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试卷(包含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试卷(包含答案解析)01
    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试卷(包含答案解析)02
    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试卷(包含答案解析)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试卷(包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化学试卷(包含答案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O,小于7,与图象不符,故选项错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以实验为基础,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加热液体B. 测溶液pH
    C. 盖盖玻片D. 检查气密性
    “宏观-微观-符号-量”是科学特有的表征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飞行任务。火箭助推器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从量的角度看: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
    B. 从微观构成看: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
    C. 从符号表征看:四氧化二氮的化学式是N2O4
    D. 从宏观物质看:燃烧产物中含有单质与化合物两类物质
    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与结论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方法。下列根据已有事实或结论进行的推理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如图曲线能正确反映下列化学变化中y与x变化关系的是( )
    A. 锌粒中滴入稀硫酸:y代表氢气的质量
    B. 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y代表沉淀的质量
    C.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y代表混合溶液的pH
    D. CuSO4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y代表沉淀的质量
    性能神奇的金属钛(Ti)是航空、军工、电力等领域的重要原材料。常温下钛不与非金属及强酸反应,加热时却可以和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反应。金红石(主要成分TiO2)是钛矿石之一,目前利用金红石大规模生产钛的过程是:
    ①在高温条件下在往金红石与碳粉混合物中通入氯气,反应制得四氯化钛(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
    ②在氩气的气流中,高温下用过量的镁跟四氯化钛反应制得钛和氯化镁。完成下列问题:
    (1)过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过程②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_____。
    学习《物质的溶解》时小科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往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50g、25g、5g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认为,A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他的判断依据是 ______;
    (2)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______。
    某混合气体X由CO2、CO、H2O(水蒸气)、H2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X气体依次通过如图1装置(假定每步反应均完全),现象分别为:A中溶液变浑浊;B中固体变为红色;C中粉末变为蓝色;D中溶液变浑浊。
    完成下列问题:
    (1)该实验能得出CO气体一定存在的证据是 ______;
    (2)只要在图1中加装一个图2装置,就能确定原混合气体X中是否含有H2。
    ①写出图2装置中试剂名称 ______;
    ②该装置连接在图1中哪两个装置之间 ______(用字母表示)。
    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A、B、C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烧杯D中,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呈红色。
    【提出问题】烧杯D中上层清液含有哪些溶质(除指示剂外)?
    【分析讨论】小组讨论后认为,确定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思维路径:①考虑反应物用量的不同;②抓住化学反应的本质,即微粒的重组。
    某小组同学分析过程笔记如下:
    【初步结论】
    (1)通过分析确定:烧杯D上层清液中肯定不含H+,肯定含有Na+、Cl−。判断一定含有Na+、Cl−的依据是 ______;
    【实验探究】
    小组按如下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2)根据实验Ⅰ可以初步推断:上层清液中溶质(除指示剂外)所有可能的组成 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实验Ⅱ中应加入过量的 ______溶液。
    【实验结论】烧杯D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有指示剂、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某校科学研究小组同学开展“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的实验探究。
    【实验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发生装置】
    (1)结合实验原理,图1中发生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是:______(填字母)
    【实验探究】
    探究Ⅰ影响因素探究
    在制取CO2气体时,为了探究影响反应快慢的因素,小组同学进行了四组实验,如表所示
    (2)若探究盐酸的浓度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 ______(选填实验组别)进行对照。
    探究性质探究
    做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验证实验时,同学们将NaOH溶液加入到充满CO2气体且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观察到塑料瓶变扁,由此得到CO2与NaOH发生反应的结论。但有同学认为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CO2气体溶于水导致气压减小。
    为回答该同学的质疑,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在两个250mL的烧瓶中分别充满CO2气体,通过注射器同时向两个烧瓶中分别注入同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最后得到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由此,小科得出CO2气体溶于水会导致塑料瓶变扁,同时CO2与NaOH也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
    (3)结合图2中A、B曲线变化特点,写出能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 ______。
    【拓展提高】
    小组同学完成某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测定,其方法是:将样品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的CO2质量,再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小组同学在实验室中组装了相应的实验装置(如图3)。小科利用该实验装置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①先通一段时间的空气
    ②称量D装置的质量为m1
    ③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稀盐酸全部加入锥形瓶,待充分反应后,关闭活塞
    ④再次通空气一段时间
    ⑤再次称量D装置的质量为m2
    (4)有同学指出实验步骤③操作明显不合理,你认为该同学的理由是 ______。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针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政府向全球承诺,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使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与吸收总量平衡,实现“零排放”。实现“碳中和”通常可采取如下措施:
    碳减排:减少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1)下列做法不能实现“碳减排”的是 ______。
    A.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
    B.推进新能源汽车使用
    C.废弃物分类投放并回收利用
    D.养成节约用水用电习惯
    碳吸收:①利用植物光合作用,这是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最重要途径;②利用“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在实际生产中,经常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流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2)用该技术进行“碳捕获有效利用了原材料,该过程中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______。
    (3)分离器中发生的反应:①CaO+H2O=Ca(OH)2,②Ca(OH)+Na2CO3=CaCO3↓+2NaOH。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100千克,求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CaCO3的质量(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II.碳转化:指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
    某项目学习小组用传感器开展“影响铁锈蚀因素”的探究,设计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并完成实验。实验过程中,传感器采集数据绘制得到如图2的甲、乙两幅曲线图。
    【资料1】一定条件下,碳和氯化钠溶液可加快铁的锈蚀,但它们本身不参加反应。
    【资料2】该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药品,将5克铁粉和2克碳粉加入锥形瓶,并加入2毫升饱和氯化钠溶液;
    ③立即塞紧橡皮塞,橡皮塞上已插有一支装有5毫升稀盐酸的注射器及传感器;
    ④观察现象,采集数据。
    用所学知识及以上资料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注射器中的盐酸会自动注入瓶内,原因是 ______;
    (2)图2甲、乙曲线图中,0−t1段温度升高,瓶内压强减小;t2−t3段温度升高,瓶内压强增大。解释产生这两个不同现象的原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正确操作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其目的是防止盖玻片下出现气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盖盖玻片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2.【答案】A
    【解析】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质量、种类、数目不变,从量的角度看: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故A不正确。
    B、从微观构成看: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故B正确。
    C、从符号表征看:1个四氧化二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故化学式是N2O4,故C正确。
    D、从宏观物质看: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和氮气,二氧化碳、水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氮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D正确。
    故选:A。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质量、种类、数目不变分析。
    B、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分析。
    C、根据微观示意图分析。
    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物质的构成及分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运用。
    3.【答案】A
    【解析】解:A、酸性溶液pH小于 7,pH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故选项推理正确。
    B、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但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故选项推理错误。
    C、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D、氧化物中都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都是氧化物,如C2H5OH,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A。
    A、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
    B、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
    C、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D、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4.【答案】D
    【解析】解:A、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一开始就产生氢气,与图象不符,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不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不会产生沉淀,与图象不符,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pH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等于7、小于7,与图象不符,故选项错误。
    D、CuSO4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盐酸消耗完再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与图象相符,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图示可知,加入一定量的x后,y的数值逐渐增大,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5.【答案】置换反应
    【解析】解:(1)在高温条件下在往金红石与碳粉混合物中通入氯气,反应制得四氯化钛(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过程②是在氩气的气流中,高温下用过量的镁跟四氯化钛反应制得钛和氯化镁,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

    (2)置换反应。
    (1)在高温条件下在往金红石与碳粉混合物中通入氯气,反应制得四氯化钛(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进行分析解答。
    (2)过程②是在氩气的气流中,高温下用过量的镁跟四氯化钛反应制得钛和氯化镁,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置换反应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A中有不溶解的固体 A≥B>C
    【解析】解:(1)A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他的判断依据是A中有不溶解的固体等。
    (2)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A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B可能是饱和溶液,C为不饱和溶液,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
    故答案为:
    (1)A中有不溶解的固体;
    (2)A≥B>C。
    (1)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
    (2)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A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B可能是饱和溶液,C为不饱和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的特征、溶液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D中溶液变浑浊 浓硫酸 A和B
    【解析】解:(1)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因此在A中去除二氧化碳后,D中溶液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从而说明气体存在一氧化碳;
    故答案为:D中溶液变浑浊。
    (2)①为了确定是否含有氢气,需要通过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水来确定氢气是否存在,因此先将混合气体干燥,所以需要去除水蒸气,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加入浓硫酸即可;
    故答案为:浓硫酸。
    ②为了确保干燥气体进入B中,所以在A和B之间加入图2装置,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水,使C中无水硫酸铜变色,证明水的存在,由此可以验证氢气的存在;
    故答案为:A和B。
    (1)根据一氧化碳性质分析回答此题;
    (2)①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分析回答此题;
    ②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8.【答案】Na+、Cl−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参加反应,肯定存在 ? ①NaCl、NaOH;②NaCl、Na2CO3;③NaCl、NaOH、Na2CO3 氯化钡或氯化钙或硝酸钡或碳酸钙
    【解析】解:(1)A中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Na+、Cl−没有参加反应,实验结束后,将A、B、C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烧杯D中,氯化钠没有与其它物质反应,即Na+、Cl−没有参加反应;判断一定含有Na+、Cl−的依据是Na+、Cl−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参加反应,肯定存在;
    (2)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静置,没有沉淀,则肯定没有Ca2+,溶液呈红色,可能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故根据实验Ⅰ可以初步推断:上层清液中溶质(除指示剂外)所有可能的组成①NaCl、NaOH;②NaCl、Na2CO3;③NaCl、NaOH、Na2CO3;
    (3)由实验结论有OH−、CO32−,碳酸根与钙离子或钡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或氯化钙溶液或硝酸钡溶液或碳酸钙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有碳酸根,由于所加溶液过量,可除尽碳酸根离子,溶液显红色,证明有氢氧根离子。
    故答案为:(1)Na+、Cl−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参加反应,肯定存在;
    (2)①NaCl、NaOH;②NaCl、Na2CO3;③NaCl、NaOH、Na2CO3;
    (3)氯化钡或氯化钙或硝酸钡或碳酸钙。
    (1)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中Na+、Cl−没有参加反应,倒入烧杯中,Na+、Cl−没有参加反应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碳酸钠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结合题干信息分析;
    (3)碳酸根与钙离子或钡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热过量的钙离子或钡离子检验碳酸根离子并除去碳酸根离子,再根据酚酞变红,证明氢氧根离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9.【答案】B或C 乙 B曲线明显低于A曲线 未及时关闭活塞可能导致产生的二氧化碳从分液漏斗逸出
    【解析】解:(1)反应物为固液混合物,不需要加热,故选B或C为发生装置;
    故答案为:B或C。
    (2)实验变量为盐酸浓度,所以选择变量只有盐酸浓度的实验组,故选甲和乙;
    故答案为:乙。
    (3)B曲线明显低于A曲线,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才可以出现此现象;
    故答案为:B曲线明显低于A曲线。
    (4)反应有气体生成,需要保证装置气密性,若不及时关闭活塞开关,气体从分液漏斗逸出,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
    故答案为:未及时关闭活塞可能导致产生的二氧化碳从分液漏斗逸出。
    (1)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密度与水中溶解度选择收集装置;
    (2)根据实验变量选择对照实验组;
    (3)根据压强变化趋势分析回答此题;
    (4)根据装置气密性分析回答此题。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0.【答案】A NaOH、CaO
    【解析】解:(1)A、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不能减少空气的污染物的总量,故选项不能实现“碳减排”;
    B、推进新能源汽车使用,减少燃油,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能实现“碳减排”;
    C、废弃物分类投放并回收利用,节约资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能实现“碳减排”;
    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能减少燃油、燃气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理念。
    D、养成节约用水用电习惯,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能实现“碳减排”;
    故选:A。
    (2)用该技术进行“碳捕获有效利用了原材料,该过程中氢氧化钠、氧化钙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环利用;
    (3)解:设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x
    Na2CO3+Ca(OH)2=CaCO3↓+2NaOH
    106 100
    100kg×10.6%x
    106100=100kg×10.6%x
    x=10kg
    答: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CaCO3的质量为10kg。
    故答案为:
    (1)A;
    (2)NaOH、CaO;
    (3)10kg。
    (1)根据实现“减排”的做法来分析;
    (2)根据流程图分析可知,氢氧化钠、氧化钙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环利用;
    (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1.【答案】铁生锈消耗瓶内氧气,瓶内压强减小,当瓶内气压减小到一定程度,大气压将注射器的活塞下压或瓶内气压减小,盐酸被吸入瓶内
    【解析】(1)将5克铁粉和2克碳粉加入锥形瓶,并加入2毫升饱和氯化钠溶液,一定条件下,碳和氯化钠溶液可加快铁的锈蚀,铁生锈消耗瓶内氧气,瓶内压强减小,当瓶内气压减小到一定程度,大气压将注射器的活塞下压或瓶内气压减小,盐酸被吸入瓶内;
    (2)0−t1段温度升高,瓶内压强减小原因是铁生锈消耗氧气并放热,故温度升高,消耗氧气使压强减小,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消耗氧气减小的压强大于温度升高增大的压强,瓶内压强减小;t2−t3段温度升高,瓶内压强增大原因是因瓶内气压减小,盐酸自动注入瓶内,盐酸与铁反应产生氢气并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和产生氢气都使压强增大。
    故答案为:
    (1)铁生锈消耗瓶内氧气,瓶内压强减小,当瓶内气压减小到一定程度,大气压将注射器的活塞下压或瓶内气压减小,盐酸被吸入瓶内;
    (2)0−t1段温度升高,瓶内压强减小原因是铁生锈消耗氧气并放热,故温度升高,消耗氧气使压强减小,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消耗氧气减小的压强大于温度升高增大的压强,瓶内压强减小;t2−t3段温度升高,瓶内压强增大原因是因瓶内气压减小,盐酸自动注入瓶内,盐酸与铁反应产生氢气并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和产生氢气都使压强增大。
    (1)根据铁生锈消耗瓶内氧气,瓶内压强减小分析;
    (2)根据铁生锈消耗氧气并放热,盐酸与铁反应产生氢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选项
    事实或结论
    推理或判断
    A
    酸性溶液pH小于 7
    pH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B
    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
    C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D
    氧化物中都有氧元素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静置
    无沉淀,溶液呈红色
    肯定没有Ca2+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 ______ ”溶液,静置
    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肯定有OH−、CO2−
    实验组别




    大理石的质量/g、颗粒大小
    m块状
    m块状
    m粉末状
    m粉末状
    盐酸的体积/mL、浓度
    V稀盐酸
    V浓盐酸
    V稀盐酸
    V浓盐酸
    相关试卷

    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包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包含答案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V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包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包含答案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B,【答案】C,【答案】3 混合物  二氧化碳,【答案】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化学试卷(包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化学试卷(包含答案解析),共10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