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西藏林芝二高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期中)语文(汉文班)试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西藏林芝二高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期中)语文(汉文班)试题含答案01
    2020西藏林芝二高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期中)语文(汉文班)试题含答案02
    2020西藏林芝二高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期中)语文(汉文班)试题含答案03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西藏林芝二高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期中)语文(汉文班)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西藏林芝二高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期中)语文(汉文班)试题含答案

    林芝市二高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一学段考试 高二年级汉文班语文试卷 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出题人: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需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讲清楚,让世界知道中华文化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回顾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先秦时期的春秋战国无疑是中华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正是这一时期的众多杰出思想家,提出了中华文化的若干基本主张。老子的《道德经》讲,“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最终形成“为而不争”的主张。这样的主张把个人和他人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反映了在中华文明形成早期我们的先哲思考这一问题的出发点。孔子同老子相呼应,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主张把自己和他人合为一体,设身处地去思考人如何在社会上生活,如何同他人和谐共生,这就是孔子的仁学。作为孔子的后学,孟子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礼记》中有很经典的一句话:“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则民作让。”这句话是说凡事要尊重别人,把他人摆在第一位,一个社会若能做到“先人后己”,那么礼让和谐就会蔚然成风。同样的思想还见于《尚书》,该书《大禹谟》一篇记载上古君臣治国之道,主张多方听取意见,甚至可以“舍己从人”。 中华文化始终把人作为探究的核心,而这个“人”并不仅仅是生理意义上的个体,更主要的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人群。正是在追求人已和谐共生的历史演进中,人们不断完善自我,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先人后己”的传统美德。此后,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含己为人”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追求。 一些西方学者以“为己”一词为依据,认为中华文化是利己文化,这显然是对中国古代典籍的误读。据知,“为己”一词始见于《论语》。在《宪问》中,就弟子所问古今学术差异这一问题,孔子答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何谓“为己”和“为人”?孔子未曾展开讲,这个问题是由随后的荀子解决的。 在《劝学篇》中,荀子将“为己”之学定位为“君子之学”,而将“为人”之学称为“小人之学”。荀子的结论是:“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西汉经师孔安国取荀子之说以释《论语》,将“为己”训为“履而行之”“为人”则解作“徒能言之”。魏晋时期,玄学家何晏著《论语集解》,以孔安国之说为基本依据。 从此,把“为己”释作“履而行之”的经典解读一直为历代经师所传承。可见,中国古代典籍中的“为己”,乃是讲修为自己,是指学者个人的道德修持和践履。 (摘编自陈祖武《中华文化追求人已和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讲清楚,就能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B.《尚书》中也出现有“先人后己”的思想,如《大禹谟》中主张可以做到“舍己从人”。 C.从中华文明史来看,追求人己和谐共生的历史演进过程也是人们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 D.荀子认为,“为己之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君子之学”,学习的目的是不断完善自我,升华自身。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探讨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问题,接着阐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为己”一词的真正内涵。 B.文章第二段引用名言,例证翔实,探讨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问题,列举了诸多思想主张。 C.文章围绕“为己”一词,剖析了中西方文化在理解上的差异,目的是大力批判西方的利己文化。 D.从全文来看,中国文化中的“为己”和西方学者眼中的“利己”全然不是一回事 ,不可混为一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中华文化的传承看,孔子、孟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进一步主张把自己和他人合为一体。 B.中华文化追求人已和谐,这要求人们始终将他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能考虑个人利益。 C.中华文化是把个人和他人融为一体,追求人己相互依存,希望个人与他人和谐共生的文化。 D.中华文化探究的核心是人,探究的不是生理意义上的个体,而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人群。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77.6亿件,同比增长25.7%;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396.7亿元,同比增长23.7%。 分业务类型看,同城业务量累计完成50.8亿件,同比下降0.2%;异地业务量累计完成220.4亿件,同比增长33.9%;国际及港澳台业务量累计完成6.3亿件,同比增长21.2%。 分区域看,上半年,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分别为80.1%、12.6%和7.3%,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80.5%、11.1%和8.4%。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基本持平;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 (摘自2019年07月1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国家邮政局今日发布2019年6月邮政业消费者申诉情况通告。通告显示,国家邮政局和各省(区、市)邮政管理局6月共处理消费者申诉44844件,申诉中涉及快递服务问题的42840件,占总申诉量的95.5%。 6月,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申诉42840件,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10.1%。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有效申诉1479件,环比下降5.7%,同比下降68.5%。 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有效申诉的主要问题是投递服务、快件丢失短少和快件延误,分别占有效申诉总量的35.6%、21.2%和18.6%。快递服务问题有效申诉量环比增长的有违规收费和快件延误问题,同比均呈下降趋势。 (摘自2019.7.22《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三:快递员事先没通知一声,就把快件投递进了智能快件箱,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日前,国家邮政局公布了《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从今年10月1日起,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应当征得收件人同意,否则此类情况算违规。 此番新规定的“快递投放快件箱需要征得用户同意”,是快递公司与收件人的一种契约,是依法保障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有利于促进快递业的规范发展,减少无谓纠纷,倒逼快递末端服务精细化,值得期待。 当然,不可忽视的是,快递柜公司、快递公司、用户三方应该照顾各方利益。逾期费怎么收,收多少应该进行明确规范,避免引发不必要的争议,从而减少三者之间可能产生的摩擦和矛盾,使快递业能健康有序发展。 (摘自2019.7.22《新京报》,有删改) 材料四:记者日前从国家邮政局2019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绿色包装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今年4月份随机检查情况显示:快递包装减量化成效明显,电子运单使用率已达95%;寄递企业二次包装占比逐渐降低;可循环中转袋推广应用深入推进,已达到50%;45毫米“瘦身胶带”得到全面推广。 在推进包装绿色化方面,行业探索推进步伐明显加快。邮政企业在30个省完成配发绿色包装箱,在北京和河南试用可降解包装袋。 在推进包装减量化方面,推广应用成效更加凸显。寄递企业通过推广使用电子面单、规范包装操作、减少胶带使用、印刷减量等措施推进包装减量化,主要品牌快递企业电子运单使用率达到95%以上。邮政企业进行系统升级,推广使用一联面单。邮政企业已有23个省完成窄胶带采购使用。 在促进包装循环利用方面,行业亮点做法不断涌现。邮政企业试点投入可循环包装箱,回收率达100%,使用中空板可循环信盒,材料重量减轻60%以上。 (摘自2019.7.16《工人日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分业务类型看,同城业务量和异地业务量同比都有所增加。 B.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 C.邮政业消费者对快件丢失短少问题的有效申诉占总量的21.2%。 D.寄递企业推广使用电子面单,主要品牌快递企业电子运单使用率达到95%以上。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快递业务量与快递业务收入呈正相关。 B.2019年 6月,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申诉42840件,比2018年6月下降0.3%。 C.快递是否投放智能快件箱,应该尊重客户意愿,鼓励用户在购物时就自行选择配送方式。 D.为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寄递企业正规范包装操作,杜绝所有二次包装。 6.根据以上材料,简要概括我国快递业发展特点。(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火车穿越的身与心 阿来      离开格尔木,从海拔4100多米的玉珠峰车站开始,我们一路都在用汽车追赶试运行的火车,借此反复感受青藏高原上从未有过的机械与钢铁巨大力量的冲击。      我驾驶着吉普在高旷的青藏路上奔驰,一次次冲到火车前方,等待火车蜿蜒着驶近,感受火车从面前不远处轰隆着经过时,脚下的地面传导到心中的轻轻震颤,再目送它从某个山口处消失。      然后,一踩油门,开始新一轮的追赶。这样直到海拔高度达到5000米以上的唐古拉山。      当我看到铁路在高原灿烂的阳光下强劲地延伸,火车在亮闪闪的两股铁轨上呼啸而至时,内心的感觉远非兴奋这样的字眼可以形容。20世纪80年代刚刚工作时,去一个一百来公里的地方,只能牵着马,驮着行李与书籍,翻越两座雪山,徒步行走三天时间。后来,我坐着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去过了很多地方。记得在科罗拉多州的某个地方,在美国的高原上,有一天开着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驱驰,公路两边的金黄秋草中不断有马匹出现,草原尽头是裸露着岩石筋骨的落基山脉,这景色自然就触发了一个旅人的思乡病,让我想起了景色相仿的青藏高原。有一次,在公路与铁路交叉处,我们停下车来,看长长的铁路线上,长长的一列火车在草原和积雪的山脉之间蜿蜒而过。那时,我就想,要是也有这样一条铁路穿过青藏高原,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当即,我就要求朋友帮忙退掉机票,要坐这条线上的火车,穿过落基山脉,直到美国的西部海岸。     这是一种情感的代入法,这样,几乎就有了在青藏高原上乘坐火车的感觉。没有想到的是,才过了几年,就在青藏高原真切地看到火车奔跑了。      此次青藏之行前,我正在我的小说中写到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马车在一个藏族村庄的出现:此前村子里有马,也有马上英雄的传奇,但是没有车,没有马车。其实,不只是这个村子,方圆好几百里,上下两三千年,这个地区都没有这个东西。      但是,有一天,突然就有马车出现了。      我怀着欣喜的心情,用天真的笔调在小说中描述这些新事物出现。而且,也正是在文字展开的时候,的确真切地体味到这些事物一出现,生活就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我在另一篇小说中这样描述一座小水电站的出现:“一双从来没有写下过一个字母的手合上了电闸,并把整个村落的黑夜点亮时,大家都有一种如在梦境的感觉。可这真是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光亮”。      这种光亮出现了,世界的面貌与人的内心都因此发生深刻的变化。是的,“变化”,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是多么热爱这个字眼,而又深受着它的驱迫啊!      不同的交通工具带来不同的速度,不同的速度带来完全不同的时间感与空间感。从唐古拉山下来,离开藏北重镇那曲,我们暂时离开了铁路线,去到纳木措。坐在湖边,听水波拍击湖岸,非常有重量的火车所带来的速度感与因此而起的兴奋感就消失了。望着湛蓝的湖水,湖对岸念青唐古拉山那些亘古如此的雪峰就度到心中来了。晚上宿在帐篷中,听风声呼呼地从半空中掠过,恍然看见传说中的巨灵披着宽大的黑色大氅在星空下飞翔。于是,身心又重新沉浸在古老的西藏了。      醒来之后,似梦非梦的感觉消失了。穿上衣服来到曙色一点点降临的湖边,白天那些喧哗的游人消失了,湖岸深处,那些深浅不一的岩洞有修行者的灯火在闪烁,身体处于这亘古的寂静之中,脑子里却轰轰然有火车隆隆地奔驰。几天来高度的兴奋过后,这时,身体的内部突然有一种撕裂感。这在我,是一种熟悉的感觉。从理性上讲,我们应该为每一件新事物的出现而欢呼,而深受鼓舞。与此同时,在身体的深处,血液中有种古老的东西会起作用,会拉响警报,提醒我们出现了某种危机。这种感觉的出现是因为一些具体事情吗?是的,就在短短的半天时间里,就在纳木错,看到的种种情形,有理由让我们感到处理不好,好的变化也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关于这一切,大家都说得够多了。我真正想说的是,对于本人这样的青藏高原的土著来说,选择的理性与本能的感性不需要理由也会在身体中冲突起来,让人体会到一种清晰的撕裂的隐痛。因为血液深处,会对即将消失的东西有一种深深的眷恋。整个青藏高原已经不可逆转地与现代文明遭逢到一起,而在身体内部,那些遗世独立的古老文化的基因总要顽强地显示自己的存在。      天一亮,当我们重新回到青藏线上,心中那些模糊不清的情绪就消失了。虽然我知道,某一天置身于某一种特别的情境中间,这种情绪或者又会重新涌上心头。但一路往南,拉萨在望,看到铁路在渐深渐低的峡谷中穿过一个个正在播种的村庄,我们的心情又像汽车得到越来越多氧气的引擎,欢快而高亢了。  (有删改)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标题点明了文章是写追随火车在青藏高原穿行时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穿越”一词蕴含空间和时间的双重意味,引人思索。  B. 文章开头写“我”驾驶汽车在青藏高原上一轮轮地追赶火车,或急速奔驰或静心感受,描写细腻真切,叙述节奏张弛有度。  C. 夜宿纳木措,湛蓝的湖水、念青唐古拉山的雪峰、呼呼掠过的风声以及传说中的巨灵等描写渲染了青藏高原的古老与神秘。  D. 文章先叙后议,借助“变化”和“不同的交通工具”带来的不同感受,由叙述自己的经历自然地过渡到理性地审视和思考。  8.请简要分析文中“我”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文章在叙述追赶火车的过程中穿插了过去的经历和自己的小说等内容,有什么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注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孟子·公孙丑上》)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B.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C.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D.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敢问夫子恶乎长 夫子:对老师的尊称,这里指孟子。 B.是集义所生者 是:表判断的动词。 C.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 闵:通“悯”,担心,忧虑。 D.揠苗者也 揠:拔起。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告诉公孙丑,所谓浩然正气,是最伟大、最刚劲的,如果用正义去培养而不伤害它的话,它就会充塞于天地之间,无所不在。 B.从文中可看出,孟子认为,君子的人格精神和人格力量,只能来源于自身的正气,也就是“浩然之气”,它要靠自身的正直去培养,把它与“义”和“道”结合起来,在长期的修养中获得,而不能一蹴而就。 C.孟子对于所养之“气”是什么性质的东西,他自己也认为难以用言语表达清楚,所以当公孙丑问起时,他回答说:“难言也。”但他还是浩然之气作了一番具体的描述。 D.孟子用“揠苗助长”的寓言,形象地说明了“助长”对“知言”的危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2)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 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④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附近的蜀州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韩十四:名不详,十四是指他的排行。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以欢娱双亲。③黄牛峡:位于今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④白马江:在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州市)东北十里处。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苍劲中蕴藏一股抑郁之气,暗扣题目,交代背景,揭示战争把天伦之乐、甚至人间万事都破坏的现实。 B.颔联写自己与朋友的经历,前后形成流水对,用自己的经历引出对方的遭遇,宾主分明,寄寓遥深,一气流贯。 C.颈联虚实结合,实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虚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秋意更深,景象更觉怅然。 D.尾联“此别”总括前面离别的情景,“各”字收束全诗,“犹恐”二字与“叹息人间万事非”前后呼应,意味深长。 15.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人和》阅读文选中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强调了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于民心的向背的句子是“ , 。” (2)孟子用“ , 。”来强调了统治者要推恩施仁政,真正做到有一颗博爱之心,想别人之所想,急别人之所急。 (3)孟子在《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文选中体现了与民同乐的两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的哲学已产生洞察天地人世的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涌现出一大批独具个性的哲学家,他们对宇宙天地的诘问和遐想,( ),对人类未来走向的展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高度。那些简洁有力的文字,诗一般阐述深邃的哲理,让人 。在那个时代,不仅人类的所有哲学命题都已被提出,而且得到了极具个性的艺术化诠释。中国的哲学如一条 的大河,汹涌而曲折地奔流了两千多年,风景让人 ,这条大河奔流的轨迹,是人类思想史中辉煌耀眼的一脉。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奇思妙想 叹为观止 波澜壮阔 眼花缭乱 B.突发奇想 拍案叫绝 波涛汹涌 扑朔迷离 C.突发奇想 叹为观止 波澜壮阔 扑朔迷离 D.奇思妙想 拍案叫绝 波涛汹涌 眼花缭乱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对人间万象的观察和思考,对过往历史的回顾和反思 B.对过往历史的回顾和反思,对人间万象的观察和思考 C.对人间万象的思考和观察,对过往历史的回顾和反思 D.对过往历史的反思和回顾,对人间万象的观察和思考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所有人类的哲学命题都已被提出 B.所有的哲学命题不仅都已被人类提出 C.不仅所有的哲学命题都已被人类提出 D.所有的哲学命题人类不仅都已提出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最好能养成做课堂笔记的好习惯。(1) ?通常来说,首先你要准备好专门的笔记本,以便分类整理与课后查找;其次(2) ,不宜繁复啰嗦,以致流于形式、无的放矢;最后你得明白,课堂笔记需要及时回顾温习,查漏补缺、强化记忆。(3) ,诸如每日检查回顾、每周定期翻阅、每月串联加深等等,这样能更好地达到做课堂笔记的效果。 21.下面是某服务中心为方便群众办事而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四、写作(60分) 22.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知止”二字作为座右铭高悬于李嘉诚办公室的醒目处,清人曾国藩一生的作为和成就也处处有“止”的烙印。 古语云“知行知止,知止而行”,意思是要懂得“行”,也要懂得“止”,懂得“于止中行”。 高二语文答案 1.A 2.C 3.C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讲清楚,就能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错误,“就”的说法过于绝对,第一段说的是“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需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讲清楚……”,文中说的是“需要”,但并非这样做了之后就能达成目的。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目的是大力批判西方的利己文化”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剖析中西方文化在理解上的差异,目的是阐明中国古代典籍中“为己”的精神实质,乃是讲修为自己,是指学者个人的道德修持和践履。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项,“孔子、孟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错误,文章第二段说的是“孔子同老子相呼应”“作为孔子的后学,孟子……”,文中是说“相呼应”,不是“继承”,而且孔子和孟子是儒家学派,老子是道家学派,不可能继承; B项,“而不能考虑个人利益”错误,文章第二段只是说“凡事要尊重别人,把他人摆在第一位,……那么礼让和谐就会蔚然成风”,并没有说“不考虑个人利益”; D项,“探究的不是生理意义上的个体,而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人群”错误,“不是……而是……”错误,第三段说的是“这个‘人’并不仅仅是生理意义上的个体,更主要的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人群”,原文使用的是“不仅仅……,更是……”,包括两者,强调后者,而选项“不是……而是……”只包括后者。故选C。 【点睛】 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4.A 5.C 6.①业务量和业务收入持续增长;②服务质量有改进,但仍存在不少问题;③国家制定管理办法,规范企业,保障用户权益;④快递业绿色发展初见成效。 【解析】 4.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本题,A项,“同比都有所增加”错误,材料一第二段中,“同城业务量累计完成50.8亿件,同比下降0.2%;异地业务量累计完成220.4亿件,同比增长33.9%”,有增长也有下降。故选A。 5.此题考核信息筛选、整合和分析作者观点的能力。答题时要根据题干的要求,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结合文中的对应句子对读选项,找到细微的差别,重点注意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本题, A项,“快递业务量与快递业务收入呈正相关”错误,说法绝对,材料一中第三段“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 B项,“2019年 6月,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申诉42840件,比2018年6月下降0.3%”错误,选项中的环比指相对于2019年5月下降了0.3%。统计学中的“环比”,就是报告期(例如某月(年)对应上月(年),上月(年)对应前月(年)的逐期之比。以一期为一环,取环环相比的形象比喻。而“同比”则是同期之比的意思,一般指本年某月的累计指标与上年相同月份的累计指标之间的对比。 D项,“杜绝所有二次包装”错误,用词绝对化。材料四第二段中“寄递企业二次包装占比逐渐降低”。 故选C。 6.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步骤一般如下:第一,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第二,以段(句)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第三,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具体做法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论句等。第四,无明显的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文(段),找出概括性的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 由材料一“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77.6亿件,同比增长25.7%;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396.7亿元,同比增长23.7%”可知,业务量和业务收入持续增长;由材料二“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申诉42840件,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10.1%。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有效申诉1479件,环比下降5.7%,同比下降68.5%”“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有效申诉的主要问题是投递服务、快件丢失短少和快件延误,分别占有效申诉总量的35.6%、21.2%和18.6%。快递服务问题有效申诉量环比增长的有违规收费和快件延误问题,同比均呈下降趋势”可知,服务质量有改进,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由材料三“国家邮政局公布了《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从今年10月1日起,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应当征得收件人同意,否则此类情况算违规”可知,国家制定管理办法,规范企业,保障用户权益;由材料四“记者日前从国家邮政局2019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绿色包装治理取得初步成效”可知,快递业绿色发展初见成效。 【点睛】 非连续性文本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在此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7.D  8.①兴奋欣喜。在青藏路上追赶火车,感受力量和速度的冲击,因新事物出现而激动。②眷恋忧虑。停宿纳木措湖边,选择的理性与本能的感性带来撕裂的隐痛,为遭逢现代文明的古老文化担忧。③欢快高亢。回到青藏线上,清醒地认识到现代文明的发展不可逆转,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变化。  9.①写徒步翻山,用过去的落后与现在的发达对比,表达对现代文明的期盼和赞美;②写美国的经历,为青藏高原通火车做铺垫,表达变化之快令人惊喜;③写小说的内容,虚实结合,突出新事物给现实世界与人的内心带来的深刻变化。  10. A 11. B 是:指示代词,这,指代浩然之气。 12. D 13. (1)做一件问心有愧的事,这气就疲软了。 (2)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除草的懒汉。 14.C【解析】应为“虚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实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因为杜甫当时是在成都附近的蜀州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的,眼前景当然可以实写,而黄牛峡是友人探亲经过之地,只能想象彼地之景。 15.①对国家战乱动荡、人间世事沧桑的忧愤:首联诗人叹息干戈遍地的今天,老莱子彩衣娱亲的美谈已经很难找到;②对骨肉同胞的思念,对家破人散的哀痛:颔联写自己与弟妹离散,朋友韩十四与父母不知哪里相见;③与朋友分别的离愁别绪:颈联写朋友离去后,诗人依然凝想入神;④对朋友的勉励之情:劝告朋友分别之后各自努力,珍重前程;⑤对未来的担忧:世事难料,担心不能与韩十四一同回乡。【解析】从标题中的“送”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是离愁;“兵戈”说明局势动乱,是杜甫一贯诗风的体现,这是忧国忧民之情;“无家”“寻弟妹”说明在战乱中亲人离散,这是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之情;“各努力”则是对朋友和自己的勉励。分析情感时既要有对情感的简要概括,又要有结合诗句内容的简要分析。 16.(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17、A 18、B 19、B 20、(1)如何才能做好课堂笔记呢; (2)课堂笔记内容力求简明扼要; (3)温习课堂笔记讲求科学性 21.参考答案:群众办事应提供相关材料,服务中心受理后,属于协办件的,弄清协办原因;属于代办件的,明确代办承诺;属于即办件的,就即收即办,然后将受理结果反馈给办事的群众,并做好汇总上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分析图的类型,如本题是“流程图”,然后抓住流程图的命名以及图上箭头的指向,按照顺序陈述出来即可。从题干可知,这是“某服务中心为方便群众办事而提供的流程图”,第一步是群众将材料提供给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受理后分为三类,即协办件、代办件、即办件,其中协办件要查明协办原因,代办件要明确代办的承诺,即办件要即收即办,完成这一步后,将受理的结果反馈给群众,并汇总上报。 22、作文(略)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西藏西藏林芝地区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西藏西藏林芝地区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期中)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期中)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汉语文试题(藏文班)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0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汉语文试题(藏文班)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运用,写作,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