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现代文阅读 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现代文阅读 练习01
    202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现代文阅读 练习02
    202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现代文阅读 练习03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现代文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现代文阅读,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母亲
    老 舍
    ①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她料理家务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②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③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④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可是,母亲并不软弱。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A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⑤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住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B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当我由师范毕业,被派为小学校的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C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新年到了,正赶上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⑥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1. 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写了母亲哪几件事。

    2. 文中多次写母亲的“泪”。请结合上下文,揣摩语句,参照示例,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示例:
    A.她的泪会往心中落! 蕴含的情感: 母亲在变乱中承受苦难的酸楚、隐忍。
    B.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蕴含的情感:_____________
    C.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蕴含的情感:_____________
    3. 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1)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2)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4. 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对“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句话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此的感悟。(不超过60字)

    【答案】
    1. 写了母亲辛苦持家,热情待客,应对变乱,助儿升学,宽仁离别等事情。
    2. 母亲和儿子分别的不舍;母亲艰难筹款的辛酸(“对儿子选择的支持”也可) 母亲对儿子学业有成、能帮衬家庭的欣慰。
    3. (1)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突地写出了母亲对儿子回家过年的喜悦,得知儿子即刻就要返校的惊讶及无奈。(意思对即可)
    (2)运用反复(或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对母亲去世的痛惜和不能奉养的遗憾之情。(意思对即可)
    4. 理解:母亲不仅养育了我,同时影响到我习惯、个性、精神,影响了我一生。
    感悟:示例:父母是我们生活中的第一任老师,当我们遇到困难、意志消沉的时候,总是教导我们鼓起勇气,战胜困难,走向未来。(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情节概括。
    结合第①段“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可概括:勤俭持家;
    结合第③段“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可概括:热情待客;
    结合第④段“可是,母亲并不软弱。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可概括:应对变乱,处变不惊;
    结合第⑤段“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一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可概括:帮助孩子上学;
    结合第⑤段“到我该走的时候,地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小子’”可概括:宽仁离别。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理解母亲流泪蕴含的情感,要结合语境。
    B句的“泪”,根据第⑤段“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一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对于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我求助与母亲,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可知,这是母亲送“我”去上学的情景,表现出母亲对儿子的不舍;同时这里母亲流的“泪”,也刻画出一位不辞辛苦筹款而又爱心融融、希望“儿子有出息”,支持儿子的伟大母亲的形象;
    C句的“泪”,根据第⑥段“当我由师范毕业,被派为小学校的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可知,此句描绘的是“我”成为小学校的校长后让母亲歇一歇,母亲流泪的场景,母亲的的心酸付出终于换来了儿子学业有成,为儿子的懂事,能帮衬家庭的欣慰而流下的泪。
    3.①本题考查对人物描写方法的理解。答题格式为:描写方法+效果+人物特征+作者情感。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
    从描写角度看,“笑了”“愣住”“叹出一口气”是对母亲神态、动作的描写。联系第⑤段“新年到了,正赶上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一句可知,“笑了”写出过年“我”请两小时的假回到清锅冷灶的家中时,母亲欢喜的情态;“愣住”“叹出一口气”,写出了听说“我”还须回校时,母亲得知儿子很快就要返校的惊讶,母亲内心的失落无奈,这里“笑”“愣”,极能表现母亲当时因强烈的心理刺激而引起的神情变化;暗含母亲对“我”的想念与不舍。
    ②本题考查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
    根据语句中的“心痛!心痛”可知,连用两个“心痛”运用的是反复手法;根据语句中“还说什么呢”可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联系第⑥段的语句“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可知,写出了母亲带着遗憾而去,留给儿子的是无尽的思念和深深的自责,强烈表达了对母亲离去的心痛以及伤心难过,还有自己无能为力的遗憾心情。
    4.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含义作用的理解和感悟。
    第一问:“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句话的含义,结合关键语句,第④段“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第⑥段“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可知,母亲不仅养育了“我”,而且还教会了“我”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她给“我”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她的言行影响了“我”的习惯、个性、精神,影响了“我”一生。由此句我们可以体会出母亲的重要性。
    第二问:联系实际,结合对语句的理解,谈出自己的感悟即可。注意字数的限制。
    示例:母亲是我们出生开始的第一位老师。她教育我们,让我们明白了要坚强的面对任何困难,不要惧怕挫折,要勇敢乐观地去面对一切。
    二、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木头开花
    叶瑞芬
    ①走出商场大门,蒙蒙细雨迎面扑来。看着雨势渐大,张伟没有回商场楼上的办公室,而是返身走到一楼的铺面。他惊奇地发现,员工阿木居然还在店里。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商场晚上是不许留人的,而这个来自大山里的男孩正在灯下默默地画着图纸。
    ②阿木见到张伟进来,连忙支起身子,“对不起,我知道这个时候我不该在这里,可是……”阿木语带尴尬地说道。
    ③张伟理解地笑笑,他以为正值青春年少的阿木肯定是跟女朋友吵架了才会下班不走的。
    ④门外的雨越下越密集,张伟的愁烦也跟着泛上来,原以为挺过了几年前那场金融危机,自己的家具店能够幸存下来就必能迎来转机,然而眼下店里的生意却每况愈下,再不升级转型恐怕只能坐以待毙了,怎么办呢?
    ⑥“旧的商机消失后,新的商机肯定会出现……机会机会,我的机会在哪里?”烦恼的张伟抛开手机,从橱柜里拿出一瓶红酒,准备邀阿木一起喝一杯。
    ⑥“别画了。”张伟斜现着阿木手中的笔,带点嘲笑的语气说,“再怎么画,也画不出钞票来!”
    ⑦阿木整整地笑笑:“俺这面不是给人看的,是给自个儿看的,外人还真看不懂哩。”
    ⑧“什么画还留着自己看?”张伟的好奇心升起来。
    ⑨“俺这是图纸,只要按着图纸做,木头也可以开花的。”
    ⑩“这么神奇?”张伟立马找来工具箱扔到阿木面前,“你这就叫木头开个花给我看看!”
    ⑪不消片刻,奇迹发生了,阿木手上的边角木料经过一番锛刨斧锯后,居然成了一朵玫瑰形状的木头花儿,在那里娇娇俏俏地盛开着。张伟大喜,拍着阿木的肩膀问:“你怎么会懂这个?”
    ⑫阿木憨憨地笑道:“我打小就喜欢侍弄木头,所以我爸才把我的名字改为阿木。这些木头也确实跟我有缘,别人要弄很久的活儿,我依着自己画的图画,不用很久就能摆弄出来,我那女朋友正是看上了我这一点,本来我俩谈得好好的,可是她父母非要我买房子才肯把她嫁给我。”说着阿木的脸又红了。
    ⑬“单凭你这手绝活,用不了多久就能过上好日子。”张伟连声赞叹,忽然灵机一动说道:“这样吧,我出店铺,你出技术,咱们试试合伙经营,你看看我满店铺的家具,为什么都不好卖,我想缺的正是你这别具创意的装饰吧,比如这张大床,要是床头加上一圈永不凋谢的玫瑰,你说结婚的人怎么会不喜欢买?比如这张书桌,配上一个同样质地木做的台灯灯座,会不会更吸引人一些?”张伟说得兴起就要与阿木立即痛饮一番。
    ⑭阿木赶忙拦住,劝道,“咱们留着庆功的时候再喝吧,时候不早了,我来当代驾送您回去吧!”
    ⑮张伟惊奇地说:“你还会开车?”
    ⑯阿木又憨憨地笑:“趁着年轻得多学些技能,我哪敢偷懒啊?”
    ⑰果然不出张伟所料,不到半年,他和阿木联手开办的家具店生意红火,客人源源不断地涌来,只为弄一个带着花朵的木头家具回家去,甚至不少房地产开发商也慕名而来,与他们签订协议,大批量订购家具,以满足越来越多客户的需求。
    ⑱阿木日夜不停地赶工,他的锛刨锯斧用坏了一批又一批,每天一门心思想着:木头木头,快点儿开花吧!
    ⑲在阿木忙活的时候,张伟也没闲着,有一天,张伟高高兴兴地把一套三居室大单元的钥匙放到阿木面前时,阿木知道,他的木头真的开花了。
    (选自《辽宁报》2019年2月20日)
    1. 本文记叙了阿木与老板张伟之间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 做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你结合加点的部分给下面的句子做批注。
    (1)阿木手上的边角木料经过一番锛刨斧锯后,居然成了一朵玫瑰形状的木头花儿,在那里娇娇俏俏地盛开着。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锛刨锯斧用坏了一批又一批,每天一门心思想着:木头木头,快点儿开花吧!
    批注: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最后一段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4.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标题“木头开花”的理解。

    5. 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雨夜开篇,以张伟的视角又写雨势不断变大,反映的是张伟内心如雨般的愁绪。
    B. 阿木之所以见到张伟很尴尬,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手艺难登大雅,不想被张伟发现。
    C. 意志消沉的张伟在憨憨的阿木身上得到启示,又找到了人生前进的方向,重启信心。
    D. “咱们留着庆功的时候再喝吧”可以看出阿木是一个敢想敢做,自信十足的年轻人。
    【答案】
    1. 为家具店生意犯愁的老板张伟无意间发现打工者阿木会雕刻,继而从中发现商机,两人合作,拯救了家具店的阿木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2. ①“居然”传达出张伟对阿木手艺的难以置信和惊叹,侧面烘托出阿木的手艺高超。“娇娇俏俏”运用拟人,把木头花娇羞盛开的样子描绘出来,说明阿木雕刻的木头花栩栩如生,非常逼真。
    ② “一批又一批”说明阿木工作认真努力,同时运用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表明阿木盼望事业越来越成功,卖出更多的家具,早日买上房子的急切心情。
    3. ①内容上,交代故事结局,并以阿木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理想的事揭示了本文主旨。②结构上,结尾处“木头真的开花了”照应前文与题目,使得文章浑然一体。
    4. ①指阿木在木头上雕刻出一朵朵花。②指阿木踏实肯干,早日买房的理想得以实现。③指张伟原本消沉无望的事业又重现起色,迎来成功。
    5. B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由第①段“张伟没有回商场楼上的办公室,而是返身走到一楼的铺面。他惊奇地发现,员工阿木居然还在店里”和第③段“张伟理解地笑笑……才会下班不走的”,写张伟发现阿木下班了还没走,在店里画图纸。这是故事的开端;
    由第⑪段“不消片刻,奇迹发生了……拍着阿木的肩膀问:‘你怎么会懂这个?’”和第⑫段“……别人要弄很久的活儿,我依着自己画的图画,不用很久就能摆弄出来”可知,④至⑫段写张伟为销路犯愁,无意中发现阿木会让“木头开花”。这是故事的发展;
    由第⑬段“忽然灵机一动说道……会不会更吸引人一些?’”和第⑯段“阿木又憨憨地笑……我哪敢偷懒啊?’”写张伟从阿木的画中发现了商机,又知道了阿木是一个积极进取的青年人。这是故事的高潮;
    由⑰段“果然不出张伟所料,不到半年,他和阿木联手开办家具店生意红火,客人源源不断地涌来”和⑲段“张伟高高兴兴地把一套三居室大单元的钥匙放到阿木面前时”可知,这几段写张伟和阿木联手让家具店获得了成功,阿木也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大房子。这是故事的结局;
    所以文章的内容可概括为:张伟正为自己的家具店生意犯愁,无意间发现员工阿木会雕刻木头,从而让木头开出永不凋谢的花朵。张伟从中发现商机,他与这个上进的年轻人合作,成功拯救了家具店,阿木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2.本题主要考查在一定语境下,对于词语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需要理解词语的本身意思,再联系上下文,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1)“居然”,表示出乎意料。写出了张伟的惊讶,他对阿木的手艺难以置信,阿木能使“木头开花”的技术令他惊叹不已。同时,“居然”一词,也从侧面表现了阿木的手艺高超,雕刻技艺的娴熟。
    “娇娇俏俏”本来是形容女孩子长得非常娇俏可爱,令人喜欢。用在这里形容阿木雕刻的木头花,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阿木的雕刻作品拟人化,当做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阿木雕刻的木头花似真实一般,娇羞盛开,美丽可人;我们由此可知,阿木雕刻的木头花栩栩如生,非常逼真,“娇娇俏俏”一词进一步衬托阿木雕刻技艺的精湛。
    (2)“一批又一批”写阿木在雕刻期间用坏了许许多多的工具,从中我们能看出阿木工作的时间长、任务重,“一批又一批”侧面衬托出阿木的踏实能干以及勤奋努力;
    该句话中“木头木头,快点儿开花吧”是阿木心里所想,为心理描写,这是他内心的希望,从⑫段“本来我俩谈得好好的,可是她父母非要我买房子才肯把她嫁给我”一句可知,阿木希望能多雕刻出精美的作品,从而卖出更多的家具,赚取更多的钱,早日买上房子迎娶女友的急切心情。
    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段落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需要体会上下文与该段的内容的联系,理解文段想要表达的内容,抓住要点,加以分析。
    内容上,它交代故事结局,写阿木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梦想,表明了作品的主题:人要努力进取,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结构上,它是文章的结尾,收束全篇;又用“木头真的开花了”照应前文与题目,使得文章结构完整。
    4.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主旨和文章标题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需要通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以及体会文章主旨。通过标题与文章的联系加以分析。作答时需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加以分析。
    内容方面:“木头开花”首先有它的表面含义,指阿木能够在木头上雕刻出一朵朵栩栩如生的花。结合文章第⑰段“果然不出张伟所料,不到半年,他和阿木联手开办的家具店生意红火,客人源源不断地涌来,只为弄一个带着花朵的木头家具回家去”可知,阿木的技术让家具店生意蒸蒸日上;
    “木头开花”的内涵还可结合文章结尾“张伟高高兴兴地把一套三居室大单元的钥匙放到阿木面前时”可知,这一技术实现了阿木希望早日买房的梦想;
    此外,“木头开花”还指阿木这个人,他用自己的勤劳智慧,踏实能干,开出了绚丽的人生之花。
    结构方面:文章标题为“木头开花”,结尾句再一次写到“阿木知道,他的木头真的开花了。”,结尾点题,与题目相照应,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结构完整。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由①段“他惊奇地发现,员工阿木居然还在店里。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商场晚上是不许留人的”可知,阿木尴尬的原因是商场晚上不许留人,他违反了规定。并非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手艺难登大雅,不想被张伟发现。
    故选B。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雪国里的精灵
    李存葆
    ①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一个暮冬,我上了雪后的崂山。
    ②哨所直线下山,无路可行。我与哨长扶石踏雪,当来到一处向阳处的山坳里时,我俩俨然成了雪人。
    ③此处有平畴半亩许,东西两边山崖下,古松奇槐相见,北面是一片竹林。竹丛旁有暗泉流动,像木琴一样敲打出丁冬丁冬的乐音。沉甸甸的积雪,缀满竹的枯枝黄叶,把亭亭玉立的竹竿压弯。整片竹丛竟像一群周身缟素的云鹤,交颈而眠。
    ④这时,我猛然发现,向阳的竹林边,竟有柔草如茵,毛茸茸,青翠翠,密匝匝,在这银色世界里,织出了一小片绿毯。
    ⑤哨长在这绿毯边沿旁的一巨石前面,正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扒着雪层,并唤我过去观看。当我走至巨石下面,呈现在面前的竟是一片美艳的小花。我也快速而细心地用双手扒着雪层,但见小花一株株、一簇簇,攒攒挤挤,比肩争头。这些小花仅比米粒稍大,白的,紫的,蓝的,红的,黄的,五颜六色,星星点点。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顿时被染得灿烂起来。我惊异地看着这些小生命,它们也仿佛睁着深情的眼睛凝望着我……
    ⑥这些米粒般大小的生命,像是在告喻我:希冀、渴望、追恋、向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质。即使天冷了地冷了宇宙的一切都冷了,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决不肯把生命的篷帆轻易降落。
    ⑦这些美的萌芽,是春的启明星,它们正在呼唤着春蕊的艳丽,春树的繁茂,春蚕的吐丝……
    ⑧又是很多年前,去北疆早春的大森林,虽然萧索且寂寞,但它却赠我以深邃和幽远;雪国的大洁白虽然凝滞而单调,但它却深埋了一切龌龊,使我远离了远方的喧嚣和骚动,雪国的大洁白以诗意般的沉默赐我以诗意般的思索。
    ⑨一日下午,我和友人在莽莽安睡着的一片杉林里漫游。蓦的,有几点蓝色的彩光在雪地里闪动,一下跃入我的眼帘,燃亮了我的双瞳,我趋前蹲下细瞧,竟是几朵蓝色的小花。
    ⑩这蓝色的小生命,由纤纤的细茎挑着,那几乎能吹得破的花萼,显得那样稚嫩和孱弱。此时,我的惊讶之状,绝不亚于在崂山中的那次寻找。
    ⑪几朵蓝色的小花,使我的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这雪国中的蓝色小生命,纤细里充满着坚韧,孱弱里蕴藏着刚强,微小里含纳着博大;这小小的生命里,也浸透着星的璀璨,月的妩媚,日的明丽。它们以小小的蓝色火焰与巨大的寒流搏击,它们以小小的火热的心律终于鼓破了厚厚的冰窖,它们就是这漫漫雪国里的精灵!
    ⑫友人告诉我:这蓝色的小花名叫“白头翁”。
    ⑬人们惯常吟诵刺破青天的大树,喜爱聆听它们博大生命的浩歌;人们也惯常喜爱咏唱那报春的腊梅,好像只有它才是唯一的傲雪斗霜的花魁。但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浩歌是夏的宣言与旗帜,寂寞则是春夏的预报和序曲。
    ⑭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对憧憬着春天却不能轰轰烈烈、大红大紫的众多的小花小草们,谁也没有权力去有意无意地践踏它们……
    1. 作者为什么把小花称作“雪国里的精灵”?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2. 请从修辞的角度对第⑤段划线句子做简要赏析。

    3. 下面关于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叙写了作者两次偶遇小花的经历:雪后崂山雪层中一簇簇小花;北疆雪后杉树林里偶遇蓝色小花“白头翁”。
    B. 第⑥段中“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句中的“美”仅仅是指小花的外形美,五颜六色,星星点点。
    C. 第⑬段中“浩歌”指的是大树、腊梅这些名声显赫的花木;“寂寞”指的是在艰苦环境中悄然绽放的无名小花。
    D. 文章使用长句和短句结合,语言富于变化又蕴藏典雅,描写中寄予了作者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小花的赞美之情。
    4. 作者在写小花之前,用了大量的笔墨写雪之大而广,其用意何在?

    【答案】
    1. 小花稚嫩、孱弱; 坚韧刚强;美丽有活力(渗透着星的璀璨,月的妩媚,日的明丽);使我的心灵受到巨大震撼。
    2. 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雪层下美艳小花的繁盛、顽强而富有生命力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眼前小花的赞美之情。
    3. B
    4. 运用衬托手法,写雪之大而广,表现气候之严寒,更能突出小花生长环境的恶劣,更能突出小花坚韧顽强、充满活力蓬勃向上的生命状态。
    【解析】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
    结合⑪段的“几朵蓝色的小花,使我的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这雪国中的蓝色小生命,纤细里充满着坚韧,孱弱里蕴藏着刚强,微小里含纳着博大;这小小的生命里,也浸透着星的璀璨,月的妩媚,日的明丽”可以概括出,这些小花纤细、孱弱、微小;却又坚韧、刚强、博大;美丽有活力;使我的心灵受到巨大震撼。
    2.本题考查语句赏析。注意是从修辞角度。
    作者写小花,用了“攒攒挤挤,比肩争头”来形容,赋予花以人的动作行为,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花的旺盛、顽强,表达了作者对小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辨析。
    B.结合第⑥段的“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可知,“美”不仅仅是指小花的外形美,更指它们的“顽强”;
    故选B。
    4.本题考查写作手法。
    结合②段的“我与哨长扶石踏雪,当来到一处向阳处的山坳里时,我俩俨然成了雪人”和③段的“沉甸甸的积雪,缀满竹的枯枝黄叶,把亭亭玉立的竹竿压弯”可以看出,写雪大而广,表现了气候之严寒,小花生长环境的恶劣,更能表现出恶劣环境下的小花坚韧顽强、充满活力蓬勃向上的精神,是运用了衬托手法。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岁月把我雕刻成了你
    (1)看到一则脆腌三杯小酱瓜的菜谱,趁周末有闲暇试做一番,去菜市场买来新鲜黄瓜,仔细地把黄瓜洗净,切头去尾,再分成三四小段。拿出厨房小秤,按照菜谱指导的米醋生抽盐糖的量调配了酱汁,尝了尝,觉得不够酸,又自作主张添几勺醋。把酱汁入锅嘟噜嘟噜煮沸,再把黄瓜浸入酱汁继续煮沸捞出,如是三次,是谓三杯小酱瓜。
    (2)把拍好的照片发给妈妈看,还用语音絮絮叨叨和她聊了做法,还说下次等她来,我就可以当面露一手,做一次让她尝尝。
    (3)放下手机,不禁挠头。是什么时候开始,我竟然不知不觉变得和她越来越像了呢?
    (4)清明时,妈妈和我说,她要做青团子,找个天气好的日子约几个老伙伴一起去挑“青”,我大惊失色。做青团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去田野挑一种叫“青”的植物。满满一篮子的“青”挑回家后清理干净,再放在开水里汆烫过后,就变成了只有小碗口大的那么一团。妈妈动完手术才只有3个月,一个70 多岁的老人要在大太阳下蹲着寻找野莱,这简直是不拿自己的身体当回事,是闹着玩。
    (5)我企图侧面瓦解妈妈的心思,轻描淡写劝她不要做,现在青团是一种网红美食,各种名堂花样百出的馅料应有尽有,想吃什么买几个尝尝就是了。妈妈不屑一顾,说网上买的哪有自己做的好吃,他们的"青"根本不是正宗的“青”,他们的馅就是瞎糊弄是过家家。软的不行,我就凶她,我说医生说过要你好好休息,你都白发苍苍一老太婆了,还到田间挑青,把身体累坏了怎么办?妈妈说,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清楚,适当活动对身体有好处,我可是一个有知识的老太婆。
    (6)你来我往几个回合,我快要恼羞成怒,妈妈还不罢休,继续说:“我想想我还能再给你们做几年青团子吃呢?接下去的日子都是做一年少一年喽。”我心一凛,默然无语。
    (7)最终当然是我妥协。妈妈开开心心地去挑了“青”,做了100 多个青团子。这百来个青团子又依次分到了我们兄妹仨,还有亲朋好友邻里邻居手中。考究的春笋咸肉菜馅,是真正的乡野味道,咬一口,唇齿之间的清香软糯,无与伦比。
    (8)小长假回来待了几天的儿子,买了中午11点的高铁票返校。晚上临睡前和他商量,想让他吃了早午餐去坐车,问他想不想吃糯米烧卖?儿子说:“是在门口早餐店买的吗? 可以呀!”我说:“当然不是,我自己做。”儿子的态度和我对妈妈的态度一样,说何必那么费事,直接下楼吃了就走不是更好?
    (9)我不置可否,当晚就开始准备食材,糯米要先浸泡一夜。起个大早,在厨房叮叮当当忙碌了一整个早上,蒸出了二十来个烧卖。做这些的时候,觉得自己条理清晰,井井有条不急不躁,真是奇妙。若是放在几年前,我是断然没有耐心去做这些繁琐复杂的厨事,光是看看步骤就觉得头大,现在却是心甘情愿地安然享受这个过程。山川湖海,囿于厨房和爱。想起庆山说的一句话,“命运不动声色地用他的雕刻刀塑造我”,最终把我塑造成了和妈妈一样的人。
    (10)和妈妈一样的人,又有什么不好呢。她一心一意地爱着家人,喜欢用食物喂养我们的身体和情感;她经历过曲折动荡,被生活欺负过,委屈过,痛哭过,却早已经和生活和解;她曾经严厉而挑剔地要求我们,现在却只有平静和温柔的抚慰;她用近乎一生的时间让我们领悟,热气腾腾的烟火生活才是最好的修行;她平静有乐趣,宽容豁达,懂得享受生活,也不再苛求他人;她越来越絮叨,也越来越单纯和快乐。
    (11)岁月无声,我们都曾年轻,我们也终将老去,不再惧怕,有一天我会成为她。
    (选自《文苑》2019第8期)
    1. 文章写了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 请揣摩并写出第(6)段画线句“我”此刻的复杂心情。
    我心一凛,默然无语。

    3.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9)段的这个句子。
    我不置可否,当晚就开始准备食材,糯米要先浸泡一夜。起个大早,在厨房叮叮当当忙碌了一整个早上,蒸出了二十来个烧卖。

    4. 分析(9)段“命运不动声色地用他的雕刻刀塑造我”一句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5. 请结合文意,分析文中的“我”和妈妈是怎样的人?

    【答案】
    1. (1)“我”做三杯小酱瓜,并发图片给妈妈看;(2)妈妈自己挑“青”做青团子,分给“我们”兄妹、亲朋好友及邻居;(3)儿子返校前,“我”自己动手给他做烧麦。
    2. 听到妈妈的话,“我”内心受到触动,猛然间理解了妈妈。既有对妈妈的感激,也有对妈妈身体的担忧。
    3. 这里是人物的动作描写,“开始准备”“浸泡”“忙碌”“蒸出”等词语写出了“我”亲自下厨为儿子做他喜欢吃的烧麦的过程,表现了“我”不辞辛劳、心甘情愿为孩子付出的形象;与上文孩子的漫不经心(满不在乎)形成对比,也与以前的自己形成对比(或者在妈妈的影响下我也发生了改变)。(意思对即可)
    4. 内容上:揭示文章中心,体现出岁月让“我”成长,“我”也成了和妈妈一样的人;结构上:照应标题。(意思对即可)
    5. “我”和妈妈一样一心一意爱着家人;经受了岁月的洗礼,经历了生活的喜怒哀乐后与生活和解;变得淡然平静、宽容豁达,懂得享受生活,不再苛求他人;越来越絮叨,也越来越单纯快乐。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时,可以先把文章主要内容分层,再找出文段的关键词句加以概括即可。
    第①段写“我”看到一则脆腌三杯小酱瓜的菜谱,趁周末有闲暇试做一番,第②段把拍好的照片发给妈妈看,第③段写“我"突然发现自己变得和她越来越像了,可见①②③段为第一层,讲“我”做三杯小酱瓜,并发图片给妈妈看;
    第④段写“清明时,妈妈和我说,她要做青团子”一直到第⑦段“最终当然是我妥协,妈妈开开心心地去挑了‘青’,做了100多个青团子。这百来个青团子又依次分到了我们兄妹仨,还有亲朋好友邻里邻居手中”,可见④到⑦段为二层,都在讲妈妈自己挑“青”,做青团子这件事的经过和最终“这百来个青团子又依次分到了我们兄妹仨和亲朋好友邻居手中”的结果;
    第⑧段“我”问儿子“想不想吃糯米烧卖’和第⑨段“我不置可否……蒸出了20来个烧卖”都是写儿子返校前,“我”自己动手给他做烧卖的过程。结合分析概括答题即可。
    2.本题考查结合句子揣摩人物情感。先把句子还原到文本中,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
    第⑥段“你来我往几个回合,我快要恼羞成怒,妈妈还不罢休,继续说:想想我还能给你们做几年青团子吃呢?接下去的日子都是做一年少一年啦”此刻,“我心一凛,默然无语”,“我”最初的坚持,源于对妈妈坚持做青团子的不理解,甚至恼羞成怒,觉得母亲太执拗,不理解女儿是为她好,可我们又何曾理解妈妈的心?当她听到这句“想想我还能给你们做几年青团子吃呢?接下去的日子都是做一年少一年喽”时,内心受到触动,猛然间理解了妈妈;
    “凛”有寒冷、吃惊的意思,心中突然寒了一下,惊了一下,原来,妈妈以这种方式,是想在有生之年,多留一点温暖和爱给她的孩子和亲人。故而此句既写出了对妈妈的感激;
    结合第④段句子“妈妈动完手术才只有3个月,一个70多岁的老人要在大太阳下蹲着寻找野莱,这简直是不拿自己的身体当回事,是闹着玩”可知,还有对妈妈身体的担忧。
    3.本题考查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准备食材”“浸泡糯米”“忙碌了一整个早上”“蒸烧卖”等词语,这是对“我”为儿子准备烧麦的过程的动作描写,写出了“我”为儿子做烧麦的过程,刻画了一个爱孩子、为了孩子不辞辛劳、甘愿辛苦的妈妈的形象;当“我”说给儿子做烧麦时,儿子的态度是“说何必那么费事,直接下楼吃了就走不是更好(第⑧段句子)”,“我”的精心和孩子的漫不经心(满不在乎)又形成对比;现在的自己,为了孩子不辞劳苦地做烧麦,即使孩子反对,“我”的妈妈,为了孩子,不辞辛苦地做青团,即使“我”也反对,表明在妈妈的影响下,“我”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和妈妈一样的人。
    4.本题考查句子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命运不动声色地用他的雕刻刀塑造我”,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内容上,写出岁月犹如雕刻刀,逼“我”成长,终于也把“我”也塑造成了和妈妈一样淡然平静、宽容豁达的人,点明了文章主旨。结构上:此句照应了文章标题“岁月把我雕刻成了你”,使文章中心突出,主题鲜明,而且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结合人物的言行或作者(他人)的评价等来分析即可。
    结合第⑨段句子“做这些的时候,觉得自己条理清晰,井并有条不急不躁,真是奇妙”,“我”为了让儿子吃上美味的烧卖,从前一天晚上就准备食材,起大早忙碌,而且心态平和,不骄不躁,说明“我”心甘情愿地一大早起来忙碌,完全是母爱的力量使“我”如此有耐心。“若是放在几年前,我是断然没有耐心去做这些繁琐复杂的厨事,光是看看步骤就觉得头大,现在却是心甘情愿地安然享受这个过程”可知,这些话,写出了“我”的变化,岁月的洗礼,已经让“我”变得淡然平静、宽容豁达,已经成为和妈妈一样一心一意爱着家人的人了。
    结合第(10)段句子“她一心一意地爱着家人,喜欢用食物喂养我们的身体和情感;她经历过曲折动荡,被生活欺负过,委屈过,痛哭过,却早已经和生活和解;她曾经严厉而挑剔地要求我们,现在却只有平静和温柔的抚慰;她用近乎一生的时间让我们领悟,热气腾腾的烟火生活才是最好的修行;她平静有乐趣,宽容豁达,懂得享受生活,也不再苛求他人;她越来越絮叨,也越来越单纯和快乐”,据此可以归纳总结出:我和妈妈一样一心一意地爱着家人;经历过曲折动荡,被生活欺负过,委屈过,痛哭过,却早已和生活和解;变得淡然平静、宽容豁达,懂得享受生活,不再苛求他人;越来越絮叨,也越来越单纯快乐;结合第(11)段句子“岁月无声,我们都曾年轻,我们也终将老去,不再惧怕,有一天我会成为她”可知:岁月无声,酸甜苦咸,生老病死,我们都坦然面对,不再惧怕。
    五、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犯错
    ①在上海的一家餐厅里,负责为我们上菜的那位女侍,年轻得像是树上的一片嫩叶。
    ②她捧上蒸鱼时,盘子倾斜。腥膻的鱼汁鲁鲁莽莽地直淋而下,泼洒在我椅子上的皮包。我本能地跳了起来,阴霾的脸,变成欲雨的天。
    ③可是,我还没有发作,女儿便以旋风般的速度站了起来,快步走到女侍身旁,露出了极为温柔的笑脸,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不碍事,没关系。”
    ④女侍如受惊的小犬,手足无措地看着我的皮包,嗫嚅地说:“我,我去拿布来抹……”
    ⑤万万想不到,女儿居然说道:“没事,回家洗洗就干净了。你去做事吧,真的,没关系的,不必放在心上。”
    ⑥女儿的口气是那么的柔和,倒好似做错事的人是她。
    ⑦我瞪着女儿,觉得自己像一只气球,气装得过满,要爆炸却又爆不了,不免辛苦。
    ⑧女儿平静地看着我,在餐馆明亮的灯火下,我清清楚楚地看到,她大大的眸子里,竟然镀着一层薄薄的泪光。
    ⑨当天晚上,返回旅馆之后,母女俩齐齐躺在床上,她这才亮出了葫芦里所卖的药:
    ⑩女儿伦敦求学三年,为了训练她的独立性,我和先生在大学的假期里不让她回家,我们要她自行策划背包旅行,也希望她在英国试试兼职打工的滋味儿。
    ⑪活泼外向的女儿,在家里十指不沾阳春水,粗工细活都轮不到她。每次我和她爸爸加班晚归,她不是去邻居家蹭饭,就是靠外卖度日。若是我们都出差,她唯有苦着脸住到离学校好几十公里外的外公外婆家去。
    ⑫来到人生地不熟的英国,女儿居然选择当女侍来体验生活。第一天上工,便闯祸了。
    ⑬她被分配到厨房去清洗酒杯,那些透亮细致的高脚玻璃杯,一只只薄如蝉翼,只要力道稍稍重一点,便会分崩离析,化成一堆晶亮的碎片。女儿战战兢兢,如lǚ薄冰,好不容易将那一大堆好似一辈子也洗不完的酒杯洗干净了,正松了一口气时,没有想到身子一歪,一个踉跄,撞倒了杯子,杯子应声倒地,“哐啷、哐啷”连续不断的一串串清脆响声过后,酒杯全化成了地上闪闪烁烁的玻璃碎片。
    ⑭“妈妈,那一刻,我真有堕入地狱的感觉。”女儿的声音还残存着些许惊悸。“可是,您知道领班有什么反应吗?她不慌不忙地走了过来,搂住了我。说:亲爱的,你没事吧?接着,又转过头去吩咐其他员工:赶快把碎片打扫干净吧!对我,她连一字半句责备的话都没有!”
    ⑮又有一次,女儿在倒酒时,不小心把鲜红如血的葡萄酒倒在顾客乳白色的衣裙上,好似刻意为她在衣裙上栽种了一季残缺的九重葛(一种紫色叶子花)。原以为顾客会大发雷霆,没想到她反而倒过来安慰女儿,说:“没关系,酒渍嘛,不难洗。”说着,站起来,轻轻拍拍女儿的肩膀,便静悄悄地走进了洗手间,不张扬,更不叫嚣,把眼前这只惊弓之鸟安抚成梁上的小燕子。
    ⑯女儿的声音,充满了感情:“妈妈,既然别人能原谅我的过失,您就把其他犯错的人当成是您的女儿,原谅她们吧!这样你也会感到快乐。”
    ⑰此刻,在异乡的夜里,我的眼眶全湿。
    ⑱是啊,将宽容传递,有时候原谅别人便是放过自己。
    1. 看拼音写汉字:如 lǚ 薄冰( )
    2.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女儿“葫芦里所卖的药”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⑪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4. 试着从一个角度赏析第⑮段画线句。

    5. 结合实际生活,谈谈你对第⑱段的理解。

    【答案】
    1. 履
    2.女儿打破被子却得到领班的谅解和关心 女儿弄脏顾客的裙子却得到顾客的原谅和安慰
    3. 不能,第⑪段运用了插叙的记叙顺序,补充交代了女儿出国前在家没有家务劳动经历的情节,为女儿之后在餐厅当女侍时的忙乱出错作铺垫。
    4. 示例一:此处运用人物动作描写,生动地描写了女顾客安慰女儿时的温柔态度,表现出女顾客善良与宽容。
    示例二:运用比喻的修辞,将受惊吓后的女儿比作惊弓之鸟,又将被原谅安抚后的女儿比作梁上的小燕子,形象生动地写出女儿由受到惊吓到安静下来的状态。从而表现出女顾客的原谅给了女儿强大的精神力量。
    5. 文中的女儿犯错后被他人原谅,她也原谅了别人。这种善良是会传递的。在生活中,你能宽以待人,自己也能因此获得轻松快乐。
    【解析】
    1.如履薄冰(rú lǚ bó bīng):像踩在薄冰上。比喻随时都会发生危险,做事极为小心谨慎。
    2.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要结合文章的故事情节去分析。
    文章第⑨段“母女俩齐齐躺在床上,她这才亮出了葫芦里所卖的药……”,由此,阅读下文,⑫段“来到人生地不熟的英国,女儿居然选择当女侍来体验生活”,⑬段“她被分配到厨房去清洗酒杯,那些透亮细致的高脚玻璃杯……酒杯全化成了地上闪闪烁烁的玻璃碎片”第⑭段领班的反应“亲爱的,你没事吧”可概括出:女儿在英国当女侍时,不小心打碎了很多酒杯,却得到了领班的原谅和关心;
    在文章的第⑮段“女儿在倒酒时,不小心把鲜红如血的葡萄酒倒在顾客乳白色的衣裙上,好似刻意为她在衣裙上栽种了一季残缺的九重葛(一种紫色叶子花)。原以为顾客会大发雷霆,没想到她反而倒过来安慰女儿”写了女儿在为顾客倒酒时,不小心把酒倒在了顾客的衣裙上,却得到了她的原谅和安慰。
    3.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
    第⑪段“在家里十指不沾阳春水,粗工细活都轮不到她。每次我和她爸爸加班晚归,她不是去邻居家蹭饭,就是靠外卖度日”,交代女儿出国前在家十指不沾阳春水,从没有干过粗工细活的情节,这是插叙,为女儿在英国当女侍时,忙乱出错打碎很多酒杯作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4.此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的解题思路:选角度+表达效果关键词+内涵(景物人物特点)+感情、主题。此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具体生动地描写了这位女客人衣服被女儿弄脏后为了安慰女儿而表现出云淡风轻的样子,反映了她的善良与宽容,也反映了女儿的感动与感激。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受惊吓后的女儿比作惊弓之鸟,把被安抚过的女儿比作梁上的小燕子,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女儿由受惊吓到平静下来的状态,表现了女客人善良、宽容的优秀品质。
    5.本题考查对语段的理解。本文写女侍将鱼汁泼洒在“我”的皮包上,女儿原谅了女侍并道出其中原因,原来女儿有着曾经类似的打工经历,这让“我”明白人与人之间应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将心比心,善意可以如此接力般地传递。第⑱段“将宽容传递,有时候原谅别人便是放过自己”意思就是:女儿犯错后得到了他人的原谅和宽容,她自己也学会了宽容,这份善良、宽容的心会一直传递下去。生活中做到将心比心,宽以待人,那么自己也会变得善良、快乐、幸福。
    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一座座山川紧相连
    文清丽
    ①大哥发了一张他与文旭在机场的合影。大哥说,他这是送文旭去青藏兵站。
    ②一看到“青藏兵站”几个字,我感觉自己的手都微微颤抖了。我想到了绵延青藏线上那越来越高的海拔,想到了那一座座山川紧紧相连的壮美,也想到了青藏线给予我和我家人特有的馈赠……
    ③身为老兵的大哥,对儿子能上高原显然充满自豪。大哥说:“这是军人的荣耀!”二哥听到消息,沉吟半天说:“他去了我的老部队竟然不告诉我,这小子,有种!”
    ④二哥的话,让我的眼角忽然湿了,我想起二哥当年写的一封封家信。二哥在那号称“世界屋脊”的地方一待就是30多年。二哥的部队驻扎在崇山峻岭之中,抬头只能望到两山之间的一线天。二哥写信说:“当兵太苦了,喝的水里有虫子,山上四季都是积雪。因为缺氧,嘴唇都是紫的。一旦得个急病,基本就没命了。”我爹让姐姐给二哥回信,问是不是就他一个人在高原上当兵,要是还有另一个人,他就不用怕! 二哥从此再没诉过苦。
    ⑤一次,驻地连降暴雨,河床决堤,外出巡逻的副连长和两名战士突然没了消息。二哥带人顶着大雨在昆仑山里艰难搜索,一走就是几十公里。等找到副连长时,被泥石流紧紧裹挟的副连长已经牺牲了。二哥他们流着泪,脱下军帽默哀。二哥让战友把副连长的遗体架到自己背上,一路踉踉跄跄地背回营区……
    ⑥1998年,我到青藏线采风。车一过唐古拉山口,我便头痛欲裂,被折磨得睁不开眼睛,同行的一位女编辑难受得差点写遗书。我们赶紧抱起氧气袋,边吸氧边看外面的风光,我想:从前的高原战士可没像我们这般幸运。
    ⑦那时,我突然懂得了二哥为什么比同龄人苍老,也明白了二哥对自己受的苦为啥在后来的家信中只字不提。
    ⑧三天后,我到青海参加活动,想趁机看看文旭。在兵站门口,想起二哥当年写的家信,就是从这里走进我的心间;从这里寄出的一张张汇款单,变成了家中一袋袋化肥、一件件新衣和我的学费。而我最初的梦想也正是从这里发芽。18岁那年,我只身一人迈进了响着军号的院子,开始了军旅生活。那以后,我记住了二哥从军的足迹……那以后,我慢慢知道了青藏线上楚玛尔河里的石头是白色的,沱沱河里的石头是赤色的,而北麓河的石头却是五彩的……那以后,我见证了二哥与他的战友在高原上走的一道道梁,种的一棵棵树……
    ⑨我拨通文旭的手机。先是一阵熟悉的歌曲:“呐喊一声有我在,这一腔热血报效疆场;呐喊一声有我在,战旗上续写我们的荣光……”接着响起了文旭的声音。我惊讶,才几天没见,我已明显感觉到文旭的声音变了。我知道,那就是高原的味道。接通电话,我只说今天在天路上碰到很多汽车兵,感觉他们个个“都像你”。
    ⑩文旭沉吟了一下,说:“姑,我懂你的意思。”随后,他告诉我,他去了军史馆,知道在青藏线上,许多官兵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与生命。在军史馆荣誉墙上,他还看到了他二叔的照片,这让他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说,上了高原才明白: 祖国不只是一个词,在2000公里的青藏线上,它是格尔木兵站、唐古拉兵站、五道梁兵站……在奔赴青藏线的路上,他一直都在思考:军旅生涯该怎样度过?当看到那一座又一座山川紧紧相连,他仿佛已经找到了那个答案。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写了我们一家与青藏兵站的特殊情缘,结尾与标题呼应,主题突出。
    B. “我”“大哥”“二哥”兄妹三个都是军人,对军队有很深的感情。
    C. 第⑨段巧妙地借手机铃声的歌词表达战士们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豪情。
    D. 第⑩段加点“意思”指的是路上一个个“汽车兵”外形跟文旭很像。
    2. 赏析句子。
    (1)而我最初的梦想也正是从这里发芽。(从加点词语角度赏析)

    (2)“他去了我的老部队竟然不告诉我,这小子,有种!”(从描写方法角度赏析)

    3. 从记叙顺序上看,选文第⑥段属于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D
    2. (1)文中“发芽”一词喻指“我”的当兵梦想开始产生,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我”对军营的向往之情。
    (2)运用语言描写,表达了二哥当时的惊讶和对文旭去青藏兵站当兵的赞赏之情。
    3. 插叙 插叙“我”去青藏线采风的经历,衬托出青藏线上生活环境的恶劣,突出青藏线上战士们的勇敢坚强,为下文写“我”理解二哥做铺垫。
    【解析】
    1.D.结合第⑨段语境“接通电话,我只说今天在天路上碰到很多汽车兵,感觉他们个个‘都像你’”,话里的意思是很多汽车兵和文旭不是相貌、外形很像,而是不畏艰险、坚强勇敢的精神“像”;故选D。
    2.本题考查赏析语句。
    (1)①“发芽”本义是指植物长出芽;根据本句中“我最初的梦想”,联系第⑧段“18岁那年,我只身一人迈进了响着军号的院子,开始了军旅生活”可知,“发芽”喻指“我”的军旅梦想“开始产生”;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我”对军营的向往与热爱。
    (2)描写方法:根据第③段“二哥听到消息,沉吟半天说:‘他去了我的老部队竟然不告诉我,这小子,有种!’”可知,此句运用了语言描写;联系前文“身为老兵的大哥,对儿子能上高原显然充满自豪。大哥说:‘这是军人的荣耀!’”可知,二哥说“他去了我的老部队竟然不告诉我”表达了二哥知道侄子去自己老部队的惊讶;“这小子,有种”表明了对侄子的赞美与赏识。
    3.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
    第⑥段“1998年,我到青藏线采风”,交代“我”去青藏线采风的经历,是插叙;“我便头痛欲裂,被折磨得睁不开眼睛,同行的一位女编辑难受得差点写遗书……我想:从前的高原战士可没像我们这般幸运”,把我和同行的女编辑表现与一线的战士的表现形成对比,衬托出青藏线上生活环境恶劣、艰苦;突出青藏线上战士们的勇敢坚守的大无畏精神;为下文第⑦段写“那时,我突然懂得了二哥为什么比同龄人苍老”做铺垫。
    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儿 歌
    邓云乡
    ①古人说:“千秋万岁名,不如少年乐。”也还记得袁子才的一句名诗:“不羡神仙羡少年。”这都是至理名言。别的不用多说,在北京的夏日,看着听着娃娃们唱歌,就使人感到有说不清的乐趣。
    ②为什么说夏天呢?因为五月端午之后,天气渐热,万物生发,人们都换上夏衣,男孩子小褂、汗背心、短裤,小姑娘也是花小褂或者花裙子。孩子们都在户外玩,有趣的事情多了,所以夏天的儿歌也特别有情趣。
    ③(甲)夏天天热,阴晴不定,片云可以致雨,用不着等什么“油然作云,沛然作雨”,头顶上一片黑云,西北风一卷,“噼里啪啦”就下起来了。小孩们欢喜地在小院中乱跑,大人在屋里、廊子上还喊不应。这时就会有一首动听的儿歌:
    ④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
    ⑤反复地唱,欢蹦乱跳,十分顽皮。
    ⑥(乙)夏天雷阵雨来了,又是风,又是雨,小小的三合院、四合院似乎都是一个避风港,每间屋子似乎是一条小木船,在风浪中震撼着。母亲抱着孩子,从窗眼里望着外面的雨,唱着儿歌道:
    ⑦风来了,雨末了,老和尚背着鼓来了。
    ⑧至于为什么是“老和尚背着鼓来了”,却没有人注意,只是这样说。后来看到老先生们写的儿歌的书,说是“背着谷来了”,这可能是南方的说法,而北方仍然是读“鼓”的。难道说北京夏天的儿歌只是这两个吗?不然,北京夏天还有一个最美的儿歌,那是其他任何地方也没有的。
    ⑨(丙)几场好雨过后,小小的四合院中,都是花花草草,绿油油的、香喷喷的、湿漉漉的。在当院荷花缸、大水缸外面,在各屋的马头墙角上,在大树的根部……都有小小的蜗牛翘着两只小小的肉角在爬行。这个背着半透明躯壳的小动物,永远不会担心没有房子住,或为分不到房子、交不出房租而发愁,它永远是那样善良而悠闲地、像诗人散步般的爬行着。北京话很奇怪,因为没有水牛,所以语言中没有“水牛”的词汇,却把蜗牛叫“水牛儿”,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小不点,写出来两个字完全一样,这不要说外国人翻译起来容易弄错,就是外地人听到恐怕也会弄不清楚。它是孩子们最好的朋友,孩子们把它轻轻地拿在手中,几个小脑袋凑在一起,盼望着它的触角快点伸出来,抑扬而深情地唱道:
    ⑩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儿噢!你爹你妈,给你买烧羊肉吃噢——
    ⑪妙就妙在似通非通之间。
    ⑫我在北京做小学生的时候,已过了玩水牛儿的年龄了,但我听惯了妹妹们和同院小孩玩的时候的歌唱声,我多么爱听这首美妙的儿歌啊!
    (选自《燕京乡土记》,邓云乡著,中华书局2015年6月版,有删改)
    1. 文中描写了三个唱儿歌的场景,分别是:片云致雨,孩子们欢喜地唱儿歌;________;_______。
    2. 文末说:“我多么爱听这首美妙的儿歌啊!”这句话蕴含丰富的情感,有“我”对儿歌的喜爱,还有_________,_________。
    3. 从文中三处画线句任选一处,分析其语言特色及作用。
    我选( )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雷阵雨时,妈妈抱着孩子在屋里唱儿歌; 几场好雨后,孩子们玩蜗牛时唱儿歌。
    2. 对充满童趣的幼时生活的怀念 对老北京风俗的留恋
    3. 我选(甲)处。 甲处的语言文白相间,描绘了夏雨忽至时的场景,与孩子们玩耍时活泼轻快的情形相映成趣;
    乙处连用了两个相关的比喻,表现了雷阵雨中小院的安稳和小屋的摇撼,烘托出妈妈唱儿歌的安详气氛;
    丙处多用叠词,表现了雨后小院花草的自然清新,富有画面感,使下文蜗牛的形象显得更加可爱。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
    通读文本,注意把握关键词。根据例句分析:片云致雨,孩子们欢喜地唱儿歌;用同样句式概括出另外两处场景即可。根据第⑥段“夏天雷阵雨来了……母亲抱着孩子,从窗眼里望着外面的雨,唱着儿歌道”可以概括出第一空的答案:雷阵雨时,妈妈抱着孩子在屋里唱儿歌;根据第⑨段“几场好雨过后……孩子们把它轻轻地拿在手中……抑扬而深情地唱道”可以概括出第二空的答案:几场好雨后,孩子们玩蜗牛时唱儿歌。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把握作者情感要与主旨分析相结合。结合第③段“夏天天热,阴晴不定,片云可以致雨……这时就会有一首动听的儿歌”,第⑥段“夏天雷阵雨来了……母亲抱着孩子,从窗眼里望着外面的雨,唱着儿歌道”和第⑨段“几场好雨过后……孩子们把它轻轻地拿在手中……抑扬而深情地唱道”可知,本文通过三个场景唱儿歌的描绘,写出了对儿歌的喜爱,写出了对童年的怀恋,写出了对故乡老北京风俗的怀恋。然后回答作者的情感即可。
    3.本题考查赏析语句语言特色及作用。赏析句子可以从语言的角度进行赏析。
    如:【甲】处:“油然作云,沛然作雨”运用文言语句,而“头顶上一片黑云,西北风一卷”运用白话语言,这样文白相间,再加上“噼里啪啦”形象的拟声词,使得孩子们玩耍时活泼轻快显得很有趣味。
    【乙】处:采用的比喻的修辞。写出本体和喻体。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雷阵雨中小院的安稳和小屋的摇撼,烘托出妈妈唱儿歌的安详气氛;
    【丙】处: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表现了雨后小院花草的自然清新,富有画面感,使下文蜗牛的形象显得更加可爱。
    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①无边丝雨,飘飘洒洒,连绵山脉笼罩在雨雾中,那天,是我来这所偏远山区小学支教的第一天。
    ②来之前我曾想,作为大学一年级学生,我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或许能激发出孩子们探索外界的信心,甚至改变孩子们的命运。
    ③不过在一展抱负之前,我得先面对自己的生活问题。下雨导致了停电,小学里没有现成的床,幸亏我准备了睡袋。厨房里生锈的地锅满是污垢,第二天光刷锅我仿佛就刷了一个世纪。更令人头疼的是没有自来水,只有一个盛水的桶,桶里的水仅够洗漱,要是想做饭、洗澡,就得去校外打井水。
    ④每天放学后,送孩子们回家的时候,我会顺便家访。没想到,孩子们的上学之路道阻且艰,尽管政府已经把山路修得很平整,但很多孩子更愿意走林间小路,因为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和孩子们一起穿行在树丛中的羊肠小路上,我明显跟不上他们的步伐。
    ⑤孩子们会时不时给我讲一些奇特的事情,比如山林的深处有野鹿、银狐,比如曾经有孩子上学途中从高高的山坡上滚下去,居然没有受伤……那些离奇的传说赋予了这片天地中的人们充满灵性和浪漫的生命元素。
    ⑥这种浪漫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只是昙花一现。当我亲眼看孩子们闷着头大口吃着缺油少荤的单调午餐时,我意识到这里的孩子们过早体会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也明白了为什么一开始孩子们对我播放的有些纪录片提不起兴致。的确,面对这些小小年纪就艰辛生活着的孩子,我没有资格要求他们去关心遥不可及的远方和素不相识的人们。但我能做些什么?
    ⑦支教的最后一天,为了给我送行,孩子们早早来到学校画黑板画、贴气球、布置教室。他们的欢笑声像高原洁净的空气一般清新怡人,节目是孩子们提前好几天排练的,每表演完一个,我都拼命鼓掌。
    ⑧欢送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孩子们悄悄出去了。起初我没有在意,后来发现教室里人越来越少,门外响起呜呜哭声——整个走廊里都是蹲在地上哭的孩子。我手足无措,不知道先去安慰哪一个。我不忍心面对他们,转身回到教室,然而黑板上的字又一次刺痛了我,我疯狂地擦着满满一黑板孩子们写给我的话——“别走!留下来!”“留下来!别走!”任凭泪水恣意流淌。我真的太为难了!
    ⑨傍晚,坐在回程的高铁上,一位妈妈在给孩子指着远处美丽的红霞,孩子笑着;旁边坐着的是被山区孩子触动了的我,远方生活着的是通过我看到了大千世界的山区的孩子们。
    ⑩流年笑掷,未来可期。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1. 请分析文章第①段的作用。

    2. 按要求完成下面两道小题。
    (1)第二天光刷锅我仿佛就刷了一个世纪。(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2)我真的太为难了。(分析“为难”原因)

    3. 阅读第④—⑥,完成下面的填空。
    山区孩子的生活状态:艰辛:⑴ _________ ⑵ _________而又浪漫:孩子们讲述流传在山间的奇特故事。这种生活状态造就了孩子们⑶___________、⑷____________的性格。
    4. 联系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含义。

    【答案】
    1. 运用环境描写,点明“我”支教的时间是春季,地点是偏远的山区,为文章第③段停电情况的出现做了铺垫。
    2.(1)运用夸张,突出刷锅时间长,体现支教生活的艰难。
    (2)“我”看到孩子们伤心,不知如何安慰,“我”舍不得孩子们,但不得不离开。
    3. ①孩子们上学之路道阻且艰 ②孩子们的午餐缺油少荤,十分单调 ③坚忍 ④纯朴、乐观
    4. “我”对孩子们念念不忘,孩子们对“我”念念不忘。支教会激发孩子们探索外界的兴趣,这是孩子们对“我”的回响。支教也促使“我”持续地关注孩子们,这是“我”对他们的回响。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描写方法及作用的能力。
    第①段“雨”“连绵山脉”等属于自然景物,这段话属于自然环境描写。环境的特点点明“我”前去支教的时节是春季,地点是偏远山区。 “无边”“飘飘洒洒”“笼罩在雨雾中“渲染了阴沉、迷蒙的意境,再结合后文第①段“那天,是我来这所偏远山区小学支教的第一天“可知,环境描写烘托了“我”对支教工作的恐惧心理。结构上,结合后文第③段“下雨导致了停电”可知,第①段的环境描写为文章第③段停电情况的出现做了铺垫。
    2.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重要句子表达技巧的能力。
    文中“一个世纪”是用了夸张的修辞,突出时间之长,通过一个简单的刷锅就可以看出执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而体现支教生活的艰难。
    先定位第⑧段,“我真的太为难了”在段落的最后,那就需要从段落前面寻找答案,文中第⑧段提到“我手足无措,不知道先去安慰哪一个”,据此可以概括为“看到孩子们伤心,不知如何安慰” “我不忍心面对他们,转身回到教室,然而黑板上的字又一次刺痛了我……任凭泪水恣意流淌”,通过这句可以看出“我”舍不得孩子们,但不得不离开。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
    回答本题要找关键句,关键词。前两个空体现“艰辛”的句子,根据第④段“孩子们的上学之路道阻且艰”便是其中一个体现。第⑥段出现“我意识到这里的孩子们过早体会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所以这句话前面“孩子们闷着头大口吃着缺油少荤的单调午餐时”便是其中一个体现。
    根据第⑤段“孩子们会时不时给我讲一些奇特的事情……那些离奇的传说赋予了这片天地中的人们充满灵性和浪漫的生命元素”可以看出孩子们在艰辛的生活条件下依然乐观、淳朴、坚忍。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句子的含义一般要考虑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结合文章内容、文章主旨做出回答。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我的一次支教经历。在支教过程中,我了解了这些孩子们,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所以念念不忘是相互的,既有“我”对孩子们念念不忘,也有孩子们对“我”的念念不忘,这是表层含义;
    而深层含义就是支教后的一个变化。我的支教,教给孩子们知识,孩子们通过我看到了大千世界,激发了探索外界的兴趣,这是孩子们对“我”的回响;同时支教也让“我”被山区孩子触动,会持续地关注孩子们,这是“我”对他们的回响。
    相关试卷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共五篇,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共五篇,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清明两忆,母亲垦荒记, “蜘蛛人”父亲,和你在一起,我与地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现代文阅读(含答案),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语文第一轮专项分层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语文第一轮专项分层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新课标卷地区选做,全国卷地区选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