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六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六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01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六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02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六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六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六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壁如在缅甸有些地方,一个人成年时,一定要去杀几个人头回来,才能完成为成年礼而举行的仪式。我们在旧小说里也常读到杀了人来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以现代标准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曾子易篑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礼治从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不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材料二:
    先辈们不断试错,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与传统,形成了一套行为模式,后辈们只需要服从就可以生活下去,不深究其中的道理。这些“经验”和“传统”构成了乡土社会的“礼”。“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从这个角度来说,乡土社会其实是“礼治”社会。用今天的话来说,乡土社会中解决民间纠纷并不主要依靠法律或公权力,而要依靠当时、当地的“传统”;一旦需要法律的介入,那么多数会涉及到比较严重的刑事犯罪。时至今日,“打官司”在很多人心目中仍是贬义词,因此,我们在推行法治建设时,需要考虑到乡土社会的转型与过渡,以及人们对于新模式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而乡土社会“法”是外在的,它的约束力来自外部强制力;违反“法”会受到外在的惩罚,如限制人身自由甚至剥夺生命。而违背了“礼”,行为者会受到内在与外在的双重谴责。运用“礼”惩罚违反者时,既要考虑到行为者内心的悔悟,又要考虑当事人之间的人际关系,还要考虑外在的舆论环境。可以说“礼”更为严苛。
    “差序格局”的乡土社会排斥诉讼,即费孝通先生说的“无讼”。但这里的“无讼”并不是完全排斥诉讼这种解决问题的模式。乡土社会中,人们遇到的问题大概率是先辈们已经遇到过并且解决过的,因此只需沿用“传统”即可,不需要诉诸法律。同时,“差序格局”中的人际关系像是无数“水波纹”交织在一起,十分庞杂,因此要想通过法律来明确权利与义务就变得困难。这种模式下,要维护社会的稳定,就要依靠行为者“克己复礼”以及长辈的教化去解决现实中的纠纷。但这种“无讼”的环境,也不是在营造虚假的和谐,而是需要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并非所有争端都要走司法途径才能得以解决,一些并不复杂的矛盾纠纷不需要动用国家司法资源,若是能在乡土社会中自行解决,当事人在事后仍能维持正常的人际往来,何乐而不为呢?这种观念与“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的“枫桥经验”不谋而合。这样的矛盾化解模式就是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国情,既考虑到社会原本的状态,又结合时代的发展,在真切解决纠纷的基础上节约司法资源,达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摘编自蔡欣雨《在乡土社会中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并不带有“文明”“慈善”的意思,以现代标准去看,礼的内容是很残酷的。
    B. 礼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礼是由社会舆论所维持的,不需要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
    C. 乡土社会某种程度上是“礼治”社会,解决民间纠纷并不是依靠法律或公权力,而是依靠当时、当地的“传统”。
    D. 在乡土社会中,违背了“礼”,行为者会受到双重谴贵,因此,运用“礼”惩罚违反者时,要考虑多重因素。
    2. 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礼治”一词,文章先否定了人们对“礼”的表面认知,然后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B. 文章引用《论语·学而》中的“富而好礼”,论证“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人服礼是主动的。
    C. 文章引用曾子易篑的例子,意在佐证“礼”有慎独克己的力量,与法律和道德有所不同。
    D. 文章要论证的中心是礼治和法治的不同,为了论证这一中心,文章多处运用对比论证法。
    3.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要符合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就算是残酷的行为或做法,也是符合礼治秩序。
    B. 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一种行为规范,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之前不存在法律。
    C. “枫桥经验”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中国方案,既节约了司法资源,又解决了民间纠纷。
    D. 当今需兼顾礼治与法治,因为中国从乡土社会而来,又处在变迁迅速的世界环境中。
    4. 材料二说:“‘差序格局’中的人际关系像是无数‘水波纹’交织在一起。”请结合材料和《乡土中国》整本书的阅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 阅读以下材料,联系材料二中“礼”与“法”的关系,以及《乡土中国》中相关知识,解释这一纠纷的解决过程。
    随着社会发展,宠物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宠物狗伤人事件也时有发生。在花都某小区就发生了这样一起事件:小明饲养的哈士奇咬伤散步老人,引发纠纷;路人纷纷谴责小明,并试图进行调解;调解无果,二人又请来物业公司从中调解;而后小区业委会牵头,制定了小区文明养犬公约,规范养犬。然而,小明依然选择在遛狗时放养,他的哈士奇再度咬伤路人,小区居民无奈之下,将小明告上法庭,请求法律介入,法院判决要求小明予以赔偿。
    【答案】1. D 2. D 3. B
    4. 所谓“差序格局”,就是每个人以自我为中心,同他人发生关远近不同的关系。作者将其比喻水中投出一粒石子荡出的一圈一圈同心圆波纹。那么这些不断向外延展的同心圆必然有相交的时候,这就产生了新的人际关系。
    5. 首先是长辈依靠传统“礼”制来进行调解,然后通过具有社会权威的力量进行调解,并出台相应的规则。在上述方式都失败后,才采取诉讼的形式来解决矛盾。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大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这中间,有的是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有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时亦有时候会保持住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柏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喜欢以散步一词做他们的创作题目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不多。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幕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象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散步罢!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
    (选自《郁达夫文集》,有删改)
    6. 下列对这篇散文相关内容理解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不喜欢北方没有特殊情调的冬天,而对江南的冬天“铭刻特深”,之所以写北国冬天的蛰居生活是为了突出江南冬天的“特殊”和“明朗”。
    B. 江南丰腴润泽的土地上,芦花、红叶、桕子、草汇合成江南冬景的底色,在青天碧落之下泛出生气,与诗人的名句相连接,别有一番情趣。
    C. 本文选取了寒郊的散步、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江南的雪景和江南的旱冬四幅画面,全面深刻地体现了江南冬天的特色,充满诗情画意,令人心驰神往。
    D. 相比百无聊赖、无所事事地在房间里写文章,作者更愿意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步,因为再美的回忆都不如眼前窗外诱人的冬景更有吸引力。
    7.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刻画了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天气下的江南的冬景,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冬景的钟爱。
    B. 具有奇暖温润、可爱明朗情调的江南冬景在郁达夫笔下,既是一种意境,也是一种情境。
    C. 同是写雪景,与《济南的冬天》比较,《江南的冬景》在写法上更多的是在进行直接的描写。
    D. 全文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清新纯朴,和江南冬景的清朗相得益彰。
    8. 在《故都的秋》中,作者写北方的秋时将江南的秋拿来作比较,突显了北国之秋的浓烈、酣畅。本文在写江南的冬景时,也采用了类似的写法。请从文本中找出两例说明该写法的运用及其效果。
    9. 文章中恰当引用古诗词,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郁达夫既是一位游记大师,也是一位天才诗人,他的游记恰到好处地嵌入不少古今中外的诗词。请就文中第8段他引用的古诗分析其妙处。
    【答案】6. B 7. C
    8. (1)本文以北国之冬的寒冷有劲,反衬江南之冬的温和可爱,渲染北国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2)以闽粤之冬的极和暖来反衬江南冬景的恰到好处。(3)以德国散步正衬江南散步,进而侧面描写江南冬景宜人;以搁笔去散步,侧面描写冬景诱人。通过这些比较,作者写出了江南冬天晴暖、温和、可爱、明朗、温润的特征,表现了作者对江南冬景深深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9. (1)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安排诗句,既写出了江南雪景不同时段的美丽,又表现了从日暮到清晨的江南雪景的整体意境之美。(2)通过引用,作者以虚写实,触发了人们对江南雪景的联想,增添了文章的情趣,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诗意。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蜡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文本二: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浙之脩,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10. 下列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B.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驾:拉车。
    C. 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折:折断。D. 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服:佩带。
    11. 下列加点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登高而招 ②则群聚而笑之B. ①锲而舍之 ②小学而大遗
    C. ①生而同声 ②如是而己D. ①长而异俗 ②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本一中,“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说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是说对待学习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那就是不能停止。
    B. 文本一中,在荀子看来,要想学习获得成功,一是要逐步积累,二是要坚持不懈。从积累到坚持,既是学习的方法,又是学习应该持有的态度,进一步深化了对“学不可以已”的认识。
    C. 文本二中,在荀子看来,君子想要防止自己受到邪恶乖僻之人的影响而逐渐接近正直的人,居处时就一定要选择好乡邻,出游时也一定要接近品学兼优的人。
    D. 文本一和文本二在写作上的最主要特色是,善于于运用比喻阐述道理,设喻贴近生活,形式灵活多样,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富于变化,明白易懂,毫无板滞之感。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14. 以上两段文字均选自《荀子·劝学》,都是在谈论学习。文本一和文本二共同论述的学习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10. B 11. A 12. B
    13. (1)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
    (2)生长在高山之上,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
    14. 用比喻论证论述学习的作用为可以取长补短。
    参考译文:
    文本一: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文本二: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的孩子,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
    ……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生长在高山之上,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旦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出游要接近有学问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琵琶行并序(节选)
    白居易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歌。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夜筝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琵琶行并序》中的“嘈嘈”“切切”分别形容乐声的清脆圆润和轻细急促,强化了听觉效果,令人“耳”不暇接。
    B. 《琵琶行并序》中的“幽咽泉流”“冰泉冷涩”描写了乐声愈来愈低沉,以至停顿,感情也转为凄楚难言,以至无声。
    C. 《夜筝》首句中的“紫袖”“红弦”分别是弹筝人与筝的代称,暗示出弹筝者修饰的美好,女子弹筝的形象宛如画出;“明月”点照应了题目中的“夜”。
    D. 《夜筝》三、四句与“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表达的是相近意思;而“一万重”的深情,也相当精妙地影射了弹琴者心中的“忧愁暗恨”。
    16. 有人认为,若要把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裁剪为四句一首的绝句,实在叫人无从下手:但是,《琵琶行并序》作者的这一首《夜筝》诗,无疑提供了一个很精妙的缩本。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答案】15. A 16. ①《琵琶行并序》运用大量笔墨对琵琶乐本身进行铺陈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运用大量比喻修辞等;②《夜筝》则从侧面落笔,以听者的感受衬托筝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登高》中,国难当头,仕途坎坷,面对眼前所见所闻,无限悲凉之意自然袭上心头,杜甫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慨叹之音。
    (2)韩愈在《师说》中除了提出地位和年龄不作要求的标准外,更重要的是推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直指士大夫阶层的门弟观念,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3)在《赤壁赋》中,苏轼“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诗中景与眼中景圆满契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
    【答案】 ①. 艰难苦恨繁霜鬓 ②. 潦倒新停浊酒杯 ③. 道之所存 ④. 师之所存也 ⑤. 月出于东山之上
    ⑥. 徘徊于斗牛之间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说动人的故事、鲜明的人物特色,是《长津湖》打动人的重要原因,那良好的特效技术、出色的视觉呈现,则同样是______的关键因素。身临其境的镜头跟拍、丰富逼真的视觉特效、对战斗场面的生动还原,让故事不仅有了更好的呈现,也增加了电影的艺术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今天,中国电影工业化整体水准在不断提升,这既对主旋律电影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______。主旋律电影要传得开、叫得响,______要有好题材,更要有好讲法。不断提升讲故事的能力和技巧,与时俱进创新制作方法、丰富技术手段,才能让主旋律电影获得更好的呈现效果。
    从《红海行动》到《我和我的祖国》,从《革命者》到《长津湖》,一批主旋律电影的“走红”,______出观众对优秀主旋律作品的热切期待,也恰恰说明,“正能量”完全能获得“大流量”。这些作品内容不同、情节多样,却有着鲜明的共性——扎实生动的故事题材,赤诚鲜明的家国情怀,丰富出色的视觉效果。而这些故事的底本、情怀的来源、画面的重现,就是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恢弘壮阔的当代实践。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弥足珍贵 机会 不只 反映B. 不可或缺 契机 不只 折射
    C. 不可或缺 机会 不止 折射D. 弥足珍贵 契机 不止 反映
    19.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却有着鲜明的共性——扎实生动的故事题材,赤诚鲜明的家国情怀,丰富出色的视觉效果”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通讯员在战斗时,除了送信,还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些没意思的问题。(茹志鹃《百合花》)B. 前些年一家有影响的报纸在头版刊登了一篇贬斥杂交稻的文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
    C.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郁达夫《故都的秋》)D.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朱自清《荷塘月色》)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其语病类型并进行修改。
    【答案】18. B 19. B
    20. (1)关联词语使用位置不当,“不仅”放在“让故事”之前;(2)动宾搭配不当,“增加了”应改为“增强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3名航天员随后将从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
    3名中国航天员乘坐飞船飞向太空,将成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太空访客”。这是阔别五年后,____①____,表明中国航天已身处空间站时代,正向着既定的探索目标稳步前行。
    适逢党的百年华诞,在中国载人航天即将跨入第30个年头之际,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顺利升空,____②____。仰望浩渺星空,追寻光辉历史,这样一种感受特别深刻:飞天梦想不仅点燃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热情,也映照着一个国家的自信、执着和担当。
    驻留太空3个月的任务,对航天员的身体、心理素质、知识技能、应急能力等都是巨大挑战。( ),包括体质训练、心理训练、航天环境耐力适应性训练、生存训练以及大量航天专业技术训练等。对航天员来说,最大的挑战____③____,而在于初心不变、激情不改。如同刘伯明所说的,他从2008年到等待再次飞向太空的13年,也是中国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地将梦想变为现实的执着岁月。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航天员系统针对这些挑战科学规划、设计并实施了百余科目八大类的训练
    B. 航天员系统针对这些挑战科学规划、设计并实施了训练,共有八大类百余科目
    C. 针对这些挑战,航天员系统科学规划、设计并实施了八大类百余科目的训练
    D. 针对这些挑战,航天员系统科学规划、设计并实施了训练,共有百余科目八大类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21. C 22. ①中国航天员再次飞出大气层 ②唤起了中国人更多的激情和格外的感佩 ③并不在于艰苦的训练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4月27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大会热烈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表彰2891个集体和个人。这些先进集体和个人在抗疫斗争中挺身而出,在复工复产中坚定前行,在科技自立自强中勇攀高峰,在决胜全面小康中攻坚克难,在决战脱贫攻坚中担当作为,用智慧和汗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每个人都了不起,让我们向奋斗者致敬!
    请结合材料,以“平凡与不平凡”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相关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广州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三校高一上学期联考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三校高一上学期联考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文件包含广州三校联考期中高一语文试卷docx、广州三校联考期中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