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2022学年西藏自治区那曲高二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2022学年西藏自治区那曲高二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01
    2021-2022学年西藏自治区那曲高二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02
    2021-2022学年西藏自治区那曲高二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03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西藏自治区那曲高二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西藏自治区那曲高二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情景默写,文言文阅读,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拉萨那曲高二年级开学测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任何一种异国形象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本民族对异族的了解和认识及异国文化在本国的介绍传播影响和诠释情况,折射出本民族的欲望需求和心理结构。中国,作为西方人眼中的“他者”,在不同的世界历史时期有着迥然有别的形象。
    十八世纪,整个欧洲掀起一股“中国热”。一方面,他们对中国的思想哲学和自然宗教政治制度产生浓厚兴趣;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欧洲人对中国的陶瓷丝绸室内装饰和园林建筑非常推崇。十九世纪,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西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中国热”结束了。法国学者米丽耶·德特利曾指出:“‘野蛮’‘非人道’‘兽性’,这些形容词通常被十九世纪的人们用来总结对中国人的看法。”爱德华·赛义德东方主义理论的发表标志着东方主义作为后殖民研究的重要理论的形成。赛义德认为,东方主义属于西方建构产物,旨在为东西方建立一个明显的分界线,从而突出西方文化的优越性。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的文学作品中提到中国时总会受到“东方主义”的影响。二十世纪英国文学中,中国作为英国的“他者”,一直在美好和丑陋两极中徘徊。这种双重书写是西方主体内在矛盾的一种外现,也是西方企图借助东方人文进行自我救赎的一种反映,昭示着西方已对现代文明精神实质进行反思。
    中国学者周宁针对赛义德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所关注的东方主义,进一步提出了“另一种东方主义”。他指出:“西方文化中有两种东方主义,一种是否定的、意识形态性的东方主义,一种是肯定的、乌托邦式的东方主义。”而后一种“肯定的、乌托邦式的东方主义,比后殖民主义理论所批判的东方主义历史更悠久、影响更深远,涉及的地域也更为广泛”。
    保罗·巴奇加卢皮在《水刀子》中的中国书写便体现了“另一种东方主义”。小说中的中国依旧是一个异于“自我”的“他者”,但不同于过往的贬低与歪曲,保罗颠覆了根植于西方观念中的显性的中国“他者”形象,将中国塑造为末日时代最后的一片“净土”。
    作者笔下的未来美国,美元与人民币都是通用货币。相比美元,人们更偏爱人民币。货币的流通情况是一国经济实力的表现之一,人民币的大量流通昭示着中国的经济实力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才是当之无愧的经济强国。小说中的中国人没有直接的描述,全靠侧面描写。中国人在凤凰城建造了一个大工程——泰阳特区。在这个城市,不受亚利桑那中央运河污染影响的只有泰阳生态建筑里的住户。这是中国科技带来的奇迹,作者用很多笔墨刻画该生态建筑,引导读者想象中国未来的科技实力。小说中作者提到了很多中国元素,住在泰阳生态建筑附近的都知道“公斤”和货币单位“元”,因为工人领的都是人民币、水泵也是中国人建的。中国文化正以某种形式潜移默化地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之中。玛利亚用中国人到处发一次性平板电脑拼命地学中文。“那平板电脑中到底有些什么呢?汉字、基本中文和礼仪教学视频。”中国员工的大量进入,让很多凤凰城人会说至少一两句中文。未来,文化的传播与碰撞依旧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尽管作者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未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但除了光鲜的一面外,作者笔下的中国人还有冷漠、自私的一面。泰阳太阳能开发集团的主管和秘书会在中庭有说有笑,隔着玻璃墙欣赏墙外的荒芜世界,仿佛墙外污浊的河流、混乱的局面与他们毫无关系。电视屏幕播放着科罗拉多水坝遭人破坏的新闻,中国工程师盯着电视看科罗拉多最新发生的破事,内心毫无波澜。这些细节的塑造又让我们看到了自私、无情、冷漠的中国人的形象。此外,在书中,中国与美国的友好仅是表面。这一点作者通过一场涉及中国人的枪击案来展现。当发现受害者是中国人时,记者的第一反应是“这下糟了,中国人不喜欢枪战波及他们”。拍完照片后又说:“对小报来说,这场面太于净了点。但有些新闻媒体(原文中为新华社)最喜欢美国有多混乱。”尽管小说中作者笔下的中国形象与以往大不相同,作者对中国的很多方面做出了肯定,但在某些方面依然保持着怀疑的态度。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书写受到了“另一种东方主义”的影响,马利红曾预测,随着二十世纪初期“东方热”的再度高涨,未来抑“显性”他者、扬“隐性”他者的书写是必然的趋势。
    西方作家的中国书写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从十八世纪前的“中国热”,到十九世纪的卑微丑陋,二十世纪的美丑交织,再到逐渐打破“东方主义”被“正视”,这一系列改变离不开中国的变迁,也离不开世界联系的日益紧密与作家们的态度转变。
    小说中的国家形象融合了太多因素,社会背景、作者态度、作者认知,把小说中所描述的形象当作认识一个国家的依据显然是不完全可靠的,但不能否认小说对国家形象传播的作用。
    (摘编自吴安琪《中国形象在西方小说中的变迁》)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国家能否产生他者“热度”与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有较大的关系。
    B. “东方主义”立足于意识形态,否定他国是为了突显自身文化优越性。
    C. 无论是对显性他者的抑还是对隐性他者的扬都是西方自我救赎的反映。
    D. 保罗反对“东方主义”,写作“正视”原型,还原末日净土的中国形象。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关于《水刀子》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科幻小说,《水刀子》以未来美国为背景,刻画了环境恶劣、经济势弱、政治涣散的城市图景。
    B. 为了让对中国的肯定情绪更有来由,《水刀子》从经济、文化、科技等角度来全方位塑造中国形象。
    C. 《水刀子》中中国人既有光鲜的一面,也有自私冷漠的一面,这体现了作者客观冷静的叙事风格。
    D. 作者以《水刀子》为例,证明随着“东方热”的再度高涨,扬“隐性”他者的书写是必然的趋势。
    3. 下列各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章观点的一项是( )
    A. 14世纪60年代,英国作家曼德维尔的《曼德维尔游记》刻画了一个金银遍地、歌舞升平的极度物质化的中国,激发了中世纪欧洲人摆脱眼前沮丧世界的渴望。
    B. 19世纪20年代,鸦片吸食者英国作家德·昆西在《一个英国吸食鸦片者的自白》中,刻画了一个鸦片肆虐、毫无生命力的中国形象。
    C. 20世纪30年代,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的《大地》以白描手法,塑造了一系列勤劳朴实的中国农民形象,并以饱蘸同情心的笔触摹写出了“农民灵魂的几个侧面”。
    D. 20世纪30年代,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他在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形象客观地报道了“这批人,这些事情”。
    4.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如何促进中国国家形象的正面传播。
    5. 20世纪30年代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中国云南被刻画成一个理想的“人间天堂”,而21世纪初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长篇小说《拯救溺水的鱼》中,云南又以一个落后的“蛮夷之地”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同一个原型为何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差距?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1~5题答案】
    【答案】1. D 2. A 3. D
    4. ①致力于国家发展,努力提升综合国力,为国家形象正面传播提供基础;②开展国家形象宣传,做好本国文化在异国的介绍和诠释工作,让更多的外国作家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以促成其态度转变,从而为国家形象正面传播提供条件;③加强文化交流,重视文学作品对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作用,为国家形象正面传播提供途径。(任答两点)
    5. ①文学作品的形象与作者认知、作者态度、社会背景等因素有关,并不一定能作为认识原型的依据。
    ②他国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反应折射的是本民族的欲望需求和心理结构,作家会根据本民 族的需要创作他国形象。
    ③这种双重书写是西方主体内在矛盾的一种外现,也是西方企图借助东方人文进行自我救赎的一种反映,昭示着西方已对现代文明精神实质进行反思。“乌托邦”式的中国形象是质疑和反省西方文化自身,而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中国形象是对西方文化的认同与维护。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保罗反对‘东方主义’”理解不准确,“还原末日净土的中国形象”说法不正确。原文为“保罗•巴奇加卢皮在《水刀子》中的中国书写便体现了‘另一种东方主义’。……但不同于过往的贬低与歪曲,保罗颠覆了根植于西方观念中的显性的中国‘他者’形象,将中国塑造为末日时代最后的一片‘净土’”。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为了让对中国的肯定情绪更有来由”说法不准确,从文章内容看,这只能表明作者对本国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失望或者期许;
    C.“这体现了作者客观冷静的叙事风格”理解有误,刻画中国人既光鲜又冷漠是作者对“他者”形象的态度的反应,不能体现作者的叙事风格是客观冷静的;
    D.“作者以《水刀子》为例,证明……扬“隐性”他者的书写是必然的趋势”理解错误,“未来抑‘显性’他者、扬‘隐性’他者的书写是必然的趋势”是马利红的预测,《水刀子》并不能证明这个观点。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形象在西方小说中的变迁,主要有否定的、意识形态性的东方主义和肯定的、乌托邦式的东方主义。

    D.《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性新闻报道作品,客观地记录了中国特定时期的真实事件,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文章观点。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第二段“十九世纪,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西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中国热’结束了”以及倒数第二段“西方作家的中国书写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从十八世纪前的‘中国热’,到十九世纪的卑微丑陋,二十世纪的美丑交织,再到逐渐打破‘东方主义’被‘正视’,这一系列改变离不开中国的变迁”可知国家的发展是基础,应致力于国家发展,努力提升综合国力,为国家形象正面传播提供基础;
    第二段“‘野蛮’‘非人道’‘兽性’,这些形容词通常被十九世纪人们用来总结对中国人的看法”第六段“尽管作者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未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但除了光鲜的一面外,作者笔下的中国人还有冷漠、自私的一面”揭示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偏见和误解,启示我们应开展国家形象宣传,做好本国文化在异国的介绍和诠释工作,让更多的外国作家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以促成其态度转变,从而为国家形象正面传播提供条件;
    最后一段“小说中的国家形象融合了太多因素,社会背景、作者态度、作者认知,把小说中所描述的形象当作认识一个国家的依据显然是不完全可靠的,但不能否认小说对国家形象传播的作用”启示我们应加强文化交流,重视文学作品对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作用,为国家形象正面传播提供途径。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观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的能力。
    由最后一段“小说中的国家形象融合了太多因素,社会背景、作者态度、作者认知,把小说中所描述的形象当作认识一个国家的依据显然是不完全可靠的”可知文学作品的形象与作者认知、作者态度、社会背景等因素有关,并不一定能作为认识原型的依据。
    由第一段“任何一种异国形象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本民族对异族的了解和认识及异国文化在本国的介绍传播影响和诠释情况,折射出本民族的欲望需求和心理结构”可知他国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反应折射的是本民族的欲望需求和心理结构,作家会根据本民族的需要创作他国形象。
    由第二段“二十世纪英国文学中,中国作为英国的‘他者’,一直在美好和丑陋两极中徘徊。这种双重书写是西方主体内在矛盾的一种外现,也是西方企图借助东方人文进行自我救赎的一种反映,昭示着西方已对现代文明精神实质进行反思”可知这种双重书写是西方主体内在矛盾的一种外现,也是西方企图借助东方人文进行自我救赎的一种反映,昭示着西方已对现代文明精神实质进行反思。“乌托邦”式的中国形象是质疑和反省西方文化自身,而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中国形象是对西方文化的认同与维护。
    二、文学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鼓手刘
    杜景礼
    ①村里来了一位货郎,孩子看着货郎,看他手中的摇鼓,一耸鼻翼:“叔叔,我想打两下——”货郎把鼓递给他,教他摇。红绳系住的鼓槌,一摇起来,“咚咚隆咚,咚咚隆咚。”
    ②咚咚隆咚,你叫啥名?咚咚隆咚,我叫刘大帅。咚咚隆咚,好名字。
    ③自此,家里开饭前,刘大帅都要拿起筷子,敲碗边儿,“当当个当,当当个当”。大哥刘大新剜他一眼,他不停;二哥刘大奇咳他一声,他也不停;爹说:“吃饭不许敲,像个要饭儿的!”刘大帅只好收起碗筷,可心却在这节奏上了,走到哪儿,手指敲到哪儿。吃菜嚼饭,走路点头,都有了节奏。
    ④刘大帅开始全身心迷上鼓点儿了。
    ⑤刘大帅没事儿就跑老叔刘志高家。干啥去?老叔家有一台双卡录音机,他就听两盘磁带:《十面埋伏》《百鸟朝凤》。反复听,听痴迷了,手指敲着椅子背儿,迷!
    ⑥这一年正月,刘家营子办高跷秧歌,出事儿了。
    ⑦张家营子、王家营子的秧歌来了。三个村子的高跷遇上,自然要比拼一把。刘家营子秧歌很快就败下阵来,鼓不响,妆不靓,队不齐。临散场时,鼓手刘大嗓把鼓桘一丢,生闷气去了。刘大帅跑过去,拿起棰,敲起鼓,九岁的刘大帅鼓点儿一起,还真让人心头一震。可是,哪怕是在这振奋的鼓点儿中,刘家营子秧歌队还是沮丧地败北了。
    ⑧第二年秧歌会,刘大嗓当上了会首,马上提议,换鼓手!交给一个十岁的孩子?人们不解,可还是听从了会首的安排。
    ⑨刘大帅跟刘大嗓说:咱编个阵。好家伙!一下子编两个,一个是《十面埋伏》,一个是《百鸟朝凤》。刘大帅打鼓点儿,刘大嗓排阵势,成了!
    ⑩这一年,三村秧歌再会面。张家营子秧歌队扭得欢,王家营子秧歌队唱得好,可是,人们都奔到刘家营子秧歌来了,没别的,看鼓手刘大帅呢。鼓声突起,如闻炮鸣之声,是《十面埋伏》的节奏,只见秧歌队前者退,后者进,齐整整排出正方阵,编花,挂斗,绚丽极了;鼓点再变,如听风卷松涛之响,是《百鸟朝凤》的点数,前者进,依次斜,后三排兜底,齐刷刷摆成三角阵,彩绸扭出蝴蝶翩飞,拉花颤成蜻蜓点水。再看中心点上那位,拉大衫的,一把扇子耍得行云流水。耍至酣处,鼓点儿猛一停,大衫公的扇子,立于头顶,大衫拉起,活脱脱一只彩凤!
    ⑪好!人们欢呼,鼓声沉入欢呼,托起叫好之声。张家营子队败了,没人送;王家营子队走了,没人看。鼓手刘的名气一下子扬遍十里八乡。此后,刘家营子秧歌队连连夺冠,夺得了三连冠,五连冠。
    ⑫又一年除夕夜,鼓手刘正和一班兄弟姐妹守岁,外面一声长嘶吓坏了众人。赶紧跑去看,可不得了了,是老叔家失火!鼓手刘最得老叔一家的喜爱,哪能拉得住,冲进屋里,搬东拿西,不忘拎起那台老式的双卡录音机。可是,就在要跑出来的瞬间,房顶落架了。
    ⑬鼓手刘因火伤截去了双手,鼓手刘当不成鼓手了。只好成天闷在家里。刘家营子秧歌队停办一年。第二年,鼓手刘来找会首刘大嗓:“秧歌队,照办!”刘家营子秧歌又出场了!谁打鼓?还是鼓手刘呗!怎么打啊?你去看就知道了。只见一面红彤彤的新蒙大鼓,四人高抬,鼓手刘坐在四人抬特制的椅架上,脚踩一下,椅架上的鼓棒就敲一下鼓。声音怎么这么特别?有人问鼓手刘。鼓手刘笑了:别人的鼓是牛皮鼓,我的鼓是两张狗皮蒙成,韧性更强,声音嗡声嗡气的,传得远!还有这鼓棒,是金丝楠木的,听起来,有金属的响声,可以打出十八般兵器撞击的味道!
    ⑭牛,真牛,不愧是鼓手刘!鼓手刘的手没有,有脚,照样打鼓,还打得更好了!
    ⑮一位京城的导演,听说了鼓手刘的事儿,带他进了京。录完表演,又推他上“艺术人生”,做了一期访谈节目。
    ⑯鼓手刘名气更响了,响遍全国。各地爱好打鼓艺术的青年,纷纷来到了刘家营子村,拜鼓手刘为师,鼓手刘全都收下,免费教,弟子超百。其中有一位女学员,学了三期也不走。鼓手刘赶她,她说:我得意你的艺术,也迷你这个人,我要嫁给你!鼓手刘急了,吼她:我一个没有双臂的人了,能给你什么幸福?走!
    ⑰姑娘走了,洒下一路泪水。
    ⑱岁月匆匆,转眼几十年过去,鼓手刘以高超的鼓技,给刘家营子带来无数荣誉。
    ⑲鼓手刘寿终时,弟子问师傅还有什么要求。鼓手刘指指那面伴了他一生的大鼓,弟子们抬过来,把鼓手刘的手放在鼓上。鼓手刘说:鼓,鼓葬。
    ⑳刘家营子的西山上,多了一座又高又大的新坟,里面葬着那面狗皮大鼓和鼓手刘。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卖货郎与刘大帅的对话既是小说的引子,又凸显了刘大帅第一次摇鼓时的爱不释手,也为后文刘大帅对打鼓的痴迷做了铺垫。
    B. 家里没鼓,刘大帅就敲碗边儿,没可供学习的物件,刘大帅就去老叔家听磁带。虽然条件艰苦,但挡不住刘大帅对鼓的热情。
    C. 鼓手刘因救火受伤截去双手,短暂消沉后,便苦练脚敲鼓,而且敲得更好,小说以此表达了只要志气昂扬就能战胜灾难的主题。
    D. 鼓手刘要求鼓葬的情节扣人心弦,尾段的“又高又大”不仅仅凸显了坟的不同,更表达了对像鼓手刘一类的民间老艺人的礼赞。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构思巧妙,三村斗秧歌一波三折,刘大帅的人生际遇也是波澜起伏,作者这样设置情节引人入胜。
    B. 小说以《鼓手刘》为标题,交代了小说的主人公,又交代了人物的身份,“鼓手”二字具有强调的作用。
    C. 小说语言流畅,夹叙夹议,富有感染力;以散句为主,简洁明了,偶尔夹杂整句,整散结合,错落有致。
    D. 小说善于描写,无论是细节描写、语言描写,还是大量动作及心理描写,都很好地表现了人物形象。
    8. 文章写鼓手刘进京、录制访谈节目以及收徒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8题答案】
    【答案】6 C 7. D
    8. ①突出用脚打鼓的鼓手刘的技艺之高,影响之大。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进京、上节目使鼓手刘名气更大,才有了后来收徒、赶女徒弟的故事。③无偿授徒,赶走心仪于自己的女徒弟,表现了鼓手刘质朴淳实的可贵品质。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C.小说的主题是歌颂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而不是表达只要志气昂扬就能战胜灾难的主题。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文中大量运用了动作描写,但并没有大量运用心理描写。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情节作用的能力。
    从塑造人物来看,鼓手刘的手没有了,用脚打的鼓技术更好了,更有韵味,名声远扬这才有京城的导演带他进京,并录制节目,这是侧面突出用脚打鼓的鼓手刘的技艺之高,影响之大。
    从情节上看,“艺术人生”做的访谈节目让鼓手刘名气更响了,响遍全国。才有各地爱好打鼓艺术的青年,纷纷来到了刘家营子村,拜鼓手刘为师……其中有一位女学员……收徒、赶女徒弟。这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鼓手刘全都收下,免费教,弟子超百”,鼓手刘无偿授徒,淡泊利益;“其中有一位女学员,学了三期也不走……我得意你的艺术,也迷你这个人,我要嫁给你!鼓手刘急了,吼她:我一个没有双臂的人了,能给你什么幸福?走”,鼓手刘充分为对方考虑,赶走心仪于自己的女徒弟,直接表现了鼓手刘的责任感及质朴淳厚的可贵品质。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徐志摩的另一面
    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硖石镇首富,对于儿子,徐老先生不仅给他丰厚的物质、无私的爱和呵护,更多的是给他优越的教育条件。徐志摩上的小学、中学,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1914年,徐志摩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攻读法律专业。在北京求学期间,徐志摩最重要的收获是他在父亲的支持下,由内兄张君劢介绍,于1918年夏拜在了梁启超的门下。
    带着亲友的厚望,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赴美,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当时他的抱负是未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改造中国社会,使之尽快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他选修了社会学、心理学、商业管理、19世纪欧洲社会政治学等课程,还参加了国防训练团,和同学一起携手并进,显示了中国留学生的气节。
    1919年底,徐志摩来到纽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政治学。徐志摩对于社会主义抱有同情的看法,在纽约的这一年,他购买了相关书籍,并撰写了一系列论文和书评,宣传社会主义学说。他因此被叫作“鲍雪微克”,就是布尔什维克。值得一提的是,徐志摩是从人道主义出发的,他接受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相距甚远。
    为了追随罗素,徐志摩于1920年9月去往伦敦,此行的代价是他放弃了即将拿到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这是徐志摩的又一次转折,从此,“中国少了一个政治经济学家,多了一个诗人、文人”。在伦敦,徐志摩喜欢这里频繁的社交活动和自由的民主学术气氛,他和陈西滢、章士钊等留英中国学者混熟了,也结识了傅斯年、赵元任、刘半农等中国留学生,还认识了不少英国的作家、诗人。这对于徐志摩从事文学创作并加深对文学的认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21年春,徐志摩进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学习,从此开始了剑桥生活。他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可以说,康桥的美唤起了徐志摩心中的灵性,让他苏醒。康桥的一切给了徐志摩新的洗礼——生命的蓬勃、自然的和谐。在这里,他开始步入文学殿堂,情感的孤独与美景的融合,个性的追求与现实的困顿,使徐志摩在康河的波光潋滟中沉淀了丰富的文学孕思。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
    1922年10月,徐志摩回国。在他回国之前,已经出现了两个颇具声势的文学社团,一个是1921年年初在北京成立的文学研究会,一个是同年7月在东京成立、很快移师上海的创造社。这两个文学社团可以说都是由五四运动精神催生的,都有不可抹杀的功绩。但赓续五四精神、影响广泛的还要数1923年徐志摩首倡成立的新月社。他是新月派的中坚分子,曾一度出任《新月》的主编。梁实秋晚年回忆说:“胡适先生当然是新月的领袖,事实上志摩是新月的灵魂。”
    领袖要的是德高望重,应者云从。而灵魂即生命,有他在,不管人多人少,这一轮新月升起落下、落下升起,运转自如;没了他,这轮新月只会落下,不复升起。事实上也确实如此,1931年11月,徐志摩遇难后,标志着新月派活力的《新月》月刊,虽经叶公超等人艰难支撑,终是气数已尽,不久便寿终正寝。
    徐志摩是这么悄悄地来,又这么悄悄地去了。他虽然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中国诗坛。像徐志摩这样做一个诗人是幸运的,因为他被人们谈论。徐志摩以他短暂的一生而被人们谈论了这么久(相信今后仍将被谈论下去),而且人们的谈论中毁誉的“反差”是如此之大,这一切就说明了他的价值。不论是人们要弃置他,或是要历史忘掉他,也许他真的曾被湮没,但他却在人们抹不掉的记忆中顽强地存在着。
    (摘编自韩石山《揭秘徐志摩的另一面》、孙晓娅《读懂徐志摩》等,有改动)
    相关链接
    ①我觉得在他所有努力过的文学体裁里,他最高的成就是在他的散文方面。
    (梁实秋《谈徐志摩的散文》)
    ②徐志摩是一位说不清楚的复杂的人。他的思想驳杂这一事实,长期受到了忽视。一些评论家论及他的艺术,往往以漫不经心的方式进行概括,判之以“唯美”“为艺术而艺术”一类结论;论及他的思想倾向,则更为粗暴,大概总是“反动、消极、感伤”一类。在徐志摩那里,由于视野的开阔,培养了一个世界性的文化性格。
    (谢冕《云游》)
    9.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是20世纪20年代初国内很有影响的文学社团,但就文学创作的实绩而言,二者远远不如新月社。
    B. 徐志摩在国外结交中西方贤达名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游学于西方名校,涉猎广泛,在多个领域均有建树。
    C. 徐志摩对社会主义学说抱有同情,他购买相关书籍、撰写论文和书评、获称“鲍雪微克”等都是很有力的证据。
    D. 徐申如先生具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徐志摩能成为现代中国著名的诗人,与他的教育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10.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康桥的学习经历,对徐志摩而言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创作灵感是康桥唤醒的,这一时期是他的文学观和美学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B. 徐志摩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立志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最重要的转折。
    C. 徐志摩是一位具有世界性文化性格的著名诗人,同时也是著名的散文家,其散文创作获得同时代名家梁实秋的高度评价。
    D. 徐志摩的思想性格复杂多变,对这样一位文化名人不应该只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应站在历史的高度作出全面评价。
    11. 徐志摩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9~11题答案】
    【答案】9. A 10. B
    11. ①优越的教育条件和良好的教育环境。求学于名校,受教于名师,结交名流贤达,是徐志摩学有所成的重要原因。②具有远大的抱负。改造中国社会,使中国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的宏愿,是徐志摩研究和传播社会主义学说、投身社会活动的内在动力。③海纳百川的学术素养。法律、历史、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专业训练,再加上努力好学,勤奋热情,使他具有与众不同的视野与眼光。④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创办新月社,出任《新月》杂志的主编,使五四精神得以赓续,也使新月社产生了广泛影响。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但就文学创作的实绩而言,二者远远不如新月社”于文无据,原文倒数第三段“在他回国之前,已经出现了两个颇具声势的文学社团,一个是1921年年初在北京成立的文学研究会,一个是同年7月在东京成立、很快移师上海的创造社。这两个文学社团可以说都是由五四运动精神催生的,都有不可抹杀的功绩。但赓续五四精神、影响广泛的还要数1923年徐志摩首倡成立的新月社”这里并没有比较几者的文学创作实绩。
    故选A。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B.“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最重要的转折”依据不足,从原文“带着亲友的厚望,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赴美,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当时他的抱负是未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改造中国社会,使之尽快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的内容,再结合“徐志摩于1920年9月去往伦敦,此行的代价是他放弃了即将拿到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这是徐志摩的又一次转折”分析,徐志摩短暂的一生有几次转折,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只能说是他一生中的重要转折,但并不能说明是最重要的转折。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此题要求分析概括徐志摩取得成功的原因,答案可从原文中整理得出。
    根据第一段“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硖石镇首富,对于儿子,徐老先生不仅给他丰厚的物质、无私的爱和呵护,更多的是给他优越的教育条件。徐志摩上的小学、中学,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在北京求学期间,徐志摩最重要的收获是他在父亲的支持下,由内兄张君劢介绍,于1918年夏拜在了梁启超的门下”。
    第四段“在伦敦,徐志摩喜欢这里频繁的社交活动和自由的民主学术气氛,他和陈西滢、章士钊等留英中国学者混熟了,也结识了傅斯年、赵元任、刘半农等中国留学生,还认识了不少英国的作家、诗人。这对于徐志摩从事文学创作并加深对文学的认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知,徐志摩的成功离不开父亲的支持,求学名校,受教名师。
    根据第二段“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当时他的抱负是未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改造中国社会,使之尽快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他选修了社会学、心理学、商业管理、19世纪欧洲社会政治学等课程,还参加了国防训练团,和同学一起携手并进,显示了中国留学生的气节”;
    第三段“1919年底,徐志摩来到纽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政治学,徐志摩对于社会主义抱有同情的看法,在纽约的这一年,他购买了相关书籍,并撰写了一系列论文和书评,宣传社会主义学说”可知,徐志摩具有远大的抱负,改造中国社会,使中国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的宏愿。
    从“徐志摩赴美,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他选修了社会学、心理学、商业管理、19世纪欧洲社会政治学等课程,还参加了国防训练团”“徐志摩来到纽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政治学”等可知,徐志摩广泛涉猎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等多个领域,并且勤奋好学,海纳百川的学术素养这也是他成功的一重要原因。
    同时,他也能身体力行的参加社会实践,1923年创办新月社,“他是新月派的中坚分子,曾一度出任《新月》的主编”,使得其“赓续五四精神、影响广泛”。
    四、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疫情猛如虎。( )。新冠病毒当然不是凭空出现的,但______________也不是政客们信口雌黄出来的。面对疫情强敌,应该凝神聚力,而不是______________。在疫情溯源问题上,中国向来公开而透明;在疫情防控举措上,中国不仅高效且无私。援助全球的疫苗、扎实有力的措施……可以说,在全球抗疫工作上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______________。反观美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缺乏足够重视,消极懈怠、甩锅推责,导致疫情全球大流行。截至到北京时间8月5日5时21分,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累计超过约3531万例,死亡病例累计超过约61.4万例。这正是印证了美国防疫不当的事实。青山同云雨,明月非两乡。一个地球,一个世界。将病毒溯源政治化、标签化、污名化的企图,说到底,不过是______________的政治操弄,最终干扰研究进程和国际抗疫合作,破坏人类命运共同体。反对“疫苗民族主义”弥补全球“免疫鸿沟”、筑牢国际防疫屏障,要的是真诚的合作,而不是政治的伎俩。奉劝在阻拦病毒溯源进程的这口锅里“乱炖”的少数国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显然 自乱阵脚 评价 诡计多端
    B. 显然 手忙脚乱 评论 诡计多端
    C. 依然 自乱阵脚 评论 老谋深算
    D. 依然 手忙脚乱 评价 老谋深算
    1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还有新冠病毒溯源上的“加戏”比疫情更猛,在时下
    B. 而时下比疫情更猛的,还有新冠病毒溯源上的“加戏”
    C. 而时下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新冠病毒的溯源需要“加戏”
    D. 而相比防控疫情,时下新冠病毒溯源也需要“加戏”
    14.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截止北京时间8月5日5时21分,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累计超过3531万例,死亡病例累计超过61.4万例。
    B. 截至北京时间8月5日5时21分,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累计超过约3531万例,死亡病例累计超过约61.4万例。
    C. 截至北京时间8月5日5时21分,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累计超过3531万例,死亡病例累计超过61.4万例。
    D. 截止北京时间8月5日5时21分,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累计超过约3531万例,死亡病例累计超过约61.4万例。
    【12~14题答案】
    【答案】12. A 13. B 14. C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显然”,(道理、情况等)很容易看出来或察觉到;明显。“依然”,指照往常、依旧。语境没有“往常、依旧”的相关内容,应选用“显然”。
    第二空,“自乱阵脚”,敌人还没有打过来,自己就先起了内讧。“手忙脚乱”,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对应语境的“疫情强敌”,强调不能自己先内乱,应选用“自乱阵脚”。
    第三空,“评价”,指对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评论”,针对事物进行主观或客观的自我印象阐述。和“高度”搭配,应选用“评价”。
    第四空,“诡计多端”,形容坏主意很多。“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根据语境“污名化的企图”等,应选用“诡计多端”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据文段内容可知,“加戏”是指美国“将病毒溯源政治化、标签化、污名化的企图”,这比“疫情”更为凶猛,C、D两项误解“加戏”的讽刺性内涵,故排除CD。
    A项,采用了状语后置的变式句,与整个语段的风格不一致,衔接效果也不理想。
    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
    ①成分赘余,“截止到”改为“截至”;
    ②“超过”和“约”不能同时用,去掉“约”。

    只有C项修改正确。
    故选C。
    第II卷
    五、情景默写
    15. 按要求填空。
    (1)酌酒以自宽,___________。(作者___的《拟行路难(其四)》)
    (2)____________,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3)万里归船弄长笛,____________。(黄庭坚《登快阁》)
    (4)___________,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5)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15题答案】
    【答案】 ①. 举杯断绝歌路难 ②. 鲍照 ③. 花径不曾缘客扫 ④. 此心吾与白鸥盟 ⑤. 小楼一夜听春雨 ⑥. 蓝田日暖玉生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能力。
    易错字有:“绝”“缘”“鸥”“盟”。注意一是“日暖玉生烟”,而不是“玉暖日生烟”;二是《拟行路难(其四)》的作者是南朝宋诗人鲍照。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处仁字择之,应天府谷熟县人。中进士甲科,为永州东安县令。蛮人叛,处仁入峒,开示恩信,蛮感泣,誓不复反。知济州金乡县。以荐者召见,徽宗问京东岁事,处仁以旱蝗对。问:“邑有盗贼乎?”曰:“有之。”上谓处仁不欺,除宗正寺丞、太常博士。摄开封府,裁决如流,囚系常空。丁母忧,免丧,以资政殿学士知青州,徙知永兴军。童贯使陕西,欲平物价,处仁议不合,曰:“此令一传,则商贾弗行,而积藏者弗出,名为平价,适以增之。”转运使阿贯意,劾其格德政,倡异论,侵辱使者。诏处仁赴阙。久之,以显谟阁直学士知颍昌府。民有得罪宫掖者,虽赦不原,处仁为奏上。童贯乘是挤之,夺职,提举鸿庆宫。徽宗访以天下事,处仁对曰:“天下大势在兵与民,今水旱之余,赋役繁重,公私凋敝,兵民皆困,不及今谋之,后将有不胜图者。”上曰:“非卿不闻此言。”明日,除侍读。进读罢理前语处仁言昔周以冢宰制国用于岁之杪宜会朝廷一岁财用之数量入为出节浮费罢横敛百姓既足军储必丰上称善,诏置裕民局讨论振兵裕民之法。钦宗即位,金人犯京师,处仁储粮列备,合锐兵万人勤王;奏乞下诏亲征,以张国威。奏至,朝廷适下亲征诏书,以李纲为行营使。即移书纲,言备御方略。金人请和而归,处仁奏宜伏兵浚、滑,击其半济。召为中书侍郎。入见,钦宗问割三镇,处仁言:“国不竞亦陵,且定武陛下之潜藩,不当弃。” 吴敏荐处仁可相,拜太宰兼门下侍郎。高宗即位,为大名尹、北道都总管,卒于郡。
    (节选自《宋史·列传一百三十》,有删改)
    16. 下列对文中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读罢/理前语/处仁言/昔周以冢宰制/国用于岁之杪/宜会朝廷一岁财用之数/量入为出/节浮费/罢横敛/百姓既足/军储必丰/
    B. 进读罢/理前语/处仁言/昔周以冢宰制国用/于岁之杪/宜会朝廷一岁财用之数量/入为出/节浮费/罢横敛/百姓既足/军储必丰/
    C. 进读罢/理前语/处仁言/昔周以冢宰制国用/于岁之杪/宜会朝廷一岁财用之数/量入为出/节浮费/罢横敛/百姓既足/军储必丰/
    D. 进读罢/理前语/处仁言/皆周以冢宰制/国用于岁之杪/宜会朝廷一岁财用之数量/入为出节浮费/罢横敛/百姓既足/车储必丰/
    1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士,古代科举制度最后一级考试即会试通过者的称号,是科举考试最高功名。
    B. 免丧,服丧期满,除去丧服。古人为哀悼逝者需穿丧服,服饰、时间都有限制。
    C. 侍读,官名,职务是给帝王讲学,对提高皇室文化修养和执政能力有积极意义。
    D. 潜藩中的“藩”指封建时代的属国、属地。潜藩指皇帝即位前为王侯时的封地。
    1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徐处仁抚民有方,平息叛乱民患。任东安令时,他对反叛者施以恩惠,晓以信义,蛮人终被其诚意所动;代理开封府事,当地得以大治,狱中常无系囚。
    B. 徐处仁坚持己见,惨遭排挤夺职。之前童贯想平抑物价,徐处仁与之不和,出言反对。之后徐处仁替没获得赦免的百姓上奏,童贯借机排挤,徐处仁终遭削夺职务。
    C. 徐处仁胸怀天下,忧心兵民之困。他认为兵强民富方能立国,然而天灾人祸,兵民皆贫困不堪,应当早做准备,以防止后患。此言深得徽宗认可。
    D. 徐处仁坚决主战,抗击金兵南侵。金兵来犯,他广储粮草,集合上万精兵为国效劳;积极进言献策,奏请御驾亲征,反对割让土地,态度果断坚决。
    19. 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转运使阿贯意,劾其格德政,倡异论,侵辱使者。
    (2)金人请和而归,处仁奏宜伏兵浚、滑,击其半济。
    【16~19题答案】
    【答案】16. C 17. A 18. B
    19. (1)转运使迎合童贯的意见,弹劾他阻止德政,提倡异论,凌辱使臣。
    (2)金人请求讲和后回去,徐处仁上奏说应当在浚、滑埋伏军队,在敌人渡到河中间时袭击他们。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这段话是说:
    进读完毕,接着昨天的话题,徐处仁说:“从前周让冢宰掌握国家财政,在年末时,应当总合朝廷一年财用的数目,量入为出,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停止横征暴敛,百姓富足,军需储备必定丰厚”。
    如断为“昔周以冢宰制”,“制”后缺宾语,这句的宾语是“国用”,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D;
    “量入为出”为常见成语,不能断开,排除B。
    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进士……即会试通过者的称号”错,会试通过者称为贡士,殿试通过者才称为进士。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
    B.“徐处仁与之不和”错误,文中说的是“处仁议不合”,是指徐处仁认为童贯的想法不对,并非“徐处仁与之不和”之意,选项曲解实词的意思。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阿”,动词,迎合;“意”,意见,心意;“劾”,弹劾;“其”,代词,代徐处仁;“格”,阻止;“倡”,提倡。
    (2)“处仁奏宜伏兵浚、滑”省略句、状语后置句,“伏兵”后省略介词“于”,应为“处仁奏宜于浚、滑伏兵”;“其”,代词,代金人;“济”,渡河。
    参考译文:
    徐处仁,字择之,应天府谷熟县人。进士甲科及第,任永州东安县令。蛮人反叛,徐处仁进入峒寨,施以恩惠,晓以信义,蛮人感动哭泣,发誓不再反叛。担任济州金乡县知县。因为推荐被召见,徽宗问京东收成的情况,徐处仁用旱蝗来回答。问他:“城镇有盗贼吗?”回答说:“有。”皇上认为徐处仁不欺骗他,任命他为宗正寺丞、太常博士。代理开封府事,裁断判决如流,狱中囚犯常空。母亲去世服丧,守孝期满,以资政殿学士为青州知州,改为永兴军知军。童贯出使陕西,想平抑物价,徐处仁认为不应当,说:“此令一传,商人不做生意,而积藏货物的人不拿出货物来,名义上是平价,实际上是涨价。”转运使迎合童贯的意见,弹劾徐处仁阻止德政,提倡异论,凌辱使臣。下诏令徐处仁回朝廷。过了很久,以显谟阁直学士为颍昌知府。有得罪宫中人的百姓,虽然遇赦也不赦免,徐处仁却替他们禀奏皇上。童贯趁机排挤他,徐处仁被削夺职位,掌管鸿庆宫。徽宗询问天下事,徐处仁回答说:“天下大势在兵和民,现在除了水灾旱灾之外,赋役繁重,公家私家凋敝,兵民都贫困,不趁现在谋划,以后将有图谋不完的事。”皇上说:“如果不是你,我听不到这些话。”第二天,任侍读。进读完毕,接着昨天的话题,徐处仁说:“从前周让冢宰掌握国家财政,在年末时,应当总合朝廷一年财用的数目,量入为出,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停止横征暴敛,百姓富足,军需储备必定丰厚。”皇上称好,下诏设裕民局讨论振兵富民的方法。钦宗即位,金兵进犯京城,徐处仁储存粮食作准备,聚集精兵上万人为朝廷效劳;上奏乞求皇上下诏亲征,以伸张国威。奏书到时,朝廷恰好下亲征诏书,任命李纲为行营使。立即把奏书转给李纲,讲述防御策略。金人请求讲和后回去,徐处仁上奏说应当在浚、滑埋伏军队,在敌人渡到河中间时袭击他们。下诏徐处仁任中书侍郎。入朝见皇帝,钦宗问他割让三镇的事情,徐处仁说:“国家不强要受侵犯,况且定武是陛下的原王府,不应放弃。”吴敏推荐徐处仁可以任宰相,授太宰兼门下侍郎。高宗即位,担任大名尹、北道都总管,在州郡去世。
    七、材料作文
    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生活在他人的眼光里,眼光有肯定、鼓励,也有否定、嘲笑。面对他人的眼光,有人选择改变自己,有人选择坚持自己。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题答案】
    【答案】例文:
    做“孤独”赢家
    王尔德曾说:“我们都身处于沟壑之中,但其中总有仰望星空者。”浩瀚的星河藏着我们的梦,成为赢家的梦,而周遭却充斥着他人的不同眼光,而我愿成为一个“孤独”赢家。
    “孤独”并非将自我完全封闭,对外界眼光置若罔闻,而是选择性地接受,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汇聚于掌控自己的人生。
    尚记得微信启动界面中,那个伫立于银色帷幕下,遥望地球的孤独者吗?他是张小龙,“微信之父”。从万众瞩目到深深沉寂,身边的起伏变迁并没有丝毫模糊他的双眼,隐匿他的渴望,等待,等待,终于,3Q大战后他找准时机,经日夜奋斗,微信横空出世,一次次革新,从语音通信到摇一摇,再到朋友圈、公众号,其成功不言而喻。没有眼光的眼光往往使人迷失,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望清前路。
    这种“孤独”是甘于冷落沉寂,不失初心,含英待发。
    同样映入眼帘的是微软现任CEO纳德拉。从只身赴美的印度青年到接手如此庞大一家公司,百废待兴,内部的消极,外界的冷眼,更令他压力倍增,但他并未悲观泄气,反而找出移动性和云两趋势结合的前景,用积极的情绪感召员工,重塑了微软的灵魂。人生路漫漫,质疑否定的眼光会接踵而至,只有永葆希望,才能跑出奋勇的姿态。
    这种“孤独”是于寒冰中砥砺前行。
    “孤独”也是面对赞赏和肯定时的波澜不惊。德国著名导演赫尔佐格声名远扬,但他仍致力于电影制作,凭《天谴》等发人深省的作品激起千层浪。诺奖得主屠呦呦继续着对青蒿素的研究,在发现其对红斑狼疮具有一定的疗效后,她坚定地吐露:“我不会停止。”对于附和与欣赏,不得意飘然,更不妄自菲薄,理智对待,泰然处之,始终专注于事业,才有可能登峰造极,金玉满堂,在自己乃至人类,从物质或是精神上留下不薄的一笔。
    其实,亦有一种“孤独”是杨绛口中“人生中最美的风景,回首竟是内心的从容与淡定。”苏格拉底面对统治者的逼迫,毅然饮下毒鸩,怀揣智慧,抛下尘世纷扰回归内心。靖节先生倦倚门前五柳树,闲看一畦韭花香,是一种脱离尘世的放下。苏子柱杖江边,回首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这般孤独非常人所能企及,但仍引万众膜拜效仿。
    “孤独”本意并非孤独,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做个木头人,对于种种眼光,学会掌控人生者自然懂得取舍。
    做“孤独”赢家,如入无人之境,是百年如一日的坚守,有了守住寂寞、顶住寒冷的耐性与勇气,处理赞同和褒奖的智慧,于“孤独”中前进,方能掌控人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本题属于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的关键词是“他人的眼光”,这眼光中有鼓励肯定,也有质疑否定;既指别人对你行为的评价,也指别人对你未来的期许。而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这样的眼光关注,这是客观现实。别人的鼓励肯定自然能促进人成长,但某些时候也是捧杀,使人陷入盲目自大;别人的质疑否定固然难以让人接受,但很多时候却能让人有更清醒的认识,反而对人生有更多的促进。对于这“他人的眼光”,考生需要辩证分析。
    第二部分是对待“他人眼光”的态度,有的选择“改变自己”,也有的选择“坚持自己”。面对他人眼光中合理的可取的成分,我们可以有选择地采纳别人的批评或建议,这可以让我们不断调适自己的人生目标,改变我们某些不当的行为方式和不切合自身实际的理想,找到一条更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朝着更切合自己、更美好的人生目标迈进,这是“改变自己”;但任何人都不可能比我们更了解自己,所以掌控我们人生航程、决定我们人生目标的最终只能是我们自己,此时有自己的主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为外界舆论所动,不盲从别人,不因别人的否定而放弃自己的人生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坚持自己”。
    行文构思上,考生可以从材料中推进,一步步辨析,分析他人眼光关注的利弊,归因论证,逐步得出掌控自己人生的观点,指出具体的做法,最后呼应开头。
    选材上,可以选择时事材料。如为国家植物种子库做出了巨大贡献的钟杨教授、施一公创办西湖大学、南仁东、霍金、马云、吴京、凤姐拿绿卡、金星、各种综艺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快递小哥、北大才子彭敏、《演员的诞生》中的辛芷蕾、《偶像练习生》中的……还有网红“极限永宁”、网络喷子、键盘侠等等。
    可以选择教材中的人物和素材。比如《伤仲永》、左思、《师说》中的士大夫之族、梭罗、《<宽容>》序言》中的先驱者等。
    还可以选择文化性比较强的一些材料。如毕淑敏说:“那些赞同的人,我感受的事他们的善意;那些反对我的人,我研究的是他们的智慧。”勒庞《乌合之众》中说:“群体中的个体,很容易抛弃自己的智商来换取某种认同感。”还有尼采、叔本华、王尔德等等。
    立意:
    1.鼓励与质疑共筑完整的人生。
    2.理性思考,活出真我。
    3.以他人眼光完善自我。
    4.在他人的眼光中自我前行。
    5.要不惧审视,做人生的掌控者。
    6.审度眼光,掌控人生。
    相关试卷

    2024长沙雅礼中学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长沙雅礼中学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一中高二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一中高二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学类阅读-单文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选择 简答,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常德临澧县一中高二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常德临澧县一中高二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