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寒假作业(8) 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寒假作业(8) 练习01
    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寒假作业(8) 练习02
    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寒假作业(8) 练习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寒假作业(8)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寒假作业(8),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阅读理解与欣赏,默写题,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8)——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寒假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荷(bò gù) 头(tiǎo 无私(kǎi

    B.磨(zuó 达(liū) dòng 根问底(báo

    C.tā) tǎng xiào 沉默言(guǎ)

    D.huà) xū) 劳(chóu 丝不gǒu

    2.下列句中加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嘉峪关全市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将曾经遍地砂石的不毛之地建设成了绿树、蓝天、碧湖交相辉映的现代化工业旅游城市。

    B.学习任何一门功课,我们都需要一股刨根问底的劲头。

    C.站在罗布泊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D.这位同学沉默寡言,经常是问他一句他就回答一句,不问就不说话,十分憨厚。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读了《植树的牧羊人》,难道我们没有不为这位孤独老人的精神所感动?

    B.他添置了近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蜜蜂了。

    C.这位孤独的牧羊人创造了最了不起的奇迹。

    D.孩子们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

    二、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4.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本文后,大家都被牧羊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班委会决定召开以“感动时代”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表达与交流·书面表达】【激情开场白】

    请你为这次班会写一个开场白。

    2)【策略方法·实践策略】【榜样的力量】

    当今社会,涌现了许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典范。他们在平凡中铸就着不平凡,在普通中彰显着崇高。你了解哪些人物的事迹?请举出一个。

    三、阅读理解与欣赏

    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开篇写杨花落尽、子规哀啼,渲染暮春冷落、凄凉的气氛

    B.乙诗“沙似雪”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月下大漠苍茫的景象。

    C.“夜郎西”“回乐烽”既表明地点,也能引发对特定情景的联想。

    D.两首诗都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等角度描写景物,使人如临其境。

    (2)这两首诗都写到“月”,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两段节选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乙】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注释】①加冠:古代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成年。②游:交游。③趋:快步走。④执经叩问:携带经书去请教。⑤稍降辞色:把言辞和脸色略变得温和一些。⑥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⑦叱(chì)咄(duō):训斥,呵责。⑧俟(sì):等待。⑨卒:终于。

    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有我师     焉:于此,在其中

    B.末尝稍降辞色     辞色:言语和脸色

    C.三十而     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

    D.疑质理     援:引、提出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不善者而改     益慕圣贤

    B.    老翁墙走

    C.吾十五而志于学     卒获所闻

    D.为师矣     俯身倾耳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节选自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论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文中的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乙】文作者是明初文学家宋濂,他家贫嗜学,乐以忘忧。

    B.【甲】文认为一个人应当立志勤奋学习,提出了“温故知新”的学习方式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态度。【乙】文表现了作者求学的坚定与诚恳,突出他求学的艰难。在求学意志和求学态度上,两文是相同的。

    C.【甲】文采用语录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言简练,含义深远。【乙】文是作者写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循循善诱,体现了真挚诚恳的感情。

    D.“天命”指上天的意旨。“耳顺”通常指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加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因此“加冠”表示年已二十。“生”是对晚辈读书人的称呼。

    4.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2)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7.阅读《好的故事》,完成下面小题。

    好的故事

    鲁迅

    (1)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

    (2)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捏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髁上。

    (3)我在朦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4)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流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5)我仿佛记得曾坐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浆,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6)现在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组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7)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抹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都拉长了,这时是泼刺奔进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8)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9)我就要凝视他们……

    (10)①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碎片了②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挪一块大石下河水中③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了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霓虹色的碎影④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

    (11)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拋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12)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暗的夜……

    1.第(10)段四句话的顺序已经打乱,正确的排序应该是(   )

    A.④②①③ B.④①②③ C.①③④② D.①③②④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散文诗,表现了作者鲁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歌赞,对理想的热烈憧憬。

    B.第一、二、三段写旧历正月初五深夜的情况,引出梦境中“好的故事”。这里,空气的窒息、昏沉,令人厌恶,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影射。

    C.第五段描绘澄碧清新的江南水乡,百花竞放的山野风光,勤劳朴实的农夫村妇,时聚时散的河中倒影,水中的萍藻游鱼,诸影诸物,摇动,扩大,融和,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瑰丽多姿,令人爱恋。这不是对故乡绮丽风光的真实描写,只是作者梦中的奇想虚化,只是幻想与想象。

    D.第七段以明快的笔调,描写暖色调的事物,写的是梦中好的故事

    3.下列对文章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全文景物写得真实、细致,且景中有情,景中有意。

    B.作者把自然景物写得优美、壮观,创造了饱含作者美的情感和美的理想的诗的意境。

    C.这篇散文诗既是绘景的画,又是抒情的诗,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地。

    D.这篇散文诗联想新颖,构思独特,结尾照应文章开头,表达了作者既然无力改变现实,也只有屈从于这“昏暗的夜”的情感

    8.守山人

    ①甘河镇因河得名,镇子最北,一条不湍急不汹涌,但绵长清透的河缓缓而过,河北岸是山,河南岸是镇,泾渭分明。

    ②这里的山,初见的人定是不会喜欢的,偏大的土包罢了,不巍峨,不峥嵘。时间久了,就明白这山的好了,一座连着一座,仿佛是看不到头的远,山与山之间有时会出现一处缓坡,往往有溪水流过,一股炊烟在大山深处的山脚下突兀而出,青天白云下,十分扎眼,一座木制的房静静地立在小河旁。

    ③“老康呦,我退休了,明个回镇上。”看不见人影,苍老的声音从密林深处传来。屋里的老康听到这话,顿了一顿,发出一声叹息,出了屋子,半倚在门上,看看前方的树林,又是一声叹息。恰好林间的小路上现出个人影,头发花白,颤颤巍巍地行着,弓着腰,看到老康直了身子,冲他一笑。“哈哈,你那点儿蘑菇是留不下了吧,我可是把我养了一年的鸡都带来了,哈哈——”老朱笑得很开心,快走几步,奔着老康去了。“哼,你这死老头子,没多大个出息,除了吃,你还有啥念想?给你吃,都给你吃,可是只怕你的牙无福呦。哈哈——”老康也离开了门,走向老朱,两个人拥抱在一起。

    ④“老康,我老了啊。”

    ⑤“老朱,我也老了。”

    ⑥两人拍了拍肩膀,不愿分开。良久,老康接过老朱手上的鸡,进屋去了。老朱一屁股坐在树桩上,光滑油亮,树是盖房子时伐的,好大的树,当年他们数了数年轮,大概百年多吧,绝不是一百年,他们却是没数清的。掏出烟袋子,装上一袋烟,火一燃,蓝色的烟雾飞了起来。“老康啊,我是不中用了,咱们仨上山那年,跟着魏大叔山上山下地不知跑了多少趟,虽然累但是有劲啊,现在是又……”

    ⑦“闭上你的臭嘴,哪三个,不就咱们俩吗?哪三个,哪里有三个?”老康放下手里的松枝,不看老朱,却是一脸的不高兴。老朱的烟枪停在了空中,不一会儿老朱呵呵地笑了,把烟枪放到嘴里大口地吸了起来,蓝色的烟雾聚集了一大片,浓得散不开。老康继续点火,这季节湿气大,火起得慢,青绿色的烟浓浓地升起来,这两股烟交融在一起,像是一朵过去的云,静默了两个人的思绪。

    ⑧也不知过了多久,老朱惦记的小鸡炖蘑菇发出诱人的香味。老康也坐在树桩上,折几枝柳条,递给老朱一双,自顾自地喝了起来,老朱笑了笑,也不示弱,自己也喝得欢。他俩之间,也有个树桩,也有过打磨的痕迹,只是不像他俩坐的那般油亮。老朱喝掉杯中的酒,看着还在埋头的老康,看了看蓝色的天:“伙计,你算算咱们来了多少年了?”闻听此言,老康放下酒杯,看着铁锅,一言不语,老朱眯上眼,筷子停在空中。

    ⑨“三十七年了。”老康说。

    ⑩“三十七年啊!”老朱说。

    “大家都没忘啊。”老康顿了一下又说道,“我总是不愿正视他的离去,你也要走了,我就想想过去吧,当年,咱们仨刚来,我至今还记得这镇上的人的好。”

    老朱点了点头:“这里的人纯朴,风景也好,当时魏大叔让咱们来守山,咱们还不愿意,这里真是好地方……”

    老康喝了口酒接过老朱的话:“大叔带着咱仨走遍了山,这里的好东西真多,蘑菇,木耳,以前哪见过这么大的,野果也好多,山丁,山杏,榛子,吃也吃不完。”老康看着锅中的菜,唏嘘不已。

    面向老朱:“你真的舍得?”老朱不说话,只是喝了杯中的酒。“都走了,走了好啊。”老康似乎是哭了。

    第二天清晨,老康爬上了山,看着老朱走的方向,不一会儿,一个老人走了出来。今天老朱走得很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像山杨一样沉稳。老朱确实走了,走的时候,向着山顶挥手,像是知道老康在这里,或许他在向大山告别。

    蓝天,白云,青翠的树林。一个月过去了,老康的房前多了两个年轻的人。

    “老康叔,老康叔——”

    老康闻声而出,那日没白尽的头发,已经全白了。“你们是……”老康显然是不认识他们的。“老康叔,我叫朱明泽,你大概听过我的名字,父亲回去后,不到半月就去世了,他得了癌症,他告诉我,这里还有山,还有树,让我来帮您。”明泽的眼红了,转过头,看着山,又是那么坚定。

    “老康叔,我叫陈遗志,父亲为了救火牺牲的时候,我还没出生,母亲给我起名遗志,告诉我长大后,帮父亲看着这山。”遗志也看着这山,他的父亲就埋在这里。老康看着两个青年,笑着哭了……

    (作者:张小萌。有删改)

    1.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①三人在魏大叔的带领下守护山林。

    ②陈遗志的父亲为救火牺牲。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按照括号内的要求,品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今天老朱走得很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像山杨一样沉稳。(从修辞手法角度)

    2蓝天,白云,青翠的树林。(从描写手法角度)

    3.文章最后三段耐人寻味,请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4.请结合文章内容,在文章结尾处补写一段描写老康看到两个年轻人后的心理的文字。

    9.请根据《西游记》,完成下列各题。

    1)下面有关《西游记》的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B.悟空受八戒怂恿,在万寿山五庄观内偷食人参果,因不满道童的怒骂,将人参果树推倒,幸亏观音菩萨救活了人参果树。

    C.“三打白骨精”写白骨精先后变成女儿、母亲、哥哥来欺骗唐僧,被孙悟空一一识破打死,唐僧以为悟空打死了三个无辜的人,因此赶走了悟空。

    D.在通天河,师徒遇到灵感大王,悟空和八戒化作童男童女,被送到庙中进献给灵感大王。两人与妖怪大战,后观世音菩萨前来收服妖怪,原来是莲花池中的金鱼走脱。

    2)《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共经历了多少次劫难?请简要叙述最后一次劫难。

    四、默写题

    10.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咏雪》中对“白雪纷纷何所似”所做的两种回答。

    2)《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元方用来反驳父亲友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题

    1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超燃”“燃爆了”“燃文”“燃创意”……不知不觉间,“燃”成为流行词。人们欣赏“燃”、点赞“燃”,正因“燃”代表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状态,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充满阳光的精气神。

    请以“找到自己的燃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6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hé。B.páoC.tān

    2.答案:C

    解析: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很大。用在此处,望文生义。

    3.答案:C

    解析:A.否定失当,删掉“没有”或“不”。B.不合逻辑,删去“近”。D.搭配不当,在“孩子们”后加“的笑声”。

    4.答案:1)焰,虽然总归要熄灭,可它毕竟燃烧过;流星,虽然最终要陨落,可它毕竟明亮过;花朵,虽然难免脱落枝头,可它毕竟芬芳过;烟花,虽然终究烟消无踪,可它毕竟绚烂过。很多事物都在岁月的风化中慢慢地褪色、剥落……然而,却有许多人,时光的冲刷反而让他们更加清晰,让我们想起来就会被震撼、被感动!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感动的世界!

    2)李文波大学毕业后入伍,之后赴南沙永暑礁守礁。20多年来,他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

    解析:

    5.答案:1D

    2甲诗想象奇特,借明月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乙诗描写“月”,表现边塞的苦寒,衬托征人思乡的愁绪。

    解析:(1甲诗“杨花落尽子规啼”是从视觉与听觉来写,“闻道龙标过五溪”是从听觉来写,最后两句是从感觉与视觉来写。乙诗除了“不知何处吹芦管”是从听觉来写的,其余都是从视觉来写的。两诗都没有从嗅觉来写。

    2甲诗中作者不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友人一直去到那遥远的荒凉之地。由此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牵挂。乙诗写“月如霜”令人感到一种寒意,写出了边塞之苦,由尾句中的“尽望乡”,可见作者意在通过写月来衬托思乡之苦。

    6.答案:1.C

    2.B

    3.A

    4.1)广泛地学习,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

    2)(我)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解析:1.“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2.A.代词,它,指缺点/助词,的。B.越过。C.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表存在。D.凭借/相当于“而”,表修饰,可不译。

    3.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不是《论语》,而是《学记》。

    4.【乙文文言文大意】已经成年之后,(我)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问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求教。前辈道德声望高,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从未把言辞和脸色略变得温和一些。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节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7.答案:1.A

    2.C

    3.D

    解析:1.这道题考查调整语序的能力。A.通读文章可知,第(10)段主要写“好的故事”的破:“我正要凝视他们”时,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骤然一惊,“好的故事”被撕成碎片。故首句是④;接着是②和①,作者所看到的“好的故事”被撕碎的具体景象。根据“睁开眼”可知,②在①的前边;最后是③,“好的故事”被撕碎后自己的反应“赶忙捏住了几乎坠地的《初学记》”。故A

    2.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C.“这不是对故乡绮丽风光的真实描写,只是作者梦中的奇想虚化,只是幻想与想象”表述有误。第五段是作者回忆坐船经过山阴道,看见河两岸美丽的风景和人物。这是对故乡绮丽风光的真实描写,非梦中的奇想虚化。故选C

    3.这道题考查对文章的赏析。D.“表达了作者既然无力改变现实,也只有屈从于这‘昏暗的夜’的情感”表述有误。从“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可以看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著眷恋,决计要同“昏沉的夜”进行不懈的抗争。故选D

    8.答案:1.③老朱因为身体原因离开山林     ④两个年轻人继承父亲志愿来守护山林

    2.1)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老朱比作松树、山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朱走路时的挺拔与沉稳,表现了他完成守护大山使命的自豪与从容。

    2)运用自然环境描写,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山中景色的特点,渲染出清新美好的气氛,为两个年轻人的出现做了铺垫。

    3.最后三段交代了老朱离开山林后去世的事情,补充交代了陈遗志的父亲牺牲的事情,使文章情节更加完整,揭示并深化了主题,讴歌了代代相传、默默奉献、自我牺牲的守山人。

    4.今天真是高兴!老朱、老陈,你们看到了吗?你们的儿子来了,来完成我们未完成的事业了!守山事业后继有人,我们可以放心了。希望两个孩子守护好这座大山,守护好这块宝地!

    解析:1.本题考查梳理并概括文章情节。通读全文,先找出主要人物:老朱、老康、魏大叔、朱明泽、陈遗志、陈遗志的父亲。然后根据题中已有的情节提示,划定区域,找准关键词,进而概括缺少的两个情节即可。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第(1)题,根据“像……一样……”确定该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再联系后文对老朱离开大山原因的交代,可分析出老朱离开时的自豪、从容。第(2)题,根据“蓝天”“白云”“树林”确定该句是自然环境描写。分析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从所写景物的特点、渲染了怎样的气氛、与后文情节的联系等方面思考。

    3.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分析段落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回答。细读最后三段,先明确其主要内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段落的作用一般有:内容上,交代了什么内容,揭示了什么主题,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等;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总结全文等。

    4.本题考查补写人物心理。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结合语境揣摩人物此时的心理;然后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发挥想象,运用第一人称补写。本文结尾处是老康看到两个年轻人来守山,觉得守山这项事业后继有人了,围绕“高兴”和“对年轻人的期望”进行合理想象即可。

    9.答案:1C

    2)八十一次。返回途中渡通天河时,老鼋因唐僧忘了它嘱托的事情而把他们扔到水里,经卷全湿了;上岸后又有狂风大雾、雷霆闪电来伺机抢夺经卷。

    解析:1)“三打白骨精”写白骨精先后变成女儿、老妇人、老公公来欺骗唐僧。故选B

    2)在平时阅读积累的基础上作答,注意交代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10.答案:1)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2)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默写文章语句的能力。易错字:拟、絮。

    11.答案:【例文】

    找到自己的燃点

    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凉爽却略带寒意,打开窗望向街道,被雨淋湿的柏油路留下车轮的痕迹,路灯发出昏黄的光,投射在我黯淡的心上。

    从一开始,就在追求梦想,可为何,我看不到一点光亮?我寻找光明,更在寻找燃点,然而一次又一次的倾盆大雨浇灭了我心中仅存的一丝火光,站在青春岔道口,该如何去寻找?

    抹红得如同火焰的色彩闯入眼帘,那是窗外的一枝梅。枝头上仅留两三朵,它们紧挨在一起,顽强地抵抗着雨。雨势蔓延,似乎要残忍地将它们拍下枝干。这几朵尚存的梅,竟毫不退缩,迎着风雨,任凭花瓣淋湿,它的那抹红从未散去,如同火焰一般,越烧越旺。我的心突然一震,这是一种怎样的信念?一株梅尚且如此,我又怎能被所谓的大雨浇灭心中的火花?

    我必须找到燃点,使我的心燃烧起来,从而迸发出无穷无尽的力量!是啊,找到燃点,我是否找到了燃点?这梅花顽强不屈的信念不就是我坚持梦想永不放弃的燃点吗?

    雨仍然在下,梅花星点的红依旧,我仿佛在黑夜里看见了跳动的火光,我的心正在燃烧着。端坐书桌前,执笔沉思,忽奋笔疾书,这夜怎会寒冷?我的额头挂着汗珠。我不在意旁人诧异的眼光,因为追寻梦想的我才不会管旁人的想法,他们也不曾深刻理解,就像夸父追日,没人懂得他汗流浃背的艰辛。抛开杂念,尽情燃烧吧!

    记住那不曾起舞的日子,是对时光的辜负,你那拼命奋斗的日子,将使你永远铭记。而这永不放弃的燃点将在心中燃烧起经久不良的火焰,使我在黑暗中找到方向,找到青春路上不停奔跑的动力之源!

    燃青春,铸梦想,唯有奋斗,才不负所望。

    解析:【写作指导】审题: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题。首先审读引导语,抓住关键语句“‘燃’代表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状态,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充满阳光的精气神”分析“燃”的内涵。然后审题目,要着重关注“找到”“燃点”这两个关键词。审文体,本题适合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

    立意:审清题目后,要在理解“燃点”内涵的基础上立意,可从多角度理解“燃点”,“燃点”可以是一首雄浑激越的音乐,可以是一枝傲雪绽放的冬梅,可以是一幅震撼人心的油画,可以是老师对自己的肯定。引导语中“‘燃’代表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状态,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充满阳光的精气神”,揭示了“找到自己的燃点”的意义和价值,围绕“燃点”从人生目标、成长等角度立意。

    构思:在构思时,要先思考几个问题,自己要寻找的燃点是什么?是什么原因、什么契机、什么方法等让自己找到燃点?燃点带给自己怎样的影响?自己有怎样的思考?理清这几个问题,基本上就确定了选材的范围和写作思路。


     

    相关试卷

    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寒假作业(10):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寒假作业(10),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阅读理解与欣赏,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寒假作业(9):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寒假作业(9),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阅读理解与欣赏,默写题,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寒假作业(7):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寒假作业(7),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阅读理解与欣赏,问答题,默写题,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寒假作业(8) 练习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