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含解析01
    2022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含解析02
    2022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含解析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含解析,共14页。

    绝密★启用前
    2022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Ⅱ(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文艺批评的重要术语,意象在新时期以来的文艺评论中运用得更为泛化,很多论者甚至言必称“意象”。依笔者看,在很多当代论著中,“意象”取代“形象”成为处处可见的“主角”,有时并非必要,不加甄别地混用、泛用,对文艺批评来说,未必是好事。这两个概念尽管多有交叉重叠,却又有内在区别。因此,有必要从本体意义上对“意象”概念正本清源,对“意象”“形象”之间的区别进行深入分析。
    “意象”的本义是什么?“意象”是“意”中之“象”这个基本含义虽有些古老,但至今仍未“失效”。真正将“意象”作为一个完整的、纯粹的文学理论范畴加以使用的,是中国著名文论家刘勰。他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出的命題是:“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无论如何引申理解,刘勰此语都是对作家内在艺术思维的描述和概括,这是确定无疑的。整篇《神思》都是在讲作家创作思维的运行规律和过程。
    关于“神思”,或者称之为“灵感”“想象”“构思”,无论何种说法,论者都是在艺术创作思维方式的层面上分析的。笔者认为:“神思”是中国古典美学中关于艺术创作思维的核心范畴,包括文学创作的准备阶段、创作冲动的发生机制、艺术构思的基本性质、创作灵感的发生状态、审美意象的产生过程以及作品的艺术传达阶段等,它是一个动态的运思过程及思维方式,而非静态的概念。“独照之匠”意谓作家独到的观照能力,“窥意象而运斤”指作家根据自己内心生成的形象进行“郢人运斤”般的艺术表现。“意象”是在作家的内心生成和运化的,这对文学创作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在《神思》篇的赞语中,刘勰又有高度概括:“神用象通,情变所孕。”就是说,文学创作的运思是以“意象”作为基本元素进行连通和运行的,是由情感的变化所孕育的。
    “形象”是指体现在作品文本中的艺术形象。如果说“意象”是生成于创作的内在运思阶段,那么“形象”则主要存在于文本之中。传统的文学理论教材大多将“形象”作为文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出发点,认为文学的基本特征就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而“文学形象”是专指作品文本所呈现出的形象,这恰恰是“形象”与“意象”的区别。“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人物、景物、场面、环境和一切有形的物体。这就是说,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每个人物(包括抒情作品中的抒情主体)是一个形象,每个自然景物是一个形象,每一个场面环境也可以是一个形象;而把这三者综合地进行描写,使人物、景物、场面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活画面,也是一个形象。还有,抒情性作品中所创造的意境,虽然主观因素更浓、但往往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因此,意境实质上也是一种艺术形象。”(十四院校本《文学理论基础》)这已经把“形象”的性质说得很清楚了。“形象”寓于作品文本之中,需待读者的审美阅读,可以呈现在读者的审美经验中。
    笔者认为,体现在文本中的形象还是由“形象”这个概念承担它的主要功能,它的特定含义是“意象”无法全部承担的;而“意象”作为艺术创作思维的核心范畴的含义,也是“形象”所无力负荷的。
    摘编自张晶《从“意象”看审美范畴的规范使用》
    材料二:
    1在《红楼梦》的人物创造中,诗化的意象思维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书中常常围绕一个艺术形象出现许多对其性格命运身份起映带、点缀或暗喻作用的诗化意象。它们像艺术人物身上投射出来的一块块影子,可以局部或不同角度地透示艺术人物的气质、性情以及遭遇。它们在书中不是散漫化的随心所欲地放置,而似一面面小镜片,各有各的投射点,它们有规则地与人物形象的“本体”构成“对应”的艺术关系,产生比兴意义的互补互射的效应。
    2譬如,书中有一类意象与艺术形象构成“类性联系”。为人物性格命运服务的诗化意象,一般都考虑到形象本身的基调特质,都从特质出发,往往构成相对的联系性或类同性。比如黛玉这个悲剧人物,围绕她出现了两个系列性的诗化意象:一个是由历史化的人物构成的诗化意象,如明妃、虞姬、湘妃、杜丽娘、红拂、绿珠等;另一个是自然意象,如斑竹、桃花、柳絮、秋菊、芙蓉等。两个系列的意象都含有一种红颜薄命的悲剧性内蕴,所以这些意象之间就构成了一种类性联系。
    3但在人物创造中,随情节发展和场面推移,也出现一些随机拈来的诗化意象,它们对人物在特定场合中的性情、情趣也起到映带作用。把这些随机安设的诗化意象罗列起来,发现它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内在或外在的类性联系,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例如与黛玉形象对应的意象除了上面列举的以外,还有仙草、司马牛、玉带、渔婆等。它们出现在人物活动的具体过程中,对人物的气性、命运及与其他人物的关系,有具体的指示或暗寓。但是,若硬要寻找它们之间的“类性联系”,就不免附会了。
    (摘编自王政《论<红楼梦>中“形象本体”与对应意象的关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代论著中,有时可用“意象”取代“形象”但不能把二者不加甄别地混用、泛用。
    B.《文心雕龙》是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刘勰在该书中第一次使用了“意象”这一词语。
    C.读者若想获得作品文本中的形象,需要阅读作品文字,并形成自己的审美阅读经验。
    D.仙草、司马牛等几个意象之间虽无类性联系,但是对黛玉形象都有各自的映带作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引用《神思》中的语句以清楚阐释“意象”的内涵,据此可以判断,对文学作品而言,意象比形象更重要。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落木、江水以及磅礴阔大的意境都是杜甫为后世读者留下的文学形象。
    C.《红楼梦》中的众多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主要是因为作者在创作时运用了诗化的意象思维。
    D.《红楼梦》中的诗化意象有着透示人物性格命运作用,读者借助这些意象可以推断出对应人物形象的具体特征和遭遇。
    3.结合材料二内容,下列人物形象与意象不构成“对应”艺术关系的一项是( )
    A.贾宝玉:绛珠仙草、通灵宝玉、补天顽石
    B.薛宝钗:牡丹花、冷香丸、金锁
    C.贾探春:风筝、海船、杏花
    D.史湘云:芍药、海棠、金麒麟
    4.根据材料一,如何理解“意象”和“形象”?
    5.两则材料在提出论题之后,分别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寻找安详
    郭震海
    秋深,黄昏,风起。苍茫的群山之中,林深似海。
    我轻轻地整了整衣领,有点儿微凉。
    我开始隐隐担心,对身边的老乡说:“马上天黑了,还没找到安详。”
    “快了,再翻过一座山就到了。”老乡说。
    在遮天蔽日的松柏树下,我们艰难地翻越了四座大山,眼看夜幕低垂,仍看不到有人家的迹象。
    “你确定我要找的人是在这里吗?他可是个著名的山水画家,名叫安详,安静的‘安’,详细的‘详’。”我说。
    “是哩,他确实叫安详,是不是个画家不晓得,但俺知道,他是个守山人。”老乡说。
    这真的是我要寻找的安详吗?我产生了深深的忧虑。想起他的山水画,下笔灵动,浑然天成,自成一派,如行云流水,功力深厚,在全国书画大展中屡获大奖,被爱画者出高价争相收藏。奇怪的是,几次颁奖现场,他均是缺席。大家只是通过署名,得知他叫“安详”,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信息。
    安详是谁?谁是安详?
    只见其画,不见其人。有人说安详住在京城,有别墅,有私家花园;也有人说,安详是一位大学教授,为人十分低调等等,总之被传得神乎其神。
    夜里11点多,我几乎要绝望的时候,终于看到远处的一丝光亮,听到了狗吠声。老乡告诉我,那是守山人居住的防火瞭望塔里,那亮光是塔顶的太阳能电池板发出的。我们朝着亮光走去。
    “安详,安详——”走近了,老乡高喊着。狗吠声愈加猛烈。借着老乡手电筒的光亮,我看到从石砌的瞭望塔中走出一个五大三粗的老农。
    他真的是画家安详?我更加怀疑。
    “安详,有人找你。”老乡喊道。
    安详问道:“找我有事吗?”
    “您是著名画家安详?”我急切地问道。
    “不,你应该是找错人了。我是安详,但不是画家,更不‘著名’,只是一个守山人。”他的回答如此干脆,让我十分绝望。
    “先弄些水喝,嗓子都冒了。”老乡嚷嚷着,毫不客气地向屋里走去。
    瞭望塔内部地方不大,分三层。一层陈设简单而整洁,一个荆条编织的茶几摆在正中,显得原始而古朴,周围是几个荆条编织的凳子。通向二层的旋转楼梯上挂着几把明晃晃的锄头,还有两个新编好的荆条箩筐。
    “快,喝口水,我去给你们烧火做饭。”安详的女人很热情地给我们沏茶。金色的花瓣在茶碗里翻腾,满屋子都是花茶的清香。
    品茶深聊,我得知,确实叫安详,当兵退伍后,被分配到县林业局,来到林业局下属的林场做了守山人。在孤寂的大山中守山,仿佛与世隔绝,苦累不说,主要是极度枯燥,别人干不了几个月就会找种种理由申请调岗,他却自告奋勇上山,带着妻子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每天清晨,朝霞初现,他和妻子会将一面鲜艳的五星升起,然后烧火做饭、巡山,防火防盗。三十多年里,他在守山的同时,亲手种活了上万株松柏。他深爱着大山,给每座山峰都起了名字。他深爱着山上的松柏,按照《字海》给每一株树都用一个汉字命名。山峰是他的家园,松柏就是他亲爱的家人。他可以按拼音确定区域,迅速找到每一株树,并能准确说出它的年龄。
    我听着,不由肃然起敬。
    老乡在一旁笑道:“这算啥!人家安详家两个娃娃都很有出息,儿子研究生毕业,留在上海工作;女儿更厉害,博士,是博士哩,现在工作在深圳。”
    “是吗?!”我惊叹道。
    “没啥,我们只是普通人家。”安详的女人接话道,并招呼我们吃饭。
    饭后,我们被安排到三层休息。躺下后,我依然在想,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夫妻,这个安详会是我要找的画家安详吗?
    清晨醒来,红日初升,鲜艳的五星已经高高飘扬在瞭望塔的上空。
    我吃惊地发现,原来头天晚上我们睡觉的三层,竟然是一个画室,四周墙壁上挂满了山水画,地上的荆条圆筐里塞满了画卷。
    “他就是安详,我确定,他就是我要寻找的著名山水画家安详……”我对老乡喊着,很兴奋。
    “您就是著名山水画家安详!您知道您的画作有多值钱吗?”我走出防火塔,心情很激动。
    安详正在安静地编织一个箩筐,他抬起头笑道:“我说过了,我是安详,但我真不是画家,更非‘著名’,只是一个守山人。”
    “不,您的山水画自成一派,每一幅都是灵动的,山是活着的,松柏是活着的。您知道这是多少画家一辈子都在苦苦追寻的高度吗?”我说。
    “我是自学绘画,谈不上什么高度。我只知道我用的不是墨汁,而是真情。我画上的山峰是现实中的山峰,入画的松柏都是我亲爱的家人。”他说。
    我抬起头,眼前雄壮的山脉仿佛是从他的画中走出;苍茫天地间,每一株松柏似乎都有了灵魂。
    微风吹过,群山茫茫,松柏吟唱。他依旧在安静地编着手里的箩筐。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详住在群山之中、林海深处,连熟悉他的老乡都不晓得他的画家身份,这让安详这一人物充满了神秘色彩。
    B.“您知道您的画作有多值钱吗?”这句话表明“我”是以金钱为标准衡量安详作品的价值,折射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
    C.安详先后两次强调自己只是守山人,而不是画家,可见山林在他心中举足轻重,而名利却是身外之物。
    D.小说结尾部分借“我”的感受来写山脉与松柏,写出了安详与自然的相融共生,这使得他的画作灵动天成、自成一派。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环境描写开头,设置了雄浑阔大的背景,结尾与开头呼应,结构圆整,言有尽而意无穷。
    B.人们对安详身份的种种猜测、瞭望塔内的陈设、其他守山人的调岗申请,都从侧面表现出安详的低调处世。
    C.本文的主人公名为“安详”,一语双关,正如《红楼梦》中的“贾雨村”“甄士隐”等,都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D.小说关注凡人小事和生活中的细节,叙事贴近现实,语言不事雕琢,蕴含着艺术与人生的真谛。
    8.有人评价郭震海的小说“字里行间流动着一种直抵人心的暖热”,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9.小说是怎样叙述“寻找安详”这个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帝欲诛樊爱能等以肃军政,犹豫未决。己亥,昼卧行宫帐中,张永德侍侧,帝以其事访之,对曰:“爱能等素无大功,忝冒节钺,望敌先逃,死未塞责。且陛下方欲削平四海,苟军法不立,虽有熊罴之士,百万之众,安得而用之!”帝掷枕于地,大呼称善。即收爱能、徽及所部军使以上七十馀人,悉斩之。壬戌,诏群臣极言得失,其略曰:“朕于卿大夫,才不能尽知,面不能尽识。若不采其言而观其行,审其意而察其忠,则何以见器略之浅深,知任用之当否!若言之不入,罪实在予;苟求之不言,咎将谁执!”上谓宰相曰:“朕每思致治之方,未得其要,寝食不忘。”比部郎中王朴献策,以为:“中国之失吴、蜀、幽、并,皆由失道。今必先观所以失之之原,然后知所以取之之术。其始失之也,莫不以君暗臣邪,兵骄民困,奸党内炽,武夫外横,因小致大,积微成著。今欲取之,莫若反其所为而已。”后周世宗欣然接受。未几,迁左谏议大夫,知开封府事。六月,庚子,上亲录囚于内苑。有汝州民马遇,父及弟为变所冤死。屡经覆按,不能自伸,上临问,始得其实,人以为神。由是诸长史无不亲察狱讼。乙酉,唐主使陈觉白帝以江南无卤田愿得海陵盐监南属以赡军帝曰海陵在江北难以交居当别有处分至是,诏岁支盐三十万斛以给江南,所俘获江南士卒,稍稍归之。上在藩,多务韬晦,及即位,破高平之寇,人始服其英武。其御军,号令严明,人莫敢犯,攻城对敌,矢石落其左右,人皆失色而上略不动容;应机决策,出人意表。又勤于为治,百司薄籍,过目无所忘,发奸伏,聪察如神。然用法太严,君臣职事小有不举,往往置之极刑,虽素有才干声名,无所开宥,寻亦悔之,末年宽。登遐之日,远迩哀慕焉。
    (节选自《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主使陈觉白/帝以江南无卤田/愿得海陵盐监南属以赡军/帝曰/海陵在江北/难以交居/当别有处分
    B.唐主使陈觉白帝/以江南无卤田/愿得海陵盐监南属以赡军/帝曰/海陵在江北/难以交/居当别有处分
    C.唐主使陈觉白/帝以江南无卤田/愿得海陵盐监南属以赡军/帝曰/海陵在江北/难以交/居当别有处分
    D.唐主使陈觉白帝/以江南无卤田/愿得海陵盐监南属以赡军/帝曰/海陵在江北/难以交居/当别有处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宫,古代指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也指帝王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官署或住宅。文中指后者。
    B.迁,古代称平调官职,右迁是提升官职,此外表示提升官职的词还有擢、拔、陟、加、晋等。
    C.录囚,亦称虑囚。中国封建时代由皇帝或有关官吏讯察囚犯决定可否原宥的制度,始于汉代。
    D.登遐,本意谓死者升天而去,后引申为对他人死去的讳称,又特指帝王之死,犹言登仙远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樊爱能平时没有建立大功,周世宗就杀了他,世宗的主要目的是想杀鸡儆猴来整顿军纪。
    B.周世宗让群臣谈论政事,是想了解大臣们的才能、忠心及任用是否恰当以更有利于政事。
    C.在周世宗的率先垂范下,各部长官为避免再出现重大的冤假错案而开始非常重视诉讼案件。
    D.周世宗不光治军严明,前期对群臣管理也非常严格,大臣们即使犯有小错也会被处以重刑。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言之不入,罪实在予;苟求之不言,咎将谁执!
    (2)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14.针对周世宗找不到天下大治的方法,王朴献上了什么计策?请加以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阳春日十首(其四)
    陈舜俞
    花前惆怅转难平,屈指光阴已半生。
    犹把此身尝患难,不知何日得功名。
    未安去住千丝乱,已去悲欢一梦惊。
    拟入醉乡销此恨,快风无故析春醒。
    【注释】①陈舜俞:北宋庆历六年乙科进士,授光禄丞、秘书省著作佐郎等职,著名诗人。后任山阴县知县时因反对王安石青苗法遭贬,遂归乡。②醒:形容醉后神志不清。
    15.下列对这首宋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花前”的美景和难平的“惆怅”构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惆怅之情。
    B.诗人已是进士,“何日得功名”应为诗人期盼自己恢复官职,取得功绩和名声。
    C.尾联“无故”看似无理,实则借对春风吹人醒酒的埋怨,抒发无可排遣的愁绪。
    D.诗题是“南阳春日”,但诗中并未正面描写春景,诗人只是目睹春景有感而作。
    16.“千丝乱”一语富有表现力,请结合诗句多角度地进行赏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为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为诸葛亮事业未竟、赍志以殁的痛惜之情,读之令人恻然。
    (3)《归去来兮辞并序》围绕“归”这个中心抒写,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诗人急于归家的热切心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里,北京冬奥会迎来____________。这刷新流量的“中国式浪漫”的背后,离不开多个团队的分工协调作为支撑。
    总导演张艺谋领衔的、拥有让这场开幕式载入史册的绝妙构思的主创团队就是对“中国式浪漫”理解最深刻的人。“中国式浪漫”的实现也离不开制作团队默默无闻的付出。《立春》节目从创意到完成,就是众人接力、______的过程。制作团队经过无数次试验,找到材质、操控方式等都能满足要求的方案,将柔性发光杆从图纸变为实物。高达9.5米的柔性发光杆,普通人连拿稳都成问题,400多人的表演团队却要拿着它完成各种动作的配合。中华武校的同学们经过4个多月的艰苦训练,终于在开幕式上凭着______的表演完美展现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蕴。
    正是参与开幕式的每一个团队、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让______的巧思得以落地,让冬日的浪漫永远成为人们美好的回忆。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惊喜开局       迎难而上       环环相扣       不拘一格
    B.惊艳开场       攻坚克难       丝丝入扣       天马行空
    C.惊喜开局       攻坚克难       环环相扣       天马行空
    D.惊艳开场       迎难而上       丝丝入扣       不拘一格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刷新流量的“中国式浪漫”,离不开多个团队的分工协调作为支撑。
    B.这刷新流量的“中国式浪漫”的背后,离不开多个团队的分工协调。
    C.支撑这刷新流量的“中国式浪漫”的,离不开多个团队的分工协调。
    D.支撑着这刷新流量的“中国式浪漫”的,正是多个团队的分工协调。
    20.改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以进一步强调主创团队的地位以及绝妙构思的重要性。要求:使用设问、反问两种修辞,可适当增删词语,但改后句子要保持连贯,不得改变原意。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野生动物的灭绝,会加剧全球变暖吗?专家在考察泰国考艾国家公园方圆30公顷的植被后, ① 。众所周知,植物拥有很强的固碳能力,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中的碳转化为生长所需的有机物,从而有效减少地球上二氧化碳的含量,减缓全球变暖的进程。考艾国家公园的植物就储存了该区域大约三分之一的地上碳。这些植物种子的传播,主要依靠长臂猿等灵长类动物和亚洲象等以水果为食的大型动物。(        ),就无法挖掘出森林储碳量的最大潜能。另外,亚洲象践踏植被,推倒树木,不断为森林创造“开口”,能为生长速度缓慢的植被 ② ,使它们不至于被高大的植物完全遮蔽,这也有利于维持植被的多样性。专家根据模型作出预测,野生动物的灭绝将会导致 ③ ,从而加剧全球变暖。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没有这些动物来构成植物种子的散播网络
    B.没有这些构成植物种子的散播网络的动物
    C.这些动物没有构成植物种子的散播网络
    D.植物种子的散播网络没有被这些动物建立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母亲节这一天,一早打开朋友圈、微博、QQ空间,到处都是祝福母亲节日快乐的,夹杂着晒自己和母亲的照片,转发各种母爱伟大的故事等,热闹非凡。这时候你不赶紧表达一下对母亲的感情,都不好意思给别人点赞。面对网友们向母亲们疯狂的“示爱”方式,一半以上的母亲表示并不知情。因此有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朋友圈”“你妈知道你在网上这么孝顺么?”。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平时不习惯和父母交流情感,或者不好意思表达感激,用这样的方式说出心里话,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还有网友认为,比起隔空抒情,能回家给妈妈做顿饭、陪妈妈聊聊天,给妈妈买点实在的礼物,才是表达祝福的更好方式。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与含意,写一篇议论文,发表你的看法,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不少于800字。


    全解全析
    一(一)1.B
    2.B
    3.A
    4.①“意象”是连通作家创作过程的基本元素,生成于创作的内在运思阶段,属于作家内在艺术思维的范畴。②“形象”包括人物、景物、场面、环境和一切有形的物体,主要存在于文本之中。
    5.①材料一:先指出区别“意象”和“形象”的必要性,然后分别借助《文心雕龙》和《文学理论基础》相关论述对“意象”和“形象”的内涵进行阐释,最后强调两个概念因含义不同而不能相互替代。
    ②材料二:先指出《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与其诗化意象存在对应关系,再结合具体例子分别对构成“类性联系”与不构成“类性联系”的两类情况进行分析说明。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刘勰在该书中第一次使用了‘意象’这一词语”说法错误,依据原文“真正将‘意象’作为一个完整的、纯粹的文学理论范畴加以使用的,是中国著名文论家刘勰”可知,刘勰并不是在书中第一次使用了“意象”这一词语,而是第一次真正将“意象”作为一个完整的、纯粹的文学理论范畴加以使用的。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对文学作品而言,意象比形象更重要”说法错误,依据原文“体现在文本中的形象还是由‘形象’这个概念承担它的主要功能,它的特定含义是‘意象’无法全部承担的;而‘意象’作为艺术创作思维的核心范畴的含义,也是‘形象’”所无力负荷的”可知,两者各有作用,没有强调哪一个更重要;C.“主要是因为作者在创作时运用了诗化的意象思维”说法错误,依据原文“在《红楼梦》的人物创造中,诗化的意象思维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可知,诗化的意象思维在人物塑造成功上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选项说成“主要是因为”,夸大其词;D.“读者借助这些意象可以推断出对应人物形象的具体特征和遭遇”说法错误,依据原文“它们像艺术人物身上投射出来的一块块影子,可以局部或不同角度地透示艺术人物的气质、性情以及遭遇”可知,诗化意象可以局部或不同角度地透示艺术人物的气质、性情以及遭遇,而选项“读者借助这些意象可以推断出对应人物形象的具体特征和遭遇”的说法应包括的是全部,与原文不符。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贾宝玉:绛珠仙草、通灵宝玉、补天顽石”形象与意象不构成“对应”艺术关系,绛珠仙草应是与林黛玉形象有“对应”艺术联系的诗化意象。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回归材料,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作答。分析材料一第三段“无论何种说法,论者都是在艺术创作思维方式的层面上分析的”“‘意象’是在作家的内心生成和运化的,这对文学创作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文学创作的运思是以‘意象’作为基本元素进行连通和运行的,是由情感的变化所孕育的”可提取关于“意象”概念的关键词语,“艺术创作思维方式”“作家的内心生成和运化”,“作为基本元素进行连通和运行创作”,将其连缀成句不丢信息即可;
    分析材料一第四段“‘形象’则主要存在于文本之中”“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人物、景物、场面、环境和一切有形的物体”可提取关于“形象”概念的关键词语,“主要存在于文本之中”“包括人物、景物、场面、环境和一切有形的物体”,将其连缀成句不丢信息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首先分析材料一:材料一第一段,提出了本段论题“有必要从本体意义上对‘意象’概念正本清源,对‘意象’‘形象’之间的区别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在第二、三段,借助《文心雕龙》,分析得出“意象”的内涵,意象”是连通作家创作过程的基本元素,生成于创作的内在运思阶段,属于作家内在艺术思维的范畴;然后在第四、五段,借助《文学理论基础》相关论述,分析得出“形象”的内涵,“形象”是包括人物、景物、场面、环境和一切有形的物体,主要存在于文本之中;最后在第六段指出“体现在文本中的形象还是由‘形象’这个概念承担它的主要功能,它的特定含义是‘意象’无法全部承担的;而‘意象’作为艺术创作思维的核心范畴的含义,也是‘形象’”所无力负荷的”,强调两个概念因含义不同而不能相互替代。
    分析材料二:材料二第一段,提出了本段论题“在《红楼梦》的人物创造中,诗化的意象思维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们有规则地与人物形象的‘本体’构成‘对应’的艺术关系,产生比兴意义的互补互射的效应”;然后在第二段,通过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结合明妃、虞姬、湘妃、杜丽娘、红拂、绿珠的诗化意象和斑竹、桃花、柳絮、秋菊、芙蓉等自然意象点出这一类意象与艺术形象构成“类性联系”;
    然后在第三段,通过与黛玉形象对应的意象仙草、司马牛、玉带、渔婆等点出这一类意象与艺术形象不构成“类性联系”。
    (二)6.B
    7.B
    8.①老乡热情引路,安详夫妇真诚相待,人与人之间感情真挚;
    ②安详长期坚守在孤寂的深山,心怀国家,视群山为知己,把树木当亲人,令人感动;
    ③安详淡泊名利,用真情创作,达到极高的人生与艺术境界;
    ④“我”在这次寻找之旅中,找到了安详的精神世界与艺术的真谛。
    9.①以“寻找安详”为叙事线索,脉胳清晰,结构紧凑;
    ②以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来叙事,使内容真实自然;
    ③多处设置悬念,最后解开悬念,故事具有吸引力;
    ④多用对话形式推动情节发展,使叙述的情节更加集中。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B.“这句话表明‘我’是以金钱为标准衡量安详作品的价值”错误。表明“我”看到安详的欣喜以及对安详画作价值的肯定。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都从侧面表现出安详的低调处世”错误。不是侧面,是正面。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内容,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由“我开始隐隐担心,对身边的老乡说:‘马上天黑了,还没找到安详。’”“‘快了,再翻过一座山就到了。’老乡说”“‘快,喝口水,我去给你们烧火做饭。’安详的女人很热情地给我们沏茶。金色的花瓣在茶碗里翻腾,满屋子都是花茶的清香”可知,寻找安祥的路途遥远,“林深似海”,但是老乡仍然热情引路,安详夫妇真诚相待,人与人之间感情真挚。由“安详,当兵退伍后,被分配到县林业局,来到林业局下属的林场做了守山人。在孤寂的大山中守山,仿佛与世隔绝,苦累不说,主要是极度枯燥,别人干不了几个月就会找种种理由申请调岗,他却自告奋勇上山,带着妻子一干就是三十多年”“每天清晨,朝霞初现,他和妻子会将一面鲜艳的五星升起,然后烧火做饭、巡山,防火防盗。三十多年里,他在守山的同时,亲手种活了上万株松柏。他深爱着大山,给每座山峰都起了名字。他深爱着山上的松柏,按照《字海》给每一株树都用一个汉字命名。山峰是他的家园,松柏就是他亲爱的家人”可知,安详长期坚守在孤寂的深山,心怀国家,视群山为知己,把树木当亲人,令人感动;
    由“我说过了,我是安详,但我真不是画家,更非‘著名’,只是一个守山人”“我是自学绘画,谈不上什么高度。我只知道我用的不是墨汁,而是真情。我画上的山峰是现实中的山峰,入画的松柏都是我亲爱的家人”可知,安详淡泊名利,用真情创作,达到极高的人生与艺术境界;由“我听着,不由肃然起敬”“我抬起头,眼前雄壮的山脉仿佛是从他的画中走出;苍茫天地间,每一株松柏似乎都有了灵魂”可知,“我”在这次寻找之旅中,找到了安详的精神世界与艺术的真谛。
    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小说以“寻找安详”为叙事线索,按照事件的发展为序,脉胳清晰,结构紧凑;从叙事的角度看,由“我轻轻地整了整衣领,有点儿微凉”“我开始隐隐担心,对身边的老乡说……”等处可知,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来叙事,使内容真实自然;从情节的安排上来看,“我开始隐隐担心,对身边的老乡说:‘马上天黑了,还没找到安详。’”“我们艰难地翻越了四座大山,眼看夜幕低垂,仍看不到有人家的迹象”“你确定我要找的人是在这里吗?他可是个著名的山水画家,名叫安详,安静的‘安’,详细的‘详’”“这真的是我要寻找的安详吗?我产生了深深的忧虑”,“我”对能否找到安详存在疑虑,行文中多处设置悬念;最后解开悬念“‘您就是著名山水画家安详!您知道您的画作有多值钱吗?’我走出防火塔,心情很激动”,故事情节具有吸引力;从小说的表现形式上看,“‘您就是著名山水画家安详!您知道您的画作有多值钱吗?’我走出防火塔,心情很激动。安详正在安静地编织一个箩筐,他抬起头笑道:‘我说过了,我是安详,……只是一个守山人。’”多用对话形式推动情节发展,使叙述的情节更加集中。
    二、(一)10.D
    11.B
    12.A
    13.(1)假如(诸位)进言而我听不进,确实错在我;假如(我)征求意见而(诸位)不进言,过错将由谁承担呢!
    (2)(张仪)到了楚国,又趁机送厚礼给楚国当权的臣子靳尚,让他在怀王的宠姬郑袖面前说假话。
    14.①君主要远离奸臣贼子;②严格约束在外将士;③减轻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南唐主派陈觉禀报世宗,因为江南地区没有盐卤之田,希望让海陵盐监归属江南来供应军需。世宗说:“海陵在长江北岸,难以归属江南而使南、北官吏交错杂居,应当另有安排。“帝”是“白”的对象,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C;“交居”共同作谓语,关系紧密,不应断开,排除B。故选D。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B.“古代称平调官职”错,“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因樊爱能平时没有建立大功,周世宗就杀了他”错,根据“爱能等素无大功,忝冒节钺,望敌先逃,死未塞责。且陛下方欲削平四海,苟军法不立,虽有熊罴之士,百万之众,安得而用之”可知,不仅仅是因为他没有建立大功。故选A。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若”,假如;“求”,征求;“咎”,过错;“执”,承担。(2)“如”,到;“因”,趁机;“厚币”,丰厚的礼物;“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状语后置。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兵骄民困”可知,要减轻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
    由“君暗臣邪”“奸党内炽”可知,君主要远离奸臣贼子;由“武夫外横”可知,要严格约束在外将士。
    参考译文:
    后周世宗想诛杀樊爱能等人以整肃军纪,但犹豫未决。己亥(二十五日),世宗白天躺在行宫的帐篷中,张永德在旁边侍侯,世宗拿此事询问他,张永德回答说:“樊爱能等人平素没有大功,白当了一方将帅,望见敌人首先逃跑,死了都不能抵塞罪责。况且陛下正想平定四海,一统天下,如果军法不能确立,即使有勇猛武士,百万大军,又怎么能为陛下所用!”世宗将枕头掷到地上,大声称好。立即拘捕樊爱能、何徽以及他们率领的军使以上的军官七十多人,将他们全部斩首。壬戌(二十三日),后周世宗诏令群臣畅所欲言,陈述政事的得失利弊,诏书大致说:“朕对各位卿大夫,才能没法全部知道,面孔没法全都认识。倘若不采集他们的言论从而观察他们的行为,明悉他们的意见从而考察他们的忠诚,那凭什么来看出各人才器韬略的高低深浅,了解任用是否得当!假如(诸位)进言而我听不进,错确实在我;假如(我)征求意见而(诸位)不进言,过错将由谁承担呢?”后周世宗对宰相说:“朕经常思考达到大治的方略,没有得到其中的要领,睡觉吃饭都不能忘记。”比部郎中王朴进献策文,认为:“中原朝廷丧失吴地、蜀地、幽州、并州,都是由于丧失了治国之道。如今一定要首先考察丧失土地的根本原因,然后才能知晓收取失地的方法。当开始丧失国土时,没有不是因为君主昏庸臣子奸邪,军队骄横百姓穷困,奸人乱党在朝内炙手可热,强将武夫在外面横行霸道,由小变大,积微成著。如今要收取失地,只不过反其道而行之罢了。”后周世宗欣然接受。不久,提升他为左谏议大夫、掌管开封府事。六月,庚子(初三),后周世宗在宫内园林中亲自查阅囚犯的档案。有个汝州的百姓叫马遇,父亲以及弟弟被官吏冤枉致死,屡经核查审理,自己不能申诉,世宗当面审问,才获得真实情况,众人都认为神奇。从此各部门长官无不亲自省察刑事诉讼案件。乙酉,南唐主派陈觉禀报世宗,因为江南地区没有盐卤之田,希望让海陵盐监归属江南来供应军需。世宗说:“海陵在长江北岸,难以归属江南而使南、北官吏交错杂居,应当另有安排。”到这时,诏令每年拨出三十万斛盐给江南地区,所俘获的江南士兵,渐渐地释放回国。世宗在藩镇时,很注意韬晦,及至即皇帝之位,在高平大破北汉入侵之敌,人们开始佩服他的英勇神武。他统率军队,纪律严明,没有人敢违反,攻打城市面对敌寇,飞石流矢落在身边,别人都惊慌失色而世宗面不改色镇定自若;应付机变决定策略,出人意料之外。又勤勉治国,各个部门的簿籍,过目不忘,发现奸人粉碎隐患,洞察秋毫犹如神明。然而使用刑法过于严厉,百官群臣奉职办事稍有做得不好的,往往处以极刑,即使平素再有才干名望,也没有一点宽容,不久自己也觉后悔,最后几年逐渐放宽。去世之日,四方远近都哀悼追慕他。
    (二)15.A
    16.①“千丝”表面是写千万柳条飘荡,春日景象繁闹,照应了题目。②“千丝”语意双关,意同“千思”;“千丝乱”则喻指自己的凌乱思绪,将自己在南阳去留不定的内心纠结表达出来。③“千丝乱”与“一梦惊”意脉相连,将自己过去与现在心理情绪形象地传达出来。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诗歌情感的能力。A.“对比”错误,应该是反衬,用美景衬托内心的惆怅,“以乐景衬哀情”,使哀情更哀。故选A。
    1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千丝”运用双关修辞,表面写景,描写出南阳春日千万枝柳条随风飘荡,参差披拂,一派烦恼之景,结构上照应了标题“南阳春日十首”。实际上,“千丝”寓意“千思”,诗人此时身处南阳,因为自己年华已逝,虚度半生,壮志难酬,去留无定而内心思绪烦乱,因此“千丝”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此时诗人的矛盾心理。“未安去住千丝乱,已去悲欢一梦惊”上下句之间一脉相承,诗人因为去留无定而心绪烦乱,因为心绪烦乱而“梦惊”。
    (三)17.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问征夫以前路 恨晨光之熹微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伏”“捷”“长”“襟”“熹”。
    三、(一)18.B
    19.D
    20.示例:谁是对“中国式浪漫”理解最深刻的人?当然是总导演张艺谋领衔的主创团队。如果没有他们的绝妙构思,这次开幕式怎么能载入史册?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惊喜开局:令人又惊又喜的开始。惊艳开场:令人因看到了非常美丽或者精彩的事物而惊奇、内心受到震动的演出开始。此处形容张艺谋的冬奥会开幕式,属于文艺演出,且十分精彩,故选“惊艳开场”。攻坚克难:攻占坚固的堡垒,克服层层的困难。现在常常用来形容或鼓励人们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圆满的完成任务。迎难而上:就算遇到困难也不退缩,迎着困难去克服它。形容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勇敢地挑战。根据后文来看,主要强调人们在过程中克服困难完成任务,故选“攻坚克难”。环环相扣:一环扣一环,比喻若干事物之间密切相关。丝丝入扣:比喻做得十分细致,有条不紊,一一合拍。此处指的是表演动作的合拍,故选“丝丝入扣”。天马行空:马的奔驰如同腾空飞行,多比喻才思豪放,超群不凡。不拘一格:指不受某种规格、方式等的束缚。根据后文“巧思”可知,形容的是才思超凡,故选“天马行空”。故选B。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二:一为搭配不当,“背后”与“离不开”或“作为支撑”主谓均无法搭配,应该搭配“是……分工协调”或“是以……作为支撑的”。二为结构混乱,“离不开……作为支撑”句式杂糅,应改为“离不开……分工协调”或“以……作为支撑”。C.搭配不当,“支撑……的”后应搭配“是……”。故选D。
    20.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以及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要求采用设问、反问两种修辞。原句表达了两种意思,一是主创团队是对“中国式浪漫”理解最深刻的人;二是他们拥有让开幕载入史册的绝妙构思。可以分别针对这两种意思,进行设问、反问的改写。第一种:“总导演张艺谋领衔的……主创团队就是对‘中国式浪漫’理解最深刻的人”,可以改为设问方式,“谁是……的人?当然是……”。第二层含义则可改写为反问,“如果没有他们的绝妙构思,怎么能让这次开幕式载入史册”?第二种:先设问,“谁拥有让这场开幕式载入史册的绝妙构思?当然是……主创团队”。再反问,“他们难道不是对‘中国式浪漫’理解最深刻的人?”也可以有其他类型的改写,但注意不能遗漏信息,前后衔接要通顺,不改变原意。
    (二)21.A
    22.示例:①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②留出(创造)生长空间 ③森林储碳量明显减少(锐减)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结合前文“这些植物种子的传播,主要依靠长臂猿等灵长类动物和亚洲象等以水果为食的大型动物”,此句强调了植物种子依靠动物传播,从而形成散播网络,才能保证森林储碳量不断增加。B.强调的是“动物”;C.“没有构成”与事实不符;D.“没有被”与事实不符,且被动句式不合常规表达。故选A。
    2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前面提出了一个问题“野生动物的灭绝,会加剧全球变暖吗?”,此处应当是专家在考察泰国考艾国家公园方圆30公顷的植被后给出的回答;结合后文“植物拥有很强的固碳能力”“从而有效减少地球上二氧化碳的含量,减缓全球变暖的进程”可得出肯定答案。据此填写“给出了肯定的回答”;第二空,前面说亚洲象“践踏植被,推倒树木,不断为森林创造‘开口’”,后面说“使它们不至于被高大的植物完全遮蔽”,说明这些“开口”能让生长速度缓慢的植被得到生存空间;承接前半句“能为生长速度缓慢的植被”,此处直接用动宾结构即可。据此填写“留出(创造)生长空间”;
    第三空,这里应写“野生动物的灭绝”与“加剧全球变暖”之间的过渡句,也就是为何野生动物的灭绝会加剧全球变暖;根据前面分析,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中的碳转化为生长所需的有机物”,而动物的参与也为植物种子传播或者为生长速度缓慢的植被提供帮助,也就是野生动物灭绝同样会影响到森林植被生长,从而影响森林储碳量,加剧全球变暖。据此填写“森林储碳量明显减少(锐减)”。
    四、
    【参考例文】
    别让亲情飘在空中
    母亲节的祝福霸占了网络荧幕,可这些隔空抒情的祝福却大多被遗忘于虚拟空间,没能温暖母亲的心。别再让亲情的暖意被冰冷的屏幕阻隔,陪伴才是最实在的暖心祝福。
    陪伴,让生活回归。历史上战争的硝烟没能攻陷人们对生活的追求,网络却轻而易举地攻占我们的生活空间中一大部分。虚拟空间的快捷看似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悄然滋生了众多的“低头族”。网络使用过度的现象屡屡出现,显示了网络所带给人们情感间的隔阂。虚拟生活举起它耀武扬威的拳头给予真实生活一下又一下的重击,而陪伴,这一最朴素无华的感情表达方式,就是真实生活对网络的精彩反击。
    母亲节的祝福霸了屏,却没让子女对母亲的爱霸住生活的屏。网络是十分高效快捷的工具,它让网友对母亲的“示爱”变得轻易且容易夸大效果。正因它的快捷与夸大作用,网友们只看到了无数的点赞,却忽略了祝福的真正接受者——母亲们。母亲们大多不是网络的高频使用者,日复一日地操劳磨掉了她们的棱角,也让她们回到了生活的深处。网络上的一片祝福之音、溢美之词,为我们构造了一派和乐融融的假象,却让我们进一步沦陷于虚拟,忘却了母亲在真实生活中盼子归的身影。
    隔空抒的情,只会永远飘在空中。对母亲的爱,却不应只是通过网络来表达,而应实实在在地在生活里,让母亲感受到她身边萦绕着的情。
    母亲们最需要的是朴素真切的陪伴,而非网上哗众取宠的“晒”式示爱。母亲们用最美的年华陪伴你我的成长,长大后的我们,难道不应以陪伴回应这份深情吗?许多孩子别扭于在真实生活中对母亲直白的示爱,那么,亲手做的一桌好菜、一些实在的礼物,哪怕只是陪母亲在公园里散个步,难道这些举动不比网络空间那搁浅的爱意来得更加含蓄而真实暖心吗?
    虚拟空间终究只是一件工具,别让亲情沾染太多那冰冷的机器味儿。网络易使情感变得浮夸而轻飘飘,就像幼时手里那永远握不住的红气球,更像时光长河里偶尔泛起的浮光掠影,激不起人心湖里一点涟漪。
    陪伴,是最长情的示爱,是最珍贵的祝福。请别再让你的一份深情搁浅于冰冷的虚无中,别再让时光无情磨损那些美好。下一个母亲节,只愿更多的母亲能享儿女承欢于膝下的幸福,更多的儿女选择以陪伴珍惜亲情。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的话题是母亲节。材料首先描述了母亲节这一天,网友们在朋友圈、微博、QQ空间向母亲疯狂地“示爱”,没有表达对母亲感情的人都不好意思给别人点赞;但一半以上的母亲对此并不知情。对此网友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种祝福大部分母亲并不知情,不符合母亲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与要求,只是流于形式,有炫耀、作秀、给人看的嫌疑;有人认为因为中国人保守含蓄的特点,不善于直接表达感情,网上示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有人认为与其隔空示爱,不如陪伴和真实的行动来得实在、具体可感。可见,材料谈论的话题是对母亲节网友们隔空示爱的看法,这也是本次作文的话题。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网上隔空示爱有利亦有弊。有利的一面是可以冲破时间与空间的阻隔与桎梏,让爱的表达更方便、快捷。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保守、含蓄,不善于直接表达感情,网上示爱不失为一种进步,一种表达情感的理想方式,这让情感不再是一支无根的浮萍,它扎根在网络平台坚实的土地上,不断传输着温情、美好和正能量。不利的一面是网上抒情忽略了祝福的真正接受者——母亲们,她们大多不是网络的高频使用者,所以这种方式不符合母亲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与要求。网络上的一片祝福之音、溢美之词,为我们构造了一派和乐融融的假象,让我们进一步沧陷于虚拟,忘却了母亲在真实生活中盼子归的身影。同时,情感的表达是个人的、私密的、个性的,如此热闹,千篇一律会冲淡甚至消解情感本身,从而使祝福流于形式,也有炫耀、作秀、给人看的嫌疑,是在消费情感。另外,源于网络的压力和外在的胁迫,可能使情感的表达并非出于自愿,从而显得不够真实,“这时候你不赶紧表达一下对母亲的感情,都不好意思给别人点赞”,也容易使情感表达被“道德绑架”,从而走向盲目和随波逐流。当然,情感的表达亦可回归本真,回归实在。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行动亦能表达拳拳深情,亦可温馨动人。文体是议论文。考生可以赞同网上这种“隔空传情”的表达方式,也可以赞同线下实在真诚的祝福方式,当然也可以另起炉灶,从新的角度进行思考。确定立意方向之后,就要斟酌确定自己的观点和分析议论的角度,切忌肆意揣度诋毁别人的爱心和苦心,勿消解爱的真诚与伟大,要理性客观地看待这一现象。
    立意:
    1.网上隔空传情不是祝福母亲的最好方式。
    2.网络让爱触手可及。
    3.情感的表达要回归本真。
    4.重拾节日的仪式感。

    相关试卷

    2022届天津市南开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01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天津市南开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01含解析,共15页。

    2022届北京市人大附中高考语文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01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北京市人大附中高考语文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01含解析,共17页。

    2022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