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梳理归纳(附期中期末卷)有目录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梳理归纳(附期中期末卷)有目录01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梳理归纳(附期中期末卷)有目录02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梳理归纳(附期中期末卷)有目录03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梳理归纳(附期中期末卷)有目录

    展开

    人教版年级数学(册)各单元知识点梳理归纳

    附期中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目录

    一 长度单位

    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三 角的初步认识

    四 表内乘法(一)

    五 观察物体(一)

    六 表内乘法(二)

    七 认识时间

    八 数学广角——搭配(一)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一、知识要点

    本单元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从量化的角度进行比较。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认识线段

    二、需要注意的地方

    1.注重估测意识,建立长度观念。

    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估测既可以巩固长度观念,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2. 注意对线段的要求

    教学线段时,注意不要拔高要求,只要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线段,其主要特征是“直”和“长度可测”就行了,不要把线段与直线、射线的联系与区别在这里教学。

    三、需要掌握题型

    单位转换(填空)、填写适当长度单位、比较长短、正确用尺测量长度、按要求画指定长度的线段等

    例2、例4、P7中7、8、9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知识要点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退位)

      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

      3.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5.加减法估算

    二、需要注意的地方

    1.使学生理解算理,尤其是进位和退位的过程,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法则。

       2.对口算、笔算和估算的选择要根据计算的要求和实际需要而定。

    加减法估算的方法与策略,估算的方法多样化

    四舍五入法:48+34 50+30=80;

    取‘整’法:72-26 70-20=50;

    前后协调法:54+24 50+30=80

    ……

    学生的估算方法,只要合理可行,体现了估算的思想,都应给予鼓励。不要对学生的估算方法进行过多的评判,尤其不能以是否接近精确结果为依据来判断估算方法的优劣。

    另外,教学中还应让学生意识到是否采用估算,以及估算方法与策略的选用也是跟具体的问题密切相关。如一套水杯24元,一个热水壶28元,问带50元钱够吗?则就不应把24估得太低。

    三、需要掌握题型

    口算、竖式计算(一步、两步)、估算、求比多比少、两步应用题等

    P14中6、7、10;P21中6、9、12;P26例1;例2、例3;P30中7、8;P32中1、3;P34中4、6、7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一、 教学内容

    1.角的(初步)认识、画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P38

    2.直角的(初步)认识、(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                  P40

    二、需要注意的地方

    认识角的教学应把握怎样的尺度?

    形象地描述什么是角、什么是直角,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建立起角的初步表象: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等。

    三、需要掌握题型

    认识量角器、角的各部分名称、判断角、按要求画指定角

    P41做一做中2;P42中1、2、3、4;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

    一、知识要点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熟记2~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熟练口算有关乘法算式。

    3.使学生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需要注意的地方

    怎样表达一个乘法算式的意义。

    在新教材里,乘法算式中两个相乘的数都称为“因数”,不作“被乘数”和“乘数”。 在数学上,当一种运算具备“可交换性”(即交换律)时,则各个元素在运算中的地位就是完全平等的,孰前孰后无关紧要,故乘法运算中区分“被乘数”和“乘数”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二者在运算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是完全对等的,正如加法运算中两个加数彼此地位相一样。

    在具体情境中意义是唯一的:

    第一幅图描述可为“3个5”,但据此写出乘法算式时,3×5和5×3都可以;第二幅图描述可为“5个3”,但据此写出乘法算式时,3×5和5×3都可以;

    所以一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就是“几个几”“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不再具体区别是“3个5”或是“5个3”在考试时两种回答都可以。

    三、需要掌握题型

    认识乘法算式,知道各部分名称和表示的意义;看口诀写算式,看算式写口诀;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关系;口算;看图列式;乘法应用题;乘加、乘减应用题

    P49中7、8、9、10;P56做一做中1、2;P62中4、9、11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一、知识要点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二、需要注意的地方

    ※ 观察物体的教学有别于几何中的“三视图”

    让学生初步理解:即使同一物体,因观察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形状也是不一样的,让学生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更复杂的观察物体问题,在高年级安排。

    ※适当把握“对称”的教学尺度?

    初步认识和判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会找出对称轴,体会和欣赏对称美就行了;对于轴对称、镜面对称的定义及性质不作探讨。

    三、需要掌握题型

    练习十五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一、知识要点

    1.熟记7~9的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表内乘法。

    2.会用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二、需要掌握题型

    P78中3、4、6、7、8;P89中3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1、认识时间

    (1)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走得快的,较长的是分针;走得慢的,较短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1个大格有5个小格。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

    (3)时针走1大格分针要走一圈,所以1时=60分;

    (4)半小时=30分,一刻钟=15分钟

    5)时间的读与写:如3:30,可以读作3时30分,也可以读作3点半;8时零5分应写作8:05。


     

    2、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要按着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事件,时间上不能重复。

    (2)问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先要读出现在是几时,再推算过几分钟后是几时几分。

    (3)时针和分针能形成直角的时刻是3时和9时。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  


     

    1、用两个不同的数字(0除外)组合时可以交换两个数字的位置;用三个不同的数字组合成两位数时,可以让每个数字(0除外)作十位数字,其余的两个数字依次和它组合。

    2、借用连线或者符号解答问题比较简单。

    3、排列与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

     

     

     

     

     

    期中考试测试卷

    一、我会算。(10分,每空1分。)

    52-7=      8+32=     28+10=       30-7=       24-23=

    18+3=     76-20=      64-9=      40+10=        15-6=

    二、               我会填。(25分,每空1分。) x k   b 1  .c o  m

         1、一个角有(  )个顶点和(  )条边,正方形有(  )个角。

    220+6=   )米      14厘米8厘米=   )厘米

    3、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厘米)。

         鞋大约长20             床大约长2    

             小朋友大约高110             黑板约长4    

    4、在里填上“”“”或“”。

    9021    70      66+4    70           79     9516

    28+17    40     73-25     45          10010    70

          5、下面的图形中是角的打“”,不是的打“×”。

                                          

          6、看尺子写长度。

    7、数一数,下面的图形分别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

    三、判断。(9分)

    1、是线段的在括号里画“√”,不是的画“×”。

                 

                                  

     

    2、请在正确的测量长度的方法下面画“√”,错的画“×”。

                                            

    3、下面的话,对的画“√”,错的画“×”。

    1)我在学校的操场上跑一圈,刚好是400厘米。(   

    2)爸爸身高是180米。(  

    3)小树高98厘米,弟弟高1米,小树比弟弟要矮。(   

    四、 量一量下面线段的长度。(5分)

       )厘米                          )厘米

       )厘米

                                              

     

    五、动手操作。(4)

     1、画一条比7厘米短2厘米 的线段。           2、画一个直角。

     

     

    六、计算。(共24分,前4个算式每题2分,后4个算式每题4分。)

    3  7          6  7            9  0       4  5

       + 2  5        - 1  8          - 3  4     + 1  8

                                             

       36 + 18 + 19 =                  80 31 +26 =       

     

     

     

        48 + 23 50 =                  85 - 77+ 15 =         

     

     

    七、用数学。(共21分)

    1  

     

     

     

     

    第一次摘了39个,第二次摘了28个,两次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5分)

    算式:                    

         口答:两次一共摘了(   )个西瓜。

    2、

     

     

     

    车上原有67人,下了39人,又上来15人,现有多少人?(5分)

    算式:                    

    口答:现在有(   )人。

    3、小明有17本练习册,小强比小明少4本。

       (1)小强有多少本练习册?(3分)

            算式:                    

       (2)小明和小强一共有多少本练习册?(3分)

            算式:                    

    4、

     

     

           

    小数有多大了,你会算吗?请你帮忙算一算。(5分)

          算式:                    

     口答:小树有(   )岁了。

     

     

     

     

     

     

    期末考试测试卷及答案

    一、填一填。11

    1、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支彩笔长10         妈妈身高1   62  

    2、填上合适的数。

    34+18=      )米    3米-100厘米=    )米

    3、小丽在图画本上画了☆☆☆和一些○,其中○的个数是☆的5倍,○有(     )个。

    4、张阿姨带了100元去超市。买牛奶用了39元,买油用了42元,买这两样东西大约用了(     )元;大约还剩(    )元。

    5. 408的数是(      ),(   )比36多3。

    6.            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用加法计算(            ),用乘法计算(             )

    二、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14

    1、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是(      )。

                                    

     

    2、下列图形中,只有2个直角的是(      )。

     

     

     

    4下列线中,(      )是线段

    5                             

     

    4、小丽在镜子里看到的图像是(      )。

                    

      

     

     

     

     

     

     

    5.下图是三个人从不同角度观察汽车,小芳看到的是(      );小新看到的是(      );小林看到的是(      )。

         

     

    三、算一算。

    1、直接写出得数16

    3×4=          5×5=          9×7=         29+7=

     5×6=          6×8=          4×6=         4130=

    6×7=           4×7=          3×9=         33+40=

     8×8=          9×8=          8×7=         7227=

    2、列竖式计算。16

    47+29=                 802836=        612549=

     

     

    56-38=                 35+46-29=          27+16+57=

     

     

     

    四、画一画 写一写。18

    1、画出下面各图的对称轴(有几条就画几条)。 

     

     

     

     

    2、根据钟面,写出镜子里看到的相应时刻。

     

     

    3.画出另一半,使他们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五、解决数学问题.25

    1                  

     

     

        

     ①小花买2盒用了多少元?

     

    答:小花买2两盒用了    元。          

    ②小红买的盒数是小花的6倍,小红用了多少元,?

     

    答:小红用了    元。        

     

    2、“六一”儿童节,二年级参加跳舞的小朋友有35人,参加唱歌的人数比跳舞的多16人,参加唱歌的小朋友有多少人?

     

    答:参加唱歌的小朋友有    人。

     

    3

     

     

    书包的价钱比小汽车少25元,书包的价钱是多少元?

     

    答:书包的价钱是    元。

    4.

     

     

       1)买8张成人票,需要多少钱?

     

    答:需要    元。

    2)买9张学生票,需要多少钱?

     

    答:需要    元。

     

    6仔细看,然后先填统计表,再回答问题。

     

     

     

     

     

    1

     

     

     

     

    2数量最多的水果有(    )个。

    3)桃子、香蕉和梨一共(    )个。

     

     

     

     

     

     

     

     

     

     

     

     

    答案

    一、1.厘米 米 厘米     2.52  200             3. 15          4. 80  20 

    5. 32  39           6.5+5+5=15  3×5=15

    二、1.  2.  3.  4.  5. ③①②     三、略。

    四、1.    2. 9时,6时,11时,4时半。   3.

    五、1.4×2=8 ()  6×8=48 ()    2.35+16=51 ()  3. 85-25=60 ()

     4. 6×8=48 ()  4×9=36 ()    5.

     

     

    数学口算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