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5练含解析20211018161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5练含解析2021101816101
    2022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5练含解析2021101816102
    2022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5练含解析20211018161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5练含解析20211018161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5练含解析20211018161,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题组
    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科包括了人文与社会科学,我国通常概之为哲学社会科学。新文科建设,关键在于这个“新”是指什么?只有明确了这个,才谈得上如何建设。
    一个最熟悉的提法就是,新文科要努力进行学科交叉,在学科边界上形成与拓展新的知识领域,尤其是要与科技相结合,实现文理交叉,对文科来说,就是提升文科的科学性,从而推进新文科的建设。毫无疑问,这当然是对的。但如果以此来理解新文科,似乎又只是老话新说,因为强调文科的科学化几乎是现代中国学术自始即高悬的目标与前进的方向。如果说具体一点,上世纪80年代非常流行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在文科中的运用,就是刚过去了的潮流。文理科交叉是如此,跨学科交叉也是如此。
    这样说,并不是否认跨学科交叉、文理科交叉是新文科的建设内容,这样的交叉当然是推进包括文科在内的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问题是跨学科交叉或文理科交叉,一直以来是强调的,这里只有做得到不到位的问题,而不是有与无的问题,因此很难以此来理解新文科的“新”。甚至可以说,如果将新文科的建设聚焦在跨学科、文理科交叉上,实乃了无新意。
    也许有人持论,当代的科技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有些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着人的生活,因此,今天强调文理科交叉具有与以往不同的深度与广度。这当然也是对的,而且深度与广度的推进,也会带来性质的改变。只是,这样的推进足以表证文理科交叉研究的必要性,而不足以彰显新文科的“新”,因为这些仍然是以往倡导的延续。
    真正厘清新文科的建设理念,不是仅仅重提学科交叉这样的旧话,而应该放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来进行理解。高等教育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尤其是随着20世纪中叶以后知识经济的到来,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已越来越清楚,那就是扩大知识生产与培养人,在这个过程中,同步实现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可以说,知识生产与培养人既是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基本内容,又是推进与提升高校发展的真正动力。与此相应,包括文科在内的所有学科则是知识生产与培养人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知识分类形态。这种知识的分类形态,即学科,一经形成,便毫无疑义地影响甚至左右着知识的生产与人的培养。只是,这种影响甚至左右原本是正常的,而且也并不可怕,因为知识生产与人的培养的内在要求会以问题为导向,不断突破既有的学科边界,并迫使学科作出相应的调整,跨学科交叉与文理交叉就是这种调整的具体实现。换言之,学科交叉是知识生产与培养人的结果,虽然一旦型塑成新的跨学科,新的学科会强有力地影响后续的知识生产与人的培养,但知识生产与培养人是根本的内在动力。
    由此出发,新文科的建设首先应该直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知识生产上寻求知识的增量建设,而不是知识的存量重组,其次,应该重新思考与探索人的培养。
    (摘编自陈凡、何俊《新文科:本质、内涵和建设思路》)
    材料二
    新文科建设是学科定位、专业布局、评价体系的全面创新。全面创新当然是一个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首先需要一个突破点。这样一个突破点,要能够从根本上创新人文社科的学科特征,还要能够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笔者认为,这个创新点就是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我们知道,学科是现代性的产物,是知识分化的结果。学科的形成既与知识的分类密切相关,也与知识生产的高度专业化密切相关。学科构成了知识生产的结构,规定着学术生产的理念、方法、目标和流程。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它既是理解和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也在有意无意之间重新分割了这个世界,重新构成了这个世界。甚至可以说,世界因学科而断裂。
    比如,我们常说文史哲不分家。意思是说,文史哲这三个学科具有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不分家”的意思不仅是“不要分家”,而且是“不能分家”。但现实的情况是,无论是从人才培养,还是从科学研究来看,文史哲不仅分了家,而且隔膜越来越明显。又比如,我们经常讲,诗乐舞在起源上三位一体,不可分割,但事实上,在现代社会、在现代学科体系中,诗乐舞相互之间的壁垒越来越严重。这当然不是要否认学科分化的意义。事实上,没有学科分化,就没有现代科学,没有现代科学就没有现代文明,没有现代文明,我们也就不可能在这里坐而论道,探讨学科交叉融合的意义。
    笔者所要强调的只不过是,学科分化让我们掌握了更清晰地看待这个世界的种种显微镜,让我们拥有了更轻松地看到远方世界的种种望远镜,但是,这些显微镜或者望远镜很可能是有色眼镜,它帮助我们了解这个世界,也同时向我们遮蔽了这个世界。就这个意义而言,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实际上就是要突破学科分化的这个有色眼镜,尽可能地面对世界本身,面对事物本身,回到问题本身。
    新文科建设,是人文和科技的融合问题。今天,人文与科技之间,仍旧是壁垒森严。我们各行各业都有很多专家,其中有些专家被老百姓戏称为“砖家”。为什么会这样?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很复杂。但是有一点,我认为也和现代社会的学科分化有关系,和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脱节有关系,体现在研究自然科学的一些专家缺乏人文关怀和价值判断,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些专家缺乏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他们共同的特点是脱离社会现实,视野、格局和方法上都严重受制于所在学科的规定性,受制于这种规定性带来的种种局限性。因此,自然科学研究如果不融合一些人文精神,或者不在人文精神之光的照耀下发展,它的意义和方向就可能出问题;同样,人文科学研究如果缺乏自然科学的科学精神,如果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它的结论和价值也必然缺乏坚实的根基。从新文科建设来说,人文科学应吸取自然科学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实现交叉融合,这既是发展趋势、创新路径,也是无法绕开的现实需要。
    (摘编自张江《用科学精神引领新文科建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文科建设离不开跨学科交叉、文理交叉,其实所有的学科建设都离不开跨学科交叉。
    B.一直以来我们都是注重进行跨学科交叉的,但是一直做得不够到位,特别是文科方面。
    C.曾经流行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就是跨学科交叉、文理交叉的成功范例和结果。
    D.“砖家”是由诸多客观原因造成的,主要一点就是学科分化导致他们脱离社会现实。
    2.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的论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主要是进行道理论证,分析论证充分而有力,语言严谨周密,逻辑性很强。
    B.材料二中显微镜、望远镜、有色眼镜的比喻,通俗易懂地论证了学科分化的利弊。
    C.材料二中关于文史哲、诗乐舞的两个事例,印证了“世界因学科而断裂”的论断。
    D.材料二开门见山提出论点,从历史到现实逐层深入,语言口语化,生动活泼平易。
    3.下列对材料的分析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学科与知识生产、培养人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学科决定着知识的生产与人的培养,反过来,知识的生产与人的培养又推动着新学科的诞生。
    B.学科是由知识生产的高度专业化产生的,它一方面直接催生了现代科学、现代文明;一方面又造成了学科壁垒、世界断裂,总的来说弊大于利。
    C.先有知识,后有学科,学科是知识的分类形态,不仅诗乐舞在起源上三位一体,其实,所有知识在最高的层次上都是同源的、统一的。
    D.新文科建设,就是针对当今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壁垒森严、一些专家被老百姓戏称为“砖家”等现状而提出的对策。
    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围绕新文科建设,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学科交叉融合的看法有何不同?各自的理由是什么?(6分)



    现代文阅读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演变
    [英]约翰·高尔斯华绥
    濛濛细雨,从剧院里出来,我们简直搭不上一辆出租汽车。倒有不少双轮和四轮马车驶过去,有的停在路边上,有气无力地招呼我们,有的想都没想惹我们注意,而每辆出租汽车看上去却都搭上了乘客。在皮卡迪利广场,我们再也等不下去了,便只好叫住一辆四轮马车,让它带着我们慢悠悠地走完一段漫长的路程。
    一阵轻微的西南风从敞开的车窗吹进来,风里有一种变化的气味,那种潮湿的气味四处弥漫,甚至侵袭到各个城镇的中心,使善于观察它们形形色色活动的人想到一种无休无止的力量永远在呼喊:“变下去!变下去!”可是,马蹄单调不变的嗒嗒声,窗子的吱吱声,车轮在地上颠簸的嘎登嘎登声,不紧不慢地,吵得我们昏昏欲睡,终于到家的时候,我们简直都快睡着了。
    车费是两先令,在交给车夫之前,我们站在灯光下,这才偶然抬起了头。这个车夫看上去有六十岁上下,脸又瘦又长,下巴和下垂的灰须仿佛永久贴在他那蓝色旧大衣竖起的领子上。不过他脸上最显眼的特征还是腮帮子那两道沟,又深又空,看上去那张脸是由一些没有黏着肉的骨头拼成似的,中间深陷出一双眼睛,一点儿神采也没有。他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盯着他那匹马的尾巴。我们中间有一位把车钱递给他,他把钱接了过去,什么也没有说。但我们正走进花园大门时,却听见他开了口:“谢谢您啦!您可救了我一命。”
    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一句怪话,便又关上了大门,走回到马车跟前来。
    “情况糟到这个地步吗?”“是啊,”车夫答道,“到头啦——这差使。现在没人需要我们了。”于是,他扬起鞭子,打算把车赶走。
    “像这样糟有多久了?”
    车夫又垂下了手,仿佛乐于让它歇一歇似的,文不对题地回答说:“我赶了三十年车。”
    接着,他又盯住马尾巴发起呆来,只有一个个问题才能把他从沉思中唤醒,来说说他自己。
    “我倒不怪出租汽车,我谁也不怪。让我们赶上了,就这样赶上了。”
    “你们真快断顿了吗?”
    车夫苦笑了一下,那两个深坑之间的笑容实在奇特,恐怕很难在一张人脸上看得到。
    “可以这么说,”他说道,“唉,才有多少呢?今儿个,我拉上你们之前,只挣了十八便士;昨儿个挣了五先令(1先令等于12便士)。而我一天得挣七先令交租车费,那还算是便宜的。有很多车主都破产关门了,一点也不比我们强。他们这会儿撇下我们,再容易不过了,你总不能教铁石心肠发慈悲吧,能吗?”他又苦笑了。
    我们中间一个人低声说,公众都爱乘坐出租汽车。
    车夫转过脸,透过黑暗凝视着下边。
    “公众?”他说道,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惊讶,“唉,他们都要坐出租汽车。那是很自然的。他们坐在那里面来来去去快多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嘛。我等了七个钟头才拉上你们。你们那会儿正找出租汽车。人们叫不到出租汽车时,才坐我们马车,所以通常他们的脾气都挺大。”
    “我们都为你难过,谁也想不到——”
    他低声打断我们的话:“难过也顶不了饭……眼下没有谁能给我找个活儿干了。我干这活儿年头太长了。还有什么别的路可以走呢,可能也只有进济贫院。”
    听着我们抱怨世道似乎太残酷,他又苦笑了。
    “是呀,”他说得很慢,“对我们是狠了一点,我们根本没有招惹谁呀。可是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让我来说的话。一件东西来了,就把另一件东西挤走了,就这样挤下去。我想过了,想不清有什么道理,但也只能这样了。我们的末路很快要到了——不会有多久。我也说不准,会不会为再赶不了车心里难受,这太让我丧气了。”
    于是他又一次举起鞭子。
    这一次,他说了声“真谢谢你们啦”,就用鞭子磕了磕马的肋部。那个被遗忘了的牲口像从梦中被唤醒似的迈动了腿,开始把马车从我们面前拖走。他们在灯光衬出的一丛丛树影之中,非常缓慢地沿路而去。
    在我们的头上,云朵像艘船一样正乘着带有变化气味的风,疾速地驶过黑河似的天空。马车看不见了,那股风依然把那即将消失的车轮慢慢转动的声音送到我们耳边。
    (选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微型小说精品》,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的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写“从剧院里出来,我们简直搭不上一辆出租汽车”“每辆出租汽车看上去却都搭上了乘客”,预示着“我们”只能乘坐马车。
    B.小说中描写“风里有一种变化的气味”“一种无休无止的力量永远在呼喊”,渲染一切都在变化的氛围,象征时代变迁。
    C.小说描写车轮声的缓慢沉闷和“我们”昏昏欲睡,真切地表现了马车的缓慢节奏已经不能适应如今人们方便快捷的生活需要。
    D.小说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了解,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穷苦人们的同情和对社会的严厉批评。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描写马车“有的停在路边上,有气无力地招呼我们”,表现了马车生意难做,与出租车生意忙碌形成对比,为下文的故事情节作铺垫。
    B.小说具体描写马车夫的外貌形象,尤其突出“中间深陷出一双眼睛,一点儿神采也没有”等特征,形象地表现了马车夫情绪的低落和生意的艰难。
    C.小说描写马车夫在谈话过程中多次“扬起马鞭”这一细节,既表现了马车夫的职业习惯,又表现了马车夫对谈话内容感到厌倦,急于离开。
    D.小说结尾“云朵像艘船一样正乘着带有变化气味的风,疾速地驶过黑河似的天空”一句,既描写自然环境,也暗示了社会环境,与前文相呼应。
    8.请概括本文主人公马车夫的形象特征。



    9.小说以“演变”为题意蕴深刻,请谈谈你的看法。



    能力题组
    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文化艺术领域,电视剧是在寻常百姓家触达率最广、接受度最高的艺术品类。电视剧记录着时代变迁、经济起伏和文化兴衰,它在某种意义上引领着社会思潮、审美向度和娱乐风潮。
    21世纪的20年来,国产电视剧奉献了许多意味隽永的故事和经典难忘的角色,相关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但是,伴随而来的也有乱象和杂音,抗战神剧、悬浮剧风行一时,戏说历史、消解崇高、炫富拜金等现象层出不穷,这严重消耗了观众对国产剧的期待和热情,而这一切都绕不开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是一种依托于现代社会的特殊的文化形态。电视剧作为精神文化产品,总是把日常生活经验、审美经验和娱乐经验渗透其中,是审美文化的典型代表。当代中国的文化生态是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共谋的生态圈,三种文化维系着巧妙的平衡。三种文化在不同类型电视剧里各有侧重,而审美文化吸纳了三种文化元素,在电视剧创作与传播链条中持续发挥作用。
    用审美文化的向度去观照电视剧发展,能够清晰窥得电视剧的成败得失。因此,我们要从审美文化视角对电视剧的创作、接受、产业和专业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审美批评。在电视剧审美文化范畴里,中国古典美学可为创作与审美提供重要的美学源头。西方的经典美学观念和现代影视美学观念也可成为电视剧审美文化的理论支撑。关键是电视剧研究者如何坚守文化自觉,主动占领传统美学的精神高地并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与优点。
    (摘编自杨洪涛《弘扬时代精神,浅思国剧审美》)
    材料二:
    电视剧作为视觉时代的艺术产品有着独特的审美规律和艺术魅力,彰显着媒介变革时代审美关系的结构演变和突围方向。那么,国产电视剧新型审美结构该如何构建?
    首先,当下的网剧在内容生产、受众群体、审美范式与传统电视上所播放的电视剧有很大的区别,我们在全媒体这一消费社会的文化景观背景下探究电视剧的审美构建,将这二者看作一个整体概念,并非刻意忽视二者差异性,而是在一个共生的媒介环境和语境下进行。
    现代审美体验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感性大于理性,能够给予观众直接的感官刺激和精神体验的文化产品成为主流。这一文化消费方式会让人经历功利性的物欲迷失,而现代社会的主流话语和文化批判在一定程度上矫正着这种功利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在尊重视觉文化自身审美规律的前提下,深层次的精神体验和审美韵味必将再次回归人们的文化生活当中,并成为扮演重要的文化角色和社会价值呼唤的重要文化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国产电视剧应当重视视觉文化的现代表达、尊重受众的主体性体验,通过塑造具有银幕表现力的人物形象来传达内在的价值观念。
    目前国产电视剧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固执地坚守传统伦理价值观念,不太重视视觉层面的震惊体验,造成了价值观念与受众群体之间的断裂。这在全媒体时代受众群体普遍低龄化,审美素养尚待文艺作品塑造和引导的现状下,很难得到观众的普遍认可。另一种是极度迎合年轻观众的消费心理而又没有任何价值系统的剧作类型,这种电视剧与传统电视剧最大的不同是它所扮演的角色由文艺作品变为游戏体验,成为精神消费的一次性商品。如何平衡视觉表达的新奇和震惊与内在精神的启示和永恒的价值追求是古典与现代审美传承的关键。
    其次,娱乐化的审美表象彰显了居于从属地位的大众群体的表现欲望,而主流价值体系的传达需要通过这一形式达成完美的引导和传输。主流的话语模式需要通过与流行文化的组合、交流和换装,从内部将消费心理的负能量转换为正能量,而这则是对国产电视剧叙事艺术的考验。在传统价值的审美崇拜解体之后,电视剧的现代审美必须回归个体的现实体验,通过主体性的创伤修复完成个体梦想的讲述。现代都市生活个体的精神迷失和文化创伤是一种典型的后工业时代的文化危机,而文艺作品就是要在喧闹的文化表象当中将这种社会创伤银幕化,通过视觉化的银幕表达实现社会创伤的审美修复。
    最后,全媒体创设的媒介环境在生产震惊的文化体验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受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国产新型的审美结构不可或缺的功能就是消解这种震惊的文化体验,将喧闹嘈杂的、表象的和物欲的视觉刺激转化为温和静默的和隽永的审美哲思。从这个意义上讲,重新挖掘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美学样式和题材,并将其与现代审美规律接轨,是一项势在必行的文化使命。文艺作品洗涤精神和心灵的基本功能在这种消解震惊中重新回归大众的审美认知当中,新的美学样式、文艺形式和呈现方式进入电视剧创作成为一种可能,并共同促成新型审美结构的形成。
    视觉时代制造的种种幻象来势汹汹,它打破了传统电视剧的审美结构并正在改写着受众的接受习惯,这是一次机遇和挑战。廓清视觉时代下的文化产品的审美特征和规律,对于我们重塑时代精神,引导社会价值理念和社会风气具有重要意义。在国产电视剧转型时期,这种新型的审美结构认知对于艺术创作至关重要,它在弘扬社会正能量,讲述中国故事的文艺思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摘编自王坤《全媒体时代国产电视剧审美特征与转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电视剧深受老百姓的欢迎,电视剧记录着时代变迁、经济起伏和文化兴衰,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社会思潮、审美向度和娱乐风潮。
    B.21世纪以来,国产电视剧的相关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出现了许多不良的现象,使得观众对国产剧没有了期待和热情。
    C.国产电视剧体现了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者性质不同,难以共存,不同类型的电视剧只能体现其中一种。
    D.国产电视剧“固执地坚守传统伦理价值观念”和“极度迎合年轻观众的消费心理而又没有任何价值系统”这两种倾向都不完全正确。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欣赏电视剧就离不开审美文化,而这种审美文化是特殊的文化形态,我们常依据日常生活经验、审美经验和娱乐经验来参照。
    B.现代都市生活个体的精神迷失和文化创伤是一种典型的后工业时代的文化危机,而电视剧通过银幕表达对此进行了完美的修复。
    C.给人直接的感官刺激和精神体验的文化产品会让人经历功利性物欲迷失,现代社会主流话语和文化批判对其有一定的矫正作用。
    D.全媒体创设的媒介环境在生产震惊的文化体验,而文艺作品洗涤精神和心灵的基本功能在消解震惊中重新回归大众审美认知中。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国产电视剧构建新型审美结构的一项是( )
    A.国产电视剧重视视觉文化的现代表达、尊重受众的主体性体验,通过塑造具有银幕表现力的人物形象来传达内在的价值观念。
    B.娱乐化的审美表象彰显了居于从属地位的大众群体的表现欲望,而主流价值体系的传达通过这一形式达成完美的引导和传输。
    C.国产剧新型的审美消解这种震惊的文化体验,将喧闹嘈杂的、表象的和物欲的视觉刺激转化为温和静默的和隽永的审美哲思。
    D.国产电视剧新型的审美结构认知对于艺术创作至关重要,它在弘扬社会正能量、讲述中国故事的文艺思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5.如果我们要写一则关于电视剧审美鉴赏的评论,请根据材料列出评论的要点。



    现代文阅读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马灯
    刘帆
    雾峰山下,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个传家宝,附近人家基本上都知道。
    山里人烟稀少,住户大多散落在各个平坝之处。有峡谷山涧,溪水流泻。怪石嶙峋,树木繁森。山下一片开阔处,池塘水清,树木葱茏,有传家宝的人家就在一座庙宇前的水塘边。
    这户人家和别人家不同,门楣上挂着一盏马灯。
    这马灯,并不总是闲着。漆黑的夜晚,它的用处就十分明显。屋里哪个人晚回家,屋里的人就总是提着它去接人。
    这户人家有一副好心肠。只要哪家有什么事上门求急,哪怕是报丧之类,户主都会即刻提起马灯,随之而去。
    村子后有一段羊肠小道,凸凹不平,路旁山石嶙峋,沟底溪水潺潺流淌,树木遮天蔽日的,人在路上行走,却难见到太阳。
    一日,户主的儿子迎娶远处田峒一位唤作朵云的姑娘。她说话声音很好听,虽然穿着极其普通,但端茶倒水的架势,竟不像小户人家的闺女。出阁前,男人长得咋样,她印象中基本上就是母亲的絮叨和媒人的描绘。
    过门那天,一路鞭炮声噼里啪啦。走到村后树木遮阳蔽日的那三里路,鞭炮声基本没有了。送亲的人住惯了平坦的田峒,在山路上行走不习惯,队伍越拉越长。朵云看到如此阴森森的一段路,就哭了起来,而且哭得很厉害。
    这个时候,朵云的男人走上起来,到朵云面前一蹲,身着花红衣服、扭扭捏捏的朵云就上了他的脊背。
    男人的父亲到村口瞭望,看到迎亲的队伍远远逶迤而来,一声呼哨,一字排开的一队年轻人,在一领头人带领下,手提马灯,走向迎亲队伍。男人的父亲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儿子,好不容易从山外给儿子娶来媳妇,内心自然十分重视。
    送亲的人以朵云的舅舅为首,他与男人的父亲很要好,这门亲事毫无悬念地决定下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两个老爷子。事实上,看到满山阴郁的路,朵云的心里很不乐意,但拗不过舅舅的威严,一路上别别扭扭的,直到迎亲的男人愿意背她。
    朵云在自己为人妇之后,对那一背才觉出意味,明白其中的情爱。
    朵云过门那天,当着朵云舅舅的面,男人的父亲做了一个决定,就是将他珍爱一生的马灯,正式交给了朵云的男人。
    席间,很多人朵云根本不认识,后来才明白,都是一帮老战友,包括自己的舅舅。
    那天,老人们都喝了很多酒,随着马灯交接,再也无法掩埋的掏心窝子的话,仿佛烈酒一样燃烧,终于都给哇啦哇啦吐了出来。
    酒桌上,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到了掌灯的时候。
    朵云的舅舅就讲了这个马灯的故事。
    鬼子投降的那年八月,天气还很热,但雾峰山却比较凉爽。鬼子大白天走进阴暗的林地,一个个害怕,一下子竟然不敢前行。山里的村民早就得到鬼子要来“扫荡”的消息,已经躲进了山林。只有由赤卫队队员为主组成的马灯队的人没有撤走,他们一个个手提马灯,在溪流两边的密林里穿梭晃动,灯光明晃晃的。他们打着呼哨,隔空喊话,几十杆猎枪时不时朝溪底射击,声音清脆恐怖。鬼子不敢贸然前进,朝亮灯的地方胡乱放枪,却总是伤不到人。灯火忽明忽暗,鬼子担心遭到游击队的埋伏,后来竟然悄悄后撤,离开了雾峰山。
    “血洗村庄”的危机化解,马灯队声威大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灯队自动解散。朵云的家公对马灯非常钟爱,他父亲看到儿子喜爱,内心很欣慰,就郑重地交给了他。老人家离世前一再交代,队里有什么活动,马灯要在田间小路引路。
    朵云记得舅舅说过一句话:“你进了这个老赤卫队员的家,灯,后继有人了。”
    雾峰山的雾有一年更大了。朵云的家公说马灯坏了,很不适应。那时,朵云和男人远在岭南做工。一天,他们特意寄回一样东西。镇上的邮递员跟朵云的家公很熟,笑说老爷子收到了一件宝贝。整个下午,朵云的家公没有出门。老伴儿进屋,发现他手拿一个好看的马灯在研究。可是这盏马灯和旧式马灯不一样,这盏马灯的操作使用比较复杂,老爷子竟然没看出门道。
    周末,朵云住校的女儿回家,一进屋就嚷嚷,说母亲寄了东西回来,问爷爷奶奶收到没有。奶奶拿出马灯说:“这是新技术,咱们不懂也动不了。”
    孙女觉得好奇,趴在桌上仔细观察马灯的构造,又看了说明书,不一会儿,她告诉他们:“这是一盏多功能的新型马灯,既可充电当一般灯用,还可吸收太阳光线,当太阳能灯用。”
    “那要是遇到停电充不成电呢?”老人问。
    “直接拿到外面有阳光的地方就好了!”孙女回答。
    两位老人一听,高兴得两眼直放光!
    几天后,朵云和男人回家。镇上离家太远,没有车,两人摸黑走到快要到家门口的时候,他们眼前突然一亮,看到门楣上又挂上了马灯。
    灯光明亮,温馨又养眼。
    (选自《小小说选刊》)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朵云看到阴森森一段路后就哭了起来,表现出内心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周围环境的恐惧,也是对未来生活的一丝迷茫。
    B. 婚嫁路上,“朵云的男人走上起来,到朵云面前一蹲”。一个“蹲”字,生动表现出男人忠厚实诚的特点。
    C. 随着故事情节的步步推进,朵云内心对待婚事的态度发生微妙的变化,经历了从起初反抗、到被迫答应、再到接受的过程。
    D. 小说结尾“灯光明亮,温馨又养眼”一句,既表达了朵云一家人生活的温馨幸福,也表明“马灯”有了更好的传承。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地处偏僻,清冷萧索,为后文写朵云的婚事做了铺垫。
    B. 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围绕马灯讲述故事,客观全面地展现了文中人物丰富多彩的生活风貌和内心世界。
    C. 小说时代特色鲜明,情节内容包含了抗战时期、新中国成立、眼前新时代,使读者在情节推进中感受到时代变迁。
    D. 小说人物除朵云外皆没有名姓,这样安排能突出人物的群体性特点,如朵云男人的忠厚实诚的性格就是一类人的代表。
    8. 请简要分析文中朵云舅舅讲马灯故事这一情节的效果。



    9. 文章以“马灯”为题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02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答案与解析
    (第5练)
    现代文阅读I
    1.A(B项,“一直做得不够到位,特别是文科方面”有误,根据原文“问题是跨学科交叉或文理科交叉,一直以来是强调的,这里只有做得到不到位的问题”可知,“一直做得不够到位”绝对化了;“特别是文科方面”于文无据。C项,根据原文“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在文科中的运用,就是刚过去了的潮流”可知,这三者本身属于理科,三者“在文科中的运用”才可说是“跨学科交叉、文理交叉的成功范例”,三者更不是“文理交叉的结果”。D项,原文说“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很复杂”,并不意味着全是“客观原因”;原文“但是有一点”并未强调是“主要一点”;把原因归结为“学科分化导致他们脱离社会现实”,以偏概全。)
    2.D(“开门见山”欠妥,“从历史到现实”也不对,语言特点概括不准确,应是平实严谨为主。)
    3.C[A项,“相辅相成”不当,两者不对等,知识生产与培养人是根本的内在动力,学科是在知识生产与培养人过程中形成的,学科对知识生产与培养人有重要影响(“决定着”也绝对化了,原文是“影响甚至左右”),“推动着新学科的诞生”片面夸大 ,原文是“迫使学科作出相应的调整,跨学科交叉与文理交叉就是这种调整的具体实现”。B项,“学科是由知识生产的高度专业化造成”片面,原文是“学科的形成既与知识的分类密切相关,也与知识生产的高度专业化密切相关”;“弊大于利”推断无据。D项,推断无据,再说,“砖家”也并非都是文科的。]
    4.先提出问题,(1分)然后通过批驳否定学科交叉的看法,(1分)阐明厘清新文科的“新”(本质、内涵),(先破后立,正本清源),(1分)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观点,指出新文科建设的两个路径。(1分)
    5.材料一:学科交叉融合只是旧话重提,新文科的“新”在于知识生产和人的培养。(1分)
    理由:知识生产与培养人是高等教育提升发展的根本内在动力,而学科交叉只是知识生产与培养人的结果。(2分)
    材料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是新文科建设全面创新的突破点。(1分)
    理由:由于人文与科技之间壁垒森严,相互脱节,只有打破学科之间的既有界限,实现交叉融合,才能行之有效地从根本上创新人文社科的学科特征。(2分)
    现代文阅读II
    6.D.“作者对社会的严厉批评”错误,文中没有体现,属于过度解读文本,这篇小说主要是展现时代发展演变中穷苦人的生活状态,流露出对穷苦人的同情,并不是批评讽刺社会。
    7.C.“厌倦”错误,由车夫所说的话以及“车夫又垂下了手,仿佛乐于让它歇一歇似的”这一表现可知,车夫是乐于和“我们”交谈的,“扬起马鞭”是马车夫的职业习惯。
    8.(1)生活艰辛;(2)有感恩心;(3)对时代演变感到无奈;(4)对前途迷茫。
    9.(1)“演变”在文中指由马车变为出租车;(2)时代发展演变(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历史的必然;(3)有些人和事物会被淘汰,作者对此感到无奈和同情;(4)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演变。
    能力题组
    现代文阅读I
    1.D
    2.B
    3.D
    4.①文章先提出“国产电视剧新型审美结构该如何构建”的问题,总领下文内容。②然后从三个角度论证如何进行国产电视剧新型审美结构的构建。③最后总结这种构建的作用与意义。
    5.①运用进行审美鉴赏,挖掘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美学样式和题材,并将其与现代审美规律接轨。②把西方的经典美学观念和现代影视美学观念作为审美鉴赏的理论支撑。③坚守文化自觉,主动占领传统美学的精神高地并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与优点。
    现代文阅读II
    6.C
    7. B
    8. (1)通过朵云舅舅讲的故事,我们得知了“马灯”的来历,丰富了故事情节;(2)这个故事展现了当时马灯队的赤卫队队员们的勇敢、机智,他们利用马灯保家卫国,有着值得歌颂的精神品质;(3)故事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起到了吸引读者的作用。
    9. (1)“马灯”是小说情节的线索,起着串联故事情节的作用;(2)“马灯”是奉献品质的象征,表达了对人物的赞美和歌颂;(3)“马灯”代表的是团结奉献、自我牺牲精神,“马灯”的传承代表精神的传承,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相关试卷

    2022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46练含解析20211018146: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46练含解析20211018146,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村庄里的人们就会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45练含解析20211018145: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45练含解析20211018145,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44练含解析20211018144: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44练含解析20211018144,共11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2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5练含解析20211018161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