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卷 22 粒子和宇宙(有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卷  22 粒子和宇宙(有解析)01
    【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卷  22 粒子和宇宙(有解析)02
    【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卷  22 粒子和宇宙(有解析)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卷 22 粒子和宇宙(有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卷 22 粒子和宇宙(有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科普阅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1·烟台)下列科学家与科学发现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惯性定律
    B.法拉第——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沈括——地磁的两极和地理的两极不重合
    D.奥斯特——电磁感应现象
    2.(2022·长春)氮化硅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非金属材料,它具有熔点高、硬度大、耐腐蚀、绝缘性好等特点。用它制作切削刀具是利用了该材料的哪个特点( )
    A.熔点高B.硬度大C.耐腐蚀D.绝缘性好
    3.(2021九上·綦江月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比电流表和电压表使用的异同点,利用了比较法。
    B.用电路符号来表示电阻,利用了模型法。
    C.学习电压时,把电压比作水压,利用了比作法。
    D.将固体按熔化特点的不同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利用了分类法。
    4.(2022·覃塘二模)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模型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等研究方法,下面是初中物理中的几个研究实例:①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②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③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可以用一个合力来代替它;④用并联的总电阻来代替两个并联的电阻。这几个实例中,采用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2021八下·潮阳期末)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估测数据中符合实际的是( )
    A.一支新圆珠笔的重力约为10牛
    B.一中学生游泳时所受的浮力约为500牛
    C.一成年人站立在地面上时的压强约为1500帕
    D.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6.(2021八上·济南期中)往保温壶灌开水时,能根据声音的变化判断水是否灌满。刚开始灌水时听到的声音比较低沉;水快灌满时声音又比较清脆。根据这一现象,大家提出下列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问题是( )
    A.为什么灌水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B.壶发出声音的音调与水量有什么关系?
    C.声音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
    D.声音的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多选题
    7.(2020八上·林口期末)202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宣传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相符的是( )
    A.垃圾分类投放B.野炊明火烧烤
    C.控制汽车鸣笛D.坚持绿色出行
    8.(2021八下·商河期末)所有推动社会发展的科学知识和规律,都是经过众多科学家长期、艰苦地科学探究得来的。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发现的陈述,不符合物理学发展实际的是( )
    A.亚里士多德提出“运动不需要力维持”,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B.奥托·格里克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准确测出大气压的值
    C.帕斯卡总结出: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的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
    D.J.J汤姆孙:发现阴极射线就是带负电的“电子”,总结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9.(2022·深圳模拟)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物理问题的研究中,科学方法至关重要,下列有关科学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A.“长度测量”和“小灯泡电阻测量”实验中,都用到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
    B.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实验中,都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C.研究磁场特点时引入磁感线和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都用到模型法
    D.“探究电热的影响因素”和“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都用到了转换法
    10.(2021八上·济南期中)为了便于测量或观察现象,实验中我们经常会进行优化改进。下列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
    A.研究赛跑的速度变化时,为减小误差,计时员看见发令枪烟雾立即计时
    B.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时,用鼓面上纸屑的跳动反映鼓面正在振动
    C.观察光的传播路径时,为显示清晰的光路,可以在空气中喷洒烟或水雾
    D.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使跳棋子的像更清晰,我们用手电筒照亮玻璃板
    三、填空题
    11.(2021八上·环江期中)科学探究过程一般要经历的主要环节是: 、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评估,在探究的全过程中,都要进行交流与合作。
    12.(2021八上·章贡期中)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模型法”“比值定义法”等,例如探究弦的音调跟弦的长短、粗细和松紧的关系时,采用的 法;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引人了“光线”,所采用的 法。
    13.(2021八上·平邑期中)同学们在以后的物理学习中常常会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类比法”、“模型法”“比值定义法”“理想实验法或科学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在研究速度的定义时,定义式的得出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我们把带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光线不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人们建立的一种 (选填“理想”或“猜想”)模型。
    四、科普阅读题
    14.(2021九上·大兴期中)阅读《石墨烯一改变世界的神奇新材料》并回答问题。
    石墨烯一改变世界的神奇新材料
    200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将石墨薄片的两面分别粘在一种特殊的胶带上,撕开胶带,就把石墨片一分为二。不断地这样操作,于是薄片越来越薄,最后,他们得到了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薄片,这就是石墨烯。厚1毫米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
    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作为电导体,它有着和铜一样出色的导电性;作为热导体,它比目前任何其他材料的导热效果都好,而且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利用石墨稀,科学家能够研发一系列具有特殊性质的新材料。比如,石墨烯晶体管的传输速度远远超过目前的硅晶体管,因此有希望应用于全新超级计算机的研发;石墨烯还可以用于制造触摸屏、发光板,甚至太阳能电池。如果和其他材料混合,石墨烯还可用于制造更耐热、更结实的电导体,从而使新材料更薄、更轻、更富有弹性,从柔性电子产品到智能服装,从超轻型飞机材料到防弹衣,甚至未来的太空电梯都可以以石墨烯为原料。因此,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求加快新材料发展,做好石墨烯、生物基材料等战略前沿材料提前布局和研制。石墨烯作为21世纪“材料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必将为新时代下我国科技创新指明前行的方向,成为中国制造最有力的着力点之一。
    (1)科学家将石墨烯制成散热膜应用到手机上,大幅度降低了手机使用过程中的温度,使用户和手机的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这是因为石墨烯的( )
    A.导电性好B.导热性好C.透明性好D.硬度高
    (2)针对的石墨烯纳米材料的特性,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物理常识
    【解析】【解答】A.牛顿——惯性定律,A不符合题意;
    B.奥斯特——电流周围存在磁场,B不符合题意;
    C.沈括——地磁的两极和地理的两极不重合,沈括发现了地磁偏角,C符合题意;
    D.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物理学中著名人物及其对应的成就,平时注意积累、记忆即可。
    2.【答案】B
    【知识点】物理常识
    【解析】【解答】氮化硅的硬度大,它的切削能力和耐磨性比较强,利用这个特点,所以可以用来做切削刀具。
    故答案为:B。
    【分析】氮化硅的硬度大,它的切削能力和耐磨性比较强。
    3.【答案】C
    【知识点】物理学方法
    【解析】【解答】A:对比电流表和电压表使用的异同点,利用了比较法,A正确。
    B:用电路符号来表示电阻,利用了模型法,B正确。
    C:学习电压时,把电压比作水压,利用了类比法,C错误。
    D:将固体按熔化特点的不同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利用了分类法,D正确。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物理研究中的科学探究方法,平时要注意积累和对常见研究方法的的理解。
    4.【答案】C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解析】【解答】①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主要用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②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主要用研究方法是“模型法”;③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可以用一个合力来代替它,主要用研究方法是“等效替代法”;④用并联的总电阻来代替两个并联的电阻,主要用研究方法是“等效替代法”,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探究合力和分力的关系、探究并联电路总电阻和分电阻的关系,利用了等效替代法。
    5.【答案】B
    【知识点】物理常识
    【解析】【解答】A、一枝新圆珠笔的重力约10N,根据G=mg计算出质量m=Gg=10N10N/kg=1kg,质量太大,所以10N的圆珠笔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游泳时受到重力与浮力作用,游泳时学生漂浮在水中,重力与浮力相等,因为中学生所受的重力约为G=mg=50kg×10N/kg=500N,所以F浮=G=500N,故B说法符合实际;
    C、成人站立在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S=10cm×25cm×2=0.05m2,
    成年人对地面的压力约为F=G=mg=50kg×10N/kg=500N,成年人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P=FS=500N0.05m2=1×104Pa,故C说法不符合实际;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真空中相近,故D说法不符合实际;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生活常识,通过分析计算,逐一分析各选项,作出选择.
    6.【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在这两次实验中,灌入水的质量不同,听到的声音的音调不同,“为什么灌水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声音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两个话题太过抽象,而这里没有涉及到响度的话题,所以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问题是壶发出声音的音调与水量有什么关系?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比较两次实验的不同条件,根据观察到的不同实验现象,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并得出实验结论是实验探究的一般规律。
    7.【答案】A,C,D
    【知识点】物理常识
    【解析】【解答】A.垃圾分类投放,既美化环境,又节约资源,做法与这一主题相符,A符合题意;
    B.野炊明火烧烤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B不符合题意;
    C.控制汽车鸣笛,减少噪音污染,做法与这一主题相符,C符合题意;
    D.坚持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保护环境,做法与这一主题相符,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D。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生活中的常识,结合选项的说法分析求解即可。
    8.【答案】A,B,D
    【知识点】物理常识
    【解析】【解答】A.亚里士多德提出“运动需要力维持”,是伽利略提出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A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B.奥托·格里克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但没有准确测出大气压值,准确测量大气压的值的是托里拆利实验,不符合实际,B符合题意;
    C.帕斯卡定律的内容是帕斯卡定律只能用于液体中,由于液体的流动性,封闭容器中的静止流体的某一部分发生的压强变化,将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故帕斯卡总结出: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的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是符合实际的,C不符合题意;
    D.J.J汤姆孙:发现阴极射线就是带负电的“电子”,但总结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卢瑟福,不符合实际,但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D。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物理学中著名人物及其对应的成就,平时注意积累、记忆即可。
    9.【答案】B,C
    【知识点】物理学方法;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解析】【解答】A.“长度测量”用到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小灯泡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测小灯泡电阻时,不能取不同电压下的电阻的平均值,A不符合题意;
    B.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都有关系,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必须保持其中一个物理量不变,改变另一个物理量,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有关系,在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必须保持其中一个物理量不变,改变另一个物理量,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B符合题意;
    C.研究磁场特点时引入磁感线和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都是为了便于研究引入的模型,都用到模型法,C符合题意;
    D.“探究电热的影响因素”用到了转换法,“平面镜成像”实验用的是等效替代法,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物理长度测量实验中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电阻取平均值没有意义;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方法有控制变量法、模型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等。
    10.【答案】B,C
    【知识点】物理学方法
    【解析】【解答】A.研究赛跑的速度变化时,计时员看见发令枪烟雾立即计时,措施合理;若以听发令枪声为准,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由错误操作引起的,不属于误差,所以计时员看见发令枪烟雾立即计时,不是为了减小误差,A不符合题意;
    B.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时,鼓面的振动不易观察,用鼓面上纸屑的跳动反映鼓面正在振动敲击鼓面,利用了转换法,操作合理,B符合题意;
    C.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但传播路径不容易直接观察,在空气中喷洒烟或雾,有利于观察光的传播路径,操作合理,C符合题意;
    D.物体成像要清晰,就必须让物体(棋子)有足够光线射向平面镜才能成像,而不是让平面镜(玻璃板)上有足够的光线,操作不合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在空气中,光速远大于声速,运动会上的计时员,要看烟为准,不能以听声音为准;误差不是错误。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体的振动可借助其它物体(如纸屑)的跳动来体现,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光照射在烟、水雾上,会发生漫反射,使各个方向的人都能看到烟、水雾;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人眼能够看清物体,是因为物体有光线进入人眼,探究平面镜成像是,观察的是棋子,而不是平面镜。
    11.【答案】提出问题;分析与论证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分别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
    【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分别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
    12.【答案】控制变量;模型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解析】【解答】探究弦的音调跟弦的长短、粗细和松紧的关系时,因为影响因素多,所以控制变量唯一,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模型法指的是引入模型,将物理问题实际化,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引人了光线,采用的是模型法。
    【分析】改变被探究的量,保持其它因素不变,是控制变量法;研究光的传播利用光线,采用的是模型法。
    13.【答案】比值定义法;理想
    【知识点】物理学方法
    【解析】【解答】比值定义法是指在定义一个物理量的时候采用比值的形式定义;在物理学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所以速度是采用比值的形式定义的。
    模型法指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这种带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实际上光线并不存在,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构建的理想模型。
    【分析】描述速度时利用了比值定义法;利用光线描述光,是理想模型法。
    14.【答案】(1)B
    (2)石墨烯的硬度与石墨烯的厚度有什么关系?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1)将石墨烯制成散热膜应用到手机上,大幅度降低了手机使用过程中的温度,是利用石墨烯的导热性好的特点,故答案为:B。
    (2)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石墨烯很薄,硬度很大,决定了它的作用很特殊,可以提出:石墨烯的硬度与石墨烯的厚度有什么关系?
    【分析】(1)利用石墨烯的导热性好的特点,可以大幅度降低了手机使用过程中的温度;
    (2)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石墨烯很薄,硬度很大。
    相关试卷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巩固练习专题22 生活用电(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巩固练习专题22 生活用电(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一轮总复习专题22 中考电路及电路图问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总复习专题22 中考电路及电路图问题(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电路的构成,电路的三种状态,电路图,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考2023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人教):粒子和宇宙附解析: 这是一份备考2023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人教):粒子和宇宙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简答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中考一轮复习】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卷 22 粒子和宇宙(有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