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2021学年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2021学年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01
    2020-2021学年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02
    2020-2021学年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03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共20页。

    
    2020-2021学年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1. 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酒精作燃料 B. 石墨作铅笔芯
    C. 铁水铸成锅 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2.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 核外电子数 B. 中子数 C. 最外层电子数 D. 质子数
    3. 2020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真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
    A. 积极植树造林 B. 尽量乘坐公交车出行
    C. 提倡使用农家肥 D.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4.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食品包装袋里充满氮气防腐
    B. 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C.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D.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5. 我国在1993年成功制取了一种由相对原子质量为18、核电荷数为8的氧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
    B. 这种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水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0
    C. 这种氧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0
    D. 这种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0
    6. 如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
    A. 倾倒液体 B. 检查气密性
    C.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D. 滴加少量液体
    7.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加热氯酸钾时误将高锰酸钾加入后,反应速率加快了
    高锰酸钾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600升氧气被压缩在40升的钢瓶中
    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
    C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D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A. A B. B C. C D. D
    8. 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钛中Ti的化合价为+2价
    B. 萘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1.9%
    C. 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 萘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0:9:14
    9. 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C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20
    B. 石墨很软,不能用于制造石墨电极
    C. 石墨、金刚石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结构相同
    D. 木炭具有还原性,常温下可以将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
    10. 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
    A. 是化合反应
    B. 有单质生成
    C.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
    11.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 CO、C2H5OH在氧气中燃烧都能生成CO2,则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B.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则铁在氧气中燃烧也一定能发出蓝紫色火焰
    12. 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 森林着火,可在火区周围伐木开辟隔离带
    B. 高层住宅着火,可用高压水龙头灭火
    C. 精密仪器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 电器短路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13. 某化学活动小组做了如下四条设想,你认为具有可行性的是( )
    A. 工业上可用蒸馏法淡化海水来解决我国淡水的危机
    B. 为了减少水体污染,农业上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 当石油枯竭时,可用高粱、玉米和薯类来制造酒精代替汽油作内燃机的燃料
    D. 工业上可制造大量的石灰水,来控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
    14. 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把带火星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
    木条熄灭
    该瓶中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B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
    CO2能溶于水
    C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
    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
    温度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
    D
    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
    该气体是CH4
    A. A B. B C. C D. D
    15.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C. 参与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4:3 D. 参与反应的甲、丙质量比为7:10
    16.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最早提出现代元素周期律的俄国化学家是______。
    (2)请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3)表示的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4)上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填化学式,任意填写一种);
    (5)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______。
    17. 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法认识“空气”。
    (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①用“”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__(填名称)。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_(填标号)。

    (3)从变化角度:
    已知:常温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110体积,其主要成分是______。
    (4)从应用角度: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如图所示.

    ①Ⅰ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______。
    ②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Ⅲ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5)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有______(填标号)。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18. 图1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_____。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______装置(填字母序号)。
    (5)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色,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
    (6)如图2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19. 某化学活动小组为探究碳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利用下列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图中固定试管的仪器已略去).回答:

    (1)实验中发现,A中木炭粉明显减少,写出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2)B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 .
    (3)实验中观察到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粉末,写出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由上述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4)此装置有明显的不足,应如何改进: ______ .
    20.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A、D是黑色固体,B、C、E是无色气体,B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C,D中含有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元素,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他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是 ______ (填化学式);
    (2)写出E转化成D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3)写出B在高温条件下还原D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4)评述B物质的“利”与“弊”: ______ (各举一例).
    21. 某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5g石灰石样品研碎和100g稀盐酸放入烧杯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及其中的剩余物进行了五次称量,记录数据如下表(已知烧杯的质量为25g,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
    反应时间/s
    20
    40
    60
    80
    100
    烧杯和所盛药品质量/g
    137.8
    135.6
    134.5
    m
    134.5
    (1)表中的“m”为______g.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酒精作燃料利用其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A正确;
    B、石墨作铅笔芯是利用其质软的物理性质,故B错;
    C、铁水铸成锅是利用其延展性的物理性质,故C错;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利用其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
    故选:A。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2.【答案】D

    【解析】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同,所以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A、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是核外电子数,故选项错误。
    B、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是中子数,故选项错误。
    C、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是最外层电子数,故选项错误。
    D、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很简单,考查学生对元素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及灵活应用进行解题的能力.

    3.【答案】D

    【解析】解:A、植树造林可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B、乘坐公交车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可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提倡使用农家肥可改良土壤结构且不污染水源,不符合题意;
    D、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污染水体,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水和空气污染的原因分析,由根源入手确定做法是否有利于保护环境。
    本题从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来倡导对环境的保护,贵在从自己做起.通过回答本题要知道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不要乱扔垃圾,要进行集中处理,要考虑废物的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

    4.【答案】B

    【解析】解:A、氮气的性质稳定,食品包装袋里充满氮气防腐,故说法正确;
    B、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火箭发射的助燃剂,不具有可燃性,不是作燃料,故说法错误;
    C、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故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可以做气体肥料,故说法正确。
    故选:B。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气体的性质及用途,同学们需要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知识的积累.

    5.【答案】B

    【解析】解:由题意,我国在1993年成功制取了一种由相对原子质量为18、核电荷数为8的氧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气体.
    A、这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2=36,故选项说法错误.
    B、这种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水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18=20,故选项说法正确.
    C、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这种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其核内质子数为8,故选项说法错误.
    D、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这种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其核外电子数为8,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6.【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解答】
    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B

    【解析】解:A、高锰酸钾受热时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不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催化剂为二氧化锰,不符合题意;
    B、600升氧气被压缩在40升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隔变小,符合题意;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分子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是二氧化碳具有不助燃的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A.根据催化剂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C.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催化剂的概念、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A.氧元素显−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则x=+4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B.萘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412×10+1×9+14×100%=10.5%,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题意,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该试纸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萘胺中碳、氢、氮的质量比为(12×10):(1×9):14=120:9:14,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分类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答案】A

    【解析】解:A、C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60=720.故A正确;
    B、由于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于制造石墨电极.故B错误;
    C、石墨、金刚石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但结构不同,性质不同.故C错误;
    D、木炭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可以将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故D错误.
    故选A.
    根据碳单质的性质、结构、用途分析判断.
    本题的难度不大,熟记碳单质的性质、结构、用途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10.【答案】A

    【解析】解:由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A、据图可知,该反应是单质与单质生成化合物的化合反应,故A正确;
    B、该反应生成的是化合物,没有单质生成,反应后的单质是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分子,故B错误;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故C错误;
    D、据上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2:1,故D错误;
    故选:A。
    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该反应是单质与单质生成化合物的化合反应,然后根据反应的分子个数确定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
    本题考查了微观模拟图与化学反应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示进行。

    11.【答案】A

    【解析】解:A、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碳元素。故A正确。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是一种混合物,只含有一种元素。故B错误;
    C、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含有氧元素不是氧化物,故C错误;
    D、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故D错误。
    故选:A。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B、根据单质的定义及含一种元素的物质的种类分析;
    C、根据氧化物的含义进行解答;
    D、根据铁丝燃烧的现象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类推,完成此题,要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归纳和总结。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定义的理解和记忆,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12.【答案】D

    【解析】A、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撤走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此方法恰当;
    B、高层住宅着火,可用高压水龙头洒水,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此方法恰当。
    C、精密仪器着火,选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既能达到灭火的目的,又能保护仪器,故此方法恰当。
    D、泡沫灭火器灭火时喷出的泡沫中含有水分,容易在电器短路灭火时导致触电及损坏电器,所以此方式不可取,正确的方法是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故该方法不恰当。
    故选:D。
    灭火的方法有:(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撤走可燃物.根据灭火原理进行分析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灭火的方法,解答时要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找出灭火的方法.

    13.【答案】AC

    【解析】解:A、淡化海水最基本的方法是多级闪急蒸馏法,所以工业上用“蒸馏法”淡化海水来解决淡水危机,故A设想可行;
    B、农业上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农作物产量就会大幅下降,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故B设想不可行;
    C、用高粱、玉米发酵可以制造酒精,酒精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所以当石油枯竭时,可用高粱、玉米来制造酒精代替汽油做内燃机的燃料;故C设想可行;
    D、用石灰水来控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在实际应用中是不现实、可行的。控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以采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大量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等方法。故D设想不可行。
    故选:AC。
    A、淡化海水的方法有:蒸馏法、渗析法、膜法;
    B、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是不可行的,农业就会减产;
    C、根据酒精的化学性质分析判断;
    D、用石灰水来控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在实际应用中是不现实的。
    解答本题时要将设想与工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考虑;本题从生产、生活的实际出发,思维跨度较大,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14.【答案】B

    【解析】解:A.氮气等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也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熄灭,不可以直接确定是二氧化碳,故A错误。
    B.塑料瓶变瘪能说明瓶中气体减小,故可以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B正确。
    C.依据实验的现象可知,白磷的燃烧是与是否通入氧气有关的,故该实验是探究氧气是否是燃烧的条件之一,故C错误。
    D.该实验现象能证明燃烧产生水,但是不能确定是甲烷,也可以是酒精等,故D错误
    故选:B。
    A.依据木条熄灭的的气体二氧化碳不是唯一分析解答;
    B.依据二氧化碳能溶解水分析解答;
    C.依据燃烧的条件分析解答;
    D.依据可燃物燃烧的产物情况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物质的性质探究、固体的溶解度、燃烧的条件等,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中等。

    15.【答案】C

    【解析】解: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42%=28%,故甲是反应物;同理可以确定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8%=6%,故乙是反应物;丙反应前质量分数为1−70%−14%−10%=6%,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0%−(1−70%−14%−10%)=34%,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分数没有改变,说明丁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参与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70%−42%):(14%−8%)=14:3,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参与反应的甲、丙质量比为(70%−42%):(40%−6%)=14:17,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本题可分析甲∼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分数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分数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16.【答案】门捷列夫   得到  Al3+  Na2O从左到右依次递增

    【解析】解:(1)最早提出现代元素周期律的俄国化学家是门捷列夫;故填:门捷列夫;
    (2)硫原子的核内有16个质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6结构,所以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最外层有6个电子,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最外层为8电子的稳定结构。故填:;得到;
    (3)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的核内有13个质子,核外有10个电子,是带有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故填:Al3+;
    (4)在此表中,钠元素是最活泼的金属元素,通常在化合物中显+1价,氧−2价,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O;故填:Na2O;
    (5)观察图中每一横行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是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递增。故填:从左到右依次递增。
    (1)根据化学史的知识来分析;
    (2)根据原子结构以及得失电子的情况来分析;
    (3)根据微粒结构来分析;
    (4)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写法来分析;
    (5)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来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总结元素周期律及对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

    17.【答案】(1)混合物  
    (2)①氮分子   ②C
    (3)燃着的木条熄灭;液氧  
    (4)①氢气     ②4NH3+5O24NO+6H2O③属于  
    (5)BC

    【解析】
    【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空气的相关知识,涉及物质分类、空气的组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合价、保护空气的措施等,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即可解答。
    【解答】
    (1)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2)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用“”可表示的微粒是氮分子。
    ②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图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C。
    (3)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液氮的沸点低,首先蒸发出来,氮气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木条熄灭,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110体积,其主要成分是液氧。
    (4)①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Ⅰ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氢气。
    ②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③氮元素反应前化合价为+2价,反应后化合价为+5价,反应前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为0价,反应后硝酸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反应Ⅲ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5)A、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废气并不能减少废气的排放,故错误;
    B、乙醇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空气污染,故正确;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空气,故正确。  
    18.【答案】A2KMnO4−△K2MnO4+MnO2+O2↑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abFCO2+H2O=H2CO3  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解析】解:(1)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故答案为:A;2KMnO4−△K2MnO4+MnO2+O2↑;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C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故答案为: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长管进入,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短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故答案为:a;b;
    (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因此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F;
    (5)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色,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故答案为:CO2+H2O=H2CO3;
    (6)如图2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故答案为: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1)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C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因此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5)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色,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6)如图2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性质和验满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9.【答案】C+O2(充足,2C+O2(不充足防止反应后冷却到室温时,C装置中的液体倒吸  CuO+CO−△Cu+CO2  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使用酒精灯点燃

    【解析】解:(1)碳在氧气充足时会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氧气不充足时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故填:C+O2(充足,2C+O2(不充足;
    (2)在C装置中,左侧的导管伸到液面以下,若装置C之前的装置内压强低于C装置的压强,会产生液体倒吸的现象,故B装置的作用是防止反应后冷却到室温时,C装置中的液体倒吸,故填:防止反应后冷却到室温时,C装置中的液体倒吸;
    (3)C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D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粉末,说明有铜生成,则是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与氧化铜发生了反应,故说明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故填:CuO+CO−△Cu+CO2,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4)由于生成了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此装置缺少一氧化碳的尾气处理,可以使用酒精灯点燃,故填:使用酒精灯点燃.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碳在燃烧可能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还原金属氧化物;一氧化碳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了碳单质以及其氧化物的检验,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性质进行.

    20.【答案】CO2      燃料、有毒

    【解析】解:本题的解题突破口是D中含有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元素,则D中含有铁,D是黑色固体,则D可能是四氧化三铁;D能生成C,且C是无色气体,该反应可能是四氧化三铁被还原,C可能是二氧化碳,A是黑色固体,能生成二氧化碳,则A可能是碳,A生成的B能转化生成二氧化碳则B可能是一氧化碳;E能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且E是无色气体,则E可能是氧气,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1)C是二氧化碳,故填:CO2;
    (2)E是氧气,能与铁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填: Fe3O4;
    (3)B是一氧化碳,能在高温下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填:;
    (4)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能用作燃料和冶炼金属,故填:燃料、有毒.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D中含有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元素,则D中含有铁,D是黑色固体,则D可能是四氧化三铁;D能生成C,且C是无色气体,该反应可能是四氧化三铁被还原,C可能是二氧化碳,A是黑色固体,能生成二氧化碳,则A可能是碳,A生成的B能转化生成二氧化碳则B可能是一氧化碳;E能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且E是无色气体,则E可能是氧气,据此解答即可.
    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题,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然后根据框图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推断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21.【答案】(1)134.5
    (2)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g+100g+25g−134.5g=5.5g
    设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5.5g
    100x=445.5g
    x=12.5g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2.5g15g×100%=83.3%。
    答: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3%。

    【解析】解:(1)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反应时间60s时,烧杯和所盛药品质量为134.5g,100s时,烧杯和所盛药品质量为134.5g,说明60s时反应已经完全,所以80s时,烧杯和所盛药品质量是134.5g,所以m的值是134.5;
    (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g+100g+25g−134.5g=5.5g.
    设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5.5g
    100x=445.5g
    x=12.5g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2.5g15g×100%=83.3%.
    答: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3%.
    故答案为:(1)134.5;(2)83.3%.
    (1)根据烧杯和药品质量的变化数据进行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再计算质量分数.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进行正确的判断,即反应何时进行完全,每次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这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蚊虫叮咬时分泌的蚁酸,为使河水变为饮用水,用铁酸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测试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测试化学试卷,共6页。

    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