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01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02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03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考古发现,在浙江的反山、瑶山、汇观山等良渚文化遗址墓地,大都建有大型墓台,具有宽大的墓穴,随葬大批制作精美的玉礼器。在徐步桥、千金角、平邱墩、吴家埠、庙前等良渚文化遗址的墓地中,墓穴狭小,随葬的只是简陋的陶器及小件的装饰用玉饰件。这些遗存可印证,良渚文化时期(  

    A. 中原文化得到扩展 B. 阶级分化较为明显

    C. 神灵崇拜开始兴起 D. 贵族等级秩序确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良渚文化时期墓葬的规模和随葬品的多少存在明显差异,说明阶级分化较为明显,B项正确;良渚文化不属于中原文化的范畴,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神灵崇拜的信息,排除C项;分封制确立了贵族等级秩序,排除D项。故选B项。

    2. 四川三星堆出土文物羊头疊,与湖南炭河遗址和河南殷墟遗址出土的一些文物有相似之处(下图所示)这种现象可用来佐证(   

    A. 黄河与长江流域存在区域间文化共鸣 B. 各地青铜文明呈现封闭的地区特色

    C. 中原文明经过丝绸之路传到巴蜀地区 D. 商周时期各地区之间交流十分频繁

    【答案】A

    【解析】

    【详解】通过观察四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川三星堆、湖南炭河遗址出土的文物与河南殷墟遗址出土文物有相似之处,可用来佐证黄河与长江流域存在区域间文化共鸣,A项正确;各地青铜文明呈现封闭的地区特色与三处文物有相似之处不符,排除B项;丝绸之路直到西汉时期才开辟出来,排除C项;材料不足以说明商周时期各地区之间交流十分频繁,排除D项。故选A项。
     

    3. “礼”和“乐”最早源于中国原始社会祭祀天地鬼神的宗教仪式。在夏商周时期,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礼乐制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乐文化在儒家伦理教化思想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熟,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传统文化而传承千年。据此可知,礼乐文化

    A. 起源阶段已经具有神权色彩 B. 体现出与儒家文化同宗同源

    C. 在原始社会有思想控制作用 D. 依托于儒家思想而发展成熟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乐文化在儒家伦理教化思想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熟”可知,礼乐文化依托儒家思想逐渐发展成熟,D项正确;根据材料“祭祀天地鬼神”可知,礼乐文化具有原始宗教色彩而非“神权色彩”,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礼”和“乐”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宗教祭祀仪式,而儒家思想在春秋时创立,排除B项;原始社会时期.祭祀天地鬼神的“礼"和“乐”更多地表达的是对天地鬼神的敬畏而非思想控制,排除C项。故选D项。

    4. 下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内阁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胡氏宗祠是纪念先祖列宗的地方,体现的是家族与血缘关系,与之相关的是宗法制,B项正确;分封制体现的是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内阁制是强化君权的制度,排除CD项。故选B项。

    5. 秦朝“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突出反映了秦朝官制设置(  

    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C.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九卿”原先的职能是皇家的内侍机构,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这种机构转为行政机构,显然是化国为家的体现,目的是突出皇权至上,C项正确;官制设置“职分细化,各负其责”只是表面现象,反映的不是本质问题,排除A项;“选贤举能,唯才是用”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三公九卿,无法说明“官员众多,政务繁杂”,排除D项。故选C项。

    6.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令蒙恬修了一条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经云阳、上郡直到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全长900余公里。秦始皇此举(  

    A. 直接导致农民起义亡秦 B. 提高了政权行政成本

    C. 强化了长城的防御功能 D. 削弱了关中核心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原郡是秦朝当时在北方的一个重要据点,与匈奴的距离最近,修筑直道可以有效地把物资和人力运送到对付匈奴的前线,为秦长城防线的巩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战略意义非常重要,可见,秦长城与直道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强化了长城的防御功能,C项正确;修筑直道,会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加重人民负担,但结合所学知识,并不能直接得出修直道引发农民起义亡秦,排除A项;总体而言,直道有利于军队的迅速调动,以应付北方的突发事件,维护秦朝的安定和统一,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效率,排除B项;直道把长城沿线与统治中心关中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系巩固统一之举,不会削弱关中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

    7.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 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 “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 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 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汉代政治制度。两汉后期,特别是东汉后期外戚专权、宦官干政是两大顽疾。年幼的皇帝大多是在外戚的帮助下继位的,母族亲属关系自然受到重视,结果造成外戚干政局面;皇帝年长后往往利用宦官打击外戚夺回权力,这又造成了宦官干政的局面。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依据材料可知,执政大臣也主要从外戚中选择,因此不能依靠外戚抑制相权,故A项错误;家天下是以父系血缘为标准的,外戚不属于家天下的范畴,故B项错误;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的情况出现于西汉前期,而外戚干政是在两汉后期,故D项与外戚干政没有关系。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两汉政治

    8. 历史上将北方游牧民族所穿服装称为“胡服”,胡服的款式与汉服迥然不同。一般来说,胡服重视的是其使用功能,因而比较缺乏中原汉民族那样强列的社会政治等级意义和社会礼仪功能。由此可推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服饰的重要目的是(  

    A. 规范统治秩序 B. 发展游牧经济

    C. 加速民族交融 D. 缩小南北差距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原汉民族那样强列的社会政治等级意义和社会礼仪功能”可知,中原汉族服饰有社会政治等级意义和社会礼仪功能,所以北魏孝文帝改革要求改穿汉服,目的是规范统治秩序,A项正确;根据材料“胡服重视的是其使用功能”即是说穿胡服有利于发展游牧经济,孝文帝改革要求由穿胡服改为穿汉服,目的不是为了发展游牧经济,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改穿汉服有利于民族融合,但不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目的,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孝文帝只是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没有统一南方,所以他改革服饰的目的不是缩小南北差距,排除D项。故选A项。

    9. 开元年间,唐玄宗改贞观十道为十五道,每道设立一名固定的监察官员—采访处置使。玄宗后期,在设置节度使的道内出现了集节度使与采访使于一身的现象。这一变化

    A. 直接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B. 促使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

    C. 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D. 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设置节度使的道内出现了集节度使与采访使于一身的现象说明地方的官员权力加强,这就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项正确;这一变化没有直接导致唐朝的灭亡,排除A项;藩镇割据局限的出现是在安史之乱之后,排除B项;这一变化主要是导致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削弱,并不能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排除C项。故选D项。

    10. 《虎溪三笑图》描绘的系佛门传说,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相传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一日,儒者陶潜、道士陆修静来访,与语甚契,相送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A. 社会思想多元并存 B. 儒学独尊地位确立

    C. 佛教完成了本土化 D. 道教最受官方尊崇

    【答案】A

    【解析】

    【详解】通过观察《虎溪三笑图》,晋僧慧远、儒者陶潜和道士陆修静三人相谈甚欢,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活跃文化多元,社会思想多元并存,A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佛教本土化,排除C项;D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11. 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 均田制已无法继续实施

    C.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 自耕农经济占主要地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从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可知,土地占有规模在百亩左右的自耕农是这一地区户数的74%,说明当地自耕农经济盛行,自耕农经济占主要地位,D项正确;自耕农经济占主要地位,说明土地兼并现象并不严重,排除A项;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导致均田制已无法继续实施,排除B项;只有土地占有情况,没有产量、成本、收入、利润等信息,无从得出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12. 梁启超曾经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这样叙述:“中国知识线和外国知识线相接触,为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横线中的“▲”应为(  

    A. 先秦诸子百家 B. 西汉的儒家学说

    C. 晋唐间的佛学 D. 宋明时期的理学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晋唐时期,佛教文化兴盛,法显、玄奘西行求取佛经,是中外文化间的第一次交流,C项正确;诸子百家并未与外国文化交流,排除A项;西汉时期的儒学吸取了道家、阴阳家的学说,与外国文化交流无关,排除B项;理学的发展并未与外国文化相交流,排除D项。故选C项。

    13. “宝相花”是唐代最具影响力的丝绸纹样,其中蕴含了中国的莲花、牡丹、菊花,欧洲的卷草、忍冬和中亚的葡萄、石榴等形象。“宝相花”的形成反映了(  

    A. 物产种类决定艺术形式 B. 唐王朝开明民族政策

    C. 唐朝文化观念兼收并蓄 D. 审美趣味的世俗化趋向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将中国、欧洲和中亚的多种植物汇集在一起,创造出新奇的丝绸纹样,宝相花的形成反映了唐朝文化观念的兼收并蓄特色,C项正确;物产种类决定艺术形式的说法绝对,排除A项;唐王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只是宝相花出现的部分原因,与欧洲植物蕴含其中不符,排除B项;审美趣味的世俗化趋向与宝相花作为丝绸新纹样出现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4. 宋太祖赵匡胤道“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下列措施能体现他这一主张的是(  

    A. 文臣出任知州 B. 实行更戍法

    C. 设立参知政事 D. 设立转运使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体现了宋太祖重文轻武的政策,结合所学可知,文臣出任知州体现了重文轻武政策,A项正确;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才实行更戍法,排除B项;设立参知政事是为了削弱相权,和重文轻武无关,排除C项;设立转运使是为了削弱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和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5. 王安石在均输法中规定:总管六路财物调运的转运使,要根据各路产品情况和京师的实际需求情况,征收各地的产品。“徙贵就贱,用近易远”,并统一运输调剂有无。此举(  

    A. 体现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 B. 保障边疆物资供给

    C. 增加了人民运输劳役之负担 D. 意在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均输法实际上就是王安石提出关于改革物资运输,调剂市场供求的措施。其中心思想是根据各地生产特点和京师物资的需求,对上交国家的税物和采购物资,采取因地制宜的转运方法,保障京师的正常供应和市场的稳定,体现了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可以防止大商人乘机牟取暴利,A项正确;从材料可知,均输法是为了保障京师面不是边疆的物资供给,排除B项;“徙贵就贱,用近易远”即就近不就远,就低不就高,尽量在近处和价格便宜的地区进行,以节省资金和运费,减轻了人民的运输劳役负担,排除C项;加强中央集权并非材料主旨,此是理财之举。宋初转运使的设置,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A项。

    16. 下表是辽代部分皇帝的谥号。据此可知辽(  

    A. 不同民族文化差异减弱 B. 区域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C. 深受汉族传统伦理影响 D. 采取了因俗而治的政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辽代部分皇帝的谥号中几乎都有孝、仁,足见其深受汉族传统伦理的影响,C项正确;A不同民族文化差异减弱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仅从皇帝谥号不能得出区域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排除B项;材料与管理政策无关,体现不了采取了因俗而治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曾评述战国时代列国各有差异的状况:“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国通过战争消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实现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虽然从秦代到汉初,仍然可以看到不同地域文化风格的若干鲜明的差异。但是,秦的统一已经为大一统的文化共同体的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  开皇元年,杨坚按照少内史崔仲方的建议,废除北周的六官制度,确立三省六部制度。尚书、门下、内史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的事务庞杂,任务繁重,故又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这种几个宰相执政的制度,可以防止外戚或个别大臣专权篡位,有利于巩固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开皇三年,兵部尚书杨尚希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已众,资费日多;吏卒增倍,租调岁减;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他建议“存要去闲,并小为大”,这样,“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良。”杨坚根据这一建议,把(北)齐、(北)周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为“大一统”奠定基础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初的制度创新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和隋朝的共同之处。

    【答案】1)措施:确立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制;推广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 货币;统一度量衡;颁行《秦律》;修建驰道、直道。(答出两点即可)
       

    2)创新:确立三省六部制;改行州县两级制;创立科举制。(答出一点即可)影响:完善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中枢机构分工合作,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三省相互牵制,分散了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有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有利于加强中央集;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答出两点即可)
       

    3)均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完成了国家统一;存续时间均较短,二世而亡;均开创多种制度,被后世继承和发展。(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详解】(1)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中央确立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地方推广郡县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实行整齐制度,统一文字、统一 货币、统一度量衡;在法律方面,秦朝颁行《秦律》;在交通方面,秦朝修建驰道、直道。

    2)创新:根据材料杨坚按照少内史崔仲方的建议,废除北周的六官制度,确立三省六部制度可知,隋初确立三省六部制;根据材料杨坚根据这一建议,把(北)齐、(北)周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可知,隋初改行州县两级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期,创立科举制。影响:三省六部制完善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中枢机构分工合作,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三省相互牵制,分散了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实行州县两级制,有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有利于加强中央集;科举制根据才学选拔人才,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3)相同点:两个朝代均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完成了国家统一;从存在时间看,两者存续时间均较短,二世而亡;从制度创新看,两朝均开创多种制度,被后世继承和发展。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州各取大历(唐代宗年号)中一年科車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

    ———陆赞《翰苑集》卷22《中书奏议·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两税法实行12年后时任宰相的陆贽给皇帝的奏疏)

    材料二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里得迫我纳,不许暂追巡……

    ——《白居易集》卷2《重赋》(白居易,772——846,唐代杰出诗人,《重赋》写于810年)

    1从研究两税法的角度谈谈应如何看待《重赋》的史料价值。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评价陆贽对两税法的看法。

    3如果要客观全面地评价两税法,你认为还应该补充哪些史料?

    【答案】1)《重赋》出自白居易诗歌,写于两税法实施时期,对研究唐朝两税法实施目的及效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文学作品带有艺术加工成分,须与其他史料相印证。   

    2)陆贽认为两税法加重了百姓负担,有敛财的目的。这一观点虽有合理性,但以偏概全。一方面,陆贽认识到了两税法对百姓的盘剥,但没有认识到两税法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3)从内容来看,还可以增加两税法实施的背景、过程、在当时和后世产生的积极影响等方面的史料,应该全面、多角度进行分析。从史料类型来看,可以补充官修史书、档案与文书、人物传记、地方史志、契约、账簿等文献资料,还可以补充实物史料等其它史料,做到多种史料互证。

    【解析】

    【小问1详解】

    史料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赋》出自白居易诗歌,写于两税法实施时期,对研究唐朝两税法实施目的及效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文学作品带有艺术加工成分,须与其他史料相印证。

    【小问2详解】

    依据材料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得出陆贽认为两税法加重了百姓负担,有敛财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观点虽有合理性,但以偏概全。一方面,陆贽认识到了两税法对百姓的盘剥,但没有认识到两税法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内容来看,还可以增加两税法实施的背景、过程、在当时和后世产生的积极影响等方面的史料,应该全面、多角度进行分析。从史料类型来看,可以补充官修史书、档案与文书、人物传记、地方史志、契约、账簿等文献资料,还可以补充实物史料等其它史料,做到多种史料互证。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三级地方行政区划,首为路,初期有15路,最多时发展到26路路下设府、州、军、监(宋初惩唐五代节镇之祸,收回节度使的兵权,由中央直接统领府、州、军、监),府是皇帝即位前居住或任职的州以及京都、陪都所在地,军是冲要之地,监是有矿产之地,府、军、监与州的级别相同,宋全盛时有4京府、30普通府、254州、63监再下是县,全盛时有1234个县。这个时期县以下都设有乡、里基层行政组织,其划分主要以户口多少为标准。

    ——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元朝行省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并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模式内。行省虽然在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统属中发挥统摄的作用,但是在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群官中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交参任用,重要政务“事从公议”。行御史台与康访使司所构成的地方监察网络,构成了防范行省擅权坐大的特殊机制。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三级行政区划细化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行省制度“大而不专”具体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答案】1)表现:次级行政区功能分立;县以下设有乡、里基层行政组织。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权力分工过细,影响行政效率;造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2)表现:地方人事权较小;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形成严密的地方监察网络;实行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原则。
    影响:行省掌握地方行政权、军政权与财政权等,但其行使权力受到制约;元朝中央朝廷实行群官圆署会议制度,分权制衡,有效防止行省长官权重难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使得地方行省缺乏割据叛乱的条件。

    【解析】

    小问1详解】

    现:根据材料一“宋代三级地方行政区划,首为路,初期有15路,最多时发展到26路路下设府、州、军、监”得出州级行政区功能的分立;根据材料一“这个时期县以下都设有乡、里基层行政组织,其划分主要以户口多少为标准。”可得出县以下设有乡、里基层行政组织。影响:根据所学可得出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权力分工过细,影响行政效率;造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小问2详解】

    表现:根据材料二“但是在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得出地方人事权较小;根据材料二“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得出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根据材料二“行御史台与康访使司所构成的地方监察网络”得出形成严密的地方监察网络;根据材料二“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得出实行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原则。

    影响:根据材料表现和所学知识可知,行省掌握地方行政权、军政权与财政权等,但其行使权力受到制约;元朝中央朝廷实行群官圆署会议制度,分权制衡,有效防止行省长官权重难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使得地方行省缺乏割据叛乱的条件。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代

    宋代

    学子出身

    门第势力正盛,应考者多是门第子弟

    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书生

    考试形式

    “公卷”,是由考生把平日诗文成绩遍送政府中能文章有学问的先进大僚阅看;“通榜”是考后出榜,即据社会及政府先辈舆论来拔取知名之士

    “糊名”,所凭则真是考试成绩。故有主考官存心要录取他平日最得意的门生从学,而因是糊名,寻觅不出该人之卷

    选拔依据

    未考以前,早已有许多知名之士获得了客观的地位,不专凭考试之一日短长

    考试成绩一日之短长

    ——据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答案】论题:宋代继承和发展了唐代的科举制度。
    阐述:从学子出身看,宋代应考的门第子弟较少,打破了唐代门第势力正盛的局面,为底层读书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从考试形式看,宋代糊名取士,一定程度上杜绝了考试作弊的情况;从选拔依据看,宋代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比唐朝更加强调公平竞争。科举制度的发展,扩大了统治基础,巩固了封建统治,增添了政治活力,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淡化了门第观念,使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促进了儒学的发展(巩固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北宋的文化发展。

    【解析】

    【详解】材料从学子出身”“考试形式”“选拔依据等三方面说明唐代和宋代的科举考试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论题是宋代继承和发展了唐代的科举制度。关于阐述,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学子出身、考试形式、选拔依据,以及科举制度的影响等方面分析阐述,即从学子出身看,宋代应考的门第子弟较少,打破了唐代门第势力正盛的局面,为底层读书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从考试形式看,宋代糊名取士,一定程度上杜绝了考试作弊的情况;从选拔依据看,宋代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比唐朝更加强调公平竞争。科举制度的发展,扩大了统治基础,巩固了封建统治,增添了政治活力,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淡化了门第观念,使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促进了儒学的发展(巩固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北宋的文化发展。

    相关试卷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卷(五)(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卷(五)(Word版附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表为唐宋税收与货币情况比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一)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一)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