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中考物理二轮专题突破复习—专题突破七 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中考物理二轮专题突破复习—专题突破七 实验探究题(含答案)01
    人教版中考物理二轮专题突破复习—专题突破七 实验探究题(含答案)02
    人教版中考物理二轮专题突破复习—专题突破七 实验探究题(含答案)03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中考物理二轮专题突破复习—专题突破七 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物理二轮专题突破复习—专题突破七 实验探究题(含答案),共18页。

    中考物理二轮专题突破复习
    专题突破七 实验探究题

    类型一 光学实验
    实验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 如图所示为小斌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1)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E入射时,在纸板F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小斌想要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接下来的操作是   。
    (3)他让一束光线沿着B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   的。
    (4)对于每一条确定的入射光线而言,   光线是唯一的。

    实验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选取两个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   。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3)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玻璃板10cm处,此时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cm。将一张白纸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在白纸上都   (选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4)将蜡烛远离玻璃板移动一段距离,蜡烛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实验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如图甲所示,将A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A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画出图象如图乙所示;接着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

    甲 乙


    (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是  cm,凸透镜A的焦距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凸透镜B的焦距。
    (2)在甲图中,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右移动5cm,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若将远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应使蜡烛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则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

    类型二 热学实验
    实验一: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4.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甲 乙 丙
    (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   。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   ℃。
    (3)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比较图象中AB段与CD段,可知该物质在   (选填“AB”或“CD”)段吸热能力强。

    实验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5. 小明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甲 乙
    (1)图甲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
    (2)纠正错误后,小明同学观察到水沸腾时水中气泡体积在上升过程中   (选填“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
    (3)某同学绘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   ℃。
    6. 小亮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甲 乙
    (1)如图甲所示,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是   ℃。
    (2)图乙是小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分析图象还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写出一条即可)。
    (3)结合图象提供的信息,在同样的环境下,给一大杯滚烫的热水降温,现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①先让滚烫的热水冷却5min,然后加一小杯冷水;②先在滚烫的热水中加入一小杯冷水,然后冷却5min。你认为冷却效果较好的是   (选填“方法①”或“方法②”)。

    实验三: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能力
    7. 张军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得到如下数据:
    烧杯号
    物质
    质量m/g
    初温t1/℃
    末温t2/℃
    加热时间t/min
    1

    300
    20
    30
    12.3
    2

    150
    20
    30
    6.2
    3
    煤油
    300
    20
    30
    6.1
    4
    煤油
    300
    20
    25
    3.1
    (1)本实验中,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比较   来反映。
    (2)分析1、3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3)分析1、2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   有关。

    类型三 力学实验
    实验一: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8. 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中有一项督导工作就是检查实验报告,以下是小璟同学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的实验报告(摘要)。请你将其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
    【实验器材】小车、   、   、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测量的物理量
    AB段
    BC段
    AC段
    路程s/cm
    45
    56
    101
    时间t/s
    3.0
    2.8
    5.8
    平均速度v/(cm·s-1)


    17.4
    【实验分析】
    (1)小车全程是做   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   斜面的坡度。(选填“增大”或“减小”)

    实验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9. 用如图的实验装置,让静止的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观察并记录小车在三种不同木板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下图是对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小车进行的受力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小易按照“毛巾—棉布—木板”的顺序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
    接触面
    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s/cm
    毛巾

    23.1
    棉布
    较大
    37.5
    木板

    85.6
    分析比较表中内容,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距离   。深入分析发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由此进一步推理得出的结论是:   。
    (3)早在17世纪初期,意大利物理学家  (填写科学家名字)就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的方法研究过力和运动的关系。

    实验三:测量物质的密度
    10. 在襄阳独特的民俗节日穿天节里,人们沿汉江捡拾穿天石,系上细绳佩戴以避邪。王军和几位同学利用天平、细线、量筒和水(ρ水=1.0g/cm3)等器材测量穿天石的密度。

    甲 乙
    (1)用天平称出穿天石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穿天石的质量为
       g。
    (2)用量筒和水测量穿天石体积,“先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其中“适量”的确切含义是:
    ①  ;
    ②  。
    (3)穿天石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忽略细线的体积),穿天石的密度是   g/cm3。
    11. 小明所在的课外兴趣小组需要密度为1.15g/cm3的盐水,为检验配制的盐水是否合格。
    (1)小明设计了如下方案: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③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④利用ρ=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
    (2)小组成员认为该方案会使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
    (3)小组成员改进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
    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g(如图乙所示);
    ③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15g;
    ⑤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g/cm3。

    甲 乙 丙
    (4)为配制合格的盐水,需要继续向盐水中  (选填“加盐”或“加水”)。

    实验四: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2. 小君同学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甲 乙 丙
    (1)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   的原理,可知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小君分析甲和乙,发现F甲小于F乙,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   有关。
    (3)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应比较   两图。
    (4)小君在本次实验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和转换法。

    实验五: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13. 如图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甲 乙 丙 丁
    (1)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的   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   (填写正确选项字母)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3)比较乙图、丙图和丁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若在步骤(4)时,图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5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   Pa。(ρ盐水=1.2×103kg/m3,ρ水=1.0×103kg/m3,g=10N/kg)

    实验六: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14. 一般情况下,人在水中会下沉,在死海中却能漂浮在水面上,为此,小李同学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检验这个猜想,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

    甲 乙 丙 丁
    (1)铝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   N。
    (2)比较图乙、丙两图中铝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小李同学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无关的结论.你认为这个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   。
    (3)小赵同学认为用以下方法检验更为简便:将同一个新鲜鸡蛋依次轻放入盛有水和浓盐水的烧杯中,看到鸡蛋在水中下沉,在浓盐水中悬浮,如图丁所示。分析鸡蛋受力可知,在水中下沉是因为它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在浓盐水中悬浮时,根据   的知识可得,鸡蛋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从而可以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15. 小陈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以下实验: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带盖子的空玻璃瓶的重力,如图甲所示;②用手拿着这个盖紧瓶盖的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上浮;③将一个铁块装入玻璃瓶并盖紧盖子,放入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下沉;④取出玻璃瓶并擦干瓶上的水,挂在弹簧测力计上,保持玻璃瓶竖直,然后从图乙所示位置慢慢浸入水中,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玻璃瓶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

    甲 乙 丙 丁
    (1)装有铁块的玻璃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
    (2)BC段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的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3)在第②操作步骤中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N。
    (4)小陈认真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和现象后发现,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重力和所受浮力有关,其中上浮的条件是   。
    (5)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在乙图中,当玻璃瓶浸没后,水又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了
       Pa。
    (6)细心的小陈同学发现玻璃瓶上还标有100mL的字样,于是在装有铁块的玻璃瓶内装满水并盖上瓶盖,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力,如图丁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1N,根据以上数据他算出了铁块的密度为   kg/m3。

    实验七: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6. 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调节杠杆上的   ,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这是为了   。
    (2)在已经平衡的杠杆的左侧钩码下加挂钩码,为了使杠杆尽快平衡,下列做法正确且合理的是 。(填字母)
    A.只把右侧钩码向右移 B.只把左侧钩码向左移
    C.把左右两侧钩码同时向左移动 D.把左右两侧钩码同时向右移动
    (3)杠杆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平衡时,F1L1=F2L2,此时动力作用的效果与阻力作用的效果互相抵消,据此,如果杠杆受到动力F1、F2和阻力F3三个力的作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呢?请你提出猜想:   。(用公式表达)
    17.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每个钩码的重力均为G,杠杆上每格长度均为a):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右端下沉,则可以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果张三同学面对甲图状况,没有调水平平衡就匆忙进行乙图实验(弹簧测力计的挂钩钩在4格处),杠杆虽然此时水平平衡,但可以判断:2G·3a   F1·4a(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1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甲 乙 丙 丁
    (3)面对甲图状况,李四同学按正确的操作将杠杆调至水平平衡后,进行丙图实验,李四同学将弹簧测力计的圆环用细线系在杠杆上的4格处,向下拉钩,杠杆水平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已知弹簧测力计“圆环连同金属外壳”的重力为G0,则2G·3a=   [选填“F2·4a”“(F2+G0)·4a”或“(F2-G0)·4a”]。
    (4)王五同学将甲图状况调节成水平平衡后,进行丁图实验(两弹簧测力计不同时使用,测力计挂钩钩在4格处)。
    ①将弹簧测力计向右下方拉,示数为F3,力与水平方向成角,杠杆水平平衡;
    ②将该弹簧测力计的方向改为向左下方拉,示数为F4,力与水平方向成β角,杠杆水平平衡。若F3>F4,则   β(选填“>”“=”或“<”)。

    实验八: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18. 图为探究物体(钢球)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原理:
    ①钢球从平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只与钢球起点位置的高度有关。起点位置越高,该速度越   。
    ②钢球从平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在水平木板上撞击木块,木块运动的距离越长,运动钢球所具有的动能越   。
    (2)实验现象:
    ①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由静止向下运动。在水平木板上撞击木块,钢球开始向下运动的起点位置越   ,木块运动的距离越长。
    ②同一高度由静止向下运动,在水平木板上撞击木块,钢球的质量越   ,木块运动的距离越长。

    实验九: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9. 有人说,同一机械的机械效率是不变的。小华设计了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所提升重物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来检验此说法是否正确。
    (1)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在图甲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甲          乙
    (2)如图乙所示,小华在实验中保持滑轮组不变,改变重物的质量,通过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绳子使重物缓缓上升,测得数据如下表(g取10N/kg):
    序号
    重物质量/kg
    重物上升距离/cm
    弹簧测力计示数/N
    绳端移动距离/cm
    机械效率
    1
    0.1
    10
    1.1
    20
    45.5%
    2
    0.2
    10
    1.6
    20

    3
    0.3
    10
    2.1
    20
    71.4%
    第2次实验中的机械效率是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所提升重物质量的增大而   。

    类型四 电磁学实验
    实验一: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
    20. 在进行“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活动中。
    (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时,至少需要   根导线;实验中应选择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

    (2)在测L1两端电压时,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原因可能是   (填出一种即可)。
    (3)小芳保持电压表的B连接点不动,只断开A连接点,并改接到C连接点上,测量L2两端电压。她能否测出L2两端电压?   ,理由是   。
    (4)小明分别测出AB、BC、AC间的电压并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请对小明的做法进行评价:   ,改进方法是   。
    UAB/V
    UBC/V
    UAC/V
    2.4
    1.4
    3.8

    实验二: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21.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某实验小组想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分别对导体电阻跟它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有关的猜想进行实验验证:

    (1)为验证“导体电阻跟长度有关”,下表中可选用的三种导体是   (填导体代号)。
    导体代号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材料
    A
    1.0
    0.2
    锰铜
    B
    1.0
    0.4
    锰铜
    C
    1.0
    0.6
    锰铜
    D
    0.5
    0.4
    锰铜
    E
    1.5
    0.4
    锰铜
    F
    1.0
    0.6
    镍铬合金
    G
    1.0
    0.6

    (2)若实验中将电路中的电流表更换为小灯泡,通过观察   也可以判断导体电阻大小,但不足之处是   。

    实验三: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2. 在探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电源电压恒为10V。已有的5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20Ω、30Ω、40Ω、50Ω、60Ω。
    (1)根据图1所示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2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交叉)

    图1 图2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最   (选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无偏转,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原因可能是电阻R   (选填“短路”或“断路”)。
    (3)在实验中,先接入20Ω的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某一位置时,观察到电流表、电压表指针位置如图甲、乙所示,则电流表示数为   A,电压表示数为   V。接下来用30Ω代替20Ω的电阻做实验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上一位置向   (选填“左”或“右”)滑动。

    甲 乙
    (4)为了完成实验探究,依次将剩下的3个定值电阻分别接入图2的电路中,替换前一次接入的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合适位置,再读出电流表的示数,计算出每次接入的定值电阻R的倒数,以电阻的倒数为横坐标,电流I为纵坐标,在坐标系中描点并作出I-图线,如图(丙)所示。由I-图线可初步得出结论: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倒数成   比;由此进一步得出结论: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比。


    (5)上述实验中所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   Ω。

    实验四:“伏安法”测电阻
    23. 在“测量小灯泡电阻”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U=2.5V。

    甲 乙 丙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其原因是   。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5V,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I=   A,则小灯泡的电阻R=   Ω。
    (4)如图丁所示,是小华同学利用图甲电路做实验时,测绘出的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图象。在图甲电路中,电源电压U=4.5V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取值Rp=10Ω时,小灯泡电阻值为RL=
       Ω(保留两位小数点)。


    24. 现有两节新的干电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在利用“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Rx阻值的实验中:

    甲 乙 丙
    (1)请你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实验前为了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   端(选填“A”或“B”)。
    (3)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发现电池表始终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滑动变阻器断路  B.Rx断路  C.Rx短路
    (4)排除故障后,当电压表示数为2.7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通过Rx的电流大小为   A,它的阻值是   Ω。
    (5)本实验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为了   。

    实验五: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5.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已知待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额定电功率估计在0.9W左右。可供选择的电流表有:A1(量程0~0.3A),A2(量程0~3A)。

    甲 乙 丙
    (1)连接电路时,应选用的电流表是   (选填“A1”或“A2”)。
    (2)图甲是某小组连接的实物电路图。图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这根导线上打“×”,并在图中改正。
    (3)改正错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0.3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小灯泡的电功率是   W。
    (4)不用电流表,另增加两只开关和一个阻值为12Ω的定值电阻R0,该小组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图,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正确连接电路后,断开S3,闭合S1、S2,调节滑动变阻器,让电压表示数为3.8V;然后只断开S2,再闭合S3,读出电压表示数为6.5V,则测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实验六:有关电和磁的探究
    26. 图甲是“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的实验装置。


    (1)为了使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可以在螺线管中插入一根铁棒。
    (2)闭合开关,小磁针A静止后的指向如图甲所示,小磁针的左端为 极。在通电螺线管四周不同位置摆放多枚小磁针后,我们会发现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   磁体的磁场相似。
    (3)如果把一根导线绕成螺线管,再在螺线管内插入铁芯,就制成了一个电磁铁。图乙所示的实例中没有应用到电磁铁的是  (填实例名称)。

















    参 考 答 案

    1. (1)不能 (2)把纸板F向后弯折 (3)可逆 (4)反射 
    2. (1)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2)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10 不能 虚 (4)不变 
    3. (1)10 小于 (2)右 变大 (3)幻灯机 靠近 
    4. (1)使物质均匀受热 (2)2 (3)不变 晶体 (4)CD 
    5. (1)温度计与烧杯底部接触 (2)由小变大 (3)98 
    6. (1)96 (2)100 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方法① 
    7. (1)加热时间 (2)不同物质 (3)质量 
    8. 【实验原理】v= 【实验器材】刻度尺 停表 【实验数据】15.0 20.0 【实验分析】(1)变速 (2)减小 
    9. (1)B (2)越远 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时候,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伽利略
    10. (1)64 (2)①水要能浸没穿天石 ②穿天石与水的总体积不能超过量筒量程 (3)3.2 
    11. (2)偏大 烧杯内壁粘有液体所以体积V偏小 (3)①左 ②59.8 ⑤1.12 (4)加盐
    12. (1)二力平衡 (2)粗糙程度 (3)乙和丙 (4)控制变量法 
    13. (1)高度差 (2)B (3)相等 (4)变大 (5)500 
    14. (1)1 (2)错误 没有控制V排不变 (3)小于 二力平衡 等于 有关 
    15. (1)1.6 (2)无关 (3)1.6 (4)F浮>G (5)160 (6)8×103 
    16. (1)螺母 便于测量力臂 (2)A (3)F1L1+F2L2=F3L3 
    17. (1)左 (2)大于 (3)(F2+G0)·4a (4)②< 
    18. (1)①大 ②大 (2)①高 ②大 
    19. (1)如图所示。

    (2)62.5% 增大 
    20. (1)6 不同 (2)灯泡L2断路 (3)不能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4)不正确 换用规格不同的灯泡,进行多次测量 
    21. (1)BDE (2)小灯泡的亮度 不能较准确地反映电路中电流的变化 
    22. (1)如图所示。

    (2)右 断路 (3)0.4 8 右 (4)正 反 (5)15 
    23. (1)如图所示。

    (2)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0.5 5 (4)2.86 
    24. (1)如图所示。

    (2)B (3)B (4)0.3 9 (5)减小误差 
    25. (1)A1 (2)如图所示。

    (3)0.054 (4)0.855 
    26. (1)加强 (2)S 条形 (3)动圈式话筒






    相关试卷

    人教版中考物理二轮专题突破复习—专题突破一 估测题 物理学史(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物理二轮专题突破复习—专题突破一 估测题 物理学史(含答案),共4页。

    人教版中考物理二轮专题突破复习—专题突破六 坐标图象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物理二轮专题突破复习—专题突破六 坐标图象题(含答案),共9页。

    人教版中考物理二轮专题突破复习—专题突破二 教材图片信息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物理二轮专题突破复习—专题突破二 教材图片信息题(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J,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