图2中E都可以表示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C.鲢鱼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用图2中的B表示
    D.乌鳢捕食鲢鱼后剩余的食物残渣中的能量可用图2中的A表示
    【答案】B
    【分析】分析图1:W1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A1是呼吸作用消耗,B1是未被利用,C1流向分解者,D1是流向下一营养级。
    分析图2:图2为鲢鱼所摄入能量的去向,鲢鱼摄入量=鲢鱼同化量(B)+粪便量(A),鲢鱼同化量(B)=呼吸作用散失的量(E)+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量(C);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量(C)=分解者利用的量(D)+乌鳢摄入的量。
    【详解】A、图1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D1(D1= A2+B2+C2 +D2),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为D2,A错误;
    B、图1中A1、A2和图2中E都可以表示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B正确;
    C、鲢鱼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的能量可用图2中的C表示,C错误;
    D、乌鳢捕食鲢鱼后剩余的食物残渣中的能量可用图2中的D表示,D错误。
    故选B。
    19.《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记录了古人用新鲜稻米酿酒,以求延年益寿的习俗。米酒酿造主要包括蒸米、拌酒曲、发酵三步,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和酵母菌,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把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酿造米酒的过程中,酵母菌可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B.蒸米后通常需要进行冷却,再加入酒曲,其目的是防止温度过高杀死酒曲中的微生物
    C.米酒发酵初期,霉菌可以通过糖化作用,为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提供底物
    D.腐乳发酵过程中,也是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糖化作用
    【答案】D
    【分析】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将装配好的发酵瓶进行发酵,当发酵瓶中停止出现气泡,表示发酵完毕。若发酵过程温度高于30℃,则需及时采取降温措施,主要为了防止影响酒的风味。
    【详解】A、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所以米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的类型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A正确;
    B、蒸米后,温度较高,通常需要进行冷却,再加入酒曲,其目的是防止温度过高杀死酒曲中的微生物,B正确;
    C、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和酵母菌,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能把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葡萄糖能为醇母菌的呼吸作用提供底物,C正确;
    D、腐乳发酵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毛霉不能起糖化作用,D错误。
    故选D。
    20.生物学实验中常用到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列有关实验的总结和归纳,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常用材料
    观察目标
    A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2~3mm
    活细胞中染色体的连续规律性变化
    B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活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C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带叶肉的菠菜叶下表皮
    活细胞中叶绿体的形态、分布和细胞质的流动
    D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培养液培养的酵母菌
    通过染色识别计数室中格或小格中活酵母并计数

    A.A B.B C.C D.D
    【答案】A
    【分析】1、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2、在质壁分离的实验中,选择的材料为紫色的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因为细胞内有紫色的液泡,便于观察。而洋葱内表皮细胞也能发生质壁分离,但是由于细胞是无色的,因此不便于观察.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表皮细胞液泡逐渐缩小,浓度升高,吸水能力增强。
    3、观察叶绿体实验的原理: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
    【详解】A、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中,经过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不能观察到染色体的连续规律性变化,A错误;
    B、结合分析可知,由于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有颜色,易于与无色的细胞质形成对照,故可用于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B正确;
    C、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时,用菠菜叶做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该处叶绿体较大且数目少,C正确;
    D、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由于活细胞不能被染色体,故可通过染色识别计数室中格或小格中活酵母并计数,D正确。
    故选A。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21.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连续的阶段,物质准备阶段又可分为G1期(为DNA复制做准备)、S期(DNA复制期)、G2期(为细胞分裂期做准备),细胞分裂期又叫M期。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其连续变化的分子调控机制简化如图,图中细胞周期中的检控点是停止前一阶段事件而启动后一阶段事件的节点,类似于“关卡”,且MPF是通过G2检控点必需的蛋白质复合物。

    (1)据图可知,细胞通过G2检控点,由G2期进入M期的分子调控机制是:______________。
    (2)目前在人体细胞中发现并命名的部分CDK和周期蛋白的配对关系如下表:
    CDK种类
    可结合的周期蛋白
    CDK1
    B1,B2,B3
    CDK2
    D1,D2,D3,E

    如果把CDK与周期蛋白看作是“酶的激活剂”与酶的关系,则这里的“激活剂”是______________。CDK与周期蛋白的结合具有特异性,但据表可知,每种CDK可与多种周期蛋白结合并发挥调控功能,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课外阅读中发现:非洲爪蟾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可划分为6个阶段,即Ⅰ、Ⅱ、Ⅲ、Ⅳ、V和VI期,第Ⅳ期的卵母细胞达到一定体积,停止生长,等待完成减数分裂。有科学家发现,此时若有孕酮(孕激素)的刺激作用,第Ⅳ期的卵母细胞会向V和VI期转化,并进入减数第一次分裂直至形成卵细胞。该同学思考提出了一个问题:孕酮能刺激卵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是否与其调控卵母细胞中周期蛋白的合成有关?
    现提供细胞培养的非洲爪蟾Ⅳ期卵母细胞、适宜浓度的孕酮、周期蛋白合成抑制剂等,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本问题(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周期蛋白合成抑制剂的使用方法不做要求)。
    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DK与周期蛋白特异性结合形成MPF后,使细胞周期通过G2检控点,进入M期

    (2)     周期蛋白     不同的周期蛋白具有相同的结合位点(或相同的氨基酸序列)或同一种CDK有多个结合位点

    (3)     将用孕酮处理的非洲爪蟾Ⅳ期卵母细胞均分为A、B两组,A组给予周期蛋白抑制剂处理,B组不做处理(或用等量生理盐水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卵母细胞是否完成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     A组不能完成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B组能完成;A、B两组均能完成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

    【分析】分析题文描述与题图:MPF是通过G2检控点必需的蛋白质复合物。CDK为一种酶,能够与周期蛋白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物MPF。周期蛋白在每一轮细胞分裂的间期开始合成并逐渐积累。进入G2期后,周期蛋白与CDK结合而形成MPF,使细胞周期通过G2检控点,进入M期。M结束后,周期蛋白因被降解而消失,下一轮间期时又重新合成。
    【详解】(1)据图可知,当细胞分裂进入G2期后,CDK与周期蛋白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物MPF后,使细胞周期通过G2检控点,由G2期进入M期。
    (2)据图和表中信息可知,CDK是一类酶。如果把CDK与周期蛋白看作是“酶的激活剂”与酶的关系,则周期蛋白为CDK的激活剂。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据表可知,每种CDK可与多种周期蛋白结合并发挥调控功能,其原因可能是不同的周期蛋白具有相同的结合位点(或相同的氨基酸序列),也可能是同一种CDK有多个结合位点。
    (3)由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孕酮能刺激卵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是否与其调控卵母细胞中的周期蛋白的合成有关。自变量是细胞中有无周期蛋白(可通过使用周期蛋白合成抑制剂来加以控制),因变量是有无卵细胞的生成,而其他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因素均为无关变量,应控制相同且适宜。
    ①综上分析,该实验思路为:将用孕酮处理的非洲爪蟾Ⅳ期卵母细胞均分为A、B两组,A组给予周期蛋白抑制剂处理,B组不做处理(或用等量生理盐水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卵母细胞是否完成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
    ②因该实验为探究实验,其结论是未知的,在对其实验结果进行预期时,应从可能的情况入手,分别进行讨论。若孕酮能刺激卵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是与其调控卵母细胞中的周期蛋白的合成有关,则A组不能完成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B组能完成。若孕酮能刺激卵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是与其调控卵母细胞中的周期蛋白的合成无关,则A、B两组均能完成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
    【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酶的专一性、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等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22.神农架川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物种和国家极度濒危物种,研究者于1977年首次在湖北神农架发现川金丝猴种群,随后我国在神农架建立了国家自然保护区,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如禁止人类猎杀、加强栖息地植被保护、食物匮乏期人工补食等。下表是研究者在不同时期调查神农架川金丝猴的种群数量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调查年份
    1990年
    2006年
    2019年
    种群数量
    501只
    1282只
    1471只

    (1)结合调查数据分析,建立自然保护区后,神农架川金丝猴种群数量最终可能呈现_____(填“J型”或“S型”)增长。
    (2)成年金丝猴在繁殖期为驱赶其他雄性发出的鸣叫声,属于_____信息。综合以上信息,从生物之间关系的角度推测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有_____(答出两点)。
    (3)栖息地破碎化是指在自然干扰或人为活动的影响下,大面积连续分布的栖息地被分隔成小面积不连续的栖息地斑块的过程。有些捕食者总是沿着被捕食者栖息地的边界觅食,并可深人到某一固定深度(如图所示)。结合以上信息分析,栖息地破碎后,神农架川金丝猴种群受到天敌捕食的压力会_____(填“增大”或“减小”),原因是_____。栖息地破碎化还导致神农架川金丝猴形成不同种群,产生_____隔离,从而影响基因交流,导致_____(填“遗传”或“物种”)多样性下降。

    【答案】(1)S型
    (2)     物理     捕食和竞争
    (3)     增大     由于捕食者边界觅食深度变大     地理
         遗传

    【分析】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湿度,温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生殖隔离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群体生活在不同的栖息地,彼此不能相遇。
    (1)
    建立自然保护区后,有利于金丝猴的生长和繁殖,但毕竟保护区资源、空间有限,因此神农架川金丝猴种群数量最终可能呈现“S型”增长。
    (2)
    声音属于物理信息;捕食和竞争均会影响种群数量变化,且影响较大。
    (3)
    结合图示可知,栖息地被破碎后,由于捕食者边界觅食深度变大,因此被捕食风险增大;栖息地破碎化还导致神农架川金丝猴形成不同种群(地理隔离),使基因交流出现障碍;遗传是变异的基础,若基因交流出现障碍,会使后代的遗传多样性减少,若由于地理隔离进一步出现生殖隔离,形成新的物种,则物种多样性增加。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种保护和物种形成,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
    23.“端稳中国碗,装满中国粮”,为了育好中国种,科研人员在杂交育种与基因工程育种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二倍体作物M的品系甲有抗虫、高产等多种优良性状,但甜度不高。为了改良品系甲,增加其甜度,育种工作者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遗传特性及杂交育种的研究
    在种质资源库中选取乙、丙两个高甜度的品系,用三个纯合品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
    F1表现型
    F2表现型
    甲×乙
    不甜
    1/4甜、3/4不甜
    甲×丙

    3/4甜,1/4不甜
    乙×丙

    13/16甜、3/16不甜

    【实验二】甜度相关基因的筛选
    通过对甲、乙、丙三个品系转录的mRNA分析,发现基因S与作物M的甜度相关。
    【实验三】转S基因新品系的培育
    提取品系乙的mRNA,通过基因重组技术,以Ti质粒为表达载体,以品系甲的叶片外植体为受体,培有出转S基因的新品系。
    根据研究组的实验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不甜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则乙、丙杂交的F2中表现为甜的植株基因型有_____种。品系乙基因型为_______。若用乙×丙中F2不甜的植株进行自交,F3中甜∶不甜比例为_____。
    (2)下图中,能解释(1)中杂交实验结果的代谢途径有___________。

    (3)如图是S基因的cDNA和载体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谱。为了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确保目的基因插入载体中方向正确,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酶切割S基因的cDNA和载体。

    (4)用农杆菌侵染品系甲叶片外植体,其目的是________。
    (5)除了题中所示的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外,能获得高甜度品系,同时保持甲的其他优良性状的育种方法还有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答案】(1)     7     aabb     1∶5
    (2)①③
    (3)XbaⅠ、HindⅡ
    (4)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
    (5)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

    【分析】农杆菌转化法:取Ti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基因表达载体转入农杆菌、将农杆菌导入植物细胞、将植物细胞培育为新性状植株。
    杂交育种:杂交→自交→选优;诱变育种: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生物,诱导突变;单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加倍;多倍体育种: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基因工程育种:将一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
    【详解】(1)甲为纯合不甜品系,基因型为AAbb,根据实验一结果可推得乙基因型为aabb,丙基因型为AABB,乙、丙杂交的F2基因型有3×3=9种,假设不甜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2中表现为甜的植株基因型有7种。若用乙×丙中F2不甜的植株进行自交,F3中不甜比例=1/3+2/3×3/4=5/6,F3中甜∶不甜比例为1∶5。
    (2)不甜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只有A导致不甜,当A与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甜,故选①③。
    (3)为了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不破坏载体关键结构和目的基因,确保目的基因插入载体中方向正确,最好选用XbaⅠ、HindⅡ酶切割S基因的cDNA和载体。
    (4)用农杆菌侵染品系甲叶片外植体,可以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
    (5)除了题中所示的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外,能获得高甜度品系,同时保持甲的其他优良性状的育种方法还有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
    24.应激是指各种紧张性刺激物(应激原)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应激时人体代谢明显加快,如大面积烧伤病人每日能量需求是正常人的2.5倍。下图表示人体在应激时部分物质代谢变化调节过程,图中↑表示过程加强,↓表示过程减弱。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示应激反应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应激过程中,激素A的含量将会____________。
    (2)人体全身应激反应一般分为警觉期、抵抗期和衰竭期三个阶段。警觉期是人体防御机制的快速动员期,这一时期以途径④—⑤(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为主,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警觉期使机体处于应战状态,持续时间__________(填“较长”或“较短”)。
    (3)交感神经细胞与肾上腺髓质细胞之间交流的信号分子是_________,这种分子经过________的运输,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表面的特异受体结合,从而发挥调节作用。
    (4)大面积烧伤时,应激反应可持续数周,临床上会发现病人出现创伤性糖尿病。试根据图示过程分析,创伤性糖尿病产生的主要机理:在应激状态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增加
    (2)     这一调节途径中有神经参与,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速度快     较短
    (3)     神经递质     组织液
    (4)病人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导致病人出现高血糖症状,形成糖尿

    【分析】题图分析:机体受应激原刺激后,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含量会升高,最终使蛋白质分解加快,脂肪转为糖的速率加快;同时脑干的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于肾上腺髓质,进而引发机体的一系列反应,此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1)
    图示应激反应中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又会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这个调节机制为分级调节,属于体液调节过程,同时应激原还会作用于脑干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进而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增多,进而引起此后的一系列反应,可见该应激反应的调节方式中为神经和体液调节。结合图示可知,激素A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根据作用结果为肝糖原分解加快,可判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为增加。
    (2)
    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反应速度更迅速、准确,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警觉期以途径④-⑤神经调节(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为主,从而是机体处于迎战状态,是因为与体液调节相比,这一调节途径中有神经参与,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速度快,但该调节方式持续时间短。
    (3)
    交感神经细胞支配肾上腺髓质的活动,与肾上腺髓质细胞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交流信息,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被释放到组织间隙液(可以看成是突触间隙),即组织液中经过组织液的运输,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表面的特异受体结合,从而发挥调节作用。
    (4)
    大面积烧伤时,应激反应可持续数周,临床上会发现病人出现创伤性糖尿病。根据图示过程可知,应激反应可导致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而胰岛素是唯一一个降血糖的激素,且分泌减少,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均会引起血糖水平上升,且分泌增多,当血糖水平超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能力时引起糖尿,即导致创伤性糖尿病。



    相关试卷

    2023年高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浙江A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浙江A卷)(全解全析),共17页。

    2023年高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生物(辽宁A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生物(辽宁A卷)(全解全析),共22页。

    2023年高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湖北B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湖北B卷)(全解全析),共28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3年高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湖北A卷)(全解全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