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 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1 第1课时 直线与直线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及判定.doc
    • 1 第1课时 应用案巩固提升.doc
    • 2 第2课时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doc
    • 2 第2课时 应用案巩固提升.doc
    • 8.6.3 平面与平面垂直.doc
    • 1 8.6.3 应用案巩固提升.doc
    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 练习01
    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 练习02
    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 练习03
    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 练习01
    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 练习02
    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 练习03
    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 练习01
    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 练习02
    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 练习03
    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 练习01
    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 练习02
    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 练习03
    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 练习01
    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 练习02
    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 练习03
    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 练习01
    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 练习02
    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 练习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

    展开
    这是一份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文件包含8.63平面与平面垂直doc、1第1课时直线与直线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及判定doc、2第2课时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doc、18.63应用案巩固提升doc、1第1课时应用案巩固提升doc、2第2课时应用案巩固提升doc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2课时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考点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了解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的含义,并知道其求法
    直观想象、逻辑推理、
    数学运算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理解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并能用文字、符号和图形语言描述定理,能应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解决有关的垂直问题
    直观想象、逻辑推理

    问题导学
    预习教材P151-P155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定义是什么?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范围是什么?
    3.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4.如何求直线到平面的距离?
    5.如何求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

    1.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1)定义:如图,一条直线PA和一个平面α相交,但不与这个平面垂直,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平面的斜线,斜线和平面的交点A叫做斜足.过斜线上斜足以外的一点P向平面α引垂线PO,过垂足O和斜足A的直线AO叫做斜线在这个平面上的射影.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2)规定: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称它们所成的角是90°;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称它们所成的角是0°.
    (3)范围: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θ的取值范围是0°≤θ≤90°.
    ■名师点拨                                     
    把握定义应注意两点:①斜线上不同于斜足的点P的选取是任意的;②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是过斜足和垂足的一条直线而不是线段.
                                        
    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
    ⇒a∥b
    图形语言

    作用
    ①线面垂直⇒线线平行
    ②作平行线
    ■名师点拨                                     
    (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给出了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另一种方法.
    (2)定理揭示了空间中“平行”与“垂直”关系的内在联系,提供了“垂直”与“平行”关系转化的依据.
                                       
    3. 线面距与面面距
    (1)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时,这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叫做这条直线到这个平面的距离.
    (2)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都相等,我们把它叫做这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如果直线l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60°,且m⊂α,则直线l与m所成的角也是60°.(  )
    (2)若直线a∥平面α,直线b⊥平面α,则直线b⊥直线a.(  )
    (3)若直线a⊥平面α,直线a⊥直线b,则直线b∥平面α.(  )
    答案:(1)× (2)√ (3)×
    下列命题:
    ①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②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③一条直线在平面内,另一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答案:D
    若两直线a与b异面,则过a且与b垂直的平面(  )
    A.有且只有一个
    B.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
    C.有无数多个
    D.一定不存在
    解析:选B.当a⊥b时,这样的平面存在,当a和b不垂直时,这样的平面不存在.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1)直线A1B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是________;
    (2)直线A1B与平面ABC1D1所成的角是________;
    (3)直线A1B与平面AB1C1D所成的角是________.

    解析:(1)由已知知∠A1BA为A1B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A1BA=45°.
    (2)连接A1D,AD1,BC1,交点为O,则易证A1D⊥平面ABC1D1,所以A1B在平面ABC1D1内的射影为OB,
    所以A1B与平面ABC1D1所成的角为∠A1BO,
    因为A1O=A1B,所以∠A1BO=30°.
    (3)因为A1B⊥AB1,A1B⊥B1C1,
    又因为AB1∩B1C1=B1,
    所以A1B⊥平面AB1C1D,即A1B与平面AB1C1D所成的角为90°.
    答案:(1)45° (2)30° (3)90°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棱DD1的中点,求直线BE与平面ABB1A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解】 取AA1的中点M,连接EM,BM.

    因为E是DD1的中点,四边形ADD1A1为正方形,所以EM∥AD.
    又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D⊥平面ABB1A1,所以EM⊥平面ABB1A1,从而BM为直线BE在平面ABB1A1内的射影,∠EBM即为直线BE与平面ABB1A1所成的角.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
    则EM=AD=2,BE= =3.
    于是在Rt△BEM中,sin∠EBM==,
    即直线BE与平面ABB1A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

     
     如图所示,在Rt△BMC 中,斜边BM=5,它在平面ABC上的射影AB的长为4,∠MBC=60°,求直线MC与平面CAB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解:由题意知,A是M在平面ABC内的射影,所以MA⊥平面ABC,
    所以MC在平面CAB内的射影为AC.
    所以∠MCA即为直线MC与平面CAB所成的角.
    又因为在Rt△MBC中,BM=5,∠MBC=60°,
    所以MC=BMsin∠MBC=5sin 60°=5×=.
    在Rt△MAB中,MA===3.
    在Rt△MAC中,sin∠MCA===.
    即直线MC与平面CAB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

            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应用
     如图,已知正方体A1C.
    (1)求证:A1C⊥B1D1;
    (2)M,N分别为B1D1与C1D上的点,且MN⊥B1D1,MN⊥C1D,
    求证:MN∥A1C.
    【证明】 (1)如图,连接A1C1.

    因为CC1⊥平面A1B1C1D1,
    B1D1⊂平面A1B1C1D1,
    所以CC1⊥B1D1.
    因为四边形A1B1C1D1是正方形,
    所以A1C1⊥B1D1.
    又因为CC1∩A1C1=C1,
    所以B1D1⊥平面A1C1C.
    又因为A1C⊂平面A1C1C,所以B1D1⊥A1C.
    (2)如图,连接B1A,AD1.
    因为B1C1AD,
    所以四边形ADC1B1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C1D∥AB1,
    因为MN⊥C1D,所以MN⊥AB1.
    又因为MN⊥B1D1,AB1∩B1D1=B1,
    所以MN⊥平面AB1D1.
    由(1)知A1C⊥B1D1.
    同理可得A1C⊥AB1.
    又因为AB1∩B1D1=B1,
    所以A1C⊥平面AB1D1.
    所以A1C∥MN.

    (1)若已知一条直线和某个平面垂直,证明这条直线和另一条直线平行,可考虑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明另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证明时注意利用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及三角形中位线的有关性质.
    (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其他性质
    ①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垂直,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任一条直线垂直;
    ②若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③若l⊥α于A,AP⊥l,则AP⊂α;
    ④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⑤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它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是AB上一点,N是A1C的中点,MN⊥平面A1DC.
    求证:(1)MN∥AD1;
    (2)M是AB的中点.
    证明:(1)因为四边形ADD1A1为正方形,所以AD1⊥A1D.
    又因为CD⊥平面ADD1A1,
    所以CD⊥AD1.因为A1D∩CD=D,
    所以AD1⊥平面A1DC.
    又因为MN⊥平面A1DC,所以MN∥AD1.

    (2)如图,连接ON,在△A1DC中,A1O=OD,A1N=NC,
    所以ONCD.
    因为CDAB,
    所以ON∥AM.
    又因为MN∥OA,
    所以四边形AMNO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ON=AM.
    因为ON=AB,
    所以AM=AB.
    所以M是AB的中点.

            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ABCD,E为PD的中点.
    (1)证明:PB∥平面AEC;
    (2)设AP=1,AD=,三棱锥P­ABD的体积V=,求A到平面PBC的距离.
    【解】 (1)证明:如图,设BD与AC的交点为O,连接EO.
    因为四边形ABCD为矩形,所以点O为BD的中点.
    又点E为PD的中点,所以EO∥PB.
    因为EO⊂平面AEC,PB⊄平面AEC,所以PB∥平面AEC.
    (2)V=AP·AB·AD=AB.
    由V=,可得AB=.
    作AH⊥PB于点H.
    由题设知BC⊥平面PAB,所以BC⊥AH,故AH⊥平面PBC,即AH的长就是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
    因为PB==,所以AH==,
    所以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为.

    从平面外一点作一个平面的垂线,这个点与垂足间的距离就是这个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当该点到已知平面的垂线不易作出时,可利用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性质转化为与已知平面等距离的点作垂线,然后计算,也可以利用等换法转换求解. 
     已知在△ABC中,AC=BC=1,AB=.S是△ ABC所在平面外一点,SA=SB=2,SC=,点P是SC的中点,求点P到平面ABC的距离.

    解:法一:如图,连接PA,PB,易知SA⊥AC,BC⊥AC.分别取AB,AC的中点E,F,连接PE,EF,PF,则EF∥BC,PF∥SA.
    所以EF⊥AC,PF⊥AC.
    因为PF∩EF=F,所以AC⊥平面PEF,所以PE⊥AC.
    易证△SAC≌△SBC,所以PA=PB.
    又E是AB的中点,所以PE⊥AB.
    因为AB∩AC=A,所以PE⊥平面ABC.
    从而PE的长就是点P到平面ABC的距离.
    因为P是SC的中点,所以在Rt△APE中,AP=SC=,AE=AB=,所以PE===,
    即点P到平面ABC的距离为.
    法二:如图,过点A作BC的平行线,
    过点B作AC的平行线,两直线交于点D.
    因为AC=BC=1,AB=,所以AC⊥BC.所以四边形ADBC为正方形,连接SD.
    易知AC⊥SA,又AC⊥AD,SA∩AD=A,
    所以AC⊥平面SDA,所以AC⊥SD.
    易知BC⊥SB,又BC⊥BD,SB∩BD=B,
    所以BC⊥平面SDB,所以BC⊥SD.
    因为BC∩AC=C,所以SD⊥平面ADBC.
    所以SD的长即点S到平面ABC的距离,
    在Rt△SAD中,易得SD=.
    因为点P为SC的中点,故点P到平面ABC的距离为
    SD=.

    1.若斜线段AB是它在平面α内射影长的2倍,则AB与平面α所成角的大小为(  )
    A.60°          B.45°
    C.30° D.90°
    解析:选A.斜线段、垂线段以及射影构成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ABO即是斜线段与平面所成的角.又AB=2BO,所以cos∠ABO==,所以∠ABO=60°.
    2.已知PA⊥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PB⊥BC B.PD⊥CD
    C.PD⊥BD D.PA⊥BD
    解析:选C.PA⊥平面ABCD⇒PA⊥BD,D正确;

    BC⊥平面PAB⇒BC⊥PB.
    故A正确;同理B正确;C不正确.
    3.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是棱DD1的中点,则过M且与直线AB和B1C1都垂直的直线有(  )
    A.1条 B.2条
    C.3条 D.无数条
    解析:选A.显然DD1是满足条件的一条,如果还有一条l满足条件,则l⊥B1C1,l⊥AB.又AB∥C1D1,则l⊥C1D1.
    又B1C1∩C1D1=C1,所以l⊥平面B1C1D1.
    同理DD1⊥平面B1C1D1,则l∥DD1.又l与DD1都过M,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DD1一条满足条件.
    4.如图,已知AD⊥AB,AD⊥AC,AE⊥BC交BC于点E,D是FG的中点,AF=AG,EF=EG.
    求证:BC∥FG.
    证明:连接DE.
    因为AD⊥AB,AD⊥AC,
    所以AD⊥平面ABC.
    又BC⊂平面ABC,
    所以AD⊥BC.又AE⊥BC,
    所以BC⊥平面ADE.
    因为AF=AG,D为FG的中点,
    所以AD⊥FG.
    同理ED⊥FG.又AD∩ED=D,
    所以FG⊥平面ADE.
    所以BC∥FG.

    [A 基础达标]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平面垂直;
    ②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已知直线垂直;
    ③过平面外一点可作无数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平行;
    ④过直线外一点只可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解析:选A.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及线面平行的性质知①②③正确;④错,过直线外一点作平面与直线垂直,则平面内过这一点的所有直线都与该直线垂直.
    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是线段BC1上任意一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D1⊥DP B.AP⊥B1C
    C.AC1⊥DP D.A1P⊥B1C
    解析:选B.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因为B1C⊥BC1,B1C⊥AB,
    BC1∩AB=B,
    所以B1C⊥平面ABC1D1,
    因为点P是线段BC1上任意一点,
    所以AP⊥B1C.故选B.
    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①⇒b⊥α;    ②⇒a∥b;
    ③⇒b∥α;    ④⇒b⊥α.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解析:选A.对于命题①,a⊥α,则a垂直于平面α内的任意两条相交直线,又因为a∥b,所以b也垂直于平面α内的任意两条相交直线,所以b⊥α,①正确;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a∥b,所以②正确;因为a⊥α,当a⊥b时,则b可能在平面α内,也可能与平面α平行,所以③错误;当a∥α,a⊥b时,b与平面α的三种位置都有可能出现,所以④错误.
    4.如图,设平面α∩平面β=PQ,EG⊥平面α,FH⊥平面α,垂足分别为G,H.为使PQ⊥GH,则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  )
    A.EF⊥平面α
    B.EF⊥平面β
    C.PQ⊥GE
    D.PQ⊥FH
    解析:选B.因为EG⊥平面α,PQ⊂平面α,所以EG⊥PQ.若EF⊥平面β,则由PQ⊂平面β,得EF⊥PQ.又EG与EF为相交直线,所以PQ⊥平面EFHG,所以PQ⊥GH,故选B.
    5.已知点P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A=PB=PC,则点P在平面ABC上的射影一定是△ABC的(  )
    A.内心 B.外心
    C.垂心 D.重心
    解析:选B.如图所示,设点P在平面ABC上的射影为O,连接OA,OB,OC.

    所以PO⊥平面ABC.因为PA=PB=PC,且∠POA=∠POB=∠POC=90°,
    所以△PAO≌△PBO≌△PCO,
    所以AO=BO=CO.即点O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所以点O为△ABC的外心.
    6.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AB在平面α内,若AC与α所成的角为30°,则斜边上的中线CM与α所成的角为________.
    解析:如图,设C在平面α内的射影为点O,
    连接AO,MO,则∠CAO=30°,∠CMO就是CM与α所成的角.设AC=BC=1,则AB=,
    所以CM=,CO=,所以sin∠CMO==,所以∠CMO=45°.
    答案:45°
    7.如图所示,PO⊥平面ABC,BO⊥AC,在图中与AC垂直的直线有______条.

    解析:因为PO⊥平面ABC,AC⊂平面ABC,所以PO⊥AC.又AC⊥BO,PO∩BO=O,所以AC⊥平面PBD,所以PBD内的4条直线PB,PD,PO,BD都与AC垂直,所以图中共有4条直线与AC垂直.
    答案:4
    8.在△ABC中,AB=AC=5,BC=6,PA⊥平面ABC,PA=8,则点P到BC的距离是________.
    解析:如图所示,作PD⊥BC于点D,连接AD.
    因为PA⊥平面ABC,
    所以PA⊥BC.
    又PD∩PA=P,
    所以CB⊥平面PAD,所以AD⊥BC.
    在△ACD中,AC=5,CD=3,所以AD=4.
    在Rt△PAD中,PA=8,AD=4,所以PD==4.
    答案:4
    9.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AB=AC=AA1.
    (1)求证:AB1⊥平面A1BC1;
    (2)若D为B1C1的中点,求AD与平面A1B1C1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1)证明:由题意知四边形AA1B1B是正方形,所以AB1⊥BA1.
    由AA1⊥平面A1B1C1得AA1⊥A1C1.
    又因为A1C1⊥A1B1,AA1∩A1B1=A1,
    所以A1C1⊥平面AA1B1B,
    又因为AB1⊂平面AA1B1B,
    所以A1C1⊥AB1,
    又因为BA1∩A1C1=A1,所以AB1⊥平面A1BC1.
    (2)连接A1D.设AB=AC=AA1=1,
    因为AA1⊥平面A1B1C1,所以∠A1DA是AD与平面A1B1C1所成的角.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1B1C1中,D为斜边的中点,所以A1D=B1C1=.
    在Rt△A1DA中,AD==.
    所以sin∠A1DA==,
    即AD与平面A1B1C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0.如图,已知四棱锥S­ABCD中ABCD为矩形,SA⊥平面AC,AE⊥SB于点E,EF⊥SC于点F.
    (1)求证:AF⊥SC;
    (2)若平面AEF交SD于点G,求证:AG⊥SD.
    证明:(1)因为SA⊥平面AC,BC⊂平面AC,
    所以SA⊥BC.因为四边形ABCD为矩形,所以AB⊥BC.
    又因为SA∩ AB=A,
    所以BC⊥平面SAB.
    所以BC⊥AE.又SB⊥AE,BC∩SB=B,
    所以AE⊥平面SBC.
    又因为SC⊂平面SBC,
    所以AE⊥SC.又EF⊥SC,EF∩ AE=E,
    所以SC⊥平面AEF.
    因为AF⊂平面AEF,所以AF⊥SC.
    (2)因为SA⊥平面AC,所以SA⊥DC.
    又AD⊥DC,AD∩SA=A,所以DC⊥平面SAD.
    又AG⊂平面SAD,所以DC⊥AG.
    又由(1)有SC⊥平面AEF,AG⊂平面AEF,
    所以SC⊥AG.又SC∩DC=C,所以AG⊥平面SDC.
    因为SD⊂平面SDC,所以AG⊥SD.
    [B 能力提升]
    11.如图所示,PA⊥平面ABC,△ABC中BC⊥AC,∠PBA=θ1,∠PBC=θ2,∠ABC=θ3.则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

    A.cos θ1cos θ2=cos θ3    B.cos θ1cos θ3=cos θ2
    C.sin θ1sin θ2=sin θ3 D.sin θ1sin θ3=sin θ2
    解析:选B.
    ⇒BC⊥平面PAC⇒BC⊥PC,
    所以cos θ1=,cos θ2=,cos θ3=.
    则有cos θ1cos θ3=cos θ2.
    12.如图,Rt△ABC所在平面外一点S,且SA=SB=SC,点D为斜边AC的中点.
    (1)求证:SD⊥平面ABC;
    (2)若AB=BC,求证:BD⊥平面SAC.
    证明:(1)因为SA=SC,D为AC的中点,所以SD⊥AC.
    在Rt△ABC中,有AD=DC=BD.
    又SA=SB,所以△ADS≌△BDS.
    所以SD⊥BD.又AC∩BD=D,
    所以SD⊥平面ABC.
    (2)因为BA=BC,D为AC的中点,所以BD⊥AC.
    又由(1)知SD⊥平面ABC,
    所以BD⊂平面ABC,
    所以SD⊥BD.
    因为AC∩SD=D.
    所以BD⊥平面SAC.
    [C 拓展探究]
    13.如图(1),矩形ABCD中,AB=12,AD=6,E,F分别为CD,AB边上的点,且DE=3,BF=4,将△BCE沿BE折起至△PBE的位置(如图(2)所示),连接AP,PF,其中PF=2.
    (1)求证:PF⊥平面ABED;
    (2)在线段PA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FQ∥平面PBE?若存在,求出点Q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求点A到平面PBE的距离.
     
    解:(1)证明:连接EF,由题意知,PB=BC=6,PE=CE=9,
    在△PBF中,PF2+BF2=20+16=36=PB2,
    所以PF⊥BF.
    易得EF==,
    在△PEF中,EF2+PF2=61+20=81=PE2,所以PF⊥EF.
    又BF∩EF=F,BF⊂平面ABED,EF⊂平面ABED,所以PF⊥平面ABED.
    (2)存在,当Q为PA的三等分点(靠近P)时,FQ∥平面PBE.
    理由如下:
    因为AQ=AP,AF=AB,所以FQ∥BP,
    又FQ⊄平面PBE,PB⊂平面PBE,所以FQ∥平面PBE.
    (3)由(1)知PF⊥平面ABED,连接AE,则PF为三棱锥P­ABE的高.
    设点A到平面PBE的距离为h,由等体积法得VA­PBE=VP­ABE,
    即×S△PBE×h=×S△ABE×PF.
    又S△PBE=×6×9=27,S△ABE=×12×6=36,
    所以h===,
    即点A到平面PBE的距离为.

    相关试卷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sx/tb_c400030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课后复习题</a>,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必修 第二册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数学必修 第二册<a href="/sx/tb_c400030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课时训练</a>,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练习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平面与平面垂直,平行关系中的三个重要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 练习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