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一模)(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一模)(解析版)01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一模)(解析版)02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一模)(解析版)03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一模)(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一模)(解析版),共29页。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上)期末试卷(一模)
    生物
    1. 用含32P的营养液培养植物,一段时间后不会检测到明显放射性的结构是(  )
    A. 核糖体 B. 细胞膜 C. 染色体 D. 细胞骨架
    2. 大分子物质可与相应受体结合,并通过核孔中的中央栓蛋白入核或出核,实现定向转运,过程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核孔实现了细胞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 核孔控制物质进出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C. 核输出受体空间结构的改变可能影响mRNA出核
    D. 核输入受体通过核孔返回细胞质避免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3. 将石榴果实置于密闭包装、23℃条件下贮藏,每隔20h测定包装中的O2和CO2含量,结果如右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0~60h间石榴细胞呼吸速率逐渐升高
    B. 将温度降低至4℃,两条曲线的交点将左移
    C. 70h后呼吸速率突然上升可能与微生物有关
    D. 实验测得的CO2含量即为细胞呼吸的释放量
    4. 小鼠的精原细胞既可有丝分裂也可减数分裂,两种分裂方式共有的特征不包括(  )
    A. 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B.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C. 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 D. 核膜、核仁消失与重建
    5. 线虫因体型细长如线状而得名,实验小组获得一种体型粗短且运动不协调的Ⅰ型线虫,用野生型与Ⅰ型杂交,结果如图。据图判断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体型粗短和运动不协调均为隐性性状
    B. 控制体型和运动协调性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C. 控制体型和运动协调性的基因在受精作用时发生自由组合
    D. 若F1与Ⅰ型亲本回交,后代可能出现4种表型且比例均等
    6. 卷发综合征MD是一种严重的遗传病,患儿通常在3岁内死亡,典型表现为毛发卷曲易断、长骨和颅骨发育异常。如图为患者家系图,基因检测显示Ⅱ-4和Ⅱ-6号不携带致病基因,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MD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基因检测是初步诊断MD的唯一手段
    C. Ⅲ-8和正常男性婚配后代患病概率为 D. MD家系中一般不会出现女患者
    7. 如图为我国科学家新近发现的雄性原始鸟类“雅尾鹓鶵”(yuanchu)的化石标本及尾羽形态图,其同时具有适于快速飞行的扇状尾羽和1对形态夸张的长尾羽。繁殖季节,隐身于茂密丛林中的雄鸟靠“抢眼”的长尾羽吸引雌性。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
    B. 扇状尾羽有助于雅尾鹓鶵躲避敌害
    C. 长尾羽性状得以保留与雌鸟的选择偏好无关
    D. 推测栖息于开阔湖边的原始鸟类少见长尾羽
    8. 下列各项表述中,激素与其合成部位及主要功能的对应关系均正确的是(  )
    A. 抗利尿激素—垂体—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
    B. 醛固酮—肾上腺皮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Na+
    C. 促甲状腺激素—下丘脑—促进垂体合成分泌激素
    D. 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合成
    9. 高原鼠兔的生殖活动与光照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如图表示了短日照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其性激素分泌的调控,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高原鼠兔属于短日照繁殖的动物
    B. 短日照调节褪黑素释放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褪黑素
    C. 去甲肾上腺素与受体的结合引起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
    D. 日照时长对高原鼠兔性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10. 鲑鱼在淡水中孵化,1年后游向大海,成熟的鲑鱼洄游到出生的溪流产卵并在此结束生命。棕熊会猎杀洄游的鲑鱼并带至林地深处食用,吃掉最有营养的部分后丢弃。鲑鱼残骸被鸟、昆虫等分食,最后由微生物降解,产生的N、P滋养植物并汇入海洋。由此可知(  )
    A. 物质只能由森林流向海洋,不能从海洋流向森林
    B. 微生物降解鲑鱼残骸滋养植物,说明能量可由分解者流向生产者
    C. 大量猎杀棕熊可能会影响河岸和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的生长
    D. 在不威胁鲑鱼种群生存的情况下可进行大规模的商业捕捞
    11. 某实验小组探究大蒜汁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与实验操作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称量、溶化和倒平板都必须进行无菌操作
    B. 吸取适当稀释度的菌悬液滴在平板上并涂布均匀
    C. 分别将浸于大蒜汁和无菌水的滤纸片贴在平板不同位置
    D. 将平板倒置放入适宜温度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12. 下列科技成果中,不需要用到细胞培养或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A. 制备抗新冠病毒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B. 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高产奶牛
    C. 袁隆平团队利用杂交技术培育性状优良的杂种水稻
    D. 将玉米与水稻体细胞进行杂交培育“黄金大米”植株
    13. 以下生物学实验的相关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先向样液中加斐林试剂甲液再加乙液
    B. 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解离后的根尖先漂洗再用甲紫进行染色
    C. 观察洋葱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将装片从载物台上取下更换溶液
    D. 样方法调查某地植物物种丰富度,需求各样方植物种类的平均值
    14. 为研究吸烟对生殖的损害,科研人员连续5天对雄性小鼠注射香烟烟雾提取物,结果如下:
    处理
    检测项目
    香烟烟雾提取物注射量(mg/kg)
    0
    25
    50
    100
    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率(%)
    0.2
    2.6
    3.4
    4.8
    精子畸形率(%)
    1.4
    6.8
    8.7
    10.2
    睾丸组织中SOD酶活力(Nu/mL)
    182.9
    440.5
    528.8
    677.5
    睾丸组织MDA含量(µmol/mL)
    33.4
    106.5
    138.4
    187.7
    注:MDA可引起染色体畸变,SOD酶可减少MDA合成
    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可能是造成精子畸形的原因之一
    B. 机体可能通过提高SOD酶活力对香烟烟雾提取物产生防御
    C. MDA含量的增高说明SOD酶对机体的保护作用有限
    D. 吸烟对亲代细胞染色体的损伤不会遗传给后代
    15. 生态伦理道德强调人类应尊重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权力,以下做法与这一论点不相符的是(  )
    A. 严禁猎采和贩卖珍稀濒危的动植物资源 B. 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喂食和建巢
    C. 为一级保护动物白头叶猴建立自然保护区 D. 在青藏铁路的路基上修建动物行走的涵洞
    16.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小蚂蚌的“超能力”
    东亚飞蝗,别名蚂蚌,主要危害禾本科作物的叶片和嫩茎。小蚂蚌何以成灾?这恐怕离不开它的“超能力”。
    东亚飞蝗繁殖能力极强。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进行有性生殖,雌性成虫一生可产几百粒卵,十几天即可孵化完成。当某些极端因素造成蝗虫种群密度大幅降低时,幸存的蝗虫还可孤雌生殖,即在未交配的情况下产卵,短时间内大量繁殖。该方式产生的后代均为雌性,性成熟后可继续孤雌生殖。
    东亚飞蝗还会“变身”。自然状态下它们为散居状态、通体绿色,某些因素的诱导使它们转变为群居状态,体色以黑色为主,这一过程称为“型变”。我国科学家鉴定到一种由群居型蝗虫特异性释放的物质—— 4VA,该物质释放量低但生物活性高,被定义为飞蝗的聚集信息素。飞蝗能通过锥形感受器中的嗅觉受体OR35特异性结合4VA,并将这一化学信号编码后传入到脑中形成聚集行为的指令,同时,特定区域的脑组织细胞在接收到4VA的信号后,某些基因转录成的RNA就会发生特定位点的甲基化修饰,从而引起飞蝗在表型上的一系列变化。例如:群居型蝗虫会高表达β胡萝卜素结合蛋白,该物质与β胡萝卜素结合呈现红色,大量的红色物质与原本的绿色体色叠加导致黑色体色的形成,这种体色显然属于警戒色;群居型飞蝗还会释放苯乙腈作为嗅觉警告信号以驱赶天敌大山雀,若大山雀强行攻击,飞蝗立即将苯乙腈转化为剧毒氢氰酸进行防御;此外,群居型飞蝗飞行的“燃料”也由糖类向单位能量更高的脂肪转变,这使其能够远距离迁移以获取更充足的食物资源。总之,4VA是蝗虫聚集成灾的“祸首”,同时其释放量又能随飞蝗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蝗灾爆发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对东亚飞蝗遗传特性的研究为科学防治蝗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1)东亚飞蝗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______,直接决定其种群密度的数量特征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 ______。
    (2)请在图中的“①~④”中补充相应文字,对“4VA是蝗虫聚集成灾的祸首”这一说法做出合理解释。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3)从进化与适应的角度,分析东亚飞蝗采取孤雌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方式对于种群延续和进化的意义 ______。
    (4)4VA和OR35的发现为“绿色控蝗”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请你结合文中信息,提出一条设想,以达到“蝗灾要除,蝗虫要留”的目的 ______。
    17. 从植物根系中分离出的C菌可抑制多种土壤传播的植物病原菌。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改造C菌,使其抑菌能力增强的同时具备生物固氮能力。

    (1)C菌的抗生素合成受RetS蛋白抑制,图1示敲除C菌中retS基因的过程。
    ①研究人员将整合了lox序列的庆大霉素抗性基因导入C菌,使用添加 ______的培养基可初步筛选出导入成功的C菌。
    ②lox一庆大霉素抗性基因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整合到C菌基因组中,若要通过PCR技术证明C菌基因组中retS基因已被lox一庆大霉素抗性基因替换,图2中应选择的正确引物组合是 ______。
    A.Ⅰ和Ⅱ
    B.Ⅱ和Ⅲ
    C.Ⅰ和Ⅳ
    D.Ⅱ和Ⅳ
    ③给C菌导入PC质粒,并将其置于添加 ______的培养基中,获得敲除retS基因且无庆大霉素抗性基因标记的Cr菌。
    (2)为获得具有固氮能力的CrN菌,科研人员提取固氮菌M体内的固氮酶基因导入Cr菌。
    ①需依据固氮酶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待检验菌和 ______的基因组DNA,对比电泳结果,筛选转化成功的CrN菌。
    ②将C菌、固氮菌M以及转化成功的CrN菌同时接种在长满枯草芽孢杆菌菌落的培养基上,测量抑菌圈直径,并检测三者的固氮酶活性,分别是为了评估CrN菌的 ______。
    (3)为进一步评估CrN菌对拟南芥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在 ______(施加/不施加)氮肥的条件下种植拟南芥,并对其根部进行接种实验,结果如图3,其中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接种物分别是 ______。
    (4)以上获得的CrN菌并不能盲目推广应用于农业生产,试举一例说明CrN菌的盲目释放可能带来的生态安全问题 ______。
    18. 植物根系穿过充满空气的土壤气孔时,瞬时缺水会抑制侧根生长,再次遇到湿润土壤时恢复侧根生长的现象称为“干分支”,这使植物能最大限度利用分布不均的土壤水源。为探究其机制,科研人员以拟南芥为材料开展实验。
    (1)植物激素作为 ______分子,可由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是能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 ______有机物。
    (2)科研人员用两层琼脂之间的间隙模拟土壤气孔,对拟南芥根尖施加“干分支”刺激,观察野生型(WT)和ABA基因缺失突变体的侧根生长情况,并检测WT根尖表层细胞中ABA的含量变化,结果分别如图1、图2所示。

    ①由图1可知,ABA在“干分支”反应中 ______侧根的生长。
    ②正常情况下,根尖的水分由表层流向内层细胞,但环境缺水会引起内层韧皮部细胞的水分向表层流动,约8h到达表层细胞。图2结果显示 ______,可推测产生于韧皮部的ABA也伴随水分向表层细胞移动。
    (3)生长素是调控侧根发育的重要激素,膜上的生长素输出载体PIN和输入载体AUX的空间分布决定其运输方向(图3)。
    通常生长素的运输方向为“表层细胞→内层细胞(侧根发生部位)”,但当根尖进入土壤气孔后,检测到表层细胞中生长素含量显著增加,且并未显示有新的生长素合成,根据这一结果结合图3提出两种可能的假设:
    假设1:由于 ______。
    假设2:由于PIN和AUX的数量或结构改变,抑制生长素“表层细胞→内层细胞”的运输。
    若要验证上述假说,需进一步检测根尖表层细胞膜上 ______是否发生变化。
    (4)后续研究中证实生长素在表层和内层细胞间的运输并非由PIN和AUX介导,而是通过胞间连丝(PD)实现。科研人员对WT拟南芥根尖施加“干分支”刺激,检测到其PD关闭且无侧根生长,敲除ABA基因后结果相反,推测“干分支”刺激下,ABA通过促进PD关闭来影响侧根生长。欲为此推测提供证据,需对 ______(填数字)的根尖施加“干分支”刺激,并检测PD的开闭和侧根生长情况。
    ①PD疏通剂+WT
    ②PD疏通剂+ABA基因缺失突变体
    ③PD阻断剂+WT
    ④PD阻断剂+ABA基因缺失突变体
    (5)综合上述研究成果,请判断“生长素含量高/低”或“ABA含量高/低”,并在胞间连丝处用“→”或“→”表示ABA和水流的方向,以完善植物根系“干分支”反应的调控模型。
    ______
    19. 光照过强会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科研人员以拟南芥为材料探究强光下植物的自我保护机制。
    (1)光反应主要发生在叶绿体的 ______上,其上分布有光反应的单位——光系统Ⅱ(PSⅡ),在此处水光解后产生 ______。D1蛋白可与叶绿素分子结合形成PSⅡ的核心结构,但D1极易受到光损伤。
    (2)CLH基因编码降解叶绿素的C酶,科研人员利用强光照射野生型拟南芥(WT)和CLH基因缺失突变体(clh)的幼叶,并统计幼叶存活率,结果如表。由表可知C酶可 ______幼叶存活率。
    光照时间/h
    存活率/%
    叶片种类
    0
    24
    48
    72
    96
    WT幼叶
    100
    100
    85
    48
    0
    clh幼叶
    100
    88
    60
    22
    0
    (3)检测强光处理不同时长下WT和clh突变体叶片的光合速率(图1),说明C酶的作用在强光条件下被激活,并且主要在幼叶中发挥作用,得出这一推论的依据是 ______。进一步检测显示CLH基因在幼叶中高表达,为上述推论补充了证据。

    (4)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存在PSⅡ修复循环途径,该途径首先降解受损的D1,再以新合成的D1替代原有D1,从而恢复PSII的活性。
    ①测定强光处理前后WT和clh突变体幼叶中D1蛋白的含量,发现相比野生型,clh突变体幼叶的D1含量明显升高。这一结果不能充分说明C酶参与了D1蛋白的降解,请说明理由 ______。
    ②FH酶是直接降解D1的酶,fh突变体中该酶活性降低。后续实验证明,强光处理时,C酶通过降解结合在D1上的叶绿素,促进FH酶对D1的降解,进而加速PSI的修复循环。若对以下各植株进行强光处理,并以幼叶白化面积反映PSⅡ的损伤程度,请将以下各植株幼叶白化面积由小到大依次排序 ______。(填选项)
    A.野生型
    B.fh突变体
    C.超表达CLH的fh突变体
    D.fh和clh双突变体
    (5)结合上述系列研究,阐明强光下植物体中幼叶的光保护机制 ______。
    20. 纹枯病是危害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探究植物抵御病原体感染的机制对促进作物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1)科研人员发现水稻突变体M对纹枯病具有极高抗性。将M与野生型杂交获得F1,F1自交后代中抗病植株约占,说明M的抗病性状受 ______性基因控制,遵循 ______定律。
    (2)将M与某籼稻品系杂交,获得F1及F1自交系F2。依据6、7号染色体的分子标记(特异性DNA序列)设计引物,对亲本、F1和F2中抗病植株的基因组进行PCR,电泳结果如图1。

    据图1分析,可将突变基因定位于6号染色体上,理由是 ______。
    (3)在野生型体内筛选到突变基因的等位基因ROD1,其控制合成的ROD1蛋白可抑制植物的免疫功能。将突变基因与ROD1基因进行序列对比(图2),基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分析突变体M抗病性增强的原因 ______。
    (4)H2O2含量与抗病性成正相关,CatB是降解H2O2的酶,推测ROD1蛋白可能通过与CatB结合发挥作用。为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给烟草叶片的不同区域转入不同基因,一段时间后检测各区域荧光反应,检测原理和结果分别如图3、4所示。
    ①图4中仅B区检测到明显荧光说明 ______,为排除N蛋白与C蛋白自发组装产生荧光反应而设置的对照组为 ______区(填字母)。
    ②已证实H2O2等过氧化物的大量积累会损伤细胞结构,对比突变体M与野生型在非疫区的生长发育状况,结果应为 ______。
    (5)科研人员又筛选到一种RIP1蛋白,它可介导ROD1蛋白的降解,且其表达可被病原体感染所诱导。结合本题研究尝试解释野生型水稻未感染和感染病原体这两种不同情况下,如何平衡抗病能力与生长发育的关系 ______。
    21. 恶性肿瘤往往先向淋巴结初始转移形成淋巴结转移瘤,再经淋巴结实现远端转移。科学家开展实验探索肿瘤初始转移的机制以及淋巴结转移对远端转移的影响。
    (1)正常情况下,原位瘤细胞转移至淋巴结会激活NK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前者非特异性杀伤瘤细胞,后者则在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 ______的作用下,经 ______过程产生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瘤细胞。
    (2)将原位瘤细胞F0和淋巴结转移的瘤细胞LN6等量接种于同一健康小鼠体内进行研究,过程如图1。

    ①已知F0和LN6的增殖能力无显著差异,图1结果说明 ______向淋巴结转移的能力更强。
    ②为排除红绿荧光蛋白可能存在的检测差异干扰实验结果,需增设一组实验,大致思路为 ______。
    (3)为探究原位瘤细胞初始转移的机制,科研人员又开展了如下实验:
    ①将F0中编码MHC-1分子关键蛋白的基因敲除,再将其接种于小鼠体内,发现其向淋巴结转移的能力降低,但去除该小鼠的NK细胞后其转移能力恢复。说明NK细胞通过识别 ______(高表达/低表达)的MHC-1杀伤瘤细胞。
    ②PD-L1可与T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结合,抑制其杀伤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原位瘤细胞通过调节MHC-1分子和PD-L1的表达量,抑制NK和T细胞的杀伤作用,以增强转移能力。请在表格中填写“高”或“低”,将支持上述结论的实验结果补充完整。
    肿瘤细胞的类型
    MHC-1分子表达量
    PD-L1分子表达量
    来自于正常小鼠的淋巴结转移瘤
    ______
    ______
    来自于T细胞缺失小鼠的淋巴结转移瘤
    ______

    来自于T和NK细胞缺失小鼠的淋巴结转移瘤

    ______
    (4)细胞因子TGF-β能促进调节性T细胞的增殖,从而加强后者对辅助性T细胞的抑制作用。科研人员将F0和LN6接种在野生型小鼠体内,检测该小鼠血清中的TGF-β浓度和瘤细胞远端转移率(图2);又将不同类型的瘤细胞混合DT毒素(可清除调节性T细胞)接种于小鼠体内,检测瘤细胞的远端转移率(图3)。
    综合上述相关信息和免疫学相关知识可知,淋巴结转移可 ______(促进/抑制)远端转移,其可能的机制是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组成元素有C、H、O、N、P,用含32P的营养液培养植物,一段时间后核糖体会检测到明显放射性,A错误;
    B、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组成元素有C、H、O、N、P,用含32P的营养液培养植物,一段时间后细胞膜会检测到明显放射性,B错误;
    C、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组成元素有C、H、O、N、P,用含32P的营养液培养植物,一段时间后染色体会检测到明显放射性,C错误;
    D、细胞骨架的成分是蛋白质,组成元素为C、H、O、N等,不含P,用含32P的营养液培养植物,一段时间后不会检测到明显放射性,D正确。
    故选:D。
    1、由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组成细胞的不同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在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含有磷元素的有机化合物是磷脂、核酸、ATP等。
    2、核酸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
    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中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分布,旨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熟练识记。

    2.【答案】A
    【解析】解:A、核孔是位于细胞内核膜上的孔道,能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信息交流,A错误;
    B、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时,可与相应受体结合,说明核孔控制物质进出具有一定的选择性,B正确;
    C、mRNA出核时需要与核输出受体结合,所以核输出受体空间结构的改变可能影响mRNA出核,C正确;
    D、核输入受体通过核孔返回细胞质不需要消耗能量,从而避免了物质和能量的浪费,D正确。
    故选:A。
    1、细胞核的结构:
    (1)核膜(双层膜),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2)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染色质(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
    2、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本题结合细胞核结构模式图,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3.【答案】D
    【解析】解:A、CO2曲线的斜率代表呼吸速率,0~60h间石榴细胞呼吸速率逐渐下降,A错误;
    B、两曲线交点表示石榴只进行有氧呼吸,将温度降到4℃,呼吸速率会减弱,O2消耗慢,释放CO2也慢,两曲线交点将右移。B错误;
    C、70h后呼吸速率突然上升可能与石榴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有关,C错误;
    D、实验测得的CO2含量即为细胞呼吸的释放量,D正确。
    故选:D。
    分析题意,图中曲线测的是密闭包装中的O2和CO2含量,所以O2减少代表石榴进行了有氧呼吸,CO2来源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呼吸作用,旨在考查考生对曲线图的分析能力,综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的能力。

    4.【答案】B
    【解析】解:A、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前的间期都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错误;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只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正确;
    C、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可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出现,C错误;
    D、核膜、核仁消失与重建在有丝分裂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都会出现,D错误。
    故选:B。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比较项目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发生场所
    真核生物各组织或器官的体细胞
    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的生殖细胞
    细胞分裂次数及数目
    细胞分裂1,产生2个子细胞分裂后形成的仍然是体细胞
    细胞分裂2,产生4个子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成熟的生殖细胞
    子细胞内染色体和DNA数目
    和体细胞相同
    是体细胞内的一半
    子细胞间的遗传物质
    完全相同或几乎完全相同
    一般不相同(基因重组,有的还牵涉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
    染色体复制
    间期
    减I前的间期
    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联会与四分体
    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不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没有交叉互换现象
    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有交叉互换现象
    分离与组合
    也不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着丝点的
    行为
    中期位置
    赤道板
    减I在赤道板两侧,减II在赤道板
    断裂
    后期
    减II后I期
    意义
    使生物的亲代和子代细胞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相同点及联系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都有纺锤体出现,都有核膜与核仁的消失与重建过程,都有染色体的平均分配现象。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异同,能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判断各选项。

    5.【答案】C
    【解析】解:A、野生型自交后代出现了控制体型和运动协调性,说明在野生型个体内这两种性状“隐而不现”,所以体型粗短和运动不协调均为隐性性状,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控制体型和运动协调性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正确;
    C、自由组合发生于减数分裂的过程中,而不是发生在受精作用的过程中,C错误;
    D、用A/a、B/b表示相关基因,可确认F1野生型的基因型为AaBb,可知亲代野生型的基因型为AABB,Ⅰ型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若F1(AaBb)与Ⅰ型亲本(aabb)回交,相当于测交,后代可能出现4种表型且比例为1:1:1:1,D正确。
    故选:C。
    分析系谱图,F2各表现型的比例接近9:3:3:1,所以控制控制体型和运动协调性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考生能从题干所给系谱图分析各个体的基因型,利用9:3:3:1的特征推测出两种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进而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6.【答案】D
    【解析】解:A、根据分析可知,MD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
    B、可通过B超观察颅骨是否发育遗传及观察毛发是否卷曲等来初步诊断MD,B错误;
    C、用A/a表示相关基因,Ⅲ-9基因型为XaY,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所以Ⅱ-3基因型为XAXa,所以Ⅲ-8基因型为XAXA,XAXa,她和正常男性(基因型为XAY)婚配后代患病概率为×=,C错误;
    D、MD为伴X隐性遗传病,男患者多于女患者,所以一般不会出现女患者,D正确。
    故选:D。
    分析题图,“无中生有为隐性”,可知MD是隐性遗传病,又因为Ⅱ-4和Ⅱ-6号不携带致病基因,而他们的儿子患病,所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根据系谱图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进而根据基因分离定律计算相关概率。

    7.【答案】C
    【解析】解:A、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A正确;
    B、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扇状尾羽能够帮助雅尾鹓鶵快速飞行,据此推测扇状尾羽有助于雅尾鹓鶵躲避敌害,B正确;
    C、由题干信息可知,雄鸟靠“抢眼”的长尾羽吸引雌性以便获得配偶,这说明长尾羽性状得以保留与雌鸟的选择偏好有关,C错误;
    D、长尾羽形态夸张,在茂密丛林中都能够以此吸引雌鸟,这说明雅尾鹓鶵的长尾羽也很容易被天敌发现,据此推测栖息于开阔湖边的原始鸟类少见长尾羽,D正确。
    故选:C。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1)化石证据: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
    (2)比较解剖学证据: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这些具有共同祖先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其结构适应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因而产生形态上的差异。
    (3)胚胎学证据:①人和鱼的胚胎在发育早期都出现鳃裂和尾;②人和其它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
    (4)细胞水平的证据:①细胞有许多共同特征,如有能进行代谢、生长和增殖的细胞;②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5)分子水平的证据: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共同祖先证据的内容,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8.【答案】B
    【解析】解:A、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的,垂体是释放抗利尿激素,A错误;
    B、肾上腺皮质能释放醛固酮,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钠离子吸收和促使钾离子排除(保钠排钾),B正确;
    C、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合成并分泌的,下丘脑能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分泌激素,C错误;
    D、胰岛A细胞能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D错误。
    故选:B。
    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本题考查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9.【答案】D
    【解析】解:A、据图可知,短日照照射后,性激素分泌受到抑制,说明不是短日照繁殖的动物,A错误;
    B、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短日照调节褪黑素释放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松果体细胞,B错误;
    C、图中去甲肾上腺素是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与受体的结合引起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变,C错误;
    D、日照时长对高原鼠兔性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中有下丘脑和褪黑素(一种植物激素)参与,因此属于神经—体液调节,D正确。
    故选:D。
    分析图解:光路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为:视网膜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松果体细胞作为效应器。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0.【答案】C
    【解析】解:A、物质能由森林流向海洋,也能从海洋流向森林,例如棕熊会猎杀洄游的鲑鱼,从而获得从海洋的物质,A错误;
    B、生产者利用外界的太阳能等,不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的能量,B错误;
    C、鲑鱼被棕熊捕食后的残骸被鸟、昆虫等分食,最后由微生物降解,产生的N、P滋养植物,故大量猎杀棕熊可能会影响河岸和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的生长,C正确;
    D、在不威胁鲑鱼种群生存的情况下也不能进行大规模的商业捕捞,否则会影响到森林中其他生物的生存,D错误。
    故选:C。
    1、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其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3、植物利用的是太阳能,不能利用分解产生的化学能,不能实现能量的重复利用。
    本题以材料为背景,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11.【答案】A
    【解析】解:A、倒平板必须进行无菌操作,但称量、溶化不需要进行无菌操作,A错误;
    B、接种时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即吸取适当稀释度的菌悬液滴在平板上并涂布均匀,B正确;
    C、分别将浸于大蒜汁和无菌水的滤纸片贴在平板不同位置,其中浸于无菌水的滤纸片作为对照组,C正确;
    D、将平板倒置放入适宜温度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观察浸于大蒜汁和无菌水的滤纸片所贴之处菌落的数量,D正确。
    故选:A。
    1、培养基制备的基本过程为计算、称量、溶化、调pH、灭菌、倒平板。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制备过程,掌握接种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2.【答案】C
    【解析】解:A、制备抗新冠病毒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利用了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A错误;
    B、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高产奶牛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B错误;
    C、利用杂交技术培育性状优良的杂种水稻,不需要用到细胞培养或组织培养技术,C正确;
    D、将玉米与水稻体细胞进行杂交培育“黄金大米”植株,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错误。
    故选:C。
    1、植物的体细胞杂交是将不同植物的细胞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形成杂种细胞,进而利用植物的组织培养将杂种细胞培育成多倍体的杂种植株。
    2、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
    本题考查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及相关应用;识记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掌握单克隆抗体的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3.【答案】B
    【解析】解:A、还原糖鉴定实验中,要先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后再加入待测样液,A错误;
    B、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制作临时装片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正确;
    C、观察洋葱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时,应在视野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引流法在载物台上更换细胞环境的溶液,C错误;
    D、调查植物物种丰富度时,是统计物种的数目,不能取平均值,D错误。
    故选:B。
    1、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
    2、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本题考查了还原性糖的鉴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有丝分裂实验、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等,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各实验步骤的方法和目的,根据所学知识逐项回答。

    14.【答案】D
    【解析】解:A、有表格可知,随着香烟烟雾提取物注射量的升高,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升高、精子畸形率(%)升高,推测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可能是造成精子畸形的原因之一,A正确;
    B、随着香烟烟雾提取物注射量的升高,睾丸组织MDA含量(µmol/mL)升高,由题干“MDA可引起染色体畸变,SOD酶可减少MDA合成”可知,机体可能通过提高SOD酶活力对香烟烟雾提取物产生防御,B正确;
    C、有表格可知,随着香烟烟雾提取物注射量的升高,睾丸组织中SOD酶活力(Nu/mL)升高,SOD酶可减少MDA合成,但事实上睾丸组织MDA含量(µmol/mL)升高,所以说明MDA含量的增高说明SOD酶对机体的保护作用有限,C正确;
    D、吸烟对亲代细胞染色体的损伤,如果发生在精原细胞中,则可随着精子遗传给后代,D错误。
    故选:D。
    有表格可知,随着香烟烟雾提取物注射量的升高,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升高、精子畸形率(%)升高、睾丸组织中SOD酶活力(Nu/mL)升高、睾丸组织MDA含量(µmol/mL)升高。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和被动吸烟对小鼠生殖系统的影响实验的相关操作及结果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5.【答案】B
    【解析】解:A、严禁猎采和贩卖珍稀濒危的动植物资源,体现了尊重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权力,A正确;
    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会干扰生物的正常生存,B错误;
    C、白头叶猴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灵长类动物,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为保护白头叶猴,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C正确;
    D、在青藏铁路的路基上修建动物行走的涵洞,可降低对野生动物生活的干扰、尽量保护当地的原生态环境,保持物种多样性,D正确;
    故选:B。
    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3、注意事项: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开发和利用,并不意味禁止开发和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全球合作。
    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6.【答案】消费者  迁入率和迁出率  释放4VA  4VA与OR35结合  RNA发生甲基化修饰  形成警戒色、合成有毒物质、迁移能力增强  在种群数量极低的情况下通过孤雌生殖的方式使种群数量在短时间内得以恢复,以保持种群的延续;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实现基因重组,增加遗传多样性,在种群进化过程中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  根据4VA的结构设计拮抗剂或寻找无生理功能的4VA的竞争性抑制物等影响4VA与OR35结合,进而阻止蝗虫的聚集,或使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嗅觉受体OR35缺失的突变体,长期释放到野外,在重灾区建立起不能群居的蝗虫种群等
    【解析】解:(1)东亚飞蝗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消费者,直接决定其种群密度的数量特征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2)群居的蝗虫能特异性释放的物质4VA,飞蝗能通过锥形感受器中的嗅觉受体OR35特异性结合4VA,并将这一化学信号编码后传入到脑中形成聚集行为的指令,直接导致种群密度增大;同时,特定区域的脑组织细胞在接收到4VA的信号后,某些基因转录成的RNA就会发生特定位点的甲基化修饰,从而引起飞蝗在表型上的一系列变化,如:形成警戒色、合成有毒物质、迁移能力增强,间接导致种群密度增大。
    (3)东亚飞蝗采取孤雌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方式的意义:在种群数量极低的情况下通过孤雌生殖的方式使种群数量在短时间内得以恢复,以保持种群的延续;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实现基因重组,增加遗传多样性,在种群进化过程中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
    (4)4VA和OR35的发现为“绿色控蝗”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因此根据4VA的结构设计拮抗剂或寻找无生理功能的4VA的竞争性抑制物等影响4VA与OR35结合进而阻止蝗虫的聚集;或使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嗅觉受体OR35缺失的突变体,长期释放到野外,在重灾区建立起不能群居的蝗虫种群等以达到“蝗灾要除,蝗虫要留”的目的。
    故答案为:
    (1)消费者;迁入率和迁出率
    (2)①释放4VA
    ②4VA与OR35结合
    ③RNA发生甲基化修饰
    ④形成警戒色、合成有毒物质、迁移能力增强
    (3)在种群数量极低的情况下通过孤雌生殖的方式使种群数量在短时间内得以恢复,以保持种群的延续;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实现基因重组,增加遗传多样性,在种群进化过程中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
    (4)根据4VA的结构设计拮抗剂或寻找无生理功能的4VA的竞争性抑制物等影响4VA与OR35结合,进而阻止蝗虫的聚集,或使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嗅觉受体OR35缺失的突变体,长期释放到野外,在重灾区建立起不能群居的蝗虫种群等
    种群数量特征:
    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③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
    本题考查了种群密度、生态系统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

    17.【答案】庆大霉素  C  乳糖  氮菌M和Cr菌  抑菌能力和固氮酶基因的表达情况  不施加  缓冲液、固氮菌M+缓冲液  可能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或造成基因污染等
    【解析】解:(1)①据图可知,庆大霉素抗性基因是重组质粒的标记基因,故使用添加庆大霉素的培养基可初步筛选出导入成功的C菌。
    ②PCR扩增时,应选择一对方向相反的引物,且引物应与目的基因的3'端结合,该过程的目的是通过PCR技术证明C菌基因组中retS基因已被lox-庆大霉素抗性基因替换,即扩增基因应为lox基因,据图可知,应选择引物I和IV,故选C。
    ③据图可知,启动子是乳糖诱导型,故给C菌导入PC质粒,并将其置于添加乳糖的培养基中,获得敲除retS基因且无庆大霉素抗性基因标记的Cr菌。
    (2)①分析题意,实验目的是获得具有固氮能力的CrN菌,需依据固氮酶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待检验菌和固氮菌M和Cr菌的基因组DNA,对比电泳结果,筛选转化成功的CrN菌。
    ②抑菌圈直径能够反应抑菌能力,固氮酶活性可以反应固氮酶基因的表达情况。
    (3)分析题意可知,CrN菌具有固氮能力,故为进一步评估CrN菌对拟南芥生长的影响,应在不施加氮肥的条件下种植拟南芥;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结合实验结果可知,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接种物分别是缓冲液、固氮菌M+缓冲液。
    (4)CrN菌的盲目释放可能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或造成基因污染等。
    故答案为:
    (1)①庆大霉素    ②C    ③乳糖
    (2)①固氮菌M和Cr菌             ②抑菌能力和固氮酶基因的表达情况
    (3)不施加      缓冲液、固氮菌M+缓冲液
    (4)可能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或造成基因污染等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8.【答案】信息  微量  抑制  根尖进入间隙8小时后,表层细胞ABA含量迅速升高  PIN和AUX空间分布变化使生长素进行内层→细胞表层细胞的反向运输  PIN和AUX的数量、结构、空间分布  ①④ 
    【解析】解:(1)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①分析图1野生型(WT)和ABA基因缺失突变体的侧根生长情况发现:野生型(WT)侧根生长不如ABA基因缺失突变体;因此可知ABA在“干分支”反应中抑制侧根生长。
    ②图2可知示根尖进入间隙8小时后,表层细胞ABA含量迅速升高,因此推测产生于韧皮部的ABA也伴随水分向表层细胞移动。
    (3)由于根尖进入土壤气孔后,检测到表层细胞中生长素含量显著增加,且并未显示有新的生长素合成,根据这一结果结合图3提出两种可能的假设:假设1:由于PIN和AUX空间分布变化使生长素进行内层→细胞表层细胞的反向运输;假设2:由于PIN和AUX的数量或结构改变,抑制生长素“表层细胞→内层细胞”的运输。为了验证上述假说,需进一步检测根尖表层细胞膜上PIN和AUX的数量、结构、空间分布是否改变。
    (4)为了验证“干分支”刺激下,ABA通过促进PD关闭来影响侧根生长:可以对PD疏通剂+WT、PD阻断剂+ABA基因缺失突变体处理的根尖施加“干分支”刺激,并检测PD的开闭和侧根生长情况。
    (5)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干分支”反应的调控模型如下:



    故答案为:
    (1)信息;微量
    (2)抑制;根尖进入间隙8小时后,表层细胞ABA含量迅速升高
    (3)PIN和AUX空间分布变化使生长素进行内层→细胞表层细胞的反向运输;PIN和AUX的数量、结构、空间分布
    (4)①④
    (5)

    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19.【答案】类囊体膜  O2、H+  提高  A、C组光合强度无显著差异,但D组光合强度低于B组,且幼叶的差距比老叶更大  无法排除C酶抑制D1合成的可能  A、C、B、D  强光下幼叶中高表达CLH基因,合成大量C酶降解叶绿素;叶绿素的降解促进FH酶降解D1,加速幼叶中PSⅡ的修复,提高幼叶存活率
    【解析】解:(1)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分布有与光合色素,是进行光反应的场所,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可以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将水光解产生O2、H+,H+与NADP+结合生成NADPH;二是将ADP和Pi生成ATP。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在相同时间内,CLH基因缺失突变体(clh)的幼叶存活率低于对照组,说明C酶可以提高幼叶存活率,可能原因是CLH基因缺失,不能表达C酶,拟南芥的强光下自我保护能力下降,幼叶存活率下降。
    (3)分析图1曲线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CLH基因、叶片类型,图中结果显示A、C组光合作用强度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但D组光合作用强度低于B组,且幼叶的差距比老叶更大,说明强光下C酶的作用被激活,并且主要在幼叶中发挥作用。
    (4)①相比野生型,clh突变体幼叶的D1含量明显升高,说明C酶与D1的含量有关,可能影响D1酶降解,也可能影响D1酶的合成,故这一结果不能充分说明C酶参与了D1蛋白的降解。
    ②fh突变体缺乏FH酶,不能降解D1,不能充分修复PSII,强光处理时,C酶通过降解结合在D1上的叶绿素,促进FH酶对D1的降解,加速PSII的修复循环。野生型、fh突变体、超表达CLH的fh突变体、fh和clh双突变体四种植株中,突变体的C酶、FH正常表达,修复能力最强,白化面积最小;超表达CLH的fh突变体的C酶含量最高,但缺乏FH酶,对D1的降解不足,再其次为fh突变体,能合成与野生型植株等量的C酶,但缺乏FH酶,不能降解D1,最后为fh和clh双突变体,缺乏C酶和FH酶,对PSII系统的修复能力最弱,白化面积最大,故白化面积由小到大依次排序为A、C、B、D。
    (5)结合上述分析,CLH基因编码降解叶绿素的C酶,C酶通过降解结合在D1上的叶绿素,促进FH酶对D1的降解,进而加速PSII的修复循环,可推测强光下幼叶中高表达CLH基因,合成大量C酶降解叶绿素;叶绿素的降解促进FH酶降解D1,加速幼叶中PSⅡ的修复,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幼叶存活率。‘
    故答案为:
    (1)类囊体膜    O2、H+
    (2)提高
    (3)A、C组光合强度无显著差异,但D组光合强度低于B组,且幼叶的差距比老叶更大
    (4)①无法排除C酶抑制D1合成的可能    ②A、C、B、D
    (5)强光下幼叶中高表达CLH基因,合成大量C酶降解叶绿素;叶绿素的降解促进FH酶降解D1,加速幼叶中PSⅡ的修复,提高幼叶存活率
    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影响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包括叶绿素含量、酶的含量及活性等。
    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0.【答案】隐  分离  F2抗病植株的6号染色体分子标记扩增结果全部与突变体M一致;而7号染色体分子标记扩增结果中类型1:类型2:类型3=1:2:1  突变基因缺失碱基G,其控制合成的ROD1蛋白空间结构改变,抑制免疫的功能降低,抗病性增强  ROD1能和CatB结合  C、D  突变体M生长状况比野生型生长状况差  未受感染时RIP1表达量低,ROD1与CatB结合促进H2O2降解,避免其损伤细胞,植物生长发育正常;病原体感染时诱导RIP1表达,ROD1降解使其不能与CatB结合,H2O2积累提高抗病能力。
    【解析】解:(1)将M与野生型杂交获得F1,F1自交后代中抗病植株约占,说明F1自交后代中野生型:抗病=3:1,抗病性状为隐性性状,所以M的抗病性状受隐性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据图1分析,F2抗病植株的6号染色体分子标记扩增结果全部与突变体M一致;而7号染色体分子标记扩增结果中类型1:类型2:类型3=1:2:1,可将突变基因定位于6号染色体上。
    (3)从图2中可以看出突变基因缺失碱基G,其控制合成的ROD1蛋白空间结构改变,抑制免疫的功能降低,抗病性增强。
    (4)①N蛋白和C蛋白足够靠近后会组装出完整的荧光素酶,催化底物发出荧光,B区是融合基因ROD1-C+融合基因CatB-N,B区检测到明显荧光说明ROD1能和CatB结合,从而使N蛋白和C蛋白足够靠近,催化底物发出荧光。C区是融合基因ROD1-C+基因N,D区是融合基因CatB-N+基因C,C、D区并未出现荧光,说明N蛋白与C蛋白不能自发组装,所以是为排除N蛋白与C蛋白自发组装产生荧光反应而设置的对照组为C、D区。
    ②根据H2O2含量与抗病性成正相关可知,突变体M中会积累大量的H2O2,H2O2等过氧化物的大量积累会损伤细胞结构,所以对比突变体M与野生型在非疫区的生长发育状况,结果应为突变体M生长状况比野生型生长状况差。
    (5)根据“RIP1蛋白,它可介导ROD1蛋白的降解,且其表达可被病原体感染所诱导”分析可知,未受感染时RIP1表达量低,ROD1与CatB结合促进H2O2降解,避免其损伤细胞,植物生长发育正常;病原体感染时诱导RIP1表达,ROD1降解使其不能与CatB结合,H2O2积累提高抗病能力。
    故答案为:
    (1)隐         分离
    (2)F2抗病植株的6号染色体分子标记扩增结果全部与突变体M一致;而7号染色体分子标记扩增结果中类型1:类型2:类型3=1:2:1
    (3)突变基因缺失碱基G,其控制合成的ROD1蛋白空间结构改变,抑制免疫的功能降低,抗病性增强
    (4)①ROD1能和CatB结合             C、D
    (5)未受感染时RIP1表达量低,ROD1与CatB结合促进H2O2降解,避免其损伤细胞,植物生长发育正常;病原体感染时诱导RIP1表达,ROD1降解使其不能与CatB结合,H2O2积累提高抗病能力。
    1、基因的分离定律
    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对象: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2、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如人类囊性纤维病、镰状细胞贫血;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豌豆的圆粒和皱粒、人类白化病。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分析应用,要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掌握有关的分析方法,结合题中具体情境分析,再运用有关的规律、方法进行推理。

    21.【答案】细胞因子  分裂分化  LN6  对F0转入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对LN6转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重复上述实验  低表达  高  高  高  低  促进  原位瘤细胞发生淋巴结转移后诱导机体释放的TGF-β增多,TGF-β促进调节性T细胞增殖,后者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功能,抑制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从而促进瘤细胞的远端转移
    【解析】解:(1)辅助性T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加强免疫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在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下,经分裂(增殖)分化过程产生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瘤细胞。
    (2)①由图1可知,每组小鼠的红色荧光细胞的百分比都比绿色荧光蛋白细胞的百分比高,F0和LN6的增殖能力无显著差异,图1结果说明LN6向淋巴结转移的能力更强。
    ②为排除红绿荧光蛋白可能存在的检测差异干扰实验结果,需增设一组实验,大致思路为对F0转入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对LN6转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重复上述实验。
    (3)①F0中编码MHC-1分子关键蛋白的基因敲除,MHC-1分子关键蛋白减少,发现其向淋巴结转移的能力降低,但去除该小鼠的NK细胞后其转移能力恢复。说明NK细胞通过识别低表达的MHC-1杀伤瘤细胞。
    ②NK细胞通过识别低表达的MHC-1杀伤瘤细胞。所以来自于T细胞缺失小鼠的淋巴结转移瘤和来自于正常小鼠的淋巴结转移瘤中MHC-1分子表达量高,从而抑制NK细胞的杀伤作用,PD-L1可与T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结合,抑制其杀伤作用,所以来自于T细胞缺失小鼠的淋巴结转移瘤和来自于T和NK细胞缺失小鼠的淋巴结转移瘤中PD-L1分子表达量,来自于正常小鼠的淋巴结转移瘤中PD-L1分子表达量高。表格如下:
    肿瘤细胞类型
    MHC-1分子表达量
    PD-L1分子表达量
    来自于正常小鼠和淋巴结转移瘤


    来自于T细胞缺失小鼠的淋巴结转移瘤

    低(给出)
    来自于T和NK细胞缺失小鼠的淋巴结转移瘤
    低(给出)

    (4)接种LN6野生型小鼠体内小鼠血清中的TGF-β浓度和瘤细胞远端转移率高于接种F0野生型小鼠,所以淋巴结转移可促进远端转移,其可能的机制是原位瘤细胞发生淋巴结转移后诱导机体释放的TGF-β增多,TGF-β促进调节性T细胞增殖,后者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功能,抑制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从而促进瘤细胞的远端转移。
    故答案为:
    (1)细胞因子    分裂分化
    (2)①LN6    ②对F0转入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对LN6转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重复上述实验
    (3)①低表达
     ②
    肿瘤细胞的类型
    MHC-1分子表达量
    PD-L1分子表达量
    来自于正常小鼠的淋巴结转移瘤


    来自于T细胞缺失小鼠的淋巴结转移瘤

    低(给出)
    来自于T和NK细胞缺失小鼠的淋巴结转移瘤
    低(给出)

    (4)促进      原位瘤细胞发生淋巴结转移后诱导机体释放的TGF-β增多,TGF-β促进调节性T细胞增殖,后者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功能,抑制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从而促进瘤细胞的远端转移
    辅助性T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加强免疫效应,辅助性T细胞即能参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NK细胞通过识别低表达的MHC-1杀伤瘤细胞,所以正常小鼠的淋巴结转移瘤MHC-1分子表达量高,从而抑制NK和T细胞的杀伤作用,PD-L1可与T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结合,抑制其杀伤作用。
    图2可知:种LN6野生型小鼠体内小鼠血清中的TGF-β浓度和瘤细胞远端转移率高于接种FO野生型小鼠。
    本题考查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一模)(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一模)(含答案解析),共30页。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0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细胞学说揭示了, 磷脂分子参与组成的结构是, 下列不属于细胞膜功能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