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48散文的意蕴探究和综合训练(含详解)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48散文的意蕴探究和综合训练(含详解)01
    (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48散文的意蕴探究和综合训练(含详解)02
    (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48散文的意蕴探究和综合训练(含详解)0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48散文的意蕴探究和综合训练(含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48散文的意蕴探究和综合训练(含详解),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探究标题意蕴,【答案】 不好,【答案】 影射社会现实,【答案】 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48散文意蕴探究综合训练

    散文思想意蕴探究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废墟之美
    ①“废墟”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跟文化和美学不相干的贬义词,甚至《现代汉语词典》对“废墟”一词的解释也仅仅是“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并没有错;但若用世界知识来衡量,这样的理解就很不够了。在欧洲,“废墟”的含义自近代以来有了明显的丰富和扩充,这个语词被赋予了更为深厚的内涵。
    ②“废墟”的词义变化是从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始的。早在15世纪,人们从偶然的废墟挖掘中发现了古代希腊、罗马时代那些生机勃勃的壁画、雕塑等绝妙艺术品,受到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于是决心以古代为榜样来复兴文学和艺术。古代那些巍峨的神庙和宫殿,尽管多半都在战火和天灾中沦为废墟了,但它们依然令人肃然起敬,不仅引起人们思古的幽情,更激发人们对艺术创造的热情。从那时起,欧洲人就渐渐养成了对所谓“残缺美”的欣赏习惯。于是各地残破的古建筑遗址越来越成为文学艺术家描写和表现的对象,“文物”的意识也在人们心中萌发了。
    ③废墟的美学价值及品位的提升,另一个重要进程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运动。这一历史时期,欧洲工业化运动的弊端已开始显现出来,加上启蒙运动中提出的“返归自然”的主张,这些都在浪漫主义运动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一些浪漫派作家厌恶工业化的喧嚣,缅怀中世纪的田园生活和情调,创作中喜好远古的题材,追求神奇和神秘,爱好废墟的景象。欧洲常见的古堡遗址很符合他们的审美理想。
    ④第三股推动力量是1820年爱琴海米罗岛上的女性雕塑阿弗洛狄忒,即“断臂维纳斯”的发现。这尊被认为世界上最美的女性雕塑,多少人想复原她的双臂姿势都以失败告终,“断臂维纳斯”也由此作为残缺美的经典永远定格,为废墟的残缺美进入美学殿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使保护废墟遗址成为一种文化行为。
    ⑤有位外国作家在观赏希腊卫城废墟的时候,发出这样的惊叹:“那种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的空想的诗,而是悟性的陶醉。”我国有作家旅欧时也兴发类似的惊叹:“看到一座古堡废墟耸立在多瑙河畔,就像看到了600年前塞尔维亚人的智慧和力量。”美学家朱光潜说:“年代的久远常常使一种最寻常的物体也具有一种美。”那些遥远年代创造的宏伟的宫殿、陵寝、庙宇、城墙、古桥、古塔等,包含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不管它毁于兵燹还是天灾,都会引起人们的痛惜,抚残体以思整体,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而这种震撼和共鸣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⑥一见残破的废墟就觉得碍眼,不惜工本修葺一新,这在某种意义上是缺乏文化素养的表现。重修伟大的长城废墟这一“石头的史诗”,修了一段又一段,然后把这些新长城当作旅游点,吸引游人来看这假古董,这是对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殊不知这种以假乱真的做法,对那些稍有文物意识的游客来说是倒胃口的。笔者曾多次陪同来自各地的朋友游览长城,人家往往事先就提出要求:“可不要领我们去看新的长城哦!”一次我陪两对外国夫妇游览司马台长城,起初我也不知道它是“修旧如旧”过的,以为是被岁月特赦了的。直到走完最后一个完好的岗楼时,眼前突然出现乱石满地的残破的长城遗迹。大家不约而同喊了起来:“长城在这里呢!”不顾一切地攀爬了起来。不难理解,人家要瞻仰和领悟的是那尽管残破,却带着岁月沧桑,因而能唤起“悟性的陶醉”的伟大长城废墟,而不是任何用钱就能换来的崭新建筑。
    ⑦联系近年来重修圆明园的呼声,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数大拆大建事件,不难看出,关于废墟美的意识在有些人那里还是“○”!
    (取材于叶廷芳《保护废墟,欣赏废墟之美》)
    1.探究标题意蕴
    (1)(2021新编,6分)本文标题“废墟之美”有多重意蕴,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①“废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②以残缺美的形象,给人带来一种悟性的陶醉。③包含着前人的智慧和力量,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共鸣。④表达了作者对“废墟”价值的肯定与赞扬。(每点2分,答出以上任意三点给满分)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章标题的意蕴。解答这类题可以先从标题本身入手,思考标题的含义,包括表面义和深层义;然后结合文本,筛选出文中与标题含义相关的信息,加以概括和适当阐述。从标题本身来看,标题中的“美”字饱含作者的情感态度。“美”是美好、赞美的意思,因此表达的是作者对“废墟”价值的肯定与赞扬。从全文对“废墟美”的发展历程的介绍来看,“废墟”实际上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文章第五段写了外国作家看到废墟后的惊叹——“那种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的空想的诗,而是悟性的陶醉”。这是作者在借名人之口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即“废墟”有价值。对文中这句话简要概括,则可得出答案要点。第五段还写了“那些遥远年代创造的宏伟的宫殿、陵寝、庙宇、城墙、古桥、古塔等,包含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不管它毁于兵燹还是天灾,都会引起人们的痛惜,抚残体以思整体,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而这种震撼和共鸣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这是作者对“废墟美”的形成原因的阐释,对此内容进行概括,可以得出答案要点。

    (2)(2021新编,6分)本文标题为“废墟之美”,有人认为也能以“废墟”为标题。你认可哪一个?请阐明理由。
    答案:(示例一)“废墟之美”更好。①“废墟之美”直指文章的主旨,而且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和内容侧重:废墟和它的美。②该标题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态度,即对废墟美的肯定。③“废墟之美”是全文材料组织的线索:“废墟之美”是明线,作者对废墟之美的理解和情感是暗线。(每点2分,缺观点不给分)
    (示例二)“废墟”更好。①文章开头从“废墟”讲起,且整篇文章都围绕“废墟”展开,因此用“废墟”作为标题,文章脉络更清晰。②“废墟”是文章叙述的主要对象,所以用它作为标题合情合理。③“废墟”不包含明确的情感倾向,更容易引人探索,激发阅读兴趣。(每点2分,缺观点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标题设置的合理性。这类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题时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本阐述理由。如答“废墟之美”更好,可从标题本身、文章结构的角度来分析。从标题本身来看,它点明了写作对象“废墟”,而且“美”字暗示了作者对废墟价值持肯定的情感态度;从文章结构上来看,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如答“废墟”更好,也可从标题本身和文章结构两个角度来分析。“废墟”是本文的主要写作内容,也是文章的线索,因此它可以作为文章标题。而且“废墟”二字不包含作者的主观情感态度,因此具有悬念性,容易引发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所以,本题选择认可“废墟之美”或“废墟”关键在于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2.探究重要句段意蕴
    (3)(2021新编,6分)结合全文内容,探究文章最后一段话的意蕴。
    答案:①作者以近乎宣泄的口吻揭露了当下国人对“废墟美”的无视。(2分)②蕴含着作者对传统文化、历史的感兴,也渗透着现实关怀。(2分)③表达了作者对提升民族文化素养的热切期望。(2分)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章中重要句段的意蕴。文章第六段主要写国内翻新古老建筑的现象,既揭示了现实,也进行了反思,同时还表达了作者的态度、情感。文章的最后一段不但承接上一段内容,而且用圆明园重修的呼声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古建筑大拆大建的事实,表达了作者对部分国人审美水平的批判及提升民族文化素养的期望。
    3.探究作者创作意图
    (4)(2021新编,6分)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
    答案:①作者通过写文艺复兴以后欧洲人对废墟的理解和审美感悟,肯定了废墟具有审美价值。(2分)②作者通过写对国内的一些翻新建筑的见闻,揭示了当前我国社会的“废墟美”意识淡薄的现状,并暗示“废墟美”意识淡薄的本质是国民文化素养低下。(2分)③呼吁社会大众珍惜“废墟”资源,树立“废墟美”的意识。(2分)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文章第二至五段主要描述了欧洲人对废墟的欣赏及废墟美学价值不断提升的历程,字里行间表现了作者对废墟美的肯定和赞许之情;第六段主要写国内对古老建筑——长城的翻新行为,这表明国人欣赏不了废墟之美,揭示了当前我国社会的“废墟美”意识淡薄的现状;作者在第五段还借外国作家和朱光潜先生的观点,进一步肯定了“废墟美”的观点,深刻揭示了“废墟美”意识淡薄的本质是国民文化素养低下。由此也可以得出作者最终的写作目的,即呼吁社会大众珍惜“废墟”资源,树立“废墟美”的意识。
    4.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
    (5)(经典题,5分)本文认为,已成废墟的圆明园遗址不应重修。你是否同意这种意见?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示例一)同意。理由:①圆明园遗址凝结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巨大的力量和辛劳,是人类历史上的宝贵遗产;②残缺的圆明园是一部沉重的活史书,它有力地见证了“国弱受人欺”这个简单的道理,可以促使国人反思、自审,激发国人自尊、自立、自强,增强民族凝聚力;③圆明园尽管残破,却带着岁月的沧桑和残缺美,遗址的保存能引发人们的思古幽情,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共鸣,激发人们对艺术创造的热情;④不惜工本修葺一新,这在某种意义上是缺乏文化素养的表现,是对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观点1分;理由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观点,只要从历史意义、艺术创造和审美意义、现实状况等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示例二)不同意。理由:①圆明园虽然是我国的国耻,但它也是几代皇帝奢侈堆积财宝的一个产物,真实的圆明园究竟奢侈到什么样子?我们这一代人不得而知,重修可以让人们以此为鉴,戒奢戒侈。②重修圆明园可以恢复它昔日的宏伟和辉煌,让当代人及后人目睹中华民族非凡的智慧和劳动成果。③圆明园有“万园之园”之称,是中西合璧的杰出建筑,重修可以让人们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建筑文化。(观点1分;理由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观点,只要从历史意义、艺术创造和审美意义、现实状况等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解答这类题首先要亮明观点,然后从文本中找出支撑观点的充分依据,并加以概括。在寻找依据的时候还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及自己的理解。不同意重修就是认可“废墟美”的观点,因此就从废墟的价值方面,以及缺乏“废墟美”的原因方面寻找依据。同意重修则是肯定重修的作用和意义,作答时可从文本观点的对立面、历史和现实的需要等角度进行分析。此类题答案不唯一,不要求面面俱到,言之成理即可。
    5.发掘文本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6)(2021新编,6分)文章第五段说“这种震撼和共鸣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种震撼和共鸣”的理解。
    答案:①这种震撼和共鸣是艺术家观看废墟后,与废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产生的真实感受。②这种震撼和共鸣源于对年代久远的古建筑中蕴含的前人智慧的钦佩,源于对历史沧桑、见证历史的残缺美的赞叹。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种震撼和共鸣也是存在的。比如广东的古村落,它破旧得率真,残缺得有个性,代表着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残垣断瓦之间体现着一种原始、别样的美,令人陶醉,引发人心灵上的震撼。(结合文本分析出两点给4分,结合生活分析出一点给2分)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作品中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但作答要立足文本,尊重作者,结合文本阐述自己的理解。同时要结合现实生活来谈,但不能漫无边际,信马由缰,所有的观点和实例都要符合题干要求。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水缸里的文学  苏 童
    ①我始终认为,我的文学梦,最初是从一口水缸里萌芽的。
    ②我幼年时期自来水还没有普及,一条街道上的居民共用一个水龙头,因此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储水的水缸,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像一个冰凉的大肚子巨人,也像一个傲慢的家庭成员。记得去水站挑水的大多是我的两个姐姐,她们用两只白铁皮水桶接满水,歪着肩膀把水挑回家,哗哗地倒入缸中,我自然是袖手旁观,看见水缸里的水转眼之间涨起来,清水吞没了褐色的缸壁,我便有一种莫名的亢奋。现在回忆起来,亢奋是因为我有秘密,秘密的核心事关水缸深处的一只河蚌。
    ③请原谅我向大人们重复一遍这个过于天真的故事,故事说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青年在河边捡到一只被人丢弃的河蚌,他怜惜地把它带回家,养在唯一的水缸里。按照童话的讲述规则,那河蚌自然不是一只普通的河蚌,蚌里住着人,是一个仙女!也许是报知遇之恩,仙女每天在青年外出劳作的时候从水缸里跳出来,变成一个能干的女子,给青年做好了饭菜放在桌上,然后回到水缸钻进蚌里去。而那贫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青年,从此丰衣足食,在莫名其妙中摆脱了贫困。
    ④我现在还羞于分析,小时候听大人们说了那么多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为什么独独对那个蚌壳里的仙女的故事那么钟情?如果不是天性中有好逸恶劳的基因,就可能有等待天上掉馅饼的庸众心理。我至今还在怀念打开水缸盖的那些瞬间,缸盖揭开的时候,一个虚妄而热烈的梦想也展开了:我盼望看见河蚌在缸底打开,那个仙女从蚌壳里钻出来,一开始像一颗珍珠那么大,在水缸里上升,上升,渐渐变大,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规仙女的模样了。然后是一个动人而实惠的细节,那仙女直奔我家的八仙桌,简单清扫一下,她开始往来于桌子和水缸之间,从水里搬出一盘盘美味佳肴,一盘鸡,一盘鸭,一盘炒猪肝,还有一大碗酱汁四溢香喷喷的红烧肉!(仙女的菜肴中没有鱼,因为我从小就不爱吃鱼。)
    ⑤很显然,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这样的阅读一方面充满诗意,另一方面充满空虚,无论是诗意还是空虚,都要用时间去体会。我从来没有在我家的水缸里看见童话的再现,去别人家揭别人家的水缸也一样,除了水,都没有蚌壳,更不见仙女。偶尔地我母亲从市场上买回河蚌,准备烧豆腐,我却对河蚌的归宿另有想法,我总是觉得应该把河蚌放到水缸里试验一下,我试过一次,由于河蚌在水里散发的腥味影响水质,试验很快被发现,家里人把河蚌从缸底捞出来扔了,说,水缸里怎么养河蚌?你看看,辛辛苦苦挑来的水,不能喝了,你这孩子,聪明面孔笨肚肠!
    ⑥我童年时仅有的科学幻想都局限于各种飞行器,我渴望阅读,但是身边没有多少适合少年儿童的书,我想吃得好穿得光鲜,但我的家庭只能提供给我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这样的先天不足是我童年生活的基本写照,今天反过来看,恰好也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我们格外好奇。我们家家都有水缸,一只水缸足以让一个孩子的梦想在其中畅游,像一条鱼。孩子眼里的世界与孩子身体一样有待发育,现实是未知的,如同未来一样,刺激想象,刺激智力,我感激那只水缸对我的刺激。
    ⑦我一直相信,所有成人一本正经的艺术创作与童年生活的好奇心可能是互动的。对于普通的成年人来说,好奇心是广袤天空中可有可无的一片云彩,这云彩有时灿烂明亮,有时阴郁发黑,有时则碎若游丝,残存在成年人身上所有的好奇心都变得功利而深奥,有的直接发展为知识和技术。对人事纠缠的好奇心导致了历史哲学等等人文科学,对物的无限好奇导致了无数科学学科和科技发明。而所谓的作家,他们的好奇心都化为了有用或无用的文字,被淘汰,或者被挽留。这是一个与现代文明若即若离的族群,他们阅读,多半是出于对别人的好奇,他们创作,多半是出于对自己的好奇。在好奇心方面,他们扮演的角色最幸运也最蹊跷,似乎同时拥有幸运和不幸,他们的好奇心包罗万象,因为没有实用价值和具体方向而略显模糊,凭借一颗模糊的好奇心,却要对现实世界做出最锋利的解剖和说明,因此这职业有时让我觉得是宿命,是挑战,更是一个奇迹。
    ⑧一个奇迹般的职业是需要奇迹支撑的,我童年时期对奇迹的向往都维系在一只水缸上了,时光流逝,带走了水缸,也带走了一部分奇迹。我从不喜欢过度美化童年的生活,也不愿意坐在回忆的大树上卖弄泛滥的情感,但我绝不忍心抛弃童年时代那水缸的记忆。这么多年来,我其实一直在写作生活中重复那个揭开水缸的动作,谁知道这是等待的动作还是追求的动作呢?从一只水缸看不见人生,却可以看见那只河蚌,从河蚌里看不见钻出蚌壳的仙女,却可以看见奇迹的光芒。
    (取材于苏童的同名散文)
    1.(2018北京,6分)本文题目“水缸里的文学”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寓意:①作者的文学梦,最初是从一口水缸里萌芽的。②水缸激发了作者对于河蚌的想象,凝视水缸是作者阅读和体会世界最早的方式。③水缸是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的象征,却激发了作者的好奇心,为其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④一只水缸能引发作者对生活奇迹的向往,保留了他的好奇心,保留了他奇迹般的创作活力。(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表达效果:①内容上,点明本文的主要内容。②结构上,“水缸”构成本文的线索和文脉,使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③主旨上,把“水缸”作为情感的载体,便于抒情议论。④语言上,把“水缸”和“文学”联系在一起,奇妙的词语组合,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标题的内涵和作用。解答题目寓意时,要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和主题,抓住关键词句,确定文章的中心内容。文章开篇即点明题旨,解释题目。行文中,谈到对水缸的阅读,以及由此引发的绚丽想象,作者的创作得益于水缸给自己童年带来的奇迹之光,那时培养的好奇心为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成为作者后来不断创作的思想源泉。第二问是分析题目的作用,应结合文本,从内容、结构、主旨、语言等几个方面提炼概括。例如,开头“我始终认为,我的文学梦,最初是从一口水缸里萌芽的”;中间“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结尾“从一只水缸看不见人生,却可以看见那只河蚌,从河蚌里看不见钻出蚌壳的仙女,却可以看见奇迹的光芒”,可以据此提炼出题目的线索作用,结构上的前后照应。
    2.(2021新编,6分)结合全文内容,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从一只水缸看不见人生,却可以看见那只河蚌,从河蚌里看不见钻出蚌壳的仙女,却可以看见奇迹的光芒”一句的深层意蕴。
    答案:①水缸象征着贫困的物质生活,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它引发了作者的好奇心,好奇心激发了作者的想象。②由水缸引发的好奇心和对水缸、河蚌的记忆,成为作者文学创作的源泉。③现实无法改变,但对于人生的美好想象和愿望使作者实现了自己的作家梦,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奇迹。(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章重要语句的意蕴。解题时首先要明确句子的字面意思。根据原文内容,理解该句的字面意思:“水缸”是作者童年时期贫困物质生活的象征,贫困的生活让人看不到未来的人生;但贫困却不能阻碍作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想象和向往,作者想象水缸里有河蚌,河蚌中住着能带来富足生活的仙女,给他带来生活的奇迹。根据字面意思,再结合文章标题和主旨分析,挖掘其深层含义:水缸引发了作者的好奇心和想象,激发了作者的创作动力;随着时光的流逝,水缸代表的贫困岁月已经远去,但是那时由水缸激发的好奇心,那段关于水缸、河蚌的记忆,成为作者持续创作的源泉,让作者实现了他的作家梦,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奇迹。
    3.(2018北京,6分)作者说:“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实际上,像这样非书本的“阅读”在生活中多种多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对这类“阅读”的体会。要求:写出具体的“阅读”对象以及获得的体验和感悟。
    答案:(示例)窗前有一棵泡桐,在我的凝视中,会幻化出不同的风度。春天,它是一个养在深闺的少女,千呼万唤始发芽,大门一迈花满枝,一点也没耽搁绽放自己的美丽。夏天,它是一个精力旺盛的小伙子,骄阳下、雨雾中皆显出勃勃生机。秋天,它是一个成熟的妇人,丰满而沉静,枝丫和叶子都显出特有的安详。冬天,它成了返璞归真的老者,疏朗简单。(4分)阅读一棵树,是我特殊的阅读方式,我从中读出了生命丰富的姿态和人生美好的历程。(2分)
    解析:本题考查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审题时,要抓住“非书本的‘阅读’”,即像作者“凝视水缸”一样,确定某一具体物象为“阅读”对象,写出阅读体会。所选对象应是自己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并且能从中感受或挖掘出某种意义,比如树、星空、江河、山等自然之物,又如茶杯、书本、黑板、妈妈的手等蕴含情感的社会之物,写出“体验”和“感悟”,注意要有描写,有议论。
    4.(2021新编,6分)作者说:“但我的家庭只能提供给我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今天反过来看,恰好也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实际上,贫困的物质生活对人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结合本文和你的所见所闻,谈谈你对“贫困的物质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答案:贫困的物质生活对于个人来说有弊亦有利,但整体来说利大于弊。它的弊端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发展,它的利端是激发斗志,启发思考,引人奋进。(2分)正如作者所说“反过来看,恰好也是一种特别的恩赐”。象征贫困物质生活的水缸,激发了作者的好奇心,引发了作者的思考和联想,启发了他的创造性思维,成就了他的文学创作梦,并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奇迹。(2分)世界球王贝利喜得贵子时,有记者贺道:“看他长得多壮实,今后他一定会成为像你一样了不起的体育明星。”贝利听了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他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绝不会有我这样的成就。因为他现在就很富有,缺乏先天竞争意识,而我小时候家里非常贫穷。”此外,美学大师朱光潜有句名言:“有钱难买幼时贫。”生活中,贫困催人奋进的例子举不胜举。我们要正确对待贫困的物质生活,从中获取正能量。(2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解答此类题,可以用“观点+事例”法,即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根据题干中“结合本文”的要求,概括出本文中的相关内容;再根据题干中“所见所闻”的要求,引用名人事例、名言来论述。最后,回扣观点,总结收尾。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瓦浪如海  肖复兴
    老北京四合院的房顶铺的都是鱼鳞瓦。灰色,一片灰色的瓦,紧挨着一片灰色的瓦,连接成一片浩瀚的灰色,铺铺展展,犹如云雾天里翻涌的海浪一样,一波又一波,直涌到天边。
    这种由鱼鳞瓦组成的灰色,和故宫里那一片碧瓦琉璃,做着色彩鲜明的对比。虽不如碧瓦琉璃那般炫目,那般高高在上,但满城沉沉的灰色,低矮着,沉默着,无语沧桑,力量沉稳。它似秤砣一般压住了北京城,铁锚一样将整座城市稳定在蓝天白云之下。在北京胡同长大的建筑师张永和先生,对这样的鱼鳞瓦太熟悉不过,他说:“我成长于一个拥有低矮地平线的城市中。从空中俯瞰,你只能看到单层砖屋顶上灰色的瓦浪向天际展开,打破这波浪的是院中洋溢着的绿色树木以及城中辉煌的金色。”而只有向天际展开的灰色瓦浪,才会让那些绿色的树木和城中辉煌的金色拥有力量;只有在这样一片灰色的瓦浪中,那些绿色的树木和城中辉煌的金色才会显示出自己的力量。
    20世纪50年代,北京的天际线很低,不用站在景山上面,就是站在我家的房顶上,从脚下到天边,一览无余,基本上是被这些起伏的鱼鳞瓦顶所勾勒。那时候成片成片的四合院占据了北京城的空间。这一片如海的瓦浪,它所显示出的色彩和力量,是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都没有的。
    那时候,四合院平房没有如今楼房的阳台或露台,鱼鳞状的灰瓦顶,就是各家的阳台和露台,晒的萝卜干、茄子干或白薯干,都会扔在那上面;五月端午节,艾蒿和蒲剑插在门上之后,也要扔到房顶,图个吉利;谁家刚生小孩子,老人讲究要用葱打小孩子的屁股,取“葱”的谐音,说是打打聪明,打完之后,还要把葱扔到房顶,这到底是什么讲究,我就弄不明白了。
    那时候对于我们许多孩子而言,鱼鳞瓦的灰色房顶,就是我们的乐园。老北京有句俗话,叫作“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说的就是我们这样的小孩子,淘得要命,动不动就跑到房顶上揭瓦玩儿,那是司空见惯的儿童游戏。鱼鳞瓦,真的很结实,任我们成天踩在上面那么疯跑,就是一点儿也不坏。单个儿看,每片瓦都不厚,一踩会裂,甚至碎,但一片片的瓦铺在一起,铺成一面坡的房顶,就那么结实。它们是一片瓦压在一片瓦的上面,中间并没有什么泥粘连,像一只小手和另一只小手握在一起,可以有那么大的力量,也真是怪事,常让那时的我好奇而百思不解。
    十几年前,听说老院要拆,我特意回去看看,路过长巷上头条,看见那里已经拆光大半条胡同了。一辆外地来的汽车车厢里,装满从房顶上卸下来的鱼鳞瓦。那些鱼鳞瓦,一层层,整整齐齐地码在车上,和铺铺展展在屋顶上的景象完全不一样了,尽管也呈鱼鳞状,却像是案板上待宰的一条条鱼,没有了生气,更没有瓦浪如海,翻涌向天际展开的气势了。
    我望着这满满一车的鱼鳞瓦,它们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雨雪风霜,还是那样的结实,那样的好看。又有谁知道,那些鱼鳞瓦上,曾经上演过童年那么多的游戏和游戏带给我们的欢乐呢?还曾经有过比我们的游戏和欢乐更多更沧桑的故事呢?
    要说它带给我们最大的乐,一是秋天摘枣,一是国庆节看礼花。那时,院子里是三棵清朝就有的枣树,我们可以轻松地从房顶攀上枣树的树梢,摘到顶端最红的枣儿吃,也可以站在树梢儿上,拼命地摇树枝,让那枣纷纷如红雨落下,噼噼啪啪砸在房顶的瓦上,溅落在院子里。比我们小的小不点儿,爬不上树,就在地上头碰头地捡枣,大呼小叫,可真的成了我们孩子的节日。
    打完了枣,下一个节目就是迎接国庆。国庆节的傍晚,扒拉完两口饭,我们会溜出家门,早早地爬上房顶,占领有利地形,等待礼花腾空。由于那时没有那么多的高楼,一眼就能看到晚霞中的西山脚下。前门楼子和天安门广场都是看得真真的,仿佛就在眼前,连放礼花的大炮都看得很清楚。我们坐在鱼鳞瓦上,心里充满期待,也有些焦急。随着礼花腾空会有好多白色的小降落伞。降落伞飘来的那一刻,我们会立刻大叫着,一下子都跳了起来,伸出早已经准备好的妈妈晾衣服的竹竿,争先恐后去够那些小小的降落伞。有一次,就让我够着了一个,还挺大的个儿,成为我拿到学校显摆的战利品。
    一直到十几年前,重返我们的老院,又看到童年时爬过的房顶,踩过的鱼鳞瓦,才忽然发现和它们这么久没有相见了,也才发现瓦间长着一簇簇的狗尾巴草,稀疏零落,枯黄枯黄的,像是年纪衰老的鱼鳞瓦长出苍老的胡须,心里不禁一动,有些感喟。其实,这种狗尾巴草一直都是这样长在瓦缝之间,一年又一年,它们的生命力和鱼鳞瓦一样的顽强而持久。
    去年的秋天,我路过草厂胡同一带,那里的几条胡同已经被打理一新,地面重新铺设青砖,四合院重新改造。有老房子的房顶被改造成露台。顺着山墙新搭建的梯子,爬到房顶,楼房遮挡得远处看不到了,但附近胡同四合院房顶的鱼鳞瓦,还能看得很清楚,尽管已经没有了张永和先生说的“灰色的瓦浪向天际展开”的景象,却还是让我感到亲切,仿佛又见到童年时候的伙伴。真的,这和看惯各式各样的楼顶,哪怕是青岛那样漂亮的红色楼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这种灰色的鱼鳞瓦,才能带给我老北京实实在在的感觉,是一种家的感觉。
    我还看见眼前不远处屋顶上鱼鳞瓦之间长出的狗尾巴草,迎着瑟瑟秋风,摇曳着枯黄的颜色,和鱼鳞瓦的灰色,吟唱着二重唱。
    (取材于肖复兴的同名散文)
    1.(2019北京海淀一模,3分)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开篇将四合院鱼鳞瓦与故宫琉璃瓦的色彩进行对比,目的在于突出灰色瓦浪的力量。
    B.作者重返老院,触景生情,童年时代的快乐时光如今已美好不再,凄凉悲痛之情油然而生。
    C.文中鱼鳞瓦上的狗尾巴草生命力顽强而持久,其枯黄稀疏的姿态表现出四合院的沧桑。
    D.本文语言朴素自然又不乏生动形象,细腻的文笔蕴含浓郁的生活气息,令人回味无穷。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A项,第二段将四合院的鱼鳞瓦与故宫的琉璃瓦进行对比,相比琉璃瓦的炫目,鱼鳞瓦更像是翻涌的海浪,其中“力量沉稳”“似秤砣一般”“铁锚一样”都描写了鱼鳞瓦的沉稳、沧桑,突出了鱼鳞瓦极富力量的特点,A项正确。B项,第十段写作者回到老院看到“童年时爬过的房顶、踩过的鱼鳞瓦”和“一簇簇的狗尾巴草”,把狗尾巴草比作“年纪衰老的鱼鳞瓦长出苍老的胡须”,“狗尾巴草一直都是这样长在瓦缝之间,一年又一年,它们的生命力和鱼鳞瓦一样的顽强而持久”表现了鱼鳞瓦顽强和持久的韧性,表达了作者对鱼鳞瓦的偏爱,以及对时光流逝和沧桑变化的感叹,有些许“凄凉”之情,但并无“痛苦”之感,选项表述言过其实,对作者情感表述有误,曲解了作者原意,B项错误。C项,第十段写狗尾巴草“稀疏零落,枯黄枯黄的,像是年纪衰老的鱼鳞瓦长出苍老的胡须……一年又一年,它们的生命力和鱼鳞瓦一样的顽强而持久”,借狗尾巴草说明四合院的沧桑,生命力顽强,C项正确。D项,文章第四段描绘老北京人简单朴素的生活,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文章第八、九段写作者在鱼鳞瓦上的童年游戏——秋天摘枣、国庆看礼花,这两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在房顶的快乐回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D项正确。故答案为B项。
    2.(2019北京海淀一模,6分)文章题目“瓦浪如海”,意丰而情深。综观全文,请解说其丰富的寓意。
    答案:老北京四合院屋顶的鱼鳞瓦连片成海,气势磅礴。(1分)灰色的鱼鳞瓦朴素低调,显示出沉稳的力量,富有历史沧桑感。(1分)鱼鳞瓦下四合院里普通人的生活简单质朴,自在随意,快乐自足。(2分)作者对四合院的生活无限眷恋,对“瓦浪如海”消逝的伤感无奈。(2分)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章标题的意蕴。“瓦浪”本意是形容瓦的数量特别多,像海浪一样有气势;第二段中写鱼鳞瓦呈灰色,与故宫里炫目的碧瓦琉璃不同,有一种低调沉稳、有力量的沧桑感;紧接着描写了20世纪50年代四合院的鱼鳞瓦下,大人们日常生活的惬意自在与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简单,展现了四合院里人们朴素自然的生活状态;作者听说老院要拆,特意回去看看,说明作者对四合院生活的怀念;拆胡同时,作者看见汽车车厢里装满了从房顶卸下来的鱼鳞瓦,这些瓦虽然也呈鱼鳞状摆放,却再也没有“瓦浪如海”的气势了,因此作者为逝去的“瓦浪如海”感到无奈。
    3.(2019北京海淀一模,6分)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许多事物与文中的老四合院同样面临着“被拆掉”或“被重新改造”的命运,请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类现象的认识。
    答案:(示例一)我认为为了现代化的发展而拆改具有丰厚文化内涵的事物的做法是不对的。老北京四合院被拆后,北京失去了充满京味儿的百姓文化;古城楼被拆后,老北京失去了古都的威严;湘西吊脚楼被拆后,湘西失去了一份山水间的人文灵气。所以,为了满足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而破坏城市中蕴含历史文化底蕴的事物的做法是错误的。
    (示例二)我认为这类现象是大势所趋,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像四合院一样的老旧且过时的古迹必然被淘汰,如破旧的胡同、城墙等。拆掉那些破损无用的古迹,让现代化发展的脚步轻装前进,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而对于那些能够传承历史文化的古迹,我们应加以修缮保护,使其真正为传承历史和文化服务。(观点明确1分,举例恰当1分,分析合理3分,语言表达1分)
    解析:本题考查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解答此类题可以采用“观点+事例+分析”的结构,即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根据题干中“联系现实”的要求举例说明,进行适当分析。答题时,要抓住“许多事物与文中的老四合院同样面临着‘被拆掉’或‘被重新改造’的命运”进行举例分析,最好举文本以外的例子,如名人故居、角楼、寺庙等有形之物,并进行简单分析。谈认识时,可以用辩证的眼光从利弊两方面谈,也可以只就一个方面表明观点。同时注意语言表达要简明、顺畅,能自圆其说。

    散文阅读巩固练(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哲人的爱
    秦牧
    好几年前,我读过一则消息:青岛医学院教授沈福彭,1982年2月因病去世,他生前殚精竭虑,尽瘁教学,亲嘱死后将遗体献给医学教育事业,五脏作局部解剖教学用,骨骼制成标本,供示教用,用遗体“再站一班岗”。这则消息使我大受震撼,掩卷沉思,神驰黄海之滨。一个彻底唯物主义者的献身精神,一个哲人对群体无私的爱,尽在不言之中了。
    继沈福彭教授之后,北京医科大学前任校长胡傅揆教授也在生前自愿地把遗体献给学校作为骨骼标本。这两位医学教授的事迹先后辉映。据我所知,遗嘱利他,造福群众的事虽有不少,但是遗嘱指定把自己的遗体制作骨骼标本供教学用的事我极少听到。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舍己为群,献身祖国的坚强意志和崇高风格,从这样的实例中也可以想见一二了。
    1987年底,我突然接到青岛医学院一封来信,那是院长办公室工作人员寄来的。里面除了信件外,还有一张骨骼图片,那就是沈教授遗留下来的骨骼标本了。信里有这样的话:“他去世后,由他的学生将骨骼制成骨架,陈放在青岛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的标本室里(外有玻璃罩),人们每过此室,都以十分崇敬的心情,瞻仰骨架。”信末这样说:“秦老……你能否为我院沈教授写几句话,如蒙赐字,我们将把它刻在玻璃罩上……”我端详着那张骨架图片,百感纷纭。这具骷髅给予我的不是忧惧、哀伤,而是亲切、鼓舞。我把图片放在写字台的玻璃板下,早晚工作时经常瞧它几眼,我觉得它对我的灵魂有净化的作用,犹如明矾之可以净水一样。我的写字台的玻璃板下,没有任何绮年玉貌,皓齿明目的明星歌星的照片,却有这么一张照片。这并不是因为我已经是老头子了,即使我是个风华正茂的青年人,我也会这样。面对这张照片,崇敬、可亲的感情驱除了一切渺不足道的杂念。
    这副骨架图片仿佛给了我一道无声的命令,我决意写那将被刻在玻璃罩上的几十个字。
    平素写些小文章我是不起草稿的。但是为了写这几十个字,我却决定夜里到附近僻静的街道上长时间漫步,思索、酝酿。我想起了一位文豪类似这样意思的话:“当你把笔插进墨水瓶里的时候,如果不是蘸着自己的血来写的话,那就不要动笔。”
    那夜月色溶溶,柠檬桉雪白的树干显得十分高洁。月光透过凤凰木,洒落了一地斑驳的光点。长街寂寂,阒无一人,我来回踱步,一次、一次又一次。那具骷髅在我眼前冉冉腾起,我的想象使他还原为血肉之躯:他埋头在灯下研读,他屹立在讲坛上讲学,他以深邃的眼光凝视人群,毅然写下献出骨骼遗嘱的情景,历历如在目前。我虽不是教徒,却涌起一种教徒似的心情,渴望能够有个和神圣的魂魄对话的机会。
    我知道这位教授生前曾经受过政治上不公正的待遇,然而,“风暴压不断雄鹰的翅膀。”“异端待我,国土报之。”
    有人死了,还要造地宫,造金字塔,棺上要加内椁外椁,坟上还要盖巍峨建筑,死者仿佛撑开了棺盖,伸出手来喊道:“再给我东西!”有人死时,临终还拼尽力气,讲出这么一句话:“我想再奉献!”掠夺者和奉献者之间的距离,该是多么遥远!
    那夜我在街上盘桓了很久,回家后对着骨架图片,铺开稿纸,写了一张又撕了一张,最后,拼尽我的心力,终于写出了这么几十个字的《献辞》:
    他生前叮嘱献出遗骸,
    指定骨架标本在这儿陈摆。
    玻璃橱里是他特殊的坟,
    玻璃橱外是他浩瀚的爱!
    一纸遗嘱直如震世春雷,
    一宗心愿想见哲人气概。
    让我们脚步轻轻走进大厅,
    伫立丰碑前默默礼拜!
    (本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在我的写字台玻璃板下压着的不是明星照片而是骨骼图片,因为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所以面对骨骼图片,只感到亲切、鼓舞,而不是忧惧、哀伤。
    B.文章第六自然段的环境描写,设置了一个特定的情境,巧妙地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心境,也对文中主要人物形象起了烘托的作用。
    C.“当你把笔插进墨水瓶里的时候,如果不是蘸着自己的血来写的话,那就不要动笔。”这句话为后面作者用心写作《献辞》起了铺垫作用。
    D.文章第八自然段既运用了对比,也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即以掠夺者的贪得无厌来反衬沈福彭教授等奉献者的大公无私。
    2.对《献辞》中的“玻璃橱里是他特殊的坟,玻璃橱外是他浩瀚的爱”进行赏析。(6分)
    3.文章标题是《哲人的爱》,沈福彭是医学教授,如果把题目换成《教授的爱》,是否更好?请作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好的故事
    鲁 迅
    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的,早熏得灯罩很昏暗,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
    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捏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踝上。
    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象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了。
    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我就要凝视他们……
    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
    【注】 ①山阴道指绍兴县城西南,偏门出城,经鉴湖、娄宫而到兰事一带风景优美的地方。《世说新语·言语》里说: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②伽蓝,梵语“僧伽蓝摩”的略称,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后泛指寺庙。③一丈红即蜀葵,茎高六七尺,六月开花,形大,有红、紫、白、黄等颜色。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一九二五年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军阀混战,社会一片黑暗。第一段写灯火渐小,“石油”把灯罩熏得很昏暗,四周鞭爆繁响,烟雾弥漫,正是当时社会现实的象征。
    B.第五段写澄碧清新的江南水乡,百花竞放的山野风光,勤劳朴实的农夫村妇,以及萍藻游鱼等,是实写少年时在故乡绍兴所见之景,也是“好的故事”
    C.“好的故事”美丽,优雅,有趣,呈现出一种非常美好而又明快的美学意境,明快愉悦是它的感情基调。
    D.作者在极短的篇幅中,从多个角度,来展开那种超现实的想象。文章中视觉形象的奇特和丰富令人惊异。
    5.文章中写了哪些“好的故事”?结合全文,说明“好的故事”的含义。(6分)
    6.文章开头描写了“昏沉的夜”,结尾又写到“昏暗的灯光”,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它们的作用。(6分)


    参考答案
    1. A【解析】 A项,“因为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所以面对骨骼图片,只感到亲切、鼓舞,而不是忧惧、哀伤”错误,只感到亲切、鼓舞是因为我被沈福彭教授的精神所感染。
    2.【答案】 (1)对比强烈,一“里”一“外”,彰显了沈福彭教授无私而崇高的爱。(2)语言准确凝练、高度概括。“特殊的坟”道出了沈教授对生命独特的理解与诠释;“浩瀚的爱”表达了他“哲人”般非同寻常的大爱。(3)浓重的情感抒发。作者被沈教授崇高的人格力量所感染,于是饱含深情地写下这两句。“蘸血”之情,情透纸背,崇敬之情跃然纸上。
    【解析】 重点考核赏析句子,答题时注意明确句子的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玻璃橱里是他特殊的坟,玻璃橱外是他浩瀚的爱”语言极其凝练,高度概括了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如“特殊的坟”“浩瀚的爱”显示出的是非同一般的大爱情怀和内心感受,这一句话饱含深情,充满着崇高而深沉的情意。
    3.【答案】 不好。哲人是指智慧卓越的人。在文中主要是指以沈福彭教授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有着舍己为群,献身祖国的坚强意志和崇高风格,他们的爱国表现为国为民心甘情愿献出自己所有的一切。他们的行为能净化普通人的灵魂,以《哲人的爱》为题,使文章主题更鲜明,立意更深刻,含义更丰富,更能表达作者的敬仰之情,如果用《教授的爱》显得普通,难以表现出教授的无私奉献、超凡脱俗的情怀。
    【解析】 探究的对象是文章的标题,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结合文章的情节和主旨阐明原因,如“哲人的爱”更好可以从标题很好体现出这种高贵的人格力量,极其鲜明展现出沈教授那种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和坚毅无私的人生气质等角度分析;如果用《教授的爱》则不会突出这种意味,考生可据此分析。
    4.C【解析】 “好的故事”呈现出的感情基调不是明快、愉悦,而是想象中的明快、愉悦与现实中的苦闷、痛苦交织。
    5【答案】 “好的故事”有回忆:“山阴道上”所见的情景,两岸的野花、树木,农夫村妇,水中萍藻等;朦胧中幻想的“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水中的青天的底子,河边的枯柳和红花,茅屋,狗,塔,村女,云等。“好的故事”的含义:指绮丽优美的环境、勤劳淳朴的乡民及宁静祥和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眷恋与追求。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列举、整理文中出现的“好的故事”,然后据此理解其含义。从第四段可知,文中“好的故事”就是指“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和回忆,这些集中体现在文中的第五到第七段。由第五段“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和第六段“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可以确信这些故事包括“我”的回忆和“我”朦胧中的所见两个方面,根据文中内容进行整合即可。在分析“好的故事”的含义时,注意明确回忆中的好的风景构成了优美的生活环境,而美的人和美的事构成作者想象中的美好宁静的乡村生活,这集中体现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6.【答案】 (1)影射社会现实。灯光昏暗,夜色昏沉,既是当时作者书房的环境特征,也是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影射。(2)渲染沉闷氛围。昏暗的灯光与夜色,渲染出窒息、沉闷的氛围,体现出作者当时的苦闷。(3)与“好的故事”形成对比。书房的昏暗沉闷,与梦境中美丽的风光、和平宁静的生活形成对比,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4)为下文做铺垫。写书房的昏暗沉闷,影射黑暗现实,为下文写“好的故事”做铺垫。
    【解析】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内容上,借灯光昏暗、夜色昏沉等暗淡的色调写出了夜的沉闷,让人压抑、窒息,渲染出沉闷的氛围,有利于表现作者的苦闷。从深层含义看,此处不单指自然环境,还喻指社会环境的黑暗沉闷。结构上,开头的沉闷环境,为下文写美的人和事作铺垫,而首尾都强调环境的昏暗沉闷,与文中作者的美好回忆和对美的人、事的想象对比鲜明,明暗色调中凸显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散文阅读巩固练(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唐诗几男子(节选)
    余秋雨
    生为中国人,一辈子要承受数不尽的苦恼、愤怒和无聊。但是,有几个因素使我不忍离开,甚至愿意下辈子还投生中国。
    其中一个,就是唐诗。
    这种说法可能得不到太多认同。不少朋友会说:“到了国外仍然可以读唐诗啊,而且,别的国家也有很多好诗!”
    因此,我必须对这件事情多说几句。
    我心中的唐诗,是一种整体存在。存在于羌笛孤城里,存在于黄河白云间,存在于空山新雨后,存在于浔阳秋瑟中。只要粗通文墨的中国人一见相关的环境,就会立即释放出潜藏在心中的意象,把眼前的一切卷入诗境。
    心中的意象是从很小的时候就潜藏下来的。也许是父母吟诵,也许是老师领读,反正是前辈教言中最美丽的一种。父母和老师只要以唐诗相授,也会自然地消除辈分界限,神情超逸地与晚辈一起走进天性天籁。
    于是,唐诗对中国人而言,是一种全方位的美学唤醒: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而且,这种唤醒全然不是出于抽象概念,而是出于感性形象,出于具体细节。这种形象和细节经过时间的筛选,已成为一个庞大民族的集体敏感、通用话语。
    有时在异国他乡也能见到类似于“月落乌啼”、“独钓寒江”那样的情景,让我们产生联想,但是,那种依附于整体审美文化的神秘和诗境,却不存在。这就像在远方发现一所很像自己老家的小屋,或一位酷似自已祖母的老人,虽有一时的喜悦,但略加端详却深感失落。失落了什么?失落了与生命紧紧相连的全部呼应关系,失落了使自己成为自己的那份真实。
    当然,无可替代并不等于美。但唐诗确实是一种大美,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一读,都能把心灵提升到清醇而又高迈的境界。回头一想,这种清醇、高迈本来就属于自己,或属于祖先秘传,只不过平时被大量琐事掩埋着。唐诗如玉杵叩扉,叮叮当当,嗡翁喤喤,一下子把心扉打开了,让我们看到一个非常美好的自己。
    这个自己,看似稀松平常,居然也能按照遥远的文字指引,完成最豪放的想象,最幽深的思念,最入微的观察,最精细的倾听,最仁爱的同情,最洒脱的超越。
    这个自己,看似俗务缠身,居然也能与高山共俯仰,与白云同翻卷,与沧海齐阴晴。
    这个自己,看似学历不高,居然也能跟上那么优雅的节奏,那么铿锵的音韵,那么华贵的文辞。
    这样一个自己,不管在任何地方都会是稀有的,但由于唐诗,在中国却成了非常普及的常态存在。
    正是这个原因,我才说,怎么也舍不得离开产生唐诗的土地,甚至愿意下辈子还投生中国。
    我也算是一个走遍世界的人了,对国际间的文化信息并不陌生,当然知道处处有诗意,不会在这个问题上陷入狭隘民族主义的泥坑。但是正因为看得多了,我也有理由作出一个公平的判断:就像中国人在宗教音乐和现代舞蹈上远远比不上世界上有些民族一样,而唐诗,则是人类在古典诗歌领域的巍峨巅峰,很难找到可以与它比肩的对象。
    1.下面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在开篇即以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不快反衬自己对唐诗的喜爱,最终得出投生中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是产生唐诗的土地的结论。
    B.在作者看来,唐诗已经不仅仅只是文学,它与看到的山山水水,父母老师的相授等等已经结为一个整体,读唐诗能够唤醒记忆中的细节和形象。
    C.文章运用对比手法认为异国他乡也能见到类似于唐诗中的美景,但略加端详却深感失落,这是因为更容易唤起人的思乡之情。
    D.作者立足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文化信息,经过比较得出结论:唐诗是全人类的,它是古典诗歌的巅峰,很难有对象和它相媲美。
    2.结合全文,说明唐诗对中国人产生的意义。(5分)
    3.余秋雨散文善于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技巧。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古镇陶心
    杨安鸿
    路过铜川王益区时,听说附近有个村落因“陶炉陈列”得名,且是耀州窑唯一尚在制瓷的旧址。耀州瓷曾伴随驼铃走向世界,不看看,我觉得是一种遗憾。站在塬顶远眺,入镇一条小路,忽下忽上、忽左忽右,路一边住人家,路那一边,平平的房顶,高高的烟囱。窑上叠窑,人家上有人家,是古镇建筑的风格和特色。当时叫我极惊诧的,却是古镇的颜色。
    夏日的陈炉,不缺郁郁蓊蓊的绿色。可我感觉,有红地毯铺在地上,有红绸缎舞在塬上,有红灯笼挂在眼前,甚至有審火蔓延脚边。这里砌窑的红砖,长、宽、高都比别处要大,这让身体结实、祖业厚实、人心笃实的愿景,更加显眼更加强烈。然而,加重和放大红色的,却是肥嘟嘟,像极了腰鼓、水桶的一种物件。懂行人说,那叫匣钵。有人家用它砌成四面院墙,圆鼓鼓叠加红彤彤,宛若好客的笑脸四处绽放。也有人家用来装饰了门楣和窗棂,小日子看着热乎乎、暖烘烘的。最多见的,是填上泥土作了花盆,里面的红辣椒、绿蒜苗迫不及待要调剂人们生活似的疯长。
    瓷器抟泥成型,转轮就制,亦如幼苗破土。宿命的陶冶和烈火的考验面前,是匣钵父兄样将瓷器揽进怀里,悉心庇护,同甘共苦,成全一种温润如玉的质,成就一份流光溢彩的美,也成长了一抹引人注目的赤子朱色。红,是烈火真金的红,是磊落胸怀的红,是劳苦功高的红,也是鞠躬尽瘁的红。我为匣钵在陈炉的当红肃然起敬。我感动陈炉人知恩图报、不离不弃的善良。
    有一院落,祖孙二人在家,奶奶在窑洞前摘韭菜,八九岁的孙子趴在炕上,面前摆了书本,眼睛瞅着电视。三个游客屋里屋外一番参观,提出要为老人照相。也许,对生活的满足无需额外形式的展示,也许,孙子刚放下书包等着吃饭呢,老人笑而不语,连连摆手。他们诚恳又急切,说都是美术学院的老师,感慨黄土文化的厚重,想把典雅烂漫的陶瓷艺术、质朴纯真的窑洞文化,也想把好客热情的陈炉人一并摄录下来,带给学生……我敢肯定,绝不是这番话,而是他们面上的神色,让她放下手上的菜,忙着整理毫不凌乱的头发。谁知,孙子隔墙能看见一样,大声提醒“我饿得很,你快做饭嘛”。这一幕令我想起,有一次到一处名胜旅游,朋友的茶水喝干了,找景区的商店续杯开水,连着被几家拒绝,遂感叹人心不古。我当时倒理解店主们的为难,现在也理解这率真的小家伙:每天面对无数的人,每个请求都不加拒绝的话,举手之劳也是浩繁的工程。足足有十来分钟,老人像个群众演员,拘谨而听从指挥,孙子则用高一声低一声“别照了”“快做饭”的叫唤,表达要回到正常生活轨道的期盼。我不知道,日后这些美术老师会不会告诉自己的学生,当时伴随快门欢快响起的,还有一遍一遍轻言细语的安慰,有一声一声脚在炕头不断制造的“炕意”。同学们!包括了画面之外的声音与互动,才是这一帧民俗图画的完整内容。
    陈炉几乎家家烧瓷器售瓷器,却少见拼命推销和围堵兜售,店主似乎都有更重要的事做。我准备新买一把茶壶,掌柜的蹲在街边,举着护眼面罩,电焊一扇橱窗。我挑选好,他报完价扭头接着干。我是习惯讨价还价的,他再不回头,瓮声瓮气传出一句“我没多要你的”。我们吃饭的隔壁,是同一老板娘经营的瓷器门面。吃饭的人多,隔壁很难照顾,有人问价,她斜身从侧门扫一眼,有人还价,她大喊“没有多要你的”,然后,咯咯直笑,仿佛对还不成价表达歉意。不专门看管,多是盈手可握的玩意儿,不怕顺手牵羊?她像听说不可思议的一件事,“那怎么可能”,咯咯又笑。
    镇上有家供游客体验做陶的陶吧。一个小女孩在拉坯轮前体验。随着木轮的旋转,泥胎在手中帽子样长高。手随泥走,泥随手变,每个变化都引起小姑娘一声尖叫。小姑娘不时地停下,满是泥的小手背在身后,嘴吸吮着妈妈手里的饮料。她旁边的那个五十多岁的工人,却一下也没有停止手上的动作,浇水,翻搅,再稀释,再翻搅,瞅时机,将泥送到小姑娘手边。汗水打湿的鬓角和胳膊,随着动作闪闪发亮……最后,工人将小姑娘的“作品”用微波炉加热定型,以便小姑娘带回家去。这样真好!共同的劳动成果被凝聚固定了,汗水和热情有了见证的载体。我想,会不会有那么一天,在家中某个地方,这件稚嫩的作品,突然闯入她的眼帘,小姑娘,或者,已经长成大姑娘的她,一下回忆起这个夏天,回忆起古镇陈炉的这一幕,意识到,留在“作品”里的,其实是古镇人的陶心啊。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描写了陈炉古镇的颜色,用笔细腻,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B.作者采用插叙手法,讲述了一景区的几家商店都拒绝为游客续杯开水的事件,表现了对小孩“炕意”的理解。
    C.作者善于以小见大来表达情感,比如通过老奶奶答应游客照相一件生活小事,表达了对质朴人情的赞美之情。
    D.作者写掌柜专注电焊,瓮声瓮气对待买瓷器的顾客这一情节,委婉地指出古镇也有些需要改进之处。
    5.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古镇的红色”,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
    6.结合全文,概括说明古镇人的“陶心”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参考答案
    1.C【解析】 本文并无对比手法,且在异国他乡看到类似于唐诗中的美景,产生失落的主要原因是依附于整体审美文化的神秘诗境不存在了,失去了与生命紧紧相连的全部呼应关系。
    2.【答案】 (1)作为一种整体存在,它是中国人的精神依托,可以全方位的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
    (2)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它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能把心灵提升到清醇而又高迈的境界。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审清题干,问的是“唐诗对中国人产生的意义”;其次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找出有关唐诗对中国人产生意义的的句子,如”我心中的唐诗,是一种整体存在”“唐诗对中国人而言,是一种全方位的美学唤醒: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无可替代并不等于美。但唐诗确实是一种大美,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一读,都能把心灵提升到清醇而又高迈的境界”等;最后把这些句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即可。
    3.【答案】 (1)巧引诗句说唐诗。独钓寒江、黄河白云间、空山新雨后、浔阳秋瑟、月落乌啼、羌笛孤城等诗句的灵活引用,有画面感而不显得堆砌。
    (2)巧比妙喻。把唐诗比作“玉杵叩扉”,有形有声;把在异乡看到美景比作“在远方发现一所很像自己老家的小屋,或一位酷似自己祖母的老人”,形象生动地表现那种惊喜之后的失落。
    (3)“这个自己”三段排比,铺陈凡夫俗子读唐诗的体验和提升,内容厚实,饱含激情。
    【解析】 题干要求分析的是文章所运用的表达技巧。通读全文不难发现,本文运用的表达技巧主要有三种:一是化用诗句,如“存在于羌笛孤城里,存在于黄河白云间,存在于空山新雨后,存在于浔阳秋瑟中”中的“羌笛孤城”“黄河白云间”“空山新雨后”“浔阳秋瑟”,“有时在异国他乡也能见到类似于“月落乌啼”独钓寒江”那样的情景”中的“月落乌啼”“独钓寒江”;二是巧用比喻,如“有时在异国他乡……这就像在远方发现一所很像自己老家的小屋……深感失落”“唐诗如玉杵叩扉……让我们看到一个非常美好的自己”;三是巧用排比,如“这个自己,看似稀松平常……这个自己,看似俗务缠身……这个自己,看似学历不高……”。据此结合语句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可,如使用排比手法使文章内容厚实,饱含激情。
    4.D【解析】 “掌柜专注电焊,瓮声瓮气对待买瓷器的顾客”表现的是古镇“少见拼命推销和围堵兜售”现象。
    5.【答案】 (1)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古镇的红色洋溢着热情与欢快,古镇的人们就生活在这种氛围中。(2)揭示陈炉的社会环境。陈炉的红色表现在窑砖和匣钵上,这揭示了“制瓷”的社会环境,为后文提供了叙事背景。(3)烘托了人物形象。古镇的红透着喜气,烘托出古镇人的热情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解析】 明确描写古镇的红色的信息区间,“有红地毯铺在地上,有红绸缎舞在塬上,有红灯笼挂在眼前,甚至有審火蔓延脚边。这里砌窑的红砖,长、宽、高都比别处要大”,明确其在文章的位置——开头,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另外交代了故事的背景,还可以从刻画人物形象的角度进行解读。
    6.【答案】 (1)古镇人对匣钵的知恩图报、不离不弃。(2)古镇人对生活的美好愿景:希望身体结实、祖业厚实、人心笃实;希望生活红红火火。(3)古镇人对待游客的质朴善良,如听从游客指挥的老奶奶,“没有多要你的”的店主。(4)古镇人对工作的认真不敷衍:如陶吧中不停劳作的工人。
    【解析】 抓住关键句“我感动陈炉人知恩图报、不离不弃的善良”,概括为知恩图报。抓住关键句“这让身体结实、祖业厚实、人心笃实的愿景,更加显眼更加强烈”,概括出愿景美好。文中多次出现“我没多要你的”,概括为质朴善良。抓住关键句“她旁边的那个五十多岁的工人,却一下也没有停止手上的动作,浇水,翻搅,再稀释,再翻搅,瞅时机,将泥送到小姑娘手边”中关键词“没有停止”,概括出认真负责。

    相关试卷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巩固练习考点35 探究小说标题意蕴(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巩固练习考点35 探究小说标题意蕴(含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探究标题意蕴,探究标题设置合理性,请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巩固练习考点34 探究小说的主旨意蕴(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巩固练习考点34 探究小说的主旨意蕴(含解析),共36页。

    (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57作文的语言(含详解): 这是一份(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57作文的语言(含详解),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巧施粉黛,词语靓丽,参差错落,句式灵活,形象富丽,善用修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48散文的意蕴探究和综合训练(含详解)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