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 上学期 期中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 上学期 期中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含答案)01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 上学期 期中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含答案)02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 上学期 期中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含答案)03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 上学期 期中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 上学期 期中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含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计算题,综合能力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3分)下列数据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B.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1.5m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340m/s
    D.人的正常体温约37℃
    2.(3分)下图中,正确描述巴中铁路铁轨的铸造过程中凝固阶段温度变化的是(  )
    A. B.
    C. D.
    3.(3分)警察利用如图所示的无人机对行人“喊话”,以维持交通秩序。地面上的行人能听到“喊话”声,是因为“喊话”声(  )

    A.是次声波 B.是超声波
    C.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传播不需要介质
    4.(3分)在与声有关的四幅图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A.居民区街道禁鸣喇叭
    B.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街头设置的噪声监测仪
    D.高架路某些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
    5.(3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6.(3分)如图是赛龙舟比赛活动中,某龙舟上的鼓手正在击鼓号令的场景。关于鼓声,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
    B.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C.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
    D.鼓声传进教室,影响听课,所以鼓声是噪音
    7.(3分)在某校举办的机器人模拟救援比赛中,甲、乙两机器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匀速运动到10m远的目的地,它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速度大小为4m/s B.乙的速度大小为2m/s
    C.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多1s D.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少2s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请把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8.(3分)唐诗《夜泊枫桥》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大钟受到撞击,产生   而发出的,是通过   传到人耳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别的。
    9.(3分)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的   (选填“OA段”“AB段”或“BC段”)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min,在8min时此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10.(3分)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3s后收到回波,这是声波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现象,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5400km/h,此处海水的深度为   m,相当于   km。
    11.(3分)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医生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先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    (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喷在患处时又在皮肤上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    (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类似局部麻醉,人的伤痛很快消失,同时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
    12.(3分)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1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   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   m/s,从图中可看出小球做   (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13.(3分)北方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结“冰花”,“冰花”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生成的,出现在玻璃窗的   表面(选填“内”或“外”),此时小芳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玻璃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14.(3分)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甲车    。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    (以上两空填“静止”或“运动”)。甲、乙、丙三辆小车中运动速度最快的是    。

    三、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15题6分,16题6分,17题8分,共20分)
    15.(6分)(1)图甲是小明使用温度计的情形,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的规律制成的,指出他操作的错误是    。
    (2)图乙中,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则木块的长度为    cm。
    (3)图丙中,机械秒表的示数为    s。
    16.(6分)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
    (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    (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17.(8分)在“测量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小组采用了一带有刻度尺的长木板,搭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实验中为了测量AB段的平均速度,在B点放置了一金属片,其好处是:   。
    (3)如图所示,小车从A到B经过的路程为   cm,若AB段用时0.9s,则小车AB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4)将金属片放到C点,测量出小车从A到C用时1.6s,则小车在AC段的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小车在AB段的速度。
    (5)小组的成员分别画出小车从A到C的s﹣t图象的大致情况。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

    四、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8.(8分)电动汽车绿色、环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曲阜某景区巡警也用上了电动车巡逻,如图所示,此电动车充满电后,能以72km/h的最快速度连续行驶360km。求:
    (1)此电动车充满电后,以最快速度行驶,可以行驶多长时间?
    (2)在某次巡逻中,巡警以5m/s的平均速度绕景区行驶一周,用时40min,则巡警绕景区一周的路程为多少千米?

    19.(8分)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根长1m的导火线引爆炸药,导火线以0.5cm/s的速度燃烧,点火者点着导火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600m的安全地区?
    五、综合能力题(本大题3小题,20题6分,21题8分,22题8分,共22分)
    20.(6分)“区间测速”目前在全国大部分高速公路实行。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如图所示,监测点A、B相距30km,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的速度为100km/h,通过监测点B的速度为11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该路段最高限速120km/h;
    (1)李明坐在这辆行驶的轿车中,他看到远处的监控装置正在向他靠近,说明以    为参照物,监控装置是运动的;但是以    为参照物,监控装置是静止的,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的;
    (2)原来检测的方法是监控探头判断通过监测点时的车速,如果按原来的方法,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    (选填“会”或“不会”)判为超速。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从监测点A运动到B的平均速度是    km/h,轿车    (选填“会”或“不会”)判为超速。

    21.(8分)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1)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可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
    (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在温度计管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使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这层小水珠是热水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管壁时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7
    98
    98
    98
    22.(8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传统指纹识别TouchID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随着黑科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SenseID的出现,屏下指纹的全面屏手机变得越来越普及。
    与传统指纹识别不同,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是通过发射超声波扫描紧贴屏幕的指纹,并根据接收到的反射超声波分析得出指纹的信息,进行比对解锁。
    超声波是频率超过人类听觉上限的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玻璃、铝、不锈钢、蓝宝石或塑料等。此外,超声波扫描能够不受手指上可能存在的污物影响,例如汗水、护手霜或凝露等,从而提供一种更稳定、更精确的认证方法。
    请根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超声波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SenseID系统能置于手机内部,是因为超声波具有    。
    (3)SenseID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的特性。
    (4)SenseID系统利用了仿生学原理,它模仿了下列哪个选项的生物    。
    A.蝙蝠 B.蜘蛛 C.青蛙 D.猫
    (5)SenseID系统向手指上若干个位置发射超声波,检测到被手指反射的信号时所需的时间随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这些位置指纹的大致形状,图2选项最符合的是    。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3分)下列数据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B.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1.5m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340m/s
    D.人的正常体温约37℃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A符合实际;
    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340m/s,故C符合实际;
    D、人的正常体温约37℃,故D符合实际。
    故选:B。
    【点评】不同物理量的估测,有的需要生活经验、有的需要换算单位、有的需要简单计算,最后判断哪个选项符合实际。
    2.(3分)下图中,正确描述巴中铁路铁轨的铸造过程中凝固阶段温度变化的是(  )
    A. B.
    C. D.
    【分析】铁是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铁是晶体,在铁水凝固成铁轨的整个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有下降的过程,且有一段时间内(即凝固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则结合各选项可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的凝固图象,关键要知道铁是晶体以及其温度变化规律。
    3.(3分)警察利用如图所示的无人机对行人“喊话”,以维持交通秩序。地面上的行人能听到“喊话”声,是因为“喊话”声(  )

    A.是次声波 B.是超声波
    C.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传播不需要介质
    【分析】(1)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可以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解答】解:AB、超声波和次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故A、B错误;
    C、地面上的行人能听到喊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C正确;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超声波、次声波和声音的传播的理解,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4.(3分)在与声有关的四幅图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A.居民区街道禁鸣喇叭
    B.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街头设置的噪声监测仪
    D.高架路某些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居民区街道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B、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C、街头设置的噪声监测仪,只能监测噪声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D、高架路某些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具体做法的理解能力,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5.(3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A、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植被表面;故A错误;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B错误;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C错误;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6.(3分)如图是赛龙舟比赛活动中,某龙舟上的鼓手正在击鼓号令的场景。关于鼓声,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
    B.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C.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
    D.鼓声传进教室,影响听课,所以鼓声是噪音
    【分析】(1)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及温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没有关系;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
    (3)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4)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解答】解:A、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及温度有关,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间隔时间缩短,但传播速度不变,故A错误;
    B、发声体都在振动,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鼓声大作,震耳欲聋,是鼓面振动幅度大,鼓声的响度大,故C正确;
    D、鼓声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所以是噪声,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传播特点和特性进行分析解答,属于基础题。
    7.(3分)在某校举办的机器人模拟救援比赛中,甲、乙两机器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匀速运动到10m远的目的地,它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速度大小为4m/s B.乙的速度大小为2m/s
    C.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多1s D.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少2s
    【分析】在s﹣t图像中,利用速度公式结合图中的数据可求出甲、乙两车的速度,再进行比较即可知道结论。
    【解答】解:AB、匀速运动10m,甲需要时间t甲=4s,乙需要时间t乙=5s,则v甲===2.5m/s,v乙===2m/s,故A错误、B正确;
    CD、匀速运动10m,甲需要时间t甲=4s,乙需要时间t乙=5s,所以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少1s,故C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s−t图像的分析和平均速度计算公式的应用,根据图象特点确定物体运动状态,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请把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8.(3分)唐诗《夜泊枫桥》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大钟受到撞击,产生 振动 而发出的,是通过 空气 传到人耳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 音色 来判别的。
    【分析】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大钟受到撞击,产生振动而产生声音的缘故;
    (2)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大多是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播的;
    (3)人能辨别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是因为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故人们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来辨别钟声和鼓声;
    故答案为:(1)振动;(2)空气;(3)音色。
    【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以及特征之一﹣﹣音色;抓住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以及音色的含义可解答此题;
    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9.(3分)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的 AB段 (选填“OA段”“AB段”或“BC段”)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80 ℃,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10 min,在8min时此物质处于 固态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分析】晶体和非晶体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表现在图像上,晶体熔化有一段图像是水平的,而非晶体是一直上升的。
    【解答】解: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都是要吸热的,只是在熔化的过程中,晶体温度不变,非晶体一边吸热、一边升温、一边熔化;由图像知,该物质在AB段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晶体,它对应的纵坐标的值80℃,就是晶体的熔点。从图中可知,该物质从第10分钟开始熔化,到第20分钟完全熔化完,所以熔化过程经历了20min﹣10min=10min。在8min时晶体还未开始熔化,此物质处于固态。
    故答案为:AB段;80;10;固态。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熔化特点,要求同学们能数据分析出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特点,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否有一定熔化温度,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10.(3分)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3s后收到回波,这是声波的 反射 (选填“反射”或“折射”)现象,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5400km/h,此处海水的深度为 2250 m,相当于 2.25 km。
    【分析】(1)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海底反射回来,记录传播时间,利用s=vt求海底深度,利用了声波的反射;
    (2)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又知道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利用s=vt求海水的深度。
    【解答】解:
    (1)用超声测位仪测海底深度,利用了声波的反射;
    (2)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
    t=×3s=1.5s,
    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v=5400km/h=1500m/s,
    由v=可得海水的深度:
    s=vt=1500m/s×1.5s=2250m=2.25km。
    故答案为:反射;2250;2.25。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弄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11.(3分)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医生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先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喷在患处时又在皮肤上迅速  汽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  吸收 (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类似局部麻醉,人的伤痛很快消失,同时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
    【分析】汽化是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过程需要吸热,使物体的温度降低。液态的氯乙烷沸点低,涂到身体表面上时,它就会发生汽化(沸腾)现象,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从身体吸收热量,使受伤部位温度降低。将常温下是气态的物质变为液态的办法有两种: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
    【解答】解:
    气态的氯乙烷在加压的条件下液化成液态储存在容器内;当液态的氯乙烷喷出遇到温度较高的皮肤时,会迅速汽化为气态;液态的氯乙烷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
    故答案为:液化;汽化;吸收。
    【点评】本题考查液化和汽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
    12.(3分)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1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 12.50 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 0.25 m/s,从图中可看出小球做 变速 (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分析】(1)根据刻度尺的分度值,由图读出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的距离,注意测量结果要有估计值;
    (2)由图可生小球从B点到E点通过的距离及所用时间,根据v=求平均速度;
    (3)从图中可看出小球在相同的时间通过的距离不同,据此分析回答。
    【解答】解:(1)由图可知,刻度尺分度值为毫米,故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s=12.50cm;
    (2)小球从B点到E点通过的距离:
    s=8.00cm﹣0.50cm=7.50cm;
    小球从B点到E点用时为:
    t=0.1s×3=0.3s,
    故小球的平均速度为:
    v===25cm/s=0.25m/s;
    (3)从图中可看出小球在相同的时间通过的距离不同,故做变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2.50;0.25;变速。
    【点评】本题考查刻度尺的读数及速度公式的运用及变速运动的特点,注意长度测量要有估计值及单位的换算,为易错题。
    13.(3分)北方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结“冰花”,“冰花”是水蒸气 凝华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生成的,出现在玻璃窗的 内 表面(选填“内”或“外”),此时小芳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玻璃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凝固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分析】凝华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冰花形成在玻璃的哪个表面,取决于室内外的气温情况;水在遇冷时会发生凝固现象而变成固态的冰。
    【解答】解:冰花是室内较温暖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发生了凝华现象,从而形成固态的冰花;且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因为室内气温较高,水蒸气才会遇冷凝华;湿抹布上有较多的水,当水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时,水遇冷发生了凝固现象,使抹布与玻璃粘在一起。
    故答案为:凝华、内、凝固。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物态变化中凝华现象,我们要掌握住凝华是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且是水蒸气遇冷时发生的。物态变化知识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好好掌握。
    14.(3分)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甲车  向后运动 。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  静止 (以上两空填“静止”或“运动”)。甲、乙、丙三辆小车中运动速度最快的是  乙 。

    【分析】根据三个图象,分别分析出甲、乙、丙三辆小车的运动情况,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v=求出甲、乙、丙的运动速度,进行比较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甲的图象是s﹣t图象,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即v甲===4m/s;
    乙的图象是v﹣t图象,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速度大小v乙=6m/s;
    丙的图象也是v﹣t图象,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速度大小v丙=4m/s;
    由于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因此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后运动;甲和丙的速度相同,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保持静止;甲、乙、丙三辆小车中运动速度最快的是乙。
    故答案为:向后运动;静止;乙。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在进行物理实验中经常要画出测得数据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从而得出结论。
    三、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15题6分,16题6分,17题8分,共20分)
    15.(6分)(1)图甲是小明使用温度计的情形,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热胀冷缩 的规律制成的,指出他操作的错误是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被测液体 。
    (2)图乙中,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0.1cm ,则木块的长度为  2.20 cm。
    (3)图丙中,机械秒表的示数为  140 s。
    【分析】(1)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温度计在使用时,其玻璃泡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读数时不能让玻璃泡离开被测液体。
    (2)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量程和分度值,起始端从0刻度线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刻度所对刻度即为物体的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秒表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解答】解:(1)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温度计读数时不能让玻璃泡离开被测液体。
    (2)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小格,所以每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物体左侧与3.00cm对齐,右侧与5.2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L=5.20cm﹣3.00cm=2.20cm;
    (3)秒表的中间小表盘上,每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指在“2”和“3”之间,偏向“2”一侧,小表盘的读数为2min;
    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每个小格代表0.1s,因为小表盘偏向“2”一侧,所以大表盘指针的读数为20s,停表的读数为2min20s=140s。
    故答案为:(1)热胀冷缩、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被测液体;(2)0.1cm;2.20;(3)140。
    【点评】本题考查温度计的使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和秒表的读数,要求熟练掌握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16.(6分)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表面积 有关。
    (2)通过  AC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  表面积 (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不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只有在水的表面积相同时,先蒸发完的蒸发的才快 。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都是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②物理学研究方法中的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解答】解:要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水温度、水的表面积的大小、以及水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的关系时,应用控制变量法。
    (1)比较A、B两图看出是水的温度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相同,不同的是水的表面积,所以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
    (2)要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应控制水的表面积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故选A、C。
    (3)小凡同学的验证过程是错误的,因为从设计的环节看他没控制水的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的环节来看,他没控制水的表面积相同。因为只有在水的表面积相同时,先蒸发完的蒸发的才快。
    故答案为:
    (1)表面积大小;
    (2)A,C;表面积;
    (3)不正确;只有在水的表面积相同时,先蒸发完的蒸发的才快。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了解和掌握,以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17.(8分)在“测量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小组采用了一带有刻度尺的长木板,搭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 v= 。
    (2)实验中为了测量AB段的平均速度,在B点放置了一金属片,其好处是: 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准确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
    (3)如图所示,小车从A到B经过的路程为 45.0 cm,若AB段用时0.9s,则小车AB段的平均速度为 0.5 m/s。
    (4)将金属片放到C点,测量出小车从A到C用时1.6s,则小车在AC段的速度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小车在AB段的速度。
    (5)小组的成员分别画出小车从A到C的s﹣t图象的大致情况。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C 。

    【分析】(1)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原理是v=,其中s是路程,用刻度尺测量;t是时间,用秒表测量;
    (2)在斜面的同一位置放置金属片,小车就可以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使小车运动的路程相等;
    (3)根据刻度尺分度值确定A、B点的刻度,注意要有估计值,求出SAB,根据v=求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4)由图得出SAC和全程所用时间,根据v=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5)根据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分析小车从A到C的s﹣t图象的大致情况。
    【解答】解:(1)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基本原理是v=;
    (2)为了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便于测出小车行驶相同路程的时间,需要在斜面上放置一个金属片,
    故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准确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3)由表图知,刻度尺分度值为厘米,AB点对应的刻度分别为0.0cm、45.0cm,AB段的路程:
    SAB=45.0cm﹣0.0cm=45.0cm,测得AB前半段用时0.9s,
    则AB段的平均速度:
    vAB===0.5m/s;
    (4)将金属片放到C点,测量出小车从A到C用时1.6s,
    SAC=100.0cm,则AC段的平均速度:
    vAC===0.625m/s;
    小车在AC段的速度大于小车在AB段的速度;
    (5)根据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分析小车从A到C的s﹣t图象的大致情况应是速度越来越大,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v=;(2)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准确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3)45.0;0.5;(4)大于;(5)C。
    【点评】本题测平均速度,考查所用的器材、注意事项、长度的测量及平均速度的求法和物理意义。
    四、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8.(8分)电动汽车绿色、环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曲阜某景区巡警也用上了电动车巡逻,如图所示,此电动车充满电后,能以72km/h的最快速度连续行驶360km。求:
    (1)此电动车充满电后,以最快速度行驶,可以行驶多长时间?
    (2)在某次巡逻中,巡警以5m/s的平均速度绕景区行驶一周,用时40min,则巡警绕景区一周的路程为多少千米?

    【分析】(1)由速度公式变形t=可求时间;
    (2)已知速度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变形s=vt可求路程。
    【解答】解:(1)由 v=得,电动车充满电后,以最快速度行驶,可以行驶的时间:
    t===5h;
    (2)绕景区行驶速度:v′=5m/s=18km/h,
    绕景区一周的路程:
    s′=v′t′=18km/h×40×h=12km。
    答:(1)此电动车充满电后,以最快速度行驶,可以行驶5h;
    (2)巡警绕景区一周的路程为12km。
    【点评】本题是一道较为简单的计算题,主要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常见题目。
    19.(8分)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根长1m的导火线引爆炸药,导火线以0.5cm/s的速度燃烧,点火者点着导火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600m的安全地区?
    【分析】(1)方法一:已知导火线的长度和燃烧速度,可以得到导火线燃烧所用时间;已知点火者奔跑的速度和安全距离,可以得到点火者跑到安全区所用时间。将导火线燃烧完需要的时间和点火者跑到安全区所用时间相比较就能得到答案。
    (2)方法二、已知导火线的长度和燃烧速度,可以得到导火线燃烧所用时间;此时间也就是点燃者快跑的时间,已知点火者奔跑的时间和速度,可以得到跑出的距离,将此距离与安全距离相比较就能得到答案。
    (3)方法三、已知点火者奔跑的速度和安全距离,可以得到点火者到达安全区的时间;已知点火者到达安全区的时间和导火线燃烧的速度,可以得到点火者到达安全区导火线燃烧的长度。点火者到达安全区导火线燃烧的长度与导火线的总长度相比较也能得到答案。
    【解答】解:导火索的长度仅有1m,远比600m短很多,故导火线的长度可忽略。
    方法一:导火线燃烧完所用时间:
    t1===200s,
    人跑到安全地区需用的时间:
    t2===150s,
    因为 t2<t1,
    所以能跑到安全区。
    方法二:t1===200s,
    人在t1内能通过的路程s2=v2t1=4m/s×200s=800m>600m,
    所以能跑到安全区。
    方法三:人跑到安全地区所需时间:
    t2===150s,
    经150s导火线燃烧的长度:
    L=0.5cm/s×150s=75cm<100cm,
    在导火线烧完前人能到安全地区。
    答:他能在爆炸前跑到600m之外的安全区。
    【点评】本题属于方法开放性习题,解法有多种,但基本思路一致:确定两个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不变量,据此相互联系,找出等量关系式进行求解。
    五、综合能力题(本大题3小题,20题6分,21题8分,22题8分,共22分)
    20.(6分)“区间测速”目前在全国大部分高速公路实行。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如图所示,监测点A、B相距30km,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的速度为100km/h,通过监测点B的速度为11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该路段最高限速120km/h;
    (1)李明坐在这辆行驶的轿车中,他看到远处的监控装置正在向他靠近,说明以  轿车(李明) 为参照物,监控装置是运动的;但是以  地面 为参照物,监控装置是静止的,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相对 的;
    (2)原来检测的方法是监控探头判断通过监测点时的车速,如果按原来的方法,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判为超速。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从监测点A运动到B的平均速度是  150 km/h,轿车  会 (选填“会”或“不会”)判为超速。

    【分析】(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2)根据轿车在A与B处的速度及限速要求,判断轿车是否超速;
    (3)根据图示求出轿车的行驶时间,然后由速度公式求出轿车的平均速度,然后根据该速度判断轿车是否超速。
    【解答】解:(1)李明坐在这辆行驶的轿车中,他看到远处的监控装置正在向他靠近,意思是说监控装置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轿车(李明);但监控装置相对于地面没有位置的变化,是静止的,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因为
    vA=100km/h<120km/h,
    vB=110km/h<120km/h,
    所以不会被判为超速;
    由图可知,轿车的行驶时间:t=10:43﹣10:31=12min=0.2h
    则轿车的平均速度:v===150km/h>120km/h,该轿车超速。
    故答案为:(1)轿车(李明);地面;相对;
    (2)不会;150;会。
    【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判断汽车是否会超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是一道好题,一定不要超速行驶,确保交通安全。
    21.(8分)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1)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可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水银 的温度计。
    (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在温度计管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使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这层小水珠是热水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管壁时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  96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98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7
    98
    98
    98
    【分析】(1)温度计里面的液体的沸点需要超过水的沸点才可以用来测将水加热至沸腾的实验,酒精的沸点没有超过水的沸点,而水银的沸点超过了水的沸点,据此分析即可;
    (2)烧杯中水汽化产生的高温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管,液化成小水珠;
    (3)由图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且在90℃~100℃之间,根据液柱上表面所对应数值可得温度值。水温到达沸点后继续吸收热量且温度不变,据此分析。
    【解答】解:(1)温度计里面的液体的沸点需要超过水的沸点才可以用来测将水加热至沸腾的实验,酒精的沸点没有超过水的沸点,而水银的沸点超过了水的沸点,故选水银温度计;
    (2)烧杯中水汽化产生的高温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管,液化成小水珠;
    (3)由图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且在90℃~100℃之间,根据液柱上表面所对应数值可知温度值96℃。水温到达沸点后继续吸收热量且温度不变。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在温度到达98℃时不再变化,所以水的沸点是98℃。
    故答案为:(1)水银;(2)液化;(3)96;98。
    【点评】此题考查温度计的选取、物态的变化、温度计的数、沸点的判断等知识,属于综合题目。
    22.(8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传统指纹识别TouchID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随着黑科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SenseID的出现,屏下指纹的全面屏手机变得越来越普及。
    与传统指纹识别不同,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是通过发射超声波扫描紧贴屏幕的指纹,并根据接收到的反射超声波分析得出指纹的信息,进行比对解锁。
    超声波是频率超过人类听觉上限的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玻璃、铝、不锈钢、蓝宝石或塑料等。此外,超声波扫描能够不受手指上可能存在的污物影响,例如汗水、护手霜或凝露等,从而提供一种更稳定、更精确的认证方法。
    请根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超声波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SenseID系统能置于手机内部,是因为超声波具有  较强穿透力 。
    (3)SenseID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  信息 (选填“信息”或“能量”)的特性。
    (4)SenseID系统利用了仿生学原理,它模仿了下列哪个选项的生物  A 。
    A.蝙蝠 B.蜘蛛 C.青蛙 D.猫
    (5)SenseID系统向手指上若干个位置发射超声波,检测到被手指反射的信号时所需的时间随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这些位置指纹的大致形状,图2选项最符合的是  A 。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超声波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3)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4)根据超声波回声定位分析;
    (5)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一定,距离越远,则接收到的超声波所用的时间越长。
    【解答】解:
    (1)超声波属于声音,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SenseID系统能置于手机内部,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3)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SenseID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的特性;
    (4)超声波指纹识别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在选项中的几类动物中,蝙蝠可以发出超声波,会利用回声定位捕捉昆虫和躲避障碍,因此,它模仿的是蝙蝠,而蜘蛛、青蛙、猫都不能发出超声波,故A正确;
    (5)检测到被手指反射的信号时所需的时间随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一定,距离越远,则接收到的超声波所用的时间越长,所以与1图对应的指纹的特点是A。
    故答案为:(1)不能;(2)较强穿透力;(3)信息;(4)A;(5)A。
    【点评】本题以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为内容,考查了我们对超声波特点和应用的认识,体现了物理与高科技的联系。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八上物理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八上物理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正确的是,下列现象中文明的是,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能力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科期中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科期中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