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0.1《劝学》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10.1《劝学》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1
    10.1《劝学》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2
    10.1《劝学》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3
    10.1《劝学》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4
    10.1《劝学》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5
    10.1《劝学》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6
    10.1《劝学》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7
    10.1《劝学》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8
    还剩4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必修 上册10.1 劝学精品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10.1 劝学精品课件ppt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初读正音,第一段,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第二段,第三段,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第四段,学习方法和态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荀子(约前313-前238),字卿,名况,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杰出的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一位代表人物,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政治上:“法后王”人性上:“性本恶”宇宙观: 人定胜天
    《荀子》二十卷。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文章气势雄浑, 说理透彻,为后世传诵宗法为诸子所不及。 《荀子》大部分是荀子所著,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20卷,32篇,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治学、处世学术等。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共有15节,这里选取了1、3节两节和第6节的前半部。
    劝:“劝勉”“勉励”的意思。“劝学”即“劝勉学习”。
    劝:劝告、劝说、劝阻。 ——今义
    “劝”字,统领全篇,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文章。
    輮 槁暴砺 参省跂 骐骥舆 锲镂 螯爪 穴
    【译文】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其曲中规。
    合乎木匠用来取直的墨线
    同“煣”,用火烤木材使之弯曲
    【译文】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是颜色比蓝草更深;冰是水凝成的,但比水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 ,(如果)用火烤使它弯曲制成车轮,它的曲度(就)合乎圆规(画出的线)。
    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即使又晒干了。“有”同“又”。槁暴,晒干。槁,枯。暴,晒。
    【译文】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它)也不会再挺直,这是用火烤使它变成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能直了,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反省,就能见识明达,行为也没有过错了。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直木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结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作者连用五个比喻,通过比喻说理,层层推进,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译文】我曾经整日思索;比不上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踮起脚跟远望,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远处的人们能看得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外物,包括各种客观条件
    【译文】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非自己会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1.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作者是如何论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没有用来……的办法,无从
    【译文】堆土成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水汇成深渊,蛟龙就在这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智慧就会自然获得,圣人的心境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没有办法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没有办法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用在因果复句的末尾,引出原因
    【译文】拿刀刻东西,刻一下就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坚持刻下去而不停止,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只腿和两只钳夹,除了蛇鳝的洞穴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或现象作比喻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一种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的好处是能把深奥的道理用打比方的方式浅显易懂的表述出来,使人们更容易接受。比喻者与被比喻者之间类相异而理相同。 比喻论证一般包括喻体、喻理和设喻三个组成部分。
    对比论证是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比较中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一种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方式的运用范围很广,因为可以进行比较的事物很多,中与外、古与今、大与小、强与弱等,都适合于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分析和阐明了两者的差异可对立之后,是非昭然,自然就能够确立论点了。对比可以是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对象自身前后不同阶段之间的比较,前者称为横向比较,后者称为纵向比较。运用纵向对比的论证方式,不能停留在形式逻辑的静态判断的层面上,否则,有时会显得说服力不够。 运用对比论证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比较的双方要具备可比性。第二,要建立合理的参照系。要进行比较,就必须具有合理的共同参照系,没有共同的参照系,两者就无法进行比较。所谓参照系指的是用来衡量和确定双方优劣长短的标准,这样的标准必须具有客观性,否则比较的结论不一定可靠。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   )绳,輮 (    )以 为 轮,其 曲 (   )中 规。虽 (   )有 (    )槁暴(   ),不复挺(   )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     )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煣”,使······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    )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    )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    )也,而致(   )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而绝(   )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 ),无以(    ) 至千里;不积小 流,无 以 成江 海。骐 骥一跃,不 能 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锲 (  ) 而 舍 之,朽 木 不 折;锲 而 不 舍,金石可镂(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   ) 也。
    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等于现在所说的一步、古人所说的半步。步:古人说一步,指左右脚都向前迈一次的距离,等于现在的两步。
    (1)《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 ; , 。”(2)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 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与荀子《劝学》中的“ , ”表达的思想一致。 (4)荀子在《劝学》中,用“青出于蓝”的比喻,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有所发展和提高的三句是:“        ,            ,            。”
    (学不可以已,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5)韩愈《师说》中“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 , ”观点相同。(6)荀子在《劝学》中,用“冰寒于水”的比喻,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有所发展和提高的三句是:“ , , 。”(7)荀子在《劝学》中,用“以木为轮”的比喻,说明学习对于人的巨大改造作用的三句是:“ , , 。”(8)荀子《劝学》中说将直木烤成符合圆规的曲度,“__________”,也不能够再使其恢复原状的原因是“_________”,告诫我们只有经过学习才能增长知识。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輮使之然也)
    (9)荀子在《劝学》中,用树木为喻,从反面说明学习可以使人产生本质变化的三句是:“ , , 。”(10)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 , 。” (11)荀子在《劝学》中,用“金”“木”作比,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发生根本变化的两句是:“ , 。” (12)荀子的《劝学》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印证君子只要广泛学习,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没有过错的道理。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13)《荀子·劝学》中“ , ”,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14)荀子在《劝学》中以“木、金”为喻,引出“ , ”的结论,强调学习能够改变人的秉性。(15)荀子的《劝学》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16)《劝学》中“ ”一句,以金属变化来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改变和提升,而“ ”一句,则说明了君子智慧明理、行为无过的原因。
    (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7)《荀子·劝学》篇中作者由“木直中绳、輮以为轮、金就砺则利”等现象而想到的能提高君子学养的方法是“ , ”。(18)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和反省自我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           ,             。”19)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20)荀子在《劝学》中指出,“ ”,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无过错。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明而行无过矣,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1)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学习与省察自己的必要性的句子是“ , ”。(22)荀子《劝学》中指出君子应广泛学习,且不断反省自己才能没有过错的句子是“ , ”。(23)荀子的《劝学》中,作者通过举木材经过墨绳量过并加工能取直和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会变锋利这两个事例来打比方,目的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做人的道理。(24)荀子《劝学》中“ , ”两句拿“思”与“学”进行对比,强调了“学”的重要意义。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5)强调整天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论语》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同殆”。荀子在《劝学》中,也有两句论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两句是:“ , 。” (27)荀子的《劝学》中,表明作者对“思”与“学”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荀子的《劝学》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从其亲身体验中揭示这样一个道理:空想不如学习。
    (29)荀子在《劝学》中用“ ”,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的比喻,强调了人们不能仅靠自身,还必须学会借助工具。(30)荀子的《劝学》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亲身验证了“站得高,见得远”的道理。(31)荀子在《劝学》中用登高望远的比喻,说明学习的效果的两句是:“ , 。”(32)荀子在《劝学》中,用登高招手的比喻,阐明借助和利用外界条件的重要作用的三句是:“ , , 。”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33)荀子在《劝学》中,用顺风呼喊的比喻,阐明借助和利用外界条件的重要作用的三句是:“ , , 。”(34)荀子在《劝学》中,用车马助行的比喻,阐明借助和利用外界条件的重要作用的三句是:“ , , 。”(35)荀子在《劝学》中用行千里路作比喻,表达成事需善于借助外力的语句是“ , , ”。(36)用借助船只能够横渡江河的比喻,阐明借助和利用外界条件的重要作用的三句是:“ , , 。”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7)荀子《劝学》连用多个比喻,论证君子如能广泛地学习且每天省察自己,就能做到“ ”;通过登高而招、顺风而呼等四组比喻,说明“ ”,只是善于利用外物而已。(38)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本性并非与众不同,而能成为君子,是因为立于善于借助学习以获得各种知识的道理的两句是:“ , 。”(39)“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40)荀子的《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结论,说的是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习。
    (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41)荀子善于运用大量比喻进行论述,他在《劝学》中用“假舆马”“假舟楫”等有力地说明了“ , ”的观点。(42)《荀子·劝学》强调君子与常人本性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 , ”。(43)《劝学》中通过对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原因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 ”。(44)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荀子在《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句子是“ , ”。
    (45)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 ,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用积土成山的比喻说明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 , 。” (46)古人在举例论证的时候往往比较喜欢把“山”与“水”并列使用,荀子的《劝学》一文也不例外,作者为了论证积累对学习的重要性,在举完“山”的例子后,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例作了补充。(47)荀子在《劝学》中,用积水成渊的比喻说明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 , 。”(48)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且认为后天学习可以改造人,因此他的《劝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劝勉人们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劝人为“善”,文中“ , ,圣心备焉”可见。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49)荀子在《劝学》中指出,如果“ , ”,那么就能达到“圣心一备焉”的境界。(50)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积累善行能够成就美德,使人达到极高的思想境界的三句是:“ , , 。” (5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52)荀子在《劝学》中,用行路反面设喻,论述学习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 。”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3)老子《道德经》说“千里之行”要“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以“千里”为目标,从反面强调“积累”重要性的句子是“ , ”。(54)荀子的《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从反面说明要想远达千里之外的地方,就必须一步一步地积累。(55)荀子的《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从反面揭示了江海之大是由涓涓细流汇聚而成的道理,通过此例论证积累的重要性。(56)荀子在《劝学》中,用细流成海反面设喻,论述学习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7)钱大昕著有《十驾斋养新录》,其书题目出自《荀子·劝学》“ , ”两句。(58)荀子在《劝学》写到,“骐骥”是一种很善跑的骏马,但它一次跨越也不够人的十步远,与之相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正反对比说明坚持的重要性。 (59)荀子在《劝学》中,用骏马、劣马正反对比设喻,论述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四个句子是:“ , ; , 。”(60)荀子的《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从反面论证了做事情要有锲而不舍的坚持精神。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61)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一个人不坚持肯定是不会成功的。《荀子·劝学》中“ , ”说的正是这个道理。(62)荀子《劝学》中的比喻句“    ,    ”,论述如果学习者能做到持之以恒,即使是再艰深的知识也可以学会。(63)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 , ”。(64)荀子《劝学》中写坚持不懈、攻坚克难的句子是“ , ”。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5)荀子在《劝学》中,用雕刻为喻,正反对比,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四个句子是:“ , ; , 。”(66)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 , , , 。”(67)荀子在《劝学》中,用蚯蚓为喻论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五个句子是:“ , , , , 。”(68)《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 ,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69)《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 , 。” (70)荀子在《劝学》中,用螃蟹为喻反面论述学习不能浮躁的五个句子是:“ , , , , 。”(71)《劝学》一文中,作者以蟹为例,指出其“ ”是态度浮躁不专一所致。(72)《荀子·劝学》中蚯蚓“ , ”,是因为“用心一也”,而螃蟹“ ”是因为浮躁、不专心。
    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上食尘土,下饮泉水,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73)荀子在《劝学》中指出,蟹虽然有“六跪”和”二螯”,但是“ ”,这是因为它“ ”。(74)荀子在《劝学》中以蟹为喻,从反面论证学习用心专一重要性的句子“   ,   ”。(75)《劝学》中,作者将蚓“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和“蟹六跪而二鳌”,然而“ ,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76)《劝学》中用“蚓”和“蟹”作比,前者没有锋利的爪牙也无“ ”,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六跪而二螯”,却“ ”,原因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 ”。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筋骨之强,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学识修养的过程。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学不可以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注重各种形式的学习,也留下了很多成语、古训,如勤能补拙、天道酬勤、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等。再如“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都是劝人勤奋、积累、学习要专心的名句。对此文中有许多经典的论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讲积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讲坚持不懈;“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讲用心专一。 恩格斯说,人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作为自然人,人像动物一样具有觅食、防卫、繁衍三大本能。作为社会人,人对三大本能就要具有一定的道德的本能力。荀子的性恶论,应该是从人的自然属性说起,其目的在于警示人们学习掌握仁义,提高道德修养,改变自身,使自己成为“圣心皆备”之人,性善也罢,性恶也罢,两种观点殊途同归,做人要做有修养之人,做人要做有道德之人,加强自身修养,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学不可以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在《劝学》中告诫我们:“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对于“善假于物”,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是善于借助外物之力,达到自己的目的;二是善于通过学习,使物为我用;三是善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确如此,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快不过马,飞不过鸟,眼锐不及鹰,嗅觉不如犬。但是聪明的人善于利用外物,从而使自己的能力百倍千倍地延伸。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总结出了一条经验,他之所以能够战胜项羽,主要就是因为“善假于物”,使用了各种各样的人才。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大凡成功人士,都懂得利用他人之力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成就自己的事业。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对“专注”有深切的体会,他说“锲而舍之,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国清代学者王国维曾总结了学习的三个境界。其一为志存高远,“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基二为持之以恒,“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其三为成功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些话都说明了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锲而舍之,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许下第一千零一个愿望,有一天幸福会听我们的话。现在的我们,许下第一千零一个愿望,有一天幸福会听我们的话。现在的我们,“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我们就是青春,青春就是我们的筹码。在青春的竞技场上,我们踮起脚尖努力耕耘,尽情挥洒汗水,期待能够丰收,即使我们手里捧着干瘪的稻子,我们也不在乎,“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然而踮起脚尖就可以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一个追求者来说,仅仅是“踮起脚尖”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即使我们踮起脚尖也还有我们够不着的果实,即使我们踮起脚尖也还有我们看不到的风景。早在两千多年前先哲荀子在他著名的《劝学》篇中就深有体会地说“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由此看来,踮起脚尖虽然能让我们看得远,但终不如站在高处看得更远,“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孔子也正是由于站得“高”才看得远,那深邃的思想光芒才能够远照千秋万代。因此,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有时恐怕不仅是一次踮起脚尖就可以了的,需要不辞劳苦,甚至不妨尝试辛苦登高,或许更为有用。 (《踮起脚尖》)
    兀立的山峰,本没有灵气,却借助脚下的绿水,构建出人间胜景;火红的花朵,本没有生机,却借助身旁的绿叶,表现自己的高贵;普通的佛寺,本没有神秘,却借助山林的隐秘,渲染自己的超尘脱俗。一个人,本没有什么特别,借助外物的力量,却能铸造辉煌人生。荀子也曾说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正应了中国一句古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人的经验、方法,我们可以拿来,化作己有,去巧妙运用,一定人事半功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相关课件

    高中人教统编版10.1 劝学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10.1 劝学评课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荀子》,文题解读,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学不可以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0(劝学 *师说)10.1 劝学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0(劝学 *师说)10.1 劝学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师旷论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终生学习,于水介词结构,博学参省,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中心词+之+定语,学习的方法,论证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0(劝学 *师说)10.1 劝学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0(劝学 *师说)10.1 劝学完美版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任务,善假于物也,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劝学》思路,文言实词通假字,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名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古今,文言虚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